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

合集下载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共9套)(含答案)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共9套)(含答案)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含期中试题1套,期末试题2套,共9套)第一单元检测卷(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积累运用(30分)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6分)学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我们领略了战士们冲破敌人重重阻遏,歼灭和击溃一切顽抗敌人的气势,那气势只能用“锐不可挡”来形容;学习《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我们了解诺贝尔奖是根据诺贝尔的(遗嘱/遗愿)设立的,是为了(奖励/鼓励)那些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朗读《“飞天”凌空》,我们仿佛又看到了中国姑娘吕伟在第9届亚运会中夺得10米高台跳水冠军的(雄姿/英姿),仿佛又听到了观众那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朗读《一着惊海天》,我们心潮彭湃,豪情万丈,①②③,在同一时刻汇聚:我们的祖国真正强大起来了!(1)文中加点的词语的读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阻遏.(è)锐不可挡B.歼.灭(qiān)心潮彭湃C.击溃.(kuì)豪情万丈D.冠.军(guān)震耳欲聋(2)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遗嘱鼓励英姿B.遗愿奖励雄姿C.遗愿奖励英姿D.遗嘱奖励英姿(3)文中三处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①追思与缅怀②光荣与梦想③决心与信念B.①光荣与梦想②决心与信念③追思与缅怀C.①追思与缅怀②决心与信念③光荣与梦想D.①光荣与梦想②追思与缅怀③决心与信念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锐不可当(抵挡)摧枯拉朽(腐朽)B.翘首而望(抬起头来)屏声敛息(收敛)C.引吭高歌(喉咙)所向披靡(倒下)D.一丝不苟(敷衍了事)殚精竭虑(尽)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8千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屏声敛息的一刹那。

B.这两位美术家的绘画都非常好,画法各有千秋。

C.比赛即将拉开帷幕,队员们彼此发出海誓山盟,立志夺冠。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题第一单元检测卷(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8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D )A.仲裁(zhòng) 溃退(kuì)要塞(sè)一丝不苟(ɡǒu)B.气氛(fēn)慷慨(kǎi)镌刻(juān)屏息敛声(píng)c.由衷(zhōng)翘首(qiáo)悄然(qiāo)殚精竭虑(dān)D.桅杆(wéi)咆哮(páo)默契(qì)锐不可当(dāng)导析:D A项,“塞”应读作sài;B项,“屏”应读作bǐng;c项,“悄”应读作qiǎo。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B )A.泄气督战遗嘱眼花撩乱B.凌空轻盈安慰如梦初醒c.凛烈澎湃承载振耳欲聋D.绽放沸腾轨迹无怨无侮导析:B A项,“眼花撩乱”应为“眼花缭乱”;c项,“凛烈”应为“凛冽”,“振耳欲聋”应为“震耳欲聋”;D项,“无怨无侮”应为“无怨无悔”。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c )A.我们去采访那位老兵,当年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他还是记忆犹新。

B.恒大队锐不可当,尤其是那几位年轻中国小将的表现,让人们看到了中国足球的未来。

c.冯小刚导演的电影《芳华》热播以来,广大市民对该节目的热衷程度可谓迫在眉睫。

D.站在左宗棠故居前,我不禁浮想联翩,时空转换,似乎看见了这位伟人驰骋疆场的英姿。

导析:c “迫在眉睫”形容事情已到眼前,情势十分紧迫,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4.(2017荆州)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D )A.最近的市场调查显示,大众购买低价艺术品,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出于装饰家居的需要,这种消费现象值得商家重视。

