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红外测温准确性的方法

合集下载

红外线测温的距离补偿

红外线测温的距离补偿

红外线测温的距离补偿
红外线测温是一种非接触式的温度测量方法,可以通过检测目标表面辐射的红外线,来测量目标表面的温度。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红外线传输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大气吸收、反射、散射等,因此测量结果可能会存在误差。

其中一个重要的误差源就是测量距离。

在实际应用中,红外线测温仪通常都有一个测量距离范围,例如0.5米到2米。

如果在测量时距离目标表面的距离不在这个范围内,就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通常情况下,如果距离太近,测量结果会偏高;如果距离太远,测量结果会偏低。

因此,在进行红外线测温时,需要进行距离补偿,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距离补偿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比较常见的方法包括:
1.手动补偿法:即根据实际距离和测量距离范围的差异,手动设定一个补偿值,用于纠正测量误差。

2.自动补偿法:一些高端的红外线测温仪,可以通过内置的算法自动计算距离补偿值,从而减小距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3.辅助设备法:有些红外线测温仪配备了激光测距仪或者摄像头等辅助设备,可以帮助用户准确测量目标表面与测量仪之间的距离,从而进行距离补偿。

距离补偿是保证红外线测温准确性的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在一些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如工业生产、医疗卫生等领域,距离补偿的作用更加明显。

因此,在进行红外线测温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合适的距离补偿方法,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红外测温仪调整方法

红外测温仪调整方法

红外测温仪调整方法红外测温仪是一种用于非接触式测量物体表面温度的设备。

它可以通过红外线来检测物体表面的热辐射,并根据辐射的强度计算出物体的温度。

在使用红外测温仪时,正确的调整方法非常重要,可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红外测温仪调整方法。

1.环境调整:在进行测温之前,确保环境条件符合测量要求。

首先,要确保背景环境没有明显的热辐射源,如阳光直射、热风吹动的空调等。

另外,尽量选择相对干燥的环境,因为水蒸气会对红外测温仪的准确性产生影响。

2.距离调整:红外测温仪对于测量目标的距离非常敏感。

测量距离会影响测量区域的大小和测温精度。

不同型号的红外测温仪具有不同的最佳测量距离范围,应该根据生产商的推荐进行设置。

通常来说,测量距离应该保持在测温仪的最佳范围内,并且在测量距离范围内,目标物体的尺寸越大,测量精度越高。

3.反射率调整:红外测温仪在测量时需要考虑目标物体的反射率,因为不同的材质对红外辐射的吸收和反射能力不同。

一些红外测温仪具有可调整的反射率参数,可以根据目标物体的材质进行设置。

一般来说,黑色物体的反射率较低,而银色物体的反射率较高。

如果测量目标是镀锌钢板等反射率较高的物体,则需要将反射率参数调整为较高值。

4.环境温度补偿:红外测温仪在测量时需要考虑环境温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因为环境温度会对测量目标的热辐射产生干扰。

一些红外测温仪具有环境温度补偿功能,可以通过测量环境温度并进行补偿来提高测量精度。

5.多次测量:为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建议对同一目标进行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

由于红外测温仪对于目标物体表面温度的测量具有一定的随机误差,多次测量可以减小误差并提高测量精度。

总的来说,红外测温仪在使用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调整,包括环境调整、距离调整、反射率调整、环境温度补偿和多次测量。

这些调整方法可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并提高红外测温仪的性能和可靠性。

如何调整红外测温仪发射率

如何调整红外测温仪发射率

如何调整红外测温仪发射率红外测温仪是利用物体辐射红外线的原理来测量物体表面温度的仪器。

而发射率是红外测温仪能够准确测量物体表面温度的一个关键参数,因此调整红外测温仪的发射率非常重要。

发射率是一个介于0和1之间的数值,用来描述物体辐射能力的大小。

发射率越高,物体辐射的能量越多,测温仪测得的温度就越准确。

不同材料的发射率普遍存在差异,因此在使用红外测温仪之前,需要根据被测物体的材料来调整测温仪的发射率。

下面是一些调整红外测温仪发射率的方法:1.使用预设发射率:一些红外测温仪可以提供一些常见材料的预设发射率,用户可以从预设列表中选择适合的发射率。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是对于特殊材料或不同表面处理的物体来说,可能会引入一定的误差。

