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傅雷家书导学案附答案
第三单元名著阅读《傅雷家书》导学案(带答案)

这是多么平等的父子情!这是何等谦逊的父亲!他屈身,让孩子得以平视;他由此走进孩子的世界,与孩子分享自己的经验与见解,传递自己的智慧和爱。一封封家书,是父子真情的见证,也是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为学最重要的是‘通’,通才能不拘泥,不迂腐,不酸,不八股;‘通’才能培养气节、胸襟、目光。‘通’才能成为‘大’,不大不博,便有坐井观天的危险。”
读毕《傅雷家书》,会感到一种“望断天涯路”的通透。傅雷先生如一位目光如炬的先行者,为儿子指出求学、修养、艺术的最高境界,并告知抵达那境界的方法:如何拥有宽广博大的胸襟,如何处理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如何看待感性与理性、平衡社交与独处……书中还有大量对音乐、绘画、文学、哲学的精辟见解,我们也仿佛接受了一场艺术的洗礼。
【专题探究】
专题一:傅雷的教子之道
傅雷对儿子提出的建议涉及很多方面,如生活细节、人际交往、读书求学、感情处理等。可以任选其中一个或几个方面,探求傅雷的教子之道,完成一篇读书报告。
《傅雷家书》读书报告
金庸先生评价,“傅雷先生的家书,是一位中国君子教他的孩子如何做一个真正的中国君子”,可谓一语中的。
《傅雷家书》是一本需要静下心来细细品读的书。在静谧的夜里,让金黄的灯光照上书页,让灯光的温暖与字里行间透出的心灵的温暖相汇相融,沉浸在时光深处,你一定如我一样,触碰到那颗赤诚的君子之心。“一个人的机会、享受,是以千千万万人的代价换来的,那是多么宝贵。你得抓住时间,提高警惕,非苦修苦练,不足以报效国家,对得住同胞,看重自己傅聪要求严格,尽职尽责地培养傅聪,不但教他为人处世的道理,而且在傅聪留学海外后,仍通过书信的方式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进行悉心指导。秉性刚毅,热爱祖国,处事严谨认真,一丝不苟。
初三上册语文《傅雷家书两则》导学案

初三上册语文《傅雷家书两则》导学案〝学案导学〞的形式曾经普遍运用于现代教学中。
为了更好的将教与学无机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三上册语文«傅雷家书两那么»导学案,希望对你有协助!教学目的:知识与才干:学习课后重点字词,读准字音,了解含义。
全体感知两封家书中作者对人生的深入体悟、对儿子的殷殷希冀。
进程与方法:了解傅雷所说的〝坚强〞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领悟打破曲折和成功、以平和心态面对理想和过去、以积极心态迎接未来的人生境地。
教学重点:读懂两封家书,体会到其中不同的希冀和情感。
教学难点:可以准确而深上天了解〝坚强〞的双层外延。
学法指点:启示法、讲读法学习进程一、.简介作者傅雷(1908-1966),中国著名翻译家,上海南汇人。
曾经留学法国。
主要译著有«约翰·克利斯朵夫»、«高老头»、«艺术哲学»等,另著有«傅雷家书»、«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等。
傅聪是傅雷的儿子,是钢琴艺术家。
1957年,傅雷被打成左派,傅聪在国外听说后就没有回国。
于是,父子之间只要通讯,这就是家书二、给加点的字注音:廓( )然无累、谀( )词、庸( )碌、涕泗( )横流、重蹈( )覆辙( )舐( )犊之情、扶掖( )三、感知课文1、这两封信是傅雷接到傅聪的信后的回信。
请阅读这两封信,说说它们的主题各是什么?2、依据课文话傅雷:读着这些语句___,我觉得傅雷是一个___的学者;读着这些语句___,我觉得傅雷是一个___的中国人;读着这些语句___,我觉得傅雷是一个___的父亲;读着这些语句___,我觉得傅雷是一个___的冤家……四、、研读揣摩1、在儿子面对曲折和心灵的苦闷时,作为父亲,傅雷是如何劝慰的?2,傅雷运用太阳、雨水、五谷、庄稼的比喻和克利斯朵夫的故事,他的意图是什么?3、傅雷运用古战场的比喻,目的是什么?4、第二封信,写在傅雷获奖之后。
《傅雷家书》导学案

3.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和课文的主要内容。
4.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记出来。
资
料
链
接
傅雷(1908~1966),文学翻译家。字怒安,号怒庵。上海市南汇县人。20年代初曾在上海天主教创办的徐汇公学读书,因反迷信反宗教,言论激烈,被学校开除。“五卅”运动时,他参加在街头的讲演游行。北伐战争时他又参加大同大学附中学潮,在国民党反动派逮捕的威胁和恐吓之下,被寡母强迫避离乡下。1927年冬离沪赴法,在巴黎大学文科听课;同时专攻美术理论和艺术评论。1931年春访问意大利时,曾在罗马演讲过《国民军北伐与北洋军阀斗争的意义》,猛烈抨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留学期间游历瑞士、比利时、意大利等国。1931年秋回国后,即致力于法国文学的翻译与介绍工作,译作丰富,行文流畅,文笔传神,翻译态度严谨。“文化大革命”期间,因受政治迫害,夫妇二人于1966年9月含冤而死。
初四语文导学案
年级:初四教师:李玉红
课题
《傅雷家书》
课型
新授课
自
主
学
习
1.两封家书分别针对儿子哪两种情况而写的?两封家书共同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2.对于情绪的高低起伏,傅雷给儿子提出了哪些忠告?
