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吴相对论88期

合集下载

冬吴相对论文字版468期:移动互联时代(上)

冬吴相对论文字版468期:移动互联时代(上)

冬吴相对论468期文字版移动互联时代(上)整理:@冬吴相对论粉丝汇微信号:dwfans梁冬:坐着打通经济生活任督二脉,大家好,欢迎收听《冬吴相对论》,我是梁冬,对面依然是《21世纪商业评论》发行人吴伯凡,老吴你好。

吴伯凡:大家好。

梁冬:尽管我们每一个人都已经很深刻地感受到了移动互联网对于我们的影响,但是呢有些时候一些宏观的调查,包括一些第三方的调查呢,仍然可以帮助我们系统地看待,到底中国的移动互联网民,正在发生一些什么样的变化。

前段时间我们收到了不同的报告,但是呢有些报告呢,有些是这个互联网公司发布的,有些是那个互联网公司发布的,多少有植入自家、卖自家货的冲动。

吴伯凡:很多调查报告其实都是这样的,就是所谓的调查,它是借一个客观的壳,来装自己的那些私货。

这种调查呢看一看也可以,套用一句话:它即使不能说明某种真实的东西,但真实的说明了某种东西,就是它想说什么。

梁冬:但是呢,最近有另外一份报告我觉得还是有点意思的,是央视市场研究做的,它们的一个互联网部门叫iCTR,做了一个指尖上的网民——移动互联网用户分析。

我觉得这个报告呢很值得和大家分享一下。

它的第一个PPT讲的是什么呢:天涯若比邻和比邻若天涯。

吴伯凡:嗯。

当天涯若比邻的时候,一个自然的结果就是比邻若天涯。

因为人唯一不可交易的就是时间,是吧?一些做慈善的,他可以去捐几百亿的钱,但是你让他去捐多少时间,他不干,因为那个时间捐出去他找不回来,那个捐出去的钱他还可以再挣回来。

你的注意力,你能注意这个,就不能注意那个。

所以,当你的注意力都是在注意天涯,远在天边的爱就是近在眼前的恨,远在天边的那种热情就是近在眼前的冷漠。

这是很自然的。

梁冬:对,现在也越来越多的家庭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大家活在同一个空间但是却活在…吴伯凡:同一屋檐下,比邻若天涯。

梁冬:套用一句很熟悉的话就是: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和死的距离,而是我在你身边,你在玩手机。

是吧,这的确是人类历史上所不曾有过的一种情形。

东吴相对论101-120

东吴相对论101-120

【冬吴相对论】第 117期——《虚拟的真实》
为什么人们会对网络中的虚拟“偷”菜上瘾?人类为何无法抑制偷窃的诱惑?为什么说娱乐的本质是安全的冒险,而梦的本质是娱乐和文学创作?网络游戏会混淆现实和虚拟么?长期生活在虚拟世界里人们,心智模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什么有的人永远无法获得成功?我们的大脑会被虚拟的世界所欺骗么?为什么说网游在贩卖廉价的快感?快感背后包含怎样的陷阱和诅咒?
【冬吴相对论】第 115期——《云计算的世界》
什么是云计算?为什么说云计算不是一个技术概念和科学术语,而是一种生活方式和哲学理念?云计算会给互联网带来怎样的改变?为什么说软件业会消失,而软件会越来越发达?为什么未来的互联网会成为一个自我维护、自我管理的虚拟计算资源?为什么说GMAIL不是一个邮箱,而是一个特殊的邮件搜索引擎?为什么互联网世界存在大规模的零成本的隐性雇佣?
【冬吴相对论】第 101期——《透视香港天价楼》
香港天价楼为何频频出现?神秘的内地买家背后有何玄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房地产的属性为何不同?传统领域的供需理论为何不能适用与金融领域?高档楼盘涨价的背后是投资还是投机?没有交易量支撑的高房价背后的逻辑何在?房价为何和记忆有关?未来几年中国的房价为何会持续增长?中国的投资者为何更倾向投资房地产?
【冬吴相对论】第 105期——《绩效考核的悖论》
为什么没有明确绩效考核目标的企业也能运转良好?日本企业大锅饭似的用人体制下为何创新成果却层出不穷?唯绩效考核论有何危害?职业经理人为什么偏爱制定关键业绩指标?关键业绩指标能清晰的构建企业的未来么?企业为什么要关注不能立即带来绩效的项目?为什么卓有成效的人往往当下的目的性并不是很强?公司为什么一定要有使命感?过分关注短期绩效为什么往往会迷失方向?

