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灭菌确认控制程序

医院灭菌确认控制程序
医院灭菌确认控制程序

灭菌确认控制程序

1.目的

建立灭菌确认控制程序,对灭菌确认进行控制,确保灭菌工作符合标准的要求。

2.适用范围

2.1灭菌确认的对象及其所需确认的项目

2.2根据需要验证0验证对象

О:定期校正也包括确认测定仪器。

О:适用于可能直接影响产品品质的新规定或变更计测器。

3、职责

感染科负责灭菌确认监督管理和产品放行标准执行情况。

设备科负责设备性能确认。

供应室负责指标菌的菌数测定与产品的无菌试验。

检验科负责检验。

总务科负责三个月一次的水质检测工作。

4.工作程序

4.1原理

4.1.1无菌保证水平

无菌保证水平(SAL)10-6是国际上采用的值。这表明一个产品中微生物存活的概率为10-6,或100万个产品中有一个产品是阳性的。通过无菌试验确认微生物存活概率为10-6的产品的无菌保证水平是不可能的.而做100万个产品的无菌试验在事实上是不可能的。

因此就需要有科学的、恰当的过程验证来保证理论上的产品无菌性。我们将这一过程称为灭菌确认,简单的讲就是得出无菌保证水平10-6的验证。

4.1.2物理参数

灭菌过程的周期性参数根据灭菌装置和产品的种类决定。灭菌温度、压力、作用时间等详细内容包含在灭菌确认报告书之中。

4.1.3微生物学参数

作为指标菌的微生物3m公司生产3M ATTEST 1262的灭菌保证水平(SAL、sterility assurance level)为10-6。

4.2负荷的设置及产品的选择

进行物理性能适合评价以及微生物性能适合性评价时,原则上用产品或被认为与产品同等的替身样品将灭菌柜内装满。

4.3试运行

证明设备和规格一致。(试运行需要在空载时确认设备的运行状况)。

4.3.1检测仪器的校准

对象仪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时间计时器、电脑、程控箱。

校准方法与标准:遵照各校准顺序书进行.

●温度传感器(日常管理用)

●温度传感器及记录仪(灭菌确认用)

●压力传感器(日常管理用)

●时间计时器(日常管理用)

4.3.2运行条件

灭菌柜按设定条件运行,设定条件应在确认前确定。

4.3.3灭菌过程中灭菌柜内部的温度分布

将温度传感器按照ISO11134E554/1994标准规定的要求进行设置,用记录仪记录灭菌柜的温度。柜内各点的温度应在设定温度A以灭菌温度低限时在3K范围内,B,波动不大于±1K,C多次灭菌处理时,温差不大于±2K(稳定范围)。

4.3.4达到的压力以及到达温度

对灭菌柜加压到灭菌标准值,及到达的时间进行确认。

4.3.5蒸汽导入后的压力上升以及到达速度

测定蒸汽导入后的压力,从导入到达到设定值所用的时间。

4.3.6适用预真空灭菌器

4.3.7压力上以及速度

4.4物理性能适合性评价3M ATTEST (1262)

4.4.1灭菌过程中的产品温度分布

按照ISO11134标准规定的要求进行布点,将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单位箱内。在设定的灭菌条件下运行时,测定产品的温度分布。全部作用时间内,灭菌负载应达到所规定的最低温度。

定期的再确认时在设定的条件范围内进行。

4.4.2灭菌过程中的压力

测定灭菌过程中的压力。

4.4.3处理以及灭菌过程中的产品温度分布确认处理过程以及灭菌过程的温度。

按照ISO11134标准规定的要求进行布点,将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单位箱内。在设定的灭菌条件下运行时,测定产品的温度分布。

4.4.4灭菌过程中的温度

灭菌过程中的温度用压力式温度计测量灭菌,温度,热偶。

(中文版)

4.4.6蒸汽导入后的压力上升及到达速度

测定蒸汽导入后的压力,记录灭菌时间,从导入到设定值所用的时间。

4.4.7测定灭菌时间内的温度压力时间。

注:每一次灭菌确认入后都应该检测确认。

4.4.8灭菌时温度通过温度传感器测定并有记录。

注:每一刻灭菌确认时都应该确认。

4.5微生物学性能适合性评价3M ATTEST 1262

4.5.1方法—低限灭菌系指略低于判别标准的F0值下将产品及样品灭菌,从即达到确保产品F0大于8的目标,通过生物指示剂试验确认灭菌器的微生物杀灭性能。

4.3.4.2生物指标菌

生物指标菌与设置

按ISO11134规定的要求布点,设置于单位箱内。

●生物指示菌内设置位置

生物指示菌放置数量为8个点,放置在标准试验包内与温度探头相邻,放置位置按图一所示。设置后,用各产品的包装袋进行包装并封口。

灭菌条件:132-134℃×4min

柜门

图一:温度传感器放置位置图生物指示菌放置位置图

●按确定的条件运行一个周期。

●灭菌结束后,待灭菌器冷却,打开灭菌柜门,立即取出所有的生物指示剂送微生物实验室培养。

●压碎生物指示剂中的安剖瓶,同时用一个未经灭菌处理的生物指示剂作为阳性对照(也压碎内部的安瓶),一同置于恒温箱内56℃下培养48小时。

结果评价:

按生物孢子的D值和样品的接种量推算产品在灭菌过程实际达到的F0

试验结果重现性号,“冷点处”产品F0大于8,无菌保证值?6-10-,则试验结有效,即设定的灭菌工艺作“验证合格”论处,可交付生产使用。

●验证要求

每一产品每一规格的每一灭菌程序,至少需进行3次孢子验证试验。3次结果必须一致,否则应分析原因,采取纠正措施后重做。

在处方改变、灭菌工艺改变或灭菌设备更新的情况下,必须进行验证。正常情况下,每年应作一次周期性再验证.

●被灭菌的物品

所有的医疗器械和敷料,包括:缝合包,切开包,静脉切开包,骨穿包,腹穿包,口腔护理包,会阴冲洗包,胃包,各疗区用的各种规格的储槽,手术室的各种手术器械和各种手术的大敷料单等。

●灭菌时的装载方式:各种需灭菌物品按使用的需要进行组装和配盘包装后,放入消毒车的格栅内,每个灭菌包的体积不超过30cm*30cm*25cm,在垂直方向,灭菌包与灭菌包之间留出1~2cm的间隙,装载总量不超过灭菌罐容积的80%,不少于10%。

●标准试验包:由3件平纹长袖手术衣,4块小手术巾,2块中手术巾,1块大手术巾,30块10*10cm,8层纱布敷料包裹成25*30*3cm大小的灭菌包。

●灭菌程序分为:加热,灭菌,干燥三个阶段。当灭菌柜内达到设定的灭菌条件后,进入灭菌阶段,开始灭菌计时,到达时间后灭菌结束,干燥降温。由于被灭菌物品没有较强的压力和温度敏感性,因此,降温阶段不加控制。

●灭菌工艺控制。灭菌程序设定为121*304min*0.15MPA。温度根据工作压力及灭菌控制应手动控制。

检查并确认灭菌器安装符合设计要求,资料和文件符合有关标准的要求。

调查和确认灭菌器的运行性能,看空载和装载情况下灭菌器不同位置的热布状况。

验证物品预定的灭菌程序121℃*0.15Mpa*30in能确保灭菌冷点的物品F0的要求,SAL达到106.