3.这封信是傅雷在儿子什么心境下写的找出句子.
4.傅雷在儿子成功时表达了他对儿子的赞赏,请找出具体的语句,并理解傅雷对儿子的更高的要求。
刻骨铭心:
涕泗横流:
3.课文最后一段“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对这一句话应该如何理解?
4.把你喜欢的句子积累下来。比喻说理的句子、蕴涵哲理的句子、直抒胸臆的句子、整齐划一的句子、启迪心智的句子……
盘点收获:
5.课文中有两处生动的比喻,请找出并体会其含义.
《傅雷家书》导学案.doc

我感觉傅雷是一的学 3、依据课文话傅雷:读着这些语句《傅雷家书》导学案学习目标1、 学习课后重点字词,读准字音,理解含义。
2、 整体感知两封家书中作者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殷期望。
3、 理解傅雷所说的“坚强”的含义。
4、 理领悟突破挫折和成功、以平和心态面对现实和过去、以积极心态迎接未来 的人生境地。
一、预习导学【链接材料】——傅雷简介:傅雷(1908 — 1966),中国著名翻译家,上海 南汇人。
曾经留学法国。
主要译著有《约翰•克利斯朵夫》、《高老头》、《艺 术哲学》等,另著有《傅雷家书》、《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等。
傅聪是傅雷的 儿子,是钢琴艺术家。
1957年,傅雷被打成右派,傅聪在国外听说后就没有回 国。
于是,父子之间只有通信,这就是家书——百万读者喜爱的经典家书。
但是, 家书只有傅雷写寄到国外的信,却不见儿子从国外写寄回的信。
“文革”刚开始,第一次受辱的夜里,他夫妇二人双双携手有计划有安排地 离开了这世界。
在遗嘱中,逐件交代欠保姆的菜金多少,借某人的书放在哪里之 类。
经过多次浩劫,绝大多数中国知识分子还是活过来了。
在复杂残酷的政治斗 争中,暴露出奸诈、卑劣、虚假、损人利己,人性变质。
而多数人依靠老庄哲学 或“阿Q 精神”或“留得青山在”,求得心理平衡。
但他们不能容忍人的尊严遭 到践踏。
1、 给加线字注音廓()然无累谀( )词鹿( )碌 扶掖( ) 涕泗( )横流 重蹈( )覆撤( )舐( )犊( )之情 2、 这两封信是傅雷接到傅聪的信后的回信。
请浏览者两封信,说说它们的主题 各是什么? 者;读着这些语句,我感觉傅雷是一个 的中国人;读着这些语句,我感觉傅雷是一个 的父亲;读着这些语句—,我感觉傅雷是一个 的朋友……二、探究展示第一封信1、傅雷用太阳、雨水、五谷、庄稼的比喻和克利斯朵夫的故事,其用意是什么?2、“心中的苦闷不在家心中发泄……又该谁来安慰你呢?”用什么修辞?其作用是什么?3、“我们只求心里相当平衡,不至于受伤而已。
初三上册语文《傅雷家书两则》导学案-word文档

初三上册语文《傅雷家书两则》导学案“学案导学”的模式已经广泛运用于现代教学中。
为了更好的将教与学有机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三上册语文《傅雷家书两则》导学案,希望对你有帮助!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习课后重点字词,读准字音,理解含义。
整体感知两封家书中作者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殷期望。
过程与方法:理解傅雷所说的“坚强”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领悟突破挫折和成功、以平和心态面对现实和过去、以积极心态迎接未来的人生境地。
教学重点:读懂两封家书,体会到其中不同的期望和情感。
教学难点:能够准确而深刻地理解“坚强”的双层内涵。
学法指导:启发法、讲读法学习过程一、.简介作者傅雷(1908-1966),中国著名翻译家,上海南汇人。
曾经留学法国。
主要译著有《约翰·克利斯朵夫》、《高老头》、《艺术哲学》等,另著有《傅雷家书》、《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等。
傅聪是傅雷的儿子,是钢琴艺术家。
1957年,傅雷被打成右派,傅聪在国外听说后就没有回国。
