食品内包装验收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食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作业指导书

食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作业指导书

食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作业指导书第1章前言 (4)1.1 目的与适用范围 (4)1.2 参考文献与法规标准 (4)第2章食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概述 (5)2.1 GMP基本概念 (5)2.2 GMP重要性 (5)2.3 GMP发展历程 (5)第3章食品生产设施与设备要求 (6)3.1 厂房与设施 (6)3.1.1 厂房设计 (6)3.1.2 厂房结构 (6)3.1.3 生产区划分 (6)3.1.4 辅助设施 (6)3.2 设备选型与布局 (6)3.2.1 设备选型 (6)3.2.2 设备布局 (6)3.2.3 设备安装与验收 (6)3.3 清洁与维护 (6)3.3.1 清洁 (7)3.3.2 维护 (7)3.3.3 检查与记录 (7)3.3.4 员工培训 (7)第4章食品原料、辅料与包装材料管理 (7)4.1 原料、辅料与包装材料采购 (7)4.1.1 采购原则 (7)4.1.2 供应商选择与管理 (7)4.1.3 采购合同 (7)4.1.4 采购验收 (7)4.2 储存与管理 (8)4.2.1 储存条件 (8)4.2.2 储存管理 (8)4.2.3 储存期限 (8)4.3 使用与质量控制 (8)4.3.1 使用管理 (8)4.3.2 质量控制 (8)4.3.3 变更管理 (9)第5章食品生产过程控制 (9)5.1 生产流程与工艺 (9)5.1.1 生产流程规划 (9)5.1.2 工艺参数控制 (9)5.1.3 工艺改进与优化 (9)5.2.1 原料处理 (9)5.2.2 加工与成型 (9)5.2.3 包装 (9)5.2.4 储存与运输 (9)5.3 生产记录与追溯 (10)5.3.1 生产记录 (10)5.3.2 追溯体系 (10)5.3.3 记录保存 (10)第6章食品卫生管理 (10)6.1 卫生管理制度 (10)6.1.1 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明确卫生管理组织架构,制定各岗位的卫生职责。

食品包装材料验收作业指导书

食品包装材料验收作业指导书

资 材 采 购 流 程贸易部 资材负责搜集放弃按《供方评价表》由贸易 部资材实施,报品保部备 案,必要时,品保部参与 评价负责资材版面等资讯的 登记编号,报品保部备案资材实施拒收资材实施(所有高资材检查处理程序流程图纸箱验收规范1.目的此标准对用瓦楞纸板制成的纸箱的质量要求、检验方法及检验规则作出规定。

2.范围适用于公司产品运输包装所用的各品种规格的瓦楞纸箱。

3.职责3.1仓库负责包装箱之品名、规格、数量的入库。

3.2资材部负责提供包装箱的资材编号和相关检测报告的索取。

3.3贸易部负责确定包装箱的规格、版面、数量。

3.4品管部负责包装材料和相关检测报告的验收和审核。

4.技术要求4.1材质:纸箱材质为国产牛皮纸和瓦楞纸,基重(g/m2)为180/112/112/112/1804.2外观、尺寸4.2.1纸箱表面应平整、干净无污渍,纸箱应无破损,无裂纹,纸箱切口应齐整4.2.2图案、文字印刷要求套印准确(套印不准确度不得大于1mm),墨色匀实,图案文字清晰,无油污、水化现象,无露白、露黄、露红现象,无错位、无重影。

