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定位方法[1]

合集下载

空间定位方法

空间定位方法

1.经纬网定位法(绝对定位法)地球上任何一个地区的区域位置都可以通过一组具体的经度和纬度来确定。

利用经纬网进行定位是区域定位中最常见、最准确的方法,也是近几年高考的重点。

这种定位方法要求在区域地理的学习中,不仅要脑中有图,而且要胸中有网(经纬网),要用经纬网覆盖脑中的地图,特别要注意掌握地球上一些重要的经线2.主要经纬线及附近的地理事物(1)主要经线及附近的地理事物0º经线:穿过欧洲和非洲西部。

附近的地理事物有伦敦、巴黎(Oº经线东侧)、地中海、撒哈拉沙漠、几内亚湾等。

东经30º:穿过欧洲中部、非洲东部。

主要的地理事物有摩尔曼斯克(30ºE东侧)、莫斯科(30ºE东侧)、东欧平原和波德平原交界处、黑海、小亚细亚半岛(西侧)、地中海、开罗、尼罗河、东非高原(西侧)、南非高原(东侧)等。

通过这些重要的经纬线建立基本经纬网,通过各大洲及重要国家的大致经纬度范围以及这些国家的位置关系来进行空间定位。

3.海陆位置定位法(相对定位法)在区域地理复习中,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记住所有事物的经纬度。

在记住主要经纬线附近地理事物的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识记一些重要的地理事物(如大洲、大洋),然后以其为参照系,利用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进行区域定位,因此海陆位置定位法也称为相对定位法。

地球上有七大洲和四大洋,每个区域周围的海陆分布是固定的,可以利用这种海陆位置的固定性进行区域定位。

利用海陆位置定位,必须在复习时记住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状况。

如亚洲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与大西洋不直接相邻。

北美洲北临北冰洋,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等。

太平洋被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南美洲和北美洲包围,大西洋被欧洲、非洲、南极洲、南美洲和北美洲包围;印度洋被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和非洲包围;北冰洋被亚洲、欧洲、北美洲包围等。

除了七大洲和四大洋外,世界一些重要的海、海湾、海峡也是进行海陆位置定位的重要参照系。

空间定位几种常用的空间定位技术

空间定位几种常用的空间定位技术

△t3为信号 传播时间改正 ,从激光脉冲离开测距仪至到达卫星间的时间 , △t3=S/c
3)大气延迟改正
4)卫星上的反射棱镜偏心改正
5)潮汐改正
h
12
五、SLR的用途现状及前景
1、激光测卫站
1)中国已经建立的武汉、上海、长春、北京和昆明等5个激光测卫站。 2)流动激光测卫站:乌鲁木齐,拉萨
长春
TROS, Urumqi, China
h
5
§4.3、激光测卫和激光测月
一、激光测卫(SLR) 2、原理(续) D=C.⊿t/2+ ⊿D ⊿D为测距改正数
激光测距 仪
带反射棱镜的激光 卫星
h
6
§4.3、激光测卫和激光测月
二、激光测距卫星
1、激光测距专用卫星 Lageos卫星 Starlette卫星
Starlette
h
7
§4.3、激光测卫和激光测月
背景的噪声,从而大大提高信噪比。 ⑶激光的发散角极小,在很远的距离上光能量仍能集中在一个很
小的范围内,有的激光测距系统发散角只有2″,在月球表面上 光斑直径也只有4km。
h
4
§4.3、激光测卫和激光测月
一、激光测卫测距原理
2、原理
用安装在地面测站的激光测距仪向安 装了后向反射棱镜的激光卫星发射激光脉 冲信号,该信号被棱镜反射后返回测站, 精确测定信号的往返传播时间,进而求出 仪器到卫星质心间的距离的方法和技术称 为卫星激光测距或激光测卫( SLR:Satellite Laser Ranging) 。目前的 测距精度可达1cm左右
三、人卫激光测距仪 1 激光仪分类 1)按激光类型来分 脉冲式 相位式激光测距仪:是用无线电波段的频

