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2012-201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八年级语文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共5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觅.(mì)食禁锢.(gù)匿.(nì)稽.(qǐ)首

B、朔.(shuò)方凛冽.(liè)馈.(guì)赠旸.(yáng)谷

C、搓捻.(niǎn)黝.(.yòu)黑滞.(zhì)留蜿.(wān)蜒

D、褪.(tuì)尽伫.(zhù)立徘徊.(huí)酒肆.(s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郁郁寡欢广袤无垠正襟危坐无可质疑

B、拖泥带水冥思遐想繁花似锦翻来覆去

C、花团锦簇不可名状落英缤纷暗然失色

D、胜气凌人颔首低眉油光可鉴杳无消息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的贵族,被誉为“欧洲的良心”。

A、伏尔泰毕生都在嘲讽那些道貌岸然

....

B、而今,窗往往被可怕的防盗网封死,躲在厚厚的窗布后面,已形同虚设

....

C、“人人都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百姓梦寐以求的,但在我们高兴之余,心中仍有一

”的感觉。

种“望梅止渴

....

D、每天到人才市场前来求职的大学生川流不息

....

4、下列句子语病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林书豪在NBA的职业生涯正在刚刚开始,就以神奇的表现征服了亿万观众。

修改:删除“正在”

B、在上海家电博览会上,海尔退出了全球可去除PM2.5的首台空调。

修改:应把“首台”移到“可去除”之前

C、春天的南平各大公园绽放出自然的清新和灵秀,成为人们春游的好时机。

修改:把“成为”改为“是”

D、通过举办地震知识讲座,使同学们了解了很多科学防震的方法。

修改:删除“通过”

5、下面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只是) 才美不外见.(看见)

B、策之不以其道.(正确的方法)执策而临.之(面对)

C、寻毕,走.送之(行走)援疑质.理(询问)

D、色愈恭,礼愈至.(周到)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温暖)

二、语言积累与运用。(共15分)

6、背诵默写。(12分,每空1分,错一字该空不得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2)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3)人生在世不称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4)行到水穷处,__________________。(王维《终南别业》)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

(6)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7)《过零丁洋》一诗中,抒发诗人以身殉国的决心和崇高的民族气节的诗句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蕴含哲理,揭示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心愿,体现自己乐观的人生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3分,每空1分)

《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法国生物学家_____________(人名)带着仆人康塞尔和一个捕鲸手,跟随__________(人名)船长乘坐________________(潜艇名)潜艇,在海底作了两万里的环球探险旅行的故事。

三、阅读《与朱元思书》一文,完成8—10题。(10分)

与朱元思书

作者: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

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8、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

(1)从.流飘荡()(2)猛浪若奔.()

()(4)经纶事世务者,窥谷忘反.()

(3)水皆缥碧

..

9、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互相轩邈,争高直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章情景交融,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幸福已经满满的》一文,完成11—14题。(13分)

①中专毕业后我当了一名护士,和大多数人一样,我的生活平凡而平淡。我不太留意这个忙碌的世界,这个世界也以它的现实漠视着我。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我曾经不太留意的这个世界对我有着越来越多的诱惑。于是平静被打破了,总想得到更多。

②我不是彻底的物质主义者,但我愿意享受生活。我希望可以过上一种足以称之为“幸福”的生活,却不能为“幸福”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上小学时有一篇课文《幸福是什么》,我想现在没有人愿意相信小学课本里的东西,包括我。

③去年夏天一个极普通的下午,我百无聊赖地在街上走着。街上人多车多,一辆摩托车撞倒一个农村小女孩。小女孩跟着她的父亲,那父亲苍老而贫寒。车主是城里所谓的“痞子”,

撞了人后扬长而去。看着街头相依的父女俩我默默叹息,走上去看了小女孩的伤口,说,算了,我带她上医院包扎一下。老农感激地带着女儿跟我上医院。路上他说没法子,乡下人穷,进城来卖点水果,没想到遇上这样的事。对我,他谢了又谢。我帮小女孩包扎好,说不碍事,过几天就好了。老农从口袋里掏出一卷零钞,战战兢兢不知要付多少医药费,我说不用了,父女俩千恩万谢地走了。