图案、文字边缘齐整,无毛齿。

4.2.3印刷内容正确,图案、文字应与样版一致。

套色准确,无颜色过浓或过淡现象。

4.2.4纸箱接头搭合处接舌宽度要求在30-50mm,接合处使用有镀层的低碳钢扁丝钉合,扁丝不可有锈斑、剥层、龟裂等缺陷。

钉合位置应在搭接部位中线。

要求单排钉距小于80mm,钉距均匀,头钉距顶面压痕线和尾钉距底面压痕线均不得大于20mm。

钉合应牢固,不可有叠钉、单钉和不转角等缺陷。

4.2.5瓦楞纸箱压痕宽度应小于2mm,箱壁不可有多余的压痕线,当纸箱折合时,压痕处不可有破裂、断线的现象。

4.2.6裱层粘合要求无透胶、起泡现象,瓦楞纸板各层之间应粘合牢固,无层间分离现象。

4.2.7纸箱成型要求方正,无偏斜,箱角漏洞不超过3mm,摇盖合拢后缝隙不能超过3mm。

4.2.8纸箱尺寸(长、宽、高)应合符合同或订单要求,允许偏差为士0.5cm。

食品加工与包装作业指导书

食品加工与包装作业指导书

食品加工与包装作业指导书第1章食品加工与包装基础概念 (3)1.1 食品加工的定义与分类 (4)1.2 食品包装的作用与意义 (4)第2章食品加工工艺 (4)2.1 肉类加工工艺 (4)2.1.1 腌制工艺 (5)2.1.2 烟熏工艺 (5)2.1.3 烹饪工艺 (5)2.2 粮油加工工艺 (5)2.2.1 碾磨工艺 (5)2.2.2 油脂提取工艺 (5)2.2.3 油脂精炼工艺 (5)2.3 果蔬加工工艺 (5)2.3.1 清洗工艺 (5)2.3.2 切割工艺 (5)2.3.3 热加工工艺 (6)2.3.4 调味工艺 (6)2.3.5 真空包装工艺 (6)第3章食品包装材料 (6)3.1 塑料包装材料 (6)3.1.1 聚乙烯(PE) (6)3.1.2 聚丙烯(PP) (6)3.1.3 聚氯乙烯(PVC) (6)3.1.4 聚偏二氯乙烯(PVDC) (6)3.2 纸质包装材料 (6)3.2.1 纸张 (6)3.2.2 纸浆模塑 (6)3.2.3 纸铝塑复合材料 (7)3.3 金属包装材料 (7)3.3.1 马口铁 (7)3.3.2 铝 (7)3.3.3 不锈钢 (7)3.4 玻璃包装材料 (7)3.4.1 玻璃瓶 (7)3.4.2 玻璃罐 (7)3.4.3 玻璃器皿 (7)第4章食品包装技术 (7)4.1 袋装包装技术 (7)4.1.1 塑料袋包装 (7)4.1.2 纸质袋包装 (8)4.2 真空包装技术 (8)4.2.2 真空包装操作要点 (8)4.3 防潮包装技术 (9)4.3.1 防潮包装材料 (9)4.3.2 防潮包装操作要点 (9)4.4 热收缩包装技术 (9)4.4.1 热收缩包装材料 (9)4.4.2 热收缩包装操作要点 (9)第5章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卫生与质量控制 (10)5.1 加工设备与环境的卫生管理 (10)5.1.1 设备清洁与消毒 (10)5.1.2 环境卫生控制 (10)5.1.3 防虫防鼠措施 (10)5.2 食品加工人员卫生管理 (10)5.2.1 人员健康与培训 (10)5.2.2 个人卫生规范 (10)5.2.3 工作行为规范 (10)5.3 食品加工质量控制要点 (10)5.3.1 原辅料质量控制 (10)5.3.2 加工过程监控 (11)5.3.3 成品检验与包装 (11)5.3.4 质量追溯与召回制度 (11)第6章食品包装设计 (11)6.1 包装结构设计 (11)6.1.1 设计原则 (11)6.1.2 设计要求 (11)6.1.3 设计步骤 (11)6.2 包装视觉设计 (12)6.2.1 设计原则 (12)6.2.2 设计要求 (12)6.2.3 设计步骤 (12)6.3 绿色包装设计 (12)6.3.1 设计原则 (12)6.3.2 设计要求 (12)6.3.3 设计步骤 (12)第7章食品包装机械设备 (13)7.1 包装机械概述 (13)7.2 常见包装机械及其应用 (13)7.2.1 定量包装机械 (13)7.2.2 封口机械 (13)7.2.3 裹包机械 (13)7.2.4 贴标机械 (13)7.3 包装机械的维护与保养 (13)7.3.1 日常维护 (14)第8章食品物流与包装 (14)8.1 食品物流包装的作用与要求 (14)8.1.1 作用 (14)8.1.2 要求 (14)8.2 食品物流包装材料与结构 (15)8.2.1 包装材料 (15)8.2.2 包装结构 (15)8.3 食品物流包装解决方案 (15)8.3.1 干燥食品包装 (15)8.3.2 液态食品包装 (15)8.3.3 冷藏、冷冻食品包装 (15)第9章食品包装检测与分析 (16)9.1 包装材料功能检测 (16)9.1.1 物理功能检测 (16)9.1.2 化学功能检测 (16)9.1.3 阻隔功能检测 (16)9.2 包装结构完整性检测 (16)9.2.1 尺寸检测 (16)9.2.2 密封功能检测 (16)9.2.3 结构强度检测 (16)9.3 包装防护功能检测 (16)9.3.1 耐磨功能检测 (16)9.3.2 抗菌功能检测 (17)9.3.3 防潮功能检测 (17)9.3.4 防紫外线功能检测 (17)第10章食品加工与包装发展趋势 (17)10.1 食品加工技术创新 (17)10.1.1 微生物发酵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17)10.1.2 超高压加工技术在食品行业的发展 (17)10.1.3 冷加工技术在食品行业的应用 (17)10.2 食品包装材料研发 (17)10.2.1 生物可降解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17)10.2.2 阻隔性包装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18)10.2.3 智能型包装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18)10.3 绿色、智能包装技术 (18)10.3.1 绿色包装设计 (18)10.3.2 智能包装技术 (18)10.4 食品加工与包装产业前景展望 (18)第1章食品加工与包装基础概念1.1 食品加工的定义与分类食品加工是指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技术方法对食品原料进行加工处理,以改善食品的口感、储存性、安全性和营养价值的一系列过程。