六点定位原理范文

六点定位原理范文

六点定位原理范文一、背景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于室内定位系统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传统的卫星定位系统(GPS)在室内定位上并不准确,因为信号会受到建筑物的干扰而变弱。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六点定位原理,通过在建筑物内安装多个参考点来增强信号的强度和准确性。

二、原理移动设备在进行定位时,会通过接收设备收集到这六个参考点的信号强度。

根据信号强度的变化,系统可以计算出移动设备距离参考点的相对位置。

通过对这六个相对位置进行三角定位计算,可以得出移动设备的三维坐标。

具体来说,六点定位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参考点安装:首先,在建筑物内选择合适的位置安装六个参考点。

这些参考点可以是Wi-Fi接入点、蓝牙信标或其他无线通信设备。

2.信号收集:移动设备在进行定位时,会通过接收设备收集到这六个参考点的信号强度。

通常使用无线通信模块(如Wi-Fi模块)进行信号收集。

3.信号处理:接收设备将收集到的信号强度传输给定位系统。

定位系统将对这些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计算出移动设备相对于参考点的位置。

4.三角定位计算:根据得到的相对位置信息,定位系统利用三角定位算法计算移动设备的实际坐标。

5.定位结果输出:计算完成后,定位系统将移动设备的坐标信息输出到相应的终端设备上。

三、应用1.室内导航:通过六点定位原理,移动设备可以在室内环境中进行准确的导航。

例如,人们在商场、机场等大型建筑物内可以通过手机APP导航,定位到具体的商店、登机口等目的地。

2.室内定位服务:六点定位原理可以提供个性化的室内定位服务。

例如,根据用户的喜好和位置,系统可以推荐附近的餐厅、商店等服务设施。

3.室内监控:六点定位原理也可以用于室内监控系统。

通过将摄像头与参考点进行关联,系统可以实时监控建筑物内的人流和安全状况。

4.室内定位分析:六点定位原理还可以用于室内定位数据的分析。

通过收集和分析用户的位置数据,可以对室内环境进行优化和改进,提供更好的用户服务和体验。

地理区域定位方法与技巧(jiaoan)

地理区域定位方法与技巧(jiaoan)

10°
大自流盆 地 低矮的高原 珀斯
大 分 水 岭 悉尼 堪培拉
塔斯马尼亚岛
40°
120°
150°
180°
0° 非洲 大 西 洋
60°W 南 美 洲 长城站
印 度
中山站 洋
90°
90°



大 洋 洲
180°
梵蒂冈
罗马
撒 丁 岛 塔兰托 西西里岛
20°W

30°E
冰岛 60°N
俄 罗
北海
60°N

方法技巧

区域定位是区域特征分析的前提,在进行定位时 一般有以下四方面要求: • 第一,确定地理事物的地理坐标; • 第二,确定东西、南北半球位置、海陆位置 等; 第三,判断地理事物所在的区域或范围; • 第四,判断地理事物具体的名称。这既是区域定 位的重要依据,又是区域定位的重要内容。
区域空间定位的常用方法
气候特征,地形特征
下图为世界人口最多、密度最大的岛
屿,以山地丘陵为主,山间多宽广盆地,森林覆 盖率为23%
(1)该岛屿是
岛。结合城市M降水资料
表,归纳城市M的降水特征、并分析其成因。
月份 降雨量 (毫米) 月份
降雨量 (毫米)
1 384.7 7 80.8
2 309.8 8 84.2
3 200.3 9 79.0
130°
140° 45°
日本海
朝鲜半岛
东京
朝鲜海峡
北九州 横滨
35°
中南半岛
20°
新加坡
马来群岛