●对蒸汽灭菌罐上的所有仪表在验证开始前进行校正。

●对蒸汽的压力、管路状况、蒸汽锅炉用水进行检查和检测。

●运行测试。

●功能测试。

目的:确认在空载情况灭菌器各种功能正常,符合设计要求。

合格标准:灭菌器的各部程序运行正常,与操作说明书相符。

测试过程:功能测试前应肯定灭菌器各项操作准备工作就绪。

——设备安装稳

——蒸汽连接

——安全阀检查

——门封检查

测试结果:要求空车运行后,各项程序功能与操作相符,无明显的偏差。

●热分布测试

目的:检查腔室内的热分布情况,调查腔室内可能存在的冷点。

●验证设备的校正

对验证所用的数要采集器和温度传感器在验证试验的前后进行验证。

●空载热分布

灭菌程序:121℃*0.15mpa*30min

测试过程:

按图一位置放置温度传感器。

开启灭菌程序:运行过程中记录仪各点温度。连续运行3次,以检查其重现性。

结果分析及评价:

从空载分布3次运行的结果来确定腔室各处温度分布的状况,确定腔室内温度较低的部位和腔室平均温度之差值。

●满载热分布和热穿透试验。

灭菌程序:121℃*0.15mpa*30min

测试过程:

用标准试验包安装载要求将灭菌罐的80%容积装满。温度传感器按图一分布在腔室装载各处。温度传感器包裹在标准试验包内

开启灭菌程序,运行过程中记录各点温度。连续进行3次,以检查其重现性。

结果分析及评价:从3次运行结果来确定腔室温度较低的部位和与腔室平均温度之差值。计算各点的F0值是否大于8。

●结果分析

分别在24小时和48小时后检查生物指示剂是否有颜色变化,如果呈黄色(阳性显示)则表明有细菌生长,如果没有颜色变化,则表明已进行了充分的灭菌循环。而阳性对照生物指示剂必须在24小时内变色。

●编制灭菌验证报告

验证报告中内容除了验证方案中的内容以外,还应包括:

●验证试验得到的各种数据

●通过验证数据后得出的日常控制的具体要求和参数控制范围

灭菌过程符合证明——由医院内的相关部门对试验数据和报告进行正式的审核,批准通过。

4.3.5产品适应性评价

在灭菌时间,温度,气体压力的各设定上限处理的制品,或者在通常条件下进行二次灭菌的制品按以下的项目评价:(方法按各试验规范进行)产品性能试验

4.4频率

首次确认在新设备导入时或产品品种追加时进行。

变更时确认在产品规格变更追加、装载方式变更、灭菌条件变更或设备变更时进行确认。

定期再确认每个条件每年至少进行一次。

4.5过程管理体制与监督检查

对每批灭菌负荷,都必须证明其符合要求。所以,对每一批灭菌负荷的下列数据都需记录和保管。

4.5.1 SO11134:1994/EN554:1994《医疗保健产品灭菌——确认和常规控制——工业湿热灭菌》整个周期灭菌柜内的温度、压力、时间

4.5.2灭菌时间中温度

4.5.3灭菌开始以及终了时间

4.5.4灭菌结果;

4.5.5导入蒸汽的温度

4.6报告与文件保管:灭菌确认的报告书至少要包含以下内容:

4.6.1校准记录;

4.6.2负荷的详细情况;

4.6.3灭菌过程的规定——处理;

4.6.4初期温度与到达灭菌标准温度时间;

4.6.5灭菌标准温度;

4.6.6产品温度;

4.6.7灭菌柜内温度——灭菌;

4.6.8蒸汽全导入时的压力上升、导入时间;

4.6.9灭菌柜内温度;

4.6.10灭菌时间——排气;

4.6.11时间和柜内温度;

4.6.12柜内压力改变;

4.6.13产品的温度——微生物培养结果

灭菌确认的报告书必须得到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的认可。

若再确认的结果不能满足所设定的条件时,进行灭菌条件的修改。

灭菌确认报告书至少要保管5年。

4.7.3水质质量不应超过上述标准;

4.7.4水质检测,由后勤锅炉班负责送检;

4.7.5水质检测报告,应存入灭菌确认档案中保存期为五年。

5.相关及支持性文件

ISO11134:1994/EN554:1994《医疗保健产品灭菌——确认和常规控制——工业湿热灭菌》

GB、18278——200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医疗保健产品灭菌,确认和常规控制要求,工业湿热灭菌。

药品生产验证指南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年版。

灭菌确认放行标准

6.记录

供应室日常设备保养记录

灭菌确认报告

水针灭菌标准操作程序

水针灭菌标准操作程序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1目的 建立水针灭菌标准操作程序。 2范围 注射剂水针车间水针灭菌岗位操作。 3责任 灭菌操作工、车间工艺员、质监员。 4参考文件 《SOP文件之水针剂岗位操作规程》 5内容 准备 做好室内卫生,保持机器设备的清洁卫生。 检查仪表和管道阀门工作情况,发现异常及时修理。 检查检漏机真空泵油面是否符合要求,正常应为视孔的1/2处。 检查每一托盘灌封卡片是否完整,托盘的卡钩是否牢固。 高压灭菌 灭菌柜在使用前须将内部清洗一次,尤其是底部,全部清洗完毕后,再将柜室底部排气口上的钢丝网滤子取出,清洗后放回。

将放有安瓿托盘的灭菌架,由推车放入柜室中,然后将门闩锁紧。关紧柜门时,顺时针转动手柄数圈,使门闩进入柜身孔内,均匀压紧,将捏手插入,旋紧时不要用冲力去板动。 转动减压阀手柄,使蒸汽进入夹层,进气10分钟即可达到所需的压力值。。转动控制总阀手柄至消毒位置,使蒸汽进入消毒室,压力式温度计和压力真空表指针上升,同时阻气器自动将柜内冷气及冷凝水排出,当压力式温度计和压力真空表计到所需压力位置时定为消毒开始时间。 消毒压力与时间根据产品而确定。 如压力温度上升超过工艺额定值时,应调整进汽减压阀。 消毒到达预定时间后,关闭减压阀并将控制总阀手柄拨出排气位置,即可将室内的气体排出,压力真空表逐渐回至“0”位。即可缓缓开启柜门,取出灭菌安瓿。 柜内开启时,将;转盘是之捏造手拉出,反时针方向旋转柜门手柄数圈,再将捏手插入转动使门闩从柜力方孔中脱出后,拉开柜门,将搬运车推至柜身前,使车前锁上钩钩柜身之方孔,同时调整运车左右轨道,使之与消毒室内之轨道平行,将消毒安瓿拉出柜外。 安瓿检漏: 检查每一托盘灌封卡片是否完整,托盘上卡钩是否牢固。 每一托盘上方衬垫一块方形泡沫塑料,逐一加盖置真空检漏箱中,上部盖一块铝板,再压一重物,关好箱门,拧紧螺丝,开启真空泵,减压至真空达维持30分钟,后吸入靛兰溶液至箱满,关闭真空泵。稍停片刻后排尽靛兰溶液,及时取出,作常水冲洗干净,挑出漏气(安瓿内充满兰色液体)、空的安瓿并记数。置于通风处使安瓿表面干燥。 每一托盘内插一枚填好的检漏卡片。 将灭菌检漏过的安瓿,连同流程卡送往中间站贮存(或直接移交灯检工序)。流程卡上应标明品名、规格、批号、灭菌、检漏前数量与检漏后数量,操作人员等项目。 操作结束手检查各阀门是否有漏气,并按清洁规程对设备作业场地等进行清洗处理,经检查合格后,挂上状态标志。