作业指导书(食品类生产)

作业指导书(食品类生产)

设备设施的清洗消毒规定1、每个项目所有的生产工作完成后,进行设备、设施的清洗、消毒工作。

2、固定设备用餐具洗涤剂清洗干净,用毛巾擦干。

3、所有生产用的工具必须用餐具洗涤剂清洗干净,擦干。

分别送入各区域所设置的消毒间消毒30 分钟备用。

3.1 、无菌灌装间和炒制间使用的工具送入2#消毒间消毒.3.2 、配料间、精加工间、粗加工间使用的工具放入1# 消毒间消毒。

4、清点器皿、工具数量,消毒时不能有遗漏。

5 、设备由专管人员定期维护。

杀菌设施的控制和杀菌效果的监测1、目的:有效去除或防止细菌污染,确保食品质量安全。

2、杀菌参数的选择选用一定要适当,不能缺少也不能超标,一定要达到最佳效果。

控制条件一般为:2.1 、安装紫外线灯电压:40V-240V ,消毒间是专门用于杀菌消毒包装物的,室内设有臭氧发生器和紫外线杀菌灯。

2.2 、消毒杀菌时,紫外线灯和臭氧发生器必须同时打开。

2.3 、开启时间为30 分钟。

3、紫外线灯和臭氧发生器同时打开后严禁人员进入消毒间,以免人员受到紫外线伤害和臭氧中毒。

4、工作人员要随时检查杀菌效果。

当发现杀菌效果达不到要求时,需立即查明原因,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杀菌效果达到规定要求。

5、当措施无效时,应立即停止生产,上报质量负责人,作好记录。

6、更衣室内安装不绣纲衣架。

安装紫外线灯6 个,电压为40V —240V。

衣架离紫外线高度不超过一米。

包装物的质量控制1、目的:对所使用包装物的质量进行控制,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

2、验收:采购的包装物,除了按《产品验收准则》进行验收外,还须对其外观质量进行检验:2.1、破损、污染、数量、感官质量、印刷、2.2、只有检验合格的包装物,才能入库和使用。

