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名言
孙思邈最经典的八句话

孙思邈最经典的八句话
1.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
”就像在生命的天平上,人命的重量可比千金还重啊!比如说面对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难道我们不应该全力以赴去拯救吗?
2. “大医精诚,厚德怀仁。
”这就如同是医生的座右铭呀!当医生全心全意对待患者,心怀仁德,不就像黑暗中的一盏明灯吗?想想那些被医生从病痛中拯救出来的人,多么幸运啊!
3. “善摄生者,卧起有四时之早晚。
”哎呀,这就好像我们的生活要有规律的节奏一样!就像每天按时睡觉起床,身体不就会更好吗?你说是不是?
4. “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
”这不就是说做事要勇敢但又要谨慎嘛,就好比走钢丝,既要大胆向前,又要小心翼翼保持平衡呀!
5. “养生之道,常欲小劳。
”这就像是给身体注入活力的钥匙啊!平时做做小运动,就像给机器上点油,难道不好吗?比如散散步、做做操。
6. “志存救济,故亦曲碎论之。
”这不就是心怀帮助他人的志向嘛,就像那些无私奉献的志愿者,为了帮助别人而不辞辛劳,多伟大啊!
7. “安身之本,必资于食。
”食物可是我们生存的根本呀,就像汽车需要汽油一样!每天好好吃饭,身体才能棒棒的,你还不重视饮食吗?
8. “世无良医,枉死者半。
”这话说得真对啊,如果没有好医生,那
得有多少人被耽误啊!这就好比在黑暗中没有了指引的灯塔,多可怕呀!
我觉得孙思邈的这些话真的是太有道理了,每一句都值得我们好好去领悟和践行,能让我们更好地对待生命和生活。
药王孙思邈十句至理名言

药王孙思邈十句至理名言“医神”孙思邈十句至理名言孙思邈(581-682),汉族,唐朝京兆华原(现陕西耀县)人,是着名的医师与道士,是中国乃至世界史上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被后人誉为“药王”,许多华人奉之为“医神”。
1、人若劳于形,百病不能成。
出自《道藏·保生铭》。
【译文】一个人如果身体保持运动状态,那么就不会生病。
2、美药勿离手,善言勿离口。
出自《备急千金药方·道林养性》。
【译文】好药要随身,不要离了手,好话要常说,不要离了口。
3、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
出自《旧唐书·孙思邀传》。
【译文】胆子要大心要细,智慧要圆通行为要正直。
4、清晨一碗粥,夜食莫教足。
出自《遵生八笺·清修妙论笺·孙真人枕上记》。
【译文】清晨喝一碗热粥,晚饭不要吃得过饱。
5、身为神气之窟宅,神气若存,身康力健;神气若散,身乃死焉。
出自《全唐文·卷一百五十八·存神炼气铭》。
【译文】身体是神气的洞府住宅,神气如果存在,身体就健康、有力气。
神气如果散离,身体就死亡了。
6、凡调气之法,夜半后日中前,气生得调。
出自《备急千金药方·调气法》。
【译文】凡是调气的方法,要在夜半以后到第二天中午之前进行,这个时间是气生的阶段,容易调气。
7、一日之忌,暮无饱食,一月之忌晦无大醉,一岁之忌暮无远行,终身之忌甚无燃烛行房。
出自《备急千金药方·道林养性》。
【译文】一日的忌讳是,晚饭不要吃得太饱,一月的忌讳是,月末不要喝得大醉,一年的忌讳是,晚上不要出远门,终身的忌讳是,晚上不要点灯行房事。
8、药采取不知时节,不以阴干瀑干,虽有药名,终无药实。
出自《千金冀方·采药时节》。
【译文】药材的采取如果不知时节,不用阴干或曝干的办法,虽然有个药的名字,终究没有药的实际效果。
9、凡药皆须采之有时日,阴千曝干,则有气力。
出自《千金翼方·采药时节》。
孙思邈名言_名人名言

孙思邈名言孙思邈名言1、天地之间,唯人为贵,人之所贵,莫过于生。
2、全生之德为大。
3、业济含灵,命悬兹乎。
4、识达道理,似不能言,有大功德,勿自矜伐。
5、阳德乃敷,阴功乃积,南宫度名,北斗落籍。
