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QC作业指导书要点
OQC成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OQC成品检验作业指导书OQC成品检验作业指导书⒈简介⑴目的:本文档旨在指导OQC(Outgoing Quality Control,成品出货前质量控制)人员进行成品检验工作,确保成品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⑵适用范围:适用于对公司生产的所有成品进行检验的场景。
⒉术语和缩写⑴ OQC:Outgoing Quality Control,成品出货前质量控制⑵不合格品:非符合标准要求的成品⑶验货报告:检验人员填写的成品检验结果报告⒊准备工作⑴确定检验员:指定经过培训和合格的OQC检验员。
⑵准备检验设备:根据成品种类和检验要求,准备相应的检验设备和工具。
⑶定义检验标准:明确每个成品应符合的质量标准。
⒋检验过程⑴获取成品样本:从成品库中随机选择一定数量的样品用于检验。
⑵检查外观:对成品外观进行检查,包括颜色、形状、表面质量等。
⑶测量尺寸:使用适当的测量工具测量成品的尺寸,确保其符合规定的尺寸范围。
⑷功能性测试:对成品进行功能性测试,验证其能否正常工作。
⑸包装检查:检查成品的包装是否完整、干净,包括标签、说明书等是否齐全。
⑹记录检验结果:根据检验情况填写验货报告,记录每个样品的检验结果。
⒌处理不合格品⑴不合格品判定:根据检验结果,判定哪些样品为不合格品。
⑵停止出货:对于不合格品,暂停出货,并通知生产部门进行处理。
⑶进一步调查:对于频繁出现不合格品的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⑷不合格品处理记录:记录不合格品的处理过程,包括是否返工、报废等。
⒍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OQC检验记录表●样品抽样方案⒎法律名词及注释⑴合同法:指根据合同法律关系的设立、履行、变更、解释和终止等问题,对合同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进行调整和保护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⑵产品质量法:指对生产经营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提供的产品质量进行规范和监督的一系列法律规范。
OQC-检验作业指导书

OQC-检验作业指导书
标题:OQC-检验作业指导书
引言概述:
OQC(Outgoing Quality Control)是指出货质量控制,是在产品出货前对产品进行全面检验,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检验作业指导书是指对OQC检验过程中的操作规范和流程进行详细说明的文件,旨在确保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OQC-检验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和要点。
一、检验作业指导书的编写目的
1.1 确保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1.2 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1.3 为员工提供明确的操作指导和培训材料
二、检验作业指导书的内容要点
2.1 检验标准和要求
2.2 检验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
2.3 检验流程和记录要求
三、检验标准和要求
3.1 确定产品的检验标准和合格标准
3.2 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功能测试等内容
3.3 根据产品特性和客户需求确定检验项目和标准
四、检验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
4.1 确保检验工具和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2 培训员工正确使用检验工具和设备
4.3 定期维护和校准检验工具和设备
五、检验流程和记录要求
5.1 制定详细的检验流程和操作规范
5.2 记录检验过程中的关键信息和结果
5.3 审核和归档检验记录,以备日后查证和追溯
结论:
OQC-检验作业指导书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工具,通过规范的操作流程和标准化的检验要求,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减少质量问题和客户投诉。
