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成本的计算公式

材料成本的计算公式:

产品材料成本=1吨原料价格/ 1吨原料产成品数量

1吨原料产成品数量=1吨原料长度/ 吸塑模板长度X 排版数量X (100%—材料损耗率)

1吨原料长度=1吨/ 材料密度/ 胶片厚度/ 宽度(吸塑底盘宽度)其中材料密度(PVC为1.36T/M3)、吸塑底盘宽度(0.51-0.71M)、模板长度及其他四项参数均靠专业经验估算

•吸塑产品价格计算公式:

吸塑的单价=产品材料成本+能耗+人工及运输+利润

能耗:吸塑是通过热加工的,耗电能相对其他行业较大,大致为产品材料成本的8% 人工:吸塑主要*机器生产,人工较少,大致为产品材料成本

的10% 运输:根据客户离本厂距离而定,利润:吸塑厂的纯利润一般很低,12%-20%,根据付款期限而定,30天结帐为14% 材料成本:产品材料成本的计算比较复杂,计算之前首先搞清以下几方面数据:

原料价格:根据产品的用途,确定采用何种材质和等级的材料,寻该种材料最低价供应商胶片厚度:预诂该产品须用多厚的胶片制作,要根据成型各部位的厚度和形状而定排版数量:根据产品外形尺寸和形状,计算一版能排多少个模,排密了会降低产品质量,排稀了会增大材料损耗,使成本上升材料损耗率:主要因素为产品形状、产品数量以及外形尺寸与吸塑机底盘适配程度,形状越方正、产量越大,损耗率就越小

吸塑产品价格计算公式:吸塑的单价=产品材料成本+能耗+人工及运输+利润能耗:吸塑是通过热加工的,耗电能相对其他行业较大,大致为产品材料成本的8% 人工:吸塑主要*机器生产,人工较少,大致为产品...

•如何计算吸塑盘的成本?

如吸塑盘的外围尺寸为300*250*10,厚度为0。6MM,想计算供应商做一

个这样的盘子所用的成本?

先考虑原料的市场价,还有管理费用,人工费,水电费,利润等,百分比要控制在多少为好呢?

吸塑盘成本计算公式,吸塑盘成本计算方法:

例:深圳地区PVC吸塑的价格基本为:

1、再生料:HK¥5.00/平方米

2、新料:再生料X12%

(300+2)x(250+2)/10000x5x0.6/0.24=1。08元。这个是港币转厂价,换成人民币就自己算吧。

注:0.24 为地区生产价格成本比率。

首先要知道是用材料,材料的价格是多少钱一公斤.量出单个吸塑的长与宽,确定排版之后.量出版长之后.用材料的公斤数除以版长和每版的个数,再除以报废率,得出一个吸塑所用的材料(公斤).再乘以单价就可以.

吸塑包装知识的补充(生产流程,技术问题,成本计算) 一、吸塑模具选择吸塑模具一般有石膏模、电镀铜,吸塑包装知识的补充(生产流程,技术问题,成本计算)一、吸塑模具选择吸塑模具一般有石膏模、电镀铜模和铝模三种石膏模:用石膏在半湿的状态下雕刻成型,然后烘干即成模具,石膏模成本低,易于修改,但石膏模精度不够高,表面不光滑而且易碎不耐用,因此它常用来打佯、做电镀铜模的模种或一些要求不高小批量生产的吸塑模具。铝模:用铝锭通过机械(车床、铣床、CNC等)加工而成。铝模精度高、表面光滑而且经久耐用,但价格非常贵,铝模一般用在精度要求较高铜模达不到的吸塑产品上。电镀铜模:用石膏模种制成样品后,电镀一层铜壳即为电镀铜模,成本相对石膏模高,但比铝模便宜得多,因其表面光洁耐用、低成本的优点,电镀铜模是最常用的一种吸塑模具。二、吸塑材料的选择吸塑产品的原材料只有塑胶片材,胶片厚度一般不超过1.5MM,常用的片材有:PVC、PET、PP、PS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植绒片材、镀金片材和防静电片材。PVC:最常用的吸塑材料,樂天龍的机械工程师职业博客(LeTianLong'职业博客) - 企业博客网

吸塑包装知识的补充(生产流程,技术问题,成本计算) 一、吸塑模具选择

字体大小:大| 中| 小2009-02-09 13:33 - 阅读:143 - 评论:0

吸塑包装知识的补充(生产流程,技术问题,成本计算)

一、吸塑模具选择

吸塑模具一般有石膏模、电镀铜模和铝模三种

石膏模:用石膏在半湿的状态下雕刻成型,然后烘干即成模具,石膏模成本低,易于修改,但石膏模精度不够高,表面不光滑而且易碎不耐用,因此它常用来打佯、做电镀铜模的模种或一些要求不高小批量生产的吸塑模具。

铝模:用铝锭通过机械(车床、铣床、CNC等)加工而成。铝模精度高、表面光滑而且经久耐用,但价格非常贵,铝模一般用在精度要求较高铜模达不到的吸塑产品上。

电镀铜模:用石膏模种制成样品后,电镀一层铜壳即为电镀铜模,成本相对石膏模高,但比铝模便宜得多,因其表面光洁耐用、低成本的优点,电镀铜模是最常用的一种吸塑模具。

二、吸塑材料的选择

吸塑产品的原材料只有塑胶片材,胶片厚度一般不超过1.5MM,常用的片材有:PVC、PET、PP、PS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植绒片材、镀金片材和防静电片材。

PVC:最常用的吸塑材料,质软、韧性强、可塑性好,可做成透明和各

种颜色,常用透明PVC包装电子、化装品、玩具礼品等产品。

PET(A-PET):质硬,韧性好、强度高、表面光亮、环保无毒,有透明和多种颜色的片材。缺点是PET高周波热合比较困难,价格也比PVC 贵很多,此材料常被要求产品高档和环保的用户取代PVC

