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合集

合集下载

鲁迅名言合集及背景资料

鲁迅名言合集及背景资料

鲁迅名言合集及背景资料1、我于一八八一年生于浙江省绍兴府城里的一家姓周的家里。

父亲是读书的;母亲姓鲁,乡下人,她以自修得到能够看书的学力。

听人说,在我幼小时候,家里还有四五十亩水田,并不很愁生计。

但到我十三岁时,我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几乎什么也没有了;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里,有时还被称为乞食者。

我于是决心回家,而我的父亲又生了重病,约有三年多,死去了。

我渐至于连极少的学费也无法可想;我的母亲便给我筹办了一点旅费,教我去寻无需学费的学校去,因为我总不肯学做幕友或商人,——这是我乡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

其时我是十八岁,便旅行到南京,考入水师学堂了,分在机关科。

大约过了半年,我又走出,改进矿路学堂去学开矿,毕业之后,即被派往日本去留学。

但待到在东京的豫备学校毕业,我已经决意要学医了。

原因之一是因为我确知道了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助力。

我于是进了仙台(Sen-dai)医学专门学校,学了两年。

这时正值俄日战争,我偶然在电影上看见一个中国人因做侦探而将被斩,因此又觉得在中国医好几个人也无用,还应该有较为广大的运动……先提倡新文艺。

我便弃了学籍,再到东京,和几个朋友立了些小计划,但都陆续失败了。

我又想往德国去,也失败了。

终于,因为我的母亲和几个别的人很希望我有经济上的帮助,我便回到中国来;这时我是二十九岁。

我一回国就在浙江杭州的两级师范学堂做化学和生理学教员,第二年就走出,到绍兴中学堂去做教务长,第三年又走出,没有地方可去,想在一个书店去做编译员,到底被拒绝了。

但革命也就发生,绍兴光复后,我做了师范学校的校长。

革命政府在南京成立,教育部长招我去做部员,移入北京;后来又兼做北京大学,师范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的国文系讲师。

到一九二六年,有几个学者到段祺瑞政府去告密,说我不好,要捕拿我,我便因了朋友林语堂的帮助逃到厦门,去做厦门大学教授,十二月走出,到广东做了中山大学教授,四月辞职,九月出广东,一直住在上海。

《鲁迅经典全集-全十卷-》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模板下载全篇

《鲁迅经典全集-全十卷-》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模板下载全篇

0 6
为半农题 记《何典》 后,作
0 5
新的蔷薇
谢谢观看
读书笔记
最 新


09 孔乙己
目录
08 呐喊 010 野草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 ,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民主展示,五四新文化运动 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同志被誉为”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 新文化的方向。本套丛书为《鲁迅经典全集》,套装共十卷,包括阿Q正传、朝花夕拾、故事新编、故乡、孔乙 己、狂人日记、呐喊、彷徨、野草、祝福。《阿Q正传》创作于1921年底,以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农村为背景, 描写了未庄流浪雇农阿Q,虽然干起活来“真能做”,但却一无所有,甚至连名姓都被人遗忘的故事。该小说批 判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封建,保守,庸俗,腐败等社会特点,有力地揭示了旧中国人民的生活场景和其处在水深火 热之中的病态。《朝花夕拾》作为“ 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 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 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 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 怀念之情。《故事新编》是鲁迅先生以远古神话和历史传说为题材而写就的短篇小说集,是鲁迅的最后的创新之 作,里面8篇有5篇写于鲁迅生命的最后时期。面临死亡的威胁,处于内外交困、身心交瘁之中,《故事新编》整 体的风格却显示出前所未有的从容、充裕、幽默和洒脱。鲁迅先生自己认为,这是一部神话,传说及史实的演义 的总集。《故乡》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按照“回故乡”一“在故乡””离故乡”的情节安排,依据 “我”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着重描写了闰土和杨二嫂的人物形象,从而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

鲁迅作品全部篇目

鲁迅作品全部篇目

鲁迅作品全部篇目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树人,字豫才,后改名瑞珂,字豫山,别号鲁迅,是中国现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者。

他以犀利的笔触和深刻的思想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扭曲,对中国文学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他的一生中,鲁迅留下了众多著名的作品,包括小说、散文、杂文、翻译等,每一部作品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他的思想和对社会的关注。

