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的还原糖、非还原糖、总糖测定

合集下载

总糖和还原糖的测定

总糖和还原糖的测定

总糖和还原糖的测定(3,5—二硝基水杨酸法)实验报告前言糖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吃的米饭、水果、零食中或多或少都含有一些糖类。

同时,糖也是我们维持机体运动所必不可少的物质,没有了它,就没有了能量的来源。

我们这次便走进实验室探索糖类的奥秘。

本次实验我们将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总糖和还原糖中的含糖量。

本次实验中,我们除了要掌握还原糖和总糖的测定基本原理还要学习比色法测定还原糖的操作方法以及分光度法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它们的测定方法吧。

还原糖的测定是糖定量测定的基本方法。

还原糖是指含有自由醛基或酮基的糖类,单糖都是还原糖,双糖和多糖不一定是还原糖,其中乳糖和麦芽糖是还原糖,蔗糖和淀粉是非还原糖。

利用糖的溶解度不同,可将植物样品中的单糖、双糖和多糖分别提取出来,对没有还原性的双糖和多糖,可用酸水解法使其降解成有还原性的单糖进行测定,再分别求出样品中还原糖和总糖的含量(还原糖以葡萄糖含量计)。

还原糖在碱性条件下加热被氧化成糖酸及其它产物,3,5-二硝基水杨酸则被还原为棕红色的3-氨基-5-硝基水杨酸。

在一定范围内,还原糖的量与棕红色物质颜色的深浅成正比关系,利用分光光度计,在540nm波长下测定光密度值,查对标准曲线并计算,便可求出样品中还原糖和总糖的含量。

由于多糖水解为单糖时,每断裂一个糖苷键需加入一分子水,所以在计算多糖含量时应乘以0.9。

一、实验目的1、掌握还原糖和总糖的测定的基本原理2、学习比色法测定还原糖的操作方法3、学习分光光度法测定的原理和方法二、实验原理还原糖的测定是糖定量测定的基本方法。

还原糖是指含有自由醛基或酮基的糖类,单糖都是还原糖,双糖和多糖不一定是还原糖,其中乳糖和麦芽糖是还原糖,蔗糖和淀粉是非还原糖。

利用糖的溶解度不同,可将植物样品中的单糖、双糖和多糖分别提取出来,对没有还原性的双糖和多糖,可用酸水解法使其降解成有还原性的单糖进行测定,再分别求出样品中还原糖和总糖的含量(还原糖以葡萄糖含量计)。

食品检验工之食品饮料中总糖的测定(还原糖法)

食品检验工之食品饮料中总糖的测定(还原糖法)

饮料中总糖的测定测定总糖通常以还原糖的测定方法为基础,将食品中的非还原性双糖,经酸水解成还原性单糖,再按还原糖的测定法测定,测出以转化糖的总糖量。

若需要单纯测定食品中的蔗糖量,可分别测定样品水解前的还原糖量及水接后的还原糖量,两者的差再乘以校正系数0.95就是蔗糖量,即1g转化糖量相当于0.95g蔗糖量。

1.原理样品除去蛋白质后,加入稀盐酸,在加热条件下使蔗糖水解转化为还原糖,再以直接滴定法或高锰酸钾法测定。

还原糖测定原理是根据还原糖可以还原碱性酒石酸铜,生成氧化亚铜这一特性来决定的。

碱性酒石酸铜溶液时有甲乙液混合而成。

试剂甲为硫酸铜溶液,试剂乙为氢氧化钠与酒石酸钾钠的混合液。

甲乙两中溶液的混合液与还原糖作用,在加热滴定时产生红色氧化亚铜,滴定终点可以借助次甲基兰做指示剂。

次甲基兰在碱性溶液中(加热至沸腾)可被还原成无色。

2.仪器!)恒温水浴箱2)其他仪器同还原糖的测定3试剂1)6mol/L盐酸溶液2)甲基红指示剂:称取0.1g甲基红溶于100Ml60%(体积分数)乙醇中。

3)200g/L氢氧化钠溶液4)1mg/ml葡萄糖标准溶液:精密称取1.0000 g经过99℃士l℃干燥至恒量的纯葡萄糖,加水溶后移入1000 mL容量瓶中,加入5 mL盐酸 (防止微生物生长),用水稀释到1000 mL。

