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导学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国论》导学案

1.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对比方法逐层论证的方法。

3.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用意,领会作者关心国家命运,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抗

击强暴的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1. 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

2.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学时安排:2课时

█自觉预习

一.作者简介

详见《同步练习》

二.预习作业检查

赂.秦()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小则获邑.( ) 草芥.( ) 思厥.先祖父( ) 暴.霜露( ) 下咽.( )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 参与.()洎.牧以谗诛()

革灭殆.尽()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悲夫.()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

三.解题

论:是散文的一种,以论证为主,其特点是善于说理。

“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

的原因,借古讽今。

四、时代背景:

作者生于真、仁、英宗三世。其时,西、北方边患严重,宋军和辽军西夏军大小六

十余战,败多胜少。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专

制腐败,军事上骄惰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1004年,大辽举兵攻宋,当时宰相寇准力主

抗辽,并在澶州打了一仗,宋军大胜。形势如此有利,北宋统治者却一味求和,订下“澶渊之盟”,规定宋每年向辽进贡银10万两,绢20万匹,自此,抗敌卫国士气锐减,委曲求全之风日上。后辽又连连加码,宋均慨然答应。1044年,西夏元昊上书停战求和,宋却反而给西夏银、绢、茶。一代又一代的“为国者”皆被敌人积威所劫,以物供敌,以钱富敌。

眼见北宋的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且有过之而无不及,后果将不堪设想。苏洵为此心忧,忧而思救,于是写下了这篇醒世文章,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

□主动阅读

【我读我知】

【我思我问】

第一课时

█学习要点:第一、二节

█课堂导学

一、研读第一、二段

1、重点词语

非兵.不利弊.得赂秦盖.失强援

赂秦而.力亏.不赂者以.赂者丧

或.曰:六国互丧

..,率.赂秦耶

2、古今异义

非兵不利

..古:今:有害;没有好处。

3、词类活用不能独完.

4、指出下列句式,并翻译

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译: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5、问题探究

A.第一段中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B.作者从哪两个方面说明这一中心论点的

二、研读第三段

1、重要词语

小则.获邑与.战胜而.得者固.不在战矣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举.以予人

然则

..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此言得.之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

....

..颠覆理固宜然

2、古今异义

与战胜而得者,其实

..百倍古:

今:承上文转折,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确实;的确

思厥先祖父

..古:今:父亲的父亲

3、词类活用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4、句式举以予人()

5、翻译句子

较秦之年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译: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译: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6、问题探究

A.本段是对第一段中的哪句话进行论述的

B.本段怎样论述赂秦的危害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第二课时

█学习要点:研读四~六段

一、研读第四段

1、重要词语

终.继五国迁灭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始.速祸焉始.有远略至丹以.荆卿为.计,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是故

..燕虽小国而.后亡

洎.牧以.谗诛诚.不得已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

....之际

向使

..三国各爱其地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或.未易量

..

2、古今异义、可谓智力

..孤危古:

今: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

刺客不行

..古:今:不可以;没用,不会有用或有效。后秦击赵者再.古:今:表示又一次。

3、词类活用义.不赂秦李牧连却.之

4、句式斯用兵之效也()赵尝五战于秦()

洎牧以谗诛()

5、翻译句子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译: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译: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译:

6、问题探究

A.本段是对第一段中的哪句话进行论述的

B.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齐、燕、赵三国灭亡的根本原因。

C.最后一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二、研读第五、六段

1、重要词语

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而为秦人积威

..之所劫.

以趋.于亡苟以

..天下之大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2、古今异义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

古:今:用作讲述的事情,凡有情节、有头有尾的皆称故事

而犹有可以

..不赂而胜之之势古:今:表示可能或能够

3、词类活用礼.天下之奇才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并力西.向

4、特殊句式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其势弱于秦()

5、翻译句子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