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QC作业指导书本
OQC成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OQC成品检验作业指导书OQC成品检验作业指导书⒈简介⑴目的:本文档旨在指导OQC(Outgoing Quality Control,成品出货前质量控制)人员进行成品检验工作,确保成品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⑵适用范围:适用于对公司生产的所有成品进行检验的场景。
⒉术语和缩写⑴ OQC:Outgoing Quality Control,成品出货前质量控制⑵不合格品:非符合标准要求的成品⑶验货报告:检验人员填写的成品检验结果报告⒊准备工作⑴确定检验员:指定经过培训和合格的OQC检验员。
⑵准备检验设备:根据成品种类和检验要求,准备相应的检验设备和工具。
⑶定义检验标准:明确每个成品应符合的质量标准。
⒋检验过程⑴获取成品样本:从成品库中随机选择一定数量的样品用于检验。
⑵检查外观:对成品外观进行检查,包括颜色、形状、表面质量等。
⑶测量尺寸:使用适当的测量工具测量成品的尺寸,确保其符合规定的尺寸范围。
⑷功能性测试:对成品进行功能性测试,验证其能否正常工作。
⑸包装检查:检查成品的包装是否完整、干净,包括标签、说明书等是否齐全。
⑹记录检验结果:根据检验情况填写验货报告,记录每个样品的检验结果。
⒌处理不合格品⑴不合格品判定:根据检验结果,判定哪些样品为不合格品。
⑵停止出货:对于不合格品,暂停出货,并通知生产部门进行处理。
⑶进一步调查:对于频繁出现不合格品的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⑷不合格品处理记录:记录不合格品的处理过程,包括是否返工、报废等。
⒍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OQC检验记录表●样品抽样方案⒎法律名词及注释⑴合同法:指根据合同法律关系的设立、履行、变更、解释和终止等问题,对合同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进行调整和保护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⑵产品质量法:指对生产经营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提供的产品质量进行规范和监督的一系列法律规范。
OQC作业指导书.

成型尺寸需符合工程资料外形图之公差要求,无要求依 XX 公差规范. 1.指斜边后不允许露铜,且不可翘铜皮. 2.后呈锯齿状不允许 3.介质层表面允许稍有不均, 但镀层之间或金手指本身(自基板上)边 沿未分离. ±5oC ±3oC
V-CUT
1.单元与单元之间的尺寸公差以该板成型方式的公差为准. 2.依工程制作规范为准.(客户有特殊要求时依客户要求为准) 3.不得切伤露铜、伤线. 4.上下刀对准,V-CUT 线在同一条线上且与板边平行,上下刀偏移度 ≤0.1mm.
工作指导书
文件名称: 生效日期
OQC 作业指导书
2012-10-20
文件编号 版本: 页次:
XXXXXX B
6
类型
缺点
Class1 判定标准
Class 2 判定标准 1. 每点直径面积≤0.13mm(5mil) 2. 两线间或两 PAD 间白点、白斑 所占面积不得超过该处间距的 50% 3. 整板所占面积不可超过该板总 面积的 7% 1.热应力漂锡试验不可有扩张现 象. 2.两线间或两镀通孔间所出现之 分层气泡已超过原间距的 25%,但未造成 导体间的桥接. 3.出现区至板边之距离不得小于 2.5mm,且距离至少 0.2mm(8mil). 4.面积不可超过整板总面积的 1%
少孔 孔未钻透
不允许
工作指导书
文件名称: 生效日期
OQC 作业指导书
2012-10-20
文件编号 版本: 页次:
XXXXXX B
8
类型
缺点
Class 1 判定标准
Class 2 判定标准
孔破
1.每孔孔壁出现的破洞不超过 3 个, 1.每孔孔壁出现的破洞不超过 1 个,有破洞 有破洞的孔数不超过 10%. 的孔数不超过 5%. 2. 任何方向破洞长度不可超过该孔 2.任何方向破洞长度不可超过该孔总长度的 5% 总长度的 10% 3.环状孔破其长度不超过孔周的 1/4 3.环状孔破其长度不超过孔周的 1/4 1. 所出现的粗糙或锡丝对镀层品质 的影响尚未造成其厚度及孔径要求 之下限. 拒收 2.不影响插件可允收. 1.导通孔不影响功能可允收. 2.每孔允许 5 点露铜,露铜起泡的孔 数不超过 15%. 3. 露铜起泡任何方向长度之总和不 可超过该孔长度的 10%. 4. 环状露铜起泡不可超过孔周 1/4 圈. 1. 所出现的粗糙或锡丝对镀层品质的影响尚 未造成其厚度及孔径要求之下限 拒收 2.不影响插件孔可允收. 3.所出现的孔内锡丝粗糙之面积不超过整个 孔面积的 50%. 1.导通孔不影响功能可允收. 2.每孔允许 3 点露铜,露铜起泡的孔数不超 过 10%. 3.露铜起泡任何方向长度之总和不可超过该 孔长度的 10%. 4.环状露铜起泡不可超过孔周 1/4 圈.
