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姆立克急救法 教案

合集下载

海姆立克教案设计

海姆立克教案设计

海姆立克教案设计以下是一份海姆立克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基本步骤和操作方法。

2. 学生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正确地运用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自救和救助他人。

3. 培养学生的急救意识和责任感,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2. 针对不同年龄段和情况下的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1. 正确掌握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操作技巧。

2. 在紧急情况下保持冷静并迅速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2. 演示法:通过实际演示,让学生直观地学习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操作过程。

3. 练习法:让学生在模型上进行练习,加深对海姆立克急救法的理解和掌握。

4. 情境模拟法:设置不同的急救情境,让学生在模拟中体验和应用海姆立克急救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 分钟)通过案例介绍或视频播放,让学生了解海姆立克急救法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10 分钟)讲解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原理、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让学生对海姆立克急救法有全面的了解。

3. 演示操作(10 分钟)教师进行实际演示,让学生直观地学习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操作过程,并强调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

4. 学生练习(15 分钟)让学生在模型上进行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和纠正,确保学生正确掌握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操作技巧。

5. 情境模拟(10 分钟)设置不同的急救情境,让学生在模拟中应用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自救和救助他人,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6. 总结与评价(5 分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强调海姆立克急救法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关注急救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学模型:用于学生练习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操作。

2. 演示道具:如气球、木偶等,用于演示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操作过程。

3. 教学视频:用于播放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实际应用案例和操作示范。

(完整word版)海姆立克急救法教案

(完整word版)海姆立克急救法教案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示教视频、婴儿模型等
二、教学流程图
三、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设计理念
新课导入
播发视频,导入新课;
街头采访,发人深思
视频案例,展示异物卡喉的危害性;志愿者采访,急救技能普及率低下
异物卡喉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突发事件,但是由于处理不当,会危及到生命,通过志愿者采访,一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直观地展示了大众对急救技能的缺失
新授知识
动画展示,突破难点
视频示教,强化重点
1.利用呼吸道解剖的动画来展示异物卡喉致命性的原因,一目了然
2.利用图片强化急救操作的重点,并且以视频动作为示教,保证了学生操作的准确性
深入了解异物卡喉致命性的原因,利用动画使得复杂的解剖结构一目了然;利用图解和示教视频,向学生一再强化操作的要点。
课堂小结
1.原因:吞咽食物时讲话、大笑、哭闹
2.临场表现:呼吸困难、呛咳,甚至窒息
3.常见卡喉异物:花生、瓜子、果冻、图钉、鱼刺等等
二、海姆立克急救技能操作
1.成人版:定位-剑突与肚脐之间;姿势-站于患者背后,握拳抵住患者,用力冲击腹部
2.婴幼儿版:5次拍背——扶于前臂上,头部朝下,支撑头部及颈部;掌根在两肩胛骨之间拍击5次
课堂小结作业布置回顾课堂总结要课外练习普及技能通过学生展示来强化操边的人普及急救技能通过导入阶段的街头采访可知因为急救技能的普及率低下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生命损失因此作为医护工作者有责任将技能学好学精有义务向周围的人普及急救知识四板书设计海姆立克急救法异物卡喉的原因及临床表现一原因
《海姆立克急救法》教案
5次按胸——平卧,躺在两大腿上,面朝前;中指或食指,放在胸廓下和脐上的腹部,快速重击迫,重复之,直至异物排出

海姆立克急救法教案

海姆立克急救法教案

一、教案简介教案名称:海姆立克急救法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海姆立克急救法的起源和发展。

2. 让学生掌握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 培养学生遇到紧急情况时的应变能力和自救互救意识。

教学重点:1. 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操作步骤。

2. 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1. 海姆立克急救法在实际操作中的正确运用。

2. 学生对紧急情况的判断和应变能力。

教学准备:1. 课件和教学视频。

2. 海姆立克急救法的道具(如模拟人等)。

3. 学生分组,每组选一名负责人。

二、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在紧急情况下如何救人。

2. 介绍海姆立克急救法:讲解海姆立克急救法的起源、发展及其重要性。

3. 讲解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操作步骤:步骤1:站立在患者身后,双手环绕患者腰部。

