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挤压成形过程的有限元分析

合集下载

630t立式冷挤压机有限元分析与改进设计

630t立式冷挤压机有限元分析与改进设计

题目申报表4、为结合学科竞赛;5、模拟仿真;6、其它题目来源--A.指导教师出题; B.学生自定、自拟任务书任务书开题报告摘要本文主要是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630t立式冷挤压机机身进行静态分析,并根据静态分析结果分析应力分布和变形情况,来进行结构优化设计。

在对630t立式冷挤压机机身结构进行受力分析时,将机身底面四个脚采用固定约束方法限制其6个自由度,并在加载区施加均布载荷,然后计算结果,分析机身整体应力云图和垂直Z向整体变形图,找到机身应力集中区和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方案。

根据计算结果发现,床身整体应力不大,说明强度足够,但是机床垂直方向变形量较大,导致加工精度较差。

所以需要研究如何在降低机床变形量,提高加工精度的条件下,同时减少材料以降低成本。

针对该机身结构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十种优化方案,并把每个方案分别建模,导入有限元软件ANSYS,分析其强度和刚度,然后分析比较每个方案的计算结果,最终获得最优的改进方案。

该方案不仅可以明显提高机身的刚度,达到了机床加工精度的使用要求,还减轻了床身的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关键词 630t冷挤压压力机,有限元,静态分析,改进设计。

AbstractT his article is for 630t Vertical cold extrusion machine body static analysis by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software ANSYS and static analysis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stress distribution and deformation analysis , to improve , compare and choose the best solution . When cold extrusion machine to 630t Vertical fuselage structure is analyzed, the underside of the fuselage four feet fixed constraint method to limit its six degrees of freedoms, and impose uniform load in the load area, and then calculate the results, analysis Z stress cloud and down to the deformation maps, find body stress concentration zone and weaknesses, to improve the program.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it was found that the strength parameters is surplus , but the amount of deformation is large, the precision is not enough, so the next step is to ensure the accuracy in the conditions to minimize the material in order to reduce costs. The fuselage structure for the problem, this paper presents an optimization program ten, and the modeling of each program separately, importing finite element software ANSYS, static analysis of its strength and stiffness,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of each program, eventually find the optimal improvement program, not only improves the precision of the body, reaching the machine requirements, but also reduce the mass and reduce the cost.Key words closed press, finite element method, static analysis, improvement designs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一章绪论 (1)1.1 本课题研究概况 (1)1.2 研究背景和来源 (1)1.3 冷挤压压力机研究现状 (2)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2)1.5 主要研究内容 (4)第二章机身结构的静态分析 (5)2.1 ANSYS软件简介 (5)2.1.1 ANSYS介绍 (5)2.1.2 ANSYS的主要技术特点 (6)2.1.3 ANSYS 有限元求解的基本步骤 (7)2.2 机身简介 (7)2.2.1建立有限元模型 (9)2.2.2单元类型的选择 (9)2.2.3 网格划分 (10)2.2.4 边界条件 (11)2.2.5 材料特性 (12)2.3 计算结果分析 (12)2.3.1 机身的应力应变要求 (12)2.3.2 原始模型整体应力图 (13)2.3.3 原始模型整体变形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基于弹塑性有限元法的冷挤压模具应变法疲劳寿命分析