5)碱性酒石酸铜甲液:称取15g硫酸铜及0.05g次甲基蓝,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0毫升6)碱性酒石酸铜乙液:称取50g酒石酸钾钠及75g氢氧化钠,溶于水中,再加入4g亚铁氰化钾,完全溶解后,用水稀释至1000毫升,贮存于橡胶塞玻璃瓶中。

7)乙酸锌溶液:称取乙酸锌结晶21.9g,加3毫升冰醋酸,加水溶解至100毫升8)106g/L亚铁氰化钾溶液4测定方法(1)样品处理(对于无蛋白质的饮料此处理步骤可以省略)吸取果汁饮料样品10毫升于250毫升容量瓶中,加少量水摇匀,摇匀后加入5毫升乙酸锌溶液,混匀后放置2min,再加入5毫升亚铁氰化钾溶液,震摇,加水定容并摇匀后静置30min,用干滤纸过滤,弃去初滤液,过滤液备用.(2)标定碱性酒石酸铜溶液:标定碱性酒石酸铜溶液:准确吸取碱性酒石酸铜甲液和乙液各5 mL于锥形瓶中,加水l0 mL和玻璃珠2粒,从滴定管滴加约9 mL葡萄糖标准溶液,加热使其在2min内沸腾 (严格控制),趁沸以先快后慢的速度滴加样品溶液,滴定时始终保持溶液呈沸腾状态,待溶液蓝色变浅,以0.5滴/s的速度继续滴加葡萄糖标准溶液,直至溶液蓝色刚好褪去为终点。

淀粉、总糖、还原糖的测定方法

淀粉、总糖、还原糖的测定方法

淀粉、总糖、还原糖的测定方法淀粉的测定方法---蒽酮法一( 原理用乙醇将烟叶中可溶性糖浸出并分离出去,而后烟叶中淀粉用适量Hcl,因淀粉在稀酸作用下被水解成葡萄糖,再按葡萄糖测定进行。

根据葡萄糖的含量从而算出淀粉含量。

二( 仪器设备三角瓶50ml 容量瓶100ml 移液管10ml、1ml 漏斗圆底烧瓶1000ml 离心管和离心机水浴锅温度计烘箱滤纸天平分光光度计三( 试剂盐酸乙醇氢氧化钠蒽酮四、试剂的配制和标准曲线的绘制1. 葡萄糖标准液的配制称取无水葡萄糖(AR级)0.1g溶于蒸馏水中,定容至100毫升,用前取此液10毫升,再用水稀释至100毫升。

2. 标准曲线的绘制取6支干洁刻度试管,依次移入葡萄糖标准液(100μg/ml)0,0.20,0.40,0.60,0.80,1.00ml后,再从1至6试管依次补加1.0,0.8,0.6,0.4,0.2,0ml蒸馏水后,再分别加入蒽酮试剂5毫升,于沸水中加热10分钟,冷却后在620nm波长处比色,记录OD值,以吸光值为纵坐标,糖含量为横坐标,绘出标准曲线 3. 80%乙醇的配制取400毫升乙醇加水定容至500ml4. 1当量的盐酸配制 43毫升浓盐酸加水定容至500ml5. 10%氢氧化钠配制 10g氢氧化钠溶于100ml水中6. 蒽酮试剂:1克蒽酮溶于72%的HSO1000ml(98%的HSO+240的蒸馏水),棕色瓶冰箱2424保存2,3周。

五实验步骤1. 分离出水溶性糖0.1g样置于离心管中加入8毫升80%乙醇 80?水浴浸提30分钟冷却后离心(3600转)5分钟残渣再加入8ml80%乙醇。

重复三次2. 水解残渣用1当量的盐酸15ml洗入50ml三角瓶,摇匀后烘箱105度加热3.5小时,冷却后加10%氢氧化钠6ml中和,过滤,蒸馏水定容100ml。

3. 测定取滤液1ml(空白用1ml蒸馏水代替),加入蒽酮试剂5ml,摇匀,于沸水浴中加热10分钟,冷却后在620nm波长处比色六结果的计算与表述C=AN*0.9/WC—样品淀粉含量(μg/g) W—样品重量(g)A—标准曲线查得的糖量(μg) N—样品提取液占样品反应液的倍数蒽酮比色法测总糖:实验步骤:1、可溶性糖的提取:准确称取烟叶样品0.100克,置于离心管中,加入8毫升80%乙醇,于80?水浴浸提30分钟,冷却后于4000转离心5分钟,收集上清液,残渣再加入8毫升80%乙醇,再次浸提,重复两次,将三次提取的上清液合并于100毫升容量瓶中并定容至100毫升。