OQC-检验作业指导书

OQC-检验作业指导书
标题:OQC-检验作业指导书
引言概述:
OQC(Outgoing Quality Control)是指出货质量控制,是在产品出货前对产品进行全面检验,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检验作业指导书是指对OQC检验过程中的操作规范和流程进行详细说明的文件,旨在确保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OQC-检验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和要点。
一、检验作业指导书的编写目的
1.1 确保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1.2 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1.3 为员工提供明确的操作指导和培训材料
二、检验作业指导书的内容要点
2.1 检验标准和要求
2.2 检验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
2.3 检验流程和记录要求
三、检验标准和要求
3.1 确定产品的检验标准和合格标准
3.2 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功能测试等内容
3.3 根据产品特性和客户需求确定检验项目和标准
四、检验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
4.1 确保检验工具和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2 培训员工正确使用检验工具和设备
4.3 定期维护和校准检验工具和设备
五、检验流程和记录要求
5.1 制定详细的检验流程和操作规范
5.2 记录检验过程中的关键信息和结果
5.3 审核和归档检验记录,以备日后查证和追溯
结论:
OQC-检验作业指导书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工具,通过规范的操作流程和标准化的检验要求,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减少质量问题和客户投诉。
编写和执行检验作业指导书需要严格遵循标准和规范,同时不断优化和改进,以确保检验工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OQC-检验作业指导书

OQC-检验作业指导书标题:OQC-检验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OQC(Outgoing Quality Control)是产品出厂前的最后一道质量控制环节,其目的是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客户要求。
检验作业指导书是OQC过程中的重要文件,指导着检验员进行检验工作,保证产品质量。
一、检验作业指导书的编写1.1 确定检验项目:根据产品特性和客户需求,确定需要检验的项目,包括外观、功能、包装等。
1.2 制定检验标准:根据产品规格和标准,制定每一个检验项目的合格标准,确保检验的客观性和一致性。
1.3 设计检验流程:根据检验项目的顺序和要求,设计检验流程,确保每一个项目都得到充分的检验。
二、检验作业指导书的执行2.1 培训检验员:在执行检验作业指导书之前,对检验员进行培训,使其熟悉每一个检验项目和标准。
2.2 严格执行流程:检验员按照检验作业指导书的流程进行检验,确保每一个项目都得到正确的检验。
2.3 记录检验结果:检验员对每一个项目的检验结果进行记录,包括合格、不合格、待处理等,为后续处理提供依据。
三、检验作业指导书的管理3.1 定期更新:随着产品和客户需求的变化,检验作业指导书需要定期更新,确保检验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3.2 存档管理:对检验作业指导书进行存档管理,确保历史记录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3.3 审核验证:定期对检验作业指导书进行审核验证,确保其符合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
