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酒酿造实验
黄酒发酵过程分析及关键点的控制

后酵时闻/d 图6后酵过程中酒精度的变化
万方数据
T鹳 一 \曲
囊44
绚
36
后酵时同/d 图7后酵过程中总酸的变化
从图7中可以看出,后酵总酸含量在3.9—5 g/L的范围内波动,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之势。 由于后酵灌坛工艺温度无法人为控制,残糖较少, 酵母菌的主导地位不再明显,乳酸菌等一些生酸 菌产生各种有机酸,表现在图中总酸有所上升,当 然,这些酸在黄酒发酵过程中也是不可或缺的。 因为,在后酵后期,黄酒营养物质和风味酯类物质 的产生都需要酸的参与,表现在图中发酵后期总 酸有所下降。但当主酵温度偏高,积累了大量乳 酸菌,后酵温度稍高,这些乳酸菌就会利用残糖迅 速增殖产酸,即使后期有部分酸参与黄酒风味物 质的合成,但生成远大于消耗,总酸仍会迅速上 升,甚至导致酸败。 2.2.4后酵过程中氨基酸态氮的变化分析
趋势。
2.1.2主酵过程中酒精度的变化分析
主酵过程中酒精度变化处于一种不断上升的
趋势,结果见图2。
16
12
蓥8
驱
4
O 0
10
20
∞40
主酵时同/h
图2主酵过程中酒精度的变化
·3l·
《生产与技术“》
《江苏调味副食品)2009年第26卷第5期(总第119期)
由于冲浆前发酵醪浓度高抑制了酵母菌的增 殖,而冲浆又对发酵醪进行了稀释,所以主酵开始 时酒精浓度较低。随着糖化的进行,产生大量可 发酵性糖,同时,增殖发酵产热使温度逐渐上升, 以及厌氧条件等均有利于酵母菌的作用,加快发 酵速度,酒精度逐渐升高。因此,主酵可以看作是 酵母菌旺盛发酵,释放大量热量,可发酵性糖等营 养物质被迅速利用,产生大量酒精的阶段。
:
文献标识码:A
实验三 黄酒酿造

黄酒酿造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黄酒酿造过程中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情况,学习黄酒酿造的工艺和技术。
通过感官检测和理化检测,观察物料在微生物作用下的变化和转化,最终产生黄酒的特殊风味的过程。
二、实验材料青稞、酒曲、水、生麦曲、块曲纱布、发酵罐、电饭煲、糖度计、锥形瓶三、实验步骤1、原料处理青稞压碎成小颗粒浸泡沥水蒸煮摊凉至40℃左右2、酒母制备酿酒酵母平板活化培养3天液体培养基(10mL MEB)培养12h扩大培养(100mL Bx培养液)14h3、投料按下表比例投料到发酵罐中,两个瓶分别加入投料如下四、操作要求1、Bx培养基糖度控制在12°2、投料后搅拌均匀,控制品温再24℃~28℃之间,前发酵4天3、头耙时间控制在8~11h4、前4天内每天至少开耙一次,发酵品温控制在30℃之内5、后发酵控制品温在15℃~20℃之间6、总发酵时间在10天以上,具体视情况而定五、实验观测要求1、记录黄酒前酵温度与发酵现象;较浓稠的发酵罐29度,稍稀一点的28.5度2、黄酒酿造结束描述黄酒风味,测定理化指标;六、思考题1、黄酒酿造过程中“麦曲”的作用是什么?答:麦曲融有种类繁多的微生物酶系,主要是淀粉酶和蛋白酶,可以促使青稞内所含的淀粉、蛋白质等高分子物质水解,从而促进其糖化,是生产黄酒的糖化剂。
同时,麦曲的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错综复杂的代谢产物相互作用产生的色泽、香味等,赋予黄酒酒体独特的风味2、黄酒酿造中“双边发酵”是什么意思?答:双边发酵是指边糖化边发酵的工艺方法,在原料糖化的同时进行酒精发酵。
3、酿酒酵母在黄酒酿造中的作用是什么?答:酿酒酵母是指酵母菌以及人工培养液的混合物,在黄酒酿造中可以快速将糖分子转化为酒精,达到制酒的目的。
谢村黄酒酿造技艺流程

谢村黄酒酿造技艺流程
