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高启的梅花诗

合集下载

梅花诗第九首解读

梅花诗第九首解读

梅花诗第九首解读
《梅花九首》其九是诗人高启对梅花的热爱和赞美的体现。

在这首诗中,高启运用拟人手法,将梅花描绘得仿佛能听懂他的话,甚至能够与诗人交谈,倾诉心中的思念。

这种全新的写作角度和表达方式,使得诗歌更富有趣味性和可读性。

诗的前两句写梅花,后两句写诗人自己。

高启用“原璧”比喻梅花,用“赵氏”比喻自己,表达了他与梅花之间深厚的感情和心灵的相通。

“火龙蛰起燕门秋”,这一句中,“火龙”是指祝融,即南岳太阳神。

诗人通过使用典故,表达了自己对历史的看法和理解。

“原璧应难赵氏收”,这一句中,“原璧”读为“圆璧”,诗人以“赵氏”自比,表达了自己对梅花深深的热爱和珍视。

“一院奇花春有主”,这句诗描绘了满园的奇花异草,春天的美景。

“春主”指的是东君,即春天之神。

诗人通过赞美春神主宰着百花齐放的美好春天,间接表达了对梅花的热烈赞美。

“连宵风雨不须愁”,诗人以乐观的态度看待风雨的侵袭,表达了他对梅花的坚定信心和深深的爱意。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高启对梅花的深情告白,他用独特的视角和新颖的写作手法,将梅花描绘得生动而富有感情,充分展现了他对梅花的真挚感情和深刻理解。

梅花在诗词中象征品格高洁,30句冷门且唯美的梅花诗,收藏备用吧

梅花在诗词中象征品格高洁,30句冷门且唯美的梅花诗,收藏备用吧

梅花在诗词中象征品格高洁,30句冷门且唯美的梅花诗,收藏备用吧梅花是中国传统名花,它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不仅以清雅俊逸的风度使古今诗人画家为它赞美,更以它的冰肌玉骨、凌寒留香被喻为民族的精华而为世人所敬重。

今天我们整理了30句冷门且唯美的梅花诗句,邀请大家一起欣赏。

1、应酬都不暇,一岭是梅花。

——张道洽《岭梅》2、千点寒梅晓角中,一番春信画楼东。

——杨慎《鹧鸪天·元宵后独酌》3、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王维《杂诗三首 / 杂咏三首》4、花意争春,先出岁寒枝。

——辛弃疾《江神子·赋梅寄余叔良》5、落梅庭榭香,芳草池塘绿。

——晏几道《生查子·落梅庭榭香》6、试问梅花何处好,与君藉草携壶。

——张孝祥《临江仙·试问梅花何处好》7、疏是枝条艳是花,春妆儿女竞奢华。

——曹雪芹《咏红梅花得“花”字》8、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

——范成大《霜天晓角·梅》9、春近寒虽转,梅舒雪尚飘。

——阴铿《雪里梅花诗》10、一朵江梅春带雪。

玉软云娇,姑射肌肤洁。

——赵鼎《蝶恋花·一朵江梅春带雪》11、去岁江南见雪时,月底梅花发。

——张孝祥《卜算子·雪月最相宜》12、春来茗叶还争白,腊尽梅梢尽放红。

——韩元吉《送陆务观福建提仓》13、重唱梅边新度曲,催发寒梢冻蕊。

——吴文英《金缕歌·陪履斋先生沧浪看梅》14、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

——柳宗元《早梅》15、山边幽谷水边村,曾被疏花断客魂。

——张嵲《墨梅》16、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

——李白《早春寄王汉阳》17、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

——何逊《咏早梅/ 扬州法曹梅花盛开》18、香闻流水处,影落野人家。

——道源《早梅》19、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20、越梅半拆轻寒里,冰清淡薄笼蓝水。

——和凝《菩萨蛮·越梅半拆轻寒里》21、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

高启的诗词咏梅九首(其一)

高启的诗词咏梅九首(其一)

高启的诗词咏梅九首(其一)咏梅九首(其一)明•高启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赏析】“雪满山中高士卧”,别人都为了生存而到处乞食,只有袁安不为所动,不攀不附,更不会为了几斗米而折腰,表现出的是一种高洁的品质,用到的身上十分恰当。

