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的关系》
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工业 革命的显著特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点 ①发明来源:科学家研究,自然科学的发明同技 术、生产紧密结合,推动了生产力巨大发展。 ②范围:工业革命在几个国家同时发生,新技术 新发明超出一国范围,规模广泛,发展迅速。 ③进程:一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④开始部门:开始于重工业,以电力的广泛应用 为标志,各个领域同时展开技术革命。 ⑤出现了许多新兴的工业部门:如电力工业、 石油工业、汽车飞机制造业、电讯业等 ⑥影响:促使帝国主义的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 系的最终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不平衡而 产生矛盾。
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你有 什么启示呢?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经济的发展需要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 3.政治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4.经济的发展需要雄厚的资金。 5.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
单项选择题
1、读图判断, 属于第二次工 业革命成就的 是:( C )
A
B
C
D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是
6、认识
B.从道德的角度看:世界市场的形成是资本 主义列强对亚非拉国家和地区进行掠夺和剥削的 产物,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贫穷和落后。 C.从文明演进的角度看:世界市场的形成, 客观上在全球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 结束了人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狭隘性,有 利于世界文明的交融和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革,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本
场: 国内统一市场的开辟和国外市场的开拓,资本
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不断刺激工业发展
2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电力的广泛应用
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科学技术应用 于工业的成就
化学工业的建立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指的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生在西方国家的一系列经济、技术、社
会变革,它是由新型科学技术基础下发展形成的工业新结构、经济新格局和社会新局面。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870年末80年代初,在石油出现、旅游工业兴起以及机器和
金属成为流行原料基础等诸多要素的带动下,逐渐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的进步催化剂,并不
断改变着社会的基本架构。
第二次工业革命前期,主要依靠新兴的科学技术,使得铁路、汽车、电影等成为可能,使城市经济有了更迅速的发展。
在这一时期,工业总产值大大提高,高效的交通运输和技
术进步等都对城市经济社会有着重大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期,新机器技术、自动化设备大量投入生产,同时,由国家法律保
障的一系列社会主义制度逐步普及,使工作更具有社会保障。
经济的社会化和货币化的拓展,让工业生产有了更大的可能性,社会经济发展步入正轨。
此外,第二次工业革命生产实践还引发了其他诸多事件,例如,世界贸易惯例,国家
机构和技术文明的转变,世界石油供应以及人口分布结构的变化等等。
第二次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变化,在工业生产、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国
际关系等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也是现代文明的根本,为下一个工业革命的到来提供
了基础。
第二次工业革命

(1)电力的广泛应用:西门子-发电机、格拉姆-电动 机; (2)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卡尔本茨-内燃机驱 动的汽车、莱特兄弟-飞机; (3)电讯事业的发展:贝尔-电话、马可尼-无线电报 (4)化学工业的建立:诺贝尔-炸药、塑料、人造纤维