食品检验中总糖量测定

食品检验中总糖量测定

总糖量测定1.检验项目糕点中总糖量的测定2.检验目的:碳水化合物,亦称糖类或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一亦大类有机化合物,是人体必需的重要营养之一,食品中的糖除具有还原性的单糖、双糖外,所采用的糖一般都是优质蔗糖,属非还原糖,在生产过程中蔗糖被水解后部分生成还原糖。

因此,在食品的生产,常规分析及成品质量中,通常都有“总糖”这一指标,即测定食品中还原糖分与蔗糖分的总量。

还原糖与蔗糖分总量俗称总糖量,蔗糖经水解生成等量葡萄糖的混合物,俗称转化糖。

3.检验原理样品经除去蛋白质后,其中蔗糖经酸水解转化为还原糖。

在加热条件下,直接滴定标定过的碱性酒石酸铜液,还原糖将二甲酮还原为氧化亚铜。

以次甲基蓝为指示剂,当达到终点时,稍过量的还原糖立即把蓝色的氧化型次甲基蓝还原为无色的还原型次甲基蓝,根据样品液的消耗的体积,计算还原糖含量。

4.检验依据乳及乳制品P252-255 GB/5009.8-20035.检验条件室温下进行。

1.碱性酒石酸铜甲液:称取15g硫酸铜(CuSO4.5H2O)及0.05g次甲基蓝,溶于水并定容至1000ml。

2.碱性酒石酸铜乙液:称取50g酒石酸钾钠及75gNaOH,溶于水,再加入4g亚铁氰化钾,完全溶解后,用水稀释至1000ml,储存于橡胶塞玻璃瓶中。

3.乙酸锌溶液:称取21.9g乙酸锌,加3ml冰乙酸,加入溶解并稀释至100ml。

4.亚铁氰化钾(10.6%):称取10.6g亚铁氰化钾,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

5.盐酸(1:1)。

6.甲基红乙醇溶液(1g/L)。

7.NaOH(200g/L)。

8.葡萄糖标准溶液:准确称取1.0000g。

9.盐酸。

10.经98℃-100℃干燥至恒重的葡萄糖,加水溶解后,加入5ml盐酸,并以水并稀释至1000ml,此溶液1ml相当于1mg葡萄糖。

11.仪器:锥型瓶150ml 3只容量瓶250ml 1只容量瓶100ml 1只胖度吸管5ml 2支刻度吸管5ml 4支电炉500w 1台水浴锅1台6.操作步骤1.样品的处理:称取2.5-5.0g以粉粹的样品,置于250ml容量瓶中,加50ml水,摇匀后慢慢加入5ml 乙酸锌溶液及5ml亚铁氰化钾(10.6%),加水至刻度,混匀,静止30min,用干燥滤纸过滤,滤液备用。

食品中总糖的测定国标的方法

食品中总糖的测定国标的方法

食品中总糖的测定国标的方法一、糕点、糖果中还原糖的测定1、直接滴定法1)原理:样品经除去蛋白质后,在加热条件下,直接滴定经标定的碱性酒石酸铜溶液,还原糖将二价铜还原为氧化亚铜。

以亚甲基蓝为指示剂,在终点稍过量的还原糖将蓝色的氧化型亚甲基蓝还原为无色的还原型亚甲基蓝,根据试样所消耗的体积计算还原糖的含量。

直接滴定法已经过多次改进,只要严格遵守实验条件,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和重现性是能够满足定量分析的要求。

2)试剂①费林氏剂甲液:称取15g硫酸铜(CuSO4·5H2O)及0.05g四甲基蓝,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0ml。