3、库存3.1、分类存放3.2、配置要求(消防装置)4、瓶子、瓶盖的质量控制要求4.1、挑选出不合格的瓶子、盖子如:瓶口破损、盖口破损、图案不清、盖子变形等。

4.2、清水冲洗瓶子,除出内外部污渍后,将洗干净的瓶子进行臭氧或高温消毒后放入 1 号消毒间待用。

某食品公司作业指导书

某食品公司作业指导书

某食品有限公司生产作业指导书-生产工艺描述生产工艺描述一、原料检验1、目的规范原料检验管理,确保所购原料符合生产、卫生要求。

2、职责范围品质管理部门3、操作要点3.1重量检验3。

1。

1取样取样以10吨为单位,每10吨取样10包,不足10吨以10吨计,10~20吨以20吨计。

3。

1.2检验方法所有取样样品解冻沥干15分钟后过电子称,取平均值.3.1。

3检验工具电子称,精度要求:1克。

3.1.4结果判定平均植与规定原料单重差值必须在±10克以内,否则判定为不合格。

3.2感官检验3。

2.1取样取样以进货车次为单位,每车取5包。

3。

2.2检验方法样品分包解冻、沥水,以目测、手触、嗅觉逐个挑选检验。

3。

2.3结果判定应符合表1规定表1 感官要求3.3品质检验3.3.1取样取样以进货车次为单位,每车次取样5包.3。

3。

2检验方法所有取样样品解冻沥干后逐个检验,分别拣出串级(级别规定见表2)、形态不良、色泽异常、变质等不合格品按类别分开,计量后计算百分比。

不合格品率(%)=(不合格品重量/样品总重量)×100%表2 蜗牛冻肉分级3.3。

3结果判定串级、形态不良、色泽异常、变质等不合格品累计非合格品率必须小于等于5%,单项不合格品率不大于2%。

否则判定次车次原料不合格。

3。

3。

4、不合格品处置流程图4、相关记录《原料检验记录表》《不合格品评审表》《不合格品登记表》《纠正/预防措施记录表》《原料批次管理表》二、原料领取、解包1、目的规范原料解包间操作,保证原料解包过程符合生产工艺及卫生要求。

2、职责范围2。

1生产部负责原料领取、解包的具体操作。

2.2品管部负责解包相关过程卫生监督与控制。

3、操作要点3.1原料领取3。

1.1使用工具a.堆高叉车b。

手叉车3.1。

2操作要求3.1。

2.1当班生产班次在原料领取之前必须根据生产计划表与生产能力计划本班次的原料领取量。

3.1.2.2原料领取服从仓库管理员分配,做好原料入库批次与原料领取量的记录。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作业指导书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作业指导书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作业指导书一、总则1.1 为了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1.2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企业和个人。

1.3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法经营,诚实守信,切实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确保食品安全。

二、食品安全管理组织架构2.1 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设立食品安全管理组织,明确食品安全管理职责,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2.2 食品安全管理组织应当设有专门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负责食品安全日常管理和食品安全事故的处理。

2.3 食品安全管理组织应当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培训和考核,确保从业人员具备食品安全知识和技能。

三、食品采购与进货查验3.1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从具有合法资质的供应商采购食品原料和食品添加剂。

3.2 采购的食品原料和食品添加剂应当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不得采购和使用法律法规禁止的食品原料和食品添加剂。

3.3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保质期、供应商等信息,并保存相关凭证。

四、食品生产与加工4.1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健全食品生产工艺流程和操作规程,确保食品生产过程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4.2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加强对食品生产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防止食品污染。

4.3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加强对食品生产环境的卫生管理,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防止食品受到细菌和其他有害因素的污染。

五、食品销售与贮存5.1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食品销售记录制度,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销售日期等信息,并保存相关凭证。

5.2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加强对食品贮存的管理,确保食品贮存条件符合食品安全要求,防止食品变质和污染。

5.3 食品生产经营者不得销售超过保质期的食品,不得使用法律法规禁止的食品包装材料和容器。

六、食品安全事故的处理6.1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明确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程序和责任人员。

食品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食品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食品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1. 背景食品产品检验是确保食品安全和质量的重要环节。

