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与道——中国传统书法美学特征

书与道——中国传统书法美学特征
书与道——中国传统书法美学特征

书与道——中国传统书法美学特征

书与道——中国传统书法美学特征

内容提要:书道作为本体之道,体现着书法的本质规律特色,也是中国书法技法形式的内在依据。因此对“道”之研究领悟如何,便直接关系着对中国书法的理解认识和继承发展。中国书法艺术思维处处体现着道论思维,道论思维的特征总是同时确定两个极向,并在两极的扩展中加以统一。道论两极思维在中国书法中运用非常普遍。从美学原理到形式技法无不如此。中国书法优秀之作,是天与人的合一,自然与精神的合一,再现与表现的合一。是以形象的方式体现着本体之道。人类一切审美创造,都离不开思维,书法也不例外。作为书法艺术的不同民族派系,它们都体现着各自哲学思维的不同特色。中国书法包含着东方传统文明自身的思维体系规律,这个体系的核心便是“道”。探索中国书法与道的关系,无疑是研究中国书法的一大关键。一、作为书法的本体之道东方哲学所探索领悟的宇宙本体,一般称为“道”。由于世界一切事物在本质上是同一的。所以道既是宇宙的本体,也是社会伦理的本体,同时也是文学艺术的本体,因此历来都讲“文道”、“诗道”、“画道”、“书道”等。书道便是作为本体之道在书法中的体现。明董其昌说:“书道只在巧妙二字,拙则直率而无化境矣。”[1]道既如此重要,所以书

道的掌握常被认为是造就书艺的关键。唐张怀瓘说:“书之为征,期乎合道。”[2]书道体现着中国书法的本质规律特色,也是中国书法技法形式的内在依据。因此对“道”之研究领悟如何,便直接关系着对中国书法的理解认识和继承发展。关于道的探索,其源很早,相传黄帝曾专心学道。《尚书》所载尧舜禹递相传授的“心法”便含有道的内容。商代伊尹、周代太公亦被后世列为道家。《周易》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即是贯穿了道论思想。春秋时代的老子李耳为道论集大成者,所著《老子》一书影响极其深远。战国时

的《庄子》、《管子》、《列子》、《关尹子》及汉代《淮南子》、《参同契》等皆包含了大量的道论内容。唐以来禅宗,宋以来道学,均对道论有所发挥。道论思想在历代均有所发展。关于道的内涵,各家多有论述。《老子》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3]道乃是天地万物的本原,是构成物体的基本单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

[3]道决定着万物的本质,支配万物的运动变化和规律法则。它最小,存在于万物之中;它又最大,无处不在,与宇宙同体。故云:“可名于小”,“可名为大”,[3]“强为之名曰大”,“字之曰道。”

[3]老子论述的道,有时具有物质的特征,有时具有规律的特征,故近代有人把道解释为物质,有人则把道解释为规律。

其实,道乃是物质之无限小的单位与规律之无限深入的核心之合一体。中国古代哲学理论中曾提出“气”和“理”的概念,实则气、理与道乃是同一种东西,盖就物质之元而言谓之气,就规律之元而言谓之理,理气合一便是道。《老子》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3]道是无限(“无极”)的,基本形是“一”,一含有对立两仪是“二”,二不离一是“三”。万物万事由此而生成,并皆具阴阳对立因素,而且在运动中构成一定的和谐。随着道论的发展完善,道被运用到政治、军事、伦理、医学及文艺等各个领域,并影响和支配着中国书法艺术的体系特色,促进着中国书法的发展。中国古今书法家无不对道有着很深的领悟,如王羲之、虞世南、颜真卿、苏轼、黄庭坚、米芾、赵孟頫、文征明、董其昌、傅山、郑板桥、李瑞清等等,不胜枚举。考察他们的生平,就会发现这些书法家们大都是学问家、哲学家。他们的艺术愈成熟时,便愈与宇宙本体之道趋于一致。道是运动不止的,艺术也是变化无尽的,中国书法即在这“变”中不断发展。二、道与思维中国书法艺术思维处处体现着道论思维。道论思维的特征,就是在任何思维活动中必须始终同时把握阴阳两仪对立的有机统一,它不同于形式逻辑思维。在形式逻辑思维过程中,总是从一个基点出发,向某一个目标、方向、极端追求下去。道论思维则不同,

其在思维认识过程中,当探索追求某一个方向时,同时也要探索追求相反的另一个方向,在两极的扩展中加以统一。形式逻辑思维活动,只确定一个极向;道论思维则总是同时确定两个极向。前者是单极思维,后者则是两极思维。中国传统哲学诸家无不包含着两极思维的智慧之光。《周易》云:“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4]

阴与阳,柔与刚,是统一体的两个相对立方面。《周易》就是以这两仪一体的法则把握世界的。《老子》云:“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3]对立双方是同在的,单追求一方,则反而趋于异化。所以思维认识中必须注意对立两极的依存关系。故《老子》提出“知其白,守其黑”,“知其雄,守其雌”,“大巧若拙”,“大直若屈”等命题。《庄子》认为美与丑是一体的,“厉(丑)与西施(美),道通为一。”一切对立,同时也是统一,“故分也者,有不分也。”[5]佛学禅宗则把对立两极的悟而为一,看作是成佛的标志。云门文偃禅师曾回答何为佛法大意曰:“面南看北斗。”[6]这就是说,当你面朝南时,必须同时看到北,这“看”不是眼看,而是思维的把握。宋代道学家程颢、朱熹等强调:“天下之理,无独必有对”,“天下之物未尝无对。”[7]心学家陆九渊云:“先后、始终、动静、晦明、上下……何适而非一阴一阳哉?”

[8]各家学术虽有别异,但在哲学思维上都属于两极思维,历代书法家们均深受此影响熏陶。两极思维法则,历来多以《太极图》表示,《太极图》表达两仪一体关系上有其明白处,但也存在严重缺陷。它只表述了对立两极相向(向内)的统一,不能表达对立两极相反(向外扩展)的统一。在事物发展中,两极的运动,不单是向内的联系,更重要的是向外的联系。所以我们可用“磁场”来说明道的两极的关系。磁铁具有阴阳两极,它的任何一部分亦同样具有两极。两极磁力线是向外扩展的,而相反方向的扩展却又趋于会合。两极思维的基本特征亦是如此。三、道在书法中的运用道论两极思维在中国书法中运用非常普遍。从美学原理到形式技法无不如此。1、关于书法的本质书法艺术的本质,是模仿自然客体昵?还是表现作者自我呢?西方古典艺术传统认为艺术

的本质在于“模仿”,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三种模仿”说到达芬奇的“科学”模仿说,都是如此。而西方现代流派则相反,认为艺术的本质在于“自我表现”。这些观点都属单极思维,中国书法则主张艺术本质在于客观自然再现与作者主体精神表现二者的高度合一。南齐王僧虔就提出“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9]

这其中的“神”是经过“迁想妙得”,“应会感神”,使作者主体精神与对象本质高度融会的产物,它本身就是再现与表现的统一。玄学认为神与道本来就是一物,其既在主观中又

在客观中,二者相惑而“至一”,诉诸形象的形式便是艺术。故清代刘熙载提出:“艺者道形也。”韩愈在《送高闲上人序》中云:“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虞世南云:“故知书道玄妙,必资神遇,不可以力求也。机巧必须心悟,不可以目取也。”[11]中国书法优秀之作,是天与人的合一,自然与精神的合一,再现与表现的合一。我们欣赏这些作品,既为书中的“自然形象”所陶醉,同时也为作者之挥洒淋漓之精神意气所激奋。在书法家看来,仅仅作到“客观事物”再现,或仅仅作到“主观精神”表现,都还不是好书,好的作品必须使二者在高层次上达到合一。事实上单求一端则易,兼得二者则难。这里既需要技巧的磨练,更需要思维、修养和领悟。2、道与造型书法是造型艺术,造型的标准是什么?写实主义认为标准在于“似”,抽象主义的标准则是“不似”。中国书法与二者不同,认为造型之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何为“似与不似之间”呢?“之间”二字是道家两极思维的惯用语。《庄子.山木篇》载:庄周与弟子外出,见树木因成材而被伐,鹅则因不材(不会鸣)而被烹。弟子问:当如何适处?庄周答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材与不材之间不是半材半不材,而是既能成材之极,又能不材之极。即所谓“与时俱化”,“以和为量”。“似与不似之间”也是如此,它不是半象半不象,