②费林氏剂乙液:称取50g酒石酸钾钠及75gNaOH,溶于水中,再加入4g亚铁氰化钾,完全溶解后,用水稀释至1000ml,贮存于橡胶塞玻璃瓶内。

③乙酸锌溶液:称取乙酸锌结晶21.9g,加3ml冰醋酸,加水溶解至100ml。

④106g/l亚铁氰化钾溶液。

⑤葡萄糖标准溶液:准确称取1.0000g经过96±2℃干燥2h的纯葡萄糖,加水溶解后加入5mlHCl,并以水稀释至1000ml。

此溶液每1ml相当于1.0mg葡萄糖。

3)操作方法①样品处理:准确称取样品(粉碎后的)2.5~5.0g置于250ml容量瓶中,加水50ml,摇匀后慢慢加入5ml乙酸锌溶液,混匀后再慢慢加入5ml亚铁氰化钾溶液,振摇,加水定容并摇匀后静置30min,用干滤纸过滤,弃去初始滤液,过滤液备用。

②标定碱性酒石酸铜溶液:吸取 5.00ml碱性酒石酸铜甲液及5.00ml碱性酒石酸铜乙液,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水10ml,加入玻璃珠3粒,从滴定管加约9ml标准葡萄糖液,使其在2min内加热至沸。

趁热以0.5滴/s的速度继续滴加糖液,直至溶液颜色刚好褪去为终点,记录消耗葡萄糖液的体积。

平行操作3次,得m平均消耗葡萄糖液的体积。

计算每10ml(甲、乙各5ml)碱性酒石酸铜溶液相当于葡萄糖的质量(mg),即m=v×c式中m——10ml碱性酒石酸铜溶液相当于葡萄糖的质量(mg)v——标定时消耗葡萄糖标准溶液的总体积c——葡萄糖标准溶液的浓度(mg/ml)③样品溶液的预测定:吸取费林氏甲、乙液各5ml,置于150ml 三角瓶中,加水10ml、玻璃珠2粒,控制在2min内加热至沸,趁沸以先快后慢的速度,从滴定管中加样液,趁沸以0.5滴/s的速度继续滴定至蓝色刚好褪去为终点,记录消耗样液的体积。

食品中总糖、还原糖的测定

食品中总糖、还原糖的测定

食品中转化糖(总糖)、还原糖的测定1安全性评估谨防试剂灼伤:加入碱性酒石酸铜甲乙液、20%氢氧化钠和2%盐酸试剂时,需佩戴一次性乳胶手套。

谨防玻璃割伤:使用前检查玻璃仪器外观完好无损,使用时注意轻拿轻放,清洗时,需佩戴防割手套。

谨防高温烫伤:滴定时,调节滴定管滴定速度的手需佩戴涂脂手套/一次性乳胶手套,且不裸露手腕皮肤,双手不碰及电陶炉表面。

2 目的规范食品中转化糖(总糖)、还原糖的检测流程,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 范围适用于各类食品中转化糖(总糖)、还原糖的测定。

4 依据参照GB 5009.7 - 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还原糖的测定、GB 5009.8 - 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乳糖的测定。

5 检测原理还原糖(直接滴定法):试样经除去蛋白质后,在加热条件下,以亚甲基蓝作指示剂,滴定标定过的碱性酒石酸铜溶液(用葡萄糖标准溶液标定),根据样品液消耗体积计算还原糖含量。

转化糖(总糖)(酸水解-莱茵-埃农氏法):试样经除去蛋白质后,其中蔗糖经盐酸水解转化为还原糖,再按还原糖测定,根据样品液消耗体积计算转化糖(总糖)含量。

注:①为消除氧化亚铜沉淀对滴定终点观察的干扰,在碱性酒石酸铜乙液中加入少量亚铁氰化钾,使之与Cu2O生成可溶性的无色络合物,而不再析出红色沉淀,其反应如下:Cu2O↓+K4Fe(CN)6+H2O=K2Cu2Fe(CN)6+2KOH②碱性酒石酸铜甲液和乙液应分别贮存,用时才混合,否则酒石酸钾钠铜络合物长期在碱性条件下会慢慢分解析出氧化亚铜沉淀,使试剂有效浓度降低。

6 试剂和仪器:实验室三级用水6.1 试剂2 %盐酸溶液,20 %氢氧化钠溶液,碱性酒石酸铜溶液:碱性酒石酸铜甲液(以下简称A 液)(硫酸铜+亚甲基蓝)+碱性酒石酸铜乙液(以下简称B液)(酒石酸钾钠+氢氧化钠+亚铁氰化钾),乙酸锌溶液(219 g/L),亚铁氰化钾溶液(106 g/L),葡萄糖标准溶液。