冬吴相对论

冬吴相对论

冬吴相对论喜马拉雅听文字整理466 有限度的乐观心快症:什么事情也不能让他不快乐抑郁症:什么好消息也不能让他快乐外向性格通过影响别人,改变周围让自己快乐.内向性格通过改变自己,让自己开心像葫芦在水里漂浮起来,无论如何也不会沉下去.人也有情绪浮力.情绪浮力决定工作状态.[情绪浮力]同样一件事情,有的人反应高,有的低.情绪浮力不同.外向人看来,内向人太墨迹!内向人开来,外向人太呱噪.好多喜剧演员,相声,很多是抑郁症患者.剩半杯水,一个乐观,一个悲观/坏葡萄好葡萄吃,情绪浮力高的人,先吃坏的,越来越好.先吃好的,一直在吃好的. 这是乐观的人. 那么情绪浮力很高,一定就很好么.饭馆,理发店,训练,握着拳头说好,好,非常好.回家对着镜子说:我很好,我很好.调动情绪浮力,到底好不好.很多课程就是调动情绪浮力,给心理暗示,让其带动其他人.很多是治标不治本.只是学了表面.保持高昂的情绪之后,更需要想办法想策略.而不是沉浸在自恋,自大.自傲的陷阱里.打鸡血的销售员不是好的销售员.情绪高涨的销售员,有压力情绪低落的销售员,让人觉得没热情.优秀的销售员,根据对面的人调整自己情绪. 根据顾客保持[同频共振] .1不表现出权势,优势.2 悄悄暗中模仿对方,让对方有种权势感.像跳舞, 让舞曲适应自己和自己适应舞曲,两种方式.能保持同频共振,需要随时调整.先知先觉的,控制自己的情绪.控制程度大小体现一个人的成熟度.人都好似一个木偶.提线的人是真的自己.木偶是大家看到的那个自己.人都是两个样子.一个是提线人,一个是木偶人.提线人和木偶人统一的,就和谐了.后知后决, 当知当决,先知先觉.是一个逐渐统一的过程.要训练自己去开自己情绪的车.需要很多很多训练.467: 大有大的难处工人体育馆开年会.10几年前,都是在小屋子里开年会. 几百人的公司.现在的公司是几万人的公司.一部分聪明人管理另一些聪明人.职务权利小的人,知识权利不一定小.都是聪明人,不好管理.比如富士康,管理车间的,工人只是数字而已.互联网时代,员工2万人,不是住集体宿舍,不是数字,不是流水线上的工人. 都有独立思想.如何架构和管理,是管理者的问题阿里巴巴很多是小弟的,在外面是董事等, 如何管理.3万6, 每天100个人过生日,开生日聚会,就很费人力资源.管理不好,就出现负能量.负能量传导,不是加法原理,而是乘法,复合叠加.超过150的公司,开始产生抑制能量.高科技行业,出现几万人的员工.媒体界有个女士,搅黄了好几个企业.非理性因素影响.公司大了,很多各种各样的人都有.创造最好的产品,好的经营模式.商业模式. 人多了,产生其他方面的问题.公司小的时候,社会存在的问题,不一定能显现出来.一个组织超过150人,有些人就会分离出去.小集体,小团队等. 山高皇帝远,一定存在管理的死角.各种罕见病,难见到.公司人很多,就会显现.抑制化,干扰性,病毒性的力量就会存在.一股超过20万美元.巴菲特公司.一直控制员工的数量.人多,事就多.就会花很多时间处理业务之外的事情. 就会不专注.路径和路况的问题.路径要选择对.还要注意路况.好多公司商业模式,战略模式都没问题, 但是路况有问题.公司大了,员工开始不作为.有钱有权的公司往往做不好新产品.很多好东西都是小团队创造出来的.军事化管理,小公司,好管理.不用讲情感.公司大了,肥了,会形成阻力.内耗.信息沟通,费事了.人体能自我补偿.组织也一样,高血压.一种补偿会带来副作用.产生的问题又需要来处理,处理之后又产生新问题.一个庞大组织会带来很强大的内耗. 每个人都使劲,都好.公司大了,你使劲,做错的容易多.干的少,出现的错误少.导致不作为.公司大了,目标就会被遗忘.陷入在一个个文本里.一个链接一个,最初的目标给忽视了.爱干事,不会把精力花在防御上.越爱做事,越容易出错.微信. 腾讯.有活力.管理的很好.建立高楼.上海建立最高楼,如果再往上盖.需要的成本是原来的20倍等.明年,后年,会讨论如何把大公司做成小公司. 简单劳动里,往往人多力量大.知识劳动里,需要创新能力的劳动,不需要很多人.公司越大.内部创新所受的阻力越大.世界语言很多,做的梦差不多.多余的钱只能做多余的事,多余的人只能做多余的事.大可以,管理的方式不同.2万2千5百,多余这些,需要调整管理模式.肥胖,带来管理病症.468: 移动互联时代(上)移动互联网给我们生活带来变化,很多调查数据.借调查数据的壳,来装自己的东西.不能说明真实的东西,但真实的说明了一些东西.央视的调查:天涯若比邻. 比邻若天涯.钱捐出去了,还能找回来.时间捐出出去了,回不来.越来越多的家庭,大家活在同一屋檐下,但是个人玩个人的. 发现我在你身边,但是你在玩手机.传统的社会组织,大到公司,小到家庭,都被切分.有选择了,就会有冲突.电视,是一个火炉. 围炉夜话.有空调就不用限制性的呆在一起.大人在孩子面前不能玩手机.央视调查数据:1. 20%的人每天查看手机100次很多人盼红灯.2 . 30%-40%的人超过2小时玩手机看电视跟家庭富裕程度成反比.3. 23%的人生活必需品是手机,上瘾. 21天会养成习惯.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是什么?晚上让你睡不着觉的事情是什么? 那这就是你.央视互联网调查报告:指尖上的网民.34%的人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看微信.你沉浸在那里,你的人生就沉浸在那里.cookie记录你的网络行为,第二次接触的时候,就不会那么陌生,再接触,再接触,苯环就起作用,睡觉的时候依然沉浸在里面。