PS:密度小(质轻)、环保无毒,可塑性非常好,韧性差易脆,不可做成通明材料,因此只能做成底托类吸塑,因其易裂,此类吸塑不宜回收

PP:材质特别软,韧性好,环保无毒、耐高温,常被做成餐饮器具或其他耐高温产品的包装;但其可塑性差,加工难度大,表面光泽度差,而且加工时颜色会变浅。

PET-G:物理性质同A-PET差不多,但可以高周波热合,其价格比

A-PET还贵80%

三、吸塑产品价格决定因素

吸塑的单价=产品材料成本+能耗+人工及运输+利润

能耗:吸塑是通过热加工的,耗电能相对其他行业较大,大致为产品材

料成本的8%

人工:吸塑主要靠机器生产,人工较少,大致为产品材料成本的10% 运输:根据客户离本厂距离而定,

利润:吸塑厂的纯利润一般很低,12%-20%,根据付款期限而定,30天结帐为14%

材料成本:产品材料成本的计算比较复杂,计算之前首先搞清以下几方面数据:

原料价格:根据产品的用途,确定采用何种材质和等级的材料,寻该种材料最低价供应商

胶片厚度:预诂该产品须用多厚的胶片制作,要根据成型各部位的厚度和形状而定

排版数量:根据产品外形尺寸和形状,计算一版能排多少个模,排密了会降低产品质量,排稀了会增大材料损耗,使成本上升

材料损耗率:主要因素为产品形状、产品数量以及外形尺寸与吸塑机底盘适配程度,形状越方正、产量越大,损耗率就越小

材料成本的计算公式:

产品材料成本=1吨原料价格/ 1吨原料产成品数量

1吨原料产成品数量=1吨原料长度/ 吸塑模板长度X 排版数量X (100%—材料损耗率)

1吨原料长度=1吨/ 材料密度/ 胶片厚度/ 宽度(吸塑底盘宽度)

其中材料密度(PVC为1.36T/M3)、吸塑底盘宽度(0.51-0.71M)、模板长度及其他四项参数均靠专业经验估算

吸塑的报价很难迅速掌握,吸塑厂也只有几个专业人员才有资格报价

四、吸塑ROHS环保问题

现发达国家都要求产品符合欧盟ROHS环保要求,使用或含有镉(Cd)、铅(Pb)、汞(Hg)、六价铬(Cr6+)等四种重金属,以及多溴联苯(PBB)、多溴二苯醚(PBDE)作为阻燃剂的电子电器产品将不允许进入欧盟市埸,吸塑包装作为电子产品的包装附件也不例外,

PET、PS、PP材料本身都不含这六种有毒成分,但胶片生产厂商还是要定期检验,并要求其原材料供应商提供环保检测数据。

PVC材料一般会铅超标,但PVC片材制造商在工艺上作控制可使PVC 含铅量达到ROHS要求,这就是市场上出现的环保PVC,价格稍微贵一点。

关于电镀铜模的几点补充:

电镀铜模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优点就是电镀铜模的散热性比较好,散热性较好导致吸塑的冷却时间短,提高了工作效率。

电镀铜模而非单纯的铜壳。电镀铜模的制作流程如下:

制作主模——主模吸塑泡壳样品——泡壳样品电镀——填充石膏——打吸气孔——将单个或者整个铜模固定在一块吸塑模板上

制作主模,主模的材料通常为:石膏、塑料ABS或者铝,主要为这三种材料。石膏主模同常用在形状较规则的模具上,或者直接用产品(可以为不规则形状)套模具的时候可以用石膏主模。塑料ABS和铝材料主模其实比较接近,都是用CNC加工出来的,优点是外形美观,可以和产品设计同期开始就设计吸塑主模,节省了产品研发周期。之所以要分ABS和铝两种材料,是因为我个人从实际经验上发现ABS有很多优于铝材料的性能:1,材料价格便宜(尤其在大型的主模上要节省不少材料费用)。2,加工速度快,节省了加工时间。众所周知,CNC加工的费用和加工时间有很大的关系的。铝材料在CNC加工的时候,刀不能走的太快,否则会粘刀。另外铝材料的硬度高于ABS,故也不适合快刀。3,因为材料硬度低,ABS主模打吸气孔比较方便。铝主模的吸气孔要很熟练的师傅才可以打通2CM 的吸气孔,而ABS主模则容易得多。

主模吸塑出成型很漂亮的泡壳样品,这里注意一点这个泡壳样品的材料最好为PVC材料,不建议用PS材料。

电镀样品的时候是在泡壳样品里喷上铜粉,铜粉起到导电的作用。电镀出来的铜模最好要有1MM-1.2MM厚(20CM X 20CM),如果尺寸更大的模具建议要电镀时间更长一点。个人认为没有必要超过2MM厚。电镀出来的铜模背面要填充石膏,这样模具的使用时间会更长,模具不容易因为真空泵的吸力而变形或者局部凹下去。

关于吸塑材料APET和PETG的几点补充:

大家都知道,吸塑包装材料,基本上都是以PVC材料为主。随着市场发展的需要,国外贸易的发展,环保材料包装开始普通运用。这里首先介绍一下,什么是环保材料包装?环保材料主要分为几种:APET,PETG。(有人要问为什么不说PS?因为PS 的本色是乳白色,也可以做成透明的,但是清晰度极低,不适用于产品可视外包装,可以作为饼干包装的内衬。)从这两种材料可以引伸出许多类似的环保材料,就目前市场上使用量最大的就是APET与PETG这两种。我们现在摒弃PVC材料包装,针对APET与PETG这两种环保材料进行阐述。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PETG这种环保料。这种材料普通的高周波(高频机)基本上也可以熔切,但缺点是:熔切后的撕边较难撕边,熔切好后还得用人工去削平。而用高周波同步熔断机可以一次性完成此工作。除掉了人工削边的麻烦,工作效率大地提高了,还节约了大量人工。不

过PETG料还存在一个缺点:那就是价格较APET料贵好多。(这个问题用户可以自己去考究)

下面我们来说一下,APET环保料。首先我们用普通的高周波机来熔切这种材料,基本上是毫无用处,熔接不了,更多谈不上切断。用高周波同步熔断机进来熔接切断,也不可以熔切。也许看到这里,许多用户为问:我们用的高周波同步熔断机可以做到呀!对,是可以做到,不过这个需要在模具上加功夫了。模具上需要做成花纹形状,为什么要做成花纹形状呢,原因就是通过机器强大的压力使花纹内凹槽来相互扣紧而包装起来的。如果用手折几下包装好的吸塑产品后就会发现,非常容易掉落。APET料的价格较之PETG料便宜好多。可为客户节约约40%的成本!