2.查找发射率表:另一种方法是查找相关的发射率表,这些表中列出了许多常见物体材料的发射率数值。

用户可以根据被测物体的材料,在表中找到相应的发射率数值并进行设定。

这种方法相对准确,但是需要额外的查找工作。

3.利用样品与测温仪校准:如果红外测温仪可以进行校准的话,可以利用已知温度的样品与测温仪进行校准。

首先,将样品置于已知温度环境中,然后使用红外测温仪测量样品的温度。

根据已知温度和测量温度的差异,可以计算得到红外测温仪的实际发射率,并进行设定。

4.实验测量发射率:另一种方法是利用实验测量的方式来确定物体的发射率。

首先,使用红外测温仪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再使用其他准确的温度测量仪器(如热电偶或热电阻温度计)测量同一物体的温度。

比较红外测温仪测量的温度和准确测量仪器测量的温度差异,可以用来计算物体的发射率。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来调整红外测温仪的发射率1.保持测温仪与被测物体之间的距离适当,以确保测量准确性。

2.考虑被测物体的表面处理情况,对于不同的材料和表面处理方式,发射率可能有所差异。

3.注意测温仪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等,这些因素也可能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总之,发射率是红外测温仪进行准确测量的重要参数。

红外线测温仪测量精度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测温仪常见问题解决方法

红外线测温仪测量精度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测温仪常见问题解决方法

红外线测温仪测量精度的影响因素有哪些测温仪常见问题解决方法红外线测温仪测量精度的影响因素有哪些1、测量角度为了保证测量精准,仪器在测量时应尽量沿着被测物体表面的法线方向(垂直于被测目标表面)进行测量。

假如不能保证在法线方向上,也应当在与法线方向成45角内进行测量,否则仪器显示值会偏低。

2、环境温度应严格依照仪器技术指标所标明的环境温度使用仪器,超过此范围仪器测量误差将会增大,甚至损坏。

当环境温度较高时,可使用风冷、水冷装置或热保护套,热保护套可使仪器在高达200℃的环境下正常使用。

手持式测温仪从一个环境拿到另一个环境温度相差较大的环境中使用时,将会导致仪器精度的短时间降低,为得到理想的测量结果;应将仪器在工作现场放置一段时间(建议少30分钟)使仪器温度与环境温度达到平衡后再使用。

3、空气质量烟雾、灰尘和空气中的其它污染物以及不清洁的透镜会使仪器不能接收到充分测量精度的充分红外能量,仪器的测量误差将增大。

因此,要常常保持透镜清洁,空气吹扫器有助于使透镜不受污染。

4、电磁干扰仪器要尽可能阔别潜在的电干扰源,如负荷变化大的电动设备。

在线式仪器的输出和输入连接使用屏蔽线并确保屏蔽线良好接地。

在强干扰环境下,使用外部保护导管,刚性导管比柔性导管好。

不得将其它设备的交流电源引入同一导管内。

5、环境辐射当被测目标四周有其它温度较高的物体、光源或太阳的辐射时,这些辐射会直接或间接的进入测量光路,造成测量误差。

为了克服环境辐射的影响,首先要避开环境辐射直接进入光路,应当尽量使被测目标充分仪器视场,对于环境辐射的间接干扰,可接受遮挡的方法除去。

6、视场与目标大小要确保目标进入仪器测量视场。

目标越小,则应离得越近。

在实际测量时,为了减小误差,能使目标的大小为视场光斑的两倍以上。

红外测温仪常见问答(二)问:常见应用场合有哪些?答:非接触式测温仪有很多用途。

zui常用于:推想性及防备性工业维护和修理保养:检查变压器、配电盘、连接器、开关装置、旋转设备、炉子等等。

红外测温仪校准方法

红外测温仪校准方法

红外测温仪校准方法
1.简介
红外测温仪是一种常用于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

在使用前,需
要进行校准,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校准步骤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红外测温仪校准方法:
1.确保红外测温仪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并且温度处于稳定状态。