编写和执行检验作业指导书需要严格遵循标准和规范,同时不断优化和改进,以确保检验工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OQC-检验作业指导书

OQC-检验作业指导书标题:OQC-检验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OQC(Outgoing Quality Control)是产品出厂前的最后一道质量控制环节,其目的是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客户要求。
检验作业指导书是OQC过程中的重要文件,指导着检验员进行检验工作,保证产品质量。
一、检验作业指导书的编写1.1 确定检验项目:根据产品特性和客户需求,确定需要检验的项目,包括外观、功能、包装等。
1.2 制定检验标准:根据产品规格和标准,制定每一个检验项目的合格标准,确保检验的客观性和一致性。
1.3 设计检验流程:根据检验项目的顺序和要求,设计检验流程,确保每一个项目都得到充分的检验。
二、检验作业指导书的执行2.1 培训检验员:在执行检验作业指导书之前,对检验员进行培训,使其熟悉每一个检验项目和标准。
2.2 严格执行流程:检验员按照检验作业指导书的流程进行检验,确保每一个项目都得到正确的检验。
2.3 记录检验结果:检验员对每一个项目的检验结果进行记录,包括合格、不合格、待处理等,为后续处理提供依据。
三、检验作业指导书的管理3.1 定期更新:随着产品和客户需求的变化,检验作业指导书需要定期更新,确保检验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3.2 存档管理:对检验作业指导书进行存档管理,确保历史记录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3.3 审核验证:定期对检验作业指导书进行审核验证,确保其符合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
四、检验作业指导书的优化4.1 反馈改进:根据实际检验情况和客户反馈,及时对检验作业指导书进行优化和改进。
4.2 利用技术手段:结合现代技术手段,如智能检测设备和软件系统,优化检验作业指导书,提高检验效率和准确性。
4.3 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检验作业指导书,不断提高检验质量和效率,满足客户需求。
五、检验作业指导书的重要性5.1 保证产品质量:检验作业指导书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工具,通过严格的检验流程和标准,确保产品符合客户要求。
5.2 提高客户满意度:通过检验作业指导书的执行和管理,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和可靠性,提升客户满意度。
OQC-检验作业指导书

OQC-检验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OQC-检验作业指导书是一份用于指导检验工作的重要文件。
它提供了详细的检验流程和标准,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介绍OQC-检验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和要点。
一、检验前准备1.1 确定检验项目:根据产品的特性和要求,确定需要进行的检验项目,包括外观检查、功能测试、性能评估等。
1.2 制定检验计划:根据产品的生产批次和数量,制定详细的检验计划,包括抽样方案、检验时间安排等。
1.3 准备检验设备和工具:根据检验项目的要求,准备相应的检验设备和工具,如显微镜、测试仪器等,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准确度。
二、检验流程2.1 样品接收与登记:接收待检样品,并进行登记,记录样品信息和相关标识,以便后续的追溯和管理。
2.2 外观检查:对样品进行外观检查,包括表面缺陷、颜色、尺寸等方面的评估,确保产品的外观符合要求。
2.3 功能测试:根据产品的功能要求,进行相应的功能测试,如电路板的电气测试、机械部件的运行测试等,确保产品的功能正常。
2.4 性能评估:根据产品的性能指标,进行相应的性能评估,如耐压测试、温度测试等,确保产品的性能符合要求。
2.5 结果记录与处理:记录检验结果,并根据标准和要求进行结果的判定和处理,如合格、不合格等,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
三、检验标准3.1 外观标准:根据产品的外观要求,制定相应的外观标准,包括缺陷的允许范围、颜色的一致性要求等。
3.2 功能标准:根据产品的功能要求,制定相应的功能标准,包括电气参数、机械性能等方面的指标要求。