而是极似与极不似两极扩展的统一。艺术向高妙发展,应当在似与不似这两种属性上加以进展,在两极的扩展中加以统一。而不是使两头向中间靠拢。这就要求书法家在掌握形似与抒写性情两个方面皆造其极,合而为一,然后方能成功。

3、道与写意中国书法极重“意”,但仅知写意则并不能达到写意。恽南田《画跋》云:“宋人谓能到古人不用心处,又曰写意画。两语最微,而又最能误人。不知如何用心,方到古人不用心处;不知如何用意,乃为写意。”书法也如此。寻常书家,用意做作,单求写意,书中之意必浅;高明书家适兴挥毫,无意求之,而书中意态自足。妙手作书,正所谓“有意无意之间”。单求一端,都不能成其写意,写意要妙,在于有意与无意两极扩展的合一。作书单纯用意则理性成分多,而非理性的情愫、天趣受到抑制,单纯不用意,则意又无所由出。西方传统艺术注重“理性”,而现代派则主要强调“非理性”。中国书法要求艺术做到理性与非理性的高度融一。书法家必须是极具高度的理性学养,从严密的法度中来;同时书法家又必须将高度的理性学养转化为高级的直觉,作书之时不知用意,极为无法,这样创作方能达到无法而法。书法大家乃是极无法而极有法者,正如庄子所谓:“猖狂妄行而蹈乎大方者也”。有意无意不是一半对一半,而是两个全体的重合。所以愈无意也就愈有意,愈有意必也愈无意。大家作书,往往被别人视为狂、颠、痴、醉,似乎极为

无意,其实正是高度的意之所在,也正是道之所在。4、道与趣艺术感人必须有趣味。什么是趣?从道论的观点看来,趣的本质就是内在真实与外在不真实的两极扩展与汇合。用苏轼的话来说,即:“离常合道曰趣”。这就是离开通常的形式而达到本质的吻合。作品仅求与对象相肖则率直,仅求与对象相异则乖谬,皆失趣味。只有看上去极不象,而又觉得极象时才更有趣。离与合是对立的,而在趣的表现中是一体的。离与合应向两极拉开距离,距离愈大而又愈汇合时就愈有趣,愈感动人。古人咏物诗皆不直写,咏梅不露一个梅字,好的谜语藏而不露却非常肖似,即是此意。王羲之写行书、张旭写草书、郑板桥写六分半书、金龙写漆书、齐白石写篆书等都是逸笔纵横、水墨狼藉、形象变异、线条乖离,但观赏起来却倍觉真切动人,而且

愈玩味愈觉其真,愈觉其趣。唐张怀瓘论书强调:“深识书者,唯观神采,不见字形,若精意玄鉴,则物无遗照,何有不通。”[12]都是以离求合,为了深蕴作品的意趣内涵。5、道与用笔中国书法的“笔法”与西画的“线条”,具有不同的内涵。“线条”只有位置没有面积,更没有体积,是塑造形体的附加物。“笔法”则本身就是形体,并与形象合而为一。故一笔落纸即是形,即是神。书法用笔妙在“得一”,得一则含“二”。二与一又是始终同在的。书法通于画,故欣赏大师的书画笔法可以悟道,确非虚言。元郝经云:“一

画立太极,万象生笔端,”[13]用用笔深于道者方至此境。艺术家的全部领悟学养功夫就集中体现在笔上。运笔贵在有“力”,力量的产生体现道的法则。如运笔向前,只注意单向用力,笔法则轻浮无力。笔触力感产生在臂力的矛盾作用中,所以运笔向前时,同时还应用力后拉。书画家钱松喦曾比喻说,象载重板车下坡,车子向前行,人力向后拉,笔才沉着有力。唐颜真卿与怀素论笔法,曾以“屋漏痕”为喻。盖漏痕之时水珠本身重量使其下流,而水中泥的粘结作用又往回拉,使水珠不能很顺畅地流下,这样形成的痕迹,具有力量内涵之感。高手运笔,虽行笔畅快却能够“留”得住,愈行而愈留,愈留而愈行。行笔若一味后拉亦是单极思维,故能后拉即须求不拉之拉,笔法能拉到使人看不出拉,则自然笔力惊绝,气势超越。笔法的生动变化,凭借于运笔的动静对比而合一。静不可无动,应当外现静而内含动;动不可无静,应当外现动而内含静。齐白石的篆书,笔势极静,但细看其行笔却是很快的,有似风驰电掣。吴昌硕的笔势是多动的,但细赏其笔意,却多有静气。故二家虽用笔不同而沉着痛快,各极其妙。笔法之美须兼具刚健与婀娜。二者单求其一则易,但结果或偏于浅薄外露,或偏于柔弱无骨,故阴柔当从阳刚求之,刚健须从婀娜得之,二者对立一体。刚健婀娜亦不可一半对一半,只有刚健化为婀娜,婀娜化为刚健,方见“兼”之火候。古人所谓“摧刚为柔”即是此意。6、

道与创新艺术创新应当求变,但只知其变则不能成就其变,艺术发展的“变”必然包含“不变

”。这里同样体现着宇宙本体之道的法则。道是变化运行不尽的,而这种变化运行是永不改变的;正因为其永不改变,故能永远在变;如果“永不改变”改变

了,变化发展也就停止了。艺术的发展创新亦是如此。正因为本质的运动是不变的,其形式的变化发展才是无穷的。道论思维要求书家在艺术创造的实践中,既要把握“变”,又要把握“不变”,并在变与不变的两极上向更深处追求,达到新的融合。这样才能创造超越前人的高峰。艺术的继承,主要地不是肯定的结果,而是否定的结果。没有达到否定,便只能是模拟抄袭,模拟抄袭并不是对前代创造的继承,而是对前代创造的背叛。对旧艺术的批判扬弃,主要地不是否定的结果,而是肯定的结果。因为只有你在艺术创造实践中,真正做到对前代成就的肯定时,你的艺术才能超越前代,才会对前代产生否定。变与不变,继承与批判,肯定与否定,作为同一体的两极是不能分离的。脱离变而求不变,便无法把握不变,脱离不变而求变,亦不能获得变。董其昌云:“近代高手,无一笔不肖古人者,夫无不肖,即无肖也,谓之无画可也。”[14]恽南田云:“古人笔法渊源,其最不同处,最多相合。”[15]这都包含了创新理论的道论特征。学习前人艺术成就,能以外在的“不同”而体现内在本体的“相合”时,