④这件小事我很快就忘了,我策划着一种又一种的生活方式,然而一次又一次地碰了钉子,我在一个夜班时悲哀地想,幸福离我是越来越远了。那一个夜班我心乱如麻。清晨七点,我伏在窗口看外面忙碌的世界,不知道自己的位置在哪里。

⑤有人叫我:“医生,医生!”我回头,叫我的不是病人或家属,但似曾见过。想起来了,不久前我帮助过的农村父女!

⑥小女孩拉拉她父亲的衣角:“是那天的阿姨。”老农放下负着的大口袋,口袋很沉,他这么大岁数背不动,还得背,我竟有些感慨。在这灯红酒绿的城市之外,他们简单而沉重地活着。老农笑着说他女儿头上的伤全好了,多亏好心的我,这次进城,他们是专程来谢谢我的。说着把沉沉的大口袋解开,天哪,里面是满满一口袋桃子!又红又大,多得让我吃惊。老农说那是他全家细细挑的,乡下人没什么好送的,就送些桃子表表谢意吧。我惊讶得说不出话来。真的,那一刻我竞有点眼睛湿润的感觉,为父女俩简单而质朴的谢意。我请他们坐下,突然想起现在才七点,哪儿有这么早的车?对我的询问,老农说,他们早上五点就出门了,走了两个小时才到这儿。我说怎么不晚点好乘车来呢?老农憨然地笑了,说乡下人不比城里人,走惯了……

⑦送走父女俩,我看着那足有三十多斤重的桃子,想到他们一家人从树上摘下桃子,在

院子里细细地挑,想到他们走了二十几公里的路把桃子送给我,想到他们简单而纯朴的心愿:希望报答好心的医生,希望小女儿上城里的高中,希望成绩好的小女儿像我一样,有好的工作和生活……

⑧我从不知道我是如此地幸福,年轻,能干,有学问,有一份好工作,有一颗好心。看着那满满一口袋鲜艳的桃子,我知道我拥有满满的幸福。那幸福就像这又大又红的桃子,一个一个地真实可触,是那么满满的、满满的。

⑨我想我可以给幸福下一个定义了。珍惜你所拥有的每一样东西,你会发现,幸福简单得让人无法置信。(选自《中学生阅读》,有删改。)

1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故事的主要内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第⑥段划线句“老农憨然地笑了,说乡下人不比城里人,走惯了……”我们知道这不是

老农的心里话,那么请你说出依据并简要分析。(3分)

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第⑧段中“我拥有满满的幸福”具体指什么?请联系全文谈谈你心目中的幸福是什么。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本文语言极富表现力,请你以文中第⑧段划波浪线句子为例,试作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文,完成15—18题。(12分)

世界上最柔软的路

曹春雷

(1)参加了一个捐资助学的公益活动,认识了那位山村女教师。

(2)女教师30多岁,很文静,有些腼腆,一说话就有点脸红。对她,我有大概的了解,知道她大学毕业后放弃了留在城市的机会,主动请缨,去了很偏僻的一个山村小学。众人不断称赞她,问她这么多年来一直能坚守在山村,是怎样做到的。她说也曾动摇过。

(3)大学毕业后,她选择去偏僻山村教书,是受了《凤凰琴》电影的影响,为影片中美丽善良的山村女教师而感动。于是就来到了这个位于大山深处的小学。

(4)在这里,她受到了最尊贵的礼遇。白发苍苍的老村长湿润了眼睛,一再代表全村人向她致谢——在她之前,已经有6个教师,来了又走了,最长的呆了不到半年时间。

(5)【A】学校只是简陋的三间屋,三十多个学生,一个操场,操场上一杆国旗。除了她,还有一位老校长——这与《凤凰琴》电影中的场景惊人的相似。山里的风景是美的,山里的人是可亲的。村里家家户户,做了什么好吃的,就让孩子来拉她去吃饭。学生们也都很懂事,每天放学后,喜欢黏在她身边,不舍得离开。她的心里,始终是暖暖的。

