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日语第二人称的使用

浅谈日语第二人称的使用
浅谈日语第二人称的使用

现代汉语中的“日语外来词”

现代汉语中的“日语外来词” 一、唐代的日本学中国与近代的中国学日本 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史上,有着许多有趣味也有意味的事。从大的方面说,有两个时期的情形特别引人注目。一是在中国唐代,一是在近代。 在唐代,是日本贪婪地向中国学习,甚至是在与中国文化接触后,大和民族才首次与文字遭遇,从此才学会了书写。日语的“假名”(字母)不过是汉字的变体。 而在近代,则是中国拼命地向日本学习。别的方面且不论,仅就语言文字方面说,在近代,倒是日本成了汉语的输出国。日本“汉语”,冲击着东亚各国的语言系统,当然也大量进入中国的汉语中,成为中国人日常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先生学生与学生先生 从时序上说,中国接触西方文化远比日本早。早在7世纪的时候,就有基督教僧侣来中国传教。此后,13世纪的马可·波罗,16世纪的利玛窦,是广为人知的西方文化在古代的使者。在利玛窦的时候,西方汉译的工作已开始。徐光启与利玛窦合作,翻译了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这是人所共知的。1870年,新教传教士莫里逊来到中国。他把《新约》译成汉语,全版《新约》于1814年出版。更重要的是,他还编了一本汉英词典,词典第一卷于1817年印行,整部词典四开本,共六卷,4595页,于1823年出齐。1898年秋,戊戌变法失败后的梁启超,潜入日本军舰大岛号,亡命东瀛。这个时候,大量的西方名词、术语已进入日语中,被称作“政治小说”的《佳人之奇遇》和《经国美谈》中,自然也不乏这类译语。他很轻易地就把诸如民主、科学、政治、经济、自由、法律、哲学、美学一类词汇介绍给了中国读者。梁启超向国内译介日本政治小说的同时,也就开始了雷颐先生《“黄金十年”》一文中所说的近代中日关系史上的“黄金十年”,举国上下掀起了一股向日本学习的热潮。已被译成日文的西方著作,也在这时期被转译成汉语,甚至日本的中级教科书都被翻译过来,用作教材。 这也就意味着,日语“外来语”被引进中国,是在一种不得已的情形下开始的。 三、求真求易与一手二手 本来,洋务运动是要向西方学习,懂得西方,翻译西方著作便显得很必要。但一转向以日本为师,人们学习西文的势头也就顿减。向日本学习,无非是希望通过学习日本间接地学习西方。那时朝野普遍认为,这样做可以收事半功倍之效。但对这股向日本学习的热潮,中国近代第一译家严复却持坚决的反对态度。在发表于《外交报》上的《与(外交报)主人书》中,他写道: 吾闻学术之事,必求之初地而后得其真,自奋耳目心思之力,以得之于两间之见象者,上之上者也。其次则乞灵于简策之所流传,师友之所授业。然是二者,必资之其本用之文字无疑也。最下乃求之翻译,其隔尘弥多,其去真滋远。今夫科学术艺,吾国之所尝译者,至寥寥已。即日本之所勤苦而仅得者,亦非其所故有,此不必为吾邻讳也。彼之去故就新,为时仅三十年耳。今求泰西二三千年孳乳演迤之学术,于三十年勤苦仅得之日本,虽其盛有译著,其名义可决其未安也,其考订可卜其未密也。乃徒以近我之故,沛然率天下学者群而趋之,世有无志而不好学如此者乎?侏儒问径天高于修人,以其愈己而遂信之。分之所为,何以异此。 严复强调要深切了解西方思想学术,须直接读原著。借助翻译已是万不得已,借助翻译的翻译,就隔尘更多,去真更远他认为日本对西方概念的翻译,多不准确,因此也不能无条件地借用。例如,他反对“经济”这个日本译语,而代之以“计学”,并在《原富》卷首的“译事例言”中说明了理由:“计学,西名叶科诺密,本希腊语。叶科,此言家。诺密,为聂摩之转,此言治。言计,则其义始于治家。引而申之,为凡料量经纪撙节出纳之事,扩而充之,为邦国天下生食为用之经。盖其训之所苞至众,放日本译之以经济,中国译之以理财。顾求必吻合,则经济既嫌太廓,而理财又为过惬,自我作故,乃以计学当之。” 他认为“经济”一语,原意比西文“economy”宽泛,因此不宜作译语。再例如,他拒绝借用日文译语“社会”,而坚持把西文的“society”译作“群”,将“社会学”译作“群学”。此外,“capital”日译“资本”,严译“母财”;“evolution”日译“进化” ,严译“天演”;“philosophy”日译“哲学”,严译“理学”;“metaphysics”日译“形而上学”,严译“玄学”……

自考大纲-00840--第二外语(日语)

高纲1581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00840 第二外语(日语) 南京师范大学编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Ⅰ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本课程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英语专业本科生的二外课程。本课程的设置目的是培养自考生掌握日语语音、语法、词汇的基础知识,具有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 二、课程目标 课程设置的目标,是在课程结束时,使学生能够: 1.掌握基本语音语调。 2.掌握日语的基础语法知识 3.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初级的阅读、会话、翻译。 三、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区别 本课程是英语专业本科生的二外课程,学生从零起点开始学习,无先修课程,亦无相关课程,是一门相对独立的新语种的学习。 四、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1.语音 语音包括日语假名的发音和语句朗读。假名主要包括五十音图的清音、浊音、长音、促音、拗音,语句朗读时要求语音、语调基本正确。 2.词汇 领会掌握2000词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其中熟练掌握1500词。主要包含日语假名和日语汉字的正确书写方法,各类词汇(如

