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循环小数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循环小数(教案)

循环小数教学目标:1、在除法计算中认识循环小数。
2、知道循环节的概念,学会循环小数的两种表示方法和读法。
3、会根据需要取循环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重点:循环小数的概念及其简便表示。
教学难点:循环小数和循环节的概念。
教学过程:一、引入米老鼠机器猫孙悟空米老鼠机器猫孙悟空?…大家好像已经掌握一定的规律了。
谁来说说看第7个?你是怎么知道的?老师用一个词语“依次”你们同意吗?(板书“依次”)“米老鼠、机器猫、孙悟空|米老鼠、机器猫、孙悟空|”这三个卡通人物出现了,又出现了,这叫什么?(板书“重复”)还能往下说吗?一直说下去,说的完吗?可以一直不停的说下去,在数学中叫做“不断的”。
可以用什么符号表示?省略符号。
读作“以此类推”。
按照米老鼠、机器猫、孙悟空这样的顺序,依次不断重复出现。
我们简要的说成以此类推。
(板书:依次、不断、重复)2、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的情况⑴教师举例:同学们过马路,要看什么?它是怎么变化的?绿黄红、绿黄红。
还有吗?依次不断重复下去。
这里的以此类推是按什么样的顺序?(按照绿黄红的顺序依次不断重复出现)原来生活中也有这样的规律,平时我们一定要观察仔细。
生活中的一些自然现象也有这样的规律,学生举例。
比如说:白天黑夜白天黑夜…春夏秋冬,春夏秋冬,往下说说看。
说的完吗?我们可以用省略符号表示,怎么读啊?春夏秋冬春夏秋冬春夏秋冬以此类推。
老师小结:我们发现无论是卡通人物、红绿灯、四季变换…他们都是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
那么数学中,有没有这样的现象呢?二、在竖式中认识循环小数1、分组计算:老师这里有两组题,请第一第二组的同学做A组,请第三第四第五组的同学做B组,在学习单上列竖式算一算,开始:2.4÷2=1.2 2.4÷5=0.48 1÷3=0.333… 13.7÷11=1.24545…2、交流结果:A组第一题谁来汇报?第二题算完了吗?(没算完)B组第一题谁来汇报?第二题算完了吗?(没算完)为什么每组第1题算的这么快?后两题怎么算的这么慢?小结:在除法中,我们可以根据商的位数,分成两类。
第三单元《循环小数》教案方案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循环小数的基本概念、分类、表示方法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循环小数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循环小数》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小数点后面一直重复的数字?”(例如:购物时找零1.333...元)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循环小数的奥秘。
(3)解决实际问题:将循环小数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学生可能会在理解题意和运用知识点上遇到困难。
难点举例:在购物找零等实际场景中,如何运用循环小数的知识进行计算。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这些重点和难点内容,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结合实际例子进行讲解,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循环小数的知识。同时,加强课堂互动和练习,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教学效果。
在课堂总结环节,我发现学生对循环小数的认识和应用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仍有一些学生对知识点掌握不够牢固。为了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我打算在课后加强个别辅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他们弥补知识漏洞。
4.循环小数与分数的关系:探索循环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转换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解决实际问题:运用循环小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二、核心素养目标
《循环小数》教学旨在培养学生以下核心素养: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循环小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循环小数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9册例7、8、循环小数及相关的概念和练一练,练习十二的第5-9题和思考题。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使学生认识循环小数的特征,知道循环小数的意义,认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能用简便方法写循环小数,能求循环小数的近似数。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抽象、概括以及探索规律的能力。