冬吴相对论第093讲——本期主题知人善用

冬吴相对论第093讲——本期主题知人善用

冬吴相对论第093讲——本期主题知人善用播出时刻:经济之声2009-09-19 18:30-19:00参与整理:红枫叶小鱼儿婉婷梁冬:坐着打通经济生活任都二脉,大伙儿好!欢迎收听今天的《冬吴相对论》我是梁冬,对面的依旧是《21世纪商业评论》主编吴伯凡,伯凡你好!吴伯凡:大伙儿好!梁冬:在较早之前的时候呢,我们聊到过卓有成效的治理者那个话题。

其中呢大伙儿都比较关注确实是关于时刻的治理,想不到这期话题,诶还确实引起了专门大的反响,专门多人都讲:哇,想不到掐指一算,人一辈子也就三万天而已。

三万天呐!三万块钞票连个厕所都买不到,这三万天就过去了,而且还活比较长寿的,八十多岁的人才活三万多天。

吴伯凡:活一百岁才三万六千五百天嘛。

梁冬:对啊,而且这三万天里面还抛出你小的时候,什么都不明白的时候。

吴伯凡:哎,唐伯虎讲的人一辈子七十古来稀少,十年幼小十年昏老。

中间五十年,一半又在夜里过了。

是吧?呵呵……梁冬:呵呵……如此你算下来就几千天可活。

吴伯凡:呵呵,对,还有中间夹杂多少奔波苦恼。

梁冬:哎呀,老吴这是你在大学依旧中学的时候背的?吴伯凡:我忘了,反正他这么写的。

梁冬:哎呦,然而呢总而言之屈指算来,真是人一辈子苦短啊。

那么人一辈子的苦恼呢除了没有好好的利用时刻之外呢,事实上还有另外一种白费时刻的方式,你发觉了没有?吴伯凡:白费精力,白费感情,白费机会,有些时候机会它比时刻还重要,机会过去了你再多的时刻没用了。

梁冬:对,因此呢,我们今天呢连续沿着卓有成效的治理者那个思路呢和大伙儿一起来分享一些观念啊,应该我觉得讲除了做一些情况拖拖踏踏白费时刻以外,还有另外一种白费的方式,那确实是与不合适的人在一起对生命的白费。

