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期末试卷(一)(附答案)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pdf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pdf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种物质的摩尔质量与水(H2O)的摩尔质量相同?A. 氢气(H2)B. 二氧化碳(CO2)C. 氨气(NH3)D. 甲烷(CH4)答案:D2. 根据理想气体定律,当温度和压力保持不变时,气体体积与摩尔数的关系是:A. 成正比B. 成反比C. 无关D. 不确定答案:A3. 以下哪种类型的晶体在熔化时不吸收热量?A. 离子晶体B. 分子晶体C. 金属晶体D. 共价晶体答案:D4. 根据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公式,当ΔG < 0时,反应是否自发进行?A. 是B. 否C. 不确定D. 只在特定条件下自发答案:A5. 以下哪种物质在标准状态下不是气体?A. 氧气(O2)B. 氮气(N2)C. 氦气(He)D. 水(H2O)答案:D6. 以下哪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A. 氯化钠(NaCl)B. 糖(蔗糖)C. 氢氧化钙(Ca(OH)2)D. 硝酸钾(KNO3)答案:C7. 以下哪种类型的电池是可充电电池?A. 干电池B. 铅酸电池C. 锂电池D. 碱性电池答案:B8. 以下哪种物质的pH值小于7?A. 纯水B. 柠檬水C. 牛奶D. 肥皂水答案:B9. 以下哪种物质的导电性最好?A. 玻璃B. 橡胶C. 铜D. 陶瓷答案:C10. 以下哪种物质的比热容最大?A. 水B. 空气C. 铁D. 铝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近似值是 ________ mol^-1。
答案:6.022 x 10^2312. 物质的量浓度(M)的单位是 ________。
答案:mol/L13. 标准大气压(1 atm)的值是 ________ Pa。
答案:1.01325 x 10^514. 理想气体定律的公式是 ________。
答案:PV = nRT15.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公式是 ________。
答案:ΔU = Q - W16. 电化学电池的电动势(E)公式是 ________。
物理化学期末试卷(带答案)

《物理化学》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复习题一、判断题1.封闭系统和环境间没有温度差就无热传递。
(√)2. 隔离系统的热力学能是守恒的。
(√)3. 在隔离系统中发生某化学反应,使系统的温度明显升高,则该系统的△U > 0(×)4.298.15K时,氢气的标准摩尔燃烧焓与H2O(l)的标准摩尔生成焓量值上相等。
( √ )5.若一个过程是可逆过程,则该过程的每一步都是可逆过程。
(√ )6. 绝热过程Q =0,由于Q =ΔH,所以ΔH =0。
(×)7. 在一体积恒定的绝热箱中置一绝热隔板,将其分为左右两部分。
在两侧分别放入T、p皆不相同的同种气体。
现将隔板抽去并达到平衡,若以箱内全部气体为系统,则此混合过程的Q、W、△U都为零。
(√)8.反应N2(g)+O2(g) = 2NO (g) 的热效应为Δr H m,这就是N2(g)的燃烧热,也是NO (g) 生成热的2 倍。
(×) 9.隔离系统的熵是守恒的。
(×)10.理想气体绝热过程功的计算式为W = n C v,m (T2-T1),此式无论绝热过程是否可逆均适用。
(√ )11.凡是△S > 0的过程都是不可逆过程。
(×)12. △f HΘm(C,金刚石,298.15K)= 0(×)13.体系由平衡态A变到平衡态B,不可逆过程的熵变一定大于可逆过程的熵变。
( ×)。
14.熵增加原理就是隔离体系的熵永远增加。
( ×)15.298K时,稳定态单质的标准摩尔熵为零。
(×)16. 偏摩尔量就是化学势。
(×)17.只有广度量才有偏摩尔量,强度量是不存在偏摩尔量的。
(√)18. 向溶剂中加入少量溶质一定会导致该溶剂沸点上升。
(×)19. 在一定温度下,p*B>p*A,由纯液态物质A和B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当气—液两相达到平衡时,气相组成y B总是大于液相组成x B。
《物理化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