重点说明的是:网上有种错误的说法:“在PET表面复合上一层PVC 膜,取名为PETG硬片”

PET 材料分为PETG和APET。PETG和APET材料是由于结晶方式不同造成的两种完全不同的材料,并非APET覆PVC膜就变成了PETG。实际上,在APET上覆PVC膜的做法可以解决两种材料的焊接,如我们使用的老式身份证。但是在环保包装的当今,我们无法用这种方式来解决APET的熔接问题。(如果大家需要讨论APET和PETG 这两种不同的材料,我这里有很详细的资料可以与你们分享。)

吸塑:一种塑料加工工艺,主要原理是将平展的塑料硬片材加热变软后,采用真空吸附于模具表面,冷却后成型,广泛用于塑料包装、灯饰、广告、装饰等行业。

吸塑包装:采用吸塑工艺生产出塑料制品,并用相应的设备对产品进行封装的总称。吸塑包装制品主要包括:泡壳、托盘、吸塑盒,同义词还有:真空罩、泡罩等。吸塑包装设备主要包括:吸塑成型机、冲床、封口机、高频机、折边机。封装形成的包装产品可分为:插卡、吸卡、双泡壳、半泡壳、对折泡壳、三折泡壳等。

泡壳:采用吸塑工艺将透明的塑料硬片制成特定凸起形状的透明塑料,罩于产品表面,起到保护和美化产品的作用。又名泡罩、真空罩

托盘:也叫塑料内托,采用吸塑工艺将塑料硬片制成特定凹槽的塑料,将产品置于凹槽内,起到保护和美化产品的作用。

植绒内托:是一种采用特殊材料的吸塑托盘,将普通的塑料硬片表面粘上一层绒质材料,从而使托盘表面有种绒质的手感,用来提高包装品档次。

抗静电托盘:是一采用特殊材料的吸塑托盘,该材料表面的电阻值小于10的11次方欧姆。主要用于电子、IT产品的吸塑托盘。

吸塑模具:吸塑生产用的模具,成本最低的是石膏模,其次是电镀铜模,最贵的是铝模。模具钻有小孔,用于真空吸附热化的硬片,形成吸塑产品。

吸塑成型:就是我们常讲的吸塑,采用吸塑成型机将加热软化的塑料硬片吸附于模具表面,冷却后,形成凹凸形状的塑料。

吸塑裁切:吸塑成型后的塑料产品,经过冲床,将大张的片材用刀模分切成单个产品。

折边:吸塑包装品中有一种叫插卡包装,需要将泡壳的三个边用折边机折到背后,以便在下一道封装工序中,将纸卡插入折边内,形成插卡包装。

热合封口:是一种吸塑封装工艺,用封口机将表面涂有吸塑油的纸卡与泡壳热合在一起,形成吸卡包装。

高频封口:是一种吸塑封装工艺,用高周波机产生高频,将泡壳与泡壳之间粘合在一起,形成双泡壳包装。

超声波封口:是一种吸塑封装工艺,采用超声波机产生超声波,将泡壳与泡壳粘合在一起,形成双泡壳包装,与高频封口所不同的是,超声波不但可以封PVC、PETG 材料,也可以封PET材料,而且对封装的产品没有电磁伤害,特别适合电子产品的封装;不足之处在于超声波封边只能是间隔的点状,而且一般是每次只封一条直边。

吸塑模具:吸塑生产用的模具,成本最低的是石膏模,其次是电镀铜模,最贵的是铝模。模具钻有小孔,用于真空吸附热化的硬片,形成吸塑产品。

吸塑制品的相关模具

1、石膏模、胶模

石膏模主要是采用黄色的吸塑手板石膏粉;若提供图纸,则按图纸数据及要求,将石膏材料,经铣床及手工完成模具制作;若提供实物,则先将实物用手工泥完成模具之轮廓,真空成型成真空罩,再复出石膏模具,并将该模具进行修改完成;约需2-4天时间;石膏模具制作容易,时间较短,有利于产品包装的修改,价格较低,但耐用程度较低,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较易损坏,所生产之产品透明度较差;主要适用于首板确认以及外包装透明度要求不高之产品。

胶模通常是按照产品设计要求,制成石膏模后,用石膏模具生产出真空罩,用特制之耐高温树脂材料,注入真空罩中,待模具干透后,进行钻孔,打磨完成;约需3-5天时间;树脂模具价格较铜模具及石膏具高,但使用程度与铜模相当,比较耐用,可以解决铜模及石膏模具无法处理的一些技术问题,如产品墙身出现水纹,用此类模具可以有较好效果;主要适用于电子、玩具、医药、食品、汽车精品……等特别要求之产品。

2、电木模

采用进口发热材料、日产高温胶布和优质铜钉制作各类电木模,具有发热均匀以及封口效果佳等特点,可适用于各类圆盘机、台湾产推拉机以及全自动链条机,主要应用于纸卡和泡壳的热合包装。

3、电解铜模

按照产品设计要求,制成石膏模后,用石膏模具生产出真空罩,将真空罩放于电解缸,待表面达5-8MM厚时,将模具注入石膏,注真空气孔,并将模具表面打磨光滑,即可使用;约需3-5天时间;属金属模具类,所以比较耐用,用此类模具所生产之产品外观及透明度较好;模具制作价格较低,用途比较广泛,是通常情况之首选模具;主要适用于电子、玩具、文具、化妆品、汽车精品……等要求较高之产品。

4、合金铝模

按照所提供的图纸或样板,将数据输入电脑,由电脑车床自动完成,然后手工完成其它如孔,倒扣位置制作,并将模具打磨光滑,即可使用;约需5-7天时间;经电脑自动车床制作,使用ZL401、6061和7075

等铝质材料制成,此类模具精确度高及所生产之产品轮廓、角度比较美观,并且耐用程度非常之高,价格亦属四类模具之首;主要适用于电子、礼品、玩具、医药、文具……等外观及尺寸要求较高之产品;事实上合金铝模是大批量及高要求的吸塑生产之首选模具,相对于石膏模、铜模、胶模更经久耐用、节时省电、生产效率高及废品率极低等优点。