外包过程控制程序

外包过程控制程序(总1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1 目的:为确保外协加工厂商供应的产品质量符合本公司的需要,保证外协加工产品的加工进度、按时交货,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a)用于本公司人员、设备不足,生产能力负荷已达饱和时。 b)特殊产品无法购得现货,也无法自制时。 C)协作厂商有专门性的技术,利用外协质量较佳且价格较低。 3 职责:a)质保部负责外协加工业务的技术、质量控制。b)采购部为外协加工业务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本程序的正确执行,保证加工进度,按时交货。 4 内容和方法:4.1 审查方式:书面审查及实地调查。4.1.1 根据外协加工量的大小及外协加工单位的生产能力,选择三家以上厂商的资料,填具厂商资料调查表。4.1.2 实地调查时,由质保、生产、技术等部门派员组成调查小组,但每一次不一定所有人员都要参加,要视加工或产品制造的重要性而定,将调查结果填入厂商资料调查表中。4.2 审查标准及流程按《采购程序》“方法和步骤”执行。4.3 外协4.3.1 负责单位:由采购部依据合同评审情况负责外协加工或外协制造的对外联络事务。4.3.2 外协资料:外协加工或外协制造时要为协作厂商提供以下资料:—技术图纸或样品—检查标准—检验标准4.3.4 外协核价a)签订外协加工合同前须由采购部与财务部进行详细预算价格,报总经理批准后方可签订合同,并报财务存档。b)原辅材料耗用量必须要经技术核算,负责的生产管理人员签证。4.3. 5 外协指导管理由采购部组织相关部门对外包过程进行检查、指导和督促,以: a)使外协厂商确实按照我们的规定来加工或制造。 b)协助外协厂商提高质量。 c)经常联系协调,了解外协的进度、质量,确保如期交货。 d)对外协厂商实施指导与考核。4.4 质量管理4.4.1 入厂检验:根据双方协定的验收标准及抽样计划,按《采购程序》和《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程序》检查验收。4.4.2 外协厂商的质量管理为确保试用厂商或协作厂商供应的产品符合要求,市场部/国际贸易部必须组织对各协作厂商进行巡回检查,对每个协作厂商,每月至少要做二次以上的检查。4.4.2 不合格处理 a)验收人员将检验报告通知外协管理人员,并将资料存档,作为下次验收的依据。 b)采购部将验收情况通知协作厂商,使其针对缺陷进行改进,资料存档,作为考核依据。 a)生产中发现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外协而发生时,有关部门要及时通知质保部。 b)由质保部组织重检外协厂商交来的半成品或成品,并通知外协管理人员,资料存档,作为验收依据。 c)采购部通知协作厂商,资料存档,并作为考核的依据。4.4.3 责任分担不合格发生时,除要通知协作厂商针对不合格及其原因进行改进外,还要依照合同规定罚款或退换货。6.相关文件QP管理评审控制程序QP采购控制程序7.质量记录7.1外包厂商质量管理检查表 7.2 外包厂商调查表 2

灭菌过程确认控制程序

灭菌过程确认控制程序 1 目的 对无菌医疗器械生产过程中的环氧乙烷灭菌过程进行管理,确保灭菌过程处于受控状态,灭菌效果满足产品规定要求。 2 范围 ) 适用于生产过程中环氧乙烷灭菌过程的质量控制。 3 职责 技术开发部负责制定环氧乙烷灭菌的工艺文件、工艺守则,确定灭菌参数。 部负责灭菌后产品的全性能检验。 负责从事环氧乙烷灭菌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 生产部负责环氧乙烷灭菌设备的日常保养和维护。 生产部负责环氧乙烷灭菌工艺验证的实施,以及产品的灭菌工作。 4 工作程序 设备的安装与验收 新购置环氧乙烷设备的安装、验收以及在使用过程中的保养、维修,设备的报废均应按照本公司制定的《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执行。 ' 新购置的设备生产部配合技术开发部制定设备验证/确认方案。内容至少应包括:验证/确认项目、验证/确认方法、技术和质量要求、验证/确认地点、验证/确认时间、验证/确认人员等。验证可以与所购设备的生产厂家共同完成,设备性能应满足GB 18279-2000《医疗器械环氧乙烷灭菌确认和常规控制》中的有关指标要求。 验证/确认工作完成后,验证主要责任人应出具“验证/确认报告”,对验证的内容进行评价。出具的确认报告由总经理签名批准后,综合办公室保存归档。 仪表的校准和维护 质量保证部负责按《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的要求对环氧乙烷设备上的控制指示、压力仪器,温湿仪表,记录仪器的管理。生产部负责环氧乙烷设备的日常维护,确保仪器仪表在校准有效期内使用。在设备安装验证和运行验证完成后,还需对设备的物理性能进行验证,确认设备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工艺验证。

· 环境条件的确认 灭菌区域内必须达到防爆要求,应安装防爆排风扇。灭菌车间远离明火至少30米以上,并离开办公区及其他生产区。环氧乙烷气体储存钢瓶应固定支撑,房间内应阴凉,通风良好。 环氧乙烷储气罐的储存、灭菌后产品的存放应按《环氧乙烷灭菌管理制度》进行。 灭菌工艺过程的确认 灭菌工艺验证应在设备和工装已验证合格的前提下进行。 @ 环氧乙烷灭菌验证频率: a)每年至少应进行一次确认; b)当产品包装或工艺有显著改变时应进行相关项目的验证; c)验证方法和依据按照GB 18279-2000《医疗器械环氧乙烷灭菌确认和常规控制》进行。 技术开发部负责编制《环氧乙烷灭菌工艺验证方案》,部门负责人批准后实施。验证方案内容应包括,~ a)人员组成:从事灭菌的操作人员、设备管理及计量器具的管理人员、微生物检验人员均应具有相应的资质,设备的操作人员应有设备操作上岗证。 b)产品灭菌的适用性:灭菌前应根据环氧乙烷灭菌的特性分析产品对环氧乙烷灭菌的适用性。 c)产品包装:应证明或确认产品包装在环氧乙烷灭菌后其耐压性、阻菌性、封口强度及印刷等能够达到包装设计的预期要求。 d)生物指示物:生物指示物的选用应能满足GB 《医疗保健产品灭菌生物指示物第2部分:环氧乙烷灭菌用生物指示物》标准要求。 e)环氧乙烷灭菌剂:灭菌用环氧乙烷气体应符合GB 13098-1991《工业环氧乙烷》标准要求,供方应提供符合GB 13098-1991《工业环氧乙烷》标准要求的相关资料。 - f)产品初始污染菌:产品在灭菌前必须进行产品的初始污染菌检测,并确定产品从包装完毕至灭菌循环开始前的最长滞留时间。 灭菌过程的工艺确认 工艺参数的设定,根据相关资料和分析预设定各工艺参数,并进行试运行。 确定负载的装载模式图,以及生物指示剂的布点图。对产品进行灭菌,利用半周期法进行验证。 微生物性能检测,对生物指示剂的培养和灭菌后的产品进行测试,以确认灭菌的有效性。 》