体言、用言、助词、助动词、接续词、副词等)的正确的使用方法。 3.语法 语法主要包括教材《标准日本语》初级上下册中所出现的各语法点、句型、惯用型、用言的活用变化规则等。 具体范围如下: (1)单词的标记,日语单词的标记有三种形式:假名、日语汉字和汉字加假名。 (2)十个实词,其中尤其是体言(名词、代词、数词)和用言(动词、形容词、形容动词)。体言的特点是本身没有词尾,所以进入句中起什么作用,主要靠后续的虚词。实词后添加不同的虚词,就起着不同的作用。用言都有词尾,要记住用言的各种词尾变化形式。 (3)两个虚词:助词和助动词。虚词总是附在实词后,起语法作用。掌握助词时,需注意:①语法意义和作用。②接体言还是接用言。如接用言,还需注意接什么样的词尾变化形式。掌握助动词时,需注意:①语法意义和作用。②接体言还是接用言,如接用言,还需注意接什么样的词尾变化形式。③本身的形态变化。 (4)日语句子的种类和句子的成分 日语句子从结构上可分为单句和复句。一个句子里,主语和谓语的关系仅成立一次者叫单句。单句中的成份重点是谓语。按谓语的结构,单句可分为动词句、形容词句、形容动词句和名词句。一个句子里,

浅谈日语教学与日本文化导入

浅谈日语教学与日本文化导入 发表时间:2009-08-11T10:32:22.013Z 来源:《赤子》2009年第10期供稿作者:杨宇(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师范学院欧亚语系,黑龙江牡丹江 1 [导读]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的文化背景构建了不同国家的语言体系,因此学习一种外语就必须了解这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 摘要: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的文化背景构建了不同国家的语言体系,因此学习一种外语就必须了解这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入手,说明了解中日文化的差异是进行日语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并对文化导入的方法及原则进行了初浅的探讨。 关键词:日语教学;日本文化导入;文化背景;差异 在整个人类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语言始终是与文化同步发展变化的。不同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构建了不同国家的语言体系并造成不同语言习惯,每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必然在其语言中得到最充分的体现。原始人与现代人、西方人与东方人都存在着文化上的差异,这就是文化具有多元性的特点。尤其近些年来,“文化差异”、“文化摩擦”、“异文化冲突”、“跨文化交际”、“异文化交流”等等词语频频出现使我们外语教学者深深的感受到外语教学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培养他们应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如果仅仅学会一门外语的语音、语法规则和掌握一定量的词汇并不意味着学会了这门外语并能顺利地进行交际。交际的双方若不能进入同一文化背景之中,就容易产生不解或误解,从而产生“会说不会用”的现象,最终使交际失败。外语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语外并使用外语进行交际,成功的交际除了良好的外语语言知识外,隐含在该国语言中的民族文化背景知识也不容忽视,文化知识的导入直接影响语言教学的深入发展。作为日语教师就对在日语教学过程中导入日本文化知识的必要性、如何导入及应注意的问题做了初浅分析和探讨。 1 文化导入必要性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隔海相望。长期以来,悠久、灿烂的中国文化滋养了日本文化,加之由于日本的语言文字形成较晚,其大规模发展几乎是与中国儒教文化的传入同时进行的。所以,日本语言结构中大量溶入了中国文化。因此有人说:“日语很容易学,一看日语里的汉字就能大体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其实不尽然。尽管日语受汉语的影响很大,连日语里的假名的来源也都是模仿中国汉字的偏旁冠盖或利用草书创造而成的,日语里的汉字也是由汉语传入的,但经过长期的演变过程,日语变成了完全不同于汉语的一门独立的语言。因为中日两国文化的差异,日语中与汉语相同字体的词并不可能指同一事物。例如:“娘”这个词,在汉语中是“母亲、妈妈”的意思,而在日语中则是“女儿、闺女、女孩子”之意,意思截然不同。再如:“学生”一词,汉语里无论是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都可称之为“学生”,而日语中则特指“大学生”。再比如:中国人在见面时,打招呼说“你到哪儿去?”“你吃了吗?”其实并不想知道对方到底要去什么地方和是否吃了饭,只是一种打招呼的方式而已。而日本人见面时多为“你好!今天天气真好啊!”“今天真热啊!”“今天真冷啊!”“连日阴雨,真叫人烦闷”!“最近总下雨啊!”等等,多数是说些有关天气状况或赞赏美好环境之类的言辞。这是因为岛国日本四面临海,地域狭小,自北向南绵延几千里,四季分明,山川多姿,正是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日本民族以大自然为审美对象的美学心理,培养出了一种世界上诸多民族中所罕见的细致而敏锐的自然观察力和季节感。如果不了解这一文化背景的与日本人初次交往的中国人就会说出令日本人啼笑皆非的“你吃饭了吗?”或日本人不愿意被人问及的诸如“你去哪了?”这类的寒暄话来。另外,中国人在吃饭时,并非很注重吃饭这一过程的开始和结束的言语行为。有客人在家里吃饭,也是由主人招呼客人开始吃,而在日本的餐桌上,作为客人先要说“いただきます!(不客气了,开始吃了。)”,吃饱后还要说“ごちそうさまでした。!(吃好了,多谢款待!)”之类的话,否则会被视为有失礼貌。在礼节、习惯等方面,中日也有很大差异,日本人没有互相敬烟的习惯。拜访日本人的家庭,要事先约好。进入日本人的住宅时必须脱鞋。在日本访问时,窥视主人家的厨房是不礼貌的行为。日本没有请同事到家与全家人交往的习惯等等。因此,如果我们不了解另一个民族的文化,要学好该民族的语言是不可能的。反过来说,越深刻地了解所学语言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民俗习惯、生活方式以至生活细节,就越能正确了解和准确地使用这一语言。 2 如何进行文化导入首先,课前文化背景渗入:教师对教学内容要有完整的把握,对单词、语法的讲解准备还远远不够。对课文内容所涉及的日本文化要掌握。并在正式进入课程前适当的进行介绍。例如在讲解主人招呼客人进门时的请进时要用的是“お上がりください”。尽管“上がる”是“上”的意思,但译成“请上”就不地道了。如果课前把日本的房屋结构及和中国的不同讲解清楚,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和掌握了。其次,课堂上要把理解放在第一位:在日语课中导入文化内容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日本语、日本文化、日本人,即掌握日本文化的“精神”。要达到此目的,则应注意讲清语言的文化背景,并通过与中国文化的对比明确日本文化及日语的特点。对因文化能力不足而造成语言上的错误,光简单单地进行判错、改错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重要的是要告诉学生造成错误的原因。模仿是外语教学中行之有效的重要方法,特别在语音、句型等教学上更是如此。但是,如果一旦涉及文化的东西时就不能单纯靠模仿,因为有时模仿反倒会造成错误。所以,文化内容的教授不光要解决“知其然”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应解决“知所以然”的问题。最后,就应该是课后文化对比巩固:可以根据教学进度和内容开设“日本文化”介绍,有的方失的进行系列性的讲座。可给学生提供生动的文化背景的学习空间,以便加深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度。例如可根据教授内容放映日本影视作品、电视剧等。并在观看影视作品时如果出现打电话及到别人家拜访的场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进行一些“角色扮演”,创造一种良好的学习外语的交际氛围,并纠正避免因文化不同导致两个国家人的思维方式不同而出现的语言错误。例如给日本老师打电话想早上去拜访这一场景,如果老师回答说:“さあ、ちよつと……”,那么学生就会继续问晚上怎样,结果老师的回答还是一样。其实这里所说的“さあ、ちよつと……”根本不是“有一点点事”,而是一种拒绝方式,因为学生没明白真正的意思,以至造成了交际的失误。像这样的课后巩固日本文化背景知识,不但能提高学生对日语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开拓他们的文化视野,提高他们熟练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文化导入应注意的问题

