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物圈到细胞教案

合集下载

从生物圈到细胞高中生物教案大全

从生物圈到细胞高中生物教案大全

从生物圈到细胞高中生物精选教案大全教案从生物圈到细胞——高中生物精选教案大全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1.1.1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从宏观到微观,了解生物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

1.1.2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对生物学有更全面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1.1.3 引出细胞学说的概念,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1.2 教学方法1.2.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1.2.2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物圈与细胞之间的关系。

1.2.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合作精神。

1.3 教学内容安排1.3.1 介绍生物圈的概念和范围,让学生了解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

1.3.2 讲解细胞的概念,阐述细胞是生物圈的基本组成单位。

1.3.3 分析生物圈与细胞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到细胞对于生物圈的重要性。

第二章:知识点讲解2.1 生物圈2.1.1 生物圈的定义: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环境的总称。

2.1.2 生物圈的层次结构: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土壤圈。

2.1.3 生物圈的功能:为生物提供生存条件,维持生态平衡。

2.2.1 细胞的概念: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2.2.2 细胞的发现:显微镜下的细胞发现和理论阐述。

2.2.3 细胞的作用:生物圈中所有生物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

2.3 生物圈与细胞之间的关系2.3.1 生物圈是细胞的生存环境,为细胞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和条件。

2.3.2 细胞是生物圈的基本组成单位,生物圈的各种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3.3 生物圈与细胞之间相互影响,共同进化。

第三章:教学内容3.1 生物圈的认识3.1.1 生物圈的定义和范围: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环境。

3.1.2 生物圈的结构和功能: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土壤圈,提供生存条件,维持生态平衡。

3.1.3 生物圈的实例: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等。

3.2 细胞的认识3.2.1 细胞的概念和结构: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从生物圈到细胞的教案【5篇】

从生物圈到细胞的教案【5篇】

从生物圈到细胞的教案【5篇】从生物圈到细胞的教案(精选篇1)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一、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2、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3、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二、教学重难点:1、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是重点2、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是难点三、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求同存异讨论教学、自学指导法六、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稳定学生的情绪(二)、引入新课:问题:1、病毒是不是生物?2、病毒在细胞外不具备很多生命的基本特征,它是怎么复制的呢?3、冠状病毒在哪些细胞里面复制?(三)、问题讨论:1、浏览PPT上病毒的图片以及相关资料:2、组织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3、总结:小结上的内容,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在细胞外表现不出生命特征,说明细胞是生命的基本特征。

细胞的任何一部分脱离了细胞就不具有独立生存的能力,大分子物质也不具有生命的特征。

所以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问题:细胞能表现出哪些生命活动呢?指导学生阅读资料并进行小组讨论活动。

(四)、分析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学生自学资料并思考讨论实例一:草履虫除了分裂和运动,还能摄食、排泄、生长、应激;实例二:精子和卵细胞作为桥梁,胚胎发育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分化有关系; 实例三:缩手反应的结构基础,强调多重分化细胞之间的协调合作;小结:细胞是生命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一个细胞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是在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上实现各种的生命功能;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

(五)、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1、快速阅读并速记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找学生上黑板板书这九个层次:2、依次讲解生命系统的几个层次,尤其是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概念3、强调单细胞生物,高等植物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与动物的区别小结:生命系统的宏观结构层次为生物圈,微观层次为细胞,各层次都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但彼此又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各层次之间紧密联系互相配合成为一个整体。

从生物圈到细胞高中生物教案

从生物圈到细胞高中生物教案

从生物圈到细胞高中生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生物圈的概念和范围,掌握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2. 认识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理解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3. 了解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及其组成成分。

4. 能够分析生物圈内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1. 生物圈的概念和范围: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所有的生态系统。

2. 生态系统的类型及组成: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3. 细胞的概念和重要性: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所有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

4. 生物圈内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圈内的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生物圈的概念、范围和生态系统的类型。

2. 难点:细胞的概念和重要性,生物圈内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引导学生思考生物圈和生态系统的关系。

2. 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探讨生物圈内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4. 运用案例分析法,讲解细胞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1. 导入新课:提问学生对生物圈和生态系统的理解,引导学生思考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讲解生物圈的概念和范围,通过多媒体展示生物圈的图像,帮助学生形象理解。