步骤2:一手握拳,拳头放在患者肚脐下方、胸骨上方。

步骤3:另一手抓住拳头,快速向上推压。

步骤4:重复推压,直至患者恢复正常呼吸。

4. 讲解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操作前,确保患者处于坐姿或半躺姿。

注意事项2:操作过程中,确保力度足够,但避免过度用力。

注意事项3:观察患者反应,如患者恢复正常呼吸,停止操作。

注意事项4:如患者仍无反应,立即拨打120求助。

5. 学生分组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练习,互相纠正不足之处。

6.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分享练习心得,总结海姆立克急救法的要点。

三、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提高了遇到紧急情况时的应变能力和自救互救意识。

在实际操作中,要注意力度和观察患者反应,确保正确运用海姆立克急救法。

四、课后作业1. 复习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 思考在家庭和学校中如何普及海姆立克急救法,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和总结,使学生掌握了海姆立克急救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幼儿园《海姆立克急救法》教案

幼儿园《海姆立克急救法》教案

幼儿园《海姆立克急救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幼儿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冷静应对的能力。

3. 教授幼儿正确的海姆立克急救操作步骤。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掌握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操作步骤。

难点:让幼儿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而正确地运用海姆立克急救法。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图片、视频、模型等。

2. 环境:安静、舒适、安全的学习环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和简短介绍,引导幼儿了解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基本概念。

2. 讲解:通过视频和模型,向幼儿演示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操作步骤,并详细讲解每一步的操作要领。

3. 练习:分组进行实践练习,让幼儿在模拟紧急情况下运用海姆立克急救法。

4. 总结:回顾学习内容,巩固幼儿对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掌握。

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看教学视频,巩固学习内容。

2. 评价:通过课堂练习和家庭作业,评估幼儿对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掌握程度。

注意:本教案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时请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延伸活动:1. 角色扮演:让幼儿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场景下的紧急情况,运用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救援。

2. 制作宣传海报:邀请幼儿和家长一起制作关于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宣传海报,提高大家对这项急救技能的认识。

七、教学反思:1. 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幼儿的反馈,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进度和方式。

2. 在实践操作环节,教师要确保幼儿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3. 教师应定期复习海姆立克急救法,确保幼儿能够长期记住并正确运用这项急救技能。

八、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掌握情况。

2. 通过家庭作业和课后实践,评估幼儿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海姆立克急救法的熟练程度。

3. 收集家长和幼儿的反馈意见,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内容。

九、教学反馈与改进:1. 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针对存在的问题给予指导和建议。

《爱的拥抱——海姆立克急救法》主题班会教案

《爱的拥抱——海姆立克急救法》主题班会教案

《爱的拥抱——海姆立克急救法》主题班会教案一、班会目的:通过主题班会,向小学生介绍海姆立克急救法,培养他们对于急救知识的意识和兴趣,提高他们的自救和互救能力,以应对紧急情况下可能出现的意外伤害。

二、班会对象:小学生三、班会教学目标:1. 了解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场景。

2. 学习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步骤和技巧。

3. 培养自救和互救的意识,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四、班会学情分析:小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强烈。

他们对于急救知识可能了解甚少,因此需要通过生动的方式呈现和引导,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参与度。

五、班会教学重难点:1. 重点:介绍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场景。

2. 难点:教授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步骤和技巧,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

六、班会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非常重要的知识——海姆立克急救法,它可以帮助我们在紧急情况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你们对急救知识了解多少呢?学生:(举手回答)我知道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识,比如创伤处理和骨折固定。

老师:很好,你们已经有一些基础了。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是海姆立克急救法,它在突发呼吸和心跳停止的情况下非常有用。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步骤二:引入急救的重要性老师:生活中常常会发生一些意外情况,比如突发的伤病。

如果我们能够掌握一些简单的急救知识,就能在关键时刻给予及时的帮助。

这样,我们就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你们觉得这样重要吗?学生:(回答)是的,很重要!如果我们知道急救方法,就可以帮助别人,也能保护自己。

步骤三:介绍海姆立克急救法老师:海姆立克急救法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急救方法,它适用于突发性的呼吸和心跳骤停。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场景。

老师:请看屏幕上的图片,当一个人突然倒地不起来,没有呼吸和心跳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学生:(举手回答)我们应该呼叫急救电话!老师:非常好!呼叫急救电话是第一步。