日语第二人称代词代替使用现象考察

日语中第二人称代词代替使用现象考察 缘起 那是日本连续剧《铃兰》中的一幕场景: (这是一间典型的和式房间。塌塌米上,母亲和儿子正相对跪坐着。母亲正为儿子的前途担忧) 母亲(忧愁地、痛苦地):木村今后怎么办啊? 儿子(低着头):…… 这一幕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因为母亲的所使用的称呼方式曾让我产生了这样的感觉:母亲所说的“木村”是另外一个人。但是,实际上,“木村”就是与说话人母亲面对而坐的儿子,就是听话人。 这种情况在日语里颇为常见。在日剧里,经常可以听到类似这样的问话:“田中君去不去?”而话中的“田中君”是听话人,就坐在说话人的旁边或是对面。 这让我感到十分好奇。为什么不用“你”来称呼听话人呢?当然,加上名字也没有什么不可以。那也应该是“木村,你今后怎么办啊?”、“田中君,你去不去?”这样的句子听上去才自然啊。 可是“木村今后怎么办啊?”、“田中君,你去不去?”却没有使用“你”这样的第二人称。就好象日语中不存在第二人称的指示词似的。 但真的是这样吗?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我有过这样的疑惑。后来虽然渐渐地淡忘了,但是它一直都在我的内心深处—— 潜藏着,从未消失。 不久前,当老师讲到“人称指示”一部分知识时,这个疑问从我心底冒了出来,它复活了。这一次,我没有选择再遗忘。于是,在课上,我将这个疑问提了出来。 “好奇心可以杀死一只猫”。我去学校图书馆查阅了相关的资料,决心真正把这个问题弄明白。

初探 在查阅了大量的相关研究资料后,对于这个问题,我有了初步的认识和思考。 实际上,日语中是存在第二人称的。而且和现代汉语的第二人称“你”、“您”相比,数量更多,用法也更复杂。例如“あなた、あんた、おまえ、きさま”,都属于日语的第二人称,相当于“你”、“您”。 “第一、第二人称在一个交际情景中是特定的,正在说话的一方总是以第一人称来指自己,听话的一方则总是以第二人称来表示。”这是人称代词用法上的一般情况。 在语用学中,日语的这种情况是一种人称代词用法的异常现象。语用学家是这样界定这种异常现象的: 说话人不用第二人称,而用一个指称第三人称的名词短语来指听话人。① 可以称其为第二人称“代替”使用现象。在称呼听话人时,不使用第二人称,而是用一个名词短语来代替。 “代替”必须被加以强调。这就是说,名词短语并不是附加物,而是取代了第二人称的位置。 类似“木村,你今后怎么办啊?”这样的句子就不属于这里所论述的异常现象。只有类似“木村今后怎么办啊?”的句子才是。 当然,这种异常现象并非只出现在日语中,“在汉语和英语中都存在”。例如,“宝宝乖,宝宝快别哭。”“Who has frightened our baby?”② 虽然在汉语和英语中也有这种现象,但是似乎也只有在“哄孩子”时会产生这种异常现象,而不会使人感到丝毫地不自然。 显然,在英语和汉语中,这种第二人称代词用法的异常现象不具普遍性。 但是,在日语中则不然。在交际中,不使用第二人称,而使用名词短语来称呼听话人已经成为日语的一大语用特点。这里所使用的名词短语有两种:听话人的姓氏或身份词。 正如日本语用学家小泉保所说: 跟英语相反,日语是能将人称指示跟名字或身份词自由替换的典型语言。③ ①何兆熊主编:《新编语用学概要》,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65页。 ②同上,第66页。 ③(日)小泉保著,陈访泽、余雄、刘小珊、许罗莎译,何自然审阅:《言外的语言学——日语语用学》,

最全日语敬语总结,都在这里了~!