《物理化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a 化学专业《物理化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1)⼀、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0.001 mol ·kg -1K 3[Fe(CN) 6] ⽔溶液的离⼦强度为:() (A) 6.0×10-3mol ·kg -1(B) 5.0×10-3mol ·kg -1(C) 4.5×10-3 mol ·kg -1 (D) 3.0×10-3 mol ·kg-12、电导测定应⽤⼴泛,但下列问题中哪个是不能⽤电导测定来解决的()(A)求难溶盐的溶解度 (B)求弱电解质的解离度(C)求平均活度系数 (D)测电解质溶液的浓度3、298 K 时, 0.005 mol ·kg -1 的 KCl 和 0.005 mol ·kg -1的 NaAc 溶液的离⼦平均活度系数分别为γ ±,1和γ ±,2,则有 ( )(A) γ ±,1= γ ±,2 (B) γ ±,1>γ ±,2 (C) γ ±,1<γ ±,2 (D) γ ±,1≥ γ ±,24、⾦属与溶液间电势差的⼤⼩和符号主要取决于: ( ) (A) ⾦属的表⾯性质 (B) 溶液中⾦属离⼦的浓度(C)⾦属与溶液的接触⾯积 (D)⾦属的本性和溶液中原有的⾦属离⼦浓度5、⾦属活性排在H 2之前的⾦属离⼦,如Na + 能优先H +在汞阴极上析出,这是由于:()(A) φθ(Na +/ Na) < φθ(H +/ H 2)(B) η (Na) < η (H 2) (C) φ (Na +/ Na) < φ (H +/ H 2) (D) H 2在汞上析出有很⼤的超电势, 以⾄于φ (Na +/Na) > φ (H +/H 2) 6、已知Λ()K O H m291,2∞=4.89×10-2-12mol m S ??,此时(291K)纯⽔中的m (H +) =m (OH -) =7.8×10-8mol ·kg -1,则该温度下纯⽔的电导率为() (A)3.81×10-9S ·m -1(B )3.81×10-6S ·m -1(C)7.63×10-9S ·m -1(D )7.63×10-6S ·m -17、基元反应体系aA + dD → gG 的速率表达式中,不正确的是:( ) (A) -d[A]/dt = k A [A]a [D]d ; (B) -d[D]/dt = k D [A]a [D]d ;(C) d[G]/dt = k G [G]g ; (D) d[G]/dt = k G [A]a [D]d 。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题

化学专业《物理化学》上册期末考试试卷(1)(时间12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对于内能是体系状态的单值函数概念,错误理解是()A 体系处于一定的状态,具有一定的内能B 对应于某一状态,内能只能有一数值不能有两个以上的数值C 状态发生变化,内能也一定跟着变化D 对应于一个内能值,可以有多个状态2、在一个绝热刚瓶中,发生一个放热的分子数增加的化学反应,那么()A Q > 0,W > 0,∆U > 0B Q = 0,W = 0,∆U < 0C Q = 0,W = 0,∆U = 0D Q < 0,W > 0,∆U < 03、一种实际气体,其状态方程为PVm=RT+αP(α<0),该气体经节流膨胀后,温度将()A、升高B、下降C、不变D、不能确定4、在隔离体系中发生一个自发过程,则ΔG应为( )A. ΔG < 0B. ΔG > 0C. ΔG =0D. 不能确定5、理想气体在绝热条件下,在恒外压下被压缩到终态,则体系与环境的熵变()A、ΔS体>0 ΔS环>0B、ΔS体<0 ΔS环<0C、ΔS体>0 ΔS环<0D、ΔS体>0 ΔS环=06、下面哪组热力学性质的配分函数表达式与体系中粒子的可别与否无关()(A ). S、G、F、C V(B) U、H、P、C V(C) G、F、H、U(D) S、U、H、G7、在N个独立可别粒子组成体系中,最可几分布的微观状态数t m与配分函数q之间的关系为()(A) t m = 1/N! ·q N(B) t m = 1/N! ·q N·e U/kT(C) t m = q N·e U/kT (D) t m = N! q N·e U/kT8、挥发性溶质溶于溶剂形成的稀溶液,溶液的沸点会()A、降低B、升高C、不变D、可能升高或降低9、盐碱地的农作物长势不良,甚至枯萎,其主要原因是()A、天气太热B、很少下雨C、水分倒流D、肥料不足10、在恒温密封容器中有A、B两杯稀盐水溶液,盐的浓度分别为c A和c B(c A > c B),放置足够长的时间后()(A) A杯盐的浓度降低,B杯盐的浓度增加;(B) A杯液体量减少,B杯液体量增加;(C) A杯盐的浓度增加,B杯盐的浓度降低;(D) A、B两杯中盐的浓度会同时增大。