海姆立克急救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

海姆立克急救技术【目的要求】1.掌握海姆立克急救技术适应证、物品准备、操作要点、操作程序。

2.了解海姆立克急救技术的原理和常见并发症。

3. 正确实施海姆立克急救技术,能口述海姆立克急救技术的注意事项。

【操作准备】1.护士准备着装整齐,符合要求。

2.物品准备①模拟人。

②无菌弯盘两个,无菌纱布两块。

③手电筒一个,记录卡、笔、表。

④速干手消毒剂。

⑤医用垃圾桶、生活垃圾桶。

3.环境准备安静整洁,光线适宜。

【操作步骤与考核标准】海姆立克急救技术操作步骤与考核标准【注意事项】1.如果患者呼吸道部分梗阻,气体交换良好,可以咳嗽,就不要用海姆立克急救技术了,应该鼓励患者用力咳嗽,并自主呼吸,一次有力的咳嗽通常可以排出异物。

2.海姆立克急救技术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也可能带来一定的危害,尤其对老年人,因其胸腹部组织的弹性及顺应性差,故容易导致损伤,如腹部或胸腔内脏的破裂、撕裂及出血、肋骨骨折等,故发生呼吸道堵塞时,应首先采用其他方法排除异物,在其他方法无效且患者情况紧急时才能使用该法,需要注意控制好合适的力度。

3.1岁-3岁的婴幼儿气道异物阻塞发生率较高,一旦发生窒息,必须立即急救,几乎没有送医院急救的机会。

4.切忌将婴儿双脚抓起倒吊拍打背部,这样做会增加婴儿颈椎受伤的危险。

5.腹部冲击,定位要准确,每次冲击要有明显的间隔;冲击时要注意防止胃反流所导致的误吸。

6.不要给一个只是部分气道阻塞的人击背,这样可能让阻塞物进入更深。

7.婴幼儿进食时,应避免哭闹、嬉笑,看护人不要惊吓或打骂孩子,防止食物吸入气道。

教育儿童避免把塑料笔帽、小块玩具等小物件放入口和鼻中玩耍,以免误吸入气道。

向家属宣传气道异物阻塞的危害性及易发原因。

3岁以内儿童食物(如:果冻、豆类、糖果、药丸、药片等)应尽可能捣碎,勿食带壳的食物,如瓜子、花生、豆类、桂圆等。

《急诊医学》思政案例教学设计——海姆立克急救法

《急诊医学》思政案例教学设计——海姆立克急救法
3.师生合作:正确识别-立即施救-方法正确,完成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操作。
4.真实案例分享:妈妈通过海姆立克急救法,成功挽救自己的孩子。
案例入
学生讨论
任务驱动
情景模拟
角色扮演
小组练习
视频观看
通过真实死亡案例和全国同类案例大数据分析,增强学生职业认同感和责任使命感。
通过学生对海姆立克急救实施的成功完成,真正诠释了“爱的拥抱”,“生命的拥抱”的意义。既培养了学生的“时间就是生命”的急救意识,又深刻认识了“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职业理念。
通过小视频生活案例进行思政升华:挽救生命,其实每个人都能做到,让我们秉承“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精神,给危难之人带去生存的希望!
《急诊医学》思政案例教学设计——海姆立克急救法
所在章
第二章院前急救
所在节
第二节现场急救技术实施-海姆立克急救法
思政元素
生命的拥抱--为生命接力--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
知识点
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正确识别和实施
育人目标
指导学生独立完成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实施,严格把控时间,强调抢救手法,培养学生“与时间赛跑”的急救意识和“为生命接力”的职业责任。
思政素材
授课形式
授课效果
1.真实案例分享:(1)湖北幼儿园5岁儿童午饭时食物卡喉窒息死亡;(2)浙江金华17个月大小的小孩因误吸花生窒息死亡。这种悲伤的事情经常发生在我们身边,听而不奇,屡见不鲜。
2.大数据支持:根据国家相关部门大数据统计,全国每年大约有5万人死于意外,在这5万人当中,约有3000人是死于气管异物抢救不及时、不正确。