礼貌语(丁寧語) 所谓礼貌语是指将语言说得更礼貌、更优美、更有涵养的语言,是敬语当中最简单的一种。 Ⅰ「~です」/「~ます」/「~でございます」 在词尾带有「です」「ます」「でございます」是礼貌语的代表。其中,「です?ます」是礼貌语的基础。 ● 「~です」 上海産業です。/这里是上海产业。 上海の生まれです。/我是上海出生的。 ● 「~ます」 雨が降っています。/在下雨。 ● 「~でございます」(接待客人等场合使用的礼貌说法。) 営業は6時まででございます。/营业时间是到6点。 Ⅱ在前面加「お」或「ご」等接头词(美化语) ● 带「お」的词语 お顔お名前お仕事お食事/お忙しいお電話(する) ● 带「ご」的词语 ご用ご予定ご職業ご理解ご返事/ごゆっくりご案内(する) 注:大多数情况下,片假名前不接「お」或「ご」等接头词。 Ⅲ「お/ご~さま」的句型 先日はご馳走さまでした。/上次承蒙您的款待。 昨日はお世話さまでございました。/昨天承蒙您关照了。 おかげさまで元気です。/托您的福,我很好。 Ⅳ在工作中常用到的正式说法(礼貌语) 一般用语/正式用语 うちの会社/当社、弊社、私ども(本公司) あなたの会社/御社、貴社、そちら様(贵公司) あなた/そちら様 (您) この人/この方、こちらの方(这位) この人たち、先生たち/この方々、先生方 (各位、各位老师) みんな/皆様(诸位) お客さん/(顾客) だれ/どなた、どちら様(哪位) こっち、そっち、あっち/こちら、そちら、あちら(这边、那边、那边) どこ、どっち/どちら(哪边)

どう/(如何) どんな/どのような(什么样的) いくら/いかほど、おいくら (多少钱) 今/ただ今(此时) 今度/この度、この程、今回(此次) さっき/先程(刚才) 後で/後ほど(稍后) これから/今後(今后) 早く/早めに (提前) すぐに/直ちに、早速、早急に(立即、立刻、火速) すぐに交換します。/直ちに交換いたします。(立即更换。) 今日/本日(今天、本日) 明日「あした」、明日「あす」/明日「みょうにち」(明天) 明後日「あさって」/明後日「みょうごにち」 (后天) 次の日/翌日(第二天、次日) 次の次の日/翌々日(第三天) 昨日「きのう」/昨日「さくじつ」(昨天) 一昨日「おととい」/一昨日「いっさくじつ」(前天) この間/先日(前些日子) 今日の夜/今晩、今夜(今晚、今夜) 夕べ/昨晩、昨夜(昨晚、昨夜) 今朝/今朝ほど(今天早晨) 明日の朝/明朝「みょうちょう」(明天早晨) 今年/本年(今年) 去年/昨年(去年) (お客様に)誰ですか。/どちら様でしょうか。(哪一位) 課長、社長が呼んでますよ。/課長、社長がお呼びです。(课长,社长在喊您。) 席にいません(社内)。/席を外しております。 (离开座位了。) 会社にいません(社外)。/出かけております、外出しております、外出中でございます。(外出了。) いい/よろしい、結構(很好、可以) もう一度/改めて(重新) すごく、とても/たいへん、非常に(相当、非常) 本当に/誠に(实在、真的) ちょっと、少し/少々(稍微) 少し待ってください。/少々お待ちください。(请稍候。) はい、わかりました。/(好,我知道了。) その件はわかりません。/その件はわかりかねます。(我不清楚那件事。) それはできません。/それはいたしかねます。(那个很难做。) そうします。/そのようにいたします。(照那样办。) はい、そうです。/はい、さようでございます。(对,就是那样。) これでいいですか。/これでよろしいでしょうか、これでよろしゅうございますか。(这样可以吗?) (商品が)ありません。/切らしております。(脱销了。)

日语二外教学大纲

二外日语教学大纲 一、前言 21世纪是全球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决定了我们培养人才的目标和模式:这些人才应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相当的相关专业知识、较高的素质和较强的生存能力。我系培养的是英语专业人才。学生不仅要打好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牢固掌握英语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学好第二外语,拓宽人文学科知识和科技知识,掌握与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有关的专业基础知识,培养一定的获取知识的能力、获取科技含量高的信息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创新的能力,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 本大纲是为潍坊科技学院外语与旅游学院英语专业本科生第二外语《大学日语》课程编写的教学文件。它以纲要形式具体制定《大学日语》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教学基本要求、教学进度、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同时,也是对教师教学情况进行考评,对学生学习成绩考核的重要依据。 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及任务 本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是为潍坊科技学院外语与旅游学院英语专业本科生开设的第二外语,是必修课之一。为期两个学期,每学期计划授课16周,每周4课时。所用教材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标准日本语初级上》。