物理化学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热力学第零定律是指:。
2、熵与热力学概率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
3、补全热力学函数关系式:C P= (S/T)P4、一定量的单原子理想气体定压下从T1变化到T2的熵变与定容下从T1变化到T2的熵变之比为:5、化学势的表示式中,是偏摩尔量。
6、稀溶液的依数性包括、、和。
7、反应NH4HS(s)=NH3(g)+H2S(g),在298K时测得分解压为,则该温度下该反应的K pΘ= ;K p= 。
8、1atm压力下水和乙醇系统的最低恒沸混合物含乙醇质量分数为,现将含乙醇50%的乙醇水溶液进行分馏,最终得到的物质为。
9、水在时沸点为373K,汽化热为 kJ/mol(设汽化热不随温度变化);毕节学院的大气压约为 kPa,则在毕节学院水的沸点为 K。
10、反应NH4HS(s)=NH3(g)+H2S(g)已达平衡;保持总压不变,往系统中充入一定量的惰性气体,平衡移动方向为。
得分评卷人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列属于化学热力学范畴的是()(A)物质结构与性能的关系(B)化学反应速率(C)化学变化的方向和限度(D)反应机理2、下列关于热力学方法叙述正确的是()(A)热力学研究所得的结论不适用于分子的个体行为(B)热力学可以解决某条件下怎样把一个变化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的问题(C)经典热力学详细讨论了物质的微观结构(D)经典热力学常需计算一个变化所需要的时间3、下列函数中为强度性质的是:()(A) S (B) (G/p)T (C) (U/V)T (D) C V4、一定量的纯理想气体,下列哪组量确定后,其他状态函数方有定值。
()(A)T (B)V (C)T、U (D)T、p5、对一化学反应,若知其△C p,m= ∑νB C p, m, B > 0,则该反应的()(A)△H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H随温度升高而减少(C)△H大于零(D)△H小于零6、某气体的压缩因子Z> 1,表示该气体()(A)易于压缩(B)不易压缩(C)易于液化(D)不易液化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热容的大小与系统所含物质的量有关(B)对于气体来说,其C p, m恒大于C V, m(C)对于任意系统,因为体积随温度升高可能减小,所以其C p,可能小于C V(D)对于体积不变的刚性容器中的系统,因为定容,所以有C V而没有C p值8、某可逆热机的高温热源为T2,低温热源为T1(1)若选用水蒸气为工作物质,其热机效率为ηW(2)若选用汽油为工作物质,其热机效率为ηO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ηW >ηO (B)ηW<ηO(C)ηW=ηO (D)无法比较9、已知某温度下,∆f H mΘ(CO2)=- kJ/mol,∆c H mΘ(CO)=- kJ/mol,则∆f H mΘ(CO)为()(A)- kJ/mol (B) kJ/mol(C)- kJ/mol (D)- kJ/mol10、过饱和溶液中的溶质的化学势与纯溶质的化学势相比较,前者()(A) 大 (B) 小(C)与后者相等 (D)无法比较11、两支烧杯各有1kg水,向A杯中加入蔗糖,向B杯中加入 NaCl,两支烧杯在相同条件下按同样的速度降温,则()(A)A杯先结冰(B)B杯先结冰(C)两杯同时结冰(D)都不会结冰12、I2(s)与I2(g)平衡共存,系统自由度为()(A) 0 (B) 1(C) 2 (D) 313、化学反应等温式∆r G m=∆r G mΘ+RT lnQ,当选取不同标准态时()(A)∆r G m和Q的值都改变(B)∆r G m和Q的值都改变(C)∆r G m的值改变,Q不变 (D) ∆r G m不变,Q的值改变14、反应C(s)+O2(g)=CO2(g),2 CO(g) +O2(g)= 2CO2(g),C(s)+ 1/2 O2(g)=CO(g)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Θ、K2Θ、K3Θ,这三个平衡常数之间的关系是()(A) K3Θ=K1ΘK2Θ (B) K3Θ= K1Θ/K2Θ(C) K3Θ= K1Θ/ (D) K3Θ=15、等温等压下,A和B组成的均相系统中,当改变浓度时A的偏摩尔体积增加,则B的偏摩尔体积将()(A) 增加 (B) 减小(C) 不变 (D) 随A和B的比例不同而不同三、解答题(计算过程必须有公式、代入数据后的式子、计算结果以及必要的文字说明;回答问题须简要说明理由。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气体分子之间的平均距离远大于分子直径,因此气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可以忽略不计。
