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弹簧和橡皮筋
实验报告弹力

实验报告弹力实验报告:弹力引言弹力是物体在受力作用下发生形变并能够恢复原状的性质。
弹力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例如弹簧、橡胶、橡皮筋等。
本实验旨在探究弹力的特性和影响因素。
实验一:弹簧的弹力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弹簧,将其一端固定在支架上。
2. 在弹簧的另一端挂上不同质量的物体。
3. 观察弹簧的形变并记录下来。
4. 移除物体,观察弹簧是否能够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实验结果:在挂上不同质量的物体后,弹簧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形变,形变量随着挂在弹簧上的物体质量增加而增加。
当移除物体后,弹簧能够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即具有弹性。
实验分析:弹簧的弹力与物体的质量和弹簧的特性有关。
根据胡克定律,弹簧的弹力与其形变成正比,即F=kx,其中F为弹力,k为弹簧系数,x为形变量。
弹簧系数是弹簧的固有属性,不同弹簧具有不同的弹簧系数。
当挂上不同质量的物体时,弹簧受到的力增加,形变量也随之增加,但弹簧的弹力仍然满足胡克定律。
实验二:橡皮筋的弹力实验步骤:1. 准备一根橡皮筋,将其两端固定在支架上。
2. 在橡皮筋上施加不同的拉力。
3. 观察橡皮筋的形变并记录下来。
4. 停止施加拉力,观察橡皮筋是否能够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实验结果:在施加不同的拉力后,橡皮筋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形变,形变量随着施加的拉力增加而增加。
当停止施加拉力后,橡皮筋能够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即具有弹性。
实验分析:橡皮筋的弹力与施加的拉力和橡皮筋的特性有关。
橡皮筋是一种由橡胶制成的弹性材料,其弹力来源于橡胶分子的拉伸和恢复。
当施加拉力时,橡皮筋的分子被拉伸,形成形变。
当停止施加拉力后,橡皮筋的分子会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使橡皮筋恢复原状。
实验三:温度对弹力的影响实验步骤:1. 准备两根相同的弹簧,一根放置在常温下,另一根放置在高温环境中。
2. 在两根弹簧的一端施加相同的力。
3. 观察两根弹簧的形变并记录下来。
4. 停止施加力,观察两根弹簧是否能够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实验结果:在相同的施加力下,高温环境中的弹簧发生了更大的形变,形变量比常温下的弹簧大。
第二章 实验二 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

B. 移动小车,当弹簧刚好处于水平原长时,使小车上的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置零
C. 根据力传感器及位移传感器的数值画F-x图像
D. 继续向左移动小车的过程中,计算机记录多组力传感器的示数F及位移传感器的
示数x
返回目录
实验二
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中描点作出F-x图像,并根据图像求出弹簧的劲度系
1
2
返回目录
实验二
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
钩码个数
0
1
2
…
xA/cm
7.75
8.53
9.30
…
xB/cm
16.45
18.52
20.60
…
钩码个数为1时,弹簧A的伸长量ΔxA= 0.78 cm,弹簧B的伸长量ΔxB
=
1.29 cm,两根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ΔEp
= mg(ΔxA+ΔxB)(选填
“=”“<”或“>”).
m-l图(m指钩码质量)
返回目录
实验二
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
图像类型
截距
斜率
弹簧原长l0(横截距)
弹簧劲度系数k
F-l图(l指弹簧总长)
返回目录
实验二
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
图像类型
截距
斜率
弹簧原长l0(纵截距,未画
出)
l-n图(n指钩码个数)
返回目录
实验二
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
m,则x-m图像的斜率为 ,则图像斜率越大
弹簧的劲度系数越小,由题图乙可看出直线2
的斜率大于直线1的斜率,则k1>k2,由于1的
湘教版科学四下4.2《弹簧和橡皮筋》教学设计

