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的植物组织培养综述
月季花的组织培养知识讲解

月季的分类---地被月季
匍匐生长,枝条触地生 根,覆盖率极强(单株 年覆盖面1平方米左右 ,厚度30厘米左右); 多花(单枝花朵50—— 100朵,单株次开花可 达千朵以上);耐寒、 抗旱、抗病,是抵御风 沙、水土保持最理想花 卉品种。其中以恋情火 焰、巴西诺、哈德福俊 、梅郎珍珠为佳。
月季的分类---食用月季
(4) 壮苗培养
①对增殖倍率高的品种,所增殖的嫩茎很细弱,要求进行 一次壮苗培养,以取得适合生根和今后移栽的苗子。壮苗 培养的培养基为:MS+BA0.3-0.5+NAA0.01-0.1,如果并 不特别强调繁殖速度,也可以一直使用这种培养基,以壮 苗为主,增殖为辅,使增殖与壮苗合为一步。
(4)消毒与接种 在超净工作台上,用饱和
漂白粉上清液作表面灭菌25~30分钟,用无菌水涮洗数次 ,无菌纱布吸干茎段外表水分,按无菌操作要求接种,从 芽萌发到芽长到1厘米左右需要2~3周。
•(5)培养 培养温度21℃最
好,最高不超过25℃,有昼夜温差, 光照10~12小时/天,光强800~
1200LX。
(二)继代增殖
(1)将上述无菌芽从原茎段上切下,转接到MS+BA12mg/l+IAA0.1-0.3mg/l或MS+BA1-2mg/l+NAA0.010.1mg/l的培养基上,促使嫩茎长出更多的侧芽,原茎段 弃去。继代增殖培养基每升用蔗糖30克
(2)5周后 ,所培育的月季成倍的增加。
(3)每5~6周做一次继代增殖,继代前先制备好培养 基,然后在无菌操作条件下,将月季嫩茎切成1~2节一 段,投入新鲜的增殖培养基上,月季小苗就会按几何级 数增殖起来,也可以将大苗转入到生根培养基上。
1 :初代培养 2 :继代培养
月季组织培养

目录摘要 (4)前言 (4)综述 (5)1.外植体 (5)1.1取材部位1.2取材时间1.3取材大小2. 消毒 (8)3. 接种方式 (8)4.培养基 (9)4.1基本培养基4.2激素4.2.1不同激素对诱导愈伤组织的影响4.2.2不同激素对继代培养的影响4.2.3不同激素对生根培养的影响4.3糖浓度的影响4.4无机盐4.5琼脂5.培养基的配置 (13)6.培养条件 (14)7.防褐化 (14)技术路线与实验设计 (15)参考文献 (17)摘要:为了进行月季组织培养实验,我们查阅了相关文献,从多个方面了解影响月季组织培养的因素,如外植体的取材部位、时间、大小、消毒、接种方式、不同阶段激素的配比、培养基成分、培养条件等,以期在实验中调控月季组培的环境,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基于我们想探究激素对组织培养中细胞的脱分化和再分化的作用这一想法,我们的设计了以NAA浓度、6BA浓度、外植体部位为影响因素的正交实验(L9(34)),并考察NAA与6BA的交互作用。
同时,我们还以接种方式作为单因素考察其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关键词:组织培养、影响因素、正交前言在阅读了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关文献资料后,我们设计了此次组织培养实验方案,考察细胞分裂素浓度、生长素浓度、接种方式、取材部位因素对愈伤组织的形成有何影响,期望寻找出诱导月季愈伤组织的最佳条件;同时探究由愈伤组织诱导出芽及生根所需的最佳浓度配比。
并在月季组织培养过程中,掌握外植体消毒方面要注意的事项,整个培养过程中培养条件的选取与控制,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的观察记录以及分析,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对于外植体选择,我们采用了以往研究者的做法,即选用带腋芽的枝条。
但是,我们的不同之处在于,我们还保留了一部分刚好能包裹住腋芽的叶柄。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在消毒时避免芽受到太大损伤。
参考论文中防褐化多用抗氧化剂和其他抑制剂,减轻外植体在组培中的酶促褐变,我们根据生理生化原理,考虑到酶活性与温度有关、以及外植体内的酚类物质含量有关,因此需对外植体做如下处理:接种前先将外植体用低温水流冲洗24小时;选择晴朗天气采摘外植体。
月季或雏菊的组培快繁实验报告