方是发展和创新。7、道与审美中国美学不象西方传统美学那样,把美看成是单个独立的事物来加以研究,而是把美与丑作为一个对立的统一体加以研究。美与丑“道通为一”。在这点上,中国美学仍是体现着两极思维。故中国书法在审美的问题上始终注意美与丑的两极追求和统一把握。在常识的情况下,人们追求“美”的一方,而抛弃“丑”的一方。如以纤巧为美,则排斥笨拙;以匀称为美,则排斥怪异;以圆润为美,则排斥方硬等等。两极思维则不然,它要求在追求纤巧时必兼融笨拙,追求匀称时必兼融怪异,追求圆润时必兼融方硬;以笨拙成其纤巧,以怪异成其匀称,以方硬成其圆润。这样的艺术美必大大超越单调的纤巧、匀称、圆润,而呈现更高层次的美。因此中国书法为求得美的升华,采取对相反方面的追求,而达到新的突破。如宋刘道醇提出“粗卤求笔,僻涩求才,细巧求力,狂怪求理,无墨求染,平画求长,”[16]清初傅山提出“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17]等等,即是此例。美的单极追求即是分,兼含对立因素便是合。前者是小美,后者是“大美”。艺术“刻划”能达到“不刻划”时方是高境,所谓“归真返朴”,“大朴不雕”,方合于道。艺术最终是以形象的方式体现着本体之道,“道法自然”,故“自然”乃是艺术美的极则。用唐张彦远的话来说,即以“自然者为上品之上”。宋黄休复等提出“四格”说,以“逸格”为最。“逸”、“真”、“朴”

与“自然”一样,乃是在审美上最终反映着宇宙的本体。【注释】[1]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论用笔》,江苏美术出版社《书法美学卷》本,1988年[2]唐张怀瓘《书断》,江苏美术出版社《书法美学卷》本,1988年[3]《老子》王弼注本,中华书局《诸子集成》重印本,1986年[4]《周易.说卦》,世界书局影印阮刻《十三经注疏》本,1935年[5]《庄子.齐物论》, 中华书局《诸子集成》重印本,1986年[6]《五灯会元》卷十五, 中华书局,1984年[7]《朱子语类》卷九十七,《四库全书》本[8]《陆九渊集.与朱元晦》,中华书局,1980年[9]南齐王僧虔《笔意赞》,江苏美术出版社《书法美学卷》本,1988年[10]清刘熙载《艺概》,江苏美术出版社《书法美学卷》本,1988年[11]唐虞世南《笔髓.契妙》, 江苏美术出版社《书法美学卷》本

,1988年[12] 唐张怀瓘《文字论》,江苏美术出版社《书法美学卷》本,1988年[13] 《陵川集..移诸生论书法》,《四库全书》本[14]《袁中郎全集.叙竹林集》,时代图书公司本[15]《南田画跋》,人民美术出版社《画论丛刊》本,1960年[16]《圣朝名画评.序》,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画品丛书》本,1982年[17]清傅山(见全祖望《阳曲傅先生事略》),江苏美术出版社《书法美学卷》本

,1988年

《“体贴”——中国传统文化的真正特质》语文阅读答案

《“体贴”——中国传统文化的真正特质》语文阅读答案 “体贴”——中国传统文化的真正特质 张再林 孔子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实际上说的就是这种“体贴”,这是被称为儒家金规则的所谓“恕”之道。按明代学者杨复的解释:“恕者,如心之谓,人己之心一如也。”故“恕”即将心比心,以心度心,也即我心与他心的交流与沟通。然而,在这里,我却宁愿使用“体贴”这个词。在我看来,我与他人的真正交流与沟通,与其说是一种“心思”的运用,不如说是一种“身体”的践履;与其说是一种人心思的“移情”,不如说是一种人生命的“互动”。 我们中国古人更多地是通过“身体语言”,通过“体贴”这一方式和人打交道的。医生给人看病,不是辅以诸如血压计、X光机等仪表仪器,视病人为“看的对象”,而是贴入对方的身体,即所谓的“望、闻、问、切”,调动自己身体的一切感觉器官与病人身体直接接触,以期使自己的生命与病人的生命融为一体,并在这种生命的一体共振中把握病人的所患所疾,所痛所苦。这是一种全身心的投入。这种全身心的投入,也说明了为什么医生自身的“麻木不仁”成为医家之大忌,说明了中医为什么可以运用气功进行生命互植的“介入疗法”,因为在这里,医患双方业已形成为一种无间尔我、情同手足的生命共同体。 医患关系是如此,其他的一切人际关系也不例外。中国古人所谓的“道之以礼”,通过“礼”来和他人进行交往就是雄证。“礼”就其原初义而言,与其说是今人所理解一种专制社会中旨在强化一种统治的等级森严的行为规范,不如说是一种生命共同体中旨在促进人们之间亲和的“身体语言”,它同样是古人的“体贴”的行为方式的一种具体体现。故《论语》中的“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体现了年少者对年老者的体贴,“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则体现了生者对死者的体贴。在这里,人的一举手一投足,身体的一个姿态,脸部的一个表情,已不再是纯粹做作客套的东西,而是以一种既亲切可感又沉默无声的动作语言,传达着人们自己内心的情感和对他人的体贴与关爱,并使社会借以形成为一个温情脉脉、相濡以沫的爱的共同体。 耐人寻味的是,中国古人不仅用“体贴”这一方式把握人际关系,而且从“天人合一”之道出发,把该方式运用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中,使自然的万事万物犹如身旁的人一般,同样成为我们“体贴”的对象。因此,古人对自然事物的把握,不是像西人那样,把其看作是异己于人的“自在之物”,用科学的逻辑分析之,剖析之,用工业的机器征服之,利用之,而是把其看作是与自己一样的人称性的生命主体,用身体自身体认之,体悟之,用身体语言交流之,互动之,并使之最终成为与自己息息相通、休戚相关乃至生死与共的生命伴侣。故在古人的心目中,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和人一样,不仅有生命,有两性,有家庭,而且有喜怒哀乐,有生老病死,乃至人有两性,自然有阴阳,人有四体,自然有四时,人有五伦,自然有五行,乃至每一次自然灾害的发生,都被视为所谓的“天的震怒”,所谓的“天象示儆”,乃至“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人的生命的每一次感动,都会同体感通地在自然现象中引起微妙的连锁反应。 因此,“体贴”是洞开中国文化神秘大门的一把钥匙,舍此我们就不能理解

中国古代最值得读的书籍

中国古代最值得读的书籍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诸子百家丛书:《老子》、《庄子》、《管子》、《列子》、《墨子》、《荀子》、《尸子》、《孙子》、《孔子集语》、《晏子春秋》、《吕氏春秋》、《贾谊新书》、《春秋繁露》、《扬子法言》、《文子缵义》、《商君书》、《韩非子》、《淮南子》、《文中子中说》、《山海经》、《阴符经》、《关尹子》、《亢仓子》、《鬻子》、《公孙龙子》、《鬼谷子》、《子华子》、《尹文子》、《鶡冠子》、《穆天子传》、《十洲记》、《列仙传》、《抱朴子》、《握奇经》、《尉缭子》、《曾子全书》、《子思子全书》、《盐铁论》、《说苑》、《独断》、《傅子》、《神异经》、《博物志》、《神仙传》、《六韬》、《司马法》、《吴子》、《邓析子》、《慎子》、《孔子家语》、《孔丛子》、《周髀算经》、《九章算术》、《太玄经》、《新语》、《新序》、《白虎通德论》、《风俗通义》、《论衡》、《潜夫论》、《申鉴》、《中论》、《人物志》、《水经注》、《禹贡》、《黄帝内经》 廿五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南史》、《北史》、《隋书》、《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宋书》、《辽史》、《金史》、《元史》、《明史》、《清史稿》 四大名著:《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 小说:《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儒林外史》、《菜根谭》、《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醒世恒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