于是,父子之间只有通信,这就是家书二、给加点的字注音:廓( )然无累、谀( )词、庸( )碌、涕泗( )横流、重蹈( )覆辙( )舐( )犊之情、扶掖( )三、感知课文1、这两封信是傅雷接到傅聪的信后的回信。
请浏览这两封信,说说它们的主题各是什么?2、依据课文话傅雷:读着这些语句___,我感觉傅雷是一个___的学者;读着这些语句___,我感觉傅雷是一个___的中国人;读着这些语句___,我感觉傅雷是一个___的父亲;读着这些语句___,我感觉傅雷是一个___的朋友……四、、研读揣摩1、在儿子面对挫折和心灵的苦闷时,作为父亲,傅雷是如何劝解的?2,傅雷运用太阳、雨水、五谷、庄稼的比喻和克利斯朵夫的故事,他的用意是什么?3、傅雷运用古战场的比喻,目的是什么?4、第二封信,写在傅雷获奖之后。
在信的开头,傅雷把儿子的信比喻成什么?表现了什么样的感情?5、第二封信中,傅雷是如何表达对儿子成功的激动的?6、傅聪的成功,使傅雷异常激动,但是他在信中是否只是停留在这种喜悦之情中?他还写了什么?7、在两封信中,傅雷都提到了“坚强”。
九年级初三中考语文复习《傅雷家书》导学案(含答案)

九年级初三中考语文复习《傅雷家书》导学案(含答案)课时1【学习目标】1.了解《傅雷家书》的主要内容。
2.掌握《傅雷家书》中主要人物形象。
【学习重点】了解《傅雷家书》的主要内容。
【学习难点】学习《傅雷家书》中传达的做人的道理,提高自己的道德与艺术修养。
知识拓展:《傅雷家书》是傅雷夫妇在1954年到1966年间写给傅聪和儿媳弥拉的家信集,由次子傅敏编辑而成。
1954年,傅聪应波兰政府邀请,参加第五届“萧邦国际钢琴比赛”并留学波兰。
傅雷通过家书这种形式,关心和教育儿子,给儿子智慧和鼓舞。
十二年间,通信数百封,贯穿着傅聪出国学习、演奏成名到结婚生子的成长经历,也映照着傅雷的翻译工作、朋友交往以及傅雷一家的命运起伏。
傅雷夫妇非常细心,儿子的信都妥善收藏,重点内容则分类抄录成册。
《傅雷家书》最早出版于1981年,多年来一直畅销不衰。
曾获“全国首届优秀青年读物一等奖”,还被列为大型丛书《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之一。
【课前预习】1.傅雷是我国著名作家、( )家、( )家。
一生译著宏富,翻译的作品多达()部。
2.傅雷主要翻译罗曼·罗兰、巴尔扎克等法国名家作品,其翻译代表作有:《》、《》、《艺术哲学》等。
3.《傅雷家书》主要讲的是( )。
4.《傅雷家书》是傅雷及其妻子朱梅馥主要写给儿子( )的书信集.5.在1954.3.24上午的一封家信中,傅雷表明了自己生活的准则,()第一,()第一,( )第一。
6.傅雷素来主张教育的原则,即父母应该给孩子的人生信条是:先为(),次为(),再为(),终为()。
7.作为父母,傅雷夫妇不只重视对子女的()、()、()和()方面的教育,同样时刻关注着他们的起居、饮食、冷暖、开支等日常生活以及婚姻家庭生活的每一个细枝末节。
8.傅雷教导儿子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誉感,要有艺术和人格尊严,作一个“(),()”的艺术家。
【探究学习】任务一:《傅雷家书》作为父母给儿子的家信集,它主要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二:结合《傅雷家书》全文,说说傅雷怎样教导儿子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三:傅雷在给儿子的书信中常常提到音乐家克里斯朵夫,例如1954年10月2日的书信。
7、《傅雷家书》导学稿+答案