雅加达
爪哇岛
100°
120°
克什米尔 东北风 喜马拉雅山脉

空间定位三大技法

空间定位三大技法

空间定位三大技法河南省渑池高中上官书庆 (472400)任何一种地理事物、现象的分布及其发生、发展、演变的规律、特点、成因等最终都要落实到具体的区域,且在特定的背景条件下形成特定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并形成特定的区域发展格局和地域联系方式。

因此区域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地理学因地制宜思想的核心与关键。

以各种形式的区域图为载体考查相关地理原理和能力一直是高考命题的重要形式,而解答这类题的最关键的一步就是空间定位。

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总结出空间定位三大技法,旨在帮助考生突破空间定位这一“瓶颈”,在地理高考中夺取高分。

技法一:经纬定位,海陆相对1、经纬度定位这种定位方法要求我们熟悉重要地理事物的经纬度位置,做到“胸中有图,胸中有网(经纬网)”,一网定天下。

大范围要关注一些重要的经纬线穿过的半球、大洲及重要地区或国家的位置,特别是全球性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如2014年全国卷Ⅱ第3—5题图(图1)。

小范围要重视经纬线穿过小区域内的山脉、河流及主要地形区等,如2014年全国卷Ⅱ第37题图(图2)。

图1 图22、海陆位置定位利用海陆位置定位,必须熟悉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状况。

如亚洲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

每个区域周围的海陆分布是固定的,有的地理事物位于大陆内部,有的地理事物位于大陆东部或西部(临海),有的被海洋包围(如岛屿),利用这一特性可以确定地理事物的大致位置。

除此之外,一些重要的海域、海湾、海峡也是定位的重要参考系。

3、相对位置定位在地图上,可以通过某已确定的地理事物与周围相关地理事物在方向、距离上的比较,确定它的区域位置。

如能确定某高原东部为太行山,即可确定其为黄土高原。

在我国的地形分布中,由两大走向的山脉(如图3)构成了主要地形的分布骨架,可根据示意图回顾山脉两侧的地形区。

图3 图4技法二:轮廓特征,弯曲记清世界上每一个区域,大到一个大洲、大洋,小到一个湖泊、一条河流,都有一定的轮廓特征。

大班幼儿二维空间定位与转换教案,让小朋友轻松掌握此技能

大班幼儿二维空间定位与转换教案,让小朋友轻松掌握此技能

二维空间定位是幼儿的数学学习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幼儿园大班数学学习计划中的一环。

幼儿在学习二维定位时,需要了解平面图形的组成、位置关系和转换等知识,这将对他们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因此,制定一份针对大班幼儿的二维空间定位与转换教案,帮助幼儿轻松掌握该技能是非常必要的。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目标让幼儿能够:1.认识平面图形中的点、线、面的基本概念。

2.掌握平面图形中点和线的基本属性和位置关系,并能通过观察、描述确定它们的位置。

3.认识平面图形的基本类型(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并能简单地进行分类和区分。

4.掌握空间图形的基本组成和分类,并能通过观察、描述确定它们的位置。

5.掌握平面图形的基本变换和操作(翻转、旋转、平移等),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变换操作。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面图形中的点、线和面。

2.平面图形中点和线的基本属性和位置关系。

3.平面图形的基本类型(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等)。

4.空间图形的基本组成和分类。

5.平面图形的基本变换和操作。

三、教学方法1.游戏性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与活动带动幼儿的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引导幼儿思考和探究实现学习的自主化。

3.沟通式教学法:通过与幼儿的交流互动,促进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和有效沟通。