2.将红外测温仪对准一个已知温度的参考物体,确保测温仪与
物体之间没有任何遮挡物。

3.按下校准按钮(具体操作方式请参考仪器使用说明书),开
始校准过程。

4.校准过程中,红外测温仪会读取参考物体的温度,并与内部
参考进行比较。

5.校准完成后,红外测温仪会显示校准结果,如果校准成功,
仪器会发出相应的提示。

3.校准注意事项
在进行红外测温仪校准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校准时应选择一个稳定温度的参考物体,通常室温是一个不错
的选择。

校准过程中,确保红外测温仪与物体之间没有遮挡物,以免影
响测量结果。

根据红外测温仪的使用说明书来操作,确保正确按下校准按钮。

完成校准后,仔细检查红外测温仪的显示结果,确保校准成功。

4.结论
红外测温仪校准是确保测量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步骤。

通过按
照正确的步骤进行校准,并遵守注意事项,可以保证红外测温仪的
准确性,提供可靠的温度测量结果。

红外测温仪 注意事项

红外测温仪 注意事项

红外测温仪注意事项红外测温仪是一种常见的测量温度的设备,通过红外线检测物体表面的热辐射来确定其温度。

使用红外测温仪具有许多优点,如非接触式测温、快速测量、远程检测以及易于使用等。

然而,在使用红外测温仪时,我们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测量距离:红外测温仪对测量物体的距离有一定的限制。

一般来说,测量距离越远,测量误差就越大。

因此,在使用红外测温仪时,应根据具体的测量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距离,尽量靠近测量物体。

2. 测量角度:红外测温仪对测量物体的角度也有一定的限制。

在测量时,应尽量保持测量仪与测量物体的正对,避免斜着或侧着测量,以减小测量误差。

3. 环境影响:红外测温仪对环境的影响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在使用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测量仪与其他热源、光源或干扰源接触,以免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4. 温度范围:不同型号的红外测温仪有不同的温度测量范围。

在选择测温仪时,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所需的温度范围,并选择适合的型号。

同时,还需要注意测量物体的表面温度是否在测温仪的测量范围之内。

5. 反射率:红外测温仪的测量结果还受到测量物体的反射率影响。

不同物体的反射率不同,因此,在测量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修正,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一般情况下,测量仪会提供一些常用材料的反射率值供参考。

6. 仪器校准:红外测温仪使用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出现测量精度下降的情况。

因此,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建议定期对红外测温仪进行校准。

校准的具体方法可以参考测温仪的说明书或联系生产厂家。

7. 可靠性与稳定性:在选择红外测温仪时,应考虑其性能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一般来说,品牌的红外测温仪更加可靠,使用寿命更长,并且具备较高的稳定性。

在使用红外测温仪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些使用技巧,以提高测量准确性。

例如,可以将测量仪的测量点大小与测量物体的大小尽量匹配,避免测量仪的测量点超出物体范围;同时,在测量前可以通过稳定测量仪的工作温度、适当调整环境湿度等方式,进一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提高红外测温诊断正确性

提高红外测温诊断正确性

提高红外测温技术诊断正确性作者:宋涛徐超单位:新疆昌吉电业局变电检修工区2012年2月提高红外测温技术诊断正确性宋涛徐超摘要:红外线测温诊断技术是目前电气设备在线检测技术中的一种,并在电力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我们通过红外线诊断测温的几种方法,对如何提高红外线诊断测温的缺陷作出正确的判定,从而对昌吉电业局变电检修工区状态检修工作打好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电气设备;红外线测温;判定0引言众所周知,人体病变往往引起体温升高,因此,医生总是通过测量患者体温并配合其他检验结果对人的疾病做出病理诊断。