第一步:选择
黄酒的主要原料是小麦、大米和菌种。
小麦主要提供淀粉,大米提供淀粉和糖分。
我们从谢村选取当地优质作物。
第二步:清洗及浸泡
将选好的小麦和大米清洗干净,放入清水中浸泡24小时,让吸收足够的水分。
第三步:蒸煮
将浸泡好的装入大锅中,加入适量清水,长时间蒸煮。
蒸煮可以破坏的淀粉分子结构,释放淀粉糖。
第四步:发酵
煮好的混入适量清水,加入专门选育的黄酒发酵菌种,置于发酵桶发酵7-10天。
菌种可以分解淀粉糖为醇类成分。
第五步:浓缩
发酵好的黄液从桶中倾出,加热浓缩,消除杂质,同时提升醇精度。
第六步:陈年与饮用
经过浓缩的黄酒装入木桶陈年成熟。
一年以上的好黄酒色泽金黄、
口感醇厚、余韵悠长,这就是真正的谢村黄酒。
不同水质和大米无蒸煮黄酒发酵实验与生产

(. 1 浙江台州市黄岩食品科技学会 , 浙江 台州 3 8 2 ;. 10 0 2江西九江市德安 大地红酒业有限公 司, 江西 九江 30 0 ) 34 0
摘
要: 水是一切生命之 源泉。8% ̄_ 的水组成 了我 国民族特产 , 0 AE 世界三大古酒之一的黄酒。水是介质 , 它在微
Un-c o i n Un t a i lo Rie W i Fe m e a i n pe i e s o k ng a d -se m ng Yel w c ne r nt to Ex rm nt
a d P o u t n o f rn ae ai n c reis n r d ci n Di e e tW tr Qu l y a d R e Veit o t i e
i mpr v heq li f o u t . o et ua t o d c s y pr
Ke r s : t r q ai ; c ; c o ilf r n ain u - o kn n n se mi g y H w r e wi e y wo d : wae u l yr emir b a e me tt ;n e o i g a d u - ta n e o i n t i o c
2D -n D io gwn o p n,i i g i gi34 0 C ia .e a a DH n i cm ayJ j n ,a x 0 0 , hn) e .u a J n 3
Ab t a t Wa e es u c f l c e t r sT ey l w r ewi ew ih i o e o ewo l ’ t r ea ce t n n u ain p c at, sr c : t r st o r eo l r au e . h e l c n , h c n f h r S h e n in e a d o rn t a s e il i h a o i s t d wi ol y c n a n r a 0 o tr d u w tr i v r o n t n mir b a fr n ai n t etrt s h otw trt r w o t is mo e t n 8 % f h wae . a me i m, ae s e y i As mp  ̄a c o i l e me tt .I Sb t o u et e s f ae o b e i o ’ e y l w rc n h n t e h g a d e s w tr d n cd t e u a o n u i mp o e n t e e p r n n r d cin o h el e wi e t a h i h h r n s ae . i g a i i r g ltr a d q a t i rv r i h x e me ta d p o u t f te o i Ad y l y i o a — o k n n B se mi gy l w r ewi ec n c a g ewae u i e e d ma d o i e e t i ev r t s h ss b l e a d n c o i ga d U — ta n el c n a h n et trq a t t me t h e n f f r n c a i i , u t iz n o i h l yo t d r eet a i