湘教版科学四下4.2《弹簧和橡皮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弹簧和橡皮筋》是湘教版科学四下4.2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式了解弹簧和橡皮筋的性质和特点。
教材从生活中的实例入手,引导学生探究弹簧和橡皮筋的弹性特性,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生活中的物体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弹簧和橡皮筋的弹性特性认识不足,需要通过实验和探究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较高,参与度较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弹簧和橡皮筋的性质和特点,学会观察和描述它们的弹性特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弹簧和橡皮筋的性质和特点,弹性特性的观察和描述。
2.难点:弹簧和橡皮筋弹性特性的深入理解,实验操作的技巧。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2.实验教学: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和体验弹簧和橡皮筋的弹性特性。
3.小组合作: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弹簧、橡皮筋、实验器材、多媒体设备。
2.学具:实验记录表、笔记本、彩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生活中见到的弹簧和橡皮筋,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弹簧和橡皮筋,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形状和特点,并提问:你们认为弹簧和橡皮筋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3.操练(15分钟)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弹簧和橡皮筋的弹性特性。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填写实验记录表。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你们发现了弹簧和橡皮筋的哪些性质和特点?学生分享实验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弹簧和橡皮筋的弹性特性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学生举例说明,教师点评。
四年级下册科学学案 弹簧和橡皮筋巧推棋子湘科版

弹簧和橡皮筋
巧推棋子
【学习目标】
1.知道棋子在桌面滑动时,受到了桌面的阻碍,像这样的力叫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2.知道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程度等因素有关系。
3.知道摩擦力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利也有弊。
【学习重难点】
重点:在推棋游戏中感受摩擦力并研究摩擦力。
难点:推棋游戏的组织及研究内容的落实。
【学习过程】
一、推棋子游戏
1.在桌子两头分别标明游戏的起点和终点,并划分出不同分值区,想办法使推出的棋子停在高分值区。
(1)游戏规则:
用单手一次将棋子推出,棋子滑入的分值区即为本次得分,棋子滑出滑道的范围不得分。
要求棋子是滑动而不是滚动。
围棋圆弧形的那面要向上摆放。
将几次推棋子的得分累计,即为总得分。
(2)想一想:在游戏中我们是怎么控制棋子,使它准确停在高分值区的?是什么力使棋子慢慢停下来的?
(3)总结:棋子在桌面滑动时,受到了桌面的_________,像这样的力叫__________。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____________。
2.想一想: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3.总结:接触面越粗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越____________。
压力越大,物体受到的摩擦力越____________。
二、寻找生活中的摩擦力
1.说一说我们周围还有哪些现象与摩擦力有关。
2.想象一下,生活中如果没有摩擦力会怎样?。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 弹簧测力计 教学设计

《弹簧测力计》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弹簧测力计》选自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四课,在单元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从结构上看,《运动和力》单元以“分-总”的形式组织学生系统地认识物体运动和力的关系。
本节课是在学生了解重力、反冲力、弹力与小车运动的关系的基础上,具体学习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进一步加深对弹力的认识,同时也为下一节课研究摩擦力大小做好技能上的准备。
从内容上看,本节课主要围绕“认识弹簧测力计”、“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和“制作橡皮筋测力计”三个连贯的活动展开。
第一,认识弹簧测力计。
这是使用弹簧测力计的前提。
学生通过观察、认读和实际感受,要认识弹簧测力计的构造、计量单位、刻度标示及如何读数。
第二,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这是本课的重点内容,教科书提示了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的三点注意事项,教师提供测量物体重力的记录表,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测量技能。
第三,制作橡皮筋测力计。
这个活动是作为拓展内容来安排的,教师可以灵活处理。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强,精力旺盛,但注意力容易分散,学习的主动性不够。
他们有效学习的注意力保持时间不超过10分钟,在观察、使用弹簧测力计的环节中要尽量少讲,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结合活动记录单,明确任务要求,进行自学和小组合作以获得相关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弹力已有一定的了解,尤其对弹簧的认识和它变形受到力,学生能很快理解“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点。
根据这一特性引出测量力的工具——弹簧测力计是相对比较容易的。
学生知道力有大小,具有一定的使用工具的能力,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存在一些疏漏,尤其是在设计制作测力计时对刻度的把握,还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力有大小和方向,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
(2)知道力的单位是“牛”。
(3)理解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征制成的,弹簧的伸长特征与橡皮筋相似。
橡皮筋的原理

