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与环保应用技术
建筑行业中的节能环保与绿色建筑技术

建筑行业中的节能环保与绿色建筑技术简介:建筑行业是能源消耗较大的行业之一,而在世界各地,人们对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意识不断增强,因此在建筑行业中,节能环保与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主要介绍建筑行业中采用的一些节能环保与绿色建筑技术,以及这些技术对环境及经济的影响。
一、节能技术1.1. 高效绝热材料的使用高效绝热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中,它能够有效减少建筑物内外的热量传递,降低能源消耗。
例如,使用隔热窗户能够减少能量损失,提高室内温度的稳定性。
1.2. 智能化控制系统利用智能化控制系统,建筑物内部的能源使用可以更加智能和高效。
通过自动调节照明、空调和供暖系统等,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能源浪费。
1.3. 太阳能利用太阳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中。
通过安装太阳能电池板或利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可以大大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实现节能和环保。
二、环保技术2.1. 水资源管理在建筑行业中,水的使用是一个重要的环保问题。
通过收集雨水、利用节水设施和处理废水等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水资源的消耗,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2. 环保材料的使用绿色建筑倡导使用环保材料,如可回收材料、低VOC材料等,这些材料不仅可以减少对资源的消耗,还能减少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排放,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2.3. 废物管理与再利用在建筑过程中产生的废物需要得到合理管理和再利用。
通过回收和再利用废物材料,可以减少对环境的负担,并降低建筑过程中的能源和资源消耗。
三、绿色建筑技术3.1. 绿色屋顶绿色屋顶是一种利用植物、土壤和其他生物材料覆盖建筑屋顶的技术。
它可以提供建筑物的保温、降低雨水径流和空气污染物等环境益处。
3.2. 垂直绿化垂直绿化利用植物在建筑物外墙或室内墙面上生长,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净化空气、调节室内温湿度,并美化城市环境。
3.3. 内外遮阳设施合理设置室内和室外遮阳设施可以降低建筑物的冷负荷和热负荷,节约能源使用。
建筑节能的创新技术与应用案例分享

建筑节能的创新技术与应用案例分享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的不断凸显和能源供给紧张情况的加剧,建筑节能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为了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建筑行业纷纷采用创新技术来实现节能目标。
本文将分享一些成功的案例,展示建筑节能领域的创新技术与应用。
一、建筑外墙绝缘技术建筑外墙绝缘技术是实现建筑节能的有效途径之一。
现代建筑采用外墙保温材料来隔热,并减少供暖和冷却所需的能量。
例如,在柏林,有一座办公大楼采用了蓝色釉面玻璃幕墙,在白天可以利用阳光,晚上则通过高效绝缘材料保温,减少能源损耗,实现了节能目标。
二、绿色屋顶技术绿色屋顶技术是一种利用植物覆盖建筑屋顶的创新节能技术。
通过种植植物、铺设防水系统和添加保温材料,绿色屋顶可以降低建筑内部温度,减少使用空调的需求。
在加拿大多伦多,有一座办公大楼的屋顶被设计成了一个花园,并加入了雨水收集系统,集雨水用于灌溉植物。
这种绿色屋顶不仅减少了建筑的能源消耗,还提供了一个宜人的办公环境。
三、太阳能光伏系统太阳能光伏系统是一种利用太阳能发电的技术,可以为建筑提供清洁能源。
通过安装太阳能光伏板,建筑可以自给自足地产生电力,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在德国柏林,有一座住宅区的居民通过安装太阳能光伏板,不仅为自己提供了电力,还将多余的电力出售给电网,实现了能源的净化和回收利用。
四、智能化建筑管理系统智能化建筑管理系统集成了先进的技术和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并调控建筑内部的温度、湿度、照明等设备,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通过智能化系统,建筑的能源利用率得到最大化的提高。
在新加坡,有一座商业综合体采用了智能化系统,可以自动调整照明和空调设备的使用,根据人流量和天气情况进行优化,实现了节能效果。
五、再生能源供暖系统再生能源供暖系统是一种利用可再生能源来提供建筑供暖的技术。
在冰岛的雷克雅未克,有一座大型公寓楼采用了地热供暖系统,利用地下深处的地热来供应建筑的热水供暖。
这种系统不仅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还能够有效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绿色建筑行业建筑节能与环保技术操作规程