本指导书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检验操作的指导,确保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2. 检验前准备在进行食品产品检验前,确保以下准备工作已完成:- 检验设备的校准和保养- 检验样品的准备和标识- 相关文件和记录的准备3. 检验流程食品产品检验的基本流程如下:1. 样品接收和登记2. 样品标识和记录3. 检验项目选择和准备4. 检验操作执行5. 结果录入和分析6. 报告编写和归档4. 检验操作指导根据不同的食品产品和检验项目,操作指导可能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一般性的检验操作指导:- 样品准备:确保样品的清洁、完整和代表性- 设备操作:按照设备操作说明进行操作,确保准确性和安全性- 检测方法:根据标准检测方法进行检测,遵循操作规程- 数据记录:准确记录检测结果和观察到的异常情况- 结果分析:根据标准要求和公司的要求进行结果分析和判断5. 质量控制在食品产品检验中,质量控制是确保检验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质量控制技术:- 样品平行检测:使用同一样品进行重复检测,评估分析的稳定性- 样品加标法:向样品中添加已知浓度的标准物质,评估分析方法的准确性- 参比物检测:使用已知浓度的参比物进行检测,校正和验证分析结果6. 安全和环保要求在进行食品产品检验时,注意以下安全和环保要求:-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服、手套和口罩- 定期维护和清洁检验设备,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和准确性- 合理使用和储存检验试剂和标准物质,避免浪费和污染环境7. 食品产品检验注意事项在进行食品产品检验时,注意以下事项:- 严格按照检验标准和方法进行操作- 注意操作规程中的注意事项和警示信息- 及时处理检验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和问题- 详细记录检验操作和结果,确保可追溯性和可复审性8. 参考资料以上是食品产品检验作业的一些指导,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帮助。

如有任何问题,请及时咨询食品安全管理部门或专业人士。

食品检验取样作业指导书

食品检验取样作业指导书

取样规定一、原料样品1、原奶取样(1)奶车样(小样)收奶员上奶车打开人孔,用清洁的打耙器将奶罐车里的生鲜牛奶搅拌均匀(上下搅拌50频次),再用专门的取样勺采取样品,用牛奶缓冲(预洗1次),500mL倒入取样瓶,瓶上标注样品标识,及时送化验室检验。

(2)综合样当原料奶检验合格后,用自动取样阀(SV1015)对收奶全过程进行分流取样500mL,瓶上标注样品标识,及时送化验室检验。

(3)贮存期间牛奶当奶仓、混料罐、待装罐中牛奶不能及时用于生产,贮存超过12小时,要从各取样口取样。

拧开取样阀放500mL奶于废液瓶中,关闭取样阀,取样完毕用酒精冲洗干净取样口,塞好塞子,瓶上标注样品标识,及时送化验室检验。

说明:此步骤工作由收奶员、或中控人员来完成。

2、果酱样品(1)、单品果酱按到货批次进行取样,标注样品标识,及时送化验室检验(理化、微生物)。

每四批取一个包装单位用于保温试验。

(2)、复合果酱按到货批次进行取样,每批次取一个包装单位(桶装、袋装),标注样品标识,及时送化验室检验(理化、微生物)。

每四批取一个包装单位用于保温试验。

芦荟+猕猴桃果酱不做保温试验。

3、白砂糖样品、奶粉样品、wpp\wpc白糖按到货每批次低于10吨(含10吨)产品取样300g,到货产品大于10吨,每多1吨增加100g,入广口瓶,瓶上标注样品标识,密封大包装,及时送化验室检验。

到货多批次执行则按批次选法选取.奶粉按到货批次,每5吨(含5吨)产品取样400g,至少从两个包装中采取,每多1吨增取100g,入无菌取样瓶,瓶上标注取样标识,及时送化验室检验。

4、水样根据要求,运用无菌取样手段,从水处理间取纯水、软水样,拧开取样阀放500mL排地,然后用无菌取样瓶分别取软水、纯水各300mL,关闭取样阀,塞好塞子,瓶上标注样品标识,及时送化验室检验。

8、稳定剂类样品按到货批次,产品种类取样,每批次用取一个完整包装,用取样勺在包装中均匀取样300g,入广口瓶,标注样品标识,取样完毕密封大包装,样品送化验室检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包装袋验收作业指导
目的
此标准对用PP、PE、尼龙、聚酯等材质制成的内包装袋的质量要求、检验方法及检验规则作出规定
范围
适用用于公司产品运输包装所用的各种规格、各种材质的内包装袋
卫生要求
1.1供应商需提供卫生许可证、官方检验报告和每批产品的合格证。