基于弹塑性有限元法的冷挤压模具应变法疲劳寿命分析
t u i . i e l e g f

K e w o d Cod Exr so y r s: l tu in;Mo l u d;Elsi -p a t a tc lsi c;Sr i lf eh d;Faiu ie tan- ie M t o tg e Lf
i h e lc n iin T e r s l s o h smeh d h s a g o r c so . T i t o e lz st e i t— n t e r a o d t . h e u t h wst i to a o d p e ii n o h s meh d ra ie h n e
g ae aiu ie p e it n, a d p o i e o e pa o h u d sr c u e de in b s d o h a r t d ftg e lf r dc i o n r vd s a wh l l n frt e mo l tu t r sg a e n t e f—
基于 弹塑 性有 限 元法 的冷挤 压模 具 应 变 法 疲 劳 寿 命 分 析
魏 志 刚① 汤 文 成②
( 安徽工 业大学机械 学院 , ① 安徽 马鞍 山 2 30 ; 4 02 ② 东 南大 学机械 工程 学院 , 苏 南京 2 18 江 119)
摘 要: 对冷 挤压模具 的低 周疲劳 破坏进行 了寿命分 析 。首先对 模具 采 用弹塑 性 热力耦 合模 型进 行 了成型
te ma — c a ia d 1 h r l me h n c lmo e.Th e MSC. r o t prc s i gfl smo i e ofl aet e u ee smo — Mac p s— o e sn ewa df d t t t h s ls d i i i r e e u td t he hefl sr —e v l p d.Th s t e u eulr s l fl s i to u e o t r fs lr s l a a,t n t e wa e n eo e i u h s f e u ti e wa nr d c d t he p o e —

冷挤压模调试过程中常见缺陷、产生原因及解决方法

冷挤压模调试过程中常见缺陷、产生原因及解决方法

冷挤压模调试过程中常见缺陷、产生原因及解决方法常见缺陷图示产生原因解决方法正挤压件外表产生环形裂纹及鱼鳞状裂纹内孔产生裂纹1.凹模锥度偏大2.凹模结构不合理3.润滑不好4.材料塑性不好1. 调整凹模偏角2. 采用两层工作带的正挤压凹模3. 更换润滑剂4. 改用塑性好的材料或采用中间退火工艺正挤压件端部产生缩孔1. 凹模工件带尺寸太大2. 凹模锥角偏大3. 凹模入口外圆角太小4. 凹模表面不光洁5. 凹模端面不光亮6. 毛坯润滑不良1. 调整凹模工作尺寸2. 修正凹模使锥角变小3. 加大凹模入口外圆角4 抛光凹模表面5.降低凸模表面粗糙度等级6.采用良好的表面处理及润滑方法反挤压表面产生环形裂纹1.毛坯直径太小2.凹模型腔不光洁3.毛坯表面出啦及润滑不良4.毛坯塑性太差1.增加毛坯直径,使毛坯与凹模内孔配合紧一些。

最好使毛坯直径大于型腔直径0.01~0.02mm2抛光凹模3.做好表面处理和润滑4.采用最好的软化处理规范,提高毛坯的塑性。

挤压后矩形工件开裂 1.间隙不合理2.凸模工作圆角半径不合理3.凸模结构不合理4.凸模工作端面锥角不合理1.矩形长边间隙应小于短边间隙2.矩形长边圆角半径应小于短边圆角半径3.矩形长边工作带应大于短边工作带4.取长边锥角大于短边锥角反挤压薄壁零件挤压后壁部缺少金属1.凸、凹间隙不均匀2.上、下模垂直及平行度不好3.润滑剂太多4.凸模细长,稳定性差1.重新调整间隙使之均匀2.重新装配,调整垂直度及平行度3.少涂润滑剂4.在凸模工作面加开工艺槽反挤压件单面起皱 1.间隙不均匀2.润滑不好,不均匀1.调整凸、凹模,使间隙均匀2.保证良好、均匀的润滑反挤压件内孔产生环状裂纹1.毛坯表面处理及润滑不好2.凸模表面不光洁3.毛坯塑性不好1.采用良好的毛坯表面处理及润滑方法,如对2A11、2A12冷挤压最好表面鳞化后,用工业菜子油润滑2.抛光凸模3.采用最好的软化热处理规范,提高毛坯的塑性挤压表面被刮伤 1.模具硬度不够2.毛坯表面处理及润滑不好1.重新淬火,提高硬度,模具工作部分镀硬或软氮化、渗硼等2.采用良好的表面处理及润滑工艺反挤压件外表产生环状波纹润滑不良改用皂液润滑方法反挤压件上端壁厚大于下端壁厚凹模型腔退模锥度太大减少或不采用退模锥度反挤压件伤端口部不直1.凹模型腔深度不够2.卸件板安装高度低1.增加凹模型腔深度2.提高卸件板安装高度,避免工作件上端与卸件板相碰反挤压件侧壁底部变薄及与高度不稳定1.底部厚度不够2.毛坯退火硬度不均匀3.润滑不均匀4.毛坯尺寸超差1.增加底部厚度2.提高热处理质量3.提高润滑质量4.控制毛坯尺寸正挤压件端部产生毛刺1.间隙太大2.毛坯硬度太高1.减小凸、凹模间隙值2.提高毛坯退火质量正挤压件发生弯曲 1.模具工作部分形状不对称2.润滑不均匀1.修改模具工作部分尺寸2.提高润滑质量加压件壁厚相差太大 1.毛坯退火硬度不均匀2.凸、凹模装配后不再同一轴心上3.模具没有准确向导4.反挤压凹模顶角太小,也引起挤压件偏心5.反挤压件毛坯直径太小,放在凹模内太松引起坯件偏斜1.修改退火工艺2.重新装配3.调整模具导向精度4.加大顶角5.加大毛坯直径,与凹模配合严密正挤压空心件侧壁断裂凸模心轴露出长度太长减小心轴长度。