3、情感目标:积极引导学生探索知识,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理解和掌握循环小数等概念。
这些概念的获得主要通过让学生试算、观察、讨论、归纳得出。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学程序: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1、讲解《老和尚和小和尚》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座山,山上有座古庙,庙里有个老和尚给小和尚讲故事,故事的内容是:有一座山,山上有座古庙,庙里有个老和尚给小和尚讲故事,故事的内容是,有一座山,山上有座古庙,庙里有个老和尚给小和尚讲故事,故事的内容是同学们,这个故事,能讲完吗?说说你的理由。
这里让学生初步感知循环、有限、无限等概念。
2、师生一起做猜图形的游戏。
你能说一说,隐去的是什么图形吗?说说你的理由。
3、多媒体出出示生活中的循环事例。
如交*路口的红绿灯,白天黑夜,钟表的时针、分针等加深认知,为后面的学习作好铺垫。
师:数学中也存在这种有趣的循环现象,同学们,你们想知道吗?生:想!师:但是老师不告诉你,你们自己来研究发现好吗?引出新课。
二、多重探究,学习新知。
(一)活动尝试,教学循环小数的意义。
1、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小小的比赛,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师出示下面的题目(多媒体出示题目)师:每一组的同学做自己对应的那道题。
A、0.16divide;0.25B、32divide;6C、2.7divide;11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分三组座练。
(师巡视了解情况,让A组学生做好后,再做B、C两题。
)⑶宣布比赛结果,询问学生意见。
小学五年级上学期数学《循环小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二)进一步认识循环小数
1.先计算7.3÷2.2=?,观察商的特点,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2. 讨论:这个算式能不能除尽?它的商会不会循环?如果循环,它是怎样循环的?学生讨论后得出:余数重复出现了“4”和“18”,当余数是4时,添0继续除,商就是1;当余数是18时,添0继续除,商就是8,商的小数部分重复出现“1”“8”。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数学
年级
五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循环小数
教科书
书名:西师版教材
出版社: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学目标
1.认识循环小数的特征,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认识循环节。
2.掌握循环小数的两种表示方法,能正确地判断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
3.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正确书写循环小数。
教学难点:探索循环小数的循环规律。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循环是什么意思吗?我们都知道一年有四个季节: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就是循环的,生活中还有这样的例子吗?学生联想到还有日期循环、日出循环等现象。
2.小结:像这样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现象就称为循环现象。生活中有这样的循环现象,数学中有没有这样的现象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研究吧!
(三)认识循环节,用循环节的形式表示循环小数
1. 让学生自己进行阅读学习教材第60页这部分内容,把认为重要的内容勾画出来,并说一说有什么收获?
五年级数学培优:认识小数——循环小数

五年级数学培优:认识小数——循环小数魔墙有一天,小猴下山去玩,忽见路旁一道大墙引人注目.只见墙上写着“循环小数”四个大字.小猴想,刚学习了小数,可不知道什么叫循环小数.走近一看,第一行上写有两个小数:0.333…… 4.666……“叮当”一声,忽闻墙内传出了声音,问小猴子能不能接下去写?小猴说,这两个小数的小数部分是不断重复出现的,可以接下去写.第二行又写有两个小数:0.4646……8.203203……又问小猴子能不能接下去写?小猴子说,这两个小数的小数部分也是连续不断重复出现的,可以接下去写.忽然,墙内传出音乐声,说是表扬小猴回答正确.接着又发问,请小猴子仔细比较一下第一行与第二行的小数还有什么不同?小猴子真聪明,它看了看说,第一行两个小数的小数部分是一个数字不断重复出现,第二行的两个小数的小数部分是两个或三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正说着,忽然墙上又出现了第三行的两个小数:1.0888……0.21504504……说是再请小猴子比较一下,第三行的小数与第一、二行的小数有什么不同?