这种说法正确吗?A. 正确B. 错误2.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为 PV=nRT,其中P、V、n、R和T分别代表什么?A. 压力、体积、物质的量、气体常数、温度B. 体积、压力、物质的量、温度、气体常数3.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热量可以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B. 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4. 化学平衡常数K只与温度有关,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无关。
这种说法正确吗?A. 正确B. 错误5. 电化学中,原电池的正极发生氧化反应,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这种说法正确吗?A. 正确B. 错误6. 表面张力是由于液体表面分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引起的。
这种说法正确吗?A. 正确B. 错误7. 根据范德华力,分子间距离越近,分子间的作用力越强。
这种说法正确吗?A. 正确B. 错误8. 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直径通常在1-100纳米之间。
这种说法正确吗?A. 正确B. 错误9.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成正比。
这种说法正确吗?A. 正确B. 错误10.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不适用。
这种说法正确吗?A. 正确B. 错误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_______有关。
12.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ΔU = Q + _______。
13. 化学动力学研究的是化学反应的_______。
14. 阿伏伽德罗常数表示的是每摩尔物质中所含有的_______数。
15.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热使之完全转化为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简述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主要内容。
17. 描述化学平衡的基本原理,并解释勒夏特列原理。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8. 已知某理想气体在等压过程中,温度从T1升高到T2,求该过程中气体的体积变化。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库 (附答案与解析)

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选择题1.关于焓的性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焓是系统内含的热能, 所以常称它为热焓 (B) 焓是能量, 它遵守热力学第一定律(C) 系统的焓值等于内能加体积功 (D) 焓的增量只与系统的始末态有关答案:D。
因焓是状态函数。
2.涉及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单质的焓值均等于零 (B) 在等温过程中焓变为零 (C) 在绝热可逆过程中焓变为零(D) 化学反应中系统的焓变不一定大于内能变化答案:D。
因为焓变ΔH=ΔU+Δ(pV),可以看出若Δ(pV)<0则ΔH<ΔU。