吴伯凡:嗯,把不合适的人放在不合适的位置上,做一件不合适的事是吧?那确实是专门白费。

把那个人的生命给白费了,把你的生命也白费了,把组织的生命,把组织的机会全白费了。

梁冬:对,简而言之,白费了一个屁股,同时白费了一张板凳。

冬吴相对论第116讲——本期主题:再造通天塔

冬吴相对论第116讲——本期主题:再造通天塔

冬吴相对论第116讲——本期主题:再造通天塔播出时间:经济之声2009-12-27 18:30-19:00主讲人:吴伯凡主持人:梁冬参与整理:花火慧从卢溪梁冬:坐着打通经济生活任督二脉,继续回来到《冬吴相对论》,我是梁冬,对面依然是《21世纪商业评论》主编吴伯凡,伯凡你好!吴伯凡:大家好!梁冬:今天我们涉及到一个问题,就是关于云计算这个问题,云计算透过了由于现在每一个人都在上网,每一个人都成为了一个消费者,又成为了一个终端,甚至也可以成为了一个内容的提供者的时候,这个世界就变得越来越大同了,这个世界被紧密地联系到了一起,这个变化其实我觉得会诞生很多新的价值观和新的商业模式。

比如刚才提到的云计算这个观念,云计算现在就是以后不需要在自己的电脑上去储存东西了,也不需要在电脑上计算东西了,在有一根好的宽带网络,你有一个好的显示器,你就可以把网上的东西调过来用,用完了之后一关电脑就结束了。

但这个问题当然听起来很美妙,但它因此也诞生了一个新的问题,老吴,你有没有觉得就是安全性的问题,因为每一个人的东西都是放在网上,前一段时间出现了一个伊莱克斯女的事件,你知道吧?就是有一个女孩子,她艳照放在了网盘了,结果被别人打开了,打开了之后在网上流传,这就形成了很大的危害。

其实现在也是这个样子,理论上来说,你的邮件都不在你的电脑里面了,都是在一个公共的服务器里面了;技术上来说,比如说你在某某网站开了一个邮箱,那个网站的邮件管理员是可以打开任何一个邮箱看看有什么邮件的,那很危险的。

片花:云计算将带来哪些全新的价值观和商业模式?又会对社会经济产生哪些影响?为什么云计算时代信息会更安全?云计算会产生怎样的和数效应?什么是群居的智慧?为什么说互联网将成为人类共有的大脑,也会造成人类新的集体无意识?欢迎收听《冬吴相对论》--再造通天塔。

吴伯凡:云计算在某种程度上它是一个回归,从早期的大型计算机到PC,现在又变成了一种集中式的计算,只不过是这种集中式的计算,它不是单独的哪一台大型计算机,它是由无数的服务器构成的服务器集群和存储性的服务器,这个时候它的原则就是汇聚,就是大量的汇聚,把无数小的东西汇聚到一起,我们说“美女如云”,就是好多好多的美女汇集到一起,像云一样。

冬吴相对论第114讲——本期主题沉重的房子

冬吴相对论第114讲——本期主题沉重的房子

冬吴相对论第114讲——本期主题沉重的房子播出时刻:经济之声2009-12-20 18:30-19:00参与整理:世界有我艾草慧从卢溪梁冬:坐着打通经济生活任督二脉,大伙儿好,欢迎收听《冬吴相对论》,我是梁冬。

对面的依旧是《21世纪商业评论》主编吴伯凡,伯凡,你好。

吴伯凡:大伙儿好。

梁冬:较早之前的时候呢,我们提到了一个关于幸福的如此的一个话题啊。

也从幸福聊到了国民幸福总值,啊,它对应的是GDP国内生产总值如此的一个观念。

因此了,我们也看到讲,事实上呢,现在专门多人的不幸福是来自于高房价,只是讲到此处的时候啊,伯凡我觉得能够花开两朵,再表一枝啊,确实是讲讲,什么缘故香港、台湾、日本,青青年他们也买不起房子。

事实上我往常在香港工作的时候啊,我们同事,大致30岁左右,大学毕业,也是五六年了,也是专门好大学毕业的,香港浸会大学毕业的,对不对?那他也没有买房子,然而他没有觉得那么不幸福,我觉得那个是有味的,你明白吗?香港房价也专门贵。

吴伯凡:嗯。

梁冬:他们工作压力也专门大,那工资呢也确实是七八千块钞票八九千块钞票,那个时候香港房子大致是五六万块钞票一平米。

片花:什么缘故讲中国的年轻人往往会陷入到住房拜物教的状态中?被房子套牢的一代年轻人一辈子活状态会有何种改变?什么缘故讲按揭带来的不仅是物质上的压力,更是精神上的压力?房子会带来真正的幸福感吗?什么缘故讲虚荣感和幸福感专门难分清?欢迎收听《冬吴相对论》,本期话题--繁重的房子。