B.歼-31在珠海航展的公开亮相,表明我国已经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第三个具备出口隐身战斗机的国家。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共27分)1.(11分)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

shuài领红军先锋部队的是指挥员A,他曾在四川一个军阀的军队里当过军官。

A熟悉这个部落民族,熟悉他们的内争和不满,他特别熟悉他们仇恨汉人,而且他能够说几句彝.族话。

他奉命前去谈判友好联盟,进入彝族的境内,同彝族的首领进行谈判,他说彝族人反对军阀刘湘、刘文辉和国民党;红军也反对他们。

彝族人要保持独立,红军的政策主张中国各少数民族都自zhì。

彝族人仇恨汉人是因为他们受到汉人的压迫,但是汉人有“白汉”和“红汉”,正如彝族人有“白彝”和“黑彝”,老是杀彝族人,压迫彝族人的是白汉。

红汉和黑彝应该团结起来反对他们的共同敌人白汉。

彝族人很有兴趣地听着。

他们狡黠.地要武器和弹药好保卫独立,帮助红汉打白汉,结果红军都给了他们,使他们感到很意外。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shuài领( ) 彝.族( ) 自zhì( ) 狡黠.( )(2)下列短语的结构类型与“先锋部队”不相同的一项是()A.友好联盟B.共同敌人C.保持独立D.汉人的压迫(4)结合选段内容,分析红军长征途中顺利经过彝族区的原因。

①②【连线采访】(2)2011年长沙铜官窑陶瓷烧制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一批年轻人继承并开始弘扬起了陶瓷烧制技艺。

小明想对他们进行采访,请你帮他补充一个采访问题并写在横线处。

采访提纲时间、方式:2023年2月5日,微博在线采访对象:刘嘉豪,90后非物质文化遗产长沙铜官窑传承人采访问题:①②你在铜官窑陶瓷烧制技艺上有什么创新?【发起倡议】(3)通过以上活动,小明意识到每个人都肩负着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

小明拟写了一封倡议书,呼吁全校师生增强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倡议书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文化遗产是我们共同的财富,它们展现着人工的巧妙,凝聚了人类的智慧。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一、积累运用(27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凛.冽(lǐng) 要塞.(sài) 轻盈.(yínɡ) 锐不可当.(dǎng) B.颁.发(bān) 仲.裁(zhòng) 履.行(lǚ) 屏息敛.声(liǎn) C.悄.然(qiāo) 翘.首(qiáo) 湛.蓝(zhàn) 摧枯拉朽.(xiǔ) D.凌.波(lín) 镌.刻(juān) 督.战(dū) 一丝不苟.(gǒu)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潇洒凌空凛冽眼花潦乱B.监视操纵桅杆阵耳欲聋C.馈退坠毁紧绷惮精竭虑D.浩瀚遗嘱吞食白手起家3.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军乐团奏响《检阅进行曲》,万众瞩目....的阅兵分列式开始了。

B.舆论的力量就像排山倒海....一般,令人无法抵挡。

C.中国人每年“舌尖上浪费”锐不可当....,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

D.一位市民收到中奖短信,喜冲冲跑去银行汇钱,却在见到银行前一道防诈骗横幅后如梦初醒....。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新春佳节,万家团圆,你们却依然坚守在祖国最北端的边防线上,你们的钢铁之躯为万家和乐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B.一首首诗,一段段合唱,一幕幕短歌剧,在两小时之内,将半个多世纪的残酷历史出现在我们眼前。

C.战争的历史与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从远古战争中走来的现代人,依然没有走出战争的阴影。

D.能否规范地书写汉字,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书写的基本要求。

5.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2分)A.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树叶,在海上起伏行进。

(比喻)B.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借代、夸张)C.发动机的咆哮声越来越大,舰载机越来越近了。

(夸张、拟人)D.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则悄然不惊。

新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附答案)

新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附答案)

新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浩瀚hàn 泄气xiè翘首qiào 一丝不苟gǒuB.舰艉wěi 遗嘱zhǔ娴熟xiá眼花缭乱liáoC.悄然qiāo 仲裁zhòng 溃退kuì屏息敛声bǐngD.要塞sài 镌刻juān 着陆zháo 殚精竭虑dān2.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A.建树督战由衷惊心动魄B.业已浩翰墨契如梦初醒C.酷似箫洒桅竿白手起家D.紧绷仲材轻盈迎风招展3.下面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整个游泳馆都沸腾了,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由衷的赞赏。