3.与物质的生成热有关的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 标准状态下单质的生成热都规定为零 (B) 化合物的生成热一定不为零 (C) 很多物质的生成热都不能用实验直接测量(D) 通常所使用的物质的标准生成热数据实际上都是相对值答案:A。
按规定,标准态下最稳定单质的生成热为零。
4.下面的说法符合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是()(A) 在一完全绝热且边界为刚性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化学反应时,其内能一定变化(B) 在无功过程中, 内能变化等于过程热, 这表明内能增量不一定与热力学过程无关(C)封闭系统在指定的两个平衡态之间经历绝热变化时, 系统所做的功与途径无关(D) 气体在绝热膨胀或绝热压缩过程中, 其内能的变化值与过程完成的方式无关答案:C。
因绝热时ΔU=Q+W=W。
(A)中无热交换、无体积功故ΔU=Q+W=0。
(B)在无功过程中ΔU=Q,说明始末态相同热有定值,并不说明内能的变化与过程有关。
(D)中若气体绝热可逆膨胀与绝热不可逆膨胀所做的功显然是不同的,故ΔU亦是不同的。
这与内能为状态函数的性质并不矛盾,因从同一始态出发,经绝热可逆膨胀与绝热不可逆膨胀不可能到达同一终态。
5.关于节流膨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节流膨胀是绝热可逆过程(B)节流膨胀中系统的内能变化(C)节流膨胀中系统的焓值改变(D)节流过程中多孔塞两边的压力不断变化答案:B6.在实际气体的节流膨胀过程中,哪一组描述是正确的:(A)Q >0, H=0, p < 0 (B)Q=0, H <0, p >0 (C)Q=0, H =0, p <0 (D)Q <0, H =0, p <0答案:C。
《物理化学》期末试卷(一)(附答案)

物理化学课 程 考 核 试 卷学年第 一 学期 级 专业(类)考核科目 物理化学 课程类别 必修 考核类型 考试 考核方式 闭卷 卷别 A(注: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的无效)一、选择题 ( 共 8题 14分 )1. 2 分 (0123)体系的压力p (体系)与环境的压力p (环境)有何关系?( )(A) 相等 (B) 无关系(C) p (体系)>p (环境) (D) 可逆变化途径中p (体系)=p (环境)2. 2 分 (1232)关于偏摩尔量,下面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偏摩尔量的数值可以是正数、负数和零(B) 溶液中每一种广度性质都有偏摩尔量,而且都不等于其摩尔量(C) 除偏摩尔吉布斯自由能外,其他偏摩尔量都不等于化学势(D) 溶液中各组分的偏摩尔量之间符合吉布斯-杜亥姆关系式3. 1 分 (0739)对实际气体的节流膨胀过程,有 ( )(A) ΔH = 0 (B) ΔS = 0(C) ΔG = 0 (D) ΔU = 04. 2 分 (0891)在101.3 kPa 下,110℃的水变为110℃水蒸气,吸热Q p ,在该相变过程中下列哪个关系式不成立?( )(A) ∆S 体> 0(B) ∆S 环不确定(C) ∆S 体+∆S 环> 0(D) ∆S 环< 05. 1 分 (2842)2842在等温等压下,当反应的Δr G m$= 5 kJ ×mol -1时,该反应能否进行? ( )(A) 能正向自发进行(B) 能逆向自发进行(C) 不能判断(D) 不能进行6. 2 分 (0392)某化学反应在恒压、绝热和只作体积功的条件下进行,体系的温度由T 1升高到T 2,则此过程的焓变ΔH : ( )(A) 小于零 (B) 等于零(C) 大于零 (D) 不能确定7. 2 分 (0459)石墨(C)和金刚石(C)在 25℃, 101 325 Pa 下的标准燃烧焓分别为-393.4 kJ·mol -1和-395.3kJ·mol -1,则金刚石的标准生成焓Δf H m $(金刚石, 298 K)为: ( )(A) -393.4 kJ·mol -1(B) -395.3 kJ·mol -1(C) -1.9 kJ·mol -1(D) 1.9 kJ·mol -18. 2 分 (2640)恒沸混合物在气、液两相平衡共存时的自由度为: ( )(A)0 (B)1 (C)2 (D)3二、填空题 ( 共12题 26分 )9. 5 分 (3310)按照 D.P. Stevenson 等人的工作,异构化反应:环己烷 (l) = 甲基环戊烷 (l)的平衡常数可以用如下的方程式表示:ln K p $= 4.184 - 2059 K/T则 25℃的Δr H m $= _________ J ⋅mol -1Δr S m $= _________ J ⋅K -1⋅mol -110. 