消毒灭菌标准操作程序课稿

消毒灭菌标准操作程序 一、消毒、灭菌基本原则 1、基本要求 (1)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先清洁,再进行消毒或灭菌。 (2)被朊病毒、气性坏疽及突发不明原因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执行本规范第11 章的规定。 (3)耐热、耐湿的手术器械,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应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 (4)环境与物体表面,一般情况下先清洁,再消毒;当受到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先去除污染物,再清洁与消毒。 (5)医疗机构消毒工作中使用的消毒产品应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或符合相应标准技术规范,并应遵循批准使用的范围、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消毒、灭菌方法的选择原则 1、根据物品污染后导致感染风险高低选择相应的消毒或灭菌方法: (1)高度危险性物品,应采用灭菌方法处理; (2)中度危险性物品,应采用达到中水平消毒以上效 果的消毒方法; (3)低度危险性物品,宜采用低水平消毒方法,或做清洁处理;

遇有病原微生物污染时,针对所污染病原微生物的种类选择有效的消毒方法。 2、根据物品上污染微生物的种类、数量选择消毒或灭菌方法: (1)对受到致病菌芽孢、真菌孢子、分枝杆菌和经血传播病原体(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等)污染的物品,应采用高水平消毒或灭菌; (2)对受到真菌、亲水病毒、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应采用中水平以上的消毒方法; (3)对受到一般细菌和亲脂病毒等污染的物品,应采用达到中水平或低水平的消毒方法; (4)杀灭被有机物保护的微生物时,应加大消毒剂的使用剂量和(或)延长消毒时间。 3、根据消毒物品的性质选择消毒或灭菌方法: (1)耐热、耐湿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道选压力蒸汽灭菌;耐热的油剂类和干粉类等应采用干热灭菌; (2)不耐热、不耐湿的物品,宜采用低温灭菌方法如环氧乙烷灭菌、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或低温甲醛蒸汽灭菌等; (3)物体表面消毒,宜考虑表面性质,光滑表面宜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擦试或紫外线消毒器近距离照射;多孔材料表面宜采用浸泡或喷雾消毒法 4、职业防护 (1)应根据不同的消毒与灭菌方法,采取适宜的职业防护措施。

施工过程管理控制程序(新编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施工过程管理控制程序(新编 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施工过程管理控制程序(新编版) 1.目的 对直接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施工管理全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确保满足合同要求。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所承建的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控制。 3.职责 3.1投标管理部负责工程合同交底; 3.2项目中心负责施工准备、施工过程、项目组建与收尾的检查、监督、组织、协调工作。 3.3项目监察部负责工程质量、环境安全、文明施工现场管理的检查与监督; 3.4劳务管理部负责劳务分包方的考评;

3.5采购管理部负责供应商、专业分包的考评; 3.6项目经理负责施工准备和施工过程的组织实施工作以及对分包方的管理。 4.工作程序 工作流程图:详见流程图一 4.1范围管理 4.1.1项目中标后按照公司招标文件、投标报价、投标承诺的内容进行项目交底,明确施工范围。 4.1.2项目部依据交底范围进行核对,识别投标范围与施工现场状况的不同,并及时进行沟通,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补充或明确。 4.1.3项目部就施工范围进行分解,并制定范围控制措施,责任到人。 4.1.4项目部要进行范围变更管理。 4.2项目规划管理 4.2.1项目规划大纲由项目中心总经理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编写。祥见项目管理手册《项目规划管理程序》

最新灭菌过程和无菌屏障系统确认控制程序

1、目的 通过对灭菌过程和无菌屏障系统进行确认控制,确保产品的无菌屏障系统在灭菌后有效期内能有效阻隔微生物,保证产品在寿命期内保持无菌。 2、范围 适用于对我司护理用液产品的灭菌过程和初包材无菌屏障系统的确认控制。 3、职责 3.1 技术部负责组织进行灭菌过程和无菌屏障系统确认; 3.2 生产部负责实施经验证后的灭菌过程操作步骤及灭菌参数、以及灭菌过程的控制; 3.3质保部负责无菌屏障系统之公司内部的监测和控制工作。 4、工作程序 4.1 灭菌过程和无菌屏障系统的识别 4.1.1 灭菌过程 产品的灭菌过程包括灌装设备部件及工位器具湿热灭菌、料液的过滤除菌、护理用液输送系统的在线蒸汽灭菌(简称蒸汽SIP)和初包装的辐射灭菌(外包)。其中,灌装设备部件及工位器具湿热灭菌、料液的过滤除菌和初包装的辐射灭菌(外包)属于护理用液生产的特殊过程。 4.1.2 无菌屏障系统 本公司的无菌屏障系统包括初包材无菌屏障系统:护理液无菌屏障系统由瓶体和内塞组成的最小包装单元,润滑液无菌屏障系统由瓶体、内塞和外盖组成的最小包装单元。 4.2 确认的过程 4.2.1 灭菌过程的确认 灭菌过程的确认具体见《灭菌过程的确认规程》, 4.2.2 无菌屏障系统的确认 确认项目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无菌屏障系统与灭菌过程的适应性; (2)无菌屏障系统使用前的无菌贮存期; (3)密封完整性验证; (4)稳定性试验。 具体见《无菌屏障系统的确认规程》。 4.3 灭菌过程和无菌屏障系统的控制 4.3.1 灭菌过程的控制 4.4.1.1 灌装设备部件及工位器具湿热灭菌、料液的过滤除菌和初包装的辐射灭菌(外包)的控制具体见《特殊过程确认控制程序》。 4.4.1.2护理用液输送系统的在线蒸汽灭菌 a.护理液输送系统包括50L灌装罐、除菌过滤器、分离罐、充填机分配器、相关管路及阀门,需经在线 蒸汽灭菌处理。 b.润滑液输送系统包括30L灌装罐、除菌过滤器、相关管路及阀门,需经在线蒸汽灭菌处理。 c.在线蒸汽灭菌参数需经验证,所用灭菌介质为纯蒸汽。 d.按照《配液及输送系统清洗消毒灭菌操作规程》进行护理用液输送系统在线蒸汽灭菌的操作。

关键元器件和材料定期确认检验控制程序

质量体系文件 关键元器件和材料定期确认检验控制程序 发行部门:品质部 文件编号:YXD-QP-04 版本:A1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0年01月22日发布 2010年02月01日实施