顾炎武与中国学术传统_周可真

23 顾炎武与中国学术传统 周 可 真 内容提要:本文认为,中国古代学问内在的学术理路是以形上直觉思维为本质特征的。顾炎武学术首次突破了形上直觉思维传统,开创了以归纳为体、演绎为用的思维方法。清代考据学者吸取了顾氏学术中的归纳法,建立并发展了“征实之学”,其特点是重“实事”而轻“求是”。 近代学问主要是传统今文经学的发展,章太炎、梁启超、胡适等吸纳了“西学”中某些科学思维因素,但尚未突破今文经学的思维框架。当今中国学者应该像顾炎武那样,既自知“匹夫之贱” 的身份,又不失“有责”于“天下兴亡”的“豪杰”之气,才能站到实事求是的起点上。 关键词:学术 思维方法 形上直觉 实事求是 豪杰 一、顾氏以前的中国学术传统 中国古代学术寓于中国古代学问之中。这包含两层意思:其一,中国古代学术是中国古代学问的一种自觉形态,是对历史上或当时现存的学问的一种反思形式;其二,中国古代学问有其内在的学术理路,即其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逻辑来思考和研究问题的。 中国古代学问内在的学术理路与中国古代学术之间存在着一种互通、互动的辩证关系:一方面,后者能动地反映前者,认同或批判、修正前者;另一方面,前者又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后者的渗透或指导。 在中国古代学问发展的不同阶段上,都有学者起而反思历史上或当时现存的学问,以此达成其对思维规律的把握。 先秦时期在诸子百家中居“显学”地位并以“名学”(逻辑学)见长的墨家,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学术代表。其创始人墨子(约前468—前376)所提出的“三表”说,是他对历史上和当时现存的学问进行反思的思想结晶。“何谓三表?子墨子言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者?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此所谓三表也。”(《墨子?非命上》)这里,第三表实际上是解答“为何思”的问题的,对此,墨子的回答是:为“刑政”之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而思。第一表、第二表则是解答“怎么思”的问题的,墨子的回答是:思必有所本,必有所原,即思想一定要有根据,思维一定要合乎逻辑。所谓“古者圣王之事”和“百姓耳目之实”,便是墨子为人的思维所确定的两个逻辑前提,凡离开这两个前提而进行的思维,即被视为不合逻辑的思维,是无效思维。后期墨家继承和发展了墨子的学术思想,更围绕“思是什么”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细

中国古代心理健康教育思想

中国古代心理健康教育思想 世界心理学的第一故乡是中国。 ——[美]G.Murphy 心理学发展史上,记载得更多的是西方众多心理学家的理论与贡献,而出自中国的观念与学说少之又少。曾几何时,在中国的学术界,心理学完全成为一种舶来品。但是,源于西方哲学的心理学所探讨的话题,同样也为中国的哲学家所关注。悠悠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同样也孕育了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的产生、形成与发展。 一、各家心理学思想 1. 孔子的的心理学思想 孔子把春秋时代,看做是“礼坏乐崩”,“邪说暴行”不断发生的大乱场面,为制止这种混乱,孔子提出了很多关于如何治理臣民的心理学思想。如强调道德教化的“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举直错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意思是说推举有才能的人,而罢黜无用的人,这即是一种管理心理学的思想。其次还有交际理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三思而后行”。再次,孔子的学习理论上倾向先验论,他认为的人的知识都是天生的,明确提出“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也”,“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之上风必偃”。孔子的这种思想带有浓厚的阶级思想。 另外,孔子最有名的还是他的教育心理学思想。他提出,学习时首先应该采取虚心的实事求是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其次,他主张学习的知识面要广泛,学习的途径也要多样化。“学而时习之”,还要“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再次,孔子还强调思与学的关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即不到学生冥思苦想之后仍然有所不理解时不去启发开导他。最后,孔子为我们所熟知的“因才施教”理论,至今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 墨家的心理学思想 墨家的创始人墨子从小生产者的利益出发,提出“兼爱”、“非攻”的思想。“兼爱”是墨子整个思想体系的核心,他主张与人交往,不论对方是“君子”或“贱人”,均要兼爱,因为“爱人者,人必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这也算是一种交际理论吧,在现在看来仍为人们所称道。另外,墨家的学习理论是经验论,墨子认为知识来源于直接的或间接的经验,来自“耳目之实”,而不是孔子认为的“生而知之”。后期墨家又进一步发展了墨子的这种理论,把知识的来源分为“亲知”,“闻知”,“说知”三类。“亲知”,就是亲身通过感觉得到的知识。“闻知”,是由传授得来得知识,“说知”,是指用推理的方法得到的知识。墨子还强调后天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如者变,其色亦变”,这与孔子命定论截然相反。 另外墨子还有“去六辟”之说。“必去六辟,嘿则思,言则诲,动作事,使三者待御,必为圣人!必去喜、去怒、去乐、去悲、去爱、去恶,而用仁义。手足口鼻耳目,从事于义,必为圣人。”墨子把喜、怒、乐、悲、爱、恶称为“六辟”,认为它们伤德害性,必须坚决去掉。怎样才能去掉呢?他提出最好的方法就是“用仁义”、“从事于义”;而且这样做,最终“必为圣人”。 3. 孟子的心理学思想

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及派系

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及派系 派系 严格意义说中国传统建筑方面没有流派的划分,所形成的派系也是按照原住地居民长久以来根据当地风土人情而形成不同风格的民居,其考虑最多的元素是本地降水、日照等气候条件。根据这种风格及用途来划分中国传统建筑可以分为以下六大类:闽派、川派、皖派、京派、苏派、晋派。 皖派 皖派建筑即皖南建筑是五大建筑派系里最为突出的建筑风格之一,是中囯南方民居的代表。最为人熟悉其中徽派即为皖派的一支,徽派民居以黟县西递、宏村最具代表性,2000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徽派民居建筑风格有“三绝”(民居、祠堂、牌坊)和“三雕”(木雕、石雕、砖雕)。徽派建筑显而易见是流行于安徽附近的一种古建筑风格。青瓦、白墙是徽派建筑的突出印象。错落有致的马头墙不仅有造型之美,更重要的是它有防火,阻断火灾蔓延的实用功能。 徽派民居的特点之一是高墙深院,一方面是防御盗贼,另