2 分 (0079)007910 mol 单原子理想气体,在恒外压0.987p ∃下由400 K,2p ∃等温膨胀至0.987p ∃,物体对环境作功 kJ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化学课程考核试卷学年第一学期级专业(类)考核科目物理化学课程类别必修考核类型考试考核方式闭卷卷别A(注: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的无效)一、选择题( 共8题14分)1. 2 分(0123)体系的压力p(体系)与环境的压力p(环境)有何关系? ( )(A) 相等(B) 无关系(C) p(体系)>p(环境) (D) 可逆变化途径中p(体系)(环境)2. 2 分(1232)关于偏摩尔量,下面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偏摩尔量的数值可以是正数、负数和零(B) 溶液中每一种广度性质都有偏摩尔量,而且都不等于其摩尔量(C) 除偏摩尔吉布斯自由能外,其他偏摩尔量都不等于化学势(D) 溶液中各组分的偏摩尔量之间符合吉布斯-杜亥姆关系式3. 1 分(0739)对实际气体的节流膨胀过程,有( )(A) ΔH = 0 (B) ΔS = 0(C) ΔG = 0 (D) ΔU = 04. 2 分(0891)在101.3 下,110℃的水变为110℃水蒸气,吸热,在该相变过程中下列哪个关系式不成立?( )(A) 体> 0(B) 环不确定(C) 体环> 0(D) 环< 05. 1 分(2842)2842在等温等压下,当反应的Δm= 5 1时,该反应能否进行?( )(A) 能正向自发进行(B) 能逆向自发进行(C) 不能判断(D) 不能进行6. 2 分(0392)某化学反应在恒压、绝热和只作体积功的条件下进行,体系的温度由T1升高到T2,则此过程的焓变ΔH:( )(A) 小于零(B) 等于零(C) 大于零(D) 不能确定7. 2 分(0459)石墨(C)和金刚石(C)在25℃, 101 325 下的标准燃烧焓分别为-393.4 ·1和-395.3 ·1,则金刚石的标准生成焓Δm(金刚石, 298 K)为:( )(A) -393.4 ·1(B) -395.3 ·1(C) -1.9 ·1(D) 1.9 ·18. 2 分(2640)恒沸混合物在气、液两相平衡共存时的自由度为:( )(A)0 (B)1 (C)2 (D)3二、填空题( 共12题26分)9. 5 分(3310)按照. 等人的工作,异构化反应:环己烷(l) =甲基环戊烷(l)的平衡常数可以用如下的方程式表示:p= 4.184 - 2059则25℃的Δm J⋅1Δm= J⋅1⋅110. 2 分(0079)007910 单原子理想气体,在恒外压0.987p 下由400 K,2p 等温膨胀至0.987p ,物体对环境作功。
11. 2 分(0101)如图。
两条等温线的温度分别为,。
1理想气体经过路径1231的W I与经过路径4564的大小关系是。
12. 2 分(1225)水溶液总体积随浓度变化关系表示为:3= [1002.874 + 17.8213(m2·1) + 0.87391(m2·1)]2×0.047225(m2·1)3×10-6则在m2=1.000 ·1时的偏摩尔体积3·1。
13. 2 分(0258)1 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从p1=202 650 ,T1= 273 K在常数的条件下加热,使压力增加到p2= 405 300 ,则体系做的体积功W = J。
选择“>”、“<”、“=”中的一个填入下列空格。
理想气体恒温可逆压缩,0,0。
15. 2 分(0384)在横线上填上>、<、=或?(?代表不能确定)。
氢气和氯气在绝热刚性容器中反应,则:(A) 0(B) Δ 0(C) Δ 0(D) 016. 2 分(0388)0388已知反应2 H2(g) + O2(g)−−→2 H2O(l)在298 K时恒容反应热564 ·1,则H2(g)在298 K时标准摩尔燃烧焓Δm·1。
17. 2 分(1009)对一单组分、单相、各向同性的封闭体系而言,等压条件下只做体积功时,其吉布斯自由能值将随温度的升高而。
18. 2 分(0285)某理想气体,等温(25℃)可逆地从1.5 3膨胀到10 3时,吸热9414.5 J,则此气体的物质的量为摩尔。
19. 2 分(0836)计算下列各恒温过程的熵变(气体看作理想气体)。
20. 1 分(0080)推荐的符号为:系统接受功为正,则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封闭体系)为, 系统膨胀功表示为。
三、计算题( 共8题40分,27、28题任选一题)21. 5 分(0898)1 理想气体在等温下体积增加10倍,求体系的熵变:(1) 设为可逆过程;(2) 设为何真空膨胀过程。