四、教学活动第一节:活动目标:“谁最聪明,谁能找到最多的图形”1.将一些平面图形分别放在教室内,为保证游戏公平,每个组都分别有相同数量的图形。

2.老师给学生解释游戏规则:每组分别到外面的小黑板上选择一个图形,当选中以后,不能再选相同的图形。

3.如果有选不出图形的小组,老师将给予提示。

4.比赛的目的:选完图形后要说出图形的名称并用尺子测出图形的长与宽。

5.谁的分数最高,谁就是赢家,得到老师特别准备的小礼物。

第二节:活动目标:“这是啥形状?”1.老师找出一些常见的几何图形,并拿出它们的图案图片进行展示。

在抽中每一张图片时,要求幼儿对图片中的几何形状进行认知。

空间定位常用的方法

空间定位常用的方法

空间定位常用的方法空间定位是指确定或描述一个物体、地点或区域在空间中的位置。

在现代科技发展中,空间定位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应用到许多领域,如导航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无人机等。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空间定位方法。

1.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一种利用卫星来确定地面位置的技术。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GPS系统(全球定位系统)。

GPS系统由一系列的卫星组成,这些卫星通过向地面发射信号,接收者可以根据接收到的信号计算自己的位置。

除了GPS系统,还有其他类似的系统,如俄罗斯的GLONASS系统、欧洲的伽利略系统和中国的北斗导航系统。

2.蜂窝定位蜂窝定位是一种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定位方法。

当移动设备连接到移动通信基站时,可以根据基站的信号强度和时延来确定设备的位置。

这种方法在城市等人口密集区域的定位准确度较高,但在偏远地区或者信号弱的地方可能无法使用。

3.WiFi定位WiFi定位利用WiFi信号的特征来确定设备的位置。

当设备连接到WiFi网络时,可以通过测量设备与WiFi访问点之间的信号强度、多径效应和时延等参数来进行定位计算。

与蜂窝定位相比,WiFi定位的准确度更高,尤其在室内定位场景中表现突出。

4.惯性导航惯性导航是一种利用惯性传感器(如加速度计和陀螺仪)来测量物体运动状态的定位方法。

通过测量物体的加速度和角速度,可以计算出物体相对于起始位置的位移和方向。

惯性导航特别适用于没有外部参考的环境,但是其缺点是误差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积累。

5.多基站定位多基站定位利用多个移动通信基站的信号来确定设备的位置。

通过测量不同基站的信号强度和时延,可以使用三角测量或其他定位算法来计算设备的位置。

多基站定位的准确度取决于基站的分布和信号的强度,通常比蜂窝定位更准确。

总结起来,空间定位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

其中,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蜂窝定位、WiFi定位和多基站定位是目前常用的方法,它们各自在不同的场景中有着优势和局限性,可以根据具体应用来选择合适的定位方法。

空间位置的判断

空间位置的判断

空间位置的判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空间位置的判断是非常重要的。

无论是在导航时找到正确的道路、在户外活动中找到朋友、或者在设计室内空间时合理布局家具,准确判断空间位置都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空间位置的判断方法和技巧。

一、方向感的培养拥有良好的方向感是判断空间位置的基础。

有些人天生具备良好的方向感,而有些人则需要通过后天的训练来提高。

以下是一些培养方向感的方法:1.注意观察周围环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时时刻刻观察周围的街道、建筑物等,特别是那些有特点和熟悉的地方。

通过对环境的观察,我们可以更好地记住一些地方的位置。

2.勤于使用导航工具。

在现代社会,有许多导航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准确地找到目标位置。

但是,如果过分依赖导航工具,我们会变得对空间位置的判断能力变差。

因此,在使用导航工具的同时,我们也要多留意周围的环境,增加自己的观察力和判断能力。

3.练习方位感游戏。

例如,在户外进行方位感游戏,组织朋友之间的定向比赛等。

通过这些游戏,我们可以培养自己对方向的敏感度和判断能力。

二、使用参照物在进行空间位置判断时,使用参照物是非常有效的方法之一。

参照物通常是我们熟悉的地标或明显的物体,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自己的位置。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参照物的例子:1.建筑物:我们可以利用熟悉的建筑物来判断自己的位置。