3. 介绍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及其组成成分,让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4. 分析生物圈内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到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5. 讲解细胞的概念和重要性,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细胞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生物圈和生态系统的关系,以及细胞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描述一个生态系统,并分析其中的生物与环境关系。

六、教学延伸与拓展1. 讨论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分析如何保护生物圈和生态环境。

1.1从生物圈到细胞教案

1.1从生物圈到细胞教案

1-1 从生物圈到细胞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2)举例说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2、过程与方法:学会探究和分析的方法和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科学分析的乐趣,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2、教学难点: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三、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四、教学方法:讲授法、循序渐进的引导法五、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播放2003年爆发的非典型肺炎事件,引起学生兴趣和注意力。

(3min)师:同学们知道引起非典型肺炎的病菌是什么吗?生:病毒师:对,是一种冠状病毒。

那么请同学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病毒是不是生物生:是生物师:那么病毒是否有细胞结构生:没有细胞结构师:非常好。

那么既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它是如何进行生长繁殖呢?那么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细胞,探讨从生物圈到细胞的奥秘。

板书:第一章走进细胞新课:师:PPT放映病毒的图片,请同学们思考以下病毒的基本特征有哪些?生: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核酸核心师:病毒如何生长繁殖?生:寄生在宿主细胞内师:那么宿主细胞是活细胞还是死细胞?生:活细胞师:为什么是活细胞,死细胞可以吗?生:不可以,活的宿主细胞可以给病毒提供生长繁殖所需要的物质。

师:好,也就是说,病毒尽管不具有细胞结构,但它可以寄生在活细胞中,利用活细胞中的物质生活和繁殖。

那么我们可以说,像病毒这类无细胞结构的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那么,请同学们思考,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其生命活动与细胞有怎样的关系呢?板书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三个总结完再板书)1、非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病毒PPT播放草履虫的活动图。

师:通过观察,同学们发现了草履虫的那些活动?生:运动、摄食、呼吸、生长、繁殖师:很好,草履虫是一种。

单细胞生物,它的的生命活动是离不开细胞的,而且,单细胞的一个个体就是一个细胞,,同学们思考还有哪些单细胞生物?生:变形虫、衣藻、酵母菌、眼虫、大肠杆菌等师:好,这些都是单细胞生物,如果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就不可能完成这些生命活动,因此说,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板书:2、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从生物圈到细胞》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从生物圈到细胞》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第1章走近细胞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一、教学目标:知识方面1、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

2、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情感态度方面1、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二、教学重难点: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是重点;说出生命系统的层次是难点。

三、教学用具:ppt幻灯片四、课前准备:让学生收集关于冠装病毒相关的资料。

五、教学课时:1课时七、板书设计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一、为什么说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三、小结: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八、布置作业基础:1.病毒没有结构,只有依赖才能生活。

>2.在你和父母之间,(细胞)充当遗传物质的“桥梁”。

胚胎发育与细胞、有关。

3.HIV是病毒的缩写,它可感染人体的细胞,导致人体的降低。

细胞受损会导致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上述1、2、3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

单细胞生物,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多细胞生物依赖密切合作,共同完成。

4.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为:细胞→→→→→→→→。

其中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多细胞植物没有层次。

单细胞生物的细胞既是层次,又是层次。

5.种群是指在内,。

群落是指内中的集合。

生态系统是由与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6.高倍镜的使用方法是:先用低倍镜找到观察的目标,看清后将要观察的物象移至,转动换上高倍镜,调整和使视野明亮适宜,再调节直至物象清晰。

变式训练:1、流感病毒和HIV的生存和复制繁殖的场所必须是()A、无机环境B、富含有机质的环境C、生物体内的细胞间质D、生物体的细胞内2、以下表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范围由小到大的顺序正确的是()A、个体→细胞→种群→生态系统B、细胞→种群→个体→群落C、个体→群落→种群→生态系统D、细胞→个体→种群→群落3、下列关于细胞与生命活动的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草履虫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B、病毒的生命活动可以离开细胞C、细胞内的生命大分子没有生命D、单细胞生物的一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4、在一颗倒伏的朽木上,生长着蕨类、苔藓、真菌、蚂蚁等生物,这些生物构成了()A.种群B.群落C.生态系统D.生物个体5、以下可称作生态系统的是()A.一个湖泊中的浮游生物和所有分解者B.烧杯中的取自池塘的水、泥土和浮游生物C.一个池塘中的所有水蚤和分解者D.一个鱼缸中的所有金鱼和水草。