月季或雏菊的组培快繁实验报告月季组培月季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姓名:张恒玉(天津师范大学 10生乙)摘要:月季(Floribunda roses)为蔷薇科蔷薇属木本植物, 其花姿优美,花型丰富,花色齐备, 树型易修剪,栽培难度小;其花型大,美丽,幽雅,高贵。
在鲜花应用中,月季花的地位和比重与日俱增,是世界上著名的四大切花之一。
植物组织培养主要以绿色植物细胞或组织块为研究主要对象,把植物体上的生活器官、组织块活细胞从整体上离体下来进行人工培养。
以细胞全能性为理论基础对最适月季培养的培养基、激素、培养基质进行筛选,使离体组织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而发育成新的植物个体。
为月季的快繁和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了新的途径,在月季的改良上显示了很大的应用潜力。
关键词:月季组织培养Rose Plant Tissue Culture Lab ReportName: ZhangHengyu(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Biological Sciences )Abstract: Rose (Floribunda roses) for the woody Rosaceae Rosa, the beautiful flower position, abundant flowers, colors ailable, easy to trim the tree, planting all difficulty; its flowers large, beautiful, elegant, noble. Applications in the flowers, the status and the proportion rose growing is the world's leading one of the four cut flowers. Plant Tissue Culture main object of the green plant cells or tissue blocks for research, Of life on the plant organ, tissue block living cells isolated from the whole down the artificial culture, Cell totipotency theory based on the optimum rose culture medium, hormones, culture media filter, Isolated tissue and develop into new individual plants after dedifferentiation and redifferentiation. breeding of new varieties offer a new way, in the rose show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potential applications.Keywords: Rose tissue culture1 月季介绍第1页下一页。
月季新品种培育的方法和途径

月季新品种培育的方法和途径
答案:
月季新品种的培育主要通过杂交育种、芽变育种和组织培养三种途径实现。
杂交育种是通过选择具有特定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以期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在杂交初期,对亲本的选择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例如,若要培育超级微型月季,则选择小型月季作为亲本。
杂交后产生的种子经过播种、生长、筛选等过程,最终筛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这一过程需要层层筛选,从初选到进一步测试抗性,再到试种,能够保留进入市场的品种非常稀少,可以说是“万里挑一”。
芽变育种则是利用物理或化学手段导致月季产生芽变,从而获得新品种。
芽变的方向是不确定的,可能会产生花型、花色等方面的变异,甚至叶子出现斑点等。