梁冬:你觉得什么缘故呢?伯凡。

吴伯凡:有人讲啊,我们对房子的这种焦虑啊,跟我们的民族特性有关系。

梁冬:嗯哼?吴伯凡:我不明白这对不对啊,也许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跟一些社会的一些体制有关系。

然而呢,确确实实呢,有这么一种现象,就中国人啊,对自己拥有一个房子的这种愿望啊,比其他族要强烈。

梁冬:嗯。

吴伯凡:诶,这是我咨询过好多人,包括在国外的人,例如讲在国外租房子住是专门平常的。

梁冬:对啊。

冬吴相对论第205讲——本期主题卓有成效的阅读

冬吴相对论第205讲——本期主题卓有成效的阅读

冬吴相对论第205 讲——本期主题卓有成效的阅读播出时刻:经济之声2011-03-19 2:30-3:00参与整理:嘻嘻田树上的毛毛虫Sammie 昨夜西风yhlj 小鱼儿了了慧从卢溪梁冬:坐着打通经济任督二脉,大伙儿好,欢迎收听今天的《冬吴相对论》。

我是梁冬,对面依旧是《21 世纪商业评论》主编吴伯凡伯凡,你好。

吴伯凡:我们关于读书的上一期的节目里头啊谈了半天,不人反映讲,讲了半天依旧在论道,没有告诉到底该如何读书,是吧?梁冬:对。

事实上要紧是因为我们也不明白。

哈哈哈……事实上依旧有一些体会的,因为每个人都做一些重复的情况。

像吴伯凡这种天天读书的人,多多少少总有一些读书的体会,更况且呢还有一些专门人去研究过该如何读书的。

这事吧专门有意思,读书由于和爱是一类的东西,我们专门早的时候多多少少也接触过,而且每天也在用,因此呢以为自己专门明白,事实上不明白。

吴伯凡:对。

事实上是留级生,自己不明白。

片花:什么缘故没有深度的阅读会让我们的感官变得放荡而单调?什么缘故讲阅读是一种能力?什么是学习曲线?什么是“钓鱼式读书”?什么又是“捕鱼式读书”?这两者有什么区不?什么缘故讲在互联网时代,钓鱼式读书尤为重要?什么缘故专门多人都有所谓的阅读速度焦虑?欢迎收听《冬吴相对论》。

本期话题——卓有成效的阅读。

吴伯凡:梭罗的《瓦尔登湖》里头啊有一篇就专门叫《阅读》梁冬:好有文化呀。

连梭罗也能够引述,你连续啊。

吴伯凡:我们谈到过的观点跟他在这篇文章里头谈的还真有点八、、梁冬:相似。

吴伯凡:诶,略有相似之处啊。

他讲啊我们在识字之后,我们就应该读文学作品中最好的,不要永久重复在ABCD 那种专门低级的那种阅读上头,不要做四年级和五年级的留级生,不要总是读一些轻松的东西,让我们的感官放荡或单调地渡过余生。

梁冬:这话讲得多好啊,就像老吴往常讲的,读书啊是一种修练的过程,在锤炼我们的思维能力,是吧?吴伯凡:事实上读书有时候是结善缘嘛,你不明白什么时候他会来关心你嘛。

冬冬吴相对论第080讲——本期主题:仆人伦理(下)

冬冬吴相对论第080讲——本期主题:仆人伦理(下)

冬吴相对论第080讲——本期主题:仆人伦理(下)播出时间:经济之声2009-08-02 18:30-19:00主讲人:吴伯凡主持人:梁冬参与整理:zxiu 蓝色天空慧从卢溪下载:冬吴相对论-80.仆人伦理下.mp3梁冬:坐着打通经济生活任督二脉,大家好,欢迎来到《冬吴相对论》,我是梁冬,对面的依然是《二十一世纪商业评论》主编吴伯凡。

伯凡,你好。

吴伯凡:大家好!梁冬:诶,较早之前我们谈到一个话题,讲到大国的崛起,我们要搞服务性的大国,对吧?促进生产力,促进就业率,是吧?你肯定要搞服务业。

但是如何养成一种服务的文化和服务的精神是当今中国的当务之急,那到底什么样叫做服务精神呢,我们较早之前谈论过一些之后,其中呢,伯凡就讲到,这个人呢如果你能够真正的把别人服务好,形成一种隐形的领导力。

