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时:比例尺例2
比例尺数学教案《比例尺》(优秀5篇)

比例尺数学教案《比例尺》(优秀5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以下是勤劳的小编sky帮大家找到的5篇数学教案《比例尺》,欢迎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比例尺》教学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中需要的比例尺,能读懂两种形式的比例尺。
2.在操作、观察、思考、归纳等学习活动中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正确计算比例尺,了解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的各种用途。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教学难点:把线段比例转换成数值比例尺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引入比例尺脑筋急转弯师:坐公共汽车从沙市红星路到荆州火车站,一共要用50分钟,但有只蚂蚁从沙市红星路爬到荆州火车站却只用了40秒钟。
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生猜:蚂蚁可能在地图上爬。
师:对了。
蚂蚁爬的是从沙市红星路至荆州火车站的图上距离,而人们坐车所行的是从沙市红星路到荆州火车站的实际距离。
师:那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先来做个游戏。
二、动手操作,认识比例尺1、操作计算。
师:你们喜欢画画吗?那我们来个较简单的——画线段游戏。
我说物品的长度,你用线段画出它的长,行吗?①橡皮长5厘米②圆规长11厘米③米尺长1米师:咦?怎么不画了?生:画不下。
师:那怎么办呀?快想想,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把1米画到纸上去?生:可以把1米缩小若干倍后画在纸上。
师:这个办法不错。
就用这种方法画吧。
学生画完,集体交流。
师:你是用图上几厘米的线段来表示实际1米的呢?教师有选择的板书:师:像2厘米、5厘米、10厘米这些在图上画出的线段的长度,我们叫“图上距离”,而这1米就叫“实际距离”。
师:你能用比表示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关系吗?教师指名回答,并板书计算过程。
2、揭示比例尺的意义。
(1)初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师:其实像这样一幅图的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就叫这幅图的比例尺。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尺》比例PPT教学课件(第2课时)

返回
比例
比例尺及其应用(2)
明华小学到体育馆
的实际距离是多少?
先用直尺测量明华小
学到体育馆的图上距
离是3厘米。
明华小
明华小学
学
返回
比例
比例尺及其应用(2)
图上距离
= 比例尺,可以列出
实际距离
比例式解答。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计
算, =
。
解:设明华小学到体育馆
的实际距离是x厘米。
群英小学六(3)班教室平面图
3厘米
4厘米
1
比例尺: 400
比例尺:1:200
比例尺:1:100 表示图上距离1厘
米相当于实际距
1
离( )米或( )
比例尺:
400 千米。
比例尺:1:100000
比例尺:1:1000000
比例尺:1:200
比例尺:1:100 数值比例尺的特点:
1
比例尺:
400
x=108
= . 小时
先求出A、B两
地的实际距离,
再计算两地所
需的时间。
答:需要1.8小时才能到达B地。
返回
比例
比例尺及其应用(2)
同步练习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一幅画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作
这幅画的比例尺。
图上距离
比例尺=
或比例尺=图上距离:实
实际距离
际距离
返回
(2)看一看,议一议。
比例尺
书店
学校
0 10 20m
小红家
邮局
这里的比例尺,就是用1厘米长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单元说课稿

《比例》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们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下面我们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课时安排、课时整合、核心课例展示5个方面进行我们的说课。
数学教材为数学的数学学习活动提供了学习主题、基本线索和知识结构,是实现数学课程目标、实施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所以,研读教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在就请大家先谈谈对教材的理解,你们觉得这个单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一、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本单元是六年级下册的重点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比例尺的认识、比例尺的应用、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和用比例解决问题。
那么,本单元的内容在我们的小学阶段起着怎样的作用呢?2.教材地位与作用本单元的知识是除法、分数、比、方程等知识的综合与提升,在知识的衔接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比例属于小学数学数与代数中的正比例、反比例领域,是前面学习的一个综合运用,是数与计算的发展。
学习完本单元后,学生会以更广阔的视野和更高的思维水平审视和发展这些知识。
这部分内容也为今后初中的函数学习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教材地位与作用我们已经了解了,基于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我们应该确立哪些教学目标呢?3.教学目标①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
②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③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会画图像,根据图像估值。
④了解比例尺,会求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⑤认识放大与缩小现象,能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的图形放大与缩小。
⑥渗透函数思想,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确立了教学目标之后,本单元我们又应该突破哪些教学重难点呢?4.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①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
②理解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明确它们的区别和联系,掌握它们的变化规律,并能正确判断正比例、反比例关系。
③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正确地求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和比例尺。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比例尺(2)(教案)