虽然芽变后很快就能发现开花的特性,但大部分芽变并没有意义或不稳定,因此需要大量的苗圃和筛选工作来发现和保留有价值的芽变。
组织培养是一种通过无菌操作,利用植物组织或细胞进行培养,以快速繁殖植物或产生新品种的技术。
在组织培养过程中,选择生长健壮的当年生枝条作为外植体,通过特定的培养基和条件,促使芽萌发和生长,最终形成新的植株。
这种方法在月季新品种的培育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能够加速新老品种的更新换代。
综上所述,月季新品种的培育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涉及多种技术和方法的应用,以确保最终培育出的新品种具有优良的性状和观赏价值。
月季的植物组织培养

月季的植物组织培养一.实验目的1.掌握蔷薇科月季的组织培养技术2.熟悉、巩固无菌操作技术二.实验器皿及试剂1.仪器及用品:超净工作台、高压蒸汽灭菌锅、电子天平、电热炉酒精灯、镊子、解剖刀、解剖剪、烧杯、三角瓶、培养皿、滤纸、封口膜2.试剂:MS+6BA1+NAA1(诱导)培养基、MS+6BA2+NAA2(继代)培养基、70%酒精、3%次氯酸钠、无菌水3.材料:月季茎段、幼嫩叶片、花萼片、花瓣及花药。
三.实验步骤配制诱导培养基:MS+6BA1+NAA1,1升,灭菌后分装到35个培养1.皿中。
2.取材:将采集的月季茎段、幼嫩叶片、花萼片、花瓣及花药冲洗干净,按不同部位分装到3个500烧杯中,放入超净工作台;先用70%酒精浸没并轻摇10秒进行预消毒;倒出酒精,加入3%次氯酸钠浸没,轻摇11分钟;倒净次氯酸钠,用无菌水冲洗5遍以上,倒出无菌水。
3.将消毒后的外植体放入带有滤纸的无菌平皿中,用解剖剪和解剖刀将嫩叶剪成5mm2大小、茎段长2—3cm每段至少有1 个侧芽、将花苞打开取花药,分别接种到带有培养基的平皿中并封口(每皿3—5个)。
4.标记好后,放入培养室中培养(2周左右)。
5.配制分化培养基:MS+6BA2+NAA2培养基,配制1升,灭菌后分装到35个100ml的三角瓶中。
6.挑选长有愈伤组织的外植体,将其转移到分化培养基中。
在超净工作台中,将培养皿封口膜在酒精灯旁打开,将长有愈伤组织的外植体用灭菌的镊子从平皿中取出,转移到带有分化培养基三角瓶中(每瓶最多)并封口。
7.标记好后,放入培养室培养。
继续观察愈伤组织的生长情况。
四.实验结果茎段出愈率=25根出愈/总接种40根*100%=63%叶片出愈率=5片出愈/总接种30片*100%=17%花药及萼片出愈率=1片出愈/总接种20片*100%=5%通过实验得出月季茎段的出愈率最高,其次是叶片及花药。
接种过程中有三个平皿出现污染现象。
五.问题分析及解决1.三个污染的外植体,两个是叶片内延至周围。
3个传统月季品种的组织培养研究

1 材 料 与 方 法
以中 国传 统 月 季 品种 “ 品朱 衣 ” “ 香 红 ” 一 、软 及
“ 水绿 波 ” 长 势 和 年 龄 相 近 的带 单 芽 茎 段 为外 植 春 生 体 。流水 冲 洗 1h后 , 入 已 灭 菌 的 三 角 瓶 内。 用 转 7 % 酒精 浸泡 灭 菌 6~ i, 不 断轻 轻 摇 晃 。再用 5 8mn 并 无 菌水 冲 洗 3遍 , 种 到 培 养 基 中 , 瓶 5段 。3周 接 每 后, 再将 健壮 程度 较 为 一致 的芽 切 下 , 离 , 掉 枯 萎 分 去 叶 片 , 入增值 培养 基 ( MS培 养基 配方 的基 础 上 , 转 在 添加 激素 的种 类及 浓度 见表 1 。每瓶 接 种 3个 单芽 。 ) 每 个配方 接种 8瓶 , 复 3次 。3周 后 , 重 观察 并 记 录 芽 的增 值 系数 、 高度 、 长势等 。培养室 的温 度为 2 生 0℃ ,
缩 ; : 片 颜 色 绿 , 面 积 较 大 , 问发 育 正 常 ; 2级 叶 叶 节 3 级: 叶片颜 色浓 绿 , 间粗 壮 。 ( 体 生 长势 级 别 的 划 节 具
分见 图 1 。 )
表 1 传统月季 品种不定芽增值培养基配方表
品朱衣”、春 水绿波” 软 香红” “ 及“ 的腋 芽增值诱 导的影响 。结
所示 。
通讯作者 : 张启翔 , 教授 , 主要研究 方向为 园林植物 生物技 术与遗 传育
种 : 。 i: q@ bf.d . n Ema zx j eu c 。 l u
・
方差 分析 ( 3 表 明 , 表 ) 在不定 芽 的增值 系数 、 高度
月季花的组织培养