基于有限元的模拟挤压铸造凝固过程数学模型分析

基于有限元的模拟挤压铸造凝固过程数学模型分析

基于有限元的模拟挤压铸造凝固过程数学模型分析挤压铸造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加工方法,它可以制造出高质量、高性能的金属制品。

在挤压铸造过程中,金属经过加热、挤压、冷却和凝固等多个阶段,其中凝固过程对于制品的性能和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研究挤压铸造凝固过程的数学模型,对于提高制品的性能和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基于有限元方法,对挤压铸造凝固过程进行数学模拟和分析。

具体地,我们考虑了典型的挤压铸造凝固过程,在模型中考虑了金属液体的流动、传热和凝固等物理现象。

通过对模型进行数值求解,我们得到了金属的温度和凝固过程的演化规律,进而分析了挤压铸造制品的性能和质量。

首先,我们考虑了金属流动和传热的数学模型。

我们假设金属液体是一种不可压缩流体,满足机械平衡和质量守恒的连续性方程式。

同时考虑了金属液体在挤压模具中受到约束后,其流动与形变之间的耦合关系。

根据传热学理论,我们将金属液体和模具的传热过程建模为一个二维的热传导问题,其中考虑了辐射传热的影响。

通过建模和求解,我们得到了金属液体在挤压模具中的流动和温度场分布。

接着,我们考虑了金属凝固过程的数学模型。

我们假设金属的凝固是一个自由界面问题,其中金属液体和固体的转化由一个相变温度和一个相变潜热描述。

根据热传导方程和Stefan条件,我们建立了金属凝固过程的数学模型,并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数值方法对其进行求解。

一种方法是显式时间步进法,该方法适用于较简单的凝固过程;另一种方法是Crank-Nicolson方法,该方法对凝固过程的细节和物理机制进行了更加精确的建模和求解。

通过对凝固过程的模拟和分析,我们得到了凝固界面的演化规律和凝固效率的计算结果。

冷挤压成型的原理

冷挤压成型的原理

冷挤压成型的原理冷挤压成型是一种常见的金属成形加工方法,通过在常温下将金属材料加压塑性变形,使其通过预设的模具形成所需形状。

冷挤压成型通常用于生产高精度、复杂形状的零件和轴类零件。

下面将详细介绍冷挤压成型的原理及其过程。

冷挤压成型的原理基于金属在常温下的塑性变形性质。

金属材料在受到应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塑性变形,通过逐渐增加外力,金属材料内部的晶粒发生位移和滑动,最终达到塑性变形。

冷挤压成型利用了金属材料塑性变形的特性,通过外力的施加,将金属材料挤压至模具的形状中,从而得到所需的零件形状。

冷挤压成型的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1. 材料准备:选取适合的金属材料进行冷挤压成型,通常选择具有良好塑性的材料,如铝合金、铜合金等。