5、热合模具

热合模具采用优质铜或合金铝,主要针对PET高周波热封难的问题;表面处理采用特氟龙,针对PET粘模;压边花纹采用电脑刻花,纹路清晰、大小均匀一致,可根据用户要求定制各类花纹。

6、高频模具

高频模具材料为优质压线,切刀为激光刀,切边光滑无任何毛刺边撕料;压边花纹采用电脑刻花,纹路清晰、大小均匀一致,可根据用户要求定制各类花纹;飞机孔可根据客供实样或图纸而制作;主要用于双泡壳(PVC或PETG)的熔接。

7、刀模、冲孔模

主要用于冲裁和打孔(圆孔、飞机孔和蝴蝶孔)

附注:不考虑刀模和冲孔模,吸塑生产用的模具,成本最低的是石膏模,其次是电镀铜模,最贵的是铝模。模具钻有小孔,用于真空吸附热化的硬片,形成吸塑产品。

材料采购成本的计算

材料采购成本的计算 作为一个企业或者个人从事采购业务,了解和掌握材料采购成本的计算方法非常重要。准确计算材料采购成本不仅可以帮助你做出明智的决策,还能够优化采购流程,提高利润率。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材料采购成本计算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直接材料成本 直接材料成本是指直接用于产品制造的材料成本。计算直接材料成本的方法是将每种材料的购买量与其单位价格相乘,然后将所有材料的成本相加。例如,假设某产品的制造需要1000个螺丝钉和500个螺母,螺丝钉的单位价格为0.1元,螺母的单位价格为0.2元,那么直接材料成本为: 直接材料成本 = (1000 * 0.1) + (500 * 0.2) = 100 + 100 = 200元 二、间接材料成本 间接材料成本是指不直接参与产品制造,但在制造过程中间接使用的材料成本。计算间接材料成本的方法可以分为两种:实际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 1. 实际成本法 实际成本法是根据实际发生的间接材料采购成本来计算。企业需要记录每种间接材料的购买数量和价格,并将其进行累加。最后得到的

总和即为间接材料成本。例如,某企业在某个月份购买了300元的间接材料A,500元的间接材料B,那么该月份的间接材料成本为:间接材料成本 = 300 + 500 = 800元 2. 标准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是根据企业设定的标准成本来计算间接材料成本。企业需要事先确定每种间接材料的标准数量和价格,并将其相乘后进行累加。最后得到的总和即为间接材料成本。例如,某企业规定每个产品需要消耗2个单位的间接材料A和3个单位的间接材料B,单位价格分别为0.5元和1元,每个月该企业生产了100个产品,那么该月份的间接材料成本为: 间接材料成本 = (2 * 0.5 + 3 * 1) * 100 = 250元 三、运输成本 除了直接材料成本和间接材料成本,运输成本也是材料采购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计算运输成本时,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因素: 1. 运输方式:不同的运输方式有不同的成本,比如快递、陆运、海运等。 2. 运输距离:运输距离越远,运输成本相对较高。 3. 运输重量和体积:运输材料的重量和体积越大,运输成本相对较高。

材料成本计算公式

电线成本: 1。导体用量:(Kg/Km)=d2 × 0.7854 × G × N × K1 × K2 × C d=铜线径G=铜比重N=条数K1=铜线绞入率K2=芯线绞 2。绝缘用量:(Kg/Km)=(D2 - d2)× 0.7854 × G × C × K2 D=绝缘外径d=导体外径G=绝缘比重K2=芯线绞入率C=绝缘芯线根数 3。外被用量:(Kg/Km)= ( D12 - D2 ) × 0.7854 × G D1=完成外径D=上过程外径G=绝缘比重 4。包带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G × Z D=上过程外径t=包带厚度G=包带比重Z=重叠率(1/4Lap = 1.25) 5。缠绕用量:(Kg/Km)= d2 × 0.7854 × G × N × Z d=铜线径N=条数G=比重Z=绞入率 6。编织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N × G / cosθ θ = atan( 2 × 3.1416 × ( D + d × 2 )) × 目数/ 25.4 / T d=编织铜线径T=锭数N=每锭条数G=铜比重 比重:铜-8.89;银-10.50;铝-2.70;锌-7.05;镍-8.90;锡-7.30;钢-7.80;铅-11.40;铝箔麦拉-1.80;纸-1.35;麦拉-1.37 PVC-1.45;LDPE-0.92;HDPE-0.96;PEF(发泡)-0.65;FRPE-1.7;Teflon (FEP)2.2;Nylon-0.97;PP-0.97;PU-1.21 棉布带-0.55;PP绳-0.55;棉纱线-0.48 (均为假比重) 如何计算成本 铜电线的成本包括三个部分。1.铜材的成本2. PVC(外边料皮)的成本3.人工的成本 成本的计算方法铜的成本: 铜重量*铜价格=铜成本 铜的重量=铜的密度(0.0089)*铜丝的体积 铜丝的体积=面积*高度 面积=3.14*半径的平方 以BV2。5平方的铜线为例,如下图 用千分尺,可量出铜丝的直径,如下图是 国标的线,直径是1。772,国标是1。78 那半径就是1。772 / 2=0。886 那面积就=3.14*0.886*0.886 =2.46 这个值指的就是平方毫米。之所以BV2.5 平方电线。指的就是这个铜丝的截面积是 2.5平方毫米。 得出了2。46平方,假如这盘电线的长度是100米。那么这盘电线中间铜丝的重量就是2.46*100*0.0089(重量=面积*长度*密度)=2.1894公斤的铜

原材料计算成本的公式

原材料计算成本的公式 在企业管理中,成本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而原材料成本是企业生产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如何准确计算原材料成本,是企业成本控制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文将介绍原材料计算成本的公式。 一、直接材料成本 企业生产过程中,直接材料成本是指直接用于生产制造产品的原材料成本,例如:木材、钢材、橡胶等。直接材料成本的计算公式如下: 直接材料成本 = 材料单价×材料用量 其中,材料单价是指购买某种原材料的单价,材料用量是指生产一件产品所需要的原材料数量。 二、间接材料成本 企业生产过程中,间接材料成本是指不直接用于生产制造产品的原材料成本,例如:研磨石、磨刀石、切割刀片、刀具等。间接材料成本的计算公式如下: 间接材料成本 = 材料单价×材料用量×预算比例 其中,材料单价是指购买某种原材料的单价,材料用量是指生产一件产品所需要的原材料数量,预算比例是指企业预算中规定的间接材料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 三、直接人工成本 企业生产过程中,直接人工成本是指直接用于生产制造产品的人工成本,例如:工人的工资、社保费用等。直接人工成本的计算公式