本课程是高等院校英语本科专业所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之一,以读、写、译为主,听、说为辅的基础性语言课程。本课程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听和译的能力,初步的写和说的能力,使他们能以日语为工具,获取专业所需要的信息。本课程教学应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提高文化素养,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交流信息能力,使学生能应试由日本“独立行政法人国际交流基金”和“财团法人日本国际教育支援协会”举办的日语能力N5考核,并能达到英语专业二外日语考研的能力要求,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 日语教学为基础阶段,以接近国际日本语能力N5为教学的基本要求。 (一)本课程对学生的要求 1、初步掌握读音规则,朗读学过的单词、句子、课文语音语调基本正确。 2、了解并掌握课文中出现的重点词汇。 3、较为全面理解课文内容,能复述课文梗概,并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4、具备初步从口头、笔头两个方面对所学内容灵活应用的能力。 5、自觉培养查找相关资料,并写注释、做笔记的能力。 6、能较为准确地翻译课文及相当难度的文章。

从认知语言学视角浅谈日语教学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212055707.html, 从认知语言学视角浅谈日语教学 作者:李易宣 来源:《知识文库》2017年第20期 前言: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认知语言学开始在欧美等地区兴起,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认知语言学主要强调认知和语言编码之间的相互联系。在我国,随着认知语言学理论的日渐成熟,将其应用到了外语教学之中,为包括日语在内的外语教学提供基础,同时为传统日语教学中问题的解决创造了机会。 一、认知语言学理论 认知语言学是通过认知理论与语言知识相结合,从而产生的一个跨学科理论。在认知语言学影响下,让人类语言沟通不再是一种单纯的能力。认知语言学在理论上将语言的表达形式和含义联系在一起,强调思维语言的内在关联,这使得认知语言学可在日语教学中进行巧妙应用,并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认知语言学可以帮助学生解决日语学习问题中比较复杂的问题,在很多特定语言现象中,学生可以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出发,对问题进行进一步思考。传统研究理论认为,每种语言都有其特定规律,而对一些繁杂的语言现象,一般无法用理论做出合理解释。而认知语言学刚好能加深人们对语言学习的思维深度,得出最令人信服的解释。当人们在日语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可以适当引入一些认知语言学知识,必定会让学生茅塞顿开,成为整个教学过程中的画龙点睛之笔。 二、认知语言学与日语教学的全面结合 (一)在词汇教学方面的应用 一般来说,人们对外来语言的学习,属于一种对新事物认知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们习惯于利用自身所见所闻尝试对新事物进行理解。反过来,在日语教学中,会利用多义词的词义区对基本日语知识进行认识和学习。首先,利用脑海中已有的学习观念对日语词汇范畴进行确定,并对其难度等因素进行有效评估,再利用原有的词汇积累对词汇进行派生,以此实现对生词的理解,进一步分析出词汇含义背后所涉及到的语言学习途径。简单来说,当学生面对一个生僻的日语新词时,教师首先应对词语含义进行合理解释,尤其是要做好中心含义的介绍,此时,学生就会通过生活和学习中常见事物对词语进行理解;其次,教师要确定对词义的扩张方向,通过认知概念和各个词语之间的关系,将所学词语内涵进行引申,进而让学生学会该词语具体应用方法。例如,在讲解餐桌一词中,教师可以先将桌子(テーブル)一词引入,随后将其内在含义进行扩展,可向上引申为厨房家具,向下引申为吃饭。 (二)在语法教学中的应用

_拜托_与_劝诱_浅析日语敬语中请求表达的分类

40 外国语言研究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2008年10月 拜托 与 劝诱 浅析日语敬语中请求表达的分类 聂星超 [摘要]日语敬语当中,请求表达有许多种不同的层次和分类。这些分类可以从尊敬程度来解释,但也 可以从视点、说话人与听话人的关系,受益人是谁这种更深层次的观点去做进一步分析。本文将从 指 示 、 拜托 、 劝诱 的分类角度,对日语敬语中的请求表达做进一步的分类。 [关键词]日语敬语;诉求表达;指示;拜托;劝诱;受益人 中图分类号:H3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3926(2008)S2 0040 02 作者简介:聂星超,女,西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北京外国语大学日语硕士,研究方向:日本语言。四川成都 610041 一、问题提起 日语敬语中表达请求的方式基本有三类:[1] ~~ !? ~~ !/ ~~ !?#?% ~~ !?#?%&/~~ !? ! 关于这三类表达方式的区别,一般的日语教科书都认为只是在尊敬程度上有所差别,并没有做更深一步的分析。但笔者认为,这样做是很危险的,它将会误导学习者对敬语请求表达的理解。仅凭下面的例子,就可以得知这三类表达的使用场合和在含义上是多么地不同: 1)( 日) 学生:先生、 座 !?#。(学生:老师、您请坐。座 !?#) 先生: !?。 、 !座 !?#? 座 !? 言 方 !丁寧 。(老师:谢谢。但是,说请坐 !座 !?#?%& 或者请坐 座 !? 会更加礼貌。) 学生: 、 !?#。(恩,明白了。) 2)(数日後)(几天后。) 学生:先生、 推薦状 書 、 、 書 !?#?%&。(学生:老师,请写一份推荐书 不对,请写一份推荐书。 書 !?#。) 先生:??(老师:??) 学生: ?先生、 推薦状 書 !。(学生:奇怪 老师、请写一份推荐书。 書 !?#?%&) 先生: !?#?、 書 !? ! 言 方 !?。(老师:这种场合用 请写一份好吗 書 !?# 更合适。) 学生: 。(学生:好) 3)(数日後) 学生:先生、疲 !?#?%&?、 座 !?#?%&?。(学生:老师,您看上去很累,请坐好吗? 座 !?#? ) 先生: ??(今度 !推薦状 座 !?#方 )、難 (咦? (这次应该说 请坐 推薦状 座 比较好啊。)太难了 ) 如上,在汉语中都是 请 的意思,却在以上三种场合中必须使用三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否则不但不能表达尊敬,反而甚至会显得无礼。 本文将从 请 这一行为的基本目的和谈话者之间关系出发,更为深入地将日语敬语中的请求表达进行分类。 二、 指示 、 拜托 、 劝诱 请 这种行为的基本意义是:唤起对方的行动。在这种行为当中最为的重要的要素有两个:[2] 1)动作施行的决定者 即动作是否施行由说话人与听话人谁来决定; 2)动作结果的受益者 即动作完成之后受益者是说话人还是听话人。 首先,说话人是动作施行决定者,听话人无法拒绝的情况,称之为 指示 。譬如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使用的 読 !?# (请读书)。无论如何礼貌地表达,对听话人来说都是没有拒绝余