(1)经济: )经济: 生产力,迅猛提高,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①生产力,迅猛提高,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②生产关系,垄断与垄断组织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生产关系,垄断与垄断组织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经济结构,重工业有长足发展,逐步占主导; ③经济结构,重工业有长足发展,逐步占主导; 工业布局, ④工业布局,形成西欧和北美两大工业地带 世界经济格局,英国丧失了世界工厂的地位,美德实力超过英法; ⑤世界经济格局,英国丧失了世界工厂的地位,美德实力超过英法;资本主义世界 市场最终形成。 市场最终形成。 ⑥能源结构,人、畜、风、水、煤——-电、石油 能源结构, - (2)政治: )政治: 政治制度,形成比较健全的以代议制民主、 ①政治制度,形成比较健全的以代议制民主、政党政治和公民自由为特征资本主义 政治模式 社会主义运动,促进了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发展和列宁主义诞生。 ②社会主义运动,促进了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发展和列宁主义诞生。 对外政策,列强加紧对外侵略扩张,瓜分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③对外政策,列强加紧对外侵略扩张,瓜分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侵略方式的 变化(商品输出为主——资本输出为主)。 资本输出为主)。 变化(商品输出为主 资本输出为主 蒸汽火车 ④民主民族运动:促进了新型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民主民族运动: ⑤国际关系(世界政治格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 国际关系(世界政治格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3)思想文化: )思想文化: ①垄断主义 思想观念, ②思想观念,竞争意识和参与意识增强 (4)生活方式:改善日常生活,尤其在衣和行方面,思想观念 )生活方式:改善日常生活,尤其在衣和行方面, (5)环境问题,汽车的出现,促进石油的大规模使用,使大气中,氮氧化合物,碳 )环境问题,汽车的出现,促进石油的大规模使用,使大气中,氮氧化合物, 氢化合物的浓度增加而产生光化学烟雾等大气污染问题。 氢化合物的浓度增加而产生光化学烟雾等大气污染问题。
第二次工业革命

4.最后,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而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直接引起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电力的广泛应用 新交通工具的创制
二、成就:
新兴产业的兴起
新通信手段的发明
农业的变革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第一次比较)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人才素质 发明基础
工人或技师 劳动经验
手段:国际贸易、殖民主义 (亚洲进一步殖民地化,非洲被瓜分完,拉美实际上沦为殖 民地.) 主 要 内 容 物资和物种交流; 人口迁徙和种族融合 各种文化的交流和撞击 各种社会形态的冲突和选择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2)推动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几大要素:
①交通工具变革,远程运输更加按全、便捷; ②电信共聚创新,加速信息的传播和交流; ③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各地生产、流通 、消费紧密相连。
这种调整没有引起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本质上的 变化
3、垄断资本家干预国家经济.政治,主要资本 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国家逐渐成为垄断 组织利益的代表者。 帝国主义:自19世纪末,资本主义列强推行的 争夺霸权、侵略和掠夺殖民地的新殖民主义。 )
4、帝国主义掀起 瓜分世界狂潮:
讨论:垄断组织的出现给人们带 来了什么?
(3)世界一体化的影响:
①积极:
农业:促进人口流动、融和与动植物物种的广泛交 流,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工业:生产社会化提高,形成世界范围内的劳动分 工的基本格局;
文化:促进全球性政治、思想、文化交流的扩大
②消极:矛盾激化:
资本主义国家与亚非拉之间:民族解放运动;
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军备竞赛、结盟、对抗、战争
历史: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4、下列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叙述,不正确的 是 A.发展进程从一国到多国
B.推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C.促进了重工业部门的大发展
D.科学家和工程师起主导作用
5、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更能 体现下列哪一项重要原理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
1、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