3.3 性能标准:根据产品的性能要求,制定相应的性能标准,包括耐压、温度、湿度等方面的测试要求。
四、检验记录与报告4.1 检验记录:对每一次检验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样品信息、检验项目、检验结果等,以便后续的追溯和分析。
4.2 不合格品处理:对于不合格的样品,进行相应的处理,如返工、报废等,并记录处理过程和结果。
4.3 检验报告:根据需要,编制检验报告,包括检验的总结、统计数据等,以便对产品质量进行评估和改进。
OQC成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OQC成品检验作业指导书OQC成品检验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指导OQC成品检验工作,确保所出厂的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本指导书覆盖了从检验准备、检验流程、异常处理等方面的详细内容,以确保检验工作的高效性和准确性。
二、检验准备1.确认检验范围a) 确认待检产品的种类和型号。
b) 确认本次检验所需的测试设备和工具。
2.检查设备和工具a) 检查并确认测试设备和工具的完好性和精确度。
b) 确保所有必要的工具和设备已经准备就绪。
3.准备检验文档和记录表格a) 根据产品要求准备相应的检验文件和标准。
b) 准备记录表格,用于记录检验结果和异常情况。
三、检验流程1.样品接收与登记a) 接收到待检样品时,进行样品的核对和登记工作。
b) 确定样品数量和样本批次,记录相关信息。
2.外观检验a) 检查产品外观,包括颜色、形状、标贴质量等方面。
b) 根据产品要求进行外观检验记录和评价。
3.尺寸和功能测试a) 使用相应的测试设备进行尺寸和功能测试。
b) 对测试结果进行记录和评价,与产品要求进行比较。
4.性能和可靠性测试a) 根据产品要求进行性能和可靠性测试。
b) 对测试结果进行记录和评价,与产品要求进行比较。
5.化学成分分析a) 如有需要,进行化学成分分析。
b) 记录测试结果并与产品要求进行比较。
四、异常处理1.发现异常情况a) 如果发现产品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情况,应立即停止检验过程。
b) 记录异常情况的详细信息和发现的数量。
2.异常处理流程a) 将检验不合格的产品进行隔离,禁止运出。
b) 制定具体的异常处理流程,以确保问题的及时解决。
3.异常报告a) 填写异常报告,详细描述异常情况和处理措施。
b) 将异常报告提交给相关部门,并跟踪问题的解决情况。
五、附件本文档涉及以下附件:1.检验文件和标准法律名词及注释1.OQC:Outgoing Quality Control,成品出厂质量控制。
2.异常处理:针对不合格产品或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情况,进行过程控制和问题解决的活动。
OQC(成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7.折线位准确,误差不超过1mm。
8.底面对, 误差不超过1mm。
检验方法:
目测法:专业检验人员按标准检验要求测验产品质量。
测量法:用规定的合格器具或工具进行检验产品质量。
比较法:以常规条件的标准样办作对比。
计算法:用标准的计算工式检验开度、尺寸质量。
广州市信能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作业指导书
拟定:
审核
OQC(成品检验)
批准:
版本/版次
生效日期:
工
序
主
要
控
制
点
1.书刊质量控制。
2.彩盒质量控制。
3.礼品袋质量控制。
4.海报单张质量控制。
重
点
作
业
项
目
1.成品以抽检为主,对特殊产品可执行全检。
2.成品抽检按MIL-STD-105E一般水准AQC=1.5执行。
4.成品抽检标准以MIL-STD-105E一般水准Ⅱ执行AQC=1.5。
5.样本的抽取以随机抽样方式抽取样本。
6.OQC检验员对检验结果及时填写“成品进、出仓报告。”
7.“成品进、出仓报告。”应需品管部主管和厂长签名确认。
8.当判定允收时,加盖“合格”印章或贴上“合格”标签,并通知成品包装组安排包装。
异常问题处理顺序:
OQC 品管主管 厂长 主管
2.书贴页码和版面的顺序正确,相连书贴的行码整齐,两页之间页码位置的误差±2.5mm,全书芯页码位置的范围误差±5mm。
3.胶粘装钉书贴的划口排列正确,均在最后一缝线上,渗透胶剂适度
4.书芯内插图页的尺寸误差不超过±2mm。
出货检验(OQC) 作业指导书,流程

出货检验(OQC) 作业指导书,流程出货检验(OQC)作业指导书一、背景和目的:出货检验(Outgoing Quality Control,简称OQC)是指在产品出货前对产品进行全面检验,以确保产品质量达到客户要求和标准。