2017-2018-2-第二外语日语课程标准

2017-2018-2-第二外语日语课程标准

《第二外语日语》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第二外语日语 适用专业:英语教育、旅游英语、商务英语 适用阶段:高职阶段 一、前言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为英语专业所有大二学生开设的一门二外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通过与教师、同学的共同活动,逐步掌握日语知识和技能,提升外语学习兴趣,初步学会运用日语进行交际。 (二)设计思路 本课程贯彻了“学用结合,以练为主,学一点、会一点、用一点”的教学指导思想。本课程授课的对象绝大多数是日语零基础的学生,从日语的入门“假名的认读和书写”开始,然后开始学习日语的四种句型,在学习了四种句型的基础上对日语相关的句型和文法进一步讲解,在此期间学习相关的日语词汇。根据实际需要,在强调学生日语基础知识与语法的掌握的同时,更进一步强调听说能力的培养,并培养学生对日语学习的热爱。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采取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排序思路。同时将日语基础知识学习和听说能力的培养相结合,提高学生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二、课程目标 (一)能力(技能)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掌握一定量的日语词汇和短语,掌握日语动词的的变化和用法,进行一定的日语寒暄,使学生能进行日常较简单的问候交际,能多角度思考问题,学习日本文化,扩展视野,丰富外语学习的内容,有意识的进行对比和自觉学习,学生能基于本课程学习的日语语言基础知识提升英语专业学生国际化视野国际化认知等综合竞争力,做好职业岗位(如:外文导游、商务交际、少儿教学等)各项相关工作。 (二)知识目标

阶段2 中 期 阶 段 第 6-10 周 依托课文学习 日语称谓代词、 数字、时间、岁 数、金额、兴趣 爱好等表达方 式。能听懂并进 行简单的日语 会话,能用日语 自我介绍,表达 自己简单的思 想和看法等。 1.日语敬语知识 2.日语中的基本助词、数词、 指示代词和疑问词 3.形式体言的用法,表示意志、 打算的句型以及表示邀请、建 议的表达方法等 10 6 4 阶段3 后 期 阶 段 第 11-17 周 依托课文 熟练掌握部分 与所学专业相 关的基本日语 文法及单词; 相关的日语会 话,背诵并学以 致用。能阅读难 度较小的日语 文章;能跟日本 人进行简单日 常会话交流。 1.与本专业相关的日语词汇 2.日常惯用表达 3.与本专业相关的服务用语 4.与本专业相关的日语情景应 答 1 4 6 8 教学项目工作任务知识要求技能要求教学 时数 五十音图认读 1.日语发音 2.日语的文字与书写方法 3.日语变音、声调与语调 能正确默写背诵识 读日语平片假名;掌握 日语发音规律。 10 书写 音变、音调 日常用语人物称谓 1.日语敬语知识 2.日语中的基本助词、数词、指示 代词和疑问词 3.形式体言的用法,表示意志、打 算的句型以及表示邀请、建议的表 达方法等学习日语称谓代词、数 字、时间、岁数、金额、 兴趣爱好等表达方式。 能听懂并进行简单的 日语会话,能用日语自 10 数字类兴趣爱好

很全的日语外来语……日英中对照!

日语外来语(中、日、英对照) スキャナーscanner 扫描 カテゴリーcategory 范畴 エンタメentertainment 娱乐、综艺 アマチュアamateur 业余爱好者,业余运动员 ボイコットboycott 共同抵制,排斥 ペンチpliers 钳子 スピード婚(マリー)speedmarry闪电结婚 コンセントconsent 插座 ミシンmachine 缝纫机 ファイトfight 斗志 ブームboom... 热,高潮 レジャーleisure 闲暇,业余时间(的娱乐) テンポtempo 速度 レンジrange (厨房)炉灶 ストーブstove 炉子,火炉 ファンfan 风扇;迷,狂热爱好者 カルテclinical 病历(卡) カタログcatalogue 商品目录,营业项目及说明书 カレンダーcalendar 日历 セメントcement 水泥 ペンキpaint 油漆 インクink 墨水,钢笔水 カードcard 卡片,卡 ゲームgame (比胜负的)游戏;(体育)比赛 カルタcards 牌,纸牌,扑克牌,桥牌 トランプtrump 扑克牌,王牌,纸牌 スイッチswitch 开关 コンタクトcontact 隐型眼镜 タイマーtimer 定时器 パイプpipe 管,导管,通道;烟斗;哨子,管乐器 ホースhose 软管 ストローstraw 麦管,吸管 ポンプpump 泵,抽水机 レバーlever 杆,控制杆(柄) サイレンsiren 汽笛,警笛 ブザーbuzzer 蜂鸣器 ハンガーhangar 衣架,衣服挂 パズルpuzzle 困惑 ケースcase 箱,盒;场合,情形,事例 ペースpace 基准,基础,根本;基地,根据地,大本营;速度,步调ソースsource 调味汁,沙司,辣酱汁 レースlace 速度比赛(赛跑、赛艇、各种车辆比赛的总称);花边 ライスrice 大米饭