“琼姿只合在瑶台”,在诗人的眼中,梅花不是俗物,而是只合待在瑶台之上的琼姿,是天上尊贵的神仙,所以梅花自是不同于别的花品。

梅花不屑在尘埃之中生长,它身处铺满大雪的深山,这才是这位孤高拔俗的隐士的愿望。

天降大雪,雪满山中,只有梅花才能保持自身的高洁,不动不摇,冒寒迎雪。

“月明林下美人来”,梅花不仅拥有美好的品质,它还有美丽的外形。

当年赵师雄月夜逢美,与美人共饮,醒来之后发现自己在一棵梅树之下,是否梅花便是美人的化身呢,抑或是美人就是梅花的化身呢?梅花到底是花的一种,还是世人愿意亲近的美人?不过,梅花既然是仙子下凡,俗人当然不能轻易窥到,若去闹市中寻觅,无异于水中捞月。

除非摒弃一切俗念,退身到清风明月的林泉之下,那时,你才能见到她款款而来,她的神情是那么超朗闲雅,她的容貌是那么清秀动人,便如《世说新语》中的咏絮才女谢道蕴,“神情散朗”,有“林下风气”。

独立而飘渺,犹如高士;秀雅而惊艳,犹如美人,内在美与外在美合而为一,这才是诗人心目中的梅花,诗人写梅,亦有自比,诗人若不先禀有梅的灵性,又安能窥到梅的灵魂深处?扩展阅读:高启的生平高启出身富家,童年时父母双亡,生性警敏,读书过目成诵,久而不忘,尤精历史,嗜好诗歌,与张羽、徐贲、宋克等人常在一起切磋诗文,号称“北郭十友”;与宋濂、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同时,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

他也是明初十才子之一。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张士诚据吴称王;淮南行省参知政事饶介守吴中,礼贤下士,闻高启才名,多次派人邀请,延为上宾,招为幕僚。

古诗词阅读理解练习含答案解析 高启《梅花九首(其一)》

古诗词阅读理解练习含答案解析 高启《梅花九首(其一)》

古诗词阅读理解练习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下列小题。

梅花九首(其一)高启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①苔。

自去何郎②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注】①漠漠:形容植物密布。

②何郎:南朝诗人何逊,他写有不少关于梅花的诗。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琼姿只合在瑶台”起笔不凡,为梅花定位,既见梅花之形,又显梅花之灵;梅花玉树临风,有美玉之质,有仙人之姿,本应住在瑶台仙宫。

B.“谁向江南处处栽”点出了梅花的生长地——江南。

作者酷爱梅花,所以梅的生长地在诗人心中也是美的,只是天仙般的梅花为何到了人间!C.“雪满山中高士卧”写大雪满山,高士酣卧。

此旬以远离人迹烦嚣的高±喻梅,以满山的大雪衬托梅,神形兼备,手法高妙。

D.“月明林下美人来”写明月清风,林泉幽谷,美人款款,超逸闲雅,清丽动人,只是把梅花比喻成美人,落人俗套,实为败笔。

E.“寒依疏影萧萧竹”进一步为梅花塑形,使它更加完美,手法是衬托。

梅花孤高绝俗,严冬来袭,紧紧依偎那萧萧寒竹。

2.本诗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1.DE2.答:全诗托物言志,以梅自喻,表现了诗人高贵雅洁、超凡脱俗、怀才不遇、寂寞愁苦的情感。

①首联写梅花本应住在天宫之中,却落到人间江南,来表现自己出身高贵却被贱待。

②颔联以“高士”“美人”为喻,也是自比,表现自己高洁的品质与高超的才华。

③颈联写萧萧寒竹来依偎,漠漠春苔护残香,是为了衬托梅花的高洁,其实还是写自己无人赏识,不受重视。

④尾联先借何逊的典故,后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不被理解的寂寞与愁苦之情。

明高启梅花诗九首

明高启梅花诗九首

明高启梅花诗九首《梅花九首·其一》诗题:《梅花九首·其一》作者:高启(明代)诗文: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梅花九首·其二》诗题:《梅花九首·其二》作者:高启(明代)诗文:缟袂相逢半是仙,平生水竹有深缘。