例如,在一个陌生的城市,如果我们看到了一个著名的建筑物,那么我们可以借助这个建筑物来判断自己的方向和位置。

2.地标:地标是指那些在某个区域内非常著名的标志性建筑或物体。

例如,在一个公园中,我们可以使用公园内的喷泉、纪念碑等地标来帮助我们确定自己的位置。

3.路标:路标是指在道路上设置的指示方向和距离的标志。

我们可以依靠路标来判断自己的位置,特别是在外出旅行或者在陌生道路上驾驶时。

三、使用导航工具现代科技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许多高效的导航工具,如智能手机导航、GPS等。

通过这些工具,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获取准确的空间位置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间定位方法导航链接:说明:蓝色文字的标题有文章链接,点击就可以进入,子目录的内容翻页即可看见一、【考情分析】1.考点透视2.高考回眸3.高考预测4.复习重点二、【知识结构】三、【考点突破】1.经纬网定位法(绝对定位法)2.主要经纬线及附近的地理事物3.海陆位置定位法(相对定位法)4.区域轮廓定位法5.地理景观定位法6.文字资料定位法7.图例、注记定位法8.综合定位法四、【图表解读】五、【方法与规律】1.掌握重要的经线和纬线2.抓住地图上的特征地物3.抓住地理事物的空间联系4.充分利用地理景观图5.根据特定的地理数据定位6.根据特定地理事物的分布定位7.根据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定位8.根据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原理来定位9.用图例、注记、比例尺等图中信息辅助判断10.用题目中的文字提示信息辅助判断六、【高考体验】七、【能力提高】【参考答案】八、【知识拓展】一、【考情分析】1.考点透视2.高考回眸本单元是世界地理的基础,其高考命题与高中地理联系密切,单纯命题出现得很少。

一些常见的地名如海洋、海峡、海湾、大陆、半岛、岛屿、山脉、平原、盆地、河流、人种、民族、语言与宗教都是应该记住的,但更主要是从宏观掌握世界大的地形单元、宗教等的基本特征及分布。

⑴呈现局部地区轮廓图(含剖面图).要求判断并说出图中相应的山脉、海峡、半岛等名称。

一般比较侧重于记忆层次的能力要求。

例如,1998年全国高考第36题,考查到了苏门答腊岛、马六甲海峡等内容,虽然这道题与热点相结合.但都是在世界地理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命题的。

再如2004年全国文综卷Ⅱ第36题和2002年全国高考第40题的地理部分也属于此类命题。

⑵民族与宗教矛盾引发的地区冲突.在近几年有所加剧,这方面的知识也能与政治、历史学科相融合,成为高考命题的热点。

例如,巴以冲突、克什米尔问题、波黑战争等都是复习的重点地区。

⑶中亚地区由于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石油资源丰富、战略位置重要,成为美、俄和我国外交重点,也成为高考命题的重点地区。

例如.2002年全国高考题第36题,就考查了我国北疆伊犁河谷和哈萨克斯坦东部这一地区的气候和水文状况。

2004年全国文综卷第36题,以中亚地区的“白风暴”为切入点考查世界区域判断等知识。

此类题既回避了中亚的咸海、里海这些都能复习到的知识点,又把我国西部开发与中亚这一热点相结合。

⑷东南亚地区由于东盟的扩张,可能形成“10+3”的经济联盟,也变得炙手可热。

例如,1998年全国高考第36题就结合厄尔尼诺和印度尼西亚的森林大火,考查了东南亚的部分地区。

2005年春季北京文综卷第39题就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考查东南亚有关知识。

⑸南亚地区由于印巴冲突、宗教矛盾突出而成为世界上的一个热点地区。

在近几年的高考中,这一地区都没有大题出现,但由于它与我国相邻,与政治和历史很容易综合。

因此.在今后的复习中应多加注意。

⑹西亚地区及周边伊斯兰教的分布是多年的老热点,石油价格动荡、巴以冲突升级、美国打击阿富汗、美国对伊拉克的战争等,使这一地区重新成为重点地区,复习时要侧重西亚的地理位置、资源(石油与水)、地形与宗教等。