吴伯凡:让人对你有一种成瘾性依赖,这才是真正靠得住的领导力。

梁冬:对,老吴,你博览群书,你举两个例子来听听。

吴伯凡:这个不用读书,这个看电影就行了。

哈哈……片花:为什么能令人产生成瘾性依赖才是真正具有了领导力?不爱江山爱美人的温莎公爵为什么离不开辛普森夫人?为什么说服务不是谄媚,而是全身心的认同?为什么说影响别人最好的办法就是受别人影响?欢迎收听《冬吴相对论》,本期话题--《仆人理论》之下期。

吴伯凡:有一个电影名字很俗气,《不爱江山爱美人》,它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呢?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就是讲的英国国王爱德华八世,他为什么会娶辛普森夫人,是吧?他为了辛普森夫人他放弃了王位,最后退位了。

梁冬:这个爱德华八世这个故事还是很著名的,但是我一直不知道到底这个辛普森夫人有什么那么了不起的绝活。

吴伯凡:当时英国的那些大臣们就说这个女的是一个女巫,对爱德华八世施了什么魔法,其实呢这个魔法非常的简单。

梁冬:各位听众,认真听好了。

吴伯凡:概括起来呢,就是全身心的倾听,辛普森夫人每次在听爱德华说话的时候,她都是好像在听一个无比动人的故事,她的脸上的表情随着他说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而动容变化,而且毫无那种矫丝和做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海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数风流人物还看——梁:我是梁冬。

吴:大家好,我是吴伯凡。

片花:照妖镜照不出的财经真像,翻斗云道不了的财富天地,一切尽在——两个男人与孕育五年,吴冬、吴伯凡帮你坐着打通经济生活任督二脉,冬吴相对论,好戏马上开场。

梁:坐着打通经济生活任督二脉,大家好欢迎收听今天的冬吴相对论,我是吴冬,对面依然是《二十一世纪商业评论》主编吴伯凡,伯凡,你好。

吴:大家好!梁:在这之前呢我和伯凡聊到一个话题,为什么很多人每天很忙,但是呢总是出不来成绩,其中的一个原因呢,因为很多人啊每天忙忙碌碌做着有效率但是没效果的事情,他从来不会认真的去审视自己,我每天花了那么多时间做这些事情,到底有没有意义,他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没有人去思考,或者很少人去思考,在我们的文化里面还去鄙视那些对自己时间的效果斤斤计较的人,甚至认为那些人比那些守财奴更加的可悲,但实际上呢如果你真的把自己的时间记录的很好,分析的很好,让那些时间用于给你的人生真的价值事情上的话,你会发现你的生命会非常的丰富,这是我们较早时间聊到的话题。

今天我们继续讲这个时间管理的问题,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就如吴伯凡之前给我们分享的,时间的供给弹性为零的那样一种资产,那如何更好的而利用我们的时间,让我们的生命更有成效,我觉得是一个很有价值的话题。

片花: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为什么不能让我们更有成效,为什么时间需要管理,如何利用时间让我们的生命更有价值,为什么说时间像资产一样只有聚集起来才能创造价值,经理人为什么要学会关门关电话,欢迎收听冬吴相对论——稍纵即逝的时间。

吴:我们老是说珍惜时间,对吧,有些人你发现他也很珍惜时间,坐在公共汽车上也在不停的发短信,现在信息技术有一个好处,他能够让你在任何时间里都有事情可做,你在电梯里头都能够……梁:让你看电视,看广告。

吴:你在公共汽车上你可以发短信,尤其是有了手机这个东西的时候,你好像是觉得没有什么时间是无事可做的,现在的技术无所不在,无孔不入,在飞机上在公共汽车上,你在电梯里头,总有一些东西来占据你的时间,可以说我们现代人呢的确是效率非常高的,非常珍惜时间,见缝插针的去利用每一秒种,但问题在于为什么我们的时间总是不够用,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是我们这么忙,总是觉的时间不够用,而做出来的事情呢好像又不多,如果一星期清算下来,发现你这一星期好像实际上没有做什么事情。

梁:毫无建树!吴:一个月一年回忆下来,发现不仅没有做什么事情,甚至连一点丰富多彩的记忆都没有,一年就这么过去了,这又是另外一个问题,这要回到一个更加关键的问题,如何来管理时间这种特殊的资产,让他创造价值,创造幸福。