绿色建筑行业建筑节能与环保技术操作规程1. 引言绿色建筑作为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关注建筑节能与环保技术的应用和实施已成为行业的共识。
为规范绿色建筑行业中的节能与环保技术操作,提高建筑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制定本《绿色建筑行业建筑节能与环保技术操作规程》。
2. 设计与规划2.1 能源评估与设计:在建筑设计的初期,应进行能源评估分析,确定建筑能耗目标和相关设计指标。
2.2 建筑形态与布局:建筑的形态与布局应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最大程度地减少能源消耗。
2.3 节能设计策略:采用有效的建筑设计策略,如优化朝向和立面设计、增加隔热层、采用高效节能设备等。
2.4 供水与排水系统设计:设计应考虑节水和回用系统,合理规划供水与排水设施。
3. 施工过程3.1 材料选择:优先选择绿色环保材料,并进行货源地的环保认证。
3.2 施工管理:采用节能施工技术,如临时设施能耗监控、施工垃圾的减量和分类处理等。
3.3 施工工艺创新:鼓励采用新型施工工艺,如预制构件、集成施工等,降低施工能耗和环境污染。
4. 使用与运营4.1 节能设备与系统:建筑应配置高效节能设备,如LED照明系统、智能控制系统等。
4.2 能源监测与管理:应建立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定期进行能耗数据分析和评估,优化能源使用。
4.3 废弃物处理:建筑内废弃物应分类收集和处理,优先选择可再生资源。
4.4 绿色维护:定期维护和保养建筑设备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5. 绿色建筑评估与认证5.1 绿色建筑评估:建筑应进行绿色建筑评估,评估结果应符合行业及相关标准要求。
5.2 绿色建筑认证:鼓励建筑参与绿色建筑认证,通过评估认证体系的审核,获得绿色建筑认证资质。
6. 监督与检查6.1 监督机构:设立绿色建筑监督机构,负责监督绿色建筑行业的技术操作以及相关标准的执行情况。
6.2 检查与处罚:对违反规程的行为进行检查,并根据《绿色建筑行业建筑节能与环保技术操作规程》进行相应的处罚和惩罚。
18项绿色建筑节能环保新技术

18项绿色建筑节能环保新技术绿色建筑旨在创造兼具节省能源、水资源和维持环境可持续性的建筑。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许多新技术被引入到绿色建筑设计中。
下面是一些与建筑节能和环保紧密相关的18项新技术:1. 热回收技术热回收技术可以充分利用建筑物的废热。
利用热回收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建筑物的能耗。
2. 暖通空调系统暖通空调系统是一种绿色节能技术,在保证室内舒适度的前提下,有效降低能耗,减轻对环境的影响。
3. 智能控制系统智能控制系统是一种智能化的建筑技术,能够实现对不同场景的自动调控。
4. 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利用太阳能进行水加热的技术。
与传统的热水器相比,它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
5. 高效照明系统高效照明系统能够提高室内照明效率,减少能耗,同时也更加环保。
6. 绿色屋顶绿色屋顶是一种建筑绿化技术,能有效降低建筑物的能耗,改善室内的舒适度。
7. 水循环系统水循环系统是一种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的技术,可充分利用雨水等资源。
8. 集中供热系统集中供热系统是一种集中供暖和热水的技术,能充分利用地下水和太阳能等能源。
9. 风能发电系统风能发电系统是一种利用风能发电的技术,能够提供清洁的能源,具有环保和节能的特点。
10. 太阳能发电系统太阳能发电系统是一种利用太阳能发电的技术,可以实现清洁的能源转换。
11. 生物质能源利用生物质能源是一种以植物细胞为原料进行的能源,能够实现清洁燃烧和循环利用。
12. 光伏发电技术光伏发电技术是一种利用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技术,可以提供安全、清洁和环保的能源。
13. 地源热泵技术地源热泵技术是一种利用地下热能进行建筑供暖和供冷的技术,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
14. 内外保温材料内外保温材料是一种提高建筑物保温效果的材料,可以减少能耗和碳排放。
15. 节能玻璃节能玻璃是一种能够有效减少在室内进行空调的能耗材料,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
16. 集成墙体集成墙体是一种采用工业化生产技术的绿色建筑材料,可以实现快速建筑和低碳排放。
节能与环保技术体系在建筑实践中的应用