四、检验作业指导书的优化4.1 反馈改进:根据实际检验情况和客户反馈,及时对检验作业指导书进行优化和改进。
4.2 利用技术手段:结合现代技术手段,如智能检测设备和软件系统,优化检验作业指导书,提高检验效率和准确性。
4.3 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检验作业指导书,不断提高检验质量和效率,满足客户需求。
五、检验作业指导书的重要性5.1 保证产品质量:检验作业指导书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工具,通过严格的检验流程和标准,确保产品符合客户要求。
5.2 提高客户满意度:通过检验作业指导书的执行和管理,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和可靠性,提升客户满意度。
OQC作业指导书

5.4 作成判定
5.4.1若经检验合格,则于每一箱上加盖QA检验合格印章作好标识,若属环保材料,OQC需加贴“ROHS”标签,并存放在“环保区”,以待出货。
5.4.2 若经检验不合格则填写《出货检验不合格》标签贴于每一箱产品上,并填写《品质异常处理
4.2 出货检验人员依照相关检验标准(图纸、《部件和设备中包含的限制使用物质的管理标准》)对待检验产品外观,尺寸,包装及有关品质、环境有害物质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如实记录于《出货检测报告书》上。
4.2.1出货检验人员依据MIL-STD-105E(Ⅱ),AQL CR=0;MAJ;0.65;MIN; 1.0,尺寸5PCS/LOT, C=0;强度测试5PCS/lot;若客户另有要求,则以客户要求为准。
1.0 目的
为使OQC检验作业有所依循,特订本工作指标。
2.0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样办检验作业及出货检验作业。
3.0 定义
QA部出货检验人员至少接受一个月以上检验训练,并经主管考核合格后方可正式独立作业。
4.0 出货检验工作指示
4.1 准备检验
出货检验人员收到包装部开具《出货检验通知单》需准备好《出货质量检验指导书》,《出货检测报告书》,检测设备及其它辅助检验标准(限度样品等)准备检验。
6.0 支持性文件
6.1 《出货质量检验指导书》
6.2 《限度样品保存与管理工作指导》
6.3《出货检验通知单》
6.4《出货检验不合格标签》
6.5《不合格控制程序》
6.6 《出货检测报告》
6.7《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6.8 《出货品质检验月报表》
6.9《部件和设备中包含的限制使用物质的管理标准》
OQC-检验作业指导书

OQC-检验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OQC-检验作业指导书是一份用于指导检验工作的重要文件。
它提供了详细的检验流程和标准,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介绍OQC-检验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和要点。
一、检验前准备1.1 确定检验项目:根据产品的特性和要求,确定需要进行的检验项目,包括外观检查、功能测试、性能评估等。
1.2 制定检验计划:根据产品的生产批次和数量,制定详细的检验计划,包括抽样方案、检验时间安排等。
1.3 准备检验设备和工具:根据检验项目的要求,准备相应的检验设备和工具,如显微镜、测试仪器等,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准确度。
二、检验流程2.1 样品接收与登记:接收待检样品,并进行登记,记录样品信息和相关标识,以便后续的追溯和管理。
2.2 外观检查:对样品进行外观检查,包括表面缺陷、颜色、尺寸等方面的评估,确保产品的外观符合要求。
2.3 功能测试:根据产品的功能要求,进行相应的功能测试,如电路板的电气测试、机械部件的运行测试等,确保产品的功能正常。
2.4 性能评估:根据产品的性能指标,进行相应的性能评估,如耐压测试、温度测试等,确保产品的性能符合要求。