(b)移栽。幼苗出瓶后,先洗去沾附的琼脂培养基,再 种植到粗沙+园田土(1:3)介质中,总的原则是疏松透 气,有一定的保水、保肥能力。种植密度2~3厘米×4~6 厘米/株,移栽完毕浇透水,并用0.1%的百菌清、多菌灵 或甲基托布津等喷雾保苗,能显著提高成活率。
(c)移栽后管理。移栽后需保持相对湿度85%以上,在 温室、拱棚中移栽,覆好遮荫网,一般成活率都比较高, 并注意通风和温度管理。4~6周后,须做好第二次移植, 通常植入5厘米×9厘米的塑料杯中,每杯种1苗,再经4~ 6周,地上、地下部分都充分生长,有些植株还能开花。
(4) 壮苗培养
①对增殖倍率高的品种,所增殖的嫩茎很细弱,要求进行 一次壮苗培养,以取得适合生根和今后移栽的苗子。壮苗 培养的培养基为:MS+BA0.3-0.5+NAA0.01-0.1,如果并 不特别强调繁殖速度,也可以一直使用这种培养基,以壮 苗为主,增殖为辅,使增殖与壮苗合为一步。
②培养条件。光照10~12小时/天,光强800~1800LX, 温度20~23℃,最高24~26℃。
4.在切割组织块时候,用酒精灯灭刀、剪后 未完全晾凉就切割叶片。
5.因为温度太高将叶片杀死;叶片比起茎段 来说组织较薄胶脆弱,灭菌很可能伤害到 组织内部,影响其愈伤组织的形成。
6.花药及萼片出愈率很低,原因可能是因为 花药为单倍体,在培养方面的要求较高, 配制的培养基的成分上不能充分满足;萼 片的分化能力较低,所以出愈率不高。
问题分析及解决
1. 可能是在外植体灭菌过程中个别没有灭菌完全 ,是自生菌;或者升汞灭菌后没有将升汞完全洗 干净。
2.可能因为培养基内水分较大,在培养过程中平 皿上方形成很多水珠,造成加大了污染几率。
月季组织培养技术

一、无菌体系的建立 1.母株选择 生长健壮,无病虫害,花色艳丽,或具有特殊性状。 2.母株预处理 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遮荫等。 3. 采集枝条 生理年龄小,生长健壮,无病虫害。 4. 粗洗 用软毛刷或毛笔沾上洗衣粉或洗洁精进行刷洗。 5. 分切枝条 分切成单芽茎段,叶柄以上部长0.5cm左右,下部长1cm左右。 6. 精洗 放入三角瓶中,加入水和洗洁精进行洗涤,时间10min左右。 7. 冲洗 在流水中冲洗2—3h。
四、生根培养
1.培养基 进行生根培养配方筛选。选出最佳的基本培 养基配方和激素种类及浓度配比。 2.无菌接种 代培养苗繁殖到一定数量后,当有80﹪的芽 体长度达到1.5cm时,在接种室中,把培养苗在 无菌条件下分切,大于1.5cm茎段,接种在生根 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小于1.5cm茎段,接 种在继代培养基中,再进行继代培养,进一步扩 大培养苗数量。 3.培养管理 (1)光照强度 (2) 光周期 (3) 温度 (4) 湿度 (5)培养室消毒
月季组织培养技术
张 继 东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月季
被称为花中皇后,又称"月月红",蔷薇科。 常绿,半常绿低矮灌木,四季开花﹐一般 为红色﹐或粉色、偶有白色和黄色﹐可作 为观赏植物,也可作为药用植物,亦称月 季花。 自然花期8月到次年4月,中国是月季的原 产地之一。红色切花更成为情人间必送的 礼物之一,并成为爱情诗歌的主题。
总结:
1. 月季无菌体系的建立。 2. 月季初代培养过程。 3. 月季继代培养过程。 4. 月季生根培养过程。
作业 :
综述月季无菌体系建立的过程。
月季组织培养技术流程图 无菌体系建立——→初代培养——→继代培养——→生根培养 ↓ ↓ ↓ ↓ 母株选择 培养基 培养基 培养基 ↓ ↓ ↓ ↓ 母株预处理 接种 接种 接种 ↓ ↓ ↓ ↓ 采集枝条 培养管理 培养管理 培养管理 ↓ 1.光强 1.光强 1.光强 粗洗 2.光周期 2.光周期 2.光周期 ↓ 3.温度 3.湿度 3.湿度 分切枝条 4.湿度 4.温度 4.温度 ↓ 5.室内消毒 5.室内消毒 5.室内消毒 精洗 ↓ 流水 冲洗 ↓ 表面灭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月季的植物组织培养综述
摘要:
随着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植物组织培养和细胞培养等现代生物技术得到普遍重视和应用,为月季的快繁和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了新的途径,在月季的改良上显示了很大的应用潜力。