海姆立克窒息急救法 教案

海姆立克窒息急救法 教案

海姆立克窒息急救法教案海姆立克窒息急救法教案一、简介海姆立克窒息急救法是一种有效的急救方法,用于处理窒息的紧急情况。

它可以迅速有效地清除气道阻塞,恢复呼吸功能,挽救生命。

本教案将介绍海姆立克窒息急救法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二、海姆立克窒息急救法步骤1. 确认窒息:观察患者,如果患者无法说话、呼吸困难,面色发紫,可能遭受了窒息。

及时采取行动十分重要。

2. 立即叫救护车:在开始急救之前,立即拨打紧急救护电话,以便专业医疗人员能够尽快到达现场。

3. 给予五次力量敲击:用手掌击打患者的背部,力度要适中,力求将阻塞物推出,每次击打间隔几秒钟。

4. 进行五次胸外按压:将患者平放在地面上,双手叠放在胸骨下方,用力向下按压胸部,每次按压深度约为5厘米,频率约为每分钟100-120次。

5. 检查患者口腔:小心地清除患者口腔中的任何可见异物,但不要盲目探索。

6. 口对口人工呼吸:将患者头部后仰,捏住鼻子并将嘴巴紧贴患者口唇,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每次呼气约为1秒钟,确保胸廓有显著起伏。

7. 重复按压和人工呼吸:持续进行按压和人工呼吸,每隔2分钟检查一次患者呼吸和心跳情况,并根据需要继续进行急救措施,直到救护车到达或患者复苏。

三、海姆立克窒息急救法注意事项- 确保自己的安全:在急救过程中,要注意自己的安全,避免可能的伤害。

- 保持冷静:处理窒息情况时要保持冷静冷静,迅速但有序地采取行动。

- 勿搅拌明显有害物体:如果明显有害物体可见,应避免随意搅拌,以免加重情况。

- 及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紧急急救只是临时措施,及时将患者送往医院寻求专业医疗帮助十分重要。

以上是海姆立克窒息急救法教案的基本内容,希望能对急救工作有所帮助。

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教案,具体执行时需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及时掌握并熟练掌握基本急救方法,可以提高救援窒息患者的效率和成功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布置
回顾课堂,总结要点;
课外练习,普及技能
1.通过学生展示来强化操作要点
2.课外进一步练习,向身边的人普及急救技能
通过导入阶段的街头采访可知,因为急救技能的普及率低下,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生命损失,因此作为医护工作者,有责任将技能学好学精,有义务向周围的人普及急救知识
四、板书设计
海姆立克急救法
一、异物卡喉的原因及临床表现
新授知识
动画展示,突破难点
视频示教,强化重点
1.利用呼吸道解剖的动画来展示异物卡喉致命性的原因,一目了然
2.利用图片强化急救操作的重点,并且以视频动作为示教,保证了学生操作的准确性
深入了解异物卡喉致命性的原因,利用动画使得复杂的解剖结构一目了然;利用图解和示教视频,向学生一再强化操作的要点。
课堂小结
《海姆立克急救法》教案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海姆立克急救法
课型
新授课
专业
中专护理(1411班)
年级
二年级
人数
60人
课时
1课时
一、教学目标Leabharlann 知识目标:掌握异物卡喉常见的原因、临床表现
技能目标:掌握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操作过程
情感目标:培养“掌握一项技能,挽救一条生命”的急救普及意识
教学重点: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操作过程
1.原因:吞咽食物时讲话、大笑、哭闹
2.临场表现:呼吸困难、呛咳,甚至窒息
3.常见卡喉异物:花生、瓜子、果冻、图钉、鱼刺等等
二、海姆立克急救技能操作
1.成人版:定位-剑突与肚脐之间;姿势-站于患者背后,握拳抵住患者,用力冲击腹部
2.婴幼儿版:5次拍背——扶于前臂上,头部朝下,支撑头部及颈部;掌根在两肩胛骨之间拍击5次
5次按胸——平卧,躺在两大腿上,面朝前;中指或食指,放在胸廓下和脐上的腹部,快速重击压迫,重复之,直至异物排出
教学难点:异物卡喉致生命危险的原因分析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示教视频、婴儿模型等
二、教学流程图
三、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设计理念
新课导入
播发视频,导入新课;
街头采访,发人深思
视频案例,展示异物卡喉的危害性;志愿者采访,急救技能普及率低下
异物卡喉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突发事件,但是由于处理不当,会危及到生命,通过志愿者采访,一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直观地展示了大众对急救技能的缺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