黄酒生产分析检验

黄酒总糖的测定(一)廉—爱农法适用于甜酒和半甜酒。
1.原理斐林溶液与还原糖共沸,生成氧化亚铜沉淀。
以亚甲基蓝为指示剂,用试样水解液滴定沸腾状态的斐林溶液。
达到终点时,稍微过量的还原糖将亚甲基蓝还原成无色为终点,依据试样水解液的消耗体积,计算总糖含量。
2试剂①斐林甲液:称取69.28g 硫酸铜(O H CuSO 245∙),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mL 。
②斐林乙液:称取346g 酒石酸钾钠及100g NaOH ,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mL 。
③2.5L g /葡萄糖标准溶液:称取2.5000g 经103~105℃烘干至恒重的无水葡萄糖(准确至0.0002g ),加水溶解,并加5mL 浓盐酸,再用水定容至1000mL 。
④10L g /亚甲基蓝指示剂:称取1.0g 亚甲基蓝,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 。
⑤(1+1)HCl 溶液:量取50mL 浓盐酸,加水稀释至100mL 。
⑥1L g /甲基红指示剂:称取0.10g 甲基红,溶于乙醇并稀释至100mL 。
⑦200L g /NaOH 溶液:称取20g NaOH ,溶于水并稀释至 100mL 。
3. 测定步骤①标定斐林溶液的预滴定:吸取5mL 斐林甲液、5mL 乙液于250mL 三角瓶中,加30mL 水,混合后置于电炉上加热至沸腾。
滴入葡萄糖标准溶液,保持沸腾,待试液蓝色即将消失时,加人2滴亚甲基蓝指示剂,继续用葡萄糖标准溶液滴定至蓝色消失为终点。
记录消耗葡萄糖标准溶液的体积。
②斐林溶液的标定:吸取5mL 斐林甲液、5mL 乙液于250mL 锥形瓶中,加30mL 水。
混匀后,加入比预滴定体积少lmL 的葡萄糖标准溶液,置于电炉上加热至沸,保持沸腾2min ,加入2滴亚甲基蓝指示剂,继续用葡萄糖标准溶液滴定至蓝色刚好消失为终点,井记录消耗葡萄糖标准溶液的总体积。
全部滴定操作需在3min 内完成。
斐林溶液的浓度计算:11000V m F ⨯=式中F ——斐林甲液、乙液各5mL 相当于葡萄糖的质量,g ; m ——称取葡萄糖的质量,g ;1V ——正式标定时,消耗葡萄糖标准溶液的总体积,mL 。
甜型黄酒的制作

甜型黄酒的制作一、实验目的:掌握甜型黄酒制作的方法及原理。
二、实验原理:酿制甜型黄酒的发酵机理,即先糖化(根霉的作用,将淀粉降解为葡萄糖),后酒化(酵母菌的作用,将葡萄糖转化为乙醇)。
发酵达到一定程度后,再加入一定比例的白酒,抑制酵母菌的发酵,使发酵液中含有一定量的糖分。
三、实验器材:同学们自己写。
四、实验步骤:浸米:浸米的时间取决于外界环境温度,一般水温达到22?至25?时,浸米时间2至3天就可以。
一般要求米的颗粒保持完整,用手指捏米粒能成粉状为度。
为115度,蒸煮:将浸过的糯米沥干,倒入容器内,加适量水直蒸煮,温度时间15分钟,饭粒疏松不糊,透而不烂,没有团块;成熟均匀一致,没有生米;蒸煮熟透,饭粒外硬内软,内无白心,充分吸足水分。
落缸:将米摊开,冷却到33,36度左右,按比例加入根霉菌(8g/2,2.5Kg)和黄酒酵母(0.1%),把原料拌均匀,装入发酵缸内,落缸温度为28?至30?。
落缸温度不宜过高或过低,否则含糖量会降低。
主发酵:主发酵温度维持在33?至35?,时间为3天,加入白酒(300ml/Kg)后,后发酵温度要维持在25?左右。
不同酒母在同等条件下,由于彼此糖化速度不同,总含糖量会不同,所在生产过程中不同酒母要选择不同添加白酒时间,以保证糖化完全。