B.他一生从事教育事业,在教育理论方面卓有成就....。

C.皓月当空....,风平浪静,船在月光和水波织成的羽纱中飘荡。

我倾听着那微风细浪的絮语,心情无比舒畅。

D.这段话生动地描写出了总理对待工作一丝不苟....的精神。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所以人们说,羚羊峡谷是“被上帝抚摸过的地方。

”B.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都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C.牧人们听着,有的啧啧称,有的不以为然……老牧人脸色一灰,就赶着羊群走远了。

D.我不知道他今天为什么没有来?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一首首诗,一段段合唱,一幕幕短歌剧,将半个多世纪的残酷历史出现在我们眼前。

B.新建的儿童公园为小朋友提供了观鱼池、转盘、滑梯、迷宫、超市等游乐设施。

C.战争的历史与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从远古战争中走来的现代人,依然没有走出战争的阴影。

D.中学生书写水平下降的问题,广泛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6.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当阳光洒在身上时,它更坚定了心中的信念--要开出:一朵鲜艳的花。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各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各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各单元+期中期末测试卷(含答案)第一单元检测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题序一二三总分得分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

(任选其中6句,不得多选)①此物何足贵?__________________。

(《庭中有奇树》)②深林人不知,__________________。

(王维《竹里馆》)③__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④____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⑤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⑥__________________,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泊秦淮》)⑦岂不罹凝寒?________________。

[刘桢《赠从弟》(其二)]⑧《龟虽寿》一诗中,表现诗人虽近暮年,仍然老当益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默写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新闻是我们了解世界的窗口。

透过这扇窗我们仿佛看到了锐不可当.的人民解放军横dù长江天堑的场景,看到了跳水台上的“飞天”姑娘吕伟轻yíng起跳、萧洒入水的英姿,看到了莫言接受瑞典国王颁奖时的从容,看到了万众瞩目下的新中国铿锵.前进迈向世界的步伐,看到了刚刚翻开的历史的崭新一页,,(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汉字注音。

(4分)横dù()轻yíng()锐不可当.() 铿锵.()。

(2,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2)文中画线的句子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分)(3)文段中“锐不可当”的“当”意思是______________;“万众瞩目”中的“瞩”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新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新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练习卷班级姓名第一单元过关测试一、语言基础与表达(24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泄.气(xiè) 要塞.(sè) 锐不可当.(dāng)B.遗嘱.(shǔ) 颁.发(bān) 翘.首以待(qiáo)C.酷似.(shì) 桅.杆(wéi) 惊心动魄.(pò)D.浩瀚.(hàn) 默契.(qì) 殚.精竭虑(dān)2.下列词语的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溃退仲裁巨额眼花瞭乱B.凌空轻盈潇洒言不由衷C.澎湃紧绷风采摧枯拉朽D.人才壁画慷慨白手起家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时一道闪电仿佛一把利剑划破长空,紧接着震耳欲聋....的炸雷响了起来,随后豆大的雨点倾盆而下。

B.十天来,教官们以身为范尽职尽责,认真、细致、耐心要求,对每一个示范动作一丝不苟....,对每一个细节解说不厌其烦。

C.王老师在历史课上总是爱讲一些惊心动魄....的战争故事,让人听后感慨不已。

D.这些人殚精竭虑....地制造假药,赚取黑心钱。

不光是坑害了别人,最后也坑害了自己。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从2021年世界杯预选赛上的表现来看,我国的足球技术水平没有多大改善。

B.目前,广大群众的环保观念还比较淡薄,确实需要大大提高。

C.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属于我们人类自己的家园——地球。

D.那蝉声在晨光朦胧之中非常分外轻逸,似远似近,似近似远,又似有似无。

5.填入下面句子横线上,语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 这更不是一次普通的降落。

________①据统计,航母大国舰载机80%的事故发生在着舰过程中。

②从高速飞行的舰载战斗机上往下看,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树叶。

③在海上起伏行进,飞机每次着舰都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

④这是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的难题。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一单元测试卷(分值120分)一、积累与运用。