一、目的

对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验证及定期确认检验,保证关键元器件的产品质量持续达到认证产品要求。 二、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认证产品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验证及定期确认检验。 三、职责 品质部:负责对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验证及定期确认检验。 采购部:负责要求供应商及时对检验或验证中出现问题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进行处理。 四、程序 4.1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验证 4.1.1对生产购进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仓库保管员核对送货清单确认物料品名、规格、数量等无误、 包装无损后,置于待检区。 4.1.2检验员根据本公司检测能力,严格按照《进料检验规范》执行,在些标准中明确规定了检测频率、 抽样方法、检测项目、检测内容、检测方法、判断依据、使用的检测设备等。对于无检测能力的项 目,由供应商自行检验或验证,并提供相关的检测报告。对重要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并且本身是 生产厂家的,本公司要求其提供产品的检验标准,若是中间商的则要求提供质量保证协议、每批产 品的检验记录、合格证明等文件。一般的关键元器件除本公司内部检验外,只需要求提供质量证明,并填写《IQC检验报告》。 仓库保管员根据合格记录或标识办理入库手续; 验证不合格时,检验员在物料上贴“不合格”标签,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采购及时跟进不合格品的处理. 4.1.3紧急放行 当生产急需来不及验证,在可追溯的前提下,由生产车间填写《紧急(例外)放行申请单入经生产负 责人批准后,一联留存,一联交品质部,一联交仓库。 仓库保管员根据批准的《IQC检验报告》按规定数量留取同批样品送检,其余由检验员在领料单上 注明“紧急放行”后放行;车间在其后生产记录上也应注明“紧急放行”。 在放行的同时,检验员应继续完成该批产品的检验:不合格时品质部负责对该批紧急放行产品进行 追踪处理。 4.2关键元器件和材料定期确认检验 4.2.1关键元器件材料定期确认的项目及频次见附表一、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定期确认要求。 4.2.3委托定期确认检验 定期确认检验由提供该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供应商来完成,若该供应商也无法完成,则委托

消毒灭菌标准操作程序[1].1.doc

消毒灭菌标准操作程序[1].1 消毒灭菌标准操作程序 一、消毒、灭菌基本原则 1、基本要求 (1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先清洁,再进行消毒或灭菌。 (2被朊病毒、气性坏疽及突发不明原因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执行本规范第11章的规定。 (3耐热、耐湿的手术器械,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 不应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 (4环境与物体表面,一般情况下先清洁,再消毒; 当受到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先去除污染物,再清洁与消毒。 (5医疗机构消毒工作中使用的消毒产品应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或符合相应标准技术规范,并应遵循批准使用的范围、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消毒、灭菌方法的选择原则 1、根据物品污染后导致感染风险高低选择相应的消毒或灭菌方法: (1高度危险性物品,应采用灭菌方法处理;

(2中度危险性物品,应采用达到中水平消毒以上效 果的消毒方法; (3低度危险性物品,宜采用低水平消毒方法,或做清洁处理;遇有病原微生物污染时,针对所污染病原微生物的种类选择有效的消毒方法。 2、根据物品上污染微生物的种类、数量选择消毒或灭菌方法: (1对受到致病菌芽孢、真菌孢子、分枝杆菌和经血传播病原体(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等污染的物品,应采用高水平消毒或灭菌; (2对受到真菌、亲水病毒、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应采用中水平以上的消毒方法; (3对受到一般细菌和亲脂病毒等污染的物品,应采用达到中水平或低水平的消毒方法; (4杀灭被有机物保护的微生物时,应加大消毒剂的使用剂量和(或延长消毒时间。 3、根据消毒物品的性质选择消毒或灭菌方法: (1耐热、耐湿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道选压力蒸汽灭菌;耐热的油剂类和干粉类等应采用干热灭菌; (2不耐热、不耐湿的物品,宜采用低温灭菌方法如环氧乙烷灭菌、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或低温甲醛蒸汽灭菌等;

空气消毒机使用标准操作规程范本

医院空气消毒机使用标准操作规程 一、使用 1、使用前应关闭门窗,以免将室外空气吸入,从而加大室内的尘埃浓度。 2、房间需要开窗通风换气时,则应先关闭空气消毒机。 3、使用空气消毒机的房间应保持室内清洁干燥,日常卫生应采取湿式卫生。 机器内严禁进水,用湿布清洁机器时,须先切断电源。 4、老肯牌KDSJ-Y120型空气消毒机最佳位置为房间内一面墙壁的中央处, 或于墙壁转角处成45°角放置使用,保证消毒机进出风口不被遮挡,且有利于室内空气的循环。 5、消毒机的进出风口严禁有物品覆盖或遮挡。 6、试用中应注意电源电压及灯管表面,反光板表面尘埃对紫外线辐射强度 的影响。 7、当机内紫外线辐射强度低于10000uW/cm2,室温低于20℃,相对湿度 大于60%时应适当延长消毒时间。 8、手术间空气消毒也可与紫外线灯联合使用,即先采用紫外线灯(无人时) 照射30min,当相关人员入内实施手术时,可开启空气消毒机进行动态消毒30min。 9、内科、儿科、妇科普通病房每周消毒1——2次,每次50分钟。产房、 母婴同室、急救室有患者时每天消毒一次,每次50分钟。气管插管患者和特殊患者病房每天消毒两次,每次50分钟。 10、治疗室每天紫外线灯管消毒两次,每次30分钟。 二、维护 1、保持消毒机外表清洁无尘。 2、做好消毒累计时间、过滤网清洗及更换等维护记录,过滤器、静电吸附 装置、负离子发生器每3个月检查清洗一次。 3、紫外线灯管使用寿命为5000h,当机内紫外线辐射强度低于8000UW/c ㎡或累计使用时间超过5000h时,应更换紫外线灯管。

4、定期用酒精棉球或纱布擦拭紫外线灯管和反光板(95%酒精,一周擦拭 一次)。每季度检测一次紫外线辐射强度。 三、清洗与消毒 1、小心拆卸滤网(膜),就地采用塑料袋打包,严禁在清洁区或在洗手水池 内进行清洁,应到指定的卫生处置间进行清洁。 2、采用清水冲洗,自然干燥后,方可安装启用。 3、通常不需要对滤网(膜)进行消毒,如发生经空气传播疾病暴发时,在 清洁的基础上,可采用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 4、在清洁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预防滤网(膜)上尘埃的吸 入以及清洗污水溅到清洗者的身上。

施工过程管理控制程序(标准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施工过程管理控制程序(标准版)

施工过程管理控制程序(标准版)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1.目的 对直接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施工管理全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确保满足合同要求。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所承建的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控制。 3.职责 3.1投标管理部负责工程合同交底; 3.2项目中心负责施工准备、施工过程、项目组建与收尾的检查、监督、组织、协调工作。 3.3项目监察部负责工程质量、环境安全、文明施工现场管理的检查与监督; 3.4劳务管理部负责劳务分包方的考评; 3.5采购管理部负责供应商、专业分包的考评;