22. 5 分(3309)在高温下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煤层,按下式生成水煤气:C (石墨) + H2O(g) =H2(g) + (g)若在1000 K 及12000 K 时的K p分别为2.472 及37.58,试计算在此温度范围内的平均反应焓Δm,及在1100 K 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 p(1100 K)。
用搅拌器对1 理想气体作搅拌功41.84 J,并使其温度恒压地升高1 K,若此气体, m =29.28 J·1·1,求Q,W,ΔU和ΔH。
24. 5 分(1198)某液体的蒸气压与温度的关系为:( )(0.12052K),式中a, b为常数,利用方程导出a与汽化焓Δ间的关系; b与汽化焓Δ和正常沸点间的关系。
25. 5 分(3298)反应4(s) =3(g) + (g) 的平衡常数在250~400 K 温度范围内为p= 37.32 - [21 020 / ()] ,请计算300 K 时反应的Δm,Δm,Δm。
26. 5 分(0403)棕榈酸氧化反应:3(2)14(s)+24O2(g)=172(g)+16H2O(l)Δm(298 K)为-9958 ·1, 计算(1) Δm(298 K);(2) 计算上述条件下1 棕榈酸氧化时所做的功。
27. 10 分(1761)液体A和B可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
把组成为0.400的二元蒸气混合物放入一带有活塞的气缸中进行恒温压缩。
已知该温度时p *A和p B*分别为40 530 和121 590 。
(1)计算刚开始出现液相时的蒸气总压;(2)求A和B的液态混合物在上述温度和101 325 下沸腾时液相的组成。
28. 10 分(1925)物质A 与B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和的二元溶液,其吉布斯函数为:G = μAμB+ ( ) + ()其中c是T,p的函数。
(1) 试推导μA的表达式;(2) 给出活度系数的表达式;(3) 上述溶液的G有怎样的表达式,才能使 1 ?四、问答题( 共4题20分)29. 5 分(0272)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的内能为(3/2) (C为常数),请由此导出理想气体的(∂∂V)T和(∂∂V)T。
30. 5 分(0793)有两种液体,其质量均为m,比热均为,温度分别为T12,试证明在等压下绝热混合的熵变为:ΔS = 2[(T1+ T2)/2(T12)1/2]并证明T1≠T2时,ΔS > 0,假设与温度无关。
31. 5 分(3360)N2O4部分解离为2,在恒温恒压下建立下面的平衡:N2O4(g)=22(g),试讨论温度一定,改变总压时平衡的移动(设体系为理想气体反应体系).32. 5 分(2445)试用相律分析,在保持恒温下向4固体分解达平衡的体系中通入(g)后,体系压力是否改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8题14分)1. 2 分(0123)[答] (D)2. 2 分(1232)[答] (B)3. 1 分(0739)[答] (A)4. 2 分(0891)[答] (B) (2分) 因环境供热给体系,则ΔS环= 383.15K < 0 ,此为恒温恒压下的自发变化, 所以∆G体< 0;体系由液态变为气态, ΔS体> 0;将体系与环境加在一起组成新的孤立体系,在此体系中有自发变化,所以ΔS孤立=ΔS体+ ΔS环> 0 。
5. 1 分(2842)[答] (C)6. 2 分(0392)[答] (B) (2分)7. 2 分(0459)[答] (D) (2分)8. 2 分(2640)答:(B)(2分)=-+-=-+-=2122211f CΦ二、填空题( 共12题26分)9. 5 分(3310)[答] Δm= p, p= 4.184 - (2059 )Δm= 2( ) = 2(20592)=17 119 J·1(2分)Δm=(Δm-Δm)/ T(1分)Δm= p= -4.184 + (2059) (1分)Δm= 4.184R = 34.78 J·1·1(1分)10. 2 分(0079)[答] 16.8511. 2 分(0101)[答]12. 2 分(1225)[答] 以 1 溶剂为基准 (∂∂)1= 19.50×10-6 m 3·113. 2 分 (0258)[答] 0 J因为常数,当p 2=2p 1时,T 2=2T 1,即V 21所以014. 2 分 (0745)[答] < , >因为ΔS = (V 21) < 0ΔG = (p 21) > 015. 2 分 (0384)[答] (A)=;(B)=;(C)=; (D)=16. 