从生物圈到细胞教案

从生物圈到细胞教案

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举例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2.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有哪些。

2、能力目标: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细胞是构成生物圈中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2.形成对生物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1.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三、教学难点认识并区分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四、教学用具多媒体电脑、投影仪、黑板。

五、教学过程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原因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教师:大家知道为什么草履虫叫做草履虫吗?是因为它的样子酷似以前人们穿的草鞋。

对于草履虫我们只知道它是单细胞生物,其余知之甚少,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草履虫。

大家看课本第二页左下角,左边是草履虫的运动,右边是草履虫的分裂。

仔细观察,然后告诉老师,你们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1、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

只要有一个细胞组成。

2、中间有一个长梭形的细胞核。

3、生命活动的完成只靠一个细胞来完成。

4、细胞分裂是从中间一分为二。

……通过对草履虫的介绍,在了解教师:讲解草履虫的进食、运动、消化、分裂,并提出疑问:如果草履虫的细胞结构被破坏,还能表现出运动摄食等生命特征吗?教师:讲解单细胞生物共有的一些基本特点:1、形态结构: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2、生活方式:大多数生活在水中3、生殖方式:分裂生殖不能。

所以得出结论: 单细胞生物要想表现出相应的生命特征,必须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

也就是说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教师:观察课本第三页例二。

大家说人是由什么发育而来的呢?很多高等的生物都是由单细胞的受精卵发育而来的,这又说明了什么呢?通过观察图片,我们发现人是由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形成的。

说明多细胞生物也是起源于一个单细胞。

教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例三,缩手反射。

讲解缩手反射,以及反射弧的结构。

从生物圈到细胞教案

从生物圈到细胞教案

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教案一、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

2.举例说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3.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2.教学难点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三、教学策略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生物圈中的生物尽管多种多样,千姿百态,但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并且有的生物就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即使是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也必须依赖活细胞生活。

因此,从宏观的生物圈逐级深入到微观的细胞,有利于学生用全局的、系统的观点来认识生物界。

同时,从细胞到生物圈这些生命系统的各个结构层次,是本模块和其他模块将要逐一研究和学习的内容。

本节教学建议用1课时。

本节在教学上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选择SARS病毒作为“问题探讨”的素材,是基于以下两点理由。

(1)SARS病毒给人类的健康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是学生经历过并且相对比较熟悉的一类病毒,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病毒不是一个细胞,不具有细胞的结构,但它不能离开活细胞而独立生活,选择SARS 病毒侵害人体肺部细胞作为“问题探讨”的素材,有助于服务“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主题。

因此,在教学时应注意将病毒与细胞联系起来,但不宜要求学生深入学习SARS病毒的相关知识。

教师可以展示SARS病毒的电镜照片或模式图、SARS患者肺部X光片示弥漫性阴影图,引导学生回顾初中学习过的病毒的结构组成,并与细胞作简单比较。

同时探讨教材中的两个问题,达成“像病毒那样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也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的认识。

关于让学生理解“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观点,教材中的资料分析已比较全面,分别是从生命特征的不同方面,不同生物体的不同生命活动等来论证这一观点的。

下表反映了编者的意图。

表3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实例由于本资料中的一些事例是义务教育阶段七年级涉及的内容,因此,在分析本资料时,除按照教材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外,教师还可以补充一些问题供学生思考。

《从生物圈到细胞》教案

《从生物圈到细胞》教案

一、教案简介本教案以生物圈的宏观与细胞的微观为两条主线,让学生了解生物圈与细胞之间的关系,掌握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圈的概念和范围,认识生物圈对生物生存的重要性。

2. 掌握细胞的基本结构,理解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3. 探究生物圈与细胞之间的关系,认识生物圈与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5. 增强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培养科学思维和探究精神。