2.5 结果记录与处理:记录检验结果,并根据标准和要求进行结果的判定和处理,如合格、不合格等,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
三、检验标准3.1 外观标准:根据产品的外观要求,制定相应的外观标准,包括缺陷的允许范围、颜色的一致性要求等。
3.2 功能标准:根据产品的功能要求,制定相应的功能标准,包括电气参数、机械性能等方面的指标要求。
3.3 性能标准:根据产品的性能要求,制定相应的性能标准,包括耐压、温度、湿度等方面的测试要求。
四、检验记录与报告4.1 检验记录:对每一次检验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样品信息、检验项目、检验结果等,以便后续的追溯和分析。
4.2 不合格品处理:对于不合格的样品,进行相应的处理,如返工、报废等,并记录处理过程和结果。
4.3 检验报告:根据需要,编制检验报告,包括检验的总结、统计数据等,以便对产品质量进行评估和改进。
OQC成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OQC成品检验作业指导书OQC成品检验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指导OQC成品检验工作,确保所出厂的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本指导书覆盖了从检验准备、检验流程、异常处理等方面的详细内容,以确保检验工作的高效性和准确性。
二、检验准备1.确认检验范围a) 确认待检产品的种类和型号。
b) 确认本次检验所需的测试设备和工具。
2.检查设备和工具a) 检查并确认测试设备和工具的完好性和精确度。
b) 确保所有必要的工具和设备已经准备就绪。
3.准备检验文档和记录表格a) 根据产品要求准备相应的检验文件和标准。
b) 准备记录表格,用于记录检验结果和异常情况。
三、检验流程1.样品接收与登记a) 接收到待检样品时,进行样品的核对和登记工作。
b) 确定样品数量和样本批次,记录相关信息。
2.外观检验a) 检查产品外观,包括颜色、形状、标贴质量等方面。
b) 根据产品要求进行外观检验记录和评价。
3.尺寸和功能测试a) 使用相应的测试设备进行尺寸和功能测试。
b) 对测试结果进行记录和评价,与产品要求进行比较。
4.性能和可靠性测试a) 根据产品要求进行性能和可靠性测试。
b) 对测试结果进行记录和评价,与产品要求进行比较。
5.化学成分分析a) 如有需要,进行化学成分分析。
b) 记录测试结果并与产品要求进行比较。
四、异常处理1.发现异常情况a) 如果发现产品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情况,应立即停止检验过程。
b) 记录异常情况的详细信息和发现的数量。
2.异常处理流程a) 将检验不合格的产品进行隔离,禁止运出。
b) 制定具体的异常处理流程,以确保问题的及时解决。
3.异常报告a) 填写异常报告,详细描述异常情况和处理措施。
b) 将异常报告提交给相关部门,并跟踪问题的解决情况。
五、附件本文档涉及以下附件:1.检验文件和标准法律名词及注释1.OQC:Outgoing Quality Control,成品出厂质量控制。
2.异常处理:针对不合格产品或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情况,进行过程控制和问题解决的活动。
OQC(成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7.折线位准确,误差不超过1mm。
8.底面对, 误差不超过1mm。
检验方法:
目测法:专业检验人员按标准检验要求测验产品质量。
测量法:用规定的合格器具或工具进行检验产品质量。
比较法:以常规条件的标准样办作对比。
计算法:用标准的计算工式检验开度、尺寸质量。
广州市信能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作业指导书
拟定:
审核
OQC(成品检验)
批准:
版本/版次
生效日期:
工
序
主
要
控
制
点
1.书刊质量控制。
2.彩盒质量控制。
3.礼品袋质量控制。
4.海报单张质量控制。
重
点
作
业
项
目
1.成品以抽检为主,对特殊产品可执行全检。