(1)经济基础: 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2)技术条件: 自然科学研究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最终确立 (3)政治前提:
(4) 资 (5)市
本: 疯狂的殖民掠夺以及西方各国资本主义发展 场: 国内统一市场的开辟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基
可以说自然而然地走到垄断。因为 几十个大型企业彼此之间容易达成 辛迪加: 协定;另一方面,正是企业的规模 共同销售和采购原料协定 巨大造成了竞争的困难,产生了垄 断的趋势。” 卡特尔:
销售协定
生产、商业和法律上完全组成一体
含义:大企业间为控制商品生产和销售以获取更大利润 而结成的经济联合体
原因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②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
C、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的加强
D、与第一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2、读图判断,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的是:( C )
A
B
C
D
3、19世纪70年代以后,导致动力工业 发生革命的主要原因是
A、电力的发现及其应用 B、电的应用和内燃机的发明 C、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 D、电力工业和石油化工工业的发展
(3)化学工业的建立
1867年诺贝尔(瑞典)发明炸药 塑料(美)和人造纤维(法)开始投入生产和使用
第二次工业革命

什么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也称第二次科技革命和电气革命,是指1870年至1914年的工业革命。
其中西欧(包括英国、德国、法国、低地国家和丹麦)和美国以及1870年后的日本,工业得到飞速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紧跟着18世纪末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并且从英国向西欧和北美蔓延。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大规模应用为代表,电灯的发明为标志。
19世纪中后期,很多科学研究成果都应用于生产,各种新发明、新技术层出不穷,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是电的广泛应用。
1821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lO年后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这为电机(电动机和发电机)及一切有线电器设备的创新奠定了科学基础。
1888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电磁波的发现,则成为无线通信的科学基础。
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发电机成功,7O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从此电力开始成为影响人们生产和生活的一种新能源,强电能够提供绝大部分生产和生活的能源,而弱电能够提供主要的通信手段(电报、电话等)。
其次,是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1862年,法国人德罗夏提出了四冲程理论,成为内燃机发明的科学基础。
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煤气、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相继问世,不久以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也研制成功。
内燃机的工作效率远远高于蒸汽机,大大提高了工业部门的生产力,特别是迅速推动了交通运输领域的革新。
同时,科学家从煤和石油等原材料中,提炼出多种化学物质,并以此为工业原料,制成染料、塑料、药品、炸药和人造纤维等多种化学合成材料,推动了化学工业的迅猛发展。
[编辑]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l9世纪7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不仅极大地促进生产力发展.而且引起人类社会在经济、政治、思想以及国际关系等各领域的变化:一、经济领域1.资奉主义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在l9世纪自然科学取得重大突破.尤其是电磁学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上,新的科技成果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在生产力提高的同时加速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最终形成了以科技为依托、垄断形式组织生产的经济模式:2.经济结构的变化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后,最早出现垄断组织的是钢铁和电力工业.之后汽车、飞机制造等工业部门也相继出现垄断组织: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工业结构实现了从轻工业到重工业的飞跃,最终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布局,资本主义生产进人成熟阶段。