小猴子想了想说,前两行的小数都是从小数部分的第一位起,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第三行的两个小数,第一个小数是从小数部分第二位起不断重复出现,第二个小数是从小数部分第三位起,不断重复出现.“你知道什么叫循环小数了吗?”墙内又传出了声音.小猴明白了:一个小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连续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个小数叫做循环小数.大墙还告诉它,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循环节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纯循环小数(如第一、二行的小数),循环节不是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混循环小数(如第三行的两个小数).循环小数怎样写、怎样读呢?说也奇怪,大墙像是知道小猴的心思,又说又写地告诉小猴子:写循环小数的时候,为了简便,循环部分只写出第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的数字上面各记一个圆点就可以了.大墙上的循环小数魔术般地变为:0.333……写作0.3,读作零点三,三循环4.666……写作4.6,读作四点六,六循环0.4646……写作0.46,读作零点四六,四六循环8.203203……写作8.203,读作八点二零三,二零三循环1.08888……写作1.08,读作一点零八,八循环021504504……写作0.21504,读作零点二一五零四,五零四循环1、计算下面各题,你能发现商的规律吗?1÷9=()2÷9=()3÷9=()4÷9=()5÷9=()6÷9=()7÷9=()10÷9=()17÷9=()2、4÷7的商是一个循环小数,小数点后面第98位上的数字是几?这98位上的数字的总和是多少?这98位上的数字的连乘的积的末尾连续有多少个0?3、循环小数0.2837与0.647在小数点后面第几位时,在该位上的数字都是7?第一部分必做题1、(☆)填空.⑴把2.31、2.31、2.311、2.311从小到大排列是:().⑵139÷22的商用循环小数表示是(),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是(). 2、(☆)在○里填上“>”、“<”或“=”.4.8 4.83.17 … 5.8383…3、(☆)判断题.⑴7.1÷0.3≈23.6()⑵4.62462462……=()⑶()⑷5.5555555是循环小数.()4、(☆☆)计算下面各题,并小结商的规律.1÷99=()2÷99=()3÷99=()100÷99=()101÷99=()102÷99=()5、(☆☆)3除以7的商用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表示是(),小数点右边第2004位上的数字是(),前2004个数字的和是().6、(☆☆)循环小数0.283与0.49723在小数点后第几位时,在该位上的数字都是3?7、(☆☆)把1÷18化成小数后,小数点后面前81位的数字之和是多少?第二部分选做题8、(☆☆)已知x÷7=0.abcdefabcdef……,如果小数点后面第777个数字恰好是7,那么x是多少?9、(☆☆)35÷11商的小数点后面前100个数字的和是多少?10、(☆☆☆)8×8×8×……×8积的末尾数字是多少?2004个811、(☆☆☆)为了迎接国庆节,某街道从东往西按照五面红旗、三面黄旗、四面绿旗、两面粉旗的规律排列,共悬挂1900面彩旗.你能算出从西往东数第100面彩旗是什么颜色吗?。
五年级数学教案《循环小数的认识》

五年级数学教案《循环小数的认识》念和练一练,练习十二第5~9题,练习十二之后的思考题。
教学要求:1.使学生认识循环小数的特征,知道循环小数的意义,认识无限小数和无限小数,能用简易方法写循环小数,能求循环小数的相似数。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抽象、概括以及探索规律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口算。
小黑板出示练习十二第5题,指名口算。
注意说明并要求记忆8X0.125、125的结果。
2.笔算。
1716226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在下面完成。
在学生计算中,提问学生,在计算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麻烦。
说明第二小题永远除不尽。
提问:你能说明为什么除不尽吗?(每次余4,添0再除每次商6)[评析:在复习时让学生初次感知除不尽,并初步分析为什么除不尽,揭示了知识的矛盾和新知的特点,有利于学生产生有意注意和兴趣,激发学生观察、思维的积极性。
]3.引人新课我们现在在除法里遇到了不能除尽的情况。
像上面第二小题的计算,余数和商之间有什么规律呢,商的小数部分有什么特点呢?这就是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现在看下面的例7。
二、教学新课1.教学例7。
出示例7,要求学生自己计算,注意看每次余数和商的情况。
提问:这道题能除完吗?为什么?除到商的小数部分,余数和商出现了什么情况?现在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板书竖式,余数2用彩色粉笔写)提问:再除下去,余数每次是几?商每位上都是几?指出:除到商的小数部分,余数重复出现2,再继续除下去,商就重复出现3,(在竖式上标出)永远除不尽。
