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地理教学文档

合集下载

校本课程-乡土地理

校本课程-乡土地理

目录第一节基本概况……………………………………第二节地理交通………………………………第三节资源环境……………………………………第四节行政区划…………………………………第五节历史沿革…………………………………第六节农业情况………………………………………第七节工业状况………………………………………第八节人文景观………………………………………第九节乡风民俗………………………………………第十节物华天宝………………………………………一、基本概况玉门是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除丰富的石油资源外,还有煤炭、芒硝、石膏、重晶石、金刚砂、金、铁、锰等矿产资源。

工业有电力、煤炭、石油、机械、化工、建材、服装、食品等部门。

土特产品有元明粉、羊毛、驼毛、蚕豆、花海瓜等。

市内有昌马石窟、昌马岩画、汉长城及烽燧、火烧沟遗址、干海子候鸟保护区、老君庙、孙健初纪念碑等名胜古迹。

玉门是我国石油工业的摇篮,"铁人"王进喜的故乡,石油工业已有65年的发展历史。

1955年建市,1957年建成全国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1958年为了服务油田发展,原玉门县从玉门镇(现为玉门新市区)迁至老市区,与玉门石油管理局合并为地级市,1961年市局分家,玉门市改为县级建制。

1999年中国石油企业改制重组,将玉门石油管理局分设为玉门油田分公司和玉门石油管理局。

2002年国务院批准酒泉撤地设市,玉门市被确定为甘肃省直辖市,由酒泉市代管。

2003年玉门市政府驻地迁址获得国务院、民政部、省政府、酒泉市政府批准,并付诸实施。

同年玉门油田酒泉生活基地在酒泉市新城区奠基,石油企业"下山工程"正式启动。

二、地理交通玉门市地处河西走廊西部,位于东经96°15′-98°30′,北纬39°40′-41°00′之间,东临钢城嘉峪关和古城酒泉,西通国际旅游城敦煌,南接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北达中蒙边境,是甘肃省距离中蒙边境马鬃山通商口岸最近的城市,国道312线和兰新铁路复线横贯全境,历来是中原通往新疆、青海、西藏和连接蒙古、中亚、欧洲的重要通道。

高中地理说课稿乡土地理

高中地理说课稿乡土地理

高中地理说课稿乡土地理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说课的题目是“高中地理——乡土地理”。

在正式进入说课内容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乡土地理的重要性。

乡土地理不仅仅是对本地地理环境的了解,更是对本地文化、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全面认识。

通过学习乡土地理,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自己的家乡,增强地域文化认同感,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乡土地理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其研究方法,了解本地的自然环境、人文地理特征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通过实地考察、调查访问等方式,收集和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1. 乡土地理的概念与特点2. 本地自然环境的概况(包括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动物等)3. 本地人文地理特征(包括人口、民族、语言、宗教、教育、文化等)4. 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包括农业、工业、服务业、旅游业等)5. 本地环境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三、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2.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实地考察本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特征。

3. 小组合作:鼓励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调查报告和展示。

4. 案例分析:选取本地的典型案例,分析其地理背景和发展过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播放一段介绍本地风光的短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 提问学生对家乡的了解程度,引导学生思考乡土地理的意义。

2. 讲解乡土地理的概念与特点- 定义乡土地理,并解释其在地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 讨论乡土地理与其他地理分支的关系。

3. 介绍本地自然环境- 利用地图、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展示本地的地形、气候等自然特征。

-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本地自然环境的观察和感受。

乡土地理教案

乡土地理教案

乡土地理教案课题:乡土地理年级:初中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乡村地理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通过讲解和实地考察,加深对乡村地理的认识和了解。

教学重点:1.乡土地理的基本概念;2.乡村地理的特点。

教学准备:1.地图、图片、视频等教学辅助材料;2.筹备一次实地考察活动。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利用一幅乡村地图或图片,向学生展示乡村地理的特点,引发学生对乡村地理的兴趣和思考。