OQC的目的是确保产品在出货前达到预期质量水平,提高客户满意度,降低售后问题和客户投诉的风险。
二、流程概述:1. 出货准备:收集出货清单、包装要求等资料,准备出货样品和检测设备。
2. 样品检验:抽取出货样品进行全面检验,包括外观检查、功能性测试等。
3. 文件核对:核对出货文件,确保包括产品序列号、生产批次号等重要信息的准确性。
4. 包装检查:检查产品包装是否完好,是否符合客户要求。
5. 包装封箱:将通过检验的产品进行包装,并封装成箱,准备出货。
6. 出货前检查:对已封箱的产品再次进行检查,确保包装完好无损。
7. 出货确认:根据出货清单和订单,确认出货产品的数量和型号是否正确。
8. 输送装箱:将包装完好的产品装入运输车辆或运输容器。
9. 出货记录:对检验的过程、结果进行记录,并留存档案。
三、具体流程:1. 出货准备:a. 收集出货清单、包装要求等资料,并确认所需检测设备的可用性。
b. 准备出货样品,根据产品类型和规模,确定样品数量。
c. 准备检测设备和工具,确保能满足全面检验的要求。
2. 样品检验:a. 根据抽样标准,从待出货产品中抽取样品。
b. 进行外观检查,包括外包装完好性、产品外观是否无破损等。
c. 进行功能性测试,根据产品特性和标准,测试产品性能和功能是否符合要求。
3. 文件核对:a. 核对产品序列号、生产批次号等信息,确保准确无误。
b. 核对出货文件,包括合格证、检验报告等,确保文件齐全。
4. 包装检查:a. 检查产品包装是否完好,是否符合客户要求。
b. 检查包装材料是否符合防潮、防震、防尘等要求。
5. 包装封箱:a. 将通过检验的产品进行包装,确保包装方式正确无误。
b. 封装成箱,贴上标签,做好箱子标识。
电容屏OQC检验作业指导书

修订记录:1.1.作业员在作业前须双手戴八个手指套,如发现有脏污或破损,需及时更换,制止裸手接触产品。
1.2.准备好工作要用的工具,如黑底卡、无尘布、酒精。
2.OQC核对不良数量与良品数量2.1 OQC根据流程单上的型号和数量,找到相应的总程图,再与实际产品的型号和数量进展核对。
2核对时先看流程单有多少数量,再数此批产品有多少包,每包有多少片产品,再把每包的数量乘以包数,看是否与流程单的数量相符合,数完后再对每一包进展检查,看是否有少数或多数;2在点数的同时,也要检查是否有金手指残胶、保护膜残胶、混料等;2.2数量核对后,进展不良品的点数及核对。
2在核对时须注意;核对转入数量是否与实际产品数量一致,检查不良品上是否有标示不良,如发现无标示,那么退给电容屏进展返工。
2打不良标记时,如发现有标示不清楚时需告知生产组长与操作员,并把产品退给生产重新标示。
2核对合格后把型号、数量、批号、转入数记录在?复核良品记录表?上。
2.3 根据流程单上的数量,按客户要求的AQL值对此批产品进展抽检,样品50CPS以下需全检,50PCS以上按客户要求的AQL值进展抽检。
3. OQC 抽测尺寸与复核、检验外观 3.1尺寸3每个型号、方案单号在开场检验前,需抽5PCS 产品先核对产品外形设计是否与总成图一致,再进展测量产品尺寸的总长度、宽度与各相关尺寸是否符合总成图要求。
(附: 卡尺使用前开开启键设置单位为(mm/On),再按零键〔ZERO 〕置零,测量完毕后按关闭键〔OFF 〕进展关闭;〔如图一〕图一3测量产品的总厚度是否符合总成图要求,如有总厚度不符合要求时,再测其它三个角的厚度,并记录在巡检记录表上; 3样品需随机抽5PCS 产品,进展关键尺寸测量并记录对应的测量数据,并填写在关键尺寸表格电子档〔见附件〕,并对测量关键尺寸进展检验,打印出货检验报告; 3卡尺测量完毕后,按关闭键(OFF)。
3.2 如总尺寸与总CTP 厚度不符合总成图时,那么以反应单形式反应翻开开启键mm/0N关闭键OFF归零键ZERO到相关工序并通知技术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作指导书
文件名称: 生效日期
OQC 作业指导书
2012-10-20
文件编号 版本: 页次:
XXXXXX B
5
12.3.3 不能有明显压痕、刮伤及机械损害. 12.3.4 板边、槽孔内不得有松懈的玻璃纤维及粉屑等. 12. 相关文件 《产品检验与试验控制程序》 13. 相关表单 : 《出货报告》 《阻燃试验报告》 《热冲击实验报告》 附表 类型 缺点 0.300-0.499 0.500-0.785 板厚 公差 mm 0.786-1.039 1.04-1.674 1.675-2.564 2.565-3.579 外 形 尺 寸 成型尺 寸 斜边不 齐 斜边角 度 Class1 判定标 准 ±0.064 ±0.10 ±0.13 ±0.15 ±0.18 ±0.23 Class 2 判定标准 ±0.064 ±0.10 ±0.13 ±0.15 ±0.18 ±0.23
OQC 作业指导书
2012-10-20
文件编号 版本: 页次:
XXXXXX B
2
工作指导书