7、《傅雷家书》导学稿+答案7、《傅雷家书》导学稿+答案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一)整体感知 ,情感与内容析读(二)识记,理解并积累文中字词二、过程与方法(一)多媒体辅助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一)学会坚强和正确对待挫折与成功学习重点:整体感知 ,情感与内容析读学习难点:学会坚强和正确对待挫折与成功课时安排:2课时过程一、导入——温故而知新谁能说出古诗词中有关“家书”的名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张籍《秋思》二、自主学习1、划线字注音:庸碌(lù)廓然(ku?)颓废(tuí)灰烬(jìn)涕泗(sì)谀词(yú)扶掖(ya)枘凿(ruì záo)羲皇(xī)相契(qì)2、形似字区别鉴(jiàn)借鉴凭(píng)凭吊签(qiān)书签赁(lìn)租赁竭(ji?)竭力蓬(p?ng)蓬勃碣(ji?)墓碣篷(p?ng)篷车3、多音字辨析(qiáng)坚强(ch?ng)重复强重(jiàng)倔强(zh?ng)重大4、解词庸碌:形容人平庸没有志气,没有作为。
颓废:意志消沉,精神委靡。
大惊小怪:形容对于不足为奇的事情过分惊讶。
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重蹈覆辙:比喻不吸取失败的教训,重犯过去的错误。
刻骨铭心:比喻牢记在心上,永远不忘。
凭吊:对着遗迹、坟墓等怀念(古人或旧事)。
涕泗横流:眼泪鼻涕往四下流。
谀词:阿谀奉承的话。
扶掖:扶持,提携。
自知之明:了解自己,对自己有正确的估计。
枘凿:比喻两不相容。
气吞斗牛:气势可以吞没天空。
形容气势极其豪迈雄伟。
生机蓬勃:形容充满生命力并富有朝气。
5、阅读课文,整体感知(1)这两封家书,是傅雷接到傅聪的信后的回信。
浏览这两封信,说说它们的主题各是什么?又蕴含着傅雷怎样的情感?第一封信:在傅聪消沉苦闷时教他如何面对挫折。
傅雷家书导学案 文档

教师寄语:累累的创伤,就是生命给你的最好东西,因为在每个创伤上面都标志着前进的一步。
------罗曼罗兰一、学习目标:1、学习课后重点字词,读准字音,理解含义。
2、整体感知两封家书中作者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殷期望。
二、学习重难点:读懂两封家书,体会到第一封信的期望和情感。
四、学习过程前置学习资料链接【作者简介】1.傅雷2.傅聪【阅读探究】1、熟悉课文,给下列字正音:庸碌..谀.词扶掖.枘.凿相契.廓.然无累灰烬.涕泗..横流羲.皇上人2、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扶掖枘凿:廓然无累:重蹈覆辙:涕泗横流:刻骨铭心:3、这两封家书分别写于什么时候,有何作用?课堂探究【初步感知】1、这两封信是傅雷接到傅聪的信后的回信。
请浏览者两封信,说说它们的主题各是什么?2、依据课文话傅雷:读着这些语句___,我感觉傅雷是一个___的学者;读着这些语句___,我感觉傅雷是一个___的中国人;读着这些语句___,我感觉傅雷是一个___的父亲;读着这些语句___,我感觉傅雷是一个___的朋友……【课文精读】1、第一封家书的开头称呼是什么?为什么要这么称呼?2、在儿子面对挫折和心灵的苦闷时,作为父亲,傅雷是如何劝解的?3傅雷运用太阳、雨水、五谷、庄稼的比喻和克利斯朵夫的故事,他的用意是什么?4、傅雷运用古战场的比喻,目的是什么?【当堂检测】1.给加粗字注音。
枘凿()扶掖()谀词()廓然无累()2.下面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刻骨铭心铭肌镂骨座右铭 B.涕泗横流感激涕零流鼻涕C.如出一辙南辕北辙重蹈覆辙 D.廓然无累日积月累连篇累牍3.用成语替换下列句子,使表达更简洁。
(1)没有吸取失败的教训,重犯过去的错误。
()(2)哭得很厉害,眼泪鼻涕一下子流下来。
()(3)了解自己的情况,对自己有正确的估计。
()(4)气魄很大,可以吞没星空。
()正确得分:书写得分:批次:日期:2013年月日7.傅雷家书两则导学案(第二课时)教师寄语:爸爸的教诲像一盏灯,为我照亮前程;爸爸的关怀像一把伞,为我遮蔽风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傅雷家书两则》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扎实掌握基础知识,了解傅雷的相关知识,会运用正确的格式写信。
2、通过小组合作、反复诵读品味,体会心中讲述道理和抒发感情的两种方式。
3、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学习,体验学习的快乐。