2.提问:你知道什么是乡土地理吗?请简单描述一下。

步骤二:概念讲解1.向学生讲解乡土地理的概念:乡土地理是研究乡村地理环境、现象与问题的学科。

它主要包括乡村地理的基本概念、乡村地貌、农田格局、乡镇发展等内容。

2.通过图片和视频等教学辅助材料,让学生对乡土地理有更加直观的了解。

步骤三:特点探究1.与学生一起探究乡村地理的特点,如人口稀少、资源丰富、交通不便等。

2.引导学生思考乡村地理特点背后的影响,如农业发展、生活习俗、乡村环境保护等。

步骤四:实地考察1.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实地考察活动,选择一个附近乡村地区,带领学生实地观察和体验乡村地理的特点和现象。

2.在实地考察中,引导学生观察乡土地貌、农田格局、农民生活等,并结合所学的乡村地理知识,进行分析和总结。

步骤五:总结1.请学生进行小结,回顾并总结乡土地理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思考和感想,加深对乡土地理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延伸:1.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研究,探究不同地区乡村地理的差异,并进行展示交流。

2.可以邀请当地的农民、农业专家等人士来学校进行讲座,深入了解乡村地理的实际应用和发展。

评估方式:1.观察学生在实地考察中的参与度和表现;2.课后布置相关习题,检查学生对乡土地理概念和特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注意事项:1.确保安全,组织实地考察时做好安全防护工作;2.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差异化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中;3.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乡土地理知识。

乡土地理教学设计

乡土地理教学设计

乡土地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乡村地理的基本概念,掌握乡村地理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乡村地理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乡村地理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学生的乡情乡愁情感。

二、教学内容乡村地理的概念、内容和特点。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乡村地理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乡村地理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导入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真实素材引入乡村地理的概念和内容。

2. 实践探究法:组织学生到乡村实地考察,进行实地观察和数据收集,培养学生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小组任务,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准备1. 预先准备好乡村地理的教材、图片、视频等学习资源。

2. 找到一个乡村地理实践考察的地点,并联系相关单位准备好必要的条件和工具。

3. 准备好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内容和相关资料。

六、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使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一些典型的乡村地理场景,激发学生对乡村地理的兴趣,引出乡村地理的概念和内容。

2. 理论学习(15分钟)通过教材讲解乡村地理的概念、内容和特点,并引导学生了解其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3. 实地考察(3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带领学生到乡村进行实地考察。

在考察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观察乡村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和经济特点,并帮助学生收集相关数据和现象。

4. 数据分析和讨论(20分钟)学生回到教室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他们在乡村考察中所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

通过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深入分析乡村地理中的问题和挑战。

5. 小组合作学习(3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根据之前的考察和分析,完成一份小组任务,如制作乡村地理的PPT、设计乡村发展规划等。

并在课堂上展示和分享各组的成果。

6. 总结提高(10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乡村地理的重要性和学习方法。

【公开课教案】第四部分《乡土地理》教学设计

【公开课教案】第四部分《乡土地理》教学设计

第四部分乡土地理第18篇福建地理复习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运用地图,描述福建的地理位置,分析其特点。

2、利用图文材料说明福建主要地理事物的变迁及原因。

3、举例分析福建自然资源、自然灾害对福建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

4、运用福建人口资料,分析福建人口数量及人口分布等特点。

5、了解福建对外联系现状,认识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家乡的发展规划,关注家乡未来发展,树立建设家乡的志向。

教学重点位置与分布教学难点1、联系与差异2、环境与发展教学准备1、收集与福建地理相关的图文资料2、课件PPT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考纲要求:1、记忆部分:连接中考P3。

2、具体要求:连接中考P7考纲解读,明确本节课的主题与要求。

真题再现:2017年中考“福建地理”相关考题进一步明确课堂课题,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讲授新课一、位置与分布(一)概况1、位置读图归纳福建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并说出福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2、面积、行政区划省辖9个地级市和一个综合实验区.包括:1福州、2莆田、3泉州、4厦门、5漳州、6龙岩、7三明、8南平、9宁德和10平潭综合实验区(学生读图识记行政,读图测试)3、人口与民族人口数量:3689万(2010年)民族:以汉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7.84%;畲族为最主要的少数民族,占总人口1%,还有少量回族、满族等(二)自然环境让学生了解福建省的概况,并进一步掌握区域地理位置的读图方法。