实验一 还原糖和总糖含量的测定

实验一 还原糖和总糖含量的测定

实验一还原糖和总糖含量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了解还原糖和总糖含量的测定原理,熟悉实验步骤。

2、掌握还原糖和总糖含量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项目及所用仪器1、还原糖:Benedict试剂,烧杯,伏安电极,示波器,旋涡振荡仪;2、总糖:滤纸、热板、氧化棉芯,旋涡振荡仪。

三、实验原理1、还原糖:Benedict试剂由碳酸锰盐溶液、碳酸铵溶液、氯化钠溶液和抗上皮染料橙Ⅲ组成。

当还原糖作用于Benedict试剂时,会与其中的锰离子发生反应,生成蓝色配体,从而使抗上皮染料橙Ⅲ发生变色;2、总糖:将样品与氧化棉芯一起置于热板中,加热到900℃时,碳水化合物在此温度条件下完全分解为糖和水,糖与热板表面发生热反应而分解,引起氧化棉芯之上有显著黑色浓缩形成,即糖皿现象,根据糖皿质量来推算样品中碳水化合物的质量。

四、实验步骤1、还原糖测定:(1)将1ml Benedict溶液放至烧杯中;(2)向烧杯中加入1ml样品液体,根据不同液体不同加入2-3滴 (液体较稠时) 或1-2滴 (液体较洁时) 酸碱度调节液;(3)将伏安电极组件放入烧杯中,并选取示波器连接;(4)加热26℃下水浴加热,取示波器时加热过程中的电势;(5)检测峰面上的电势,来比较是否有变色;(6)如果有变色,就用旋涡振荡仪对发生变色的液体测定样品含有的还原糖含量。

(1)将样品5ml液体流入滤纸中,滤取液体;(2)将滤取的液体均匀的淋洒在氧化棉芯之上,并将其置于热板之上;(3)将热板加热,观察过程中糖皿现象的变化,双环现象表示反应完成;五、结果计算还原糖:检测变色后用旋涡振荡仪测定吸光度值,用标准曲线求出浓度;总糖:使用朱诺重量比法称取峰面上的焦灰,根据标准曲线求出浓度,以重量比计算样品中碳水合物的含量。

六、安全措施1、食品分析实验中,需要遵守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具体包括:实验前应安全检查仪器,按要求穿防护服、佩戴护目镜,使用专用工具等;2、使用热源时,需要注意:电源线耐热、工作在室内,不能离开,保持室内通风;3、使用化学试剂时,应具备良好的操作习惯,佩戴护手镯、护目镜,禁止吞咽及外用,实验结束后将试剂放回原位,实验结束后要做好清洗工作。

总糖和还原糖的测定

总糖和还原糖的测定

总糖和还原糖的测定(3,5—二硝基水杨酸法)实验报告前言糖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吃的米饭、水果、零食中或多或少都含有一些糖类。

同时,糖也是我们维持机体运动所必不可少的物质,没有了它,就没有了能量的来源。

我们这次便走进实验室探索糖类的奥秘。

本次实验我们将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总糖和还原糖中的含糖量。

本次实验中,我们除了要掌握还原糖和总糖的测定基本原理还要学习比色法测定还原糖的操作方法以及分光度法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它们的测定方法吧。

还原糖的测定是糖定量测定的基本方法。

还原糖是指含有自由醛基或酮基的糖类,单糖都是还原糖,双糖和多糖不一定是还原糖,其中乳糖和麦芽糖是还原糖,蔗糖和淀粉是非还原糖。

利用糖的溶解度不同,可将植物样品中的单糖、双糖和多糖分别提取出来,对没有还原性的双糖和多糖,可用酸水解法使其降解成有还原性的单糖进行测定,再分别求出样品中还原糖和总糖的含量(还原糖以葡萄糖含量计)。