第二次工业革命

机械能
发电机
电能
原理:电磁感应
电能
电动机
机械能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1.电力的广泛使用, 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发明大王”爱迪生(美国) ——耐用电灯泡
美国发明家 托马斯•爱迪生 Thomas Alva Edison (1847---1931)
电 气 时 代
他最伟大的发明:电灯(1879 年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
一、什么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 兴起了一场以电机、内燃机的 发明和应用为核心的新工业革 命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美国和德国是第二次工业 革命的策源地,扮演先行者角 色。
世界第一台发 电机的诞生
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用实验证明了电磁感应 现象: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可以产生电流。这为 制造发电机创造了条件,也为开辟人类生活的新 时代——电的时代创造了条件。
4、以电力、电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 志,电能成为占主导地位的能源,人类进入了 “电气时代”。
垄断组织──大企业之间为控制生产与市场
以获取更大利润而结成的经济联合体。这种
控制是通过订立各种协议规定价格、划分市
场、分配产量来实现的。
1.垄断的方式
兼并或相互联合
2.垄断的表现
控制某一种或几种产品的产量、 价格和市场
2.通讯手段的发明,电讯业兴起
莫尔斯(美)——有线电报 贝 尔(美)——有线电话 马可尼(意)——无线电报
3.新机器和新产品的创制
本 茨(德)——内燃机和汽车 莱特兄弟(美)——飞机
4.石油化学工业兴起 电能和石油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后的新能源。
电力工业部门与钢铁、石油化工、汽车制造 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四大支柱产业。
第二次工业革命

爱迪生的留声机 爱迪生的白炽灯
爱迪生的电报机
爱迪生的电影放映机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领 域 重 大 成 就
① 1866年德国西门子发明发电机,随后电动机和发电厂 相继问世②有线电报、电灯、电车、电话、电影放映机、 无线电报出现
电力应用
内燃机
①内燃机、柴油机的诞生 ②发明汽车、飞机;内燃机车、远洋轮船发展
电力应用
内燃机
化学工业
传统工业
(1)电力的广泛应用
西 门 子 电影放映摇篮
爱迪生在这个实验室里日以继夜地进行研究发明,太 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最重要的实验室,爱迪生的 许多电器发明都是从这个实验室里诞生的。 累的时候就在实验室的长椅上休息一下。
市场基础: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经济基础: 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及其
对殖民地的掠夺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电的广泛使用 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化学工业的发展 传统工业的进步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领 域 重 大 成 就
① 1866年德国西门子发明发电机,随后电动机和发电厂 相继问世 ②电灯、电车、电话、电影放映机、无线电报出现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领 域 重 大 成 就
① 1866年德国西门子发明发电机,随后电动机和发电厂 相继问世②有线电报、电灯、电车、电话、电影放映机、 无线电报出现
电力应用
内燃机
①内燃机、柴油机的诞生 ②发明汽车、飞机;内燃机车、远洋轮船发展 ①从煤、石油中提取各种物质作为化工原料 ②炸药、塑料、人造纤维等开始使用 纺织、钢铁、造船等工业的进步
可以说自然而然地走到垄断。因为 几十个大型企业彼此之间容易达成 辛迪加: 协定;另一方面,正是企业的规模 共同销售和采购原料协定 巨大造成了竞争的困难,产生了垄 断的趋势。” 卡特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次工业革命上承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没有具体完成时间,英国式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完成的,其他发达国家美国法国是十九世纪中期,其他的是十九世纪末。
一般认为二次是1870-1900年时间,三十年时间。
重要特点:没有大规模的战争动乱,国与国的战争基本没有,各国起义动乱基本也没有。
稳定的时局对经济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根本特征: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
第一次革命是技术革新,基本没有科学在里面。