与此类似,在电力系统的各种设备中,往往由于出现故障而导致设备运行的温度状态发生异常,因此通过监测电力设备的这种状态变化,可以对设备故障做出诊断。

据检修工区试验班统计2010-2011年期间电力设备故障,其中25%是由于连接松动引起的。

因为大量的电气接头和连接件由于磨损、腐蚀、脏污、氧化、材料不合格、工艺设计等方面的问题都可造成过热。

任何电力设备很少事先没有征兆就发生故障的,任何电力设备,不管维护得多么好,都会在每次检查时发现些新的问题,一旦设备有一处开始发热,若不予以维修,那它发生故障仅仅是个时间早晚的问题。

红外线测温诊断方法主要分为表面温度判断法、相对温差判断法、同类比较法、热谱图分析法、档案分析法五种。

检查,发现导线AA'与母线接触良好,导线BB'与母线接触不良。

经检修人员处理后,送电测温正常。

结论是由于导线BB'与母线接触不良导致大部分负荷转移至导线AA',造成导线AA'发热,其实导线AA'属正常状态。

2、相对温差法相对温差法,此方法为排除负荷及环境温度不同时对红外诊断结果的影响而提出的。

当环境温度低,尤其是负荷电流小的情况下,设备的温度值并没有超过规定值,但大量事实证明此时的温度值并不能说明该设备没有缺陷或故障存在,往往在负荷增长之后,或环境温度上升后,就会引发设备事故。

红外线测温仪的使用方法和校准技巧

红外线测温仪的使用方法和校准技巧

红外线测温仪的使用方法和校准技巧红外线测温仪是一种简单、快捷、非接触式的温度测量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工业、建筑和家庭等领域。

它通过感应目标物体发出的红外线辐射,将其转化为温度值,从而实现对目标对象的温度测量。

在正确使用红外线测温仪之前,有一些基本的使用方法和校准技巧需要掌握。

首先,使用红外线测温仪前需注意仪器的正确使用姿势。

将仪器与目标物体保持垂直距离,并保持一定的测温距离。

一般来说,测温距离为目标物体直径的2~5倍。

同时,要确保测温仪与其他热源或反射物体之间的遮挡物,以避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受到干扰。

其次,红外线测温仪的瞄准功能十分重要。

在测温之前,应将仪器的激光瞄准点对准目标物体的中心。

瞄准点通常位于测温仪的正中心,可以通过查看仪器的说明书来找到。

这样,可以保证测温仪准确地测量目标物体的温度,避免因瞄准位置不准确导致的误差。

另外,红外线测温仪在不同环境下的使用要注意温度校正。

由于环境温度的变化会对测温仪的测量结果产生影响,所以在使用之前要确保红外线测温仪处于理想的工作环境中。

理想的环境温度范围通常为0~50摄氏度。

如果测温仪长时间处于低温环境,应提前将其放置在室温环境中适应一段时间后再进行使用,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红外线测温仪的测量范围也是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不同的红外线测温仪具有不同的测量范围,一般在仪器上会标明。

在使用时,要确保被测目标物体的温度在测量范围之内,否则测量结果将不准确或无法测量。

如果需要测量超出测量范围的高温目标物体,可以考虑选择更高测量范围的红外线测温仪。

最后,对于长时间使用的红外线测温仪,定期进行校准十分重要。

在使用时,可以将测温仪对准一个已知温度的标准物体,比如水或冰,然后通过调整仪器上的修正功能,将测得的温度值与标准温度对比,进行校准。

校准间隔通常为每年一次,具体校准方法可以参考仪器的说明书。

红外线测温仪的使用方法和校准技巧对于准确测量目标物体的温度至关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红外测温准确性的方法在现场进行设备红外检测和故障诊断时,往往受到一系列主客观因素的限制,以致影响检测故障的准确性和诊断的可靠性。