浅谈如何提高第二外语日语教学质量

浅谈如何提高第二外语日语教学质量 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与其他国家经济、文化等众多方面的交流也逐渐的加强,掌握第二外语已经成为现阶段人才的必备素质。日语是第二外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但是对于日语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其中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良问题,教学成效并不理想,需要及时的找寻有效的策略,提升第二外语日语教学质量,促进日语教学发展,为社会输出更多的高素质外语人才。本文就是对如何提高第二外语日语教学质量进行深入研究,希望对相关教育人员有所启示。 标签:提高;第二外语;日语;教学质量 日语是我国外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内容,每一年接受日语学习的人员众多。日本是我国的相邻国家,在经济、文化方面有着较为密切的来往。虽然学习第二外语日语的人员众多,但是对于日语的掌握情况较差,主要就是因为教学质量不能得到良好的保障。相关教育人员必须要不断的加强研究力度,保障第二外语日语教学质量。下面就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 1 目前第二外语日语教学中存在的不良问题 1.1 学员学习时间有限,教学成效较差 学员对于第二外语日语学习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教育工作人员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提升学员的综合素质,使学员在日语听、说、读、写方面都有所提升。但受到教学时间的限制,学生可以学习到的内容较少,并且理解和掌握程度较差。很多学员并没有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在教学过后不愿意再消耗时间对知识进行巩固,加深理解和记忆,对于后续教学内容的学习也造成了非常不良的影响。长时间作用下,学员会渐渐失去日语学习的信心,学习过程承担着巨大的压力,认为日语学习的难度性较高。这对于教学进度也会造成不良影响,导致教学成效较差。 1.2 学员对于日语学习兴趣减弱 兴趣是引导学生学习,提升教学成效的有效工具。兴趣可以将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的调动起来,使得学员可以积极注重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在日语学习初期,学员都会具有浓厚的兴趣,以及高涨的学习热情。但是在教学活动开展中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情绪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在教学课堂上有的学员在说话聊天、有的在玩弄手机,还有的学员趴在桌子上睡觉,他们已经不具备起初那种学习的热情。因为,学习难度的不断增加,使得学生学习的期望值受到影响,学生对日语学习兴趣也逐渐的减弱。 1.3 教育模式过于落后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给予一定的尊重,死板的进行日

日语人称

翻译:我 说明:最普通的自称,也是非常有礼貌的自称。在动画中女性经常用,也有读作「わたくし」(敬语形态),后者更加有礼貌。虽然在动画中男性很少使用这个称呼,但是这个称呼是没有性别之分的,有些人觉得说「わたし」显得有女孩子气那是多虑了。 称呼:僕「ぼく」 翻译:我 说明:十分自谦的称呼,也是小孩子经常用的。小孩子用的话不分男女都是一样的,成年人中一般只有男性才这样称呼自己。这种称呼显得十分文质彬彬,发现没有,动画中戴眼镜的角色一般都是自称「ぼく」。 称呼:俺「おれ」 翻译:我 说明:比较粗犷的自称,男性专用。基本上所有比较狂的男主角都是以此自称的。这样的自称非常随便,好像在比较正式的场合以及对长辈说话的时候,有些人会回避一下这种自称。顺便一说,本人在日语的对话中就是用这个词自称的。感觉不这样说就没有男子气概,嘿嘿。称呼:俺様「おれさま」 翻译:本大爷/老子 说明:「様」是对人的尊称,但是自己用到自己身上,这就显示十分狂了。动画片里面十分狂的人有时就会这样自称,在山贼强盗出现的场面中最常见到。另外,说自己的名字后面加「さま」也是同这个意思一样的。但是有时主角透露内心想法时(自己一个人想的时候,一般来说都是什么危险或关键时候),也会用这样的词,因为不是对别人说,所以也不会显得很狂,反而觉得很有意思。

翻译:自已/自身 说明:表示自已,自身的意思。 称呼:あたい 翻译:我/小女子 说明:这也是个古语,照字典里面的说法是“「あたし」よりくだけた言い方。主として東京下町や花柳界の女性や子供が用いた”。一般来说女性和小孩都可以用,这也是个谦虚的自称。《鬼武者3》中的“阿儿”就是这样称呼自己的。 称呼:我「われ」 翻译:我 说明:说实话,这个词的用法很微妙。在平时说话的时候一般不会用来自称,多出现在对许多人说话,或是做什么宣言(对其它人宣布,说明什么事情)的时候。这个词的复数形式「我々」(我们)就经常出现在这种场合。这个词是不是古人才用的我不太清楚,但是它是一个相当有威严的词。比如说「俺こそ天下無敵」和「我こそ天下無敵」比起来,后者就明显要威武一些。 派生:这个词的连用形式是经常见到的。比如说「我が妹」、「我が剣」之类,表示我的什么什么,但是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比用「の」要强得多。不是表示一种“所属”,而是表示两者之间有特别的关系。在这个时候,「我」就只读「わ」,所以「我が剣」就读作「わがけん」。 称呼:家「うち」 翻译:我们/我家

