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法学硕士考研参考书目 2016

合集下载

中山大学法学专业(西方法律思想史)考研笔记(十一)、考研参考书及考研复试线、考研复习规划

中山大学法学专业(西方法律思想史)考研笔记(十一)、考研参考书及考研复试线、考研复习规划

中山大学法学专业(西方法律思想史)考研笔记(十一)、考研参考书及考研复试线、考研复习规划(7.22)第四篇19世纪资产阶级的法律思想19世纪为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巩固资产阶级统治。

必须新的符合自由资本主义需要的政治法律思想,于是自由主义的政治法律思想应用而生。

第10章英国资产阶级的法律思想第一节边沁的功利主义法学英国资产阶级法律学.伦理学家,功利主义理论创始人。

《道德学》、《政府片论》、《道德与立法原理》、《监禁所》、《司法证据原理》、《宪法论》、《议会改革计划》、《宪法法典》。

一、功利主义的政治法律观反对体现理性的自然法则,又反对鼓吹习惯法的历史法学。

功利主义是其出发点和核心内容。

人生的规律就是,趋乐避苦。

苦与乐就是功利,为最大多数人谋取最大的幸福衡量政治法律制度标准和尺度。

人类依靠四种制裁方法实现快乐而避免痛苦:一物理的制裁(疾病)。

二政治的制裁(法律的判决)。

三,道德的制裁(舆论)。

四宗教的制裁(上帝的惩罚)。

二、国家理论他反对契约论,国家不是基于契约而是基于服从的需要而产生的。

当人们感到不服从的祸害较服从祸害更大的时候,人们便要求成立国家。

功利便成了国家所产生的唯一根据。

而且也是国家存在和国家目的之所在。

功利是国家和政府的唯一任务,唯一活动原则。

君主制不足取。

上院的设立是英国议会的缺点。

边沁积极倡导代议制度,力主改革议会。

废除上院,只设下院实行选举,秘密投票。

议员任期一年,主张三权分立。

三、法律的概念和特正边沁极力反对自然法学说、。

法律是主权者自己的命令或为主权者采纳的命令的总和。

第一是命令性,这是最主要的要素。

法分为人法和神话。

第二是普遍性。

普通人和普遍行为。

第三规范性。

第四义务性。

分为政治义务、宗教和法律义务、道德义务。

第五强制性。

第六目的性。

法律同道德在本质上目的内容是一致的,目的就是为最大多数人谋求最大量的幸福。

四、法律的分类程序法和实体法;法的应用范围,分为地方和普通法;法人的地位分为国内法和国际法;法的形式分为成文法和习惯法;法的时效分为废止法和现行法;法的部门角度分为基本法和具体法。

中山大学法学硕士考研参考书目

中山大学法学硕士考研参考书目

中大法学院05年招生简章上的考研参考书目432法学理论基础:①《现代西方法理学》,沈宗灵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②《中国法律思想史纲》,马作武编,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

③《现代西方法理学》及《中国法律思想史》,新近版本的大学教材。

433法律史基础:①《中国法律思想史纲》,马作武编,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

②《西方法哲学史纲》,张乃根,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③《中国法律思想史》,杨鹤皋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最新版。

434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基础:①《中国宪法》,许崇德主编,中国人民出版社,1996。

②《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育部核心教材,姜明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③《比较宪法学》,韩大元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35刑法学基础:①《刑法学》(总论),王仲兴编,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

②《刑法学》(总论),高铬暄、马克昌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③《刑事诉讼法学》上、下册,徐静村主编,法律出版社,1999。

436民商法学基础:①《民法总论》,傅静坤主编,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

②《民法总论》,梁慧星著,法律出版社,2001。

③《商法总则》,张民安主编,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

④《民法》,魏振瀛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⑤《中国商事法》(总则),王保树主编,人民法院出版社最新版。

⑥《比较商法导论》,任先行、周林彬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437诉讼法学基础:①《民事诉讼法学原理》,江伟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②《刑事诉讼法》,龙宗智、杨建广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③近年来本专业相关论著。

438经济法学基础:①《经济法》,杨紫烜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或最新版)。

②《民法》,魏振瀛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或最新版)。

③《当代经济法研究》,程信和、周林彬、慕亚平主编,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

中山大学2016年度以单独考试方式招收法学理论定向就业硕士学

中山大学2016年度以单独考试方式招收法学理论定向就业硕士学

中山大学2016年以单独考试方式招收法学理论定向就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介单独考试是经教育部批准的部分高等学校为符合特定报名条件的在职人员单独组织的考试。