因此,为了提高故障检测与诊断效果,除了正确运用分析处理方法以外,还必须对影响检测结果的各种因素,有充分的估计和预想。

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技术方法,使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

1.1测温准确性设备故障红外诊断最核心的问题,是要求准确地获得被测设备的温度分布或故障相关部位温度值与温升值。

这个温度信息不仅是判断设备有无故障的依据,也是判断故障属性、位置、严重程度的客观依据。

因此,对被测设备故障相关部位温度的计算与合理修正,将是提高检测设备表面温度准确性的关键环节。

然而在现场进行设备红外检测时,由于检测条件和环境的影响变化,可能导致同一设备因检测条件不同,而得到不同的结果。

因此,为了提高红外检测的准确度,必须对现场检测过程中或对检测结果的分析处理中,采取相应的对策与措施或选择良好的检测条件,或对检测现场结果进行合理的修正。

如作业人员的组织培训,计划的制定,受检对象的选择,检测仪器的准备,检测位置的选择或设定等等。

1.2运行状态的影响与对策电气设备故障无论是电流效应引起的发热故障(导电回路故障),发热功率与负荷电流值的平方成正比。

电压效应引起的发热故障(绝缘介质故障),发热功率与运行电压的平方成正比。

因此,设备的工作电压和负荷电流的大小,将直接影响到红外检测与故障诊断的效果。

泄漏电流的增大,能造成高压设备部分电压不均匀。

如果没有加载运行或者负荷很低,则会使设备故障发热不明显,即使存在较严重的故障,也不可能因特征性热异常的形式暴露出来。

只有当设备在额定电压下运行,而且负荷越大时,发热及温升才越严重,故障点的特征性热异常也暴露得越明显。

因此在进行红外检测时,为了能够取得可靠的检测效果,要尽量保证设备在额定电压和满负荷下运行,即使不能做到连续满负荷运行,也应编制一个运行方案,以便在检测前和检测过程中,能让设备满负荷运行一段时间(如4~6h),使设备故障部位有足够的发热时间,并保证其表面达到稳定温升。

由于电气设备故障红外诊断时,故障判断标准往往是以设备在额定电流时的温升为依据,因此当检测时实际运行电流小于额定电流时,应该是现场实际测量的设备故障点温升换算为额定电流的温升。

其计算公式如下:δθ=(in/i1)kδθ1式中in—设备额定电流;i1—设备实际运行电流;δθ—额定电流in时设备内载流导体故障点温升,℃;δθ1—在实际运行电流i1时设备内部载流导体故障点温升,℃;k—设备内部导电回路温升常数。

1.3设备表面发射率的影响与对策任何红外测量仪器都是通过测量电气设备表面红外辐射功率,来获得设备温度信息的。

并且在红外诊断仪器接收来自目标红外辐射功率相同的情况下,因目标的表面发射率不同,将会得到不同的检测结果。

也就是说,相同辐射功率,发射率越低,就会显示越高的温度。

因物体表面发射率主要决定于材料性质和表面状态(如表面氧化情况,涂层材料,粗糙程度及污秽状态等)。

因此为了应用红外热像仪器准确地测量电气设备温度,必须要知道受检目标的发射率值,并将该值作为计算温度的重要参数输入计算机或者调整红外测量仪的ε修正值,以便对所测量的温度输出值进行发射率修正。

消除发射率对检测结果影响的另外两种对策措施是:当使用红外热像仪进行测量时,要对发射进行修正,查出被测设备部件表面的发射率值进行发射率修正,从而获得可靠的测温结果,提高检测的可靠性;对于红外检测的故障频发设备部件,为使检测结果具有良好的可比性,可以运用敷涂适当漆料的方法来增大和稳定其发射率值,以便获得被测设备表面的真实温度。