2. 模具设计与制造:根据零件的形状和尺寸,设计和制造适用的模具。

模具的形状决定了最终零件的形状,模具的材质一般选用高硬度和耐磨损的工具钢。

3. 加压与挤压:将预热的金属材料放入冷挤压机中,通过液压装置施加高压力力,将金属材料挤压至模具的形状中。

挤压的过程中,金属材料会发生塑性变形,逐渐填满模具的空腔。

4. 精加工与处理:冷挤压成型得到的零件通常需要进行后续的精加工和热处理。

精加工可以包括切割、修整、表面处理等,以得到最终所需的精度和质量。

热处理可以改变零件的组织结构和性能,提高其强度和耐磨性等特性。

冷挤压成型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 高精度:冷挤压成型可以生产高精度的零件,在成形过程中几乎不会产生撕裂、裂纹和疲劳等问题,确保零件的尺寸和形状精度。

2. 高效率:冷挤压成型可以快速达到所需形状,减少了后续热处理的时间和工序。

3. 节约材料:冷挤压成型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材料,减少废料产生,提高材料的使用效率。

4. 节约能源:冷挤压成型是在常温下进行的,相比热挤压成型,不需要加热材料,节约了能源消耗。

5. 增加材料强度:通过冷挤压成型,可以使金属材料的晶粒发生位移和滑动,进而改变其晶界结构,提高材料的强度和硬度。

630t立式冷挤压机有限元分析与改进设计

630t立式冷挤压机有限元分析与改进设计

摘要本文主要是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630t立式冷挤压机机身进行静态分析,并根据静态分析结果分析应力分布和变形情况,来进行结构优化设计。

在对630t立式冷挤压机机身结构进行受力分析时,将机身底面四个脚采用固定约束方法限制其6个自由度,并在加载区施加均布载荷,然后计算结果,分析机身整体应力云图和垂直Z向整体变形图,找到机身应力集中区和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方案。

根据计算结果发现,床身整体应力不大,说明强度足够,但是机床垂直方向变形量较大,导致加工精度较差。

所以需要研究如何在降低机床变形量,提高加工精度的条件下,同时减少材料以降低成本。

针对该机身结构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十种优化方案,并把每个方案分别建模,导入有限元软件ANSYS,分析其强度和刚度,然后分析比较每个方案的计算结果,最终获得最优的改进方案。

该方案不仅可以明显提高机身的刚度,达到了机床加工精度的使用要求,还减轻了床身的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关键词 630t冷挤压压力机,有限元,静态分析,改进设计。

AbstractT his article is for 630t Vertical cold extrusion machine body static analysis by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software ANSYS and static analysis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stress distribution and deformation analysis , to improve , compare and choose the best solution . When cold extrusion machine to 630t Vertical fuselage structure is analyzed, the underside of the fuselage four feet fixed constraint method to limit its six degrees of freedoms, and impose uniform load in the load area, and then calculate the results, analysis Z stress cloud and down to the deformation maps, find body stress concentration zone and weaknesses, to improve the program.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it was found that the strength parameters is surplus , but the amount of deformation is large, the precision is not enough, so the next step is to ensure the accuracy in the conditions to minimize the material in order to reduce costs. The fuselage structure for the problem, this paper presents an optimization program ten, and the modeling of each program separately, importing finite element software ANSYS, static analysis of its strength and stiffness,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of each program, eventually find the optimal improvement program, not only improves the precision of the body, reaching the machine requirements, but also reduce the mass and reduce the cost.Key words closed press, finite element method, static analysis, improvement designs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一章绪论 (1)1.1 本课题研究概况 (1)1.2 研究背景和来源 (1)1.3 冷挤压压力机研究现状 (2)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2)1.5 主要研究内容 (4)第二章机身结构的静态分析 (5)2.1 ANSYS软件简介 (5)2.1.1 ANSYS介绍 (5)2.1.2 ANSYS的主要技术特点 (6)2.1.3 ANSYS 有限元求解的基本步骤 (7)2.2 机身简介 (7)2.2.1建立有限元模型 (9)2.2.2单元类型的选择 (9)2.2.3 网格划分 (10)2.2.4 边界条件 (11)2.2.5 材料特性 (12)2.3 计算结果分析 (12)2.3.1 机身的应力应变要求 (12)2.3.2 原始模型整体应力图 (13)2.3.3 原始模型整体变形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DEFORM_3D有限元软件在冷挤压工艺模拟中的应用_王斌