例如,2002年全国春季高考第36题,考查的是红海与波斯湾之间的地区。

2003年上海高考第21~23题,仍考查的是波斯湾的地缘政治、能源问题。

2004年北京文综卷第5~7题,考查了西亚的伊斯兰教代表性建筑及其气候特点。

⑺欧元的顺利流通和发行标志欧盟正式成为一个强大的经济实体,也使欧盟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和地位日趋提高,从而使该区成为高考的重点、热点地区。

例如,2002年全国高考第1~7题,就把政治和地理学科综合在一起,通过欧元的流通,考查了它对世界金融格局的影响。

主要考查的国家有以下几个:①美国美国是世界头号经济大国,同时也是世界资本输出输入最多的地区和世界金融中心,在国际贸易和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北美即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工业区,而且在高科技领域(高技术产业)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同时加上美国的国内政治体制和军事之国推行霸权主义,加上“9·1l”事件,美国对伊、阿进行军事打击等,使其成为世界热点地区。

侧重复习美国的民族和种族主义现象,美国的工业和城市分布、工业和人口迁移、对外贸易等。

例如2001年上海卷第30题,考查了英国和美国工业分布的对比。

2004年上海卷第7题考查美国寒潮的形成。

②英国、德国与欧盟欧元的顺利流通和发行标志着欧盟正式成为一个经济实体,其经济能力仅次于美国,强于日本。

欧盟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区域化的先驱和典范,现在欧盟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和地位也日趋提高。

德国是欧盟最大的工业国,在欧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英国与欧盟的特殊关系,使之处于特殊地位。

2001年的阿富汗战争和印巴冲突都是英帝国主义当年的恶果再现,加上英国在阿以、印巴的调停中的作用和特殊地位。

英、德与欧盟成为重点、热点地区。

复习侧重于欧洲的气候、农业、地形条件及英国、德国的经济,例如,2002年全国文综卷,考查欧盟对世界金融的影响;2004年上海卷21~25题,考查英吉利海峡及其他沿岸国家。

③日本、中国和韩国上海合作组织、亚太经济合作会议、日本的政局变化、日韩世界杯、北京申奥成功,加上非典型肺炎的蔓延,使得日本、中国、韩国重新被人们关注,侧重复习西太平洋地区的气候、工业发展以及上海、北京、首尔、东京等城市。

例如2002年上海卷26~28题,就以世界杯32支进入决赛的球队为背景材料。

④阿富汗、伊拉克、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等国石油价格动荡、巴以冲突升级、美国打击阿富汗、美国打击伊拉克等,使这一老热点又重新成为重点地区,侧重复习西亚的地理位置、资源(石油与水)、地形与宗教等。

⑤俄罗斯近几年来,随着俄政坛的趋向稳定,俄实力大幅提升,在地缘冲突中又重新发挥重要作用,要注意这一热点地区。

如2003年上海高考第1、17题,2004年上海卷第13题考查了俄罗斯海洋线的航运价值。

3.高考预测1.世界地理概况是区域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年高考题的最终落脚点。

学好世界地理概况是考好地理的前提。

世界海陆概况是了解和认识世界面貌的基础;气候是地理环境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也是最活跃的因素;自然资源是人类进行工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是人类与环境的纽带和桥梁;居民和人口是有关人类自身的一些人文地理的概述。

2.分区地理是总论的延伸,是各地理要素的详细化和典型化的过程。

它主要阐述了各大地理单元的自然环境与经济、人文特征。

因其既有区域性特征,又有综合性的特点,最能考查地理记忆、理解、应用的能力,又能考查地理思维方法,因此成为高考题的落脚点和文综试题的切入点。

呈现局部地区轮廓图(含剖面图),对比考查学生对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位置、地形、气候的判断能力,以及由此形成的特色农产品的全球贸易。