三、教学内容1. 生物圈的概念和范围2. 生物圈对生物生存的重要性3. 细胞的基本结构4. 细胞的功能5. 生物圈与细胞之间的关系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2. 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生物圈和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4. 开展实验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5. 采用总结归纳法,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生物圈和细胞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生物圈与细胞之间的关系。

2. 讲解生物圈的概念和范围,阐述生物圈对生物生存的重要性。

3. 介绍细胞的基本结构,讲解细胞的功能。

4. 分析生物圈与细胞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它们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5.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思考和感悟。

6. 开展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生物圈与细胞之间的关系。

7. 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布置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生物圈和细胞的理解。

六、教学评价1. 知识掌握:学生能准确描述生物圈的概念和范围,理解生物圈对生物生存的重要性。

2. 能力培养:学生能观察并分析细胞的基本结构,了解细胞的功能。

3. 思考与探究:学生能探究生物圈与细胞之间的关系,认识它们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4. 小组讨论:学生能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生物圈到细胞》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

2.举例说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3.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2.教学难点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三、教学过程〖章引入〗让学生阅读第一章走进细胞的引入,让他们体会一下学习细胞的好处。

〖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学生边思考边回答。

〖生答师提示〗1.提示:病毒尽管不具有细胞结构,但它可以寄生在活细胞中,利用活细胞中的物质生活和繁殖。

2.提示:SARS病毒侵害了人体的上呼吸道细胞、肺部细胞,由于肺部细胞受损,导致患者呼吸困难,患者因呼吸功能衰竭而死亡。

此外,SARS病毒还侵害人体其他部位的细胞。

〖问题〗以“本节聚焦”引起学生的注意思考。

〖板书及问题〗一、为什么说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列表说明(板书)〗选列出问题空表,学生一边阅读课本一边填写,教师总结。

表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实例
〖思考与讨论〗1.提示:草履虫除能完成运动和分裂外,还能完成摄食、呼吸、生长、应激性等生命活动。

如果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草履虫不可能完成这些生命活动。

2.提示:在子女和父母之间,精子和卵细胞充当了遗传物质的桥梁。

父亲产生的精子和母亲产生的卵细胞通过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在子宫中发育成胚胎,胚胎进一步发育成胎儿。

胚胎发育通过细胞分裂、分化等过程实现。

3.提示:完成一个简单的缩手反射需要许多种类的细胞参与,如由传入神经末梢形成的感受器、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传出神经元、相关的骨骼肌细胞,等等。

人的学习活动需要种类和数量繁多的细胞参与。

由细胞形成组织,由各种组织构成器官,由器官形成系统,多种系统协作,才能完成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涉及到人体的多种细胞,但主要是神经细胞的参与。

4.提示:例如,胰岛细胞受损容易导致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脊髓中的运动神经元受损容易导致相应的肢体瘫痪;大脑皮层上的听觉神经元受损可导致听觉发生障碍,等等。

5.提示:例如,生物体的运动离不开肌细胞;兴奋的传导离不开神经细胞;腺体的分泌离不开相关的腺(上皮)细胞,等等。

〖板书〗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问〗地球上的生命系统可以分为那些层次?为什么说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列表说明(板书)〗选列出问题空表,学生一边阅读课本一边填写,教师总结。

表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思考与讨论〗1.提示:如果把龟换成人,图中其他各层次的名称不变,但具体内容会发生变化。

例如,心脏应为二心房、二心室;种群应为同一区域的所有人,等等。

应当指出的是,生物圈只有1个。

如果换成一棵松树,图中应去掉“系统”
这个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种群的具体内容也会改变。

如果换成一只草履虫,细胞本身就是个体,没有组织、器官、系统等层次。

2.提示:细胞层次;其他层次都是建立在细胞这一层次的基础之上的,没有细胞就没有组织、器官、系统等层次。

另一方面,生物体中的每个细胞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能独立完成一系列的生命活动,某些生物体还是由单细胞构成的。

3.提示: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是一个系统,但不是生命系统,因为生命系统能完成一定的生命活动,单靠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是不可能完成生命活动的。

〖小结〗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