如下: 直接人工成本 = 工人单价×工作时间 其中,工人单价是指企业支付给工人的每小时工资,工作时间是指生产一件产品所需要的工人工作时间。 四、间接人工成本 企业生产过程中,间接人工成本是指不直接用于生产制造产品的人工成本,例如:工人的管理费用、维护费用等。间接人工成本的计算公式如下: 间接人工成本 = 工人单价×工作时间×预算比例 其中,工人单价是指企业支付给工人的每小时工资,工作时间是指生产一件产品所需要的工人工作时间,预算比例是指企业预算中规定的间接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 五、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制造产品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包括直接材料成本、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间接人工成本以及其他制造费用。制造费用的计算公式如下: 制造费用 = 直接材料成本 + 间接材料成本 + 直接人工成本 + 间接人工成本 + 其他制造费用 其中,其他制造费用包括企业在生产制造产品过程中所发生的其它费用,例如:能源费用、设备维护费用等。 六、总成本 总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制造产品过程中所发生的所有成本,包括

成本计算的三种基本方法公式

成本计算的三种基本方法公式 成本计算是企业核算成本的一种方法,其目的是为了计算企业产品或 服务的成本,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常用的成本计算方法有三种基本方法:作业成本法、加权平均法和直接成本法。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三种基本 方法的公式和计算步骤。 一、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是按产成品的生产过程而分类计算成本的方法,适用于生 产过程可分解成多个独立、较为复杂的阶段的企业。计算步骤如下: 1.计算直接材料成本: 直接材料成本=直接材料用量×直接材料单价 2.计算直接人工成本: 直接人工成本=直接人工工时×直接人工工资 3.计算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间接材料费用+间接人工费用+制造费用 4.计算作业成本: 作业成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制造费用 二、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法是按平衡产量计算单位产品成本的方法,适用于生产过程 相对简单的企业。计算步骤如下: 1.计算加权平均单价:

加权平均单价=期初库存的成本+本期新入库成本÷期初库存数量+本期新入库数量 2.计算期末库存成本: 期末库存成本=期末库存数量×加权平均单价 3.计算本期产量成本: 本期产量成本=本期产量数量×加权平均单价 三、直接成本法 直接成本法是直接计算与产品有关的材料、人工等直接成本的方法,适用于成本有明确归属的企业。计算步骤如下: 1.计算直接材料成本: 直接材料成本=直接材料用量×直接材料单价 2.计算直接人工成本: 直接人工成本=直接人工工时×直接人工工资 3.计算直接制造费用: 直接制造费用=直接制造费用项1+直接制造费用项2+...+直接制造费用项n 4.计算直接成本: 直接成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直接制造费用

原材料计算成本的公式

原材料计算成本的公式 原材料是产品制造的基础,计算成本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环节。在制造业中,原材料成本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因此,正确计算原材料成本对于企业的经营和管理至关重要。本文将介绍原材料计算成本的公式,希望能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一些帮助。 一、直接材料成本的计算 直接材料成本是指制造产品时直接用于产品制造的材料成本。直接材料成本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 直接材料成本 = 原材料数量×原材料单价 其中,原材料数量指的是直接用于制造产品的原材料数量,原材料单价指的是每单位原材料的成本。 例如,某企业生产一批产品需要用到500千克钢材,而钢材的单价为2元/千克,则该企业的直接材料成本为: 直接材料成本 = 500千克× 2元/千克 = 1000元 二、间接材料成本的计算 间接材料成本是指制造产品时间接用于产品制造的材料成本。间接材料成本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 间接材料成本 = 间接材料数量×间接材料单价 其中,间接材料数量指的是间接用于制造产品的材料数量,间接材料单价指的是每单位间接材料的成本。 例如,某企业生产一批产品需要用到100个砂轮,而每个砂轮的单价为10元,则该企业的间接材料成本为:

间接材料成本 = 100个× 10元/个 = 1000元 三、直接人工成本的计算 直接人工成本是指直接参与产品制造的人员的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 直接人工成本 = 直接人工工时×直接人工小时工资 其中,直接人工工时指的是直接参与产品制造的人员的工作时间,直接人工小时工资指的是每小时直接人工的成本。 例如,某企业生产一批产品需要用到10个工人,每个工人工作 8小时,每小时工资为20元,则该企业的直接人工成本为:直接人工成本 = 10个工人× 8小时× 20元/小时 = 1600元 四、间接人工成本的计算 间接人工成本是指间接参与产品制造的人员的成本。间接人工成本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 间接人工成本 = 间接人工工时×间接人工小时工资 其中,间接人工工时指的是间接参与产品制造的人员的工作时间,间接人工小时工资指的是每小时间接人工的成本。 例如,某企业生产一批产品需要用到2个管理人员,每个管理人员工作8小时,每小时工资为30元,则该企业的间接人工成本为:间接人工成本 = 2个管理人员× 8小时× 30元/小时 = 480元 五、制造费用的计算 制造费用是指制造产品时产生的各种费用。制造费用可以通过以