2.成品抽检按MIL-STD-105E一般水准AQC=1.5执行。
4.成品抽检标准以MIL-STD-105E一般水准Ⅱ执行AQC=1.5。
5.样本的抽取以随机抽样方式抽取样本。
6.OQC检验员对检验结果及时填写“成品进、出仓报告。”
7.“成品进、出仓报告。”应需品管部主管和厂长签名确认。
8.当判定允收时,加盖“合格”印章或贴上“合格”标签,并通知成品包装组安排包装。
异常问题处理顺序:
OQC 品管主管 厂长 主管
2.书贴页码和版面的顺序正确,相连书贴的行码整齐,两页之间页码位置的误差±2.5mm,全书芯页码位置的范围误差±5mm。
3.胶粘装钉书贴的划口排列正确,均在最后一缝线上,渗透胶剂适度
4.书芯内插图页的尺寸误差不超过±2m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3.倉管員:負責出貨產品的清點、分箱、碼箱、裝車等。
5作業內容:
當接到生管的出貨單,倉管員依據出貨單對產品數量進行清點,並按要求高度碼放產品、放置護角板、綁保護膜、打包裝帶。OQC人員依據出貨單進行現場檢驗,具體作業內容有:
5.1檢驗前準備工作
5.1.1清理乾淨檢驗臺面及周邊環境;
東莞凱升電子有限公司
品保管制體系文件
文件類型
三級文件
檔案名稱
OQC作業指導書
文件編號
WH-ZL-14
制定日期
2012年3月28日
修改日期
2013年08月15日
版本
A1
※※部門評審會簽※※
□品保
□工程
□製造
□採購部
□生管
□文控
□業務
□資材
□管理
□業務
□管代
□總經理
製作:王英
審核:伍兵
核准:
修訂記錄
制修訂日期
5.5成品的緊急放行:
特殊情況下如果來不及成品進行檢驗而產品要“緊急放行”時:
5.5.1必須得到顧客的同意。
5.5.2產品必須滿足法律法規的要求(如:安全性能的檢測等項目)。
5.5.3必須得到授權人的批准。
5.6不合格品處理方式
5.6.1特采:不影響產品使用功能,經工程部與品質部判定可以特殊使用的。
5.2.5核對外箱是否按要求擺放在卡板上,包括外箱的擺放層數,每一層的擺放方法,以及外箱是否在卡板的中間等;
5.2.6核對外箱碼放高度是否超出1.5m(含卡板),卡板四角及最上層兩頂邊是否放置護角板,有否保護膜進行固定(有要求時)。
5.3開箱檢查:
5.3.1每一批產品按抽檢標準抽箱核對實物與出貨單要求是否相符合,箱內的實物與外箱上的標籤所標識的內容是否相符合;
修訂摘要
修改頁次
版本
2013.8.15
增加抽樣的規範
3
A1
1目的:
為檢驗人員明確成品的品質品質要求,確保交付的產品滿足客戶的品質要求,防止未檢驗或未經驗證合格的產品流入顧客手中。
2範圍:
適用於本公司所需要出貨的成品檢驗。
3定義:
3.1. OQC:出貨品質控制。
4職責:
4.1.品保部:負責產品出貨檢驗。
5.1.2準備好檢驗工具、治具;
5.1.3準備好產品工藝圖紙、抽樣標準、檢驗規格書、檢驗報告、合格樣品及限度樣品等。
5.2包裝檢查:
5.2.1核對外通箱上的箱嘜和標籤內容是否正確,是否與出貨單的內容一致;
5.2.2核對外箱的數量以及產品數量是否與出貨單一致;
5.2.3核對外箱的封箱是否完整;
5.2.4核對外箱是否有破損、變形、受潮、髒汙、離層、斷裂等不良現象;
5.6.2返工:產品存在加工方面不良,經二次加工後可以重新使用。
5.6.3挑選:存在比率性不良,一部分為合格品一部分為不合格:
《出貨檢驗規範》
《不合格品控制程式》
7記錄:
《出貨檢驗報告》
《品質異常處理報告》
5.3.2核對的項目包括:品號、數量、箱嘜、箱號、生產日期、箱數、出貨日期、檢驗狀態等;
5.3.3檢驗項目包括箱內說明書、標籤、數量、包裝袋是否符合客戶要求。
5.3.4所有尾數箱,必須開箱核對數量,核對無誤方可出貨。
5.3.5檢驗頻次按GB/T2828.1-2003抽樣檢驗,同批次樣品中抽樣需按外箱標示各個生產週期別抽樣,做到每個生產週期都需抽樣到。
5.4產品檢驗:
5.4.1按一定的檢驗數量分批對抽樣產品進行檢驗;
5.4.2產品的檢驗專案參照《出貨檢驗規範》;
5.4.3產品各檢驗專案檢驗無誤後,將檢驗結果記錄在《出貨檢驗報告》上,在出貨單上簽名確認OK,待出貨。
5.4.4如有異常立即通知品質部、生產、工程(必要時應通知業務)人員進行處理。出貨檢驗員填寫,《品質異常處理報告》報部門主管,並對不合格品做好標識、隔離、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