3.6项目经理负责施工准备和施工过程的组织实施工作以及对分包方的管理。 4.工作程序 工作流程图:详见流程图一 4.1范围管理 4.1.1项目中标后按照公司招标文件、投标报价、投标承诺的内容进行项目交底,明确施工范围。 4.1.2项目部依据交底范围进行核对,识别投标范围与施工现场状况的不同,并及时进行沟通,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补充或明确。 4.1.3项目部就施工范围进行分解,并制定范围控制措施,责任到人。 4.1.4项目部要进行范围变更管理。 4.2项目规划管理 4.2.1项目规划大纲由项目中心总经理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编写。祥见项目管理手册《项目规划管理程序》 4.2.2项目实施规划是依据项目规划大纲要求进行编写,主要内容有:工程概况、项目组织、施工目标、经营管理规划、文明施工及临设布置、进度管理策划、技术质量策划、物质管理策划、安全管理策

检验方法及方法确认程序

检测方法及方法确认程序 l 目的 为保证检测结果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对检测活动中所采用的方法进行有效控制制定程序。 2 范围 适用于检测活动中检测方法的选用,以及检测方法的变更和偏离。 3 职责 3.1 技术负责人的职责 负责授权与客户签立检测合同或协议,批准检测作业指导书等文件,维护本程的有效性。 3.2 检测室负责人的职责 提出本检测部门的执行标准,制定本部门检测活动的检测程序及抽样、检测的职责和活动以及不确定度分析。 3.3 资料管理员的职责 负责对标准、规程及其他技术规范等有效性确认,建立检测标准管理档案。 4 工作程序 4.1 检测方法的选择 4.1.1 为减少检测风险,本检测中心的检测依据首选以下正式颁布的标准。其中优先选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对新旧标准处于过渡期间并均可采用的,优先选择新版标准。 4.1.1.1 国际标用; 4.1.1.2 国家标准; 4.1.1.3 行业标准或政府发布的技术规范; 4.1.1.4 地方标准; 4.1.1.5 企业标用; 4.1.1.6 知名技术组织或科学书籍与期刊公布的方法: 4.1.1.7 制造商指定的方法; 4.1.1.8 自行制定的非标方法。 4.1.2 当老标准己经过期作废时,以上标准应当保证是现行有效的。为此资料管理员首先应当负责检索和收集、查新最新标准及其他技术规范,并按《文件控制程序》保持检测人员所用标准是最新有效版本;其次是每月向检测部门提供中文核心期刊题录,供检测人员参考。当使用外部企业标准检测时,要防止导致可能发生的所有权侵权问题。 4.1.3 当所用标准存在理解、操作等困难对,技术负责人应组织各个检测室负责人编写检测作业指导书,以保证对标准实施的一致性。检测作业指导书应形成正式的书面文件并应经过编制人、审核人和批准人的书面审批手续和保持该文件的

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标准操作规程

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标准操作规程 医院消毒就是预防医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消毒效果的监测就是评价其消毒设备运转就是否正常、消毒药剂就是否有效、消毒方法就是否合理、消毒效果就是否达标的唯一手段。为规范消毒效果监测,特制定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的标准操作规程。 一、空气消毒效果的监测 1、监测频次:每季进行。 2、采样 ⑴采样时间:空气消毒后4小时内、手术操作前。 ⑵平板暴露法:暴露前先检查平板就是否污染,就是否有气泡及霉点。将普通营养琼脂平板(直径为 9cm)放在室内各采样点处,采样高度为距地面 1、5m,采样时将平板盖打开,斜扣放于平板旁,暴露5min,在放置、收取平皿时,手不能在暴露平皿的正上方移动。 ⑶布点方法:室内面积≤30m2,设内、中、外对角线上的3点,内、外点布点部位距墙1M处;室内面积>30m2,设 4 角及中央共 5 点,4 角的布点部位距墙壁 1m 处。 图1 室内面积≤30m2布点图图2 室内面积>30m2的布点图 3、注意事项 ⑴采样前,关好门、窗,在无人走动的情况下,静止10min 进行采样。 ⑵平板摆放如取一条对角线,避免离门近的一条。 ⑶工作人员不要靠近自动门,以免影响监测结果。 4、结果判定 ⑴非洁净手术部(室)、非洁净骨髓移植病房、产房、导管室、新生儿室、器官移植病房、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血液病病区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4cfu/15min·直径9cm平皿。 ⑵儿科病房、母婴同室、妇产科检查室、人流室、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输血科、消毒供应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室)、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室、感染疾病科门诊及其病房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4cfu/5min·直径9cm平皿。

生产工艺管理控制程序

生产工艺管理控制程序 1.目的 建立与生产相适应的生产工艺管理制度,确保生产条件(人员、环境、设备、物料等)满足化妆品的生产 质量要求。特制订本程序。 2.适用范围 适应于各车间生产工序的工艺参数、材料、设备、人员和测试方法等所有影响产品质量的生产阶段。 3.职责 3.1计划:负责制订《生产计划》负责生产过程中的综合调度。 3.2生产部:负责生产动力设施及时供给合格的水、蒸压缩空气、空气、电力等资源;编制设备的操作规程, 设备维护保养; 负责按生产指令单,在规定的工艺要求和质量要求下,组织安排生产,并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 3.3仓库:负责按照生产派工单所开具的领料单进行原辅材料发放接收对各车间退回的物料做入库工作。 3.4技术研发部:负责生产工艺技术及半成品标准制定。在首次生产时进行指导。明确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 负责编制工艺规程和作业指导书。 3.5质保部:负责所有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按品质标准进行检验 负责安排现场巡检员对生产现场的产品质量进行过程监督。 4.内容 4.1生产前的准备工作 1)计划调度员考虑库存情况,结合车间的生产能力,制订《生产计划》,经经理批准后,发放至相关部门作为采购和生产依据。 2)在确保每个生产订单所有原物料配套齐全后下达,生产车间根据生产计划制定生产指令,生产前由车间负责人下达批生产指令,包含批号、批生产量、执行标准、生产流程、生产配方等信息。 3)生产部根据周计划编制《车间每日作业计划》,车间主管/班长把计划分解到各小组或生产线直至各岗位,并对每日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跟踪。 4)各车间均须严格按确定的日生产计划安排工作,一切有影响计划实施的因素或异常现象产生,车间主管需做有效的记录,每周统一汇总,报备生产部。 1)各相关责任人员根据生产需要,确认供给合格的水、蒸汽、压缩、空气、电力等资源,保障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转。