橡皮筋的原理橡皮筋,作为一种常见的弹性材料,广泛应用于生活和工业生产中。
它的原理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橡皮筋的原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橡皮筋的材料特性。
橡皮筋通常由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制成。
这些材料具有非常高的弹性和延展性,能够在受力后迅速恢复原状。
这种特性使得橡皮筋可以被拉伸到很长的长度,然后在释放力量后迅速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和长度。
其次,橡皮筋的原理与胡克定律有关。
胡克定律是描述弹簧的变形与受力之间关系的物理定律,也适用于橡皮筋。
根据胡克定律,弹簧的变形与受力成正比,而且方向与受力方向相同。
这就意味着当橡皮筋受到外力拉伸时,它会产生相应的变形,而且在受力方向上产生反作用力。
另外,橡皮筋的原理还涉及能量的转化。
当橡皮筋被拉伸时,外界对它做功,将能量储存在其中。
当释放橡皮筋时,储存的能量转化为动能,使橡皮筋产生快速的收缩运动。
这也是橡皮筋在各种实际应用中被广泛使用的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橡皮筋的原理还与分子结构有关。
橡胶材料的分子链结构使得它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延展性。
当橡皮筋受到拉伸时,分子链会发生伸长和变形,而当释放力量后,分子链会迅速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这种分子结构决定了橡皮筋的原理和性能。
总的来说,橡皮筋的原理包括材料特性、胡克定律、能量转化和分子结构等方面。
它的弹性和延展性使得橡皮筋在生活和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文具、包装、运输等领域。
通过对橡皮筋原理的深入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使用和设计橡皮筋,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理解物理学中的弹性力学原理。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第二章 实验二 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2025高三总复习 物理(新高考)

实验二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一、实验目的1.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
2.学会利用图像法处理实验数据,探究物理规律。
二、实验原理、器材1.实验原理(1)在弹簧下端悬挂钩码,平衡时弹簧产生的弹力与所挂钩码受到的重力大小相等。
(2)用刻度尺测出弹簧在不同钩码拉力下的伸长量x,建立直角坐标系,以纵坐标表示弹力大小F,以横坐标表示弹簧的伸长量x,在坐标系中描出实验所测得的各组数据(x,F)对应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根据实验所得的图线,就可探知弹簧弹力大小与弹簧伸长量间的关系。
2.实验器材与装置图铁架台、毫米刻度尺、弹簧、钩码(若干)、三角板、铅笔、重垂线、坐标纸等,装置如图所示。
三、实验步骤与操作1.安装:如装置图所示,将铁架台放在桌面上(固定好),将弹簧的一端固定于铁架台的横杆上,在靠近弹簧处将刻度尺(最小分度为1mm)固定于铁架台上,并用重垂线检查刻度尺是否竖直。
2.原长:记下弹簧下端不挂钩码时所对应的刻度l0,即弹簧的原长。
3.测量:在弹簧下端挂上钩码,待钩码静止时测出弹簧的长度l,求出弹簧的伸长量x和弹力F(大小等于所挂钩码受到的重力)。
4.改变: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重复上述实验步骤3,要尽量多测几组数据,将所测数据填写在表格中。
四、数据处理1.以弹力F为纵坐标,以弹簧的伸长量x为横坐标,用描点法作图,用平滑的曲线连接各点得出弹力F随弹簧伸长量x变化的图线。
2.以弹簧的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图线所代表的函数表达式,并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
五、误差分析1.钩码标称值不准确、弹簧长度测量不准确以及画图时描点连线不准确等都会引起实验误差。
2.悬挂钩码数量过多,导致弹簧的形变量超出了其弹性限度,不再符合胡克定律(F=kx),故图线发生弯曲,如图甲所示。
3.水平放置弹簧测量其原长,由于弹簧自身受到重力,将其悬挂起来后会有一定的伸长量,故图像横轴截距不为零,如图乙所示。
六、注意事项1.所挂钩码不要过重,以免弹簧被过分拉伸,超出它的弹性限度,要注意观察,适可而止。
《弹簧和橡皮筋》教学设计