(33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3分)A.溃.退(kuì)要塞.(sài)遗嘱.(zhǔ)B.颁.发(pān)轻盈.(yínɡ)默契.(qì)C.桅.杆(wéi)仲.裁(zhōnɡ)咆.哮(páo)D.由衷.(zhōnɡ)翘.首(qiào)镌.刻(juān)2.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有误的一项是()(3分)A.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发生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之后,海外华人华侨纷纷对此予以严厉谴责,揭露一些国外媒体的荒谬..言论。

(荒谬:极端错误的,不合情理的。

)B.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缭乱....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

(眼花缭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C.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锐不可当:尖锐得不可抵挡。

)D.舰载战斗机上舰,中国白手起家....,一切从零开始。

(白手起家:比喻原来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而创立起一番事业。

)3.下面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由4个机构(瑞典3个,挪威1个)颁发。

B.苏东坡写过这样的诗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C.“现在请皇上脱下衣服,”两个骗子说:“好让我们在这个大镜子面前为您换上新衣。

”D.“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4.下列语句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正因如此,这一传播手段迅速被社会各界广泛运用。

②微博之所以如此受公众关注和追逐,是因为“沉默的大多数”在微博上找到了展示自己的舞台。

③任何受过教育的人,都能抒发自己的喜怒哀乐,表达自己的酸甜苦辣,展示自己的“名言警句”。

④微博没有任何门槛,无需任何包装,只要想说,就可以通过微博说出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本文档包含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6个单元的的测试题及期中、期末试题,共8套,带答案第一单元检测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A.寒噤.(jìn)阻遏.(yè)蜿.蜒(wān)鞠.躬(jū)B.制裁.(cǎi) 瓦砾.(lè) 溃.退(kuì) 荒谬.(miào)C.地窖.(jiào) 瞥.见(piē) 仄.歪(zè) 纳粹.(cuì)D.箱箧.(xiá) 提.防(tí) 拂.晓(fú) 颤.巍巍(chàn)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D )(2分)A.气势磅礴眼花缭乱富丽堂皇响彻云宵B.锐不可当转弯抹角丰功伟迹不可名状C.高屋建瓴张慌失措凄风苦雨荡然无存D.回肠荡气月明风清名副其实诗情画意【点拨】A项中“宵”应为“霄”;B项中“迹”应为“绩”;C项中“慌”应为“皇”。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A.老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于网络的害处,列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

B.你说话干脆点好不好,别转弯抹角....的,让人憋屈。

C.老妇人慢慢地为战士堆起土坟,张皇失措....地点上蜡烛,悼念牺牲的战士。

D.这个月明风清....的夜晚,湖里的景物显得更美了。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D )(2分)A.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B.国产动画片“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赢得了持续增加的好口碑,实现了神奇的票房逆袭。

C.他没法解释: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D.老妇人育乞西本来住在那座房屋的第二层,这是她死了的男人——守桥的更夫留给她的。

【点拨】A项中括号前的逗号应移至括号后;B项中引号应为书名号;C项中的第一个问号应为逗号。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 )(2分)A.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安全教育并制定了交通安全管理措施。

B.秋天的北京是个美丽的季节。

C.咸宁市被评为“全国十大宜居城市”的原因是全体市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D.晚年的他,仍然精力充沛,充满创作激情,写出了许多优秀作品。

【点拨】A成份赘余,去掉“不再”。

B搭配不当,将“季节”改为“城市”。

C句式杂糅,去掉“的原因”。

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A.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必须独立成段。

B.《芦花荡》的作者是孙犁,他所叙述的干瘦的老头子勇敢作战的故事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的白洋淀。

C.《蜡烛》写的是一位南斯拉夫母亲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喜烛,点在一位苏联红军士兵的坟头上的故事。