唯独改良蒸汽机也不是科学发明,是技术改良。
科学与技术的不同:最大区别是在人类的历史上,人类创造的发明创造中,除了偶然的发现之外,绝大多数是需要在发现之先。
威廉丹皮尔说的。
而在二次工业革命的时候,发明发现常在需要之先。
前面的叫技术,后面的叫科学。
技术是有需求才产生解决实际问题,科学是一定不需要用的。
你如果有了需要在研究的科学就是走歪路了。
你说你想得诺贝尔奖,然后研究,那就是没用的了。
最重要的成就:电力的广泛应用法拉第1831年的电磁感应现象,曾经不过是觉得好玩,没觉得有什么用。
有妇人问这有什么用,法拉第问你刚生的孩子有什么用。
这个将来可以引起世界的革命。
他也没有想到后面的人如此依赖这个能源。
成就1.电力的广泛应用1866德国西门子研制发电机成功触电的牛人,玩电的专家。
美国的爱迪生。
由此看出美德在二次工业革命中扮演关键先生。
2.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内燃机分汽油机和柴油机两类,他比锅炉蒸汽推动力量大的多,体积小得多。
内燃机最初被发明创造出来也是在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八十年代实际可用的内燃机最终诞生。
直接催生了一门产业,汽车!最早的汽车是烧锅炉的,所以用汽这个字,知道内燃机取代蒸汽机,汽车才正式开始诞生。
卡尔本茨创造了一个品牌,叫做奔驰。
名字就是从这里来的。
汽车火车可以用蒸汽机,但是飞机不行。
3.石油化工业锅炉要想飞上天,除非爆炸。
一战时候已经有飞机了,不过那时候比较诡异,飞机飞得不高,所以飞行员拉开盖子用手枪对射。
要不然就是撒渔网,或者往下面扔手榴弹(轰炸机)。
二战中飞机就很牛了,今天陆军基本被忽略了。
这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密切相关。
这就会引发新的工业出现,那么就会有采油炼油行业的出现。
我们称之为石油化工业。
今天我们看到中石油中石化两个企业,你说那个最大?中石油是采油的,石化是买来的石油炼油的。
石油曾在美国有个家族叫洛克菲勒家族。
据说石油这个东西,目前已经探明的石油储备,还够使用六七十年。
目前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找到石油替代品,不然就一同回归自然了。
当能源不足的时候,我们什么办法可以继续生存?重视石油储备。
目前国家石油储备是15天左右。
美国是195天。
所以我们今天必须要扩大石油储备。
今天有个好处就是我们的外汇储备居多,不断在贬值的时候是一种悲剧。
我们不断在非洲做各种投资,就是为了买别的国家的资源。
中国第一条大秦铁路就是把煤炭运到秦皇岛出口日本的。
包括日本的筷子都是来自于中国。
这些不是日本的阴谋,是阳谋,你的经济不到一定状况,你根本无力去对抗。
我们现在有点钱了,与其被官员腐败,不如去买点矿山。
当然现在最大的石油储藏量是在海湾地区,波斯湾。
加拿大的阿尔伯塔发现了储量巨大的石油,按照预测,仅次于沙特阿拉伯,世界第二。
如果加拿大真的出现了,那么中东地位下降,加拿大暴富,美国改变全球战略。
4.化学工业和钢铁工业这是石油的副产品,铺路的沥青和化纤袜子。
钢铁工业在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也是达到了一个高度。
世界的著名的大财团,垄断组织,跟这些新兴企业是密切相关的。
钢铁企业最著名的叫美国的摩根。
今天进场看到的摩根斯坦利前身就是美国钢铁大王—摩根集团。
这些在美国的发家史上,都是富可敌国的人物。
垄断组织的出现第一次工业革命生产的领域出现了工厂,共产的普及诞生了一门学科叫管理学。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出现,不管是采油还是汽车制造,都不是小工厂可以支持的。
他的需求就不一样了。
美国的福特汽车是世界上最早的流水线的公司。
拼装一辆汽车的时间不到一个小时,流水线开起来每天可以生产150辆汽车。
实际上一次工业革命以后人类就无法想象自己的能力了。
接踵而来的二次工业革命人类又惊诧了一回。
人类的创造力实在是太强大了。
垄断也是一种创造,一次工业革命以后诞生了自由主义,反对任何非经济因素的干预。
我们如果有一屋子的人,若干个人凑到一起就是互相竞争。
有时候是恶性竞争,有时候是良性竞争。
恶性更容易做到。
良性竞争是价格差不多比质量,恶性竞争比的是质量一样比便宜。
所以产生了一个词语叫性价比。
出现了大规模的价格战,就是恶性竞争。
比如中国卖彩色电视机的。
以前的彩电就是巨额财富,现在呢,没人要!这种便宜的代价是什么?商人们投资建造工厂必须要利润,如果售价降下来,这些钱要反映在成本里。
成本如何将下来?一是采用低配置,二是损害工人利益。
我们以前有很多工厂基本都是没有劳动者的权益的。
这都不是正常现象。
这种竞争不能促使经济的发展,自由竞争的时候没有规矩随便来。
所以导致的结果往往是列币驱逐良币。
这是市场经济规律。
因为比较差的产品往往容易获得大多数人的认可。
除非你家有七位数的存款,你的零花钱一天是一千。
大多数人会买便宜点的东西。
这牺牲质量,牺牲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
那么企业和企业之间会有一些约定。
封建社会作坊之间就有行会,封建社会手工作坊的一种联合。
制定了质量标准。
垄断就是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一种行会。
我们叫他垄断。
垄的断处就是最高的地方。
被引申为一个占有最可能多的利益,包圆的感觉。
垄断出现在二次工业革命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不适合大企业竞争,小企业竞争就跟打架似的,无关痛痒。
如果是钢铁企业和石油企业对撞呢?那是一种生产关系的微调。
调的是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和使用方式。
本来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私有的没有变,但是使用方式发生了变化。