第2课时比例尺(2)煌固中心小学陈道元【教学内容】比例尺(2)(教材第54页内容)。
【举世不师,故道益离。
柳宗元◆教学目标】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重点难点】1.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2.设未知数时应统一长度单位。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情景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比例尺的求法,有同学能简单说一说吗?指名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板书: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新课讲授】教学例2。
出示教材第54页例2。
指名读题,并说出题目已知什么,要求什么?学生:已知比例尺和地铁1号线的图上距离,求它的实际距离大约是多少。
教师启发:因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要求实际距离可以用解比例的方法来求。
学生思考并解答一下问题:(1)这道题的图上距离是多少?(板书:7.8cm)(2)实际距离不知道怎么办?(用x表示,在7.8的下面板书x,并在它们中间画上分数线)(3)因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要统一,所设的x 应用什么单位?(应用厘米)(4)比例尺是多少?写成什么形式?(分数形式)教师板书解答过程。
解:设苹果园站到四惠东站的实际距离为x 厘米。
40000018.7=x 指定一名学生板演x 的值,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
教师强调单位互化的时候,注意0的个数不能写掉了。
师问:这道题还有其他的方法吗?学生思考后回答。
(可以用算术方法:7.8÷4000001) (5)巩固应用:做教材第54页“做一做”。
先让学生说出图中的比例尺是多少,表示什么意思,再用直尺量出图中河西村与汽车站的距离,然后计算出实际距离。
集体订正时,要注意检查学生是否把实际距离化成了米。
学有余力的学生要求他们用两种方法。
答案:教材54页“做一做”:图上距离∶实际距离=1cm ∶600m=1∶60000,量得图中河西村与汽车站的距离是2cm 。
解:设河西村与汽车站两地的实际距离大约是x cm 。
2∶x =1∶60000x =120000120000cm=1200m (求两地的实际距离也可以根据线段比例尺,直接用600×2=1200(m )【课堂作业】教材第57页第5题。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尺(2)教案

第4单元比例第2课时比例尺(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把比例尺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能力目标:会把数值比例尺与线段比例尺进行转化,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情感目标:培养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难点:理解到设未知数时应统一长度单位。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谈话:前面我们学习了比例尺的求法,有同学能简单说一说吗?指名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板书: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二、新课讲授1、教学例2。
出示教材第54页例2。
指名读题,并说出题目已知什么,要求什么?学生:已知比例尺和地铁1号线的图上距离,求它的实际距离大约是多少。
教师启发:因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要求实际距离可以用解比例的方法来求。
2、学生思考并解答一下问题:(1)这道题的图上距离是多少?(板书:7.8cm)(2)实际距离不知道怎么办?(用x表示,在7.8的下面板书x,并在它们中间画上分数线)(3)因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要统一,所设的x应用什么单位?(应用厘米)(4)比例尺是多少?写成什么形式?(分数形式)3、教师板书解答过程。
解:设苹果园站到四惠东站的实际距离为xcm 。
x 8.7=4000001 指定一名学生板演x 的值,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
教师强调单位互化的时候,注意0的个数不能写掉了。
师问:这道题还有其他的方法吗?学生思考后回答。
(可以用算术方法:7.8÷4000001) 三、巩固应用做教材第54页“做一做”。
先让学生说出图中的比例尺是多少,表示什么意思,再用直尺量出图中河西村与汽车站的距离,然后计算出实际距离。
集体订正时,要注意检查学生是否把实际距离化成了米。
学有余力的学生要求他们用两种方法。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1cm ∶600m=1∶60000,量得图中河西村与汽车站的距离是2cm 。
《比例尺》教学设计

《比例尺》教学设计《比例尺》教学设计1教案背景:本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正比例和反比例”这一单元的内容。
它是在学生对比例的意义有了一定的建构基础以及掌握了比例的基本性质这样背景下进行探索学习的。
学好这部分内容,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更好地理解地图。
教学课题:《反比例》教材分析:教材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知识引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就是比例尺。
再通过练习巩固比例尺的相关知识,使学生能根据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这部分内容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为学生架起一道数学学习和现实生活之间的桥梁,使他们充分感受到数学的现实意义,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并为后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中需要比例尺。
2通过观察、操作与交流,体会比例尺实际意义,了解比例尺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3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4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逐步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教学难点: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体会比例尺的实际意义,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法教法:情境导入,激发求知欲望。
对于意义理解部分主要采用实例讲解法。
对于运用比例尺进行相关计算时,主要用引导发现、提示理解法。
学法: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动手操作,大胆设想、自主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必要时进行合作交流。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老师为了考考大家,给同学们出个脑筋急转弯:一只蚂蚁不到20秒钟从西安爬到了北京,你知道为什么吗?生思考回答:在地图上。
师:那么大的地方可以用一幅地图来体现出来,这里运用了什么知识?生:图形的放缩。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如果要给我们的教室画一张平面图,它应该是什么形状的?你会画吗?生:长方形。
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第07课时《练习二》教案