DEFORM_3D有限元软件在冷挤压工艺模拟中的应用_王斌

DEFORM -3D 有限元软件在冷挤压工艺模拟中的应用王斌1,2,何柏林1,江民华1,宋燕1(1.华东交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江西南昌330013;2.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江西南昌330100)摘要:要提高冷挤压产品的质量、提高材料利用率、提高模具寿命、减少锤击次数、节约能源、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必须提高冷挤压模具设计的科学性。

模拟技术可以用来优化设计方案,降低生产成本,保证设计的合理性。

通过实例分析介绍了DEFORM-3D 软件在载荷计算、应力应变分布、缺陷分析和预防、流线查看等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DEFORM-3D ;应力分布;优化设计;流线查看;冷挤压中图分类号:TG3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365(2013)04-0474-03Application of DEFORM -3D Software in Simulation of Cold Extrusion ProcessWANG Bin 1,2,HE Bolin 1,JIANG Minhua 1,SONG Yan 1(1.School of Mechanical &Electrical Engineering,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Nanchang 330013,China;2.Institute of Technology,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Nanchang 330100,China)Abstract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old extrusion products,increase material utilization,improve die life,reduce hammering times and energy conservation,shorten the development cycle of product,the scientific of cold extrusion dies in design must be improved.Simulation technology can be used to optimize the design program of dies,reduce production costs,and ensure the rationality of the die design.The applications of DEFORM-3D software were introduced by examples in load calculation,stress and strain distribution,defect analysis and prevention,stream line view,etc.Key words :DEFORM-3D;stress distribution;optimal design;streamline view;cold extrusion在我国,高等院校在锻造成形的数值模拟与物理模拟应用较好,并通过产学研结合方式,应用并解决了大量工程实际问题。

基于ABAQUS软件环件冷轧三维有限元仿真建模分析

基于ABAQUS软件环件冷轧三维有限元仿真建模分析

基于ABAQUS软件环件冷轧三维有限元仿真建模分析引言:冷轧是金属制造过程中的重要工艺环节之一,通过冷轧可以改变金属材料的形状和性能,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在冷轧工艺中,有限元仿真分析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

本文将基于ABAQUS软件环境,对冷轧过程进行三维有限元仿真建模分析。

首先介绍冷轧过程的基本原理,然后介绍ABAQUS软件环境及其在冷轧仿真中的应用,最后通过一个实例进行具体的仿真建模分析。

一、冷轧过程的基本原理冷轧是将热轧产生的热轧卷板进行再加工,使其通过冷变形和退火等工艺,获得更好的表面质量和机械性能。

冷轧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卷取:将热轧卷板经辊道系统传送至轧机,进行裁剪和焊接,形成卷取材料。

2.进料:将卷取材料通过入口辊道装置,引入冷轧机。

3.冷轧:在冷轧机辊道系统中,通过辊轧将卷取材料冷变形。

4.处理:经过冷轧后,需要对材料进行切割、切边、去尾等处理。

5.包装:对处理后的材料进行包装,出厂运输。

冷轧过程的成功与否,关键取决于轧机辊道系统的设计和操作参数的选择。

有限元仿真分析可以为冷轧过程的优化设计和参数选择提供有效的支持。

二、ABAQUS软件环境及其在冷轧仿真中的应用ABAQUS是一种常用的商业有限元分析软件,它提供了强大的建模和分析功能,能够模拟各种工程问题。

在冷轧仿真中,ABAQUS可以用来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数值计算得到轧机辊道系统的应力分布、变形量等重要参数。

ABAQUS在冷轧仿真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材料建模:ABAQUS提供了多种材料模型,可以根据所使用的金属材料性质进行选取。

通过材料模型的选取,可以对冷轧过程中的材料行为进行准确的描述。

2.辊道系统建模:轧机辊道系统是冷轧过程中的核心装置,其形状和参数会直接影响到冷轧效果。

在ABAQUS中,可以通过建立几何模型和定义辊道系统的运动参数来进行仿真分析。

3.边界条件设置:冷轧过程中,边界条件的设置对模拟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重要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冷挤压成形过程的有
限元分析
姓名:某某
班级:
学号:
指导老师:
完成时间:
摘要:本文以汽车铝合金缸套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挤压成型工艺进行了有限元分析。