6、仁者守其仁而廉谨也。
7、金之得盈,福之已竭。
无义之福,于我如浮云,不足以为富也。
8、丈夫处其厚不处其薄,当去礼去圣守愚以自养,斯乃德之源也。
9、至精至微,至意深心。
10、易则易知,简则易从。
11、世无良医,枉死者半,此言非虚。
12、省病诊疾,至意深心,详察形候,纤毫勿失,判处针药,无得参差。
13、先发大慈侧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14、圣人之道,以慈济物,博求众药,以戒不虞。
15、居贫富之中,常须守道,勿以贫富易志改性16、常以深心至诚,恭敬于物,慎勿诈善,以悦于人,终身为善。
17、道之所在,其德不孤。
18、安身之本,必资于食。
救疾之速,必凭于药19、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
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
20、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于至粗至浅之思,其不殆哉!若盈而溢之,虚而损之,通而彻之,塞而壅之,寒而冷之,热而温之,是重加其疾,而望其生,吾见其死矣!21、神存心手之际,意析毫芒之里。
22、博极医源,精勤不倦。
23、寻思妙理,留意钻研。
24、志学之岁,驰百金而循经方,耄及之年,竞三余而勤药铒。
25、一事长于己者,不远万里,伏膺取决。
26、后生志学者少,但知爱富,不知爱学,临事之日,方知学为可贵,自恨孤陋寡闻。
27、思韫入神,神存心手。
28、存不忘亡,安不忘危.29、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
30、福者,造善之积也;祸者,造不善之积也。
31、身安寿永事如何,胸次平夷积善多.。
32、知治身能治国也。
夫爱其民,所以安其国;惜其气,所以全其身。
民散则国亡,气竭则身死。
33、若知进而不知退,知得而不知丧,嗜欲煎其内,权位牵其外,其于过分内热之损,胡可胜言,况乎身灭覆宗之祸,不绝于世哉!34、吾闻善言天者,必质之于人;善言人者,亦本之于天。
孙思邈医德名言大医精诚

孙思邈医德名言大医精诚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
寿夭休论命,修行本在人。
存不忘亡,安不忘危。
后生志学者少,但知爱富,不知爱学,临事之日,方知学为可贵,自恨孤陋寡闻。
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
养老之要,耳无妄听,口无妄言,身无妄动,心无妄念,此皆有益老人也。
人欲劳于形,百病不能成。
省病诊疾,至意深心,详察形候,纤毫勿失,判处针药,无得参差。
先发大慈侧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圣人之道,以慈济物,博求众药,以戒不虞。
居贫富之中,常须守道,勿以贫富易志改性常以深心至诚,恭敬于物,慎勿诈善,以悦于人,终身为善。
道之所在,其德不孤。
安身之本,必资于食。
救疾之速,必凭于药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
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
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于至粗至浅之思,其不殆哉!若盈而溢之,虚而损之,通而彻之,塞而壅之,寒而冷之,热而温之,是重加其疾,而望其生,吾见其死矣!神存心手之际,意析毫芒之里。
博极医源,精勤不倦。
半醉酒,软枕头,暖盖足。
身体常使小劳,则可百达和畅。
早起,尤千金妙方,长寿金丹也。
饮酒可以陶情性,剧饮过多防百病。
《孙真人卫生歌》卫生切要知三戒:大怒、大欲、大醉。
《备急千金要方》善为医者,行欲方而智欲圆,心欲小而胆欲大。
凡欲治疗,先以食疗。
既食疗不愈,后乃用药疗。