后发酵:落缸后第4天进入后酵,一般发酵时间为60至100天。
压榨、杀菌、成品:发酵结束后进行压榨,然后在90?条件下灭菌15分钟,装入灭菌瓶中即是成品。
成品在常温条件下保存3至6个月后饮用酒会更醇香。
成品储存:使用标本罐进行贮藏,使其静置沉淀,便于日后的米酒的品评工作的进行。
五、实验结果:同学们品偿后再写。
黄酒的酿制实验报告

黄酒的酿制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黄酒的酿制过程,了解并掌握黄酒的酿造原理和方法,探究不同参数对黄酒品质的影响,为黄酒的酿造提供科学依据。
2. 实验原理黄酒是一种传统发酵酒,以糯米、麦曲为主要原料,经过蒸煮、糖化、发酵、储存等过程,最终形成具有独特风味和香气的酒品。
其中,糯米为主要碳水化合物来源,通过糖化过程将淀粉转化成糖,再由酵母菌发酵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最后经过陈化存放来进一步提升酒质。
3. 实验步骤3.1 准备工作(1)准备所需原料和器材:糯米、麦曲、水、发酵桶等。
(2)对器材进行消毒处理,以保证实验过程的卫生。
3.2 糯米的处理(1)将糯米浸泡在清水中,提前2-3小时让其吸足水分。
(2)将浸泡好的糯米进行蒸煮,直至煮熟,并保持适当的湿度。
3.3 糖化过程(1)将蒸煮好的糯米放置在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温水,与麦曲混合搅拌均匀。
(2)将混合物放置在恒温箱内,保持温度在50-60摄氏度范围内进行静置。
(3)在糖化过程中,定期搅拌混合物,促进淀粉的转化和发酵的进行。
3.4 发酵过程(1)将糖化好的混合物倒入发酵桶中,加入适量的酵母菌。
(2)将发酵桶封闭,保持恒定的温度和适当的通风条件。
(3)发酵过程中,定期观察发酵情况,确保发酵进行顺利。
3.5 陈化和储存(1)发酵完成后,将黄酒放置静置,进行陈化和储存。
(2)选择适当的储存温度和时间,让黄酒进一步陈化,提升口感和香气。
4.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上述的实验步骤,我们成功酿造出了黄酒。
在糖化和发酵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不同的参数会对黄酒的品质产生显著影响。
例如,糯米的煮熟程度、糖化温度的控制、麦曲的使用量等都会直接影响到黄酒的口感、香气和酒精含量。
此外,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的选择也对黄酒的品质有重要影响。
不同的酵母菌菌种会产生不同的酵母代谢产物,从而影响黄酒的风味。
因此,选择合适的酵母菌进行发酵是酿造优质黄酒的关键。
在陈化和储存过程中,黄酒的品质也会进一步得到提升。
见习实验-黄酒的酿造

黄酒的酿造实验黄酒是中国的民族特产,具有几千年的历史,属于酿造酒,在世界三大酿造酒(黄酒、葡萄酒和啤酒)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为中国所独有。
其复试并行双边发酵的高浓酿酒技术,独树一帜,被称为“天下一绝”。
绍兴黄酒是其典型代表,曾在明代中叶至清末风靡全中国,至今仍为国人,特别是江浙沿海一带人民喜饮。
一、实验原理糯米蒸煮后,加曲加水,其淀粉和蛋白质在曲中淀粉酶、糖化酶和蛋白酶等的作用下,边分解糖化边进行酒精发酵,同时产生特有风味物质,经适当后熟作用后,酿制而成。
二、实验目的1、掌握黄酒麦曲的制作方法。
2、学习并掌握黄酒的酿造工艺、流程。
3、学习、理解淀粉质原料(高浓)液态发酵机理。
三、实验内容1、黄酒麦曲的制作。
2、黄酒酒母的制备。
3、黄酒的酿造及主要指标检测。
四、实验原料、器材1、实验原料新鲜粳糯米、安琪甜酒曲;蒸馏水。