一方面是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迁徙家族获得心理安全的需要。徽派民居的另一特点是以高深的天井为中心形成的内向合院,四周高墙围护,外面几乎看不到瓦,唯以狭长的天井采光、通风与外界沟通。这种以天井为中心,高墙封闭的基本形制是人们关心的焦点。雨天落下的雨水从四面屋顶流入天井,俗称“四水归堂”,也形象地反映了徽商“肥水不流外田”的心态,这与晋派民居有异曲同工之妙。徽派建筑选址非常重要。符合天时、地利、人和皆备的条件,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村落多建在山之阳,依山傍水或引水入村,和山光水色融成一片。住宅多面临街巷。整个村落给人幽静、典雅、古朴的感觉。平面布局及空间处理。民居布局和结构紧凑、自由、屋宇相连,平面沿轴向对称布置。民成多为楼房,且以四水归堂的天井为单元,组成全户活动中心。天井可少2~3个,多则10多个,最多的达36个。一般民居为三开间,较大住宅亦有五开间。随时间推移和人口的增长,单元还可增添,符合徽州人几代同堂的习俗。建筑形象突出的特征是:白墙、青瓦、马头山墙、砖雕门楼、门罩、木构架、木门窗。 内部穿斗式木构架围以高墙,正面多用水平型高墙封闭起来,两侧山墙做阶梯形的马头墙,高低起伏,错落有致,黑白辉映,增加了空间的层次和韵律美。方整的外形,形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 【摘要】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中国文化的精神特质,第一部分介绍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包含了中国人对自然、对万物、对生命的哲学观念。第二部分介绍了中国文化的主要特点。第三部分主要阐述了中国的文化精神的实质是注重和谐与中庸。 【关键词】天人合一;和谐;中庸 一、思维方式 (一)“天人合一” “天人合—”是中国哲学最基本最重要的命题,它构造了一个阴阳、天人、形神、理物、道器、内外等重大范畴统一的宇宙;它培育起“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广土大众的文化;它向往大同社会,四海为家,中央集权,一统天下;它崇尚秩序,追求和谐,反对战争;它倡导“知行合一”的实践原则,要求理论的实际效用,要求言行一致,为人师表;它反对空谈玄想,憎恶口是心非,也造成了对纯理论和纯思辨的轻视。它铸成“礼之用,和为贵”的大众行为模式,它包含对家人的关怀和责任,对乡土的眷恋与归依。 (二)直觉形象与逻辑推理 从语言、宗教开始,中国人认识事物习惯借助具体的、形象的符号,用形象来启发人们把握事物的本质。从感官感知的事物入手,以直观具像的符号说明道理,用某种具体事物或直观表象表示抽象概念、思想意境。用特殊性例子直接得出普遍性结论,抽象概念均由感性词汇借喻演变而来,以阴阳五行等可感知的具体事物解释一切。中国人思维方式重形象、重体验、重直觉,但抽象逻辑思维却不够发达。所有重大基本的哲学概念都落不到实处,都没有确定明晰的内涵与外延。 (三)实践理性与抽象理性 中国哲学的目标在于回答“怎么样”,它关心的是物的功用。中国思维以“经世致用”为目标;西方哲学则致力于回答“是什么”,它的兴趣在于寻求终极真理。实践理性:”正德、利用、厚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才是人生头等大事。在正德的基础上讲利用、厚生。重视实用技术的开发创造,只关心理论的实用价值而不作纯粹认知,从而使纯粹科学得不到重视与发展。实用目标不仅存在轻理论的问题,而且实用目标的理性近视还会模糊我们对终极目标的追求。实践原则使中国文化具有急功近利的理论近视和极强的世俗功利心态。 二、文化特点

用中国传统哲学解决心理健康问题(一)

用中国传统哲学解决心理健康问题(一) 论文关键词: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心理健康修身思想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心理调适和心理治疗理念,对当前心理问题的解决具有极大的启发和借鉴意义。其代表是儒、释(佛)、道三家的修身思想.具体来说包括儒家的“仁”的思想,道家的“无为”思想和佛家的“无我”思想。 心理健康问题是目前困扰人们的一大社会问题。就如何救治而言,近年来,国内不少学者开始从中国文化的角度探讨心理健康问题,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在我们看来,中国文化中确有许多方面的资源有助于实现心理健康。然而就有效性而言,最重要的当属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常言说,“心病还须心药医”,想要从根本上救治心理问题还要从思想着手。事实上,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也确有许多有关心理调整或心理治疗的理念。对这些思想加以系统的总结和清理将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大有裨益。在此,我们谨就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代表儒、释(佛)、道三家的修身思想加以探讨。 一、儒家的“仁”的思想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社会中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在儒家思想里,居于核心地位的当属修身方面的思想。正如儒家经典之一《大学》中所说:“自天子以至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而且,“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是历代儒家知识分子的共同理想。这其中所谓的修身,就是“修己”,“修养自身”之谓。应当说,古往今来,儒家关于修身的学说和专着可谓洋洋大观,汗牛充栋。然而其宗趣却是前后一贯、一脉相承的。若用一字来概括它的话,那就是“仁”。那“仁”之含义宜作何解?此问题颇难回答。在《论语》中,孔子师弟间关于“仁”之问答颇多,然而并无一致界定。后儒对此问题亦可说见仁见智,解释不一。如孟子言:“仁,人心也。”韩子(愈)言:“博爱之谓人。”在我们看来,儒家所谓仁,可解释为“合理的人生态度”。这也是我们研究梁漱溟思想与《论语》一书所得出的最后结论。梁漱溟先生曾对心理学特别是儒家心理学作过深人研究。他认为,在古今中外的心理学说中,惟有儒家对人之认识最深刻,故而其人生态度也最为合理。梁氏还专门撰有(合理的人生态度》一文。另外,在《论语》中,有“仁者不忧”一语,此“不忧”恰与梁先生所谓“合理的人生态度”相应。 如何做到仁?历代儒者对此曾作出深人探索,并多所论述,现就其大者作如下概括。 其一,立志。儒家学者多言志,即所谓“士尚志”。《论语》中有“士志于道”之说。其实,儒家所谓道,即“仁”。也就是说,要想做到仁,要想使自己生活得合理,最重要的是要树立“志于道(仁)”这样一个志向。只要树立了这样一个志向,就能够做到仁。就像孔子所说:“我欲仁,斯仁至矣。”“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反之,若没有坚定的求仁志向,那么,无论如何也是不能达到仁的境界的。同时在求仁方面,要有一种“掘井及泉”的精神,半途而废怎么也不能成功的。所以说,在现实中真正“志于仁”的人是不多的,孔子的学生里面也仅有颜渊一人可以做到“三月不违仁”。 其二,求友。一个人要做到仁,或者说使自己的生活达到合理,仅仅靠自己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有朋友的帮助。对此,儒家思想中有颇多论述。如曾子讲:“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子贡问孔子如何为仁时,孔子回答:“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现代大儒梁漱溟先生在谈到调整心理时指出:“如果我们有意调理自己,则亲师取友,潜移默化,受其影响而得其养,是一个最好的办法。说得再广泛一些,如果要想调理自己,就得找一个好的环境。所谓好的环境,就是说朋友团体,求友要求有真志的朋友;好的朋友多,自然向上走了。”川因此,对于我们任何一个人来说,要想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朋友的帮助是不可少的。 其三,执中。中庸学说是儒家思想重要内容之一,行为合乎中道也是儒者们的最高追求。在过去,人们常把中庸看成是一种折中主义,是不对的。事实上,它是一种很高并且难以达到的精神境界,如孔子所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从一定意义上讲,“仁”的

中国古代建筑特点和分类

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签名: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古建筑课程作业》 题目:《中国古代建筑特点和分类》 年级: 2010级 专业: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姓名:刘朝 学号: 1137 时间: 2012年6月10日

中国古代建筑特点和分类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的劳动人民用自己的血汗和智慧创造了辉煌的中国古代建筑文明。中国古代建筑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体系最完整的建筑体系。从单体建筑到院落组合、城市规划、园林布置等在世界建筑史中都处于领先地位。中国古代建筑完美的体现了的“天人合一”的建筑思想。 世界建筑因其文化背景的不同,由六大独立体系即古代中国建筑、古代埃及建筑、古代西亚建筑、古代印度建筑、古代爱琴海建筑和古代美洲建筑共同构成。其中有些建筑类型或早已中断,或流传不广,成就和影响也就相对有限,其中只有古代中国建筑、古代西亚建筑和古代印度建筑作为世界三大古代建筑体系延续至今,其中中国建筑延续时代最长,影响范围最广,成就最为辉煌。 中国古代建筑十分重视对中和、平易、含蓄而深沉的美学性格的追求,在其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七大特点: 1、使用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 在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过程中,木材始终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由此创造出独特的木结构形式,以此为骨架,既达到实际功能要求,又创造出优美的建筑形体以及相应建筑风格。 2、保持构架制原则 以立柱和纵横梁枋组合成各种形式的梁架,使建筑物上部荷载经由梁架、立柱传递至基础。墙壁只起围护、分隔的作用、不承受荷载,即“墙倒屋不塌”。在构筑梁架的过程中,部件之间通过卯榫结构相互连接,不使用钉子等辅助用具。 3、创造斗拱结构形式 创造斗栱结构形式。用纵横相叠的短木和斗形方木相叠而成的向外挑悬的斗栱,这是中国古代木结构构造的巧妙形式。 4、实行单体建筑标准化 中国古代的宫殿、寺庙、住宅等,往往是由若干单体建筑结合配置成组群。无论单体建筑规模大小,其外观轮廓均由阶基、屋身、屋顶3部分组成:下面是由砖石砌筑的阶基,承托着整座房屋;立在阶基上的是屋身,由木制柱额作骨架,其间安装门窗隔扇;上面是用木