多静坐以收心,寡酒色以清心,去嗜欲以养心。
观古训以警心,悟至理以明心贼而得之者祸也,幸而得之者笑也,分而得之者吉也,屈而得之者福也!居其富而失其富,居其贵而不失其贵,祸不及也,寿不折矣!夫生民之道,莫不以养小为大,若无于小,卒不成大,故易称积小以成大。
养性者,不但饵药餐霞,其在兼于百行。
百行周备,虽绝药饵,足以遐年。
恣其情欲,则命同朝露也。
居贫富之中,常须守道,勿以贫富易志改性丈夫处其厚不处其薄,当去礼去圣守愚以自养,斯乃德之源也。
孙思邈格言

孙思邈格言1、贼而得之者祸也,幸而得之者笑也,分而得之者吉也,屈而得之者福也!2、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
3、丈夫处其厚不处其薄,当去礼去圣守愚以自养,斯乃德之源也。
4、恣其情欲,则命同朝露也。
5、仁者守其仁而廉谨也。
6、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
7、存不忘亡,安不忘危。
8、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
9、养性者,不但饵药餐霞,其在兼于百行。
百行周备,虽绝药饵,足以遐年。
10、居贫富之中,常须守道,勿以贫富易志改性11、后生志学者少,但知爱富,不知爱学,临事之日,方知学为可贵,自恨孤陋寡闻。
12、落花无返树之期,逝水绝归源之浪,人之生灭,事可同然,万法皆空,何不悟矣!13、寿夭休论命,修行本在人。
14、福者,造善之积也;祸者,造不善之积也。
15、养老之要,耳无妄听,口无妄言,身无妄动,心无妄念,此皆有益老人也。
16、天有盈虚,人有屯危,不自慎不能济也。
故养性必知足自慎。
17、居其富而失其富,居其贵而不失其贵,祸不及也,寿不折矣!18、后生志学者少,但知爱富,不知爱学,临事之日,方知学为可贵,自恨孤陋寡闻。
19、夫生民之道,莫不以养小为大,若无于小,卒不成大,故易称积小以成大。
20、知治身能治国也。
夫爱其民,所以安其国;惜其气,所以全其身。
民散则国亡,气竭则身死。
21、圣人之道,以慈济物,博求众药,以戒不虞。
22、鬼神盖不能为人祸,亦不能致人之福。
23、淡然无为,神气自满,以此为不死之药。
24、四百四病,身于自造,本非由天。
25、博极医源,精勤不倦。
26、凡人不终眉寿或致夭殁者,皆由不自爱惜,竭情尽意,邀射名利,聚毒攻神,内伤骨髓,外败筋肉,血气将亡。
27、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谓小心也;赳赳武夫,公候干城,谓大胆也;不为利回,不为义疚,行之方也;见机而作,不俟终日,智之园也。
28、形体有可愈之病,天地有可消之灾29、其知道者,法则阴阳,和于术数,饮食常有节,起居常有度,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注解孙思邈养生铭

养生铭孙思邈怒甚偏伤气,思多太损神。
神疲心易疫,气弱病来侵。
勿使悲欢极,当令饮食均。
再三防夜醉,第一戒晨嗔。
亥寝鸣天鼓,寅兴漱玉津。
妖邪难侵犯,精气自全身。
若要无诸病,常当节五辛。
安神宜悦乐,惜气保和纯。
寿夭休论命,修行在本人。
倘能遵此理,平地可朝真。
孙思邈《养生铭》的解释如下:怒甚偏伤气,思多太损神。
神疲心易疫,气弱病相因。
这一节总体上是讲精神养生的,怒之所伤,肝气也;思之所伤,脾胃之气也;喜之所伤,心气也。
气乃肺、肾所主,神依气血所存,正气损伤,岂不心“疫”、病“因”吗!对于此,孙思邈在他的《千金方》中曾引用魏晋时期养生学家嵇康的话说:“养生有五难,名利不去为一难(实乃最大的心病),喜怒不除为二难,声色不去为三难(确为耗心神、伤肾气之大虑),滋味不绝为四难(吃也是非常费脑筋的活),神虑精散为五难。
五者必存,虽心希难老,口诵至言,咀嚼英华,呼吸太阳,不能不回其操、不夭其年也。
五者无于胸中,则信顺日跻,道德日全,不祈善而有福,不求寿而自延,此养生之大旨也。
”在孙氏反复论证的这段话中,重点强调的都是情志对养生的决定性作用。
就孙氏诗中所说之怒伤肝言,它是人情志受损的一种表现。