2、实验器材不锈钢浸泡罐、蒸饭器、发酵罐(5-7L)、榨酒器、不锈钢贮酒(灭菌)器;酒精蒸馏装置(3套)五、实验步骤1)采用淋饭酒母和摊饭法进行酿造,工艺流程如下:糯米→精白→清洗→浸米→蒸煮→摊凉→拌料→落缸→加0.3-0.5%的安琪甜酒曲固态糖化→加水加曲冲缸→糖化发酵→后发酵→压榨→澄清→煎酒→成品黄酒。
2)操作方法(1)糯米:糯米分粳糯、籼糯两大类。
粳糯的淀粉几乎全部是支链淀粉,籼糯则含有0.2 %~4. 6%的直链淀粉。
支链淀粉在蒸煮中容易糊化,直链淀粉结构紧密,煮时消耗的能量大,不易糊化。
选用糯米生产黄酒,应尽量选用新鲜糯米。
陈糯米精白时易碎,发酵较急,易升酸。
(2)精白:用稻米精白机,去除谷皮、糊粉层、胚,使蛋白质、脂肪、纤维素减少。
一般精米率为85-92%。
(3)清洗:原料的清洗对于某些发酵产品的生产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步骤。
经过清洗后,可进一步除去糯米表面的尘土、谷糠及精米时的残留蛋白质、脂肪等物质,有利于食品卫生及酒的风味的改善。
可清洗1-2遍。
(4)浸米:浸渍蒸馏水高出米面5-10cm,时间8-16h(依米质及精米率而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酒酿造实验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黄酒酿造实验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了解黄酒酿造过程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情况,学习黄酒酿造的工艺和技术。
通过感官检测和理化检测,观察物料在微生物作用下的变化和转化,最终产生黄酒特殊风味的过程。
二、实验材料及器具
糯米、酒曲、水等
纱布、漏勺、电磁炉、不锈钢锅、糖度计、标签纸
三、工艺流程
1.糯米→浸泡(4~8h)→沥干、平衡水分→电磁炉蒸煮→淋饭冷却→拌曲
(1kg米加200g红曲或1%的酒药)→培养(25-28℃)→微生物增殖(2-3天)→检测糖度→加水(没过原料表面)→糖化发酵→榨汁→后发酵(静置、密封)→陈酿
2.对酿造过程进行感官、理化检测
四、检测指标
1.理化检测:
糖度计检测醪液糖度;
密度法检测酒精度;
分光光度法检测澄清度;
酸度计检测醪液酸度。
2.感官评价:
对产品的外观组织、形态、风味、口感、香气等进行评价。
五、操作要点
蒸饭时间:10~15分钟,要求饭芯蒸透,不能太过,否则米易糊、粘;
操作时要注意清洁卫生,以免带入杂菌;
使用之前不锈钢锅用热水烫过,或用洁净的冷开水洗涤;
拌曲时饭和曲要均匀;
搭好窝后需用洗过的纱布将不锈钢锅盖好;
糖度计检测好后用滤纸吸水,不能擦拭,以免磨花镜面。
六、思考题
1.为了避免黄酒酿造过程出现酒变酸的情况,请分析操作过程应注意的事项。
2.黄酒酿造过程操作重点和难点是哪些步骤
七、实验要求
期间请注意安全、遵守纪律,出现问题及时向有关老师汇报;
实验结束后,清点仪器,清理好实验台,经实验老师和指导老师检查后方可离去;
由于实验延续时间较长,期间同学们在9:00-10:00,15:00-16:00之间自行去实验室对实验进行观测,观测结束后经实验老师检查后方可离去;
实验前请认真准备预习报告,仅仅拷贝模板的报告需要重写,没有书写预习报告的同学取消实验资格;
主动参与实验,对酿造过程认真、细致地进行感官、理化方面的检测,并详细地记录;
实验失败允许重做;
实验结束后,将预习报告、实验过程记录、实验报告整理好上交,作为实验成绩的评分标准
实验报告的书写
1.实验目的和意义
2.实验原理、实验方法的建立
3.材料与方法
4.实验结果与计算
5.结论与讨论
6.感想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