将疏尚密微经雨,似暗还明远在烟。

薄瞑山家松树下,嫩寒江店杏花前。

秦人若解当时种,不引渔郎入洞天。

《梅花九首·其三》诗题:《梅花九首·其三》作者:高启(明代)诗文:翠羽惊飞别树头,冷香狼籍倩谁收。

骑驴客醉风吹帽,放鹤人归雪满舟。

淡月微云皆似梦,空山流水独成愁。

几看孤影低徊处,只道花神夜出游。

《梅花九首·其四》诗题:《梅花九首·其四》作者:高启(明代)诗文:淡淡霜华湿粉痕,谁施绡帐护春温。

诗随十里寻春路,愁在三更挂月村。

飞去只忧云作伴,销来肯信玉为魂。

一尊欲访罗浮客,落叶空山正掩门。

《梅花九首·其五》诗题:《梅花九首·其五》作者:高启(明代)诗文:云雾为屏雪作宫,尘埃无路可能通。

春风未动枝先觉,夜月初来树欲空。

翠袖佳人依竹下,白衣宰相在山中。

寂寥此地君休怨,回首名园尽棘丛。

《梅花九首·其六》诗题:《梅花九首·其六》作者:高启(明代)1. ◦ ◦ ◦2. ◦ ◦ ◦3. ◦ ◦ ◦4. ◦ ◦ ◦5. ◦ ◦ ◦6. ◦ ◦诗文:梦断扬州阁掩尘,幽期犹自属诗人。

立残孤影长过夜,看到余芳不是春。

云暖空山裁玉遍,月寒深浦泣珠频。

掀篷图里当时见,错爱横斜却未真。

《梅花九首·其七》诗题:《梅花九首·其七》作者:高启(明代)诗文:独开无那只依依,肯为愁多减玉辉?廉外钟来月初上,灯前角断忽霜飞。

行人水驿春全早,啼鸟山塘晚半稀。

愧我素衣今已化,相逢远自洛阳归。

《梅花九首·其八》诗题:《梅花九首·其八》作者:高启(明代)诗文:最爱寒多最得阳,仙游长在白云乡。

明朝著名诗人高启诗集

明朝著名诗人高启诗集

明朝著名诗人高启诗集1、《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明·高启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

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

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

秦皇空此瘗黄金,佳气葱葱至今王。

我怀郁塞何由开,酒酣走上城南台;坐觉苍茫万古意,远自荒烟落日之中来!石头城下涛声怒,武骑千群谁敢渡?黄旗入洛竟何祥,铁锁横江未为固。

前三国,后六朝,草生宫阙何萧萧。

英雄乘时务割据,几度战血流寒潮。

我生幸逢圣人起南国,祸乱初平事休息。

从今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限南北。

2、《咏梅九首》明·高启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3、《牧牛词》明·高启尔牛角弯环,我牛尾秃速,共拈短笛与长鞭,南陇东冈去相逐。