2 分 (0388)[答] r m H ∆ +Δν ,c m H ∆=1/2r m H ∆285.7 ·117. 2 分 (1009)[答] 减少 (2分)18. 2 分 (0285)[答] (V 21),219. 2 分 (0836)[答] (1) () + () = 0(2) (22V ) = 020. 1 分 (0080)[答] δδW ;外三、计算题 ( 共8题 40分,27、28题任选一题 )21. 5 分 (0898)[答] (1) 因该过程系理想气体等温可逆膨胀过程,故ΔS = (V 21)= (1) (8.314 J·1·1) (10V 12) = 19.14 J·1 (3分)(2) 虽然与(1)的膨胀方式不同,但其始、终态相同,且熵是状态函数,所以该过程体系的熵变与(1)相同,即 ΔS = 19.14 J·1。
(2分)22. 5 分 (3309)[答] 若在 T 1至 T 2范围内平均反应热为常数,则(K ,2p / K ,1p ) = (Δ m )×[(T 21)/(T 2T 1)] (2分)Δ m = [T 2T 1/(T 21)](8.314 J·1·1)×(37.58/2.472) = 135.8 ·1 (1分)p (1100 K) = p (1000 K) + (Δ m )[(1100-1000)/(1100×1000)]= 2.390K p (1100 K) = 10.91 (2分)23. 5 分 (0269)[答] ΔΔ8.31 J41.84 J=8.31-41.8233.51 J (2分)29.28 J (1分)Δ29.28+33.51=62.79 J (1分)ΔΔΔ()= ΔΔ71.12 J (1分)24. 5 分 (1198)[答] 已知 ( )= -(0.12052 K) + b (1)克劳修斯-克拉贝龙方程的不定积分式为:( )= -Δ() + b (2)将(1)、(2)两式对比,即得:Δ (0.12052 K) (2分)当在正常沸点时, ( )= 0 , 故得Δ (3分)25. 5 分 (3298)[答] 300 K 时,Δ m = p = 81677 J·1 (2分) Δ m = -(∂Δ m ∂){∂[(-37.3221 020R )]∂} (2分)= 310.3 J·1·1 Δ m =Δ m + T Δ m = 174 800 J·1 (1分)26. 5 分 (0403)[答] (a) ΔU m (298K)= Δ m (298K)- Δn ()=[-9958-(17-24)×8.314×298×10-3]] ·19941 ·1 (3分)(b) Δn ()= -17.3 (2分)27. 10 分 (1761)[答] (1)B B py p =60.0/590121//B B B B B B x y x p y p p ===* (1)B B A B A )53040590121(53040)(x x p p p p -+=-+=*** (2) 联立(1),(2)式解得:Pa 8.58367;3336.0B ==p x (6分)(2)B )53040590121(53040325101x -+=750.0B =x250.0A =x (4分)28. 10 分 (1925)[答] (1) μ (∂∂),n B= μA + { [1 1/( )]- [×1/( )]} + 2/( )2=μA + 2/( )2 (4分)(2) 与μμA + (γA )=μA + γA 比较A γ= [2()2](2) (4分)(3) 要使A γ= 1,必须使 0 则 G μA μB () (2分)四、问答题 ( 共 4题 20分 )29. 5 分 (0272)[答] (/)[[(3/2)+]/]T T U V nRT C V ∂∂=∂∂=0(2分)[](/)(/)()/T T T H V U V nRT V ∂∂=∂∂+∂∂=0 (3分)30. 5 分 (0793)[答] 终态温度为 T = (T 1+ T 2)/2 (1分) ΔS 1= [(T 1+ T 2)/2T 1] ,ΔS 2= [(T 1+ T 2)/2T 2] (1分)ΔS =ΔS 1+ΔS 2 = 2m [(T 1+ T 2)/2(T 1T 2)1/2] (1分) 当 T 1≠ T 2,(T 12)2> 0则 T 1+ T 2> 2(T 1T 2)1/2 (2分)所以ΔS > 031. 5 分 (3360)[答] N 2O 4(g) = 22(g)开始 1 0平衡 1-α 2α∑B Bn =(1+α)平衡分压:[(1-α)/(1+α)]p ; [(2α)/(1+α)]p[p (2)]2(N 2O 4) =[4α2/(1-α2)]p 即α=[(4)]1/2 (3分) 定温下改变压力, 不变,若增大总压力, 则解离度变小,平衡向N 2O 4方向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