如2005年上海高考卷中的选择题,关于俄罗斯、印度、澳大利亚等国发展耕作业的自然条件的考查了关于罗马气候的考查;2005年江苏高考卷中关于世界上地跨两大洲国家的考查等。

3.以热点地区地理材料或地图为载体,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或地图,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

如2005年江苏高考卷中关于北美洲气候的分析,主要城市的考查。

各洲的分区以及各区的交界处越来越成为高考热点,特别是世界上的一些政治经济集团,已经成为近年来的高考焦点。

4.复习重点1.(1)了解地球的海陆分布大势及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2)了解陆地及海底地形;了解大陆、岛屿、大洲洋、海、峡等概念。

(3)了解海陆轮廓成因及促使地形变化的力量。

(4)了解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影响因素。

(5)根据气温、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并能根据气候资料分析说明气温与降水的分布、变化规律。

(6)掌握陆地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

2.(1)明确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的分布,利用及保护。

(2)明确矿产资源的利用现状和前景;明确铁矿、煤炭的世界分布及石油产区和输出路线。

(3)了解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现状。

(4)掌握人口问题对环境、社会、经济的影响。

(5)了解世界人种、语言及三大宗教的分布;了解世界政区的划分;了解经济水平不同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3.了解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居民、经济,了解日本、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的基本概况。

在高考中,本考点的知识在考查识记的基础上,往往与高中的理论结合起来,以代表性的个案为突破口,如亚太经合组织、东盟、克什米尔问题等,是高考中的热点。

4.掌握西亚、北非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位置、范围及其主要国家和城市,主要的区域特征。

由于该地区石油资源在世界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整个世界经济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每一次石油价格的波动,都能引起世界经济的波动。

因此,这是成为世界注目的热点。

此外,该地区宗教、民族复杂,冲突不断,也引起世人关注,这些都可能成为高考热点。

5.了解欧洲西部、欧洲东部和北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主要城市、主要区域特征,德国和俄罗斯的地理特征。

本考点在世界地理中占主要地位,该地区经济发达,对外贸易发达,对世界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是高考中重点考查的内容。

在高考中本考点往往与高中地理及其他学科综合考查,如欧洲的工业革命、二战、苏联解体、欧元诞生及使用、科索沃危机、车臣问题等,都是高考的热点问题。

6.(1)了解美洲、大洋洲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特征。

(2)了解南极洲的位置及自然环境特点;理解人类对南极洲科学考察和保护南极环境的意义。

(3)了解美洲、大洋洲的主要国家及其首都。

(4)掌握美国、澳大利亚和巴西等国的自然及经济状况。

(5)能根据相关资料对不同的国家和区域进行分析比较。

3.高考预测1.世界地理概况是区域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年高考题的最终落脚点。

学好世界地理概况是考好地理的前提。

世界海陆概况是了解和认识世界面貌的基础;气候是地理环境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也是最活跃的因素;自然资源是人类进行工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是人类与环境的纽带和桥梁;居民和人口是有关人类自身的一些人文地理的概述。

2.分区地理是总论的延伸,是各地理要素的详细化和典型化的过程。

它主要阐述了各大地理单元的自然环境与经济、人文特征。

因其既有区域性特征,又有综合性的特点,最能考查地理记忆、理解、应用的能力,又能考查地理思维方法,因此成为高考题的落脚点和文综试题的切入点。

呈现局部地区轮廓图(含剖面图),对比考查学生对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位置、地形、气候的判断能力,以及由此形成的特色农产品的全球贸易。

如2005年上海高考卷中的选择题,关于俄罗斯、印度、澳大利亚等国发展耕作业的自然条件的考查了关于罗马气候的考查;2005年江苏高考卷中关于世界上地跨两大洲国家的考查等。

3.以热点地区地理材料或地图为载体,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或地图,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