1. 《狂人日记》:这是鲁迅的第一部杰作,也是中国现代散文的开山之作。

通过主人公白求恩的自述,描绘了一个被社会压迫和道德束缚的疯狂者的内心世界,对中国旧传统的痛苦和自由个性的追求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2. 《阿Q正传》:这部小说讲述了一个懦弱但又略带狡黠的农民阿Q的故事。

通过描写阿Q在自卑与嘲笑中的挣扎,鲁迅对中国农民阶级的苦难和落后进行了强烈的讽刺和批评。

3. 《孔乙己》: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善良但被社会边缘化的酒保孔乙己的生活遭遇。

鲁迅通过孔乙己的形象,讽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庸俗和伪善,并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处境充满了同情和关怀。

4. 《呐喊》:这是一部充满悲愤和煽动力的短篇小说集。

其中包括了《药》、《明天》、《祝福》等多个作品,通过对社会底层人民的真实生活的揭示,表达了作者对社会不正义和人性扭曲的愤慨和不满。

5. 《故乡》:这是鲁迅的一篇散文作品,以犀利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直击了旧中国农村社会的痛苦和荒谬。

通过对自己故乡的回忆,鲁迅展现了对家乡的深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无奈。

6. 《朝花夕拾》:这是鲁迅的一部自传体散文集,通过回忆童年的故事和观察社会的点滴,反映了作者的成长经历和对时代的思考。

其中的《宋定伯父》、《故事新编》、《自序与序跋》等作品,对人性和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7. 《墓碑文》:这是鲁迅的一篇政治性文章,用犀利的笔锋揭示了当时中国政治的黑暗和社会的腐败。

通过对一位无辜遭杀的革命烈士的墓碑文的讽刺,表达了作者对政治不公和人性扭曲的愤怒和谴责。

鲁迅诗词全集(46首全)

鲁迅诗词全集(46首全)

[近代] 鲁迅 收录:46首1 《自嘲》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展开全文2 《无题 》洞庭木落楚天高,眉黛猩红涴战袍。

泽畔有人吟不得,秋波渺渺失离骚。

3 《无题 》禹域多飞将,蜗庐剩逸民。

夜邀潭底影,玄酒颂皇仁。

4 《无题 》一支清采妥湘灵,九畹贞风慰独醒。

无奈终输萧艾密,却成迁客播芳馨。

5 《无题》烟水寻常事,荒村一钓徒。

深宵沉醉起,无处觅菰蒲。

6 《无题》大野多钩棘,长天列战云。

几家春袅袅,万籁静喑喑。

下土惟秦醉,中流辍越吟。

风波一浩荡,花树已萧森。

7 《无题》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

英雄多故谋夫病,泪洒崇陵噪暮鸦。

8 《题《呐喊》 》弄文罹文网,抗世违世情。

积毁可销骨,空留纸上声。

9 《自题小像》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10 《题《彷徨》 》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

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

11 《题三义塔 》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残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

展开全文12 《偶成 》文章如土欲何之?翘首东云惹梦思。

所恨芳林寥落甚,春兰秋菊不同时。

13 《惯于长夜过春时 》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展开全文14 《答客诮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

15 《悼丁君 》如磐夜气压重楼,剪柳春风道九秋。

瑶瑟凝尘清怨绝,可怜无女耀高丘。

16 《湘灵歌》昔闻湘水碧如染,今闻湘水胭脂痕。

湘灵妆成照湘水,皎如皓月窥彤云。

展开全文17 《哀范君三章 》风雨飘摇日,余怀范爱农。

华颠萎寥落,白眼看鸡虫。

展开全文18 《阻郁达夫移家杭州》钱王登假仍如在,伍相随波不可寻。

平楚日和憎健翮,小山香满蔽高岑。

展开全文19 《所闻 》华灯照宴敞豪门,娇女严妆侍玉樽。

忽忆情亲焦土下,佯看罗袜掩啼痕。

20 《悼杨铨 》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

鲁迅先生的45篇全部作品

鲁迅先生的45篇全部作品

鲁迅先生的45篇全部作品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涉及了政治、社会、人性等多个方面,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以下是鲁迅先生的全部45篇作品,按照类型划分。