研究不同的挤压速度对合金的等效应力、挤压力、等效塑性应变和最大剪切应力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在挤压过程中,挤压速度对等效塑性应变和挤压力有明显影响,并且在模具拐角处产生了应力集中。

关键字:挤压速度;有限元分析;冷挤压;铝合金缸套;挤压力。

引言:
在铝合金缸套的成形工艺中,将喷射沉积成形高硅铝合金管挤压成厚壁管是关键性技术。

由于工艺复杂,参数较多,使用传统实验方法,将需要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从而导致成本高、制造周期厂长。

采用数值模拟技术则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通过数值模拟,可以对成形过程进行分析,研究不同工艺参数对成形的影响,从而确定工艺参数,继而降低生产成本,极高经济效益。

在金属塑性成形的数值模拟方法上主要有上限元法(Upper Bound Method)、边界元法(Boundary Element Method)和有限元法(Finite Element Method)。

上限元法常用于较为简单的准稳态变形问题;而边界元法主要用于模具设计分析和温度计算;对于大变形的体积成形,变形过程呈非稳态,形状、边界、材料性质等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有限元法可由实验和理论方法给出的本构关系、边界条件、摩擦关系式,按变分原理推导出场方程根据离散技术建立模型,从而实现对复杂成形问题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成形过程中应力应变分布及其变化规律,由此提供较为
可靠的主要成形参数。

ANSYS软件是由美国ANSYS公司研制、开发的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

该软件提供了丰富的结构单元、接触单元、热分析单元及其它特殊单元,能解决结构静力、结构动力、结构非线性、结构屈曲、疲劳与断裂力学、复合材料分析、压电分析、热分析、流体动力学、声学分析、电磁场分析、耦合场分析、优化设计等诸多问题,它广泛地应用于国防、航空航天、汽车、船舶、能源、机械电子工程等领域中,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有限元软件。

此外,ANSYS具有友好的图形用户界面和强大的二次开发功能,使用方便。

冷挤压是指在冷态下将金属毛坯放入模具模腔内,在强大的压力和一定的速度作用下,迫使金属从模腔中挤出,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尺寸以及具有一定力学性能的挤压件。

冷挤压技术是一种高精、高效、优质低耗的先进生产工艺技术,较多应用于中小型锻件规模化生产中。

与热锻、温锻工艺相比,可以节材30%~50%,节能40%~80%而且能够提高锻件质量,改善作业环境。

目前,冷挤压技术紧固件、机械、仪表、电器、轻工、宇航、船舶、军工等工业部门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已成为金属塑性体积成形技术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加工手段之一。

二战后,冷挤压技术在国外工业发达国家的汽车、摩托车、家用电器等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应用,而新型挤压材料、模具新钢种和大吨位压力机的出现便拓展了其发展空间。


本80年代自称,其轿车生产中以锻造工艺方法生产的零件,有30%~40%是采用冷挤压工艺生产的。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汽车、摩托车、家用电器等行业对产品技术要求的不断提高,冷挤压生产工艺技术己逐渐成为中小锻件精化生产的发展方向。

关键技术:
(1)接触类型
在显式动态有限元分析中,接触类型的选择尤为重要。

选择适当的接触类型,不仅能够得到准确、可信的计算结果,并且能够大大减少计算时间,提高计算效率。

本研究使用*CONTACT_2D_AUTOMATIC_SINGLE_SURFACE进行接触定义。

这种接触类型是采用罚函数算法的自动单面接触,会自动检测模型中的所有接触面并进行接触定义,因此无需手动设置主面和从面。

自动单面接触是LS-DYNA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接触类型,在这种类型中,从面一般定义为Part或Part Set ID。