日斜草远牛行迟,牛劳牛饥唯我知;牛上唱歌牛下坐,夜归还向牛边卧。

长年牧牛百不忧,但恐输租卖我牛。

4、《青丘子歌》明·高启青丘子,泬而清,本是五云阁下之仙卿。

何年降谪在世间,向人不道姓与名。

蹑?厌远游,荷锄懒躬耕。

有剑任羞涩,有书任纵横。

不肯折腰为五斗米,不肯掉舌下七十城。

但好觅诗句,自吟自酬赓。

田间曳杖复带索,傍人不识笑且轻。

谓是鲁迂儒楚狂生,青丘子闻之不分意,吟声出吻不绝咿咿鸣。

朝吟忘其饥,暮吟散不平。

当其苦吟时,兀兀如被酲。

头发不暇栉,家事不及营。

儿啼不知怜,客至不果迎。

不忧回也空,不慕猗氏盈。

不惭被宽褐,不羡垂华缨。

不问龙虎苦战斗,不管乌兔忙奔倾。

向水际独坐,林中独行。

斫元气,搜元精,造化万物难隐情。

冥茫八极游心兵,坐令无象作有声。

微如破悬虱,壮若屠长鲸。

清同吸沆瀣,险比排峥嵘。

霭霭晴云披,轧轧冻草萌。

高攀天根探月窟,犀照牛渚万怪呈。

妙意俄同鬼神会,佳景每与江山争。

星虹助光气,烟露滋华英。

听音谐《韶》乐,咀味得大羹。

世间无物为我娱,自出金石相轰铿。

江边茅屋风雨晴,闭门睡足诗初成。

叩壶自高歌,不顾俗耳惊。

高启《寻胡隐君》原文译文作者简介

高启《寻胡隐君》原文译文作者简介

高启《寻胡隐君》原文|译文|作者简介
《寻胡隐君》是元末明初著名诗人高启的作品,作者在去朋友家时,一路上见到了很普通的景色,却被作者写出了繁复和变化,抒发了作者轻快悠闲的心情。

下面就和儿童网小编一起来欣赏这首古诗吧。

《寻胡隐君》原文
明代:高启
渡水复渡水,看花还看花。

春风江上路,不觉到君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一路上渡过了一道水又一道水,河边路旁长满了看也看不尽的鲜花。

因为一路上春光明媚、风景幽美,我不知不觉就来到您的家了。

注释
寻:访问。

胡隐(yǐn)君:一位姓胡的隐士(封建社会,称不做官而隐居在山林里的人为隐士)。

君:指姓胡的隐士。

作者简介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

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

擢户部右侍郎。

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

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

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明代」高启的二十首诗作,值得品读!

「明代」高启的二十首诗作,值得品读!

「明代」高启的二十首诗作,值得品读!高启(1336年-1374年),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

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

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

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

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

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

高启曾为之作《郡治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

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明四杰”。

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

有诗集《高太史大全集》,文集《凫藻集》,词集《扣舷集》。

【寻胡隐君】渡水复渡水,看花还看花。

春风江上路,不觉到君家。

【子夜四时歌·其二】红妆何草草,晚出南湖道。

不忍便回舟,荷花似郎好。

【江上答徐卿见赠】烟树近松陵,扁舟晚独乘。

江黄连渚雾,野白满田冰。

往事愁人问,虚名畏客称。

无才任萧散,敢望鹤书征。

【步至东皋】斜日半川明,幽人每独行。

愁怀逢暮惨,诗意入秋清。

鸟啄枯杨碎,虫悬落叶轻。

如何得归后,犹似客中情?【春暮西园】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

【客中忆二女】每忆门前两候归,客中长夜梦魂飞。

料应此际犹依母,灯下看缝寄我衣。

【田家夜舂】新妇春粮独睡迟,夜寒茅屋雨来时。

灯前每嘱儿休哭,明日行人要早炊。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梅花九首·其一】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初夏江村】轻衣软履步江沙,树暗前村定几家。

水满乳凫翻藕叶,风疏飞燕拂桐花。

渡头正见横渔艇,林外时闻响纬车。

最是黄梅时节近,雨余归路有鸣蛙。

【岳王墓】大树无枝向北风,十年遗恨泣英雄。

班师诏已来三殿,射虏书犹说两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朝高启的梅花诗
《梅花九首·其一》赏析
《梅花九首·其一》——明·高启
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白话翻译:
梅花的姿容如美玉那般瑰丽,她应该是适合生长在西王母的瑶台之上。

谁人把她带到了人间的江南,还到处栽种呢?
下雪的时候,梅花被白雪重重包裹着,就像是在雪夜里闭门不出的贤士高人。

在月光的照耀之下,梅花又化身为山林中的美人,款款走来。

严寒的冬季,梅花疏朗的影子,依偎着冷落凄清的竹。

春天到来之时,梅花的残香,又覆盖了地面茂密的青苔。

南朝的何逊离开之后,再也没有人能写出好的“咏梅”诗了。

梅花在东风里,独自忍受着寂寞与忧愁,一年又一年地绽放着,不知这样度过了多少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