原材料成本核算方法

原材料成本核算方法 原材料成本核算方法是企业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用于计算原材料成本的一种方法。原材料成本是制造产品时所需要的材料成本,包括所需的货物或材料、运输费用和其他相关费用。正确计算原材料成本有助于企业了解产品盈亏状况、控制成本及定价等方面作出更准确的决策。 1.先进先出法(FIFO法) 先进先出法指的是先购买的原材料先使用,后购买的原材料后使用,计算原材料成本时以最早购买的原材料价格作为成本基础,这种方法能够反映原材料成本的实际情况,但对库存的要求较高,需要对库存进行跟踪管理。 3.加权平均法(Weighted Average Method) 加权平均法指的是根据物料的数量和成本计算出平均成本,计算公式为:平均成本=总成本/总数量。这种方法能够平滑原材料成本的波动,但不易反映原材料的最新价格。 4.标准成本法(Standard Cost Method) 标准成本法是指针对每种原材料设定一种标准或预定价值,原材料成本就是该标准价值或预定价值。标准成本法需要对生产物料的成本进行预先分析和计算,有利于更好地管理成本并控制生产成本。但标准成本对资金有很高的要求,有时会导致生产活动受到影响。 以上四种原材料成本核算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缺点,企业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以更好地控制成本和提高利润。除了以上介绍的原材料成本核算方法,还有其他一些方法,如可变成本法、直接成本法、完全成本法等。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下面将具体介绍其中一些方法。 1.可变成本法(Variable Costing Method) 可变成本法是指将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分开核算,可变成本指生产或销售一个产品所必需的可变费用。根据可变成本法,只有当产量变化时,成本才会随之变化,因此更适用于大批量生产的企业。 直接成本法是指按照原材料和直接人工成本来计算生产成本,而将固定费用视为期间费用,不纳入制造成本。这种方法可以更准确地反映生产成本,适用于量产和非量产的企业。

原材料计算成本的公式

原材料计算成本的公式 在现代生产中,成本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成本的大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在生产过程中,原材料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如何正确计算原材料的成本,成为了企业管理者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将介绍原材料计算成本的公式及其应用。 一、原材料成本的构成 原材料成本是指生产一件产品所需要的原材料费用。原材料成本的构成包括三个方面:直接原材料成本、间接原材料成本和存储费用。 1. 直接原材料成本 直接原材料成本是指直接用于生产产品的原材料费用。例如,生产一件衣服需要用到的布料、纽扣、拉链等,这些费用都是直接原材料成本。直接原材料成本的计算方法是:直接原材料成本=原材料单价×直接原材料用量。 2. 间接原材料成本 间接原材料成本是指不能直接用于生产产品的原材料费用,但是又是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费用。例如,生产一件衣服需要用到的电、水、燃料等费用,这些费用都是间接原材料成本。间接原材料成本的计算方法是:间接原材料成本=间接原材料单价×间接原材料用量。 3. 存储费用 存储费用是指原材料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仓储费用,包括原材料的保险费、库存费、保管费等。存储费用的计算方法是:存储费用=原材料单价×存储期限×存储费率。

二、原材料计算成本的公式 原材料计算成本的公式是将直接原材料成本、间接原材料成本和存储费用相加得到的。即: 原材料计算成本=直接原材料成本+间接原材料成本+存储费用 其中,直接原材料成本和间接原材料成本的计算方法已经在上文中介绍过。下面将详细介绍存储费用的计算方法。 1. 存储期限 存储期限是指原材料在仓储中的保管期限。不同的原材料有不同的保管期限,管理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存储期限。 2. 存储费率 存储费率是指原材料在仓储中的费用比率。不同的原材料有不同的存储费率,管理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存储费率。 三、原材料计算成本的应用 原材料计算成本的应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确定产品的成本价格;二是控制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1. 确定产品的成本价格 在确定产品的成本价格时,需要将原材料计算成本和其他成本相加得到产品的总成本,然后再加上一定的利润得到产品的销售价格。例如,一个企业生产一件衣服的原材料成本为100元,其他成本为50元,利润为20元,那么这个企业销售这件衣服的价格应该为:销售价格=100+50+20=170元。 2. 控制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材料成本的计算公式

材料成本的计算公式 材料成本的计算公式: 产品材料成本=1吨原料价格/ 1吨原料产成品数量 1吨原料产成品数量=1吨原料长度/ 吸塑模板长度X 排版数量X (100%—材料损耗率) 1吨原料长度=1吨/ 材料密度/ 胶片厚度/ 宽度(吸塑底盘宽度)其中材料密度(PVC为1.36T/M3)、吸塑底盘宽度(0.51-0.71M)、模板长度及其他四项参数均靠专业经验估算 吸塑产品价格计算公式: 吸塑的单价=产品材料成本+能耗+人工及运输+利润 能耗:吸塑是通过热加工的,耗电能相对其他行业较大,大致为产品材料成本的8% 人工:吸塑主要*机器生产,人工较少,大致为产品材料成本 的10% 运输:根据客户离本厂距离而定,利润:吸塑厂的纯利润一般很低,12%-20%,根据付款期限而定,30天结帐为14% 材料成本:产品材料成本 的计算比较复杂,计算之前首先搞清以下几方面数据: 原料价格:根据产品的用途,确定采用何种材质和等级的材料,寻该种材料最低价供应商胶片厚度:预诂该产品须用多厚的胶片制作,要根据成型各部位的厚度和形状而定排版数量:根据产品外形尺寸和形状,计算一版能排多少个模,排密了会降低产品质量,排稀了会增大材料损耗,使成本上升 材料损耗率:主要因素为产品形状、产品数量以及外形尺寸与吸塑机底盘适配程度,形状越方正、产量越大,损耗率就越小吸塑产品价格计算公式:吸塑的单价=产品材料成本+能耗+人工及运输+利润能耗:吸塑是通过热加工的,耗电能相对其他行业较大,大致为产品材料成本的8% 人工:吸塑主要*机器生产,人工较少,大致为产品... 如何计算吸塑盘的成本?