中国传统文化特质

由于人自身存在的有限性,而时空却具有无限性。面对人自身的渺小,人就需要超越,即超越人自身的有限已达到无限。但在超越的寻求上思路就不同了。中国文化是重视向内超越,儒释道三家都是这个倾向。而西方文化是重视向外超越,所以不断地求知识以达到无限或接近无限,以期征服自然支配自然,也就是不断地向外求,执着心很强。西方在宗教上崇拜上帝或真主,认为自己是上帝的仆人,永远成不了上帝。而中国文化包括印度佛教都认为每个人都有着佛性或良知,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圣人或佛,也就是说每个都可以成为上帝,从而达到和佛上帝圣人一样的不朽。从而超越了人自身的有限达到无限,真所谓,朝问道夕死可也。为什么呢,因为已经得道了,超越了自身的有限,生死已经不重要了。 总而言之,西方文化的倾向是征服世界,东方文化是征服自己。西方文化更适合塑造英雄,东方文化更适合造就圣人。英雄征服世界,圣人征服自己。英雄未必能成为圣人,但圣人却可以做成英雄。一个能征服自己的人还征服不了世界吗?只要他愿意。 按康德的说法,有两个世界一个是本体世界是物自体,一个是现象界。康德认为对于那物自体的本体世界我们无法真正感知。而中国的文化却认为可以,即以直觉的方式直接和本体世界打成一片,即达到天人合一的所谓天地境界。东西方文化在求真方面的差异就是:一个直指本体,一个在现象界上作文章以期更大程度地接近本体。 各有所长,但我觉得中国文化只要能够吸收西方文化的优点,是完全可以大放彩,大大超越西方文化。 广义的文化,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精神和物质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 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文化的古代含义主要是指文治教化;近代学术史上指人类社会由野蛮向文明发展所 积累的人为成果的综合体;19世纪后半叶,文化人类学兴起,西方学者对文化定义有160余种。 世界文化影响最大的三种范型(或称三大系统)是:以中国为代表的炎黄文化,印度文化,西方文化。 炎黄文化主要是以道德为本位的伦理型文化,西方文化是以知识为本位的哲学型文化,印度文化是以信仰 为本位的宗教型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炎黄文化)的总体特质与哲学、宗教文化不同,是倾向于内向发展的、充满入世精神 的文化。它力求把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身的身心(即灵与肉)等的关系自然地调和起来,达到某种平 衡,以适应外界状态,一种理想状态。故儒家强调“和为贵,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道家讲“天人 合一”,“顺应自然,与物委化”,《周易》讲“阴阳交感,相反相成”。这种调和思想表现的心理定势与康德 的二律背反,达尔文的生存竞争,黑格尔强调的否定之否定等不同。西方文化是外向型的,炎黄文化以内 外、身心的协调为价值取向,以人伦本位为结构体制,以求和合作为思维模式。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深广而久远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蕴涵着中国文化特定内涵。

中国国学经典书籍

中国国学经典书籍 篇一:国学经典入门书目 入门书目: 《经典常谈》朱自清 《向古人借智慧——如何阅读中国文化经典》龚鹏程百花文艺出版社 《傅雷家书》傅雷 《美的历程》李泽厚 《人间词话》王国维 《金蔷薇》(又译《金玫瑰》)康·帕乌斯托夫斯基《儒家礼乐文明讲演录》彭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人生之体验》及《续编》 《青年与学问》唐君毅广西师大出版社 基本经典: 《国学基本教材》(论语卷·孟子/大学/中庸卷)李鍌等著华出版社(又有海峡文艺出版社的新版本) 《论语译注》杨伯峻中华书局 《论语通译》徐志刚人民文学出版社 《孟子译注》杨伯峻中华书局 《孟子译注》金良年上海古籍出版社 《老子译注及评介》陈鼓应中华书局

《老子本原》黄瑞云人民文学出版社新 《老子入门》罗义俊上海古籍出版社 《庄子浅注》曹础基中华书局 《庄子今注今译》》陈鼓应中华书局 (附注:经典的译注,一般而言,中华书局与上海古籍出版社的版本可以信任,以上只是略举几种。) 参考: 《读经教育手册》绍南文化编订 《论语别裁》南怀瑾(复旦大学出版社) 《论语新解》钱穆(三联书店) 《圣哲的智慧》林语堂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孔子的故事》李长之北京出版社(大家小书系列,此系列好书不少,物美价廉) 《亦新亦旧的一代》南怀瑾复旦大学出版社 概论: 《经书浅谈》中华书局 《佛教常识答问》赵朴初 《国学入门》朱维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国学入门》龚鹏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龚鹏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的智慧》韦政通岳麓书社 《中国文化概论》韦政通岳麓书社

《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唐君毅广西师大出版社 《人文讲习录》《生命的学问》牟宗三广西师大出版社 课外阅读: 蔡志忠古典漫画系列(《论语》《老子·庄子》《禅说·六祖坛经》等)三联书店 《论语故事》(日)下村湖人原著王进祥译著 《论语故事》(日)村下湖人海峡文艺出版社(此书又一版本:《论语故事心解》下村湖人线装书局) 《孔子》(日)井上靖春风文艺出版社 《释迦牟尼传》(日)武者小路实笃作家出版社《故道白云》(法)一行禅师中国华侨出版社 篇二:学习中国传统经典书籍 学习中国传统经典书籍 学习经典古诗和传统历史故事 创设具有国学氛围的环境 设计组织多样国学课程和活动 学挂图、插画,在班级里设置剪纸、脸谱等中国元素等,营造独有的传统文化氛围。 4、设计组织多样国学课程和活动 除了学习传统经典之外,国学班还会开设各种不同的课程:例如传统礼节、水墨动画、国艺鉴赏、书法练习等课程,在每个传统的节气到来时,有的国学班会组织小朋友们参加不同的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名家学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名家学术) 1.中国古代阴阳家的代表是(C)。 A.申不害 B.管仲 C.邹衍 D.吴起 2.鬼谷子是我国哪个时期的思想家?(C) A.西周时期B.春秋时期C.战国时期D.西汉时期 3.先秦“诸子百家”中的不包括(C)。 A.阴阳家B.小说家C.释家D.农家 4.汉代儒家代表人物是(A)。 A.董仲舒B.张载C.程颐D.陆九渊 5.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是(D)。 A.孔子B.孟子C.荀子D.董仲舒 6.儒家取得独尊地位,开始于(D)。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汉高祖时期 D.汉武帝时期 7.西汉时期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C)。 A.仁者爱人B.轻徭薄赋C.天人感应D.大一统 8.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指(C)。 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B.正统的孔孟学说C.糅合了道家、法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D.儒家学说与权术 9.董仲舒的思想不包括(D)。

A.“天人感应” B.“大一统” C.“三纲五常” D.“敬鬼神而远之” 10.经学起源于(B)。 A.秦代 B.汉代 C.南北朝 D.隋朝 11.两汉经学的集大成者是(C)。 A.班固 B.贾谊 C.郑玄 D.张衡 12.玄学盛行的时代是(D)。 A.西汉 B.隋朝 C.东汉 D.魏晋 13.魏晋最重要的学术思想是(D)。 A.儒学 B.黄老之学 C.汉学 D.玄学 14.魏晋时期玄学兴盛,其所谓“玄”主要是源自“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此语出自(B)。 A.《论语》 B.《老子》 C.《庄子》 D.《周易》 15.魏晋玄学的主要经典是“三玄”,是指《老子》《庄子》和(A)。 A.《周易》 B.《孟子》 C.《道德经》 D.《周礼》 16.魏晋时期兴起的玄学,第一次将(C)摆到最为重要的地位。 A.家族观念 B.忠君观念 C.个体人格 D.社会群体 17.魏晋时期的玄学也被称为(D)。 A.新佛学B.新儒学C.新易学D.新道家 18.魏晋玄学的早期代表人物有何晏和(D)。 A.孔融 B.许慎 C.郭象 D.王弼