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法律人才的需求,培养高层次的优秀法学方面的人才,中山大学2016年拟以单独考试方式招收法学理论定向就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学计划及授课由中山大学法学院负责。

一、招生专业、方向学科专业:法学(专业代码:030100),方向:法学理论(单考)。

二、招生人数招生计划4名。

三、报考条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品德良好。

3. 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中山大学规定的体检要求。

4. 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学历后连续工作不少于4年或研究生毕业后工作不少于2年(工作年限计算截止至2016年9月1日),业务优秀,已经发表过研究论文(技术报告)或者已经成为业务骨干。

5. 所在单位同意作为本单位定向就业培养,并须有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推荐。

6.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中山大学不接受学生在中山大学同时攻读两个(及以上)不同层次或相同层次的学位。

7.考生持境外获得的学历证书报考,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资格审查时须提交认证报告。

8. 考生须承诺学历、学位证书和考试身份的真实性,一经查证为不属实,将被取消准考、录取或入学资格,已入校的将被取消学籍。

四、报名办法1、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报考资格审查将在报名、复试及录取阶段进行。

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被取消报考、复试以及录取等资格。

2、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

考生须于2015年10月10日至31日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进行网上报名,网报时须选择中山大学报名点,并于2015年11月8日至11日,携带第二代居民身份证件和前置学历毕业证书原件,直接到中山大学报名点进行现场资格审查、交费、照相、确认报考信息等手续;有关事宜,请及时登录中山大学研究生院招生网查询报名公告。

中大非全法学参考书

中大非全法学参考书

中大非全法学参考书【实用版】目录1.中大非全法学专业简介2.中大非全法学参考书目3.参考书的重要性4.如何选择合适的参考书5.结语正文【中大非全法学专业简介】中大非全法学专业,全称为中山大学非全日制法学硕士研究生,是面向在职人员开设的一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

该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法学理论基础、熟悉法律实务操作、具备一定研究能力的高层次法律人才。

【中大非全法学参考书目】对于中大非全法学专业的学生而言,掌握一定的法学参考书籍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参考书目:1.《刑法学教程》:张明楷著,法律出版社出版。

2.《民法学教程》:张敏芬著,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

3.《法理学教程》:张千帆著,法律出版社出版。

4.《宪法学教程》:张千帆著,法律出版社出版。

5.《商法学教程》:王力主编,法律出版社出版。

【参考书的重要性】参考书是法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法学知识,培养法学思维。

通过阅读参考书,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提高学术素养。

此外,参考书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务案例,使他们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更好地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如何选择合适的参考书】选择合适的参考书对于法学学习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建议:1.选择权威性高的书籍。

权威性是评价一本参考书的重要标准。

通常,权威性高的书籍会由知名法学专家撰写,或者由权威出版社发行。

2.选择内容系统、完整的书籍。

系统性是评价一本参考书的另一个重要标准。

好的参考书应该具备完整的知识体系,使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地学习法学知识。

3.选择与时俱进的书籍。

法律是一门与时俱进的学科,因此选择最新的参考书是非常重要的。

这样可以确保学生学到的知识与当前的法律体系和实务操作相符。

【结语】对于中大非全法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掌握一定的法学参考书是提高学术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中山大学《法学基础》考研真题详解

中山大学《法学基础》考研真题详解

中山大学《法学基础》考研真题详解2021年中山大学《法学基础》考研全套目录•全国名校宪法学考研真题汇编•全国名校法理学考研真题汇编•全国名校民法学考研真题汇编•全国名校刑法学考研真题汇编说明:本科目考研真题不对外公布(暂时难以获得),通过分析参考教材知识点,精选了有类似考点的其他院校相关考研真题,以供参考。

2.教材教辅•[预售]马工程《宪法学》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课后习题+章节题库】•马工程《法理学》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课后习题】•马工程《民法学》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马工程《刑法学》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课后习题】说明:以上为本科目参考教材配套的辅导资料。

•试看部分内容考研真题精选一、概念题1民法[浙江工商2015年研;中南财大2005年研]答: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广泛,涉及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企业和其他多种社会组织,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几乎都与民法相关联。

民法既是行为规范,又是裁判规范。

在社会生活中,民法是人们的行为规则;如果不遵守这种规则而发生诉讼时,民法是法院裁判民事案件的准绳。

2形成权[中国政法大学2017年研;湘潭大学2016年研;武大2 015年研]答:形成权是指权利人以自己的意思表示,使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者消灭的权利。