《黄帝内经》中有明确地论述:“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涌)于上。
”(《素问·生气通天论》)“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飱泄。
”(《素问·举痛论》)也就是说,怒因气生,气则怒发,生气——发怒——生气,构成了一条恶性循环链。
正如《淮南子》所言:“人之性,有所侵犯则怒,怒则血充,血充则气激,气激则发怒”。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他在一首制怒诗中也阐明了雷同的观点:“自知气发每因情,情在何由气得平,若问病根深与浅,此身应与病齐生”。
怒气大发,相应的疾病就会因之而生,受害最直接的是肝胆系统。
因怒导致的机体的气血逆乱,会使人出现头痛、目胀、面红、耳赤、呕血、憋气等症状。
甚则使人昏厥卒倒,因此致死者也不罕见。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血气方刚的周瑜性情急躁,容易发怒。
孙思邈百字铭全文解释

孙思邈百字铭全文解释1. 寒头暖足胜于良药:这句话的意思是,保持头部和足部的温暖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要性超过了许多药物。
在中医理论中,头部和足部是人体的重要穴位和经络汇集之地,保持这两个部位的温暖可以调和全身的气血,达到保健的效果。
2. 忍怒以全阴,抑喜以养阳:这句话告诫人们要学会控制情绪,避免大喜大怒。
通过忍耐和抑制情绪,可以保持身体的阴阳平衡,有利于健康。
3. 清晨一碗粥,夜晚一瓯汤:这句话强调了饮食的重要性。
清晨喝一碗热粥,可以调和胃气,促进营养吸收;夜晚喝一碗热汤,有助于舒缓疲劳,调和阴阳。
4. 无病休嫌瘦,身安莫怨贫:这句话提醒人们不要过于追求物质财富,而要重视身体健康。
一个健康的身体胜过一切财富。
5. 慎勿将身睡卧于凡地:这句话告诫人们要珍惜自己的身体,不要过度疲劳或损害身体健康。
6. 朝臣待漏五更寒,请见垂衣不暖身:这句话比喻君主勤政爱民,夜以继日地处理政务,不辞辛劳。
这也可以引申为医生对患者的关心和付出。
7. 父母养育恩深重,切不可忘孝为先:这句话强调了孝道的重要性,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回报他们。
同时也在提醒人们孝道是医学伦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8. 水流清源远复归,劝君惜字值千金:这句话告诫人们要珍惜字纸的价值和作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文字具有极高的神圣性和价值。
同时也在提醒人们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念。
9. 美妇不贤招顷刻之祸乱,室女不正招灾害及身:这句话告诫人们要有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美貌或财富并不能保证一个人的幸福或安全;相反,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举止更为重要。
10. 每日清晨一盘水,漱口浣面吾自知:这句话强调了保持口腔卫生的重要性。
每天清晨用清水漱口和洗脸可以促进身体健康。
11. 夜行方便莫待迟,神行即我伴相随:这句话告诫人们要养成好的习惯并持之以恒。
一个良好的习惯可以伴随人的一生并带来许多好处。
12. 百年三万六千日,光阴易逝恒可惜:这句话提醒人们要珍惜时间。
药王孙思邈最经典8句话

药王孙思邈最经典8句话
1.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
”就像我们对待自己最珍视的宝贝一样,人的生命难道不应该是最宝贵的吗?比如说,当有人遇到生命危险,大家都会竭尽全力去帮助,这就是对生命尊重的体现呀!