灭菌过程确认控制程序

灭菌过程确认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 版号:A 更改状态: 1 目的 对无菌医疗器械生产过程中的环氧乙烷灭菌过程进行管理,确保灭菌过程处于受控状态,灭菌效果满足产品规定要求。 2 范围 适用XXXXXXX生产过程中环氧乙烷灭菌过程的质量控制。 3 职责 3.1 技术开发部负责制定环氧乙烷灭菌的工艺文件、工艺守则,确定灭菌参数。 3.2 质量保证部负责灭菌后产品的全性能检验。 3.3 综合办公室负责从事环氧乙烷灭菌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3.4 生产部负责环氧乙烷灭菌设备的日常保养和维护。 3.5 生产部负责环氧乙烷灭菌工艺验证的实施,以及产品的灭菌工作。 4 工作程序 4.1 设备的安装与验收 4.1.1 新购置环氧乙烷设备的安装、验收以及在使用过程中的保养、维修,设备的报废均应按照本公司制定的《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执行。 4.1.2 新购置的设备生产部配合技术开发部制定设备验证/确认方案。内容至少应包括:验证/确认项目、验证/确认方法、技术和质量要求、验证/确认地点、验证/确认时间、验证/确认人员等。验证可以与所购设备的生产厂家共同完成,设备性能应满足GB 18279-2000《医疗器械环氧乙烷灭菌确认和常规控制》中的有关指标要求。 4.1.3 验证/确认工作完成后,验证主要责任人应出具“验证/确认报告”,对验证的内容进行评价。出具的确认报告由总经理签名批准后,综合办公室保存归档。 4.1.4 仪表的校准和维护 质量保证部负责按《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的要求对环氧乙烷设备上的控制指示、压力仪器,温湿仪表,记录仪器的管理。生产部负责环氧乙烷设备的日常维护,确保仪器仪表在校准有效期内使用。 4.1.5 在设备安装验证和运行验证完成后,还需对设备的物理性能进行验证,确认设备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工艺验证。 4.2 环境条件的确认 4.2.1 灭菌区域内必须达到防爆要求,应安装防爆排风扇。灭菌车间远离明火至少30米以上,并离开办公区及其他生产区。环氧乙烷气体储存钢瓶应固定支撑,房间内应阴凉,通风良好。 4.2.2 环氧乙烷储气罐的储存、灭菌后产品的存放应按《环氧乙烷灭菌管理制度》进行。 4.3 灭菌工艺过程的确认

关键零部件和材料检验及定期确认控制程序

关键零部件和材料检验及定期确认控 制程序 1 目的 通过对关键零部件和材料的检验和验证控制管理,确保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2 范围 适用于所有认证产品的关键零部件和材料。 3 职责 所有认证产品的关键零部件和材料检验由质检部门门负责。 4 程序内容 4.1检验或验证的确定 4.1.1关键零部件和材料进厂时,由仓库通知质检部门门检验。 4.1.2质检部门门应及时安排检验人员对关键零部件和材料要按零部件和材料“检验规范”进行检验或验证。 4.1.3经使用质量稳定及本厂暂无能力进行检查的关键零部件,每次进货时应验证并保留其产品的出厂合格证。每季度要求其提供1份符合其制造标准要求的检验报告。 4.1.4质检部门门应确认在强制性认证范围内的关键零部件的型号、规格、主要参数、品牌、外包装使用是否与要采购相符,不得随意替换。 4.2 正常检验和验证 仓管员核实进料的采购单上的名称、数量、型号规格等无误后将进料放在待检验区域,交质检部门门指定的质检员签收。

质检员确认进料是否与订单、物料清单之规格是否相符。检验和试验完毕,检验员将检验和试验的具体内容(外观、计测、试验等)填写于相应之《关键原材料和零部件进厂检验记录表》表中,并对检验和试验结果进行合格与不合格判定,交主管审核。 4.3 定期确认检验 4.3.1检测项目 参见相关支持性文件的检测项目规定。 4.3.2定期确认的频次 每年进行了一次定期确认。 4.3.3定期确认的方法 要求具有3C认证、出口许可证或质量安全认证的安全件的供应商提供每年通过的复查报告或其产品确认检验报告,对非获得认证的关键件要求供应商按相关产品国家标准检测并提供确认检验报告。 4.3.4定期确认结果评定 由本厂质检部门进行确认,符合产品各项指标的,继续保持《合格供应商管理名录》。不符合指标的,取消其供应商资格,重新选择供应商。 4.3.5对供应商的确认报告或工厂复查报告要归档保存(至少两年)。 5 表格记录 《关键原材料和零部件进厂检验记录表》 《关键原材料和零部件定期确认检验记录表》

08.清洁工具清洁消毒标准操作规程

哈药集团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标准操作规程 题目 清洁工具清洁消毒 标准操作规程编号及版本号: SOP-PM-J0008-02 共4页 第1页 起草部门审核质管部审核 起草日期审核日期审核日期 批准生效日期 批准日期颁发部门质量管理部 分发部门制剂一车间 此文件替代: SOP-PM-J0008-01 目的:建立清洁工具的清洁消毒标准操作规程,保证工艺卫生,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 范围:适用于制剂一车间清洁工具的清洁消毒。 责任:车间工艺员负责起草本程序,按本程序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并对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各相关岗位操作工应严格按本程序操作。岗长、工段长要保证岗位操作人员按本程序进行操作。制剂一车间主任负责对本规程的实施进行监督。QA检查员负责对本程序中的质量控制项进行检查。 程序: 1.各区域所用的清洁工具 1.1一般生产区使用的清洁工具 塑料盆、抹布、拖布、水桶、清洁布、毛刷、塑料笤帚、撮子、废物贮器。 1.2 D级洁净区使用的清洁工具 万用拖布、丝光毛巾、不锈钢盆、不锈钢撮子、擦玻璃器、毛刷。 1.3 C级洁净区使用的清洁工具 万用拖布、不锈钢盆、丝光毛巾、丝光绢布、擦玻璃器、不锈钢撮子。 1.4 B级和A级洁净区使用的清洁工具

不锈钢拖布、不锈钢盆、不锈钢撮子、丝光绢布。 1.5洁净区不同部位丝光毛巾的区分 擦拭设备用白色丝光毛巾,擦拭地面用蓝色丝光毛巾,擦拭墙面及顶棚 用粉色丝光毛巾,或者使用毛巾上印字所规定的擦拭部位。 1.6洁净区不同部位丝光绢布的区分 擦拭设备用白色丝光绢布,擦拭地面用蓝色丝光绢布,擦拭墙面及顶棚用粉色丝光绢布,或者使用绢布上印字所规定的擦拭部位。 2.清洁剂和消毒剂 清洁剂:一般生产区为洗涤剂,洁净区为0.1%氢氧化钠溶液和洗涤剂。 消毒剂:0.2%新洁尔灭溶液、75%乙醇溶液。(为防止产生耐药菌,消毒剂要每月轮换使用) 3.清洁方法及频率 3.1一般生产区使用的清洁工具 拖布、抹布、塑料笤帚每次用完后用清洁剂搓洗干净,再用饮用水反复漂洗干净,晾干置于指定位置存放、备用。不锈钢盆、撮子冲洗干净,倒置存放。 3.2 D 级洁净区使用的清洁工具 丝光毛巾每天或每班使用后,用清洁剂清洗干净,再用纯化水反复冲洗掉清洁剂的残留物,拧干后晾干,置于指定位置存放、备用。其它清洁工具使用后,用纯化水冲洗干净,干燥后置于指定位置存放、备用,不锈钢盆、撮子倒置存放。 每周生产结束,对清洁工具进行清洁后,需要对其进行消毒。丝光毛巾清洁后要用消毒剂浸泡15分钟,拧干后晾干,置于指定位置存放、备用。其它清洁工具清洁后再用消毒溶液清洗,干燥后置于指定位置存放、备用。 3.3 C 级洁净区内使用的清洁工具 处理设备的白色丝光绢布每天用完后,要在两小时内用清洁剂清洗干净, 题 目 清洁工具清洁消毒 标准操作规程 编号及版本号: SOP-PM-J0008-02 共4页 第2页