《练习二》教学简案【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07课时【复习目标】1.第1题和第2题是“比例”知识的进一步理解。
2.第3题和第5题是“比例”“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等知识技能的巩固。
3.第4题、第6题、第7题是应用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第8题是比例尺、图形位置等知识的综合运用。
【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第1题:淘气把第一个三角形按比缩小,得到第二个三角形。
你能根据图中的数据写出不同的比例吗?分析:本题让学生根据放大前后两个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来写比例。
答案:合理即可二、第2题:下面哪几组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分析:通过计算比值或者比例的基本性质来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
答案:三、第3题:解方程分析: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方程。
答案:四、第4题:淘气调制了一杯糖水,糖与水的比是2:25,其中糖用了10g,调制这杯糖水用水多少克?分析:运用比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答案:五、第5题:分析:根据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的原理作图。
答案:六、第6题:右边是某农场一个仓库的平面图。
这个仓库的长是100米,宽是80米。
这幅图的比例尺是多少?量一量,算一算。
分析:运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答案:七、第7题:一辆汽车从A城开往B城。
(1)比例尺1:5000000表示什么意思?(2)从A城到B城的实际路程是多少千米?(3)如果汽车平均每时行驶60km,行驶9时能否到达B城。
分析:利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答案:八、第8题:中心广场四周建筑如图所示。
(1)医院距中心广场的图上距离是______cm;已知实际距离是200 m,此图的比例尺是________。
(2)学校到图书城的图上距离是______cm,实际距离是______m,如果淘气每分走 50 m,他从学校到图书城需______分。
(3)笑笑从电影院出来后经中心广场到百货商店,实际走了多少米?(4)游乐场在中心广场北偏东 60°方向、距中心广场的实际距离约 240 m,请你在图中标出游乐场所在的位置。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尺(例1,例2)

生活运用题
1 请你用 30000 的比例尺在下面画出它的平面图。
1)国家游泳中心又称“水立方”,它的长和宽都是177m,
2)一长方形操场,长110m,宽90m,把它画在比例尺是
1 1000 的图纸上,长和宽各应画多少cm?
3、应用比例尺画图
(b)利用线段比例尺解答 长:80÷10=8(cm), 宽:60÷10=6(cm). 答:在图纸上操场的长应画8cm,宽应画6cm。 3)画图 画一个长8cm宽6cm的长方形, 并标明平面图名称及比例尺
归 应用比例尺画图时, 纳 1、要先根据实际距离与纸张大小确定平面 图的 总 比例尺, 结 2、再根据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
比例
比例的应用 ---比例尺
前置性学习
1千米=( 1000 )米 1米=( 100 )厘米 1千米=( 100000 )厘米 4千米=( 4000 )米 5千米=( 500000 )厘米 200千米=( 20000000
完成前置性学习,
并相互说说你是怎样 转化的?
)厘米 )千米 )千米
1000厘米=( 10 )米
在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图上,量得 南京到北京的距离是15厘米.南京到北 京的实际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
1 图上距离 = 实际距离 6000000
解:设南京到北京的实际距离为x厘米。 15∶x=1∶6000000 x=90000000 90000000厘米=900千米 答:南京到北京的实际距离大约是900千米。
线段比例尺:0
按用途分:
50km
缩小比例尺:1:500000000
放大比例尺:50:1 比例尺的前项是“1” 缩小比例尺 比例一 单位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课时:比例尺的应用
【学习目标】
应用比例知识,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重点、难点】
重点:能根据比例尺正确求出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难点:设未知数时长度单位的使用。
【自主学习我能行】
1.回忆一下,什么是比例尺?
2.比例尺分为哪几类?
3.怎样求一幅图的比例尺?
4、说说下列各比例尺表示的具体意义。
1:1500
5、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和比例尺之间如何转化?
【同舟共济解疑点】
例2. 下面是北京轨道交通路线示意图。
地铁1号线从苹果园站至四惠东站在图中的长度大约是
7.8 cm,从苹果园站至四惠东站的实际长度大约是多少千米?比例尺1:400000
方法一:根据比例尺1:400000 可知,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400000倍
实际距离 = 图上距离×400000
列式:
方法二:
列式:
方法三:解:设从苹果园站至四惠东站的实际长度是x cm。
列方程:
答:
【牛刀小试我最强】(课本54页做一做)
2、填表(课本57页第8题)
3.按1:100的比例尺做出的比萨斜塔模型,高为5
4.5厘米,比萨斜塔的实际高度是多少米?
方法一:方法二:
方法三:
答:
4.下图是用1:4000的比例尺画出的某建筑占地平面图。
这个建筑的实际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