梁:那如何管理呢,比如说在管钱方面,大家都知道是吧你有一毛钱,有一块钱一百块钱,一千块钱,产生不了什么价值,但是如果你有一百万一千万,那这个钱就很有价值。

吴:说攒钱的问题,但时间他是不能攒的你知道吗?梁:对!吴:你只能是利用当下的每一秒时间,这种资产他是一个流动性很强的资产,他XX(04:24)性非常强,过去呢我们用稍纵即逝来形容时间,的的确确是这样如果是一天你只要是稍稍松懈一下,你可以做一个试验,你计划好了星期天要做什么事情,如果这一天的事情非常的明确,那么你确实能做一个事情,如果这一天你没有什么计划,你可能呢就是一觉醒来十点多了,然后呢磨蹭磨蹭呢又到了吃中饭的时间了,吃饭中饭又有一点困,再睡一会,然后醒来的时候天色已晚,这一天可能就这样过去了。

梁:对!吴:所以这种稍纵即逝的资产,它是需要管理手段的,如果没有相应的管理手段和管理工具的话,那这种有巨大流动性的资产,就会变成什么都没有。

梁:恩,你刚才说到啊,这种过一个散漫的一天,过一天是可以的,你要过一年啊,那种感觉就很糟糕了!吴:你过一辈子,他的逻辑是一样的。

梁:哈哈!吴:我记得拿破仑·希尔说啊,在大学的一个班上大家的成绩啊都差不多,有的高一点,有的低一点,看不出什么分别,二十年之后再见面的话那真是高下立现的是吧!但是呢你只要一回想班上谁他的主动性强一些,他的自律性强一些,可能就那么一点点二十年积累下来,他就会大不一样,有的人呢每天变懒一点点,每天散漫一点点,那二十年下来一泻千里是吧,这时间的可怕就在这里,德鲁克曾经举了一个例子啊,也就说我们写一封报告要六到八个小时,正好相当于一个工作日的时间。

梁:对。

吴:如果告诉你明天你就得把报告交给我,要不然你就写辞职报告,这一天的六到八个小时你可能就把报告写出来了,假如给你俩个星期,最后的结果一定是到了那个星期的星期天的晚上你开始写。

梁:也是六到八个小时?吴:也是六到八个小时!梁:关键是吧,在这两个星期里面吧你可能无数次的动了笔。

吴:每天呢,可能花上个十五分钟,想一想,遇到一点点困难,哎!再等一会吧!梁:明天还可以!吴:明天还可以。

梁:或者有人打电话来约你吃饭,又走了,是吧?吴:对,对。

梁:这俩周里面你每天都有十五分钟启动了这个事情,然后无疾而终的让它消失了,算下来差不多也是五六个小时的时间,但是这五六个小时呢是毫无成效的。

吴:是毫无成效的,每天花了十五分钟。

梁:十天下来是一百五十分钟。

吴:每天呢就是上午花了十五分钟,想过这个事,想了一会,甚至是动笔写了一下,反正没有紧迫感吗。

梁:对啊。

吴:反正下午还有时间吗,也就放下了,下午又花了十五分钟,这样加起来每天半个小时,俩个星期加起来也是六到八个小时,差不多也是这个时间,但是实际上可能一事无成,但是明天就要交报告的时候,你就熬通宵也是用了六到八个小时,这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呢,时间是不可以攒起来的,时间的的确确需要整块聚集起来才能产生能量,这就跟资本的价值是一样的。

梁:对。

吴:一百万分布在一百万人手中是没有任何效果的,是吧?梁:恩。

吴:只有把这一百万集中起来它才有价值,叫资本,时间也是这样,它作为一种资产,它必须得集中起来,聚合起来,才会产生一种动能,而我们平常也就说一个人头绪很多,我要做一下这个,我要做一下那个,分布在一天里头我一会做这个一会做那个,他的时间差不多都跟我们刚才说的这个每一项事情都是十五分钟,十五分钟的效果是零,那么零加零还是零。

我这个是最有体会的,我们杂志啊是做月刊的,虽然这个周期啊从理论上讲是一个月,但是很多文章根本不是一个月写下来的,都是到最后那几天写的,他总是在不停的准备不停的准备,准备的意思是什么啊,就告诉自己我在忙着,我并没有白白的浪费时间,实际上呢你并没有进入那种状态,甚至进入那种某种仪式性的状态里头,你就不可能把这些时间聚合起来完成一件事情,毛主席说过一句话:抓而不紧,等于不抓!就这个道理。