以月季为试材进行组培试验,综述了月季组织培养、快繁的研究技术及进展,并对月季组培的最优条件进行了总结。
本研究探索出的月季组培快速繁殖技术,在试管苗单芽诱导丛生苗、利用代用品培养降低组培成本、试管苗管外扦插生根、试管苗微型化长途运输等方面,较前人有所改进。
月季为蔷薇科蔷薇属木本植物,其花姿优美,花型丰富,花色齐备,树型易修剪,栽培难度小;其花型大,美丽,幽雅,高贵。
月季通常采用扦插、嫁接和压条繁殖,但是一些名贵品种扦插不易生根,主要靠芽接繁殖,而芽接速度慢,因而造成优良品种的月季苗供不应求。
前言:
为了进行月季组织培养实验,我们查阅了相关文献,从多个方面了解影响月季组织培养的因素,如外植体的取材部位、时间、大小、消毒、接种方式、不同阶段激素的配比、培养基成分、培养条件等,以期在实验中调控月季组培的环境,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同时探究由愈伤组织诱导出芽及生根所需的最佳浓度配比。
并在月季组织培养过程中,掌握外植体消毒方面要注意的事项,整个培养过程中培养条件的选取与控制,同时探究由愈伤组织诱导出芽及生根所需的最佳浓度配比。
并在月季组织培养过程中,掌握外植体消毒方面要注意的事项,整个培养过程中培养条件的选取与控制,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的观察记录以及分析,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察记录以及分析,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关键词:月季、MS培养基、激素等。
综述:
培养基
基本培养基
众多培养基中以MS 培养基的效果为最好,广泛用于月季的离体快速繁殖中。
对MS 培养基的成分及物理性能进行合理的选择会提高月季组织培养的成功率。
诱导培养基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适量的细胞分裂素6一苄氨基嘌呤(6 - BA)和生长素萘乙D67B02)酸(NAA)。
激素
不同激素对诱导愈伤组织的影响诱导培养基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适量的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
生长素增加至0.1mg/L时,细胞分裂素浓度的高与低已对增殖系数不产生明显影响。
最适的侧芽诱导培养基为MS+细胞分裂素0.5-3.0mg/L和生长素0.01-1.00mg/L,且培养基中添加蔗糖有增加丛生芽数量的作用。
不同生长素种类和浓度对月季生根和移栽成活率的影响。
用NAA诱导生根和提高移栽成活率效果最好,浓度为100ppm为宜,现在IAA诱导生根和高移栽成活率效果并不理想,其浓度只能在1mg/L以下,超过时对生根的促进作用已不显著,反而大幅度降低移栽成活率。
NAA和IBA对月季的诱导生根都有较好的效果,在1/2MS培养基附加NAA或IBA0.1-1.5mg/kg 均可诱导不定根的产生,生根63.3%-93.3%。
糖浓度的影响
不同类型的月季,其组培需求的碳源和糖浓度有所不同。
月季组培最常用的碳源是蔗糖,在丰花月季的组织培养中,初代培养的蔗糖含量为5%,继代培养的蔗糖含量为3%时培
养效果最好。
无机盐
试验证明,全量的MS无机盐对茎增殖效果最好。
无机盐浓度和含糖量对月季生根的影响。
采用较低浓度的无机盐对月季生根效果较好。
但糖浓度不可降低。
否则削弱苗的生长势,试验证明,1/2MS+30g/l蔗糖利于生根。
MS 培养基中的氮盐含量是影响月季生根的主要因素,把MS 培养基中氮素含量从60mmol/l减少到7.5mmol/L(相当于1/8MS 中的氮素含量)时,嫩茎生根效果良好,保持7.5mmol/L的氮素含量,MS 培养基中其它无机盐的浓度减少到原配方的1/16,对生根没有影响;但氮素含量过高会引起月季组培苗的生根不适。
琼脂
培养基中的固化支持物,并非完全不起作用的物质,它含有能影响外植体的物质,培养基中大约有十分之九的固化支持物是琼脂,月季组织培养中,琼脂的种类和产品质量的差异会影响芽的发育与增殖月季的侧芽在纯净的琼脂上发育较好。
6、培养条件(温度、光照、PH、无机盐)
诱导和继代培养均在黑暗条件下进行,培养温度为25Ċ,3-4周更换一次培养基。
3次重复。
培养温度21℃最好最高不超过25℃,有昼夜温差,生根阶段对温度变化非常敏感,生根温度保持在21度左右,光照10-12h/d,光强800-1200LX。