形成权理论是由德国学者Emil Secke提出的。

形成权的主要功能在于权利人得依其单方的意思表示,使已成立的法律关系的效力发生、变更或消灭,如债权人的撤销权。

形成权的类型、范围广泛,依形成权所生效力可以分为三类,即生效形成权、变更形成权和消灭形成权。

3民事责任[四川师大2018年研;北邮2009年研]答:民事责任是指民事主体违反民事义务而依法应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

民事责任的含义具体包括:①民事责任是违反民事义务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②民事责任是应由责任人承担的一种不利的法律后果。

中山大学法学专业(张文显版法理学)考研笔记(六)、考研参考书及复试线、考研复习规划

中山大学法学专业(张文显版法理学)考研笔记(六)、考研参考书及复试线、考研复习规划

中山大学法学专业(张文显版法理学)考研笔记(六)、考研参考书及复试线、考研复习规划(7.20)第三编法的起源和发展第十四章法的历史第一节法的起源一、原始社会的调控机制二、法的起源的一般规律(1)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经历过程:氏族习惯——习惯法——成文法(3)深刻影响:宗教规范、道德规范三、法和原始习惯的区别第二节法的历史类型一、法的历史类型的概念二、前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制度三、资本主义的法律制度(1)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一)资本主义法的原则(2)契约自由原则(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二)资本主义国家两大法系法系:根据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历史传统和外部特征,将形式上具有一定特点、属于同一历史类型的若干国家和地区的法律体系划为同一类别。

大陆法系:以古罗马法为基础,以《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为代表的法律,以及在其影响下形成的各个国家和地区法律体系的总称。

英美法系:以英国普通法为基础,以及在其影响下形成的各个国家和地区法律体系的总称。

大陆法系VS英美法系四、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律制度(一)本质(1)阶级属性:体现工人阶级及其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的意志(2)产生方式、存在方式:产生于民主立法程序、存在于法律渊源(3)生产方式:根本使命是解放、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4)社会作用:保障社会主义建设顺利发展(二)特征(1)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2)国家意志与客观规律的统一(3)权利确认与权利保障的统一(4)强制实施与自觉遵守的统一(5)一国与两制的统一(6)国情与公理的统一第十五章法律演进与法律发展第一节法律的演进与发展的历史规律一、内涵法律演进:某一个国家或社会的法律制度从落后状态向先进状态长期而缓慢发展的过程。

法律发展: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相适应、相协调的,包括了法律制度的变迁、法律精神的转换、法律体系的重构等在内的法律进步过程与趋势。

中山大学法学专业(张文显版法理学)考研笔记(四)、考研参考书及复试线、考研复习规划

中山大学法学专业(张文显版法理学)考研笔记(四)、考研参考书及复试线、考研复习规划

中山大学法学专业(张文显版法理学)考研笔记(四)、考研参考书及复试线、考研复习规划(7.20)第二编法的本体第七章法的要素第一节法的要素释义一、法的要素定义(一)概念:法的要素指法的基本成分,即构成法律的基本元素。

(二)特征:(1)个别性和局部性(2)多样性和差别性(3)整体性和不可分割性二、法的要素分类(一)西方:1.命令模式 2.规则模式 3.规则、政策、原则模式 4.律令、技术、理想模式(二)中国:法律规范说--- 多要素说☞我们:法律概念、法律规则、法律原则第二节法律概念一、法律概念释义(一)概念:有法律意义的概念,是认识法律和表达法律的认识之网上的纽结,即对各种有关法律的事物、状态、行为进行概括而形成的法律术语。

(二)来源:(1)法律人吸纳(2)法律人创设(三)功能:(1)认识功能(2)表达功能(3)提高法律合理化功能二、法律概念分类(一)依涉及内容涉人概念:关于人(自然人、团体)的概念涉事概念:关于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的概念涉物概念:关于物品及其质量、数量和时间、空间的概念(二)依功能描述性概念:对外在事物进行描述的概念规范性概念:对人的行为进行规范的概念(三)依确定程度相对确定性概念:外延与内涵相对确定的概念相对不确定性概念:外延与内涵相对不确定的概念(四)依涵盖面大小一般法律概念:适用于整个法领域的概念部门法律概念:仅适用于某一法领域的概念第三节法律规则一、法律规则释义(一)概念:规定法律上权利、义务、责任的准则,或是赋予某种事实状态以法律意义的规定。