小说1. 《狂人日记》2. 《阿Q正传》3. 《药》4. 《孔乙己》5. 《故乡》6. 《祝福》7. 《白光》小说集8. 《呐喊》9. 《彷徨》10. 《散文集》11. 《丑陋的中国人》散文12. 《野草》14. 《朝花夕拾》15. 《坟》16. 《无声告白》17. 《雷雨》随笔18. 《中国小说史略》19. 《散文译注》20. 《中国现代文学史纲要》21. 《历代名画记》22. 《语丝》诗歌23. 《红楼梦二十四诗品》24. 《七律二首》25. 《古乐府译笔记》26. 《自然现象》翻译27. 《冬牧场》28. 《无声的大地》29. 《鲁迅演讲集》30. 《巴黎派手稿》杂文32. 《中华民族新生》33. 《中国的命运》34. 《《通俗文化》大传》序言》35. 《九月十三日的长沙》36. 《我的小说创作》剧本37. 《跌打》38. 《荒山泪》39. 《天香》回忆录40. 《边城》41. 《梦》文集42. 《鲁迅全集》43. 《鲁迅杂文二集》44. 《论新戏词》45. 《新月派与鲁迅散论》以上是鲁迅先生的全部作品,每一部作品都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为中国文学的发展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他的作品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对人性的深刻剖析,揭示了人类永恒的内在矛盾,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思想启示。

鲁迅的诗词全集(46首全)

鲁迅的诗词全集(46首全)

鲁迅的诗词全集(46首全)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

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他的经典诗词。

1、《自题小像》近代·鲁迅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2、《无题》近代·鲁迅烟水寻常事,荒村一钓徒。

深宵沉醉起,无处觅菰蒲。

...3、《无题》近代·鲁迅大野多钩棘,长天列战云。

几家春袅袅,万籁静喑喑。

下土惟秦醉,中流...4、《无题》近代·鲁迅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

英雄多故谋夫病,泪洒崇陵噪暮鸦。

...5、《自嘲》近代·鲁迅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6、《悼杨铨》近代·鲁迅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

何期泪洒江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

...7、《无题二首》近代·鲁迅故乡黯黯锁玄云,皓齿吴娃唱柳枝。

岁暮何堪再惆怅,且持卮酒食河豚。

...8、《湘灵歌》近代·鲁迅昔闻湘水碧如染,今闻湘水胭脂痕。

湘灵妆成照湘水,皎如皓月窥彤云。

...9、《赠邬其山》近代·鲁迅廿年居上海,每日见中华:有病不求药,无聊才读书。

一阔脸就变,所砍...10、《阻郁达夫移家杭州》近代·鲁迅钱王登假仍如在,伍相随波不可寻。

平楚日和憎健翮,小山香满蔽高岑。

...11、《别诸弟三首--庚子二月》近代·鲁迅谋生无奈日奔驰,有弟偏教各别离。

最是令人凄绝处,孤檠长夜雨来时。

...12、《莲蓬人》近代·鲁迅芰裳荇带处仙乡,风定犹闻碧玉香。

鹭影不来秋瑟瑟,苇花伴宿露瀼瀼。

...13、《庚子送灶即事》近代·鲁迅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

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

...14、《祭书神文》近代·鲁迅上章困敦之岁,贾子祭诗之夕,会稽戛剑生等谨以寒泉冷华,祀书神长恩...15、《惜花四律--步湘州藏春园主人韵》近代·鲁迅鸟啼铃语梦常萦,闲立花阴盼嫩晴。

《鲁迅全集(全20册)》鲁迅

《鲁迅全集(全20册)》鲁迅

《鲁迅全集(全20册)》鲁迅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早年与厉绥之和钱均夫同赴日本公费留学,于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鲁迅”,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最为广泛的笔名。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

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1936年10月,鲁迅先生在上海逝世。

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为”扩大鲁迅精神的影响,以唤醒国魂,争取光明”编印了鲁迅逝后第一版《鲁迅全集》。

《全集》由蔡元培任主席的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负责编校,编辑委员有蔡元培、马裕藻、沈兼士、茅盾、周作人诸先生。