2. “养生之道,常欲小劳。
”这就好比车子要时常开动才不会生锈,人也需要经常活动活动呀!你看那些爱运动的人,总是精神饱满,身体倍儿棒呢!
3. “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
”这就像提前给身体打了预防针,难道不是很重要吗?就像平时注意饮食健康、作息规律,就能避免很多疾病的发生呀!
4. “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
”这不就像我们做事要勇敢但又要细心,聪明但又要守规矩嘛!比如在面对困难时,要大胆去尝试解决,但又要谨慎思考每一步哦!
5. “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
”这就好像不懂乐谱就不能说自己是音乐家一样呀!医生要是不懂《易经》,那怎么能成为厉害的太医呢?
6.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
”就如同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医生一定要静下心来呀!比如在手术时,医生就得全神贯注,才能更好地救治病人呢!
7. “省病诊疾,至意深心,详察形候,纤毫勿失。
”这就如同侦探查案一样,要非常仔细认真,一丝一毫都不能错过呀!医生诊断病情不也是这样吗?
8. “世无良医,枉死者半,此言非虚。
”想想看,如果没有好医生,那得有多少人会遭受不幸啊,这难道不是很可怕吗?就像在一些偏远地区,缺少好的医疗资源,真的会让很多人得不到及时救治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孙思邈名言
本文是关于名人名言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孙思邈名言
1、阳德乃敷,阴功乃积,南宫度名,北斗落籍。
——孙思邈
2、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
——孙思邈
3、易则易知,简则易从。
——孙思邈
4、常言善道,天与之福。
——孙思邈
5、夫生民之道,莫不以养小为大,若无于小,卒不成大,故易称积小以成大。
——孙思邈
6、恣其情欲,则命同朝露也。
——孙思邈
7、一事长于己者,不远万里,伏膺取决。
——孙思邈
8、神存心手之际,意析毫芒之里。
——孙思邈
9、德不足是以贫马,心不足是以死马! --孙思邈
10、饮食有常节,超居有常度,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孙思邈
11、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长寿。
——孙思邈
12、淡然无为,神气自满,以此为不死之药。
——孙思邈
13、食气者则和静而延寿。
——孙思邈
14、其知道者,法则阴阳,和于术数,饮食常有节,起居常有度,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孙
思邈
15、身安寿永事如何,胸次平夷积善多. 。
——孙思邈
16、神仙之道难致,养性之术易崇。
——孙思邈
17、落花无返树之期,逝水绝归源之浪,人之生灭,事可同然,万法皆空,何不悟矣!
18、道之所在,其德不孤。
——孙思邈
19、思韫入神,神存心手。
——孙思邈
20、晚而自保,犹得延年益寿。
——孙思邈
21、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谓小心也;赳赳武夫,公候干城,谓大胆也;不为利回,不为义疚,行之方也;见机而作,不俟终日,智之园也。
——孙思邈
22、积伤至尽,尽则早亡。
——孙思邈
23、存不忘亡,安不忘危。
--孙思邈
24、知治身能治国也。
——孙思邈夫爱其民,所以安其国;惜其气,所以全其身。
——孙思邈民散则国亡,气竭则身死。
——孙思邈
25、所以病苦,人自作亡,非关运也! --孙思邈
26、至精至微,至意深心。
——孙思邈
27、仁者守其仁而廉谨也。
——孙思邈
28、寻思妙理,留意钻研。
——孙思邈
29、养性者,不但饵药餐霞,其在兼于百行。
——孙思邈百行周备,虽绝药饵,足以遐年。
——孙思邈
30、凡人不终眉寿或致夭殁者,皆由不自爱惜,竭情尽意,邀射名利,聚毒攻神,内伤骨髓,外败筋肉,血气将亡。
——孙思邈
31、多愁则心慑,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
——孙思邈
32、常以深心至诚,恭敬于物,慎勿诈善,以悦于人,终身为善。
——孙思邈
33、全生之德为大。
——孙思邈
34、居贫富之中,常须守道,勿以贫富易志改性
35、旨约而瞻广,业少而功多。
——孙思邈
36、若知进而不知退,知得而不知丧,嗜欲煎其内,权位牵其外,其于过分内热之损,胡可胜言,况乎身灭覆宗之祸,不绝于世哉!