通过活动,识记福建行政区划,活跃课堂氛20°25°120°115°125°1台湾海峡ABCD南海东海30°北回归线2345678 910600600福州漳州龙岩 南平C九 龙江江晋 江 汀 A B地形:山地、丘陵面积大约占80%,“八山一水一分田”;两列大山带呈东北—西南走向,与海岸线平行;地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岸漫长、曲折,多岛屿、多港湾.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少雨河流:水系密布,河流众多,有闽江、九龙江、晋江、汀江等 自然资源: 海洋 资源 具有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渔业资源)、海洋能源资源(风能、潮汐)等 森林资源森林覆盖率为65.95%,居全国首位 矿产资源比较丰富,优势矿产资源有钨、钽、叶蜡石、萤石、石英砂、高岭土、花岗石和重晶石;叶胆石(寿山石)藏量居全国首位,高岭土藏量居全国第三位一、位置与分布(一)概况1.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2.简称:闽3.行政中心:福州4.面积:12平方千米5.人口:3689万(2010年)6.民族:汉少数民族:畲、回、满(二)自然环境1.地形(主要山脉)武夷山、戴云山2.气候(气温、降水)3.河流:闽江4.自然资源(三)社会经济发展二、联系与差异三、环境与发展。

七年级地理优秀教案之乡土地理.doc

七年级地理优秀教案之乡土地理.doc

七年级地理优秀教案之乡土地理
乡土地理
教案建议
●分析、评价家乡地理位置的特点
●利用图文材料和历史档案,说明家乡主要地理事物的变迁及原因。

●举例说明自然条件对家乡的社会、经济、环境、生态、文化、生活诸方面的影响
●说明家乡人口数量、人口变化的基本情况
●结合实际说明家乡的生态环境状况、存在的问题以及改善措施。

●举例介绍家乡的主要自然灾害及防灾、减灾举措与存在的问题。

●举例介绍家乡在开发、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方面的情况。

●举例说出家乡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生活等至少一个方面所发生的重大变化,了解家乡的发展规划。

●用较为规范的图例绘制反映学校或家庭所在地的示意图,并要求能够展示出正确的方位和较多的地理信息。

●查阅以前的乡土地图,讨论家乡有哪些变化,并以适当形式展示讨论的结果。

●围绕家乡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开展地理调查,提出合理建议。

遵义乡土地理教案

遵义乡土地理教案

遵义乡土地理教案教案标题:探索遵义乡土地理教学目标:1. 了解遵义乡土地理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了解遵义乡土地理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3. 培养学生对遵义乡土地理的兴趣和热爱;4. 发展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遵义乡土地理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遵义乡土地理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对遵义乡土地理的兴趣和热爱;2. 发展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地图、图片、幻灯片等教具;2. 遵义乡土地理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地图或图片引起学生对遵义乡土地理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二、知识讲授(15分钟)1. 介绍遵义乡土地理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包括其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

2. 利用图片和幻灯片展示遵义乡土地理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让学生对其有直观的认识。

三、讨论与探究(20分钟)1. 分组让学生就遵义乡土地理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展开讨论,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观点。

2.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与归纳(10分钟)1. 让学生总结遵义乡土地理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以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

2. 引导学生思考遵义乡土地理对当地人民生活和发展的影响。

五、拓展与应用(15分钟)1. 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调查研究,了解遵义乡土地理对当地农业、旅游等方面的影响。

2. 学生进行小组展示,分享他们的调查结果和发现。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遵义乡土地理的短文,描述其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并分析其对当地人民生活和发展的影响。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探索和了解遵义乡土地理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和调查研究,学生不仅加深了对遵义乡土地理的了解,还培养了合作和表达能力。

作业布置的短文写作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对遵义乡土地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贺州乡土地理教案

贺州乡土地理教案

贺州乡土地理教案教案标题: 贺州乡土地理教案教案概述:本次乡土地理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贺州乡土地理知识,包括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等。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学生将能够加深对贺州乡土地理的认识,并提高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