《全集》总目以鲁迅亲定的著述目录为基础,增加了译作部分,并力求各册字数大致相当。

全书大致分创作、古籍校辑、译作三大部分。

各部分内容按时间先后排序。

全书总计六百余万字,共分二十卷。

于1938年6月正式出版并发行。

本次出版,就是以1938年的这一版《鲁迅全集》作为底本的。

在编辑过程中,尽可能的保留原版的风貌。

全书内容和编排体例均与原版相同。

按原版编排,共分20卷。

其中创作、古籍校辑、译作三大部分依然按照时间先后排序。

仅根据*关于写作时间的考证,调整了个别内容的顺序。

整本书的修订只是把传统的竖排改成了简化的横排,只纠正了原版本中的一些错别字和标点符号。

其中,通用字和鲁迅使用的文字完全按照原版保留。

另外,外国人的名字和地名都是当时鲁迅翻译的。

鲁迅先生生平事迹合集五篇

鲁迅先生生平事迹合集五篇

鲁迅先生生平事迹合集五篇鲁迅先生生平事迹 1鲁迅生于1881年9月25日,出生于绍兴城内都昌坊口一个破落的士大夫家庭。

鲁迅原名周树人,英年早逝,他是__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__家。

鲁迅自幼聪颖勤奋,三味书屋是清末绍兴城里的一所著名的私塾,鲁迅十二岁时到三味书屋跟随寿镜吾老师学习,在那里攻读诗书近五年。

鲁迅的坐位,在书房的东北角,使他用的是一张硬木书桌。

现在这张木桌还放在鲁迅纪念馆里。

鲁迅十三岁时,他的祖父因科场案被逮捕入狱,父亲长期患病,家里越来越穷,他经常到当铺卖掉家里值钱的东西,然后再在药店给父亲买药。

有一次,父亲病重,鲁迅一大早就去当铺和药店,回来时老师已经开始上课了。

老师看到他迟到了,就生气地说:“十几岁的学生,还睡懒觉,上课迟到。

下次再迟到就别来了。

”鲁迅听了,点点头,没有为自己作任何辩解,低着头默默回到自己的坐位上。

第二天,他早早来到学校,在书桌右上角用刀刻了一个“早”字,心里暗暗地许下诺言:以后一定要早起,不能再迟到了。

以后的日子里,父亲的病更重了,鲁迅更频繁地到当铺去卖东西,然后到药店去买药,家里很多活都落在了鲁迅的肩上。

他每天天不亮就早早起床,料理好家里的事情,然后再到当铺和药店,之后又急急忙忙地跑到私塾去上课。

虽然家里的负担很重,可是他再也没有迟到过。

在那些艰苦的日子里,每当他气喘吁吁地准时跑进私塾,看到课桌上的“早”字,他都会觉得开心,心想:“我又一次战胜了困难,又一次实现了自己的诺言。

我一定加倍努力,做一个信守诺言的人。

”后来父亲去世了,鲁迅继续在三味书屋读书,私塾里的寿镜吾老师,是一位方正、质朴和博学的人。

老师的为人和治学精神,那个曾经为鲁迅留下深刻的记忆的三味书屋和那个刻着“早”字的课桌,一直激励着鲁迅在人生路上的继续前进。

鲁迅十七岁时从三味书屋毕业,十八岁那年考入免费的江南水师学堂;后来又公费到__留学,学习西医。

1906年鲁迅又放弃了医学,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在__大学、__师范大学等学校教过课,成为__新文__动的'倡导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说《祝福》中祥林嫂额上的伤疤是怎么来得?
小说《肥皂》中,四铭买肥皂的原因是:
小说《肥皂》中,四铭在商店买肥皂时被谁骂为“恶毒妇”?
小说《肥皂》中,四铭买的那块肥皂被谁用了? 小说《长明灯》的故事发生在: 小说《长明灯》中,长明灯代表: 小说《长明灯》中,“脸上已经皱得如风干的香橙,还要用手捋着下颏上的白胡须,似乎想 小说《长明灯》中,为了保住了长明灯不被“他”吹熄,最后对“他”采取了什么措施? 小说《高老夫子》中,高老夫子的原名是: 小说《高老夫子》中,高老夫子应聘到贤良女校后讲授的科目是: 小说《孤独者》中的孤独者指的是: 小说《孤独者》中的“我”和魏连殳第一次见面的地点在: 小说《孤独者》中的“我”和魏连殳最后一次见面的地点在:
“精神胜利法”在鲁迅小说中的代表人物是: 《社戏》的结尾“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豆”即小说中 提 小到说的《罗祝汉福豆》,的它主指人的公是是:: 小说《祝福》中,祥林嫂的儿子是: 小说《祝福》中,祥林嫂到土地庙里捐的替身是: 小说《祝福》中,祥林嫂在四叔家前后共做过几次工? 小说《祝福》中,祥林嫂嫁过几次人? 小说《祝福》中,祥林嫂第一次在四叔家做工,四叔家很满意,后来祥林嫂为什么没有继续 留下来?
单腿跪下 手捧鲜花 买钻戒求 求婚 求婚 婚
A 吉兆胡同 三房巷 会馆
C
《离婚》 《奔月》 《伤逝》 中的爱姑 中的嫦娥 中的子君
C
双十节单 位放假通 知
双十节单 位加班通 知
单位解聘 通知
暮春结 初春结 盛夏结
A 合,冬春 合,中秋 合,深冬
之交分离 分离 分离
女主人公
喜欢小动
B
物,男主 人公催逼 杀掉油 鸡,暗示 男主人公
小说《伤逝》中,男女主人公正式结合与分离的时间分别是:
小说《伤逝》中,主人公家养的油鸡最后都变成了自己饭桌上的肴馔,作者这么写的用意 是:
小说《伤逝》中,多次提到阿随,书中还写到“自觉了我在这里的位置”:不过是阿随和油 鸡之间。阿随是( )。
小说《伤逝》中,女主人公最终的结局是:
小说《奔月》的女主人公是: 小说《理水》取材于哪个故事传说?
杂文》 》