商务日语敬语

浅谈商务日语中敬语的使用 【摘要】敬语作为日语的一大特色,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人学日语的难点。中国人之所以难学敬语是因为汉语和日语的敬语体系截然不同的缘故。从事中日商务活动的人士普遍都会有这样的感受:日本人的行为捉摸不透,虽然态度毕恭毕敬,但是其郑重其事的敬语总让人觉得话里有话。本文以商务日语中敬语词的选用问题作为焦点,探讨中国人在商务活动中使用敬语的误区,并剖析其原因,避免在中日商务活动中,因敬语使用不当而引起文化摩擦。【关键字】丁宁语;尊敬语;谦让语 都要面对使用敬语的问题。由于日本是一个纵向型社会而且存在内外意识的差别,所以在日本社会敬语被广泛所有而且具有较完善的系统。在商务日语中敬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不能恰当地使用敬语就会引起误会甚至失去信用,从而给公司代来经济损失。任何一个从事中日商务活动的人士,不管情不情愿,在商务活动中都不可避免地要使用敬语。对上司和长辈当然如此,特别是对顾客,要最大限度地使用敬语,否则极易导致双方的误会甚至使谈判崩裂。日语的敬语与日本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极其重视礼仪的国家,在日本,「礼仪ただしさ」被认为是人际关系中最基本的社交素质,其直接反映便是日语的敬语了。在商务场合下,自古日本就有一句「敬语上手は商壳上手」的说法,可见在商务文化中敬语的使用是何等重要。正如「言叶は人なり」,在商务场合,敬语的规范使用不但能够体现商务人员的素质,提高商务资信,还可营造友好的商务氛围,促进商务目标的顺利实现。于是,很多人认为,任何情况下,只要使用敬语,就万事大吉了,殊不知,若不注重场合,即使使用敬语,有时反而会使双方的关系变得疏远以至陌生。日语中「言叶遣い」(措辞)的「遣」字与「思い遣り」(体贴,体谅)的「遣」字是同一个汉字。日语的敬语体现的就是体恤他人,以和为贵的精神。日语敬语分为「丁宁语」、「尊敬语」、「谦让语」。丁宁语(郑重语):不管对方是谁,说话很有礼貌。尊敬语(尊敬语):抬举对方,以表示对对方的尊敬。谦让语(自谦语):贬低自己,以表示对对方的敬意。 一、谈谈中国人使用敬语时的误区。 (一)、盲目使用敬形式 1.「お(ご)」的使用有一定日语基础的人一提到敬语往往马上会联想起「お(ご)」来,并随意前接「お(ご)」,以至闹出笑话来。并非所有词都可接「お(ご)」。以下是不适合使用「お(ご)」的情况。在很多情况下,外来语前接「お(ご)」,是一种错误用法。虽然有「お」「お」等用法,但这些都是个别例外,大部分外来语都不能前接「お(ご)」,比如「お」「お-」「お」等均为错误用法。以「お(ご)」开头的词,也不能前接「お(ご)」。如「お男物」「お带」「お奥样」等。长音节词前不可接「お(ご)」,如:「おじゃがいも」「おさつまいも」「おほうれんそう」。另外,一般与自然、矿产、动植物、形、色、机械工业、组织机构等有关的词语都难以添加「お(ご)」。2.「お~になる」「お~する」等形式「お~になる」「お~する」等是日语敬语的重要形式。但有些人却盲目使用这些用法。如某些特殊动词不适合用这些形式来表达敬意。如:田中さんはいつお行きになりましたか。(田中先生去哪里了?)おいでになりましたか另外,「る」前一音节动词也不适合用这些形式。如:日本の出张中、花火をお见しました。(去日本出差时,看到了放烟火。)拝见しました因此,在商务活动中,千万要避免盲目使用敬语。使用敬语形式时,首先应该考虑是否符合语法形式,同时,也应尊重日本人的语言习惯,将敬语形式公式化是使用敬语时的大忌。

《二外日语》教学大纲

《二外日语》课程教学大纲 执笔:审核:编写日期:2016年07月 1 课程基本信息 2 课程教学目标、基本要求与课程定位 2.1课程教学目标 二外日语是针对英语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通识教育必修课。近年来,日语在我国,尤其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日语在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地位也日益凸显出来。培养具有一定日语交际能力的人才也成为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之一。通过教授本课程使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掌握日语基础知识,训练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培养实际运用语音的能力;丰富学生的社会文化知识并使其了解日本概况,为进一步深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2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学习本门课程,使学生了解二外日语的基本知识,初步了解日语语言在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的用法;在学习由发音到最基本的词汇、语法、句型等讲授的基础上,增加稍深稍难的基础知识,扩大词汇量,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能力;拓宽学生的各方面知识,对日本能有所了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增强学好日语的信心。 2.3 课程定位 二外日语是英语专业本科生的必修主课程之一,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必要的日语语言知识和较强的日语实践能力是从事翻译、教学、外贸、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

语人才的需要。学好本课程,学生能用日语进行一般性交谈,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准确地朗读学过的课文及同等程度的文章;不但能够用日语写简短的文章、书信等,而且也能借助工具书翻译一般性的短文和资料及胜任一般生活的口译工作。 3 课程教学内容、知识点与学时分配 第三学期 3.1 日语语音(1)(8学时) 了解:日语假名五十音图的来源及构成 理解:日语假名五十音图的运用规则 运用:日语假名五十音图的读音及书写形式。 语音及语法特点,掌握判断句、叙述句及描写句的基本句式。 3.2日语语音(2)(8学时) 了解:日语语音的发音特点。日语的罗马字。 理解:日语语音——浊音、半浊音、长音、拨音、促音、拗音的发音规则。 运用:浊音、半浊音、长音、拨音、促音、拗音的读音及书写形式。 3.3判断句和存在句(8学时) 了解:判断句和存在句的语法结构。 理解:判断助动词,存在动词的使用方法。 运用:判断句、存在句的基本句式。 3.4 叙述句(8学时) 了解:动词的三种分类形式;自动词、他动词的用法。 理解:动词词尾变化的不同形式及语法意义。 运用:叙述句的基本句式。 3.5 描写句(8学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