如吸塑盘的外围尺寸为300*250*10,厚度为0。6MM,想计算供应商做一 个这样的盘子所用的成本? 先考虑原料的市场价,还有管理费用,人工费,水电费,利润等,百分比要控制在多少为好呢? 吸塑盘成本计算公式,吸塑盘成本计算方法: 例:深圳地区PVC吸塑的价格基本为: 1、再生料:HK¥5.00/平方米 2、新料:再生料X12% (300+2)x(250+2)/10000x5x0.6/0.24=1。08元。这个是港币转厂价,换成人民币就自己算吧。 注:0.24 为地区生产价格成本比率。 首先要知道是用材料,材料的价格是多少钱一公斤.量出单个吸塑的长与宽,确定排版之后.量出版长之后.用材料的公斤数除以版长和每版的个数,再除以报废率,得出一个吸塑所用的材料(公斤).再乘以单价就可以. 吸塑包装知识的补充(生产流程,技术问题,成本计算) 一、吸塑模具选择吸塑模具一般有石膏模、电镀铜,吸塑包装知识的补充(生产流程,技术问题,成本计算)一、吸塑模具选择吸塑模具一般有石膏模、电镀铜模和铝模三种石膏模:用石膏在半湿的状态下雕刻成型,然后烘干即成模具,石膏模成本低,易于修改,但石膏模精度不够高,表面不光滑而且易碎不耐用,因此它常用来打佯、做电镀铜模的模种或一些要求不高小批量生产的吸塑模具。铝模:用铝锭通过机械(车床、铣床、CNC等)加工而成。铝模精度高、表面光滑而且经久耐用,但价格非常贵,铝模一般用在精度要求较高铜模达不到的吸塑产品上。电镀铜模:用石膏模种制成样品后,电镀一层铜壳即为电镀铜模,成本相对石膏模高,但比铝模便宜得多,因其表面光洁耐用、低成本的优点,电镀铜模是最常用的一种吸塑模具。二、吸塑材料的选择吸塑产品的原材料只有塑胶片材,胶片厚度一般不超过1.5MM,常用的片材有:PVC、PET、PP、PS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植绒片材、镀金片材和防静电片材。PVC:最常用的吸塑材料,樂天龍的机械工程师职业博客

材料成本计算公式

材料成本计算公式 材料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和半成品的成本总和。正确计算材料成本对企业的成本控制和经营决策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将介绍材料成本的计算公式及其相关内容。 一、直接材料成本计算公式。 直接材料成本是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原材料成本。其计算公式为: 直接材料成本 = 本期原材料采购金额期末原材料库存 + 期初原材料库存。 其中,期末原材料库存是指本期结束时的原材料库存余额,期初原材料库存是指本期开始时的原材料库存余额。通过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出本期直接材料的成本支出。 二、间接材料成本计算公式。 间接材料成本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间接使用的原材料成本,例如生产用的油漆、螺丝等。其计算公式为: 间接材料成本 = 本期间接材料采购金额期末间接材料库存 + 期初间接材料库存。 通过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出本期间接材料的成本支出。 三、材料成本率计算公式。 材料成本率是指原材料成本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例,是衡量企业材料成本控制水平的重要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材料成本率 = 原材料成本 / 产品销售收入 100%。

通过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出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原材料成本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例,帮助企业了解材料成本在整体成本中的占比情况。 四、材料成本的影响因素。 1. 原材料价格。 原材料价格的波动直接影响着材料成本的水平,企业需要密切关注原材料市场行情,及时调整采购策略。 2. 原材料使用效率。 原材料使用效率的提高可以降低材料成本,企业需要加强生产过程的管理,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 3. 原材料库存管理。 合理的原材料库存管理可以减少资金占用和库存积压,降低材料成本。 以上就是关于材料成本计算公式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在实际应用中,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灵活运用这些公式,合理控制材料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制造成本计算公式

制造成本计算公式 制造成本是衡量企业生产效率、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的 重要指标之一。那么企业如何计算自己的制造成本呢?本文就为 大家阐述制造成本计算公式。 一、材料成本 材料成本是制品生产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通常占到制造成本 的70%以上,因此对于企业来说,做好材料成本的掌控非常关键。材料成本公式为: 材料成本 = 材料数量 ×单价 其中,材料数量指的是在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中所需要的原材 料的数量。单价则是指一个单位原材料的价格。 二、人工成本 人工成本指的是在制品生产过程中所用到的人力资源,比如工 人工资、社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等。人工成本计算公式为:人工成本 = 工资总额 + 社保费 + 工伤保险费 + 公积金等费用 其中,工资总额指的是需要支付给工人的工资总额,社保费指 的是企业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指的是企业缴纳的工伤

保险费,公积金等费用则是指企业需要按照国家要求为工人支付 的各种福利费用。 三、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是制造成本中一个比较复杂的部分,有很多方面需要 考虑,比如制造设备的维修费、制造工艺改进费用、医疗保险费 用等。制造费用计算公式为: 制造费用 = 维修费 + 改进费 + 税费等 其中,维修费指的是企业需要为不同的机械设备维修所需要支 付的费用,改进费则是指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采取的各种新技术 改进所需要支付的费用,税费则包括企业所需要缴纳的各种税金。 四、运输及分配费用 运输及分配费用是指在产品生产完成之后,为了向顾客提供更 好的服务,需要付出的各种费用,比如运输费、销售费等。其计 算公式为: 运输及分配费用 = 运输费用 + 销售费用等 其中,运输费指的是企业需要为产品运输所需要支付的费用, 销售费用则是指在推销产品、维护顾客关系等方面所需要付出的 各种费用。 五、折旧费用

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

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 在产品生产过程中,计算成本是一个关键的环节。正确地计算产品成本可以帮助企业了解生产成本的组成,从而进行成本控制和决策。本文将介绍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可以分为两种:直接法和间接法。直接法是以产品的生产过程来确定各项成本,并将其直接与产品相关联。间接法则是将成本分摊到产品上,通过一定的分配基础来计算产品成本。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两种方法。 一、直接法 1.直接材料成本计算方法: 直接材料成本是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直接与产品相关的材料费用。计算直接材料成本的方法是将材料的单价乘以所用材料的数量。 直接材料成本=材料单价×所用材料的数量 2.直接人工成本计算方法: 直接人工成本是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直接与产品相关的人工费用。计算直接人工成本的方法是将工人的工资乘以工作时间。 直接人工成本=工人工资×工作时间 3.直接制造费用计算方法: 直接制造费用是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直接与产品相关的其他费用,如工厂设备折旧费、设备维修费、能源消耗费等。计算直接制造费用的方法是将各项费用相加。

直接制造费用=工厂设备折旧费+设备维修费+能源消耗费+... 4.直接成本总和计算方法: 直接成本总和是将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直接制造费用总和。 直接成本总和=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直接制造费用 二、间接法 1.间接材料成本计算方法: 间接材料成本是与产品相关,但难以直接分配给具体产品的材料费用。计算间接材料成本的方法是根据材料的使用量,按照一定的分配基础进行 分摊。 间接材料成本=分配基础×材料使用量 2.间接人工成本计算方法: 间接人工成本是与产品相关,但难以直接分配给具体产品的人工费用。计算间接人工成本的方法是根据工人的工作时间,按照一定的分配基础进 行分摊。 间接人工成本=分配基础×工作时间 3.间接制造费用计算方法: 间接制造费用是与产品相关,但难以直接分配给具体产品的其他费用。计算间接制造费用的方法是根据各项费用的大小,按照一定的分配基础进 行分摊。 间接制造费用=分配基础×费用大小