初级垄断例如:小工厂凑到一起,原料凑到一起,一个供货商给我们提供原料,我们生产,然后集体销售。
进货出货我们一起,那就和其他的小企业我们就有了巨无霸的感觉。
这叫做卡特尔。
辛迪加进货出货形成一个公司,生产中还各自有自己的过程。
托拉斯那就是一个公司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日本的康泰恩就是经济大帝国了垄断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这种由于无序竞争造成的内耗,使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大幅度提高。
材料:在美国弗吉尼亚州开采四磅铁矿石,五大湖区一磅半的锰矿,运到匹斯堡练成一磅钢,售价是一分钱。
(当然不是一磅一磅的运,企业达到一定程度,运费会大幅度降低,使得成本降低,最终有利于市场竞争,有利于消费者。
老百姓会乐意看到垄断产生)当然,人家如果全部垄断了,就不是卖一分钱了,哪怕是一百元都有人。
但是美国有立法阻遏垄断。
换言之,你可以垄断,但不能有害于消费者。
法律会制裁有害的行为,保护有利的行为。
比尔盖茨曾经在互联网刚刚兴起的时候,微软的IE浏览器与WIN捆绑销售。
曾经在捆绑的时候故意打击美国另外一个浏览器软件,这个公司后来完蛋了。
类似于后来office和中国的WPS的战斗。
这种垄断会伤害到人民的选择权,最终的结果就会遏制小公司的投资行为。
如果没有竞争,那么所有的浏览器都完蛋,那然后IE开始不白送了,那么最终会伤害到消费者的利益。
后来美国政府联合起来告微软垄断。
1890-1893年的《反托拉斯法》和后来美国的两部反垄断法控告比尔盖茨垄断。
结果很震惊,要求微软拆分成三个公司。
后来比尔盖茨也不是吃白饭的,后来达成了庭外和解,承认垄断赔钱并公布WINDOWS的源代码。
现在基本没有不兼容的问题了。
在美国,在欧洲,反垄断法是比较成熟的。
相比他们,我们那中石油中石化哥俩就比较悬了。
中石油总部一个吊灯都八百万。
世界前四名银行有三个中国的,花旗银行排第九,都混不上了。
我过就是极易形成垄断。
垄断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必要的结果。
垄断一旦形成就可能跨越国界的东西。
一旦弄不好,就是国与国的战争。
一战就是垄断后国与国瓜分不均的战争。
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市场的雏形得以出现。
一次工业革命使得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完全形成。
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世界市场殖民体系他们都是由新航路开辟形成的。
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殖民体系也基本形成。
二次以后,世界市场完全形成,殖民体系最终确立。
所以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时候,是西方西本主义帝国主义列强达到巅峰的时候。
一战以后殖民体系开始瓦解,二战以后殖民体系彻底瓦解。
最好的证据就是中国,印度。
很多很多。
包括中国使里面的第三世界的东西。
不结盟运动那些。
这使得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家在控制世界的途径上缺了一条腿。
那就更倚重于世界市场。
二战以后的世界市场会更加强化。
比如马歇尔计划:拓宽市场,说是帮助欧洲复兴,实际上是扩充欧洲市场。
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以后,有个词叫做经济全球化,就是世界市场。
从1500(新航路开辟)这两个东西就诞生,被资本主义国家所控制,给他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资本主义发展后,殖民主义瓦解,世界体系得到加强。
过去他们是刀枪火炮侵略,二战以后则主要靠廉价商品或者优质商品。
如果把马歇尔计划的一个本质属性定性为:美国资本的扩张。
全球化实际上是:世界资本的新一轮扩张。
这些我们如果看清楚,你发现WTO的世界经济载体上,我们必须要参加。
一来可以和世界最发达的国家接轨,一来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义务和损失。
但是现在还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主题。
今天,我们的综合国力在扩张,我们在世界上的发言权就扩大了。
自然科学的成就1.伽利略书上有比萨斜塔往下面扔铁球的事情。
存疑的事情是不是比萨斜塔扔的。
类似的实验当时有人做过的。
后来证明了物体下落的时候跟自身质量没有关系。
伽利略记住一点:实验科学之父。
用实验的方法来确立一个理论。
这和哲学家不一样。
2.牛顿曾在选修四有大幅度的介绍。
最大的成就在:实际上1665-1666年的成果和1687年的自然科学研究成果。
三大定律都是这个时期的产物。
后来爱因斯坦修正过经典力学:高速运动的时候经典力学无用。
后来博浪柯也修正了微粒子状态下这些东西无用。
牛顿是一个伟大的启蒙思想家。
波尔曾经提出过:世界在一片黑暗当中,上帝说让牛顿去吧,后来世界一片光明。
3.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目前被世界主流科学认可为是一个科学结论,而不是假说。
但是现在世界上有很多的反达尔文的言论,典型代表是神创论。
当然他有很多问题让他们自己也无法解释。
后来演化了社会达尔文主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受到达尔文本人反对,谁用这个社会达尔文主义呢?阿道夫希特勒。
后来严复把达尔文引进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