B
《我们现 在怎样做 父亲》
《上海的 儿童》
《我们怎 样教育儿 童的?》
A
悲剧,喜 喜剧,悲 悲剧,闹



尼采的“
B 富国强兵 进化论 超人”哲

B
《野草》
《朝花夕 拾》
《且介亭 杂文》
C
《文化与 《论睁了 《灯下漫 革命》 眼看》 笔》
C
叙事性散 评论性杂 散文诗
文集 文
作品集
C 孤独的雪 死掉的雨 雨的精魂
“长毛” 长妈妈— 长工——
B ——太平 —鲁迅的 闰土的父

保姆 亲
A 南京 东京 绍兴
观看日俄 日本学生 学年结束
A
战争中枪 怀疑鲁迅 鲁迅医学 毙中国人 考试作弊 考试成绩
事件 事件 中等
A 自嘲 自题小像 无题
A 史家 画家 书法家
A
政治统治 术
文化传统
社会变迁
B 教育现状 文坛现状 政治现状
B 北京 上海 广州
C
刘半农
韦素园
柔石等五 位作家
B .骈文 诗风 散文
C
“一座金 “一桌盛 “一所大 矿” 宴” 宅子”
A 许广平 林语堂 周作人
B
人民大众
日本帝国 主义
抗日战士
A
中国社会 中奴才的 嘴脸
富人家的 宠物
市井无赖
C
《且介亭 《集外集 《华盖集
《小杂感》中所提“叭儿狗”这一形象是指:
鲁迅的杂文创作大致可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以下哪本文集是前期的?
鲁迅重视儿童的教育问题,“先前的人,只知道‘为儿孙做牛马’,固然是错的,但只顾现 在,不想将来,‘任儿孙做牛马’,却不能不说是一个更大的错误。”出自________。 鲁迅认为,________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________将那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 看。
强化主人 公家生活 的困境
强化油鸡 对男主人 公写作的 骚扰
已不爱女
主人公
A
主人公家 的一条狗
主人公家 雇的女工
主人公房 东家的小 男孩
和男主人 和男主人
B 另嫁他人 公分手不 公重归旧
久即去世 好
B 貂禅 嫦娥
白娘子
B 白蛇传 大禹治水 山海经
C
《复仇》
《眉尺间 》
《眉间尺 》
C 《孟子》 《史记》 《墨子》
A
七斤没剪 赵七爷没 六斤裹脚 辫子 剪辫子 了
A
赵七爷的 举止打扮
咸亨酒店 里客人的 议论
城里人的 议论
B 少爷 老爷 迅哥
C 母夜叉 西施 圆规
A 闰土 水生 迅哥
C 亲戚关系 邻居关系 雇佣关系
A 香炉和烛 图书和笔 衣服
C 《社戏》 《风波》 《故乡》
B 赵庄 未庄 鲁镇
A 土谷祠 土地庙 城隍庙
A 拿来主义 送去主义 闭关主义
清政府的 国民政府
闭关锁国 的闭关锁 清政府的
A 、抱残守 国、抱残 禁制贸易
缺的对外 守缺的对 政策
政策 外政策
B 胡适 邵洵美 梁实秋
A
“论时事 不留面 子,砭锢 弊常取类 型。”
“解剖民 族心理, 挖掘社会 病根”
“旗帜鲜 明,尖锐 泼辣”
C 小说 诗歌 杂文
C “幽默” “尖锐” “真实”
B 哲学 历史 文学
A 魏连殳 申飞 吕纬甫
C S城
山阳 寒石山
A S城
山阳 寒石山
A
“我”在 山阳给和 魏连殳找 到了工作
“我”给 魏连殳写 了三封信
“我”只 收到魏连 殳一封信
A
在对待小 孩的问题 上观点不 一
在学术问 题上有争 执
在魏连殳 个人的婚 姻问题上 态度不一 致
B 风波 伤逝 离婚
A
小说《铸剑》最初发表时的题名是:
小说《非攻》主要取材于:
鲁迅先生的《野草》是:
鲁迅先生的《雪》中:“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 )……”