( 师 读 实验 要 求 ,各 小组按 教 照 实 验 要 求 再 次 玩 弹 簧 和 橡 皮
筋。 )
一
4 .小组 汇报 实验结 果 。
5 小 结 : 码 数 量 越 多 , 簧 被 . 钩 弹
1 人 们利用 弹簧的弹力制造 了 . 测 力 计 ,那 我 们 怎 样 正 确使 用 它
经验 , 新课 教学 作好铺 。 为
么收 获” 一 问题 让学 生对 知 识进 这
行 系 统整 理 , 把探 究 活 动延 伸 至 并
课外 。
我 力 图 通 过 自 己 的 教 学 , 学 让
5 .当我 们 用 不 同 的 方 法 玩 弹簧
生大 胆做 出假 设 , 留给 他们 充 分 并
设 计 本 课 时 , 力 图 充 分 调 动 我
4 这节课 我们就以弹簧和橡皮 . 筋 为例 ( 书课 题 :.弹簧 和橡 皮 板 2
筋) ,好好 研究 它 们 到底 隐藏 着 怎
样 的秘密 ?
二、 识弹力 认
1 .听说几位爱科学的孩子也来
到 了 这 里 。( 出示 课 件 : 位 学 生 玩 几
幽
维普资讯
一 燮
做 、动 脑去 想 。在 学生 的观 察 、 体
验、 讨论 、 作 中认识 什 么是 弹力 , 合 并 正确 使用 测力 计 , 以培 养学 生 的 思 维能 力和动手 能力 。
教 学过程
一
、
激趣 导入
1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 了一 些 .
《 簧和橡 皮筋》 弹
教 学 设 计
执教 : 吴清华
教学 分析
《 弹簧 和 橡皮 筋 》一 课 旨在 通 过 教 学 , 学 生 在 体 验 、 索 中认 让 探 识 什 么是 弹力 , 习正 确使 用 测力 学 计 ;’ 解 弹簧 在生 活 中 的应 片 ; / - j培 养 学生 与人 合 作 的意识 , 在参 与 并 研 究 的过程 中感 受 探究 的愉悦 ; 培 养学 生热爱科 学 、 探索科学 的情趣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跳水
跳高
皮球
床垫
弹力飞镖
单车坐垫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 有哪些收获?
课 1、回家观察还有哪些物体运用了 后 弹性? 拓 展 2、请同学们和家长互动,运用弹力设 : 计一件科学小发明,老师期待你们的作
品哦!
和橡皮泥类似:
B、面粉团 D、泥巴
像弹簧和橡皮筋这样, 变形后力图恢复原来的形状
所产生的力是 弹力
受力时发生形变,撤掉外
力之后,能 恢复原来的形状。
受力时发生形变,撤掉 外力之后, 不能自动 恢复原 来的形状了。
课堂检测
• 选择 • 下面哪个例子不是弹力作用的原理 (C ) • A.弓箭 • B.弹簧 • C.吸盘 • D.橡皮筋
物体
拉 挤、压 松手后的变化
弹簧 变长
变短
恢复原状
橡皮筋 变长 橡皮泥 变长
变短 变短
恢复原状 不能恢复原状
想
下面这些物体变形过
一
程和橡皮筋变形过程
想
类似的哪些? 和橡皮泥类似的呢?
A、尺子
B、面粉团
C、钢锯条 D、泥巴
E、橡皮擦 F、皮肤
G、气球……
想一想
和橡皮筋类似:
A、尺子 C、钢锯条 E、橡皮擦 F、皮肤 G、气球
弹簧和橡皮筋
• 东安一小 王艳明
视频.wmv
实验一:
探究弹簧、橡皮筋、橡皮泥是否有 弹力?
实验用品:弹簧、橡皮筋、橡皮泥。
实验方法: 1、五人一小组,组长组织管理。
2、对实验物体进行拉、压、挤等。
注意事项:在动手操作时, 请注意安全。
请根据实验结果,填写下面的表格:动作 受外力力作用下 Nhomakorabea撤掉外力后
实验二:
探究弹力限度?
实验用品:气球一个,小弹簧一个。 实验方法:用很大的力去挤压或者拉扯它们。
实验结果: 弹力是有限度的
小心喽!
使用弹簧时不能超出它的弹性限 度,否则会使弹簧损坏。
实验三:画一画。画出弹簧对手的反作用力方向。 手压弹簧的力度不同,手会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反 作 用 力
想一想
生活中在哪儿应用到了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