(二)逻辑结构1、三要素说假定:法律规则中指出适用这一规则的前提条件或情况的部分。

处理:法律规则中指出人们应当做什么、禁止做什么的部分。

制裁:法律规则中指出行为要承担法律后果的的部分。

2、二要素说行为模式:法律规则中指出人们应当做什么、禁止做什么的部分。

法律后果:法律规则中指出行为要承担法律后果的的部分。

(三)两大特色:可重复适用性、普遍适用性(四)特点(VS法律原则):(1)微观的指导性(2)较强的操作性(3)较高的确定性二、法律规则的分类(一)依内容授权性规则:指示人们可以作为、不作为或要求他人作为、不作为的规则。

中山大学法学专业(西方法律思想史)考研笔记(九)、考研参考书及考研复试线、考研复习规划

中山大学法学专业(西方法律思想史)考研笔记(九)、考研参考书及考研复试线、考研复习规划

中山大学法学专业(西方法律思想史)考研笔记(九)、考研参考书及考研复试线、考研复习规划(7.22)第三篇17、18世纪资产阶级的法律思想以自然法学说为理论武器。

自然状态、自然权利、自然法。

古代和中世纪的自然法与资产阶级自然法内容是不同的:古代自然法,从自然哲学角度的论述自然法高于人类制定的成文法,并认为它是自然界的普遍法则。

中世纪的自然法,从神学角度论证自然法是上帝的意志(神的意志)的体现。

近代自然法,它从人性论出发,以人类理性为思想武器。

从格老秀斯开始,中经英国霍布斯和洛克、法国的孟德斯鸠和卢梭、等人的努力形成了资产阶级自然法学说。

它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西欧文艺复兴运动和的宗教改革。

自然法的锋芒针对与中世纪的神学和封建专制主义。

特点是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主权学说的崛起,宗教中新教的独立、经济上重商主义的出现。

代表人物格老秀斯、霍布斯、斯宾诺沙。

第二时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后、特点办防止封建专制复辟、经济上要求实行自由主义,预防政府违反和侵犯自然法所确定的生命,自由和财产的权利、强调个人的自由和安全。

分权思想应运而生,洛克和孟德斯鸠是主要代表。

第三个时期,是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前后,特点是强烈要求实行人民主权、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和捍卫人民的民主自由的权利。

代表人物卢梭。

中世纪和古代的自然法、从国家主义出发,强调道德规范的重要性;资产阶级自然法则是从人性论出发,强调个人主义,一利己为目的。

第九章德国统一时期的法律思想第一节康德的法哲学启蒙运动思想家,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创始人。

《宇宙发展史概论》、《关于自然神学和道德的原则的明确性研究》《把数学概念引进与哲学中的尝试》《上帝存在的论证的唯一可能的根源》《纯粹理性批判》《道德的形而上学》《实践理性批判》《批判力批判》。

建立了著名的‘批判哲学’体系。

《政治权利原则》、《在理论范围内的宗教》《永久和平》。

最终成为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哲学家。

一、国家和法律的起源是以人类理性为前提的,称之为理性法而不是自然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大法学院2016年招生简章上的考研参考书目
432法学理论基础:
①《现代西方法理学》,沈宗灵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②《中国法律思想史纲》,马作武编,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

③《现代西方法理学》及《中国法律思想史》,新近版本的大学教材。

433法律史基础:
①《中国法律思想史纲》,马作武编,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

②《西方法哲学史纲》,张乃根,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③《中国法律思想史》,杨鹤皋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最新版。

434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基础:
①《中国宪法》,许崇德主编,中国人民出版社,1996。

②《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育部核心教材,姜明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③《比较宪法学》,韩大元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35刑法学基础:
①《刑法学》(总论),王仲兴编,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

②《刑法学》(总论),高铬暄、马克昌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③《刑事诉讼法学》上、下册,徐静村主编,法律出版社,1999。

436民商法学基础:
①《民法总论》,傅静坤主编,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

②《民法总论》,梁慧星著,法律出版社,2001。

③《商法总则》,张民安主编,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

④《民法》,魏振瀛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⑤《中国商事法》(总则),王保树主编,人民法院出版社最新版。

⑥《比较商法导论》,任先行、周林彬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437诉讼法学基础:
①《民事诉讼法学原理》,江伟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②《刑事诉讼法》,龙宗智、杨建广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③近年来本专业相关论著。

438经济法学基础:
①《经济法》,杨紫烜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或最新版)。

②《民法》,魏振瀛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或最新版)。

③《当代经济法研究》,程信和、周林彬、慕亚平主编,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


439国际法学基础:
①《国际公法》,相关学科的所有论著。

②《国际私法》,相关学科的所有论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