所以横式上要这样写(板书:=5.33......),写出两个3,再写省略号,说明后面3接连不断重复出现。
追问:那么,商里重复出现几个数字?是几?2.教学例8。
出示例8,要求学生自己计算,指名一人板演计算过程中让学生停下来。
提问:余数重复出现哪几个数?(用彩色粉笔标出)现在又开始重复出现了5,继续除下去,商会怎样?(在商里用彩色粉笔标出45)商应该怎样写?(板书:=0.24545......)3.归纳概括。
循环小数的认识

《循环小数的认识》
同学们,今天咱们来认识一个有趣的数学概念——循环小数。
啥是循环小数呢?比如说,咱们来算一道除法题,1÷3,算出来是0.3333……后面一直有3,永远也写不完,像这样的小数就叫循环小数。
给大家讲个小故事。
有一天,数字王国里的 1 、 3 和小数点一起玩游戏,它们决定做除法。
1 除以 3 ,算着算着,小数点后面的 3 就不停地出现,怎么也停不下来。
1 着急地说:“这可咋办呀?”3 笑着说:“别担心,这就是循环小数,我和你相除就会这样。
”
再比如,4÷11 ,算出来是0.363636…… ,这里的36 不断重复出现,这也是循环小数。
循环小数有个特点,就是小数部分的某些数字会一直重复出现。
就像咱们跑步,一直在一个圈圈里跑,跑不完。
咱们来看看5÷7 ,它等于0.714285714285…… 这里714285 这几个数字不断循环。
那循环小数怎么表示呢?一般会在循环的数字上面加点。
比如0.3333…… 可以写成0.˙3 ,0.363636…… 可以写成0.˙3˙6 。
同学们想想,如果在生活中,有个东西一直循环出现,会是什么样呢?比如说,时钟的指针,一直在转圈,是不是也有点像循环小数呀?
咱们再算几道题,感受感受循环小数的奇妙。
比如2÷9 ,7÷12 。
同学们,循环小数是不是很有趣呀?多做几道题,多观察,就能更熟悉它们啦!
怎么样,同学们,对循环小数是不是有了初步的认识呢?。
数学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教案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说说是怎么想的?
2.练习十九第1题。
(1)让学生说说题中的小数是什么小数?
(2)学生独立完成。
(3)集体订正,说说每个近似值是如何得到的?
四、全课总结,评价反思。
【版块一】
1.提问:如何取积的近似值及小数除小数的计算方法。
2.板书课题:商的近似值
作业
设计
选做题:
1.一个三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精确到百分位约是6.00,这个三位小数最大是( ),最小是( )。
2.A=18÷(0,45+0.46+0.47+0.48+…+0.64),求A的整数部分。
数学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教案
教学内容
循环小数
教学
目标
1.认识循环小数,理解在小数除法运算中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的近似值。
2.在计算过程中,能有条理地说出自己思考的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3.经历探索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的过程,并能正确进行取值。在探索的过程中,能逐步学着将已有的知识方法迁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中来,能较好地与他人进行交流。
二、自主学习,建构模型。
学习例7
学生独立完成。
1.出示例7的表格。
(1)说说你从表格中读到了哪些信息?你都想到了什么?
(2)如何求海狮游速是每分钟多少千米?学生独立完成,遇到了什么问题?
2.小组合作探究。
小黑板出示:
(1)为什么除不完?
(2)商和每次的余数有什么特征?
(3)除不完怎么办?
三、组织练习,完善认识。
【版块二】
1.教师出示例7。
指名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分析讲解,引出循环小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循环小数
执教者:苏菲芷,执教班级:五(3)(4)班
内容:2013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33-34页
教材分析:《小数除法》单元最后两个内容是:《循环小数》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本单元的重点是计算,出来强化计算技能和理解计算算理,在计算中引出新的知识点和思考也是本单元的重点。
《循环小数》这一课沿袭本单元的教学思路,在计算中认识循环小数,以及探究循环小数的产生。
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熟练掌握除数是整数,除数是小学的小数除法,并理解位数不够,在余数的末尾用0补足,继续一位一位往下除,这为学生独立探究循环小数的产生打下了基础;三年级有余数除法学习过程中,学生接触到了“周期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学生都感受过循环、重复等现象,对循环这一概念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
虽然本课有一定难度,比较综合,但有了计算基础、生活经验以及旧知,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是能完成本课的教学目的的。
教学准备:课件、探究练习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