1.4大气衰减的影响与对策由于受检电气设备表面红外辐射能量,是经大气传输到红外检测仪器里的,这就会受到大气组合中的水蒸汽、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气体分子的吸收衰减和空气中悬浮微粒的散射而衰减,设备辐射能量传输的衰减随着检测仪器到被测设备之间的距离,降低了被测设备辐射的透过率,所以其衰减是随距离的增大而增加,降低受检设备故障部位与正常部位的辐射对比度,也会因为红外仪器接收到的目标能量减少,使得仪器显示出来的温度低于被测故障点的实际温度值,从而造成漏检或误诊断。

尤其对于检测温升较低的设备故障时,这是很不利的。

由此可见检测距离增大,大气组合的影响将会越来越大。

而且又要获得目标温度准确性,必须采取如下对策:尽量选择在环境大气比较干燥、洁净的时节进行检测;在不影响安全的条件下尽可能缩短检测距离,还要对温度测量结果进行合理的距离修正,以便测得实际温度值。

1.5气象条件的影响不良的气象环境主要是指雨、雪、雾及大风力等,都会对设备温度检测带来不利的影响,往往会给出虚假的故障现象。

为了克服气象条件的影响,在无雨、无雾、无风和环境温度较稳定的夜晚进行检测(注:在小雨天气可以对瓷瓶拄的爬电即污秽处检查,有着很好的观察效果),还要采取正确的诊断方法。

1.6环境及背景辐射的影响与对策特别是在进行户外电力设备红外检测时,检测仪器接收的红外辐射除了包括受检设备相应部位自身发射的辐射以外,还会包括设备其他部位和背景的反射,以及直接射入太阳辐射。

这些辐射都将对设备待测部位的温度造成干扰,对故障检测带来误差。

例如:在晴朗的白天进行测量时,特别是在运行的主变附近,被阳光照射的大面积墙壁及其他高温物体辐射,可使测量结果产生较大的温升。

太阳辐射可引起设备有15度左右的附加温升,因此太阳辐射及受检设备周围的其他高温物体辐射,不仅可以改变设备故障点的温度分布,影响故障部位的热特征,甚至可以显示虚弱的目标热像图而造成漏检。

为了减少环境与背景辐射的影响,应采取如下对策措施:1.6.1对户外电气设备的现场红外检测,尽可能选择在阴天或者在日落左右傍晚无光照时间进行。

这样可以防止直接入射、反射和散射的太阳辐射影响,对户内设备可以采用关掉照明灯,以及要避开其他的辐射影响。

1.6.2对于高反射的设备表面,应该采取适当措施来减少对太阳辐射及周围高温物体辐射的影响。

或者改变检测角度,找到能避开反射的最佳角度进行检测。

1.6.3为减少太阳辐射及周围高温背景的辐射影响,可在检测时采取适当的遮挡措施,或者在红外热像仪器上加装适当的红外滤光片,以便滤除太阳及其他背景辐射。

1.6.4选择参数适宜的仪器和检测距离进行检测,使受检测的设备部位充满仪器视场,从而减少背景辐射的干扰。

通常要求目标的最小几何尺度与测量仪器构成的视场角,应该不小于热像仪瞬时视场的3~5倍。

2.提高故障判别与诊断可靠性的技术方法电气设备的带电体工作状态是否正常,特别是外部裸露部分的故障,只要消除了上述各种影响因素,经过合理修正,得到故障点的温度,参照国标gb763—90(交流高压电器在长期工作时的发热)及电力部出版的《红外热像检测电力设备故障导则》来判别最高允许温度和允许温升,是不难做出故障严重程度的诊断。

但是,温度的测量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对于电气设备的内部故障而言,要想根据gb763—90进行判别,是比较困难的,而且还会引起误判。