灭菌验证控制程序

发放号: 受控状态:

1目的 为了满足MDD 93/42/EEC的要求,依据EN550和ISO11135标准的要求,确保环氧乙烷灭菌过程和程序的有效性以及常规监控的标准化。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有带有CE标志产品的环氧乙烷灭菌确认。 3职责 生技部负责灭菌确认工作及设备性能的确认。 质管部负责组织指标菌数测定与检测EO残留量,并形成灭菌验证报告。 4工作程序 灭菌原理 无菌保证水平(SAL) 无菌保证水平(SAL)10-6是国际上采用的值。这表明一个产品中微生物存活的概率为10-6,即100万个产品只有一个产品带菌;而通过无菌试验确认产品中微生物存活的概率为10-6的无菌保证水平是不可能做到的,因此需要有科学的、恰当的过程验证来保证理论上的产品是无菌的,我们将这一过程称为灭菌确认。 物理参数 灭菌过程的周期参数根据灭菌装置和产品种类决定。灭菌温度、湿度、EO浓度、作用时间等详细内容包含在灭菌验证报告中。 微生物学参数 作为指标菌的微生物(ATCC9372)的灭菌保证水平为10-6。 负责的设置以及产品的选择 进行物理性能适合性评价以及微生物性能适合性评价时,原则上用产品或被认为与产品同等的替身样品将灭菌柜内装满。 验证方法 灭菌确认顺序图如下: 试运行 证明设备和规格一致。(试运行需要在空转时确认设备的运行状况) 检测仪器的校准 对象仪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记录仪。 校准方法与标准:遵照各校准顺序书进行。 温度传感器(日常管理用) 温度传感器(灭菌管理用) 压力传感器

湿度传感器(日常管理用) 记录仪 运转条件 灭菌柜按设定条件运行,设定条件在确认前确定。 灭菌过程中灭菌柜内部的温度分布 将温度传感器按照ISO11135标准规定的要求进行设置,用记录仪记录EO处理中的温度。柜内各点的温度应在设定温度+30C以内(稳定温度)。 达到的真空度以及到达速度 对灭菌柜减压到真空度的值及到达的时间进行确认。 加压后的气密性检验 在确认灭菌过程中的温度分布的同时测定压力变化。 4 EO导入后的压力,从导入到达设定值所用的时间。 4 排气时的减压速度与减压度 测定排气时的减压度及到达减压度所需的时间。 压力上升以及速度 测定负压时到达所定压力时间。 物理性能适合性评价 4 灭菌过程中的产品温度分布 按照ISO11135标准规定的要求进行布点,将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单位箱内,在设定的灭菌条件下运行时,测定产品的温度分布,全部作用时间内,灭菌负责载应达到所规定的最低温度。 定期的再确认时在设定的条件范围内进行。 4 测定灭菌过程中的压力。 处理过程以及灭菌过程中的产品湿度分布 确认处理过程以及灭菌过程的湿度。 按照ISO11135标准规定的要求布点,将湿度传感器设置在单位箱内。在设定的灭菌条件下,测定产品的湿度分布。 定期的再确认时在设定的条件范围内进行。 4 灭菌过程中的EO浓度 灭菌过程中的EO浓度用(重量/体积)换算的方法计算。 到达真空度及到达速度 确认灭菌柜到达的真空度及所需的时间。 EO导入后的压力上升以及到达速度 测定EO导入后的压力,从导入到达到设定值所用的时间。 4 排气时的减速压速度与减压度 测定排气时的减压度及到达减压度所城的时间。注:每一次减压时都应该确认。 复压时压力上升及速度 测定复压时到达所定压力的时间。注:每一次复压都应该确认。 导入EO时的温度 导入时EO温度通过温度传感器测定并在记录纸上记录。 微生物性能适合性评价 方法——半周期法

检验结果超标控制程序

1?目的 规范对超标检验结果(以下简称:“00S )进行调查处理,保证超标结果得到全面分析和正确处理。 2 ?范围 工厂实验室检验结果超标。 3 .职责 品质部:负责监督检查和分析异常检验结果。 4 .内容 4.1 异常检验结果的报告 4.1.1 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化验员应立即评估检验结果的正确性。 如果发生了明显错误(如:样品溶液有洒出或样品成分的未完全转移,或计算错误),检验员应该记录并重新检验或计算。 4.1.2 若化验员不能找出超标原因,则应保留实验样品并填写化验室初级调查表中化验品名、规格、批号、超标项目及数值,立即交化验室负责人。 4.2 初步调查 4.2.1 参加人员:化验员、化验室负责人,工作期限为两个工作日。 4.2.2 一旦00S吉果被确定,化验室负责人应该客观、及时地按照化验室初级调查表内容进行调查评估。 4.2.3 初步调查结果处理(重检)

1)如结果是由化验室差错(化验员差错、仪器设备或试剂、标准、系统适用性失败)造成的,则保留原始结果并清楚注明测定结果无效,进行原样复验。同时对近阶段检验的样品进行重新检验,以排除可能的检测结果错误。 2)重新检测所需样品用原始实验室样品,若有证据证明原有样品不具代表性 或检测前已被污染或分解,或同批样品不够重检使用量,此时重新取样。重新取 样必须经品质部主管批准后方可取样,重新取样量至少是该项目检验所需数量的 3倍。 3)重检首先由原分析人员执行重检,若检验结果正常,由本人对所得数据整理分析,则判符合规定;若原分析人员检验结果仍出现异常,则由品质部主管指定第二人进行再次检验。 4)如果第二人检验结果仍出现异常,由本人对所得数据整理分析,并经品质部主管共同确认检验无误,则判不符合规定。 5)如果第二人检验结果正常(第一人检验结果异常),则由品质部主管指定第三人进行再次检验,但必须由第一人、第二人、品质部主管在场观察第三人检验操作情况,根据第三人检验结果作出最终判定,若检验结果正常,则判符合规 ^定。 6)如果第三人检验结果仍然异常,则判检品不符合规定,该批产品则按《不合格品管理程序》进行处理。 4.3其他复检 1)微生物检查应完成两次重检。调查、复检在 7个工作日内完成。 2)在中间体检测或过程控制中,对分层取样所得原始样品进行的检测,其结果发生00S则可增加取样量来说明分层取样部分检测结果的准确度,而不认为 是重新的取样。 3)所有重新取样所得数据均应保留在实验室记录内。 4)若结果原因未找到,完成初步调查记录,则应保留实验样品并填写超标检验结果全面调查基本表中化验品名、规袼、批号、超标项目及数值,立即交质量负责人,开始全面调查。 4.3全面调查 4.3.1实验室阶段的调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