简述中国民俗文化的心理结构

简述中国民俗文化的心理结构 民俗文化的表现形式,既是一种定型化的思维习惯,也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为方式,与上层文化的个性化、独创性不同,它是靠集 体创造,流传的,加之流传中不断传播和变异,不易形成个性化的 符号系统。这就决定了民俗文化不是个性的,而是类型的。即民俗 文化是反映群体的观念和价值取向。 传统的中国社会是一个典型的宗法性农业社会,它以小农业为基础,以皇权专制的大统一为根本。作为民俗文化的心理结构必然受 到这两个前提的制约和影响。因此在讨论中国民俗文化的心理结构时,往往把它界定在这个特定的时代阶段。以及中国民俗在这个民 族的主要情感,道德观念,习惯风尚,信仰理想,审美取向等方面、。 中国民俗文化的思维方式,从认知的角度看,是直觉型思维方式,从实践角度看,是实用理性型思维方式,这一特征与原始思 维方式有着直接的历史渊源。 直觉思维方式讲究“直觉顿悟”、“情感体验”、即我们常说的意会性,如在婚丧嫁娶的人生礼仪中,新房的便桶在婚礼那 天要让一男童溺尿,新床上遍撒桂圆、莲心、花生、枣子等、利 用这些果品的名字的谐音祝愿新人“早生贵子”“多子多福”、“永结同心”。还有“跨火盆”“传麻袋”意为传宗接代等民俗,这里的一些实物已被赋予了新的含义,而这些含义在约定俗成中 无需推理便会传达一种意义,使人意会其中。人们对待死亡,采 取不同的下葬形式,这里包含着人们对于灵魂的认识,如“让死 者回归自然”的下葬形式,其中包括:土葬,水葬、天葬、树葬等。意会的是人的肉体和灵魂均来自自然,只有让肉体回归自然,成为大自然的一部分,才能使灵魂获得永生。

正是由于对中国民俗文化的直觉体悟、实用理性与缺少西方近代科学的缜密逻辑归纳和严格的推理演绎,才失去了向近代科学 转变的内在机制,而要达到缜密的逻辑归纳和严格的推理演绎, 则要求人类的思维方式具有“怀疑”的功能,对于现实,可以怀 疑其合理性和正当性,对于过去的传统,可以怀疑其权威性和继 承性。中国民俗文化正是缺少这种怀疑功能,即使在发展过程中 产生过一些,但不是被归于“异端”就是被跻于偏狭之地。认识 上淡化了这种怀疑功能,在实践上也就无法论及向“本真”的归 化 由上可见,中国民俗文化的思维方式,不论在认识的层面上 还是实践上面,都存在着一定的缺失和片面的表达,从而形成了 整个思维方式的两大显著特征:一是逻辑和认识观念不发达,二 是偏重直觉讲究实用,依据经验,即意会与综合实验的片面发达。这些对于现代化的进程以及心理结构等其他方面必然产生一定的 影响。

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分析关于郑州几处古建筑的浅析

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分析 ——关于郑州几处古建筑的浅析 摘要:中国自古地大物博,建筑艺术源远流长。不同时期和地域其建筑风格也各有差异,但其传统建筑的组群布局、空间、结构、建筑材料及装饰艺术等方面却有着共同的特点。本文主要是以康百万庄园和郑州城隍庙、文庙为例,分析中国传统建筑各方面的特点,以期对其得到更深的认识。 关键词:郑州,建筑风格,康百万庄园,城隍庙,文庙 一、中原古建典范——康百万庄园 中国传统建筑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特点。建筑作为人类生活最基本的人工自然物和自然环境,它既是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具有精神方面的文化内涵。为了更好的了解中国传统建筑,我参观考察了位于河南省巩义市康店镇的康百万庄园。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写道:“人类没有任何一种重要的思想不想不被建筑艺术写在石头上。”步入庄园,我仿佛走进了明、清、民国三个历史时期的风雨沧桑,进入了一幅幅历史画卷之中。下面就康百万庄园主宅区的建筑,作一些分析。 康百万庄园是集农、官、商为一体的大建筑群,是历史特定时期的特殊产物,有着浓厚的历史积淀与丰富的艺术内涵,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是中国着名的三大地主庄园之一。康百万家族以农、商、官结合的方式发家,辉煌时期曾经有“马跑千里

不吃别家草,人行千里尽是康家田”之美誉。一直发展延续富裕了12代,400余年(跨明、清、民国三个历史时期)。康百万家族在物质富裕之后,便大兴土木,充分利用自然地势,“靠山筑窑洞,临街建楼房,濒河设码头,据险垒寨墙”。整个庄园分为生活区、生产区、园林区、教育区和社会活动场所,形成了功能齐全、布局严谨、等级森严、风格各异的多个建筑群体。园区的介绍说:“据1965年统计,保存下来的尚有十大部分,33个庭院,53座楼房,73孔窑洞,共计571间,建筑面积64300平方米。到2005年,整个庄园建筑除了寨上主宅区完整外,其余保留下来的建筑群已不是1965年统计时的面貌。”尽管群体建筑和单体建筑数量减少,仅就现有建筑而论,其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传统建筑的文化价值之高,也是其他绝大多数民居建筑不可比拟的,可谓明清民居传统建筑文化的浓缩图。 在日常设计中,建筑方案的选定至关重要,建筑风格千变万化,但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地域特色,在设计中如何有地方特色,达到和谐的目的至关重要。康百万庄园处于嵩、邙、河、洛交汇处,依山傍水,有“金龟探水”之美称,鲜明的体现了我国传统建筑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庄园以寨上主宅区为核心,依次向南、东、北方向的寨下发展。首先,在选址方面它充分考虑到周围的自然地理地貌,康百万庄园背依邙山,面临洛水,北近黄河,南凭黑石关,环境优美,水陆交通便利。其中尤以主宅区最为典型,主宅区南北长83米,东西宽73米,建于邙山半腰。整个建筑群依山就势,充分利用此处的地理地貌,用青砖砌筑寨墙,顶部有垛口,形成堡垒式大庭院,庭院经由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基本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基本特征 摘要:悠远浩博的中国文化,从孕育发生到恢宏壮大,有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这一历程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日臻丰富的历程,也是“人不断解放自身",走向文明演进高峰的历程。而除此之外,各个历程的中国传统文化又有其各自的特征,各自有自己的精髓之处,也是这精髓之特征,书写了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 关键词:传统文化发展历程基本特征儒家学说 所谓传统文化,广义上看应包括中国有史以来的所有文化,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狭义上主要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的中国儒释道文化,特别是宋明以降的程朱理学。中国传统文化实际上从汉武帝始分为前后两个不同的阶段,前期诸子并存、百家争鸣,后期一儒统天下,虽然也有释道参杂其中,个别时候甚至盖过儒术,但总体上是儒家独步天下,无有能与争雄。纵观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大体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上古文化: 在古文化产生的过程中,最早出现的是工具。猿人最初使用的工具是天然和简单加工的石块,考古学上将这一时期称为旧石器时代。从元谋人直到距今约7000年前的四川资阳人均处于这一时代。其中火的使用是旧石器时代先民的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化创造。从距今7000年开始,中华先民进入了新石器时代,磨制的较为精致的石器取代了打制的粗糙的石器。农业、畜牧业取代采集狩猎,成为首要的生产部门。以“泥条盘筑”为主要制作方法的陶器也广泛出现。 与物质文化长足进展的同时,中国先民的观念文化亦日益丰富、深化。原始宗教与原始艺术便是其主要存在形态。中华先民原始宗教崇拜的对象非常广泛,大致可分为自然崇拜、生殖——祖先崇拜和图腾崇拜三大类。另外表现在关系方面,人在世界中所处的关系有两种,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社会内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上古时代主要有男女通婚关系,以及由此关系制约的氏族关系。其组织形式则包括原始群、家族、氏族、部落、部落联盟等等。 二、殷商西周文化: 商人发祥于山东半岛渤海湾。在初始阶段,商人主要从事游耕农业。与此相适应,商人的都城一再迁徒,史称“不常厥邑”。在长期定都的条件下,商人的文明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兼具“象形”、“会意”、“形声”等制字规则的甲骨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字进入了成熟阶段。文字的发明和使用,使迁殷以后的商人率先“有册有典”。以殷为中心展开活动的商人,脱离原始社会未久,在以神秘性与笼统性为特征的原始思维的支配下,商人尊神重巫,体现出强烈的神本文化的特色。关于殷商时期的神本文化,古代典籍屡有记述。《礼记·表记》便称:“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 周人确立的兼备政治权力统治和血亲道德制约双重功能的宗法制,其影响深入中国社会机体。虽然汉以后的宗法制度不再直接表现为国家政治制度,但其强调伦常秩序、注重血缘身份的基本原则与基本精神却依然维系下来,并深切渗透于民族意识、民族性格、民族习惯之中。如果说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宗法文化特征的话,那么,这种文化特征正是肇始于西周。