(6)让她感到不方便的是,手机信号不稳定,有时要跑到山顶上才能打出去。没有网线,手提电脑上不了网。她感觉与外面的世界失去了联系。但这也没什么太大的不方便,刚去的第一年里,她这样感觉。直到第二年。直到第三年回城参加一个同学会。

(7)在同学会上,她才强烈感觉到,自己落伍了,无论是在穿着打扮上,还是在思想意识上。她感觉自己与山外的社会已不合拍。一位朋友问她,难道你就在山里呆一辈子吗?这个

问题,一下子刺痛了她的心。

(8)走,还是留,从那以后就一直盘旋在她的脑海里。每次回城,父母每次都苦苦劝自己,甚至可以说是哀求;自己也到谈婚论嫁的时候,还有……,现实需要面对的很多很多。

(9)终于,她做出了一个艰难的抉择——回城。她向老村长说出了自己的决定,老人吧嗒吧嗒抽着烟,沉默了片刻,说,妮啊,你也该回去了,在这里已经快三年了,够长了,我们不能耽误你一辈子。

(10)【B】临走的前一天晚上,山里下起了罕见的瓢泼大雨。她一夜未眠,满脑子都是白

天时孩子们的泪脸。孩子们围着她,仰着小脸,拉着拽着,一个劲说不让她走。

(11)天亮了。她的小院里,挤满了人。全村的妇女都来了。张奶奶拿来了煮熟的鸡蛋。李婶端来了热腾腾的手擀面。王大娘提来了一篮子核桃……。她泪光晶莹。

(12)终于要走了。被众人拥着,她出了院门,发现院前平日一下雨就泥泞无比的路,现在铺上了一层厚厚的沙,脚踩在上面,不会陷在泥里。抬头远望去,路的前方,男人们在用沙铺路,用小车推的,用铁锨铲的,忙忙碌碌。好像全村的男人们都来了,还有她的学生们。

(13)老村长走过来,说,妮啊,你来这里近三年,我们没能为你做什么,今天你走,我们也只能为你做这些了,铺了沙,让你能好走些。

(14)那天,铺路的男人们一直将黄沙铺到山外。送她的女人们也一直送她到山外。她也一直流泪到山外。

(15)·

(16)故事的结局,让我没想到,第三天,她又回去了,重新又拿起了教鞭。简陋的教室

里,又回荡起她那好听的声音。

(17)她说她不回去,会对不住乡亲们为她铺的那条路,那是乡亲们用一颗颗心铺成的路啊。她回去,也是想认认真真,用心去铺一条路,能让孩子们踩着这条路,走出大山,看到外面的世界。

(18)从那以后,我常想起那位山村女教师,想起那个铺路的故事。用心铺成的路,该是怎样的路?——这一定是世界上最柔软的路。

——选自《中学生阅读(初中版)》2012年第7期15、根据全文内容,在下面的空白处将本文情节补充完整。(3分)

(1)大学毕业任教山村→(2)______________→(3)同学会上深感落伍→(4)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6)回到乡村重执教鞭。

16、文中【A】【B】两处画线句都是环境描写,任选一处,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其作用。(3分)

我选【】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她向老村长说出了自己的决定,老人吧嗒吧嗒抽着烟,沉默了片刻”,想象老人沉默时

的心理活动,用第一人称加以描写。(2分)(6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本文题目“世界上最柔软的路”一语双关,既有实指,又有虚指。请写出它的双关义。

(4分)

实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虚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写作。(40分)

19、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成长路上,有彩虹,也有风雨。成功时,留一点清醒给自己,你会发现,更多的理想需要追求;失败时,留一点梦想给自己,你会发现,前方的道路何其宽广;幸福时,留一点责任给自己,你会发现,帮助别人多么快乐;忧伤时,留一点微笑给自己,你会发现,平凡的生活充满阳光……

请以“留一点__________给自己”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③卷面书写整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