《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阿长是指:
《琐记》主要描述了鲁迅在哪里的求学琐事?
在《藤野先生》中,鲁迅先生讲了他毅然放弃对医学追求的经历,导致其弃医从文的主要事 件是:
诗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手首甘为孺子牛”出自鲁迅的哪首诗?
(
)手法是鲁迅杂文创作常用的艺术手法。
《至林语堂》书信中,“天王已无一枝笔”的“天王”是指:
“道德这事,必须普遍,人人应做,人人能行,又于自他两利,才有存在的价值”出自: 鲁迅在《灯下漫笔》中明确地提出要“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 )”。 鲁迅在杂文_______中创造了一个细腰蜂的形象。 《知难行难》收录在______。 鲁迅的第一本杂文集是( )。 《夏三虫》中的三虫是: “正因为近则愈小,而且愈看见缺点和创伤,所以他就和我们一样,不是神道,不是妖怪, 不是异兽。他仍然是人,不过如此。但也惟其如此,所以他是伟大的人”出自: 鲁迅主张对外来文化采取的态度是:
鲁迅在南京求学时,主要受到________思想的影响。
鲁迅的叙事性散文集是: “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 安排这人肉的筵宴的厨房。不知道而赞颂者是可恕的,否则,此辈当得永远的诅咒!”这段 文字出自鲁迅杂文( )。
正确答案 A
B
C
A
毛泽东 巴金
茅盾
逗阿Q取 乐
《狂人日
A 阿Q
孔乙己 记》中的
“狂人”
A 蚕豆 大豆 豌豆
C 柳妈 四婶 祥林嫂
C 水生 宏儿 阿毛
B 香炉 门槛 香案
B 一次 二次 三次
B 一次 二次 三次
C
四叔知道 祥林嫂是 寡妇后把 她辞了
祥林嫂想 改嫁
祥林嫂被 婆家抢走 了
祥林嫂抗 祥林嫂抗 婆家人抢
A 婚时自己 婚时被丈 祥林嫂时
读关于鲁
A
读鲁迅的 读鲁迅的 迅及其作 作品 传记 品的研究
与评论
C 周立人 周建人 周树人
A
《狂人日 《阿Q正 《孔乙己 记》 传》 》
A
《狂人日 《阿Q正 《孔乙己 记》 传》 》
A 第一人称 第二人称 第三人称
C 茶馆 茂源酒店 咸亨酒店
B
康大叔
夏三爷
红眼睛阿 义
A 《风波》 《祝福》 《社戏》
撞的 夫打的 受的伤
四铭在大
B
四太太让 街上遇到 肥皂价格 买的 孝女后自 打折了
己想买的
C
商店里的 伙计
孝女
买肥皂时 在场的学 生
B
四铭送给 孝女用了
四太太用 了
秀儿用了
B 明光屯 吉光屯 吉光村
A 迷信 安宁
光明
C 四爷 七爷 郭老娃
B
众人一起 把“他” 打死
把“他” 关起来
把他押送 官府
C 高尔亭 高尔础 高干亭
鲁迅选集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 家。”这是谁对鲁迅的评价? 王本朝在《鲁迅小说的精神世界》中说:“鲁迅是现代中国最有创造性和独立性的思想家和 文学家,鲁迅的意义在现实和读者的不断阅读和解释中被创造出来。”他认为接近鲁迅思想 和文学的最便捷而恰当的方式就是: 鲁迅先生的原名是: 鲁讯先生发表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阿Q正传》中,阿Q起先是以给别人打零工为生,后来是什么原因导致他找不到短工做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