还原糖在碱性条件下加热被氧化成糖酸及其它产物,3,5-二硝基水杨酸则被还原为棕红色的3-氨基-5-硝基水杨酸。

在一定范围内,还原糖的量与棕红色物质颜色的深浅成正比关系,利用分光光度计,在540nm波长下测定光密度值,查对标准曲线并计算,便可求出样品中还原糖和总糖的含量。

由于多糖水解为单糖时,每断裂一个糖苷键需加入一分子水,所以在计算多糖含量时应乘以。

一、实验目的1、掌握还原糖和总糖的测定的基本原理2、学习比色法测定还原糖的操作方法3、学习分光光度法测定的原理和方法二、实验原理还原糖的测定是糖定量测定的基本方法。

还原糖是指含有自由醛基或酮基的糖类,单糖都是还原糖,双糖和多糖不一定是还原糖,其中乳糖和麦芽糖是还原糖,蔗糖和淀粉是非还原糖。

利用糖的溶解度不同,可将植物样品中的单糖、双糖和多糖分别提取出来,对没有还原性的双糖和多糖,可用酸水解法使其降解成有还原性的单糖进行测定,再分别求出样品中还原糖和总糖的含量(还原糖以葡萄糖含量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淀粉测定
淀粉的测定方法有多种, 淀粉的测定方法有多种,部是根据淀粉的理化 性质而建立的。常用的方法有: 性质而建立的。常用的方法有: 酸水解法 酶水解法 旋光法
淀粉测定
淀粉→还原糖 (测定方法如上) (酶水解或酸水解) 还原糖折算成淀粉含量
酸水解法
原理 样品经乙醚除去脂肪, 样品经乙醚除去脂肪,乙醇除去可溶 性糖类后,用盐酸水解淀粉为葡萄糖, 性糖类后,用盐酸水解淀粉为葡萄糖, 按还原糖测定方法测定还原糖含量, 按还原糖测定方法测定还原糖含量,再 折算为淀粉含量。 折算为淀粉含量。
食品中可溶性糖类通常是指葡萄糖、果 食品中可溶性糖类通常是指葡萄糖、 糖等游离单糖及蔗糖等低聚糖。 糖等游离单糖及蔗糖等低聚糖。一般须 将样品磨碎、浸渍成溶液(提取液), 将样品磨碎、浸渍成溶液(提取液), 经过滤后再测定
还原糖的测定——高锰酸钾法(费林试 液法) 还原糖+Cu2+→Cu2O↓ Cu2O +Fe3++H+→Cu2++ Fe2+ Fe2++KMnO4 → Fe3++Mn2+ 其过程:提取液的制备→氧化→过滤→ 溶解→滴定→空白试验→计算。 (计算得 Cu2O量查表→ 还原糖量)
高锰酸钾滴定法
原理 将样液与一定量过量的碱性酒石 酸铜溶液反应,还原糖将二价铜还原为 氧化亚铜,经过滤,得到氧化亚铜沉淀, 加入过量的酸性硫酸铁溶液将其氧化溶 解,而三价铁盐被定量地还原为亚铁盐, 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所生成的亚铁 盐,根据高锰酸钾溶液消耗量可计算出 氧化亚铜的量,再从检索表中查出氧化 亚铜量相当的还原糖量,即可计算出样 品中还原糖含量。
试剂
碱性酒石酸铜甲液:称取15g硫酸铜 (CuSO4·5H2O)及0.05 g次甲基蓝,溶于 水中并稀释至1000mL。 碱性酒石酸铜乙液:称取50g酒石酸钾钠及 75g氢氧化钠,溶于水中,再加入4g亚铁氰 化钾,完全溶解后,用水稀释至1000mL,贮 存于橡皮塞玻璃瓶中。
乙酸锌溶液:称取21.9g乙酸锌 [Zn(CH3OO)2·2H2O],加3mL冰醋酸,加水 溶解并稀释至100mL。 亚铁氰化钾溶液:106g/L。称取10.6g亚铁氰 化钾[K4Fe(CN)6·3H2O],溶于水中,稀释至 100mL。 盐酸。 葡糖糖标准溶液:准确称取1.000g经过98~ 100℃干燥至恒重的纯葡萄糖,加水溶解后加 入5mL盐酸,并用水稀释至1000mL,此溶液 毫升相当于1mg葡萄糖。
旋光法
原理 淀粉具有旋光性, 淀粉具有旋光性,在一定条件下旋光度的 大小与淀粉的浓度成正比。 大小与淀粉的浓度成正比。用氯化钙溶液提 取淀粉,使之与其他成分分离, 取淀粉,使之与其他成分分离,用氯化锡沉 淀提取液中的蛋白质后,测定旋光度, 淀提取液中的蛋白质后,测定旋光度,即可 计算出淀粉含量。 计算出淀粉含量。