结果发现,在不同的温度下其生长情况有很大的差异。
在21℃时嫩茎生根数目最多,而且嫩茎生根的百分率也最高,然而在温度低于或高于21℃时,嫩茎生根数目均较21℃时减少,同时嫩茎生根的百分率降低,呈现出一个明显的生根数量变化趋势。
防褐化
外源激素2mg/L6-BA易引发褐变,应用时可考虑少量添加。
2mg/L Kt和2mg/L NAA对组织褐变影响不大,考虑使用;使用乙醇消毒剂时,对外植体泡的时间不能过长,建议以5-10为佳;全光照条件培养容易诱发褐变。
外植体的大小对褐变的发生及褐变程度有一定影响。
外植体越小,切面与体积的比率越大,伤害及褐化的程度就越大;相对大的材料褐变的程度较轻.除了机械伤害外,接种时各种化学消毒剂对外植体的伤害也会引起褐变,酒精消毒效果较好,但对外植体伤害很重;升汞对外植体伤害比较轻。
一般来讲,外植体消毒时间越长,消毒效果就越好。
外植体
取材
①取材部位
外植体一般选取生长健壮的当年枝条的饱满而外萌发的侧芽,剪取腋芽尚未萌发的枝条,去除茎段两端各2毫米选芽以茎段中芽为最好,因为接种后,中段芽第5 天左右就能萌发,而基部和稍部的芽往往迟至15 天才萌发。
②取材时间
外植体的取材部位对芽的萌发也有影响。
外植体的取材时间及培养所需时间对月季嫩茎的发育和增殖也有影响。
对于月季而言,选取外植体的最佳时间是冬季。
③取材大小
取无菌苗叶片切成0.5cm×0.5cm的小块,叶柄,茎段切成小段。
外植体很小时,有利于培养脱毒的植株.对月季的杉树坏疽环斑病毒可通过茎尖培养的方式达到脱毒的目的,如果单纯为了快速繁殖,可用大的茎尖或茎段进行离体培养,这时外植体的大小决定了茎尖的成活比例。
一般说外植体愈大,成活率愈高,成苗时间愈短。
外植体的大小同时影响外植体自身的发育和月季组培苗茎的增殖,外植体的长度在9.0-10.0mm,直径在3.0-3.5mm范围时.茎的增殖和发育是最好的。
2.消毒
接种材料为当年抽生侧芽饱满的幼嫩茎段,自来水冲洗10-20min;75%或70%乙醇表面消毒15s。
用无菌水冲洗3次。
2%NaClO灭菌5—10min。
然后用无菌水冲洗3次。
3.接种方式
在外植体的接种中采用了垂直接种,斜向上45度接种,水平接种和反转接种4种方式,发现直接种和斜向上45接种,水平接种和反转接种4种方式,发现垂直接种和斜向上45度接种是最佳的接种方式,腋芽再生芽数多,且生长健壮,这可能与植物的生长极性有关。
参考文献:
[1]邱文青,季静,杜长城.月季组培最优条件的选择.天津农业科学,2009,15(3):26-28.
[2]林小洁,李洪清.紫花月季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9):11380—11381,11385.
[3]王艳红,龚束芳,车代弟.丰花月季愈伤组织的诱导及细胞悬浮培养.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7,38(2):161-165.
[4]王文静,王鹏,左金森.鸢尾组织培养中防褐化技术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5):6858- 6859,6891.
[5]王正加,高云振,李军萍.月季组织培养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浙江林业科技,2003,23(4):52-54.
[6]张丽,张罗国.观赏花卉的植物组织培养探究.甘肃科技,2011,27(3):65-66.
[7]高彩云,季晓泉,李宝山.月季组织培养技术.现代农业,2005(7):26-27.
[8]周庆华,杨桂杰,孙海龙.月季组织培养技术研究.2011(2):23-24.[9]赵松峰.不同培养基及糖浓度对丰花月季叶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北方园艺,2009(4):56-58.
[10]马纯艳,王素激素对不同品种丰花月季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的影响.沈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2):58-61.
[11]刘玲玲.植物组织培养中外植体发生褐变的原因及防止措施.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1(2):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