年级水平: 高中(10-12年级)或初中(7-9年级)主要目标:1. 了解贺州乡土地理的地理位置和地势特征。

2. 掌握贺州乡土地理的自然地理特征,如气候、地貌等。

3. 了解贺州乡土地理的人文地理特征,如人口、经济、文化等。

4. 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和独立研究能力。

5. 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教学材料:1.地理教科书、图册和地图。

2.互联网资源和多媒体设备。

教学准备:1.熟悉贺州乡的地理特点和相关数据。

2.收集有关地理教学资源和案例研究。

3.准备互动教学材料和活动。

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贺州乡的地图,引起学生对这个地区的兴趣。

-请学生讨论他们对贺州乡的预期和猜测。

探究(20分钟):-向学生解释贺州乡的地理位置和地势特征。

-让学生使用地图和图册来探索和比较贺州乡与其他地区的气候和地貌特征。

-引导学生分析贺州乡自然地理特征的原因和影响。

呈现(20分钟):-展示贺州乡的人文地理特征,如人口分布、经济发展和文化特色。

-通过图片、视频和口头描述来呈现相关信息。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应用(20分钟):-组织小组讨论或小研究项目,比如学生分组调查某个贺州乡社区的发展情况或文化特色。

-要求学生撰写小论文或制作展示板,总结贺州乡土地理的主要特征。

-学生可以用互联网资源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总结(10分钟):-请学生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和发现。

-总结贺州乡土地理的主要特征,并与其他地区进行比较。

课后延伸:-布置阅读贺州乡相关地理文章或书籍,并写一篇读后感。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研究方向,进一步探索贺州乡土地理的其他方面。

评估方法:-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部分认识赣州
考纲要求:
1、赣州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及区位优势
2、赣州的自然地理概况
3、赣州的自然条件、农业生产与特色产品之乡
4、赣州旅游资源的特点
5、赣州的客家文化
6、赣州的交通发展
149、地理位置:位于115°E左右,25°N左右,地处赣江上游,江西南部,东临福建,南连广东,西接湖南,北与江西省的吉安、抚州相邻。

150、赣州市是江西省最大的行政区,包括一区、两市和十五县。

一区是章贡区,两市是南康市和瑞金市,十五县包括大余、崇义、上犹、赣县、兴国、宁都、于都、石城、会昌、寻乌、安远、信丰、全南、龙南、定南。

151、赣州的区位优势:既是东南沿海的腹地,又是内地连接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前沿地带,具有明显的东进西出,南接北承的区位优势。

京九线和赣龙线是出境的便捷通道。

京九线自北向南经过兴国、赣县、章贡区、南康、信丰、定南。

赣龙铁路是指赣州到福建的龙岩市。

152、地形:位于南岭和武夷山脉的交接地区,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地势四周高、中间低,南高北低。

赣州地势最高点是崇义的齐云山,最低点位于赣县胡江镇张屋村,
153、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候温和。

春早,夏长、秋短、冬暖、无霜期长。

154、农业生产:全国重点林区和全省糖业、烟叶、柑橘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脐橙生产区。

特色农产品之乡:脐橙之乡——信丰,甜柚之乡——南康,九龙蜜柚之乡——安远,蜜橘之乡——寻乌,瑞香之乡——大余,白莲之乡——石城,毛竹之乡——崇义,板鸭之乡——赣县,肉兔之乡——会昌。

155、主要矿产:有色金属基地,黑钨储量全国第一,稀土储量全国第二。

有“稀土王国”之称,世界钨都——大余。

156、四大旅游品牌:①“江南宋城”,以赣州城市区为中心,包括宋代古城墙、古浮桥、八镜台、郁孤台、文庙、通天岩等景点;②“客家摇篮”:以全南、龙南、定南、安远、寻乌、赣县为中心,包括龙南的关西围、燕翼围、安远的东升围、安远东江源头——三百山等。

赣州是当今客家人最大的聚居地,除章贡区外,其余县市都是客家县市。

客家人的建筑——客家围屋被誉为“东方罗马建筑”,它与北京四合院、陕北窑洞、闽西土楼合称为中国“四大古民居”。

赣州的客家围屋多为方形,与闽西圆形土楼和粤东内方外圆的围龙屋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③“红色故都”:由瑞金、兴国、宁都、会昌、于都等的红色景区点组成。

“共和国摇篮”、“红色故都”——瑞金,“将军县”——兴国。

主要景点:瑞金的叶坪、红井、沙洲坝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旧址群、兴国的将军纪念园、毛泽东长岗调查纪念馆等。

④“丽山秀水”:以上犹、崇义、大余、安远、龙南等地绿色景区点组成,包括上犹的陡水湖、崇义的阳岭、齐云山、上堡梯田,大余的丫山、梅关古驿道等。

39
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