文件名称: 生效日期 5.设备、工具及物料: 检验台、手套、指套、刮刀、划线笔、90 倍放大镜、万用表 6.作业流程: 无 7. 检验标准(附表) 8. 作业内容 8.1 FQA 人员将 FQC 置于待抽验之成品板依《产品检验与试验控制程序》对应取样,允收标 准为 XX 公司抽样标准 AQL:0.65,并依据附表<二>成品检验标准中所有检验类别及标 准进行外观检验 8.2 FQA 人员在外观抽检过程中,如发现有不符合标准现象,则用红色三角标签标示,然后 依 XX 公司零缺点抽样标准和检验标准(见附表)判定此批“允收”或“拒收” 8.3 抽检合格后,FQA 抽检人员将该批板转入合格区 8.4 将检验结果记入《QA 检查记录》中,其记录如下: 8.4.1 日报表上须注明班别、日期; 8.4.2 每批板须注明该批板生产型号(注明版本)、批量、抽检数; 8.4.3 记录时,依照相应检验项目填写不良数及不良率并在判定栏中打“√”标明“拒收” 或“允收” ; 8.4.4 如有批退板经 FQC 重检或重工后,转入重新检验时,FQA 报表需能识别为重工板; 8.4.5 对于库存品 1 个月以上,3 个月以内由 FQA 做信赖度试验,合格则出货,不合格依 《产品检验与试验控制程序》处理; 8.4.6 对于库存品 3 个月以上直接退 FQC 返检,并做相关信赖度试验
工作指导书
文件编号 版本
XXXXXX B 1 17
名称 生效日期: 2012-10-20
OQC 作业指导书 制定日期: 更 改 详 2011-01-10 情 日 期
页次 全页
版 A B
本
修
改
内
容
编
写
审
查
初 版 全面修订
2011-01-10 2012-10-20
批核 1 2 3 4
日期
文控中心
分派部门: √ 文控中心 行政部 业务部 厂务部 采购部 维修部 √ 生产部 计划部 其他 √ 工程部 √ 品质部
成型尺寸需符合工程资料外形图之公差要求,无要求依 XX 公差规范. 1.指斜边后不允许露铜,且不可翘铜皮. 2.后呈锯齿状不允许 3.介质层表面允许稍有不均, 但镀层之间或金手指本身(自基板上)边 沿未分离. ±5oC ±3oC
工作指导书
文件名称: 生效日期 1.目的: 为确保公司所有产品在出货时都能达到一定的品质标准且符合客户的要求。 2. 适用范围: 公司所有的成品检验(客户提供检验标准除外)均适用之。 3. 定义: 3.1 FQC:Final 3.2 FQA:Final 3.3 产品分级 3.3.1. 产 品 分 级 ( Classification ) 介 绍 : 本 公 司 按 其 功 能 可 靠 度 ( Functional Reliability)与性能(Performances Requirement)两方面,分为如下: 3.3.1.1 第一级(Class 1)Gerneral Electronic Productions:一般电子产品, 此级包括:消费品,性产电脑与电脑周边产品,其主要品质要求在于电路 板或其组装板是否能够发挥功能 3.3.1.2 第二级(Class 2):Dedicated Service Electronics Products 专用性 电子产品。此级包括:通信设备,复杂商务机器,仪器等,此级在品质 上已讲究高性能及寿命长,同时希望能不间断地工作,但不是关键性的, 因而某些外观缺陷是允许的。 3.4 弯曲度:四角在同一平面上,整板成圆柱形或球面弯曲的状况 3.5 板翘曲:四角不在同一平面上 4. 相关权责: 4.1.FQC: 负责对成品进行全检,并将品质信息及时反馈给前制程及公司管理层.。 4.2.OQC: 负责对成品板进行抽检,及时反馈 QC 检板品质状况,并对相关品质问题跟踪处理 和报告。 Quality Quality Control(最终检验) Assure(最终稽核)
OQC 作业指导书
2012-10-20文件编号 版本: 页次:源自XXXXXX B3
工作指导书
文件名称: 生效日期
OQC 作业指导书
2012-10-20
文件编号 版本: 页次:
XXXXXX B
4
8.4.7 对库存品每周 FQA 按 20 箱抽取 1 箱开箱检验,判定是否可出货; 8.4.8 新单、返单更改出货前依 MI 做全尺寸测量,具体依《产品检验与试验控制程序》 。 8.5 当 FQA 抽检时,发现品质异常应立即向 QA 组长汇报,由 QA 组长或主管级以上人员根 据异常原因,按相关程序处理。 8.6 出货 FQA 针对入库的板,对照实板流程单 MI 逐项检查,如实准确填写出货检验报告。 9. 不良品处理: 若抽查到不良品,则须进行 I00%全检 OK 后方可转入下工序。 10. 常见问题分析:无 11. 注意事项 11.1 若检验标准互有抵触时,按下列顺序解释为准: a). 合约(含样品,样品承认书) b). 原始工程图 c). 原始底片 d). 客户规范 e). 本规范 f). 参考规范 11.2 允收水准 抽样标准为 XX 公司零缺点抽样标准,为 AQL0.65 11.3 外观检验须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2.3.1 不能有明显的污渍、指印、氧化锈斑. 12.3.2 防焊膜不得有明显不均或过厚、过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