适用范围及特点 本法又称快速法, 本法又称快速法,它是在蓝一爱农容量法基础上 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试剂用量少,操作和计算都 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试剂用量少, 比较简便、快速,滴定终点明显。 比较简便、快速,滴定终点明显。 适用于各类食品中还原糖的测定。但测定酱油、 适用于各类食品中还原糖的测定。但测定酱油、 深色果汁等样品时,因色素干扰, 深色果汁等样品时,因色素干扰,滴定终点常常模 糊不清,影响准确性。 糊不清,影响准确性。 本法是国家标准分析方法。 本法是国家标准分析方法。
测定方法
样品处理 碱性酒石酸铜溶液的标定
准确吸取碱性酒石酸铜甲液和乙液各 5.0mL,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水 10mL,加入玻璃珠2粒。从滴定管中加 约9mL葡萄糖标准溶液,加热使其在 2min内加热至沸,趁热以每2s 1滴的速 度继续用葡萄糖标准溶液滴定,直至蓝 色刚好退去为终点。记录消耗葡萄糖标 准溶液的体积。平行操作三次取其平均 值。
适用范围
因为淀粉酶有严格的选择性、它只水解淀粉而不会 因为淀粉酶有严格的选择性、 水解其他多糖,水解后通过过滤可除去其他多糖。 水解其他多糖,水解后通过过滤可除去其他多糖。 所以该法不受半纤维素、多缩戊糖、果胶质等多糖 所以该法不受半纤维素、多缩戊糖、 的干扰,适合于这类多糖含量高的样品, 的干扰,适合于这类多糖含量高的样品,分析结果 准确可靠,但操作复杂费时。 准确可靠,但操作复杂费时。
③滴定必须在沸腾条件下进行,其原因 一是可以加快还原糖与Cu2+的反应速度; 二是次甲基蓝变色反映是可逆的,还原 型次甲基蓝遇空气中氧时又会被氧化为 氧化型。此外,氧化亚铜也极不稳定, 易被空气中氧所氧化。保持反应液沸腾 可防止空气进入,避免次甲基蓝和氧化 亚铜被氧化而增加耗糖量。
④本方法中,测定条件如反应液碱度、 热源强度、加热时间、滴定速度、反应 进行的程度等均会对测定结果造成影响, 因此应严格按照规定的条件操作。
本章小结 1、重、难点及适用范围 掌握还原糖的测定方法及原理(高锰酸 钾法、直接滴定法) 了解淀粉的测定过程(酶水解法、酸水 解法) 2、作业
说明
①为消除氧化亚铜沉淀对滴定终点观察的干扰,在 碱性酒石酸铜乙液中加入少量亚铁氰化钾,使之与 Cu2O生成可溶性的无色络合物,而不再析出红色 沉淀,其反应如下: Cu2O↓+K4Fe(CN)6+H2O K2Cu2Fe(CN)6+2KOH ②碱性酒石酸铜甲液和乙液应分别贮存,用时才混 合,否则酒石酸钾钠铜络合物长期在碱性条件下会 慢慢分解析出氧化亚铜沉淀,使试剂有效浓度降低。
试剂
碱性酒石酸铜甲液:称取34.639g硫酸 铜(CuSO4·5H2O),加适量水溶解, 加入0.5mL盐酸,加水稀释至500 mL, 用精制石棉过滤。 碱性酒石酸铜乙液:称取173g酒石酸钾 钠与50g氢氧化钠,加适量水溶解,并 稀释至500mL,用精制石棉过滤,贮存 于橡胶塞玻璃瓶内。
精制石棉:取石棉先用3mol/L盐酸浸泡 2~3h,用水洗净,再用100g/L氢氧化 钠浸泡2~3h,倾去溶液,再用碱性酒 石酸铜乙液浸泡数小时,用水洗净,再 用3mol/L盐酸浸泡数小时,用水洗至不 呈酸性,加水振荡,使之成为微细的浆 状软纤维,用水浸泡并贮存于玻璃瓶中, 即可用于填充古氏坩埚。
适用范围及待点 本法适用于淀粉含量较高, 本法适用于淀粉含量较高,而可溶性 糖类含量很少的谷类样品,如面粉、 糖类含量很少的谷类样品,如面粉、米 粉等。操作简便、快速。 粉等。操作简便、快速。
四、纤维及果胶的测定