37、四百四病,身于自造,本非由天。
——孙思邈
38、博极医源,精勤不倦。
——孙思邈
39、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
——孙思邈
40、忍怒以全阴,抑喜以养阳。
——孙思邈
41、天无一岁不寒暑,人无一日不忧喜,故有天行瘟疫病者,即天地变化之一气也。
——孙思邈
42、金之得盈,福之已竭。
——孙思邈无义之福,于我如浮云,不足以为富也。
——孙思邈
43、安身之本,必资于食。
救疾之速,必凭于药。
--孙思邈
44、福者,造善之积也;祸者,造不善之积也。
——孙思邈
45、鬼神盖不能为人祸,亦不能致人之福。
——孙思邈
46、世无良医,枉死者半,此言非虚。
——孙思邈
47、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
——孙思邈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
——孙思邈
48、圣人之道,以慈济物,博求众药,以戒不虞。
——孙思邈
49、丈夫处其厚不处其薄,当去礼去圣守愚以自养,斯乃德之源也。
——孙思邈
50、养老之要,耳无妄听,口无妄言,身无妄动,心无妄念,此皆有益老人也。
——孙思邈
51、吾闻善言天者,必质之于人;善言人者,亦本之于天。
——孙思邈
52、贼而得之者祸也,幸而得之者笑也,分而得之者吉也,屈而得之者福也! 。
--孙思邈
53、后生志学者少,但知爱富,不知爱学,临事之日,方知学为可贵,自恨孤陋寡闻。
——孙思邈
54、形体有可愈之病,天地有可消之灾。
--孙思邈
55、先发大慈侧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孙思邈
56、卫生切要知三戒:大怒大欲并大醉。
——孙思邈
57、人资饮食以养身,去其甚者自安适.。
——孙思邈
58、天有盈虚,人有屯危,不自慎不能济也。
——孙思邈故养性必知足自慎。
——孙思邈
59、识达道理,似不能言,有大功德,勿自矜伐。
——孙思邈
60、业济含灵,命悬兹乎。
——孙思邈
61、养性必先知自慎,慎以畏为本。
——孙思邈故士无畏则简
仁义;农无畏则惰稼穑;工无畏则慢规矩;商无畏则贷下殖;子无畏则忘孝;爷无畏则废慈;臣无畏则功不立;君无畏则乱不治。
——孙思邈
62、志学之岁,驰百金而循经方,耄及之年,竞三余而勤药铒。
——孙思邈
63、寿夭休论命,修行本在人。
——孙思邈
64、每日必须调气补泻,按摩导引不佳。
——孙思邈勿以健康便为常然。
——孙思邈常须安不忘危,予防诸病也。
——孙思邈
65、省病诊疾,至意深心,详察形候,纤毫勿失,判处针药,无得参差。
——孙思邈
66、为无为之事,乐恬淡之味,省皂纵欲快志,得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
——孙思邈
67、食啖鲜肴,务令简少。
——孙思邈
68、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于至粗至浅之思,其不殆哉!若盈而溢之,虚而损之,通而彻之,塞而壅之,寒而冷之,热而温之,是重加其疾,而望其生,吾见其死矣! --孙思邈
69、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其运动故也。
——孙思邈
70、天地之间,唯人为贵,人之所贵,莫过于生。
——孙思邈
71、居其富而失其富,居其贵而不失其贵,祸不及也,寿不折矣!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