建筑工程中的节能环保技术

建筑工程中的节能环保技术建筑行业是全球最能耗的行业之一,能源消耗是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主要因素之一。
因此,推广和应用节能环保技术已经成为建筑工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事项。
下面是关于建筑工程中的节能环保技术的一些介绍。
1.建筑外墙隔热技术建筑外墙隔热技术是目前最有效的节能措施之一。
外墙隔热可以减少房屋内部受到的冷热空气冲击,同时还可以在冬季保暖,增加房屋的节能性能。
这种技术可以选择的方式包括外立面墙体绝缘板、保温砖、聚苯乙烯、玻璃棉、岩棉等材料,这些材料有着良好的隔热性能和防火性能。
2.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是收集阳光能量,并将其转换为热能的设备,它可以用来加热水浴缸、洗澡和洗涤等。
这种设备是一种能源节约和环保的热水设备,可以减少一部分房屋用电和燃气的消耗。
目前市场上太阳能热水器的生产商相对较多,而且价格相对较低,使用方便。
3.建筑排水系统建筑排水系统是一种把废水排除并回收再利用的设备。
它包括收集雨水、制造蓄水池、风力水泵、循环水泵等组成的系统。
通过这种系统处理废水,废水可以被经过处理后再次利用到其他地方,不仅可以节约水资源,而且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建筑自然通风系统建筑自然通风系统是一种通过建筑物自然气流,实现室内外空气交换,并达到通风效果的技术。
这种系统不需要使用任何电力或机械设备。
自然通风系统可以自行调节室内外的空气湿度和温度,可以消除因过度密闭而引起的生态问题,并且非常适用于生态建筑和可持续性住宅。
5.建筑多层玻璃技术建筑多层玻璃技术是一种利用多层玻璃片之间的空气层达到隔热效果的技术。
通过多层玻璃有效的阻挡了室内外冷热气湿度的传递,达到隔热效果。
这种技术可以有效减少冬季的散热,夏季的隔热,并且可以有效的防止噪声污染等问题。
总之,以上列举的建筑工程中的节能环保技术都是值得推广和应用的新技术。
每种技术有着不同的优缺点,建筑师应该在选择技术时,根据不同的设计需求选择最合适的技术。
在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更多的节能环保技术将会不断涌现。
建筑中的节能与环保措施