粗纤维——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半纤 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粗纤维 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维素、木质素及少量含 物 维素、木质素及少量含N物。集中存在 于谷类的麸、 于谷类的麸、糠、秸杆、果蔬的表皮等 秸杆、 处。 对稀酸、稀碱难溶, 对稀酸、稀碱难溶,人体不能消化利用 的部分。 的部分。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0.1mol/L。 氢氧化钠溶液:1 mol/L。 酸性硫酸铁溶液:称取50g硫酸铁,加 入200mL水溶解后,慢慢加入100mL硫 酸,冷却后加水稀释至1000mL。 盐酸:3 mol/L。
仪器
25mL古氏坩埚或G4垂融坩埚 真空泵或水泵。
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
操作方法
样品处理
直接滴定法
原理 一定量的碱性酒石酸铜甲、乙液等量混 合,立即生成天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 这种沉淀很快与酒石酸钠反应,生成深 蓝色的可溶性酒石酸钾钠铜络合物。
在加热条件下,以次甲基蓝作为指示剂, 用标液滴定,样液中的还原糖与酒石酸 钾钠铜反应,生成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 待二价铜全部被还原后,稍过量的还原 糖把次甲基蓝还原,溶液由蓝色变为无 色,即为滴定终点。根据样液消耗量可 计算出还原糖含量。
食品中糖类的测定
学习目标 1、了解糖类的种类及性质 2、掌握还原糖的测定方法及原理 3、了解淀粉的测定过程 4、了解纤维及果胶的性质及测定方法
食品中糖类的测定内容
一、概述 二、可溶性糖类的测定 三、淀粉的测定 四、纤维及果胶的测定
一、概述
糖类的分类及性质 糖类在食品中的含量 糖类的测定方法
二、食品中的可溶性糖的测定
适用围及特点 此法适用于淀粉含量较高, 此法适用于淀粉含量较高,而半纤维 素等其他多糖含量较少的样品。 素等其他多糖含量较少的样品。该法操 作简单、应用广泛, 作简单、应用广泛,但选择性和准确性 不及酶法。 不及酶法。
酶水解法 酸解--------测定还原糖 酶解 --------- 酸解 测定还原糖 (与酸水解比较时间 短)
计算
M1=(V-V0)×C×71.54
M1 X=__________________ 100 X=__________________×100 v M2 ×_______×1000 250
非还原糖的测定: 非还原糖→ 还原糖 (水解) 测定还原糖(Cu2O量查表)→ 还原糖量 。 总糖 = 还原糖量+非还原糖量 非
注意: 滴定结束,锥形瓶离开热源后,由于 空气中氧的氧化,使溶液又重新变蓝, 此时不应再滴定。
样品溶液必须进行预测。原因是本法对样品 溶液中还原糖浓度有一定要求(0.1%左右), 测定时样品溶液的消耗体积应与标定葡萄糖 标准溶液时消耗的体积相近,通过预测可以 了解样品溶液浓度是否合适,浓度过大后过 小应加以调整,使预测时消耗样液量在10mL 10mL 左右;另外通过预测可知道样液大概消耗量, 以便在正式测定时,预先加入比实际用量少 1mL左右的样液,只留下1mL左右样液在继 续滴定时加入,以保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继 续滴定工作,提高测定的准确度。
结果计算
F= ρ × V F——10ml 碱性酒石酸铜溶液相当于葡萄 糖的 质量, 质量 mg; ρ——葡萄糖标准溶液的浓度 mg/ml; 葡萄糖标准溶液的浓度, 葡萄糖标准溶液的浓度 / ; V——标定时消耗葡萄糖标准溶液的总体积, 标定时消耗葡萄糖标准溶液的总体积, 标定时消耗葡萄糖标准溶液的总体积 ml。 。 也可不标定, 也可不标定,直接查表求 ρ值。 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