论述类文本朱杰人《经学与中国的学术思维方式》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经学贯穿于中国整个的传统学术史,因而经学的思维方式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传统的学术思维方式,并因此造就国人不同于西方的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这种独特的思维方式最大的特征就体现在——它是一种整体的思维模式,它是一种追求事物各种关联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追求对不同质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影响、渗透和整合,这种思维方式明显地有别于西方那种分析的、割裂的、局部的、以形式逻辑见长的思维方式。 作为群经之首的《周易》,以阴阳相对、五行相生相克等的基本理论,以“太极——两仪——四象——八卦”的思维定式为我们构建了一个包罗天、地、人、事、物等“天人合一”的完整的宇宙世界。它充分注意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世界和把握世界,把人与自然看作是一个互相感应的有机的整体。《周易》的重整体、重系统、重关系的这种宇宙观和思维方式对国人的整体思维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周易》的思维模式,造就了中国人善于采用整体的、全息的、系统的思维方法,而不是局部的、解剖的、分析的方法来考虑问题。中医就是这一思维模式最经典的代表。中医对人体疾病的诊断与施治的出发点不仅是把人体看作是由各部分器官有机结合的整体,而且把人看作大自然环境中的一个关联体。中医认为,只有从人的全体出发,把人与自然界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治病才能达到标本兼治的疗效。 中国的学术是由经学孕育而衍生的,经学的整体思维模式孕育出中国学术思维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融合与贯通。研究中国学问的人都知道“文史不分家”这句名言。在中国学者的眼中,文学和史学是互相渗透的,互相关联的,它们之间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如果把它们人为地分割开来,就不可能取得对它们的正确认识。上文提到的中医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而经学研究本身则更能说明问题。在传统的经学研究中,文、史、哲、经济、政治这些在西方学术中有着严格分野的学科是整合在一起的,它给人的感觉是一种浑沌的模糊,但是,恰恰是这种浑沌给了人们对事物的整体把握和感悟,恰恰是这种模糊使我们有可能进入事物的本源,掌握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西学东渐,明晰和严格的学科分类,带给我们的是明快的逻辑和清晰的条理,它使研究的方法趋于简洁和便于运用,因而很快受到中国知识分子的欢迎,中国特色的整体研究被遗弃,甚至被当作落后的思想方法而受到批评。更严重的是,由于西学学科分类的思维方式借重西方文明的学术霸权对中国学术的压迫,从根本上瓦解了中国学术思维赖以生存的土壤,又从学理上加速了经学的衰亡。

中国传统文化心理

第一章 中国传统文化心理——现实传承性及应用意义 第一节:文化的含义 群体方式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方式。 文化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 广义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文化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从显露方式)1.外显模式:主要包括哲学、法律、历史、艺术、宗教、社会制度、行为规范、语言体系等,他们以文学符号系统或人具体行为为载体,一般都有外壳形式 2.内隐模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情感等。这是人们在长期的文化历史发展中积淀而形成的深层的东西。 (从内容要素结构角度)文化是一个民族思想与观念的总和与实体。 文化是指在任何一个特定社会环境中的群体,所具有或创造的,也是共有或特有的心理。和相应的行为方式及其行为方式所产生的结果的总和。 此定义包含三方面: 1、其群体共有和特有的价值观、情感、需求等。 2、其群体共有和特有的相应的行为方式。 3、其群体共有和特有的民风习俗,建筑和服装风格,饮食特色 亚文化:一个特定社会环境中的部分人或局部地区的人与其群体的心理,相应的行为方式,及其行为方式所产生的结果的三个层面上,存在的差异和特有之处。 影响文化形成的因素: 直接因素:通过政治、经济、地理、宗教、教育等直接影响,其中常常伴随着“赏罚机制”。间接因素:经过民风、习俗、日常生活方式潜移默化的熏陶。 第二节心理的性质 近现代心理学研究心理的一些发展过程 A生理心理学或实验心理学 生理心理学是从心理的神经解剖结构与神经功能结构的角度来研究心理的,生理心理学用的是刺激——反应的研究模式,实验心理学用的是实验的方法 B行为心理学,认为心理看不见,摸不着。因此不应当以意识为研究对象,而应以刺激——反应的模式来研究人的行为,并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想通性。 C认知心理学,研究人接受信息过程中的具体环节及其要素的功能等,认为心理学是感觉输入的变换、减少、解释、恢复和使用的所有过程。 心理学的性质指人或个体的心理是在内、外部因素作用下,产生或者处在人的大脑中,以观念、情感、意志、态度、需要动机等要素为主的内容构成。心理是处于动态和会发生变化的状态中,对人或个体的行为或行为方式,起着调控和支配作用。 此定义包含一些基本含义: 心理的产生及其内容的构成,既有主体和客体的左右,也包含主体和客体的成分。 人或个体的心理支配人或个体行为发生的也是内部的最直接原因。 观念性为主,即心里中的情感、意志、态度、需要动机等的性质。 处于动态和发生变化的状态,即心理处于活动状态,并会随有内外部因素的变化而发生一定变化。

中国传统建筑特征及案例

中国传统建筑特征及案例 Characteristics and case China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朱玉洁 云南农业大学昆明黑龙潭 650201 课程名称:建筑欣赏 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年级:2011级 专业:土木工程学号:2011311234 云南农业大学 2014年6月

中国传统建筑特征及案例 朱玉洁 (云南农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昆明650201) 摘要 本篇论文主要通过对中国传统建筑的表面特征、空间布置特征、建筑的结构特征以及 它的建筑环境等的描述,再结合一些特别案例加以分析,使读者们能对中国传统建筑有 一个更深刻、更系统的认识。 关键词中国传统建筑、建筑艺术、中国建筑色彩 Characteristics and case China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Zhu yu jie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e and engineering) ABSTRACT Th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paper mainly through surface features, Chinese on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space layout, construc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 description, combined with some special cases to be analyz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