梁:实际上老吴就说明你们杂志社,虽然月刊编辑部,其实就原班人马再搞个周刊也没问题,出四本,反正月刊也是最后一个礼拜干出来的。

吴:做媒体的指导实际上做月刊是最累的。

梁:你要花三个礼拜焦虑,然后用一个礼拜辛苦。

吴:对,对。

梁:前三个礼拜都是焦虑的时光,后一个礼拜是紧迫的时光,呵呵。

最周刊的人稍微就轻松一点,因为他一周就那么结了嘛。

吴:对。

梁:实际上做日报的人是最轻松的,因为每天都是那么多事情,今天做完了今天算每一天他强制你把时间集中起来。

吴:对,双规嘛,在规定的时间里面完成了规定的指定动作嘛。

梁: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完成规定的……三规。

吴:是属于三规,做日报的人都是三规的是吧,所以老吴你刚才讲的做月刊做周刊做日报的时候啊它引发了我一个思考,那就是实际上呢大部分我们要做的事情根本就不需要花那么长的时间去做,有那么五六个小时绝大部分重要的事情都写完了。

梁:说不定,第二天你又可以做别的事情了。

要不然呢,这个事情搁在那儿,天天都在想,说我要做这件事情,又不能够集中这个时间来做这件事情,每天都是这种抓而不紧等于不抓的状态的时候,你别的事情也没法做。

想这我要做这个事情啊,很多事情你都排开了,实际上呢这件事情你也没有做,所以呢你一直处于一种焦虑的状态。

梁:对!我给你举个例子,我给你举个例子,想起来了,想起来了,当年我在百度又一年()非要叫我在十五元宵那天,公司正式上班了哈,要我拿一份全年的市场计划出来。

吴:恩。

梁:结果呢我就生生的在过年期间花了三天时间闭门,就把这个事情做出来了。

后来想起来,这份计划还真是很有用,一年都是按照那个计划去做的,也不累。

但是呢,整个事情呢其实一年呢在三天里面就做完了。

吴:恩。

梁:如果我不是在过年的时候,不需要见那么多客人,不需要那么多会谈的话呢,我可能拿一年我也写不出那份报告。

吴:对,凡事以预立而不劳啊。

梁:对!吴:有时候啊,你就抓紧时间啊,集中成块的时间做一件事情,反而是后面是轻松的,要不然是永远是处于那种不死不活,永远在焦虑,永远没有结果的,永远在寻求效率永远没有效果的这样一种状态上。

梁:对。

吴:这是非常累的。

梁:对!那说起来就是刚才你讲到的关于时间的这个大块使用的问题,是吧?吴:对。

梁:刚才我们提到,钱呢你要把它集中到一起,这个钱的势能才会产生出来。

吴:对!梁:一百万块钱分到一百万个人手里,是毫无意义的嘛,对不对?吴:对。

梁:所以呢时间也是如此。

吴:对。

我们做杂志的时候有个笑话,就是我们一个月的时间实际上是分为四个时代。

梁:对。

吴:很不容易把杂志一期忙完了,这个时候大家都觉得很轻松,这一周叫黄金时代,什么事都没有哈。

其实那个时候你就应该,就像你刚才说的,把你要做的事情要严格的规划,按照这个规划一步一步地集中时间去做。

但是呢这一周的时间,大家都觉得累了一周了,然后我们就放松一会儿,这就是黄金时代,因为离发稿还有一个月的时间。

梁:对。

吴:到了第二周的时候呢,就是白银时代,隐隐约约感到任务的压力了,但是也还比较轻松。

到了第三周的时候就是青铜时代了,到了第四周的时候发现一个月的任务全压在这个星期了。

大家就是所有的时间都集中在这一周里头,各种的焦虑、紧迫全压过来的时候,那叫黑铁时代。

梁:哈哈哈。

吴:每个月就是这样一个恶性循环。

梁:但是,你想想看,反过来,如果你在忙完了一个礼拜之后哈,你第二个礼拜再次如此忙一个礼拜的话,那后面三个礼拜其实很舒服。

吴:对,你可以做很多事情的。

当一个事情不完成的时候,就会把很多该做的事情都给排斥开了。

梁:对。

吴:说到这里呢,我想起有一个日本哲学家,那个名字我忘了,或者是西田子多郎之类的。

梁:哈哈哈哈。

吴:他有一本书叫《一年有半》。

梁:对。

吴:为什么叫《一年有半》呢?就是他一辈子他想写一本书,结果呢一直没有写出来,他老在想怎么写一部鸿篇巨著,突然有一天医生查出来他得了癌症,只能活一年半了。

他一想,我这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这种紧迫感非常的强烈,无论如何我都要写出这本书来。

这一年半的时间里头,他就被迫集中大块的时间……。

梁:而且其他大部分不重要的事情全部都消失掉了。

吴:对。

梁:原来事情也没有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