展现了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D.雨果是英国作家,他愤怒地谴责了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罪行,表达了对被侵略、被掠夺者的巨大同情。

【点拨】A项背景可以暗含在主体中;B项应为“抗日战争时期”;D项应为“法国作家”。

7.古诗填空。

(4分)(1)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长歌行》)(2)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王绩《野望》)(3)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4)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8.(2015,江西)下面作为新闻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D )(2分)北京晨报讯(记者王歧丰)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全市已启动抗战文物险情排查工作。

北京市文物局日前通报,今年6月底前,将完成68处抗战文物的保养维护及环境整治。

据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市抗战类文物共162处,近年来,对焦庄户抗战遗址等一批抗战文物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修缮。

此次文物修缮,主要是对地堡类文物周边进行降土,将原入口加以整修,重做地面和排水,增设自渗井,安装文物保护标志牌、说明牌。

记者了解到,目前抗战文物保护工作并不平衡。

各级抗战文物的保护情况不乐观,大部分存在局部残损的情况,小部分损坏严重。

A.北京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B.抗战文物保护工作并不平衡C.北京启动抗战文物险情排查工作D.北京开始保养68处抗战文物9.综合性学习。

(5分)班上将要举办一期以“让和平永驻人间”为主题的黑板报,请你当主编。

(1)“话说战争”栏目将要刊登下面一段话,请你为这段话补写一个恰当的评论性的结尾。

(2分)战争年代有位来中国采访的外国记者,说他在中国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国民党蒋委员长的指挥官们在指挥士兵冲锋时喊的是:“弟兄们给我往上冲呀!”红军的指挥官在同样的情况下喊的是:“同志们跟我上!”示例:短短几个字,却把这两支军队的本质暴露无遗,也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两支军队的前途和命运。

(2)黎明同学向你推荐了下列名言,你计划有选择地把它们编进“战争名言”栏目里,请你选好之后向黎明同学说明你选择的理由。

(3分)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②多行不义必自毙。

③让花香长伴书香。

④三军可夺其帅,匹夫不可夺其志。

⑤有志者,事竟成。

⑥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⑦兵民是胜利之本。

选择的名言是(填序号)①②④⑦理由是:这几则名言都是以战争为话题的。

③放在“读书”话题里比较合适,⑤⑥放在“立志”话题里比较好些。

二、阅读理解(47分)(一)(15分)①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

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

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②敌人监视着苇塘。

他们提防有人给苇塘里的人送来柴米,也提防里面的队伍会跑了出去。

我们的队伍还没有退却的意思。

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

半夜以后,小船又飘回来,船舱里装满了柴米油盐,有时还带来一两个从远方赶来的干部。

③撑船的是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船是一只尖尖的小船。

老头子只穿一条蓝色的破旧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着一根竹篙。

④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

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

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

⑤老头子每天夜里在水淀出入,他的工作范围广得很:里外交通,运输粮草,护送干部;而且不带一支枪。

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

10.第①段属于什么描写?在全文起什么作用?(3分)属于景物描写。

烘托“阴森黑暗”的环境气氛,“苇子”狠狠地往上钻表现出白洋淀人民的威武不屈,为下文表现苇塘人民从容而又自信地进行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创造典型的环境气氛。

11.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分)比喻。

表现了船轻盈、轻快的特点,反映了老头子有着娴熟的水上经验。

12.选文中对主人公“老头子”的外貌描写顺序是怎样的?主要是抓住哪些特点来描写的?(4分)由远到近,由粗到细。

抓住老头子精明强干、特别有精神、敏锐、机智、英勇果敢的特点来写。

13.选文第⑤段中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

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分)你把任务交给我,我就凭借自己水上的本领,保证万无一失,完成任务。