理解坚强的含义,做真正的强者。
一、自主学习
1、走进作者
傅雷(1908-1966),我国著名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从三十年代起,即致力于法国文学的翻译介绍工作,毕生翻译作品达34部,主要有罗曼·罗兰长篇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传记《贝多芬传》、《托尔斯泰传》、《弥盖朗琪罗传》,巴尔扎克名著《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贝姨》、《邦斯舅舅》
傅聪世界著名钢琴家在世界范围内一直被认为是华人最伟大的钢琴家、中国钢琴诗人。
曾被《时代周刊》誉为“当今世界最伟大的钢琴家之一”。
2、书信书写格式:
1
二、基础知识
1、字词积累
舐犊之情shì dú庸碌yōng lù颓废tuí羲皇xī
借鉴jiàn 侵蚀shí谀词yú扶掖yè
相契qì枘凿ruì záo 廓kuò然重蹈覆辙dǎo zhé
三、整体感知,
1.这两封家书分别是针对傅聪遇到的什么情况写的?中心是什么?
第一封家书:写于儿子精神消沉时,劝慰他如何面对感情的创伤,学会泰然处之。
(如何面对挫折)
第二封家书:写于儿子取得巨大成功、被鲜花与掌声簇拥的时候,激励他保持谦卑、不惧孤独,勇于攀登艺术的至境。
(如何对待成功)
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的体悟、对儿子的期望;对儿子的舔犊深情;对音乐艺术的真切感受。
2.第一封家书的开头称呼是什么?为什么这么称呼?
称呼是“聪,亲爱的孩子”,因为傅聪当时正是精神消沉的时候,这样温情的称呼,会给傅聪带去父母的爱。
3.第一封家书,傅雷运用了太阳、雨水、五谷、庄家的比喻,提到了克里斯多夫的故事,他的用意是什么?
比喻式为了说明做任何事情都要掌握分寸,过与不及都不好。
引用既是和傅聪自己的理想结合,也是为了鼓励儿子,凡是成功的人,都要经历许多挫折,关键在于勇敢面对,学会解决问题。
4、傅雷运用古战场的比喻,目的是什么?
真切地表达出所有所来人回首过来事时的心情——苍凉而平静,沉郁而超然。
2
第2课时
一、整体感知
1、第二封信,卸载傅聪获奖之后,在新的开头,傅雷把儿子的信比喻成什么?表现了什么样的心情?
比喻成新年中的礼物,表现了傅雷夫妇对儿子的信的盼望和收到信后的喜悦。
2、第二封信中,傅雷是如何表达对儿子成功的喜悦之情的?
傅雷把自己的激动和喜悦,分为三个层面:父母对孩子的成功感到幸福,欣赏艺术的喜悦,为儿子替祖国争得荣誉而激动。
3、傅雷的成功,使傅雷异常激动,但是他在心中是否只是停留在这种喜悦之情中?他还写了什么?
他并没有只停留在这种喜悦之情中,他还称赞了傅聪面对掌声和赞美之后的冷静。
二、合作交流
1、傅雷希望儿子成为怎样的一个人?从两则书信中可以看出傅雷是一位怎样的父亲?
希望儿子做一个坚强的人,无论遭受怎样的起伏跌宕、矛盾孤独,都要保持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对生活的赤子之心。
傅雷是一位伟大而平凡的父亲。
2、文中能贯穿两封信主旋律的一个词是什么?“坚强”一词在词典里的含义是:强固有力,不可动摇或摧毁。
文章却赋予它更多的意义。
你认为该词如何理解?
胜不骄、败不馁,宠辱不惊,得失泰然。
“坚强”的最高境界是能够保持心灵的纯洁,能够无惧孤独,才是人性中最可贵的无坚不摧的坚强。
“坚强”有两方面的表现:
(1)在失败时,精神消沉时:(第一封信)
“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
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所侵蚀。
”
(2)在成功时:(第二封信)
“多少过分的谀词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众人的掌声、拥抱,名流的赞美,都没有减少你对艺术的谦卑!”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