材料实际成本计算公式

材料实际成本计算公式 在制造业中,材料成本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成本项目,对于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具 有重要的影响。正确计算材料实际成本对于企业的成本控制和产品定价至关重要。下面我们将介绍材料实际成本的计算公式。 首先,材料实际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原材料的实际成本,它包 括了购入原材料的成本、运输成本、仓储成本以及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损耗成本等。因此,材料实际成本的计算公式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购入原材料的成本:这是最基本的部分,通常是指企业购入原材料的金额。 在计算时,需要考虑到采购原材料的数量和价格,以及是否有折扣等因素。购入原材料的成本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购入原材料成本 = 原材料单价×购入数量。 2.运输成本:在购入原材料后,企业通常需要将原材料运输到生产现场。这部 分成本通常包括了运输费用、运输保险费用等。运输成本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运输成本 = 运输费用 + 运输保险费用。 3.仓储成本:企业在购入原材料后,通常需要将原材料存放在仓库中,这就产 生了仓储成本。仓储成本通常包括了仓库租金、仓储保险费用、仓储人工费用等。仓储成本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仓储成本 = 仓库租金 + 仓储保险费用 + 仓储人工费用。 4.损耗成本:在生产过程中,通常会有一定程度的原材料损耗。这部分损耗成 本也需要计算在材料实际成本中。损耗成本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损耗成本 = 原材料总量×损耗率×单位成本。 综上所述,材料实际成本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材料实际成本 = 购入原材料成本 + 运输成本 + 仓储成本 + 损耗成本。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还需要考虑到其他因素对材料实际成本的影响,比如原材料的质量、供应稳定性、采购批量等。因此,在计算材料实际成本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总之,正确计算材料实际成本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至关重要。通过合理的成本控制和产品定价,企业可以提高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希望本文介绍的材料实际成本计算公式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材料价格计算公式

材料价格计算公式 在工程项目中,材料价格的计算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正确的材料价格计算可以 保证项目的成本控制和质量保障。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材料价格计算公式,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1. 单位面积材料价格计算公式。 单位面积材料价格 = 材料总价格 / 施工面积。 这是最基本的材料价格计算公式,通过将材料的总价格除以施工面积,可以得 到单位面积的材料价格。这个公式适用于各种材料,比如瓷砖、地板、涂料等。 2. 单位体积材料价格计算公式。 单位体积材料价格 = 材料总价格 / 施工体积。 对于一些需要填充的材料,比如混凝土、砂浆等,我们可以通过将材料的总价 格除以施工体积,得到单位体积的材料价格。这个公式适用于各种需要填充的材料。 3. 单位长度材料价格计算公式。 单位长度材料价格 = 材料总价格 / 施工长度。 对于一些线性材料,比如管道、电缆等,我们可以通过将材料的总价格除以施 工长度,得到单位长度的材料价格。这个公式适用于各种线性材料。 4. 质量材料价格计算公式。 质量材料价格 = 材料总价格 / 材料质量。 有时候我们需要按照材料的质量来计算价格,这时可以通过将材料的总价格除 以材料的质量,得到质量材料价格。这个公式适用于各种需要按照材料质量计算价格的情况。

5. 材料损耗计算公式。 材料损耗 = 施工损耗率×施工量×单位价格。 在实际施工中,材料往往会有一定的损耗,我们可以通过施工损耗率乘以施工量再乘以单位价格来计算材料的损耗。这个公式可以帮助我们合理预估材料的损耗情况。 总结: 以上是常见的材料价格计算公式,通过这些公式,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项目需求来合理计算材料价格,从而更好地控制项目成本,并确保项目的质量。希望这些公式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成本管理计算公式

成本管理计算公式 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它涉及到企业各项业务活动的成 本计算、成本分析、成本控制等方面。成本管理计算公式是指在成本管理 过程中,通过一定的计算公式,对各项成本进行准确的计算,以实现成本 的合理控制和管理。下面将详细介绍常用的成本管理计算公式。 一、直接材料成本计算公式 直接材料成本是产品制造过程中所使用的原材料的成本,它是制造成 本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材料成本计算公式如下: 直接材料成本=原材料单位价格×原材料用量 其中,原材料单位价格是指每单位原材料的价格;原材料用量是指产 品制造过程中所用到的原材料的数量。 二、直接人工成本计算公式 直接人工成本是产品制造过程中由直接劳动所产生的成本,包括工资、加班费等。直接人工成本计算公式如下: 直接人工成本=直接劳动单位工资×直接劳动时间 其中,直接劳动单位工资是指每单位劳动所需支付的工资;直接劳动 时间是指直接参与产品制造过程的劳动时间。 三、制造费用计算公式 制造费用是生产过程中除直接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成本以外所发生的 费用,包括间接材料费用、间接人工费用、制造费用分配等。制造费用计 算公式如下:

制造费用=间接材料费用+间接人工费用+制造费用分配 其中,间接材料费用是指生产过程中使用的非直接材料所发生的费用;间接人工费用是指与产品制造过程相关的非直接人工所发生的费用;制造 费用分配是将各项制造费用按照一定的分配比例进行分摊。 四、单位产品成本计算公式 单位产品成本是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需的总成本,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单位产品成本计算公式如下:单位产品成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制造费用 其中,单位产品成本的计算需要考虑到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 和制造费用的累加。 五、总成本计算公式 总成本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所发生的全部成本,包括生产成本、经 营成本、财务成本等各项费用。总成本计算公式如下: 总成本=生产成本+经营成本+财务成本 其中,生产成本是指企业通过生产过程所发生的各项成本,包括直接 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经营成本是指在正常经营过程中发 生的各项成本,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财务成本是指企业在资金筹 措和使用过程中所支出的各项成本,包括利息、手续费等。 六、成本利润率计算公式 成本利润率是企业通过产品销售所获得的利润与产品成本的比率,用 来评估企业的经营状况。成本利润率计算公式如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