1.2 内包装袋内壁应清洁,无异物,无异味。

1.3 内包装袋主要检验大肠菌群、细菌总数和致病菌等。

大肠菌群MPN〈3/g,细菌总数〈100cfu/g,不得含有致病菌。

技术要求
2.1材质:内包装袋材质应符合合同或定单要求
2.2质量要求
2.2.1外观:袋质均匀、层次分明,平整、无污迹。

无气泡、缩孔、针孔等缺陷。

2.2.2.墨色:墨色均匀,鲜艳、光亮、无露白、露黄、露红现象。

2.2.3图案、文字清晰且与样版一致,边缘齐整,无毛齿,无色差。

套印准确,不准确度不得大于1mm。

2.2.4图案位置(宽度):100mm以下允许误差±2mm,100-200mm的允许误差±3mm,200mm以上的允许误差±4mm。

2.2.5成品规格:内袋规格100×200mm以上,允许误差±4mm,以下允许误差±3mm。

2.2.6厚度均匀,符合合同或定单要求,允许误差-0.5C。

2.2.7封口:平整、牢固、密封性好。

检验方法
3.1察收供应商的卫生许可证、官方检验报告和每批产品的合格证。

3.2对包装袋内壁卫生进行感官检验。

3.3大肠菌群,细菌总数,致病菌检验按SN0169-92,SN0168-92和SN0170-92标准进行。

3.4外观图案等质量检验在自然光线下目测进行。

图案位置和套印误差,以直尺、卷尺、刻度放大镜测量。

3.5墨色牢度的检验:用医用胶布在10×20 mm的印刷面上,慢速粘拉二次测定。

3.6内包装袋长、宽部位用分度值1mm钢板尺测量,在所需测量部位的两个端面各测一次,取偏差最大值。

3.7内包装袋厚度用千分尺测量,塑料袋厚度测定按GB/T 6672-2001进行每个袋子各测定4点,取其算术平均值,结果修约至0.001mm。

3.8封口牢度的检验:将袋吹胀,用手掌击后,袋破而封口不开,或用两手的母指、食指捏住封口处的薄膜撕拉而封口不开。

3.9密封性的检验
将袋子装人五分之一体积23℃士2C清水,保持静置,1min后观察袋子底部是否有滴落水珠,并记录所观察现象。

用三个袋子进行试验,以最小值为测量结果。

3.10跌落试验
将实际内装物或相当标称内装物质量的颗粒状混合物装满四分之三袋,用胶粘带将袋口封上,从500 mm高于自由落下,试验地面为光滑水泥地面,观察袋子是否损坏。

用三个袋子进行试验,以最小值为测量结果。

检验规则
4.1 检验以合同订单批为单位进行,以相同材料、相同工艺、相同规格、同一送货日期、同一合同的产品为一批。

生产厂保证出厂的内包装袋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并出具合格证。

4.2 内包装袋检验采用随机抽样检验。

外观、印刷质量、尺寸、厚度等抽样按表2所列比例进行,如发现不合格时,可另行拆包加倍检查,合格收货,如仍不合格,根据情况可返修、补印、赔偿。

在已抽样品中随机抽2-10个/批进行微生物检验,只要发现有不合格的,判该批为不合格。

表2 随机抽样表
4.3合格批与不合格批的判定
4.3.1外观、印刷质量检验结果按2.2规定进行单项判定。

若全部符合标准规定,则判为该样品外观、印刷质量单项合格,否则为单项不合格。

4.3.2尺寸、厚度、性能检验结果按3.6-3.10规定分别进行单项判定,试样全部符合标准要求判该项合格。

否则判该项不合格。

4.3.3卫生性能检验结果按3.1至3.3规定进行单项判定。

若有一项不合格,则判定卫生性能不合格。

4.3.4合格批的判定外观、尺寸、印刷质量、厚度、物理机械性能及卫生性能各项检验结果全部合格,则判该批合格,否则为该批不合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