各Part间及自身Part间的接触都考虑。

如果建模精确,该接触类型是可信、精确的。

在自动单面接触中,壳厚偏置总是考虑的,因此建模时不能有初始穿透存在。

这种接触类型的性能随DYNA版本的提高不断改善,同时,这种接触类型也是LS-DYNA官方使用手册所推荐使用的。

(2)自适应网格重划
自适应网格方法是指计算中,在某些变化较为剧烈的区域,如大变形、激波面、接触间断面和滑移面等,网格在迭代过程中
不断调节,将网格细化或重新划分,做到网格点分布与物理解的耦合,从而提高解的精度和分辨率的一种技术。

在LS-DYNA中,自适应网格方法可分为两种:自适应网格细化(h-adaptive)方法和自适应网格重划(r-adaptive)方法。

前者是指单元变形较大时,将单元细分为更小的单元以改善精度的方法;后者是指重新移动和划分单元,将网格节点重新排列,得到时步长内最优纵横比的方法。

本研究采用的是自适应网格重划(r-adaptive)方法。

自适应网格重划包括以下四个步骤:第一,检查网格的变形程度或网格重划时间步长,若超过规定的变形度或达到设定的网格重划时间步长,则停止计算,保存结果;第二,检查需要改变位置的节点,调整节点位置,保证材料约束不变,材料内部节点可自由移动;第三,将保存的结果映射到新的网格上;第四,重新对网格初始化并进行计算。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LS-DYNA求解器中包含自适应网格的功能,但这项功能在ANSYS/LS-DYNA的前处理中无法实现。

这是目前ANSYS/LS-DYNA软件对LS-DYNA求解器的支持还不够完善而导致的。

因而,需要通过修改K文件来完成此项设置。

不同速度下挤压的相关分析
在冷挤压技术中,影响成形因素有很多,如模具和毛培形状、材料特性、摩擦与润滑、加工温度和速度等工艺参数。

挤压速度的选取对成形的影响至关重要。

本次分析中,采用控制变量法,
挤压速度分别取1mm/s、2mm/s、3mm/s,摩擦系数取定值,研究其对合金挤压力、等效塑性应变、最大剪切应力、等效应力的影响。

挤压行程为20mm时的分析结果如下:
图1速度为1mm/s挤压力云图图4速度为4mm/s等效塑性应变云图图2速度为2mm/s挤压力云图图5速度为1mm/s等效塑性应变云图
图3速度为3mm/s挤压力云图图6速度为1mm/s等效塑性应变云图由图1、图2、图3可知随着挤压速度的增大,最大挤压力值明显增大。

挤压力的最大值发生在凹模、凸模的拐角处和挤压出口处。

离这些点越远,挤压力越小。

由图4、图5、图6可知随着挤压速度的增大,最大等效塑性应变值明显变小。

并且最大塑性应变值发生在挤压出口附近,离挤压出口越远,等效塑性应变值就越小。

图7速度为1mm/s最大剪切应力云图图10速度为1mm/s等效应力云图图8速度为2mm/s最大剪切应力云图图11速度为2mm/s等效应力云图
图9速度为3mm/s最大剪切应力云图图12 速度为3mm/s等效应力云图由图7、图8、图9可知,不同的速度对最大剪切应力的分
布有影响,速度V=2mm/s时的应力分布较均匀;但对最大剪切应
力的值无影响。

由图10、图11、图12可知,不同的速度对应力的分布有影响,速度为2mm/s和3mm/s的应力分布比速度为1mm/s的应力分
布均匀;但随着速度的增大,等效应力的最大值无明显变化。

结论
通过有限元分析,研究不用速度对合金的等效塑性应变、
等效应力、挤压力、最大剪切应力的影响,可以知道挤压速度对
等效塑性应变有明显影响,而对最大剪切应力和等效应力的最大
值并无明显影响,不过对其的分布有明显影响。

综合以上的结果,可以知道,要想获得较好的挤压成形效果,并且提高工作效率,则可以采用2mm/s的挤压速度。

参考文献
【1】王建红,胡仁喜,刘英林. ANSYS 11.0 结构与热力有限元分析实例指导教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3.
【2】金仁刚. 使用冷挤压技术.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3】吕建国,胡仁喜.ANSYS 14.0 有限元分析入门与提高.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1.
【4】王新荣,初旭宏.ANSYS 有限元分析基础教程.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