表现了老头子自信、自尊的性格特点。

(二)(2015,广东中考改编)(16分)集中营的课堂程刚①纳粹德国攻占波兰,控制着华沙。

沙宁是刚来的老师,正给孩子们上课,几个纳粹兵来到学校,大声地对她说:“沙宁,跟我们走一趟吧,你还要藏到什么时候?”说完,他们便涌上来,将沙宁摁到了车上。

②孩子们都吓哭了,只有谢达快速跑回家,告诉爸爸赛夫,沙宁老师被抓走了。

赛夫听到这个消息,不禁一惊,焦急地在屋里来回走着……③第二天早上,谢达悄悄地来到集中营门口,他不知从哪里找到了一枚手雷,然后大叫着冲向纳粹看守,他很快被制服,投进了集中营。

谢达很坚强,始终咬定手雷是捡来的,纳粹只好把他关起来。

看守每天鞭打他,让他干着与年龄不相称的活,可他似乎能承受一切,他只想知道,沙宁老师是否还在这里,是否还活着。

④这天早上,谢达被惊醒,几个纳粹将一个全身血肉模糊的女人扔了进来,谢达一看,这不是沙宁老师吗?他突然一阵狂喜,和几位妇女一起把沙宁老师扶到板子上,沙宁伤得太重,一直在昏迷。

纳粹没有从沙宁口中得到任何有价值的消息,还不想让她死,便给她医治。

沙宁醒后,第一眼便看见了谢达。

她有些激动,想问谢达怎么进来的。

可她极度虚弱说不出话,聪明的谢达急忙小声地对沙宁说:“沙宁老师,我来上课。

”沙宁一怔……⑤沙宁成了集中营里的老师。

纳粹严密监视着她的动向,希望能从沙宁的讲课中找到破绽。

另外,这十几个孩子让他们伤透了脑筋。

沙宁上课的时候,孩子们却很安静。

为了让他们安静些,纳粹还假装慈悲地给孩子们买了画笔。

沙宁对谢达非常好,除了给他上课,有时还教他画画……⑥这一天,几名想逃跑的战俘又被他们抓回来折磨而死,然后再被吊起来,暴露在阳光下……一直以来,纳粹就是这样没有人性,凡是想逃跑的人,都会被处死并吊在营门外。

每每看到这种场景,谢达心中充满了仇恨。

⑦这一天早上,天还没亮,谢达偷偷地走出房间,悄悄爬向纳粹士兵的油库,可就在他准备点燃火柴时,被纳粹哨兵发现,一颗罪恶的子弹穿透了他的胸膛,谢达当即倒下,然后被拖出门外吊起来示众。

第二天中午,赛夫打通了关节,把谢达抱回家。

他要给谢达穿上新衣服再埋葬,为此,他几度昏厥。

⑧四天后,盟军报纸大幅报道了赛夫送出情报,纳粹在波兰的毒气弹据点纷纷被摧毁的消息。

如果再晚几天,这些毒气弹就会被运往前线,将会有成千上万盟军士兵中毒而亡。

半个月后,沙宁被解救出来,她和赛夫都成了大英雄,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也被披露出来。

⑨原来,沙宁掌握毒气弹据点的情报后,来到华沙想与赛夫接头,因泄密她被捕了。

焦急的赛夫本想自己进集中营和沙宁接头,可他是地下组织的负责人,不能离开。

便想出了让谢达攻击哨兵而进入集中营与沙宁接头的办法。

沙宁的情报图一直记在脑海里,她便偷偷地教谢达画画,不久,谢达便能把地图完整地画出来。

该怎样把情报送出呢?就在这时,谢达见到逃跑的人都会被处死吊在营门外,于是,他便想到了这个慷慨赴死的办法,悄悄地把地图画在了衣服里面……他知道,爸爸肯定会想办法把他抱回家,肯定会给他换套新衣服再埋葬,肯定会发现画在衣服里面的地图……⑩谢达消逝在天堂里,但他用稚嫩的肩膀扛出的惊天壮举却深深地感染了我们,那个集中营的课堂里,上的是这世界上最感人的一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