为了提高红外诊断的准确性,还要运用以下判别方法,可以获得可靠准确的诊断结论。

2.1热像特征判别法所有电气设备,在无任何内外部故障情况下,即可得到正常运行状态下的表面热分布或红外热像特征图。

一旦电气设备出现内部或外部故障,则故障经内部构件和介质进行热传递,或其他形式热交换,改变设备表面故障部位的稳定温升或温度分布。

因此通过辨认现场摄制的设备红外热像图,只要发现热像特征存在异常变化,均可判定设备内部已出现故障,并根据热场分布变化的特点及温升值的大小,还可以对内部故障的属性、故障位置及严重程度做出准确的诊断。

如在瓷瓶串热像中,一旦出现缺口似的热像,则表明相应位置的瓷瓶已成为零值绝缘子,而低值瓷瓶和污秽瓷瓶也可以通过热像图来区别进行鉴别。

2.2相间互比判断法因为高压电力设备绝大部分都是三相运行的,而且在正常情况下,作用于每一相的相电压或通过三相电路与导线的电流大致相同。

换言之,每一相电路或导线相同部位的正常稳定温升应该一样。

因此同组设备三相之间具有可比性,同类设备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和同一电源作用下也相互可比。

因为三相相同部位同时出现一样故障的概率是很小的,基于这种原因,诊断时可以对三相之间相同部位的温升进行横向比较。

若某电气设备a、b、c三相中任意两相之间相同部位存在超过10℃左右的温差,则可以把该部位温度较高的一相初步诊断为出现故障。

2.3同相比较判别法电气设备一相中流过的负荷电流相同,如果同一相不同部位之间出现明显温差,则往往表明温升较高处存在异常或缺陷。

例如在高压输电线路中的连接件,如果与连接件一米以外的同相导线温度相比有明显温升,则表明该连接件连接不良。

同样,高压电缆本体部分存在的缺陷,也可以用同相不同部位的温升进行比较诊断。

2.4历史状态变化判别法如果在新电气设备刚刚投入运行时,就将其正常运行状态下各部位温度分布的热图数据储存下来,那么在进行新的故障检测与诊断时,就可以把原来已经存档的设备热像数据调出,作为比较的依据,并根据新检测到的热像图数据与已经存档的同一设备以往热像图数据之间的差异,则可以对两者之间在何处出现变化和变化程度做出准确的诊断。

但是为了弥补历次红外检测时记录的热像数据条件的不同(如运行条件,检测条件,环境条件),应保障基本条件外,还应对影响检测结果最主要的因素做标准化处理。

例如,每次检测结果都换算成设定的距离,风速(不大于三级)的条件下对环境的温升,则可相对改善不同时期检测结果的可比性,从而提高比较诊断的可靠程度。

如对于高压套管而言,凡发现有较大面积分布性过热,而且与上一次检测相比,瓷套口三相温差变化达0.5℃以上者,可视为接头有异常发热,应加强监视,缩短检测周期,当与上次检测相比,三相温差超过1℃时,应尽早安排停电试验、查明原因,若变化更大,则可判定为存在故障。

2.5发热机理判别法在电气设备故障红外诊断时,有时会遇到不同属性故障具有相同外部热像特征,例如35kv 及以上等级油浸(浇注)电流互感器的绝缘故障和铁心故障的热像特征,都是以上部油面为中心整体发热热像图,因此单凭热像特征无法鉴别这两种属性不同的内部故障,上例发热机理是属电压效应发热,发热功率与电压平方成正比,与负荷电流无关,所以只要改变负荷就能判定是铁心故障还是绝缘故障(另一种发热机理是电流效应发热)。

类似这种情况,在其他电气设备内部故障诊断时也会出现。

3.设备检测的组织与管理程序红外监测技术是对绝缘监督手段的补充和完善。

40多年来,在电力系统中将《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作为绝缘监督工作的主要依据,预防性试验是电气设备运行和维护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