建筑中的节能与环保措施如今,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对能源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建筑行业也在积极探索和采用节能与环保措施,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
本文将就建筑中的节能与环保措施进行探讨,并介绍其中的一些具体应用。
一、建筑层面的节能与环保措施1.选用绿色建材:在建筑施工中,选用环保、节能的建材是减少能源消耗和降低环境污染的重要一环。
例如,运用可持续发展的木材替代传统的砖块;采用高效隔热材料和透明的隔热材质,如绝缘玻璃等,以减少对空调能源的依赖。
2.优化建筑设计:通过合理规划建筑布局、采光设计和通风系统,能够减少能源的浪费。
合理设置窗户、天窗和通风设施,可以利用自然采暖和通风,降低对能源的依赖。
3.智能化建筑系统:借助物联网技术,通过智能化的建筑系统管理,可实现对建筑的智能监控和调控。
例如,利用传感器自动调整室内照明和温度,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二、建筑材料的节能与环保措施1.建筑外墙保温材料:选用具有优良保温性能的外墙保温材料,能够有效减少建筑能量损耗。
常用的外墙保温材料包括聚苯板、相变材料等。
2.节能玻璃:采用优质的隔热玻璃,如中空隔热玻璃、镀膜玻璃等,能够降低建筑的能源消耗。
这些玻璃可在一定程度上阻挡热传导和辐射传热,提高建筑的隔热性能。
3.可再生能源利用: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作为建筑供能的一种手段,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减少暖通空调系统的能源消耗。
三、建筑设备的节能与环保措施1.LED照明系统:LED照明系统比传统的白炽灯和荧光灯更加节能,寿命更长,且能够降低碳排放。
将LED照明系统应用于建筑中,不仅能够提供更好的照明效果,还能降低能源消耗。
2.高效暖通空调系统:通过应用高效的暖通空调系统,能够有效减少建筑能源消耗。
采用变频调速技术、智能温控系统等,有助于节约能源并提高建筑室内舒适度。
3.水资源管理: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浪费,也是建筑中的重要环保措施。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建筑节能技术研究与应用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建筑节能技术研究与应用建筑节能技术研究与应用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作为与建筑和能源密切相关的学科专业,其核心任务之一就是研究和应用建筑节能技术。
在当前全球能源紧张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建筑节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减少能源消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建筑节能技术的研究方向和应用领域,并探讨其在实际工程项目中的应用前景。
一、建筑节能技术的研究方向建筑节能技术的研究方向包括多个方面,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建筑外墙隔热技术:通过对建筑外墙的隔热材料和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减少建筑外墙对室内热量的传递,从而降低室内制冷和供暖的能耗。
2. 建筑采光技术:通过合理设计建筑的采光系统,使得自然光能充分进入室内,减少人工照明的使用。
例如,通过合理设置窗户和天窗,使得室内的采光满足人们的需要,并尽可能避免直射阳光对于室内温度的升高。
3. 建筑通风与空调系统技术:通过改进建筑的通风系统和空调系统,提高建筑内部空气的质量和舒适度,并减少空调系统对于能源的消耗。
例如,可以利用新风系统进行新鲜空气的引入,减少空气污染和过热空气对于室内环境的影响。
4. 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通过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提供建筑的电力和热能需求,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实现可持续发展。
例如,可以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和太阳能热水器为建筑供电和供热。
二、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领域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住宅建筑:住宅建筑是建筑节能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在住宅建筑中,通过采用隔热材料和节能窗户等措施,可以使得室内温度更加稳定,减小空调和供暖的能耗。
2. 商业建筑:商业建筑是能源消耗较大的建筑类型之一。
在商业建筑中,通过优化照明系统、利用智能控制技术等手段,可以降低电力消耗,并合理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
3. 工业建筑:工业建筑通常拥有较大的能耗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节能与环保应用技术建筑节能与环保应用技术2005年,国家和地方陆续出台新的建筑节能政策和标准规范,从而把建筑节能纳入新的视野和国家战略。
建筑能耗当前占全国能源消耗近30%所以,建筑节能对于促进能源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缓解我国能源资源供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保护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举措。
因此,国家要求新建建筑(含改建、扩建)近阶段达到节能50%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则要达到节能65% 的目标。
为此,对设计、建造、监理提出了新的明确的工作要求和行为责任。
建筑节能是指在区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建筑的规划(包括布局、形状和朝向等)、设计、施工、安装和使用过程中,按照有关建筑节能的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对建筑物维护结构采取隔热保温措施,选用节能型用能系统(指与建筑物同步设计、同步安装的用能设备和设施)、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利用系统及其维护保养,保证建筑物(城镇公共建筑、居住建筑)使用功能和室内环境质量,切实降低建筑能源消耗,更加合理、有效地利用能源等活动。
建筑围护结构指建筑物及房间各面的围挡物, 如墙体、屋顶、地面等。
其中直接与外界空气环境接触的围护结构称为外围护结构,如外墙、外窗、屋顶等;内围护结构不与外界环境接触,如内墙、楼地面等。
1 建筑节能技术要点1.1 墙体保温技术1.1.1 墙体保温是建筑节能的重要一环自从节能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启动以来,墙体保温经历了外墙内保温、夹层保温和外墙外保温的发展历程。
2002 年,外墙外保温系统在世界范围内,尤其在欧洲被广泛使用,估计总面积达8500 万平方米。
有关机构测试表明,住宅的能量损失大致为屋顶约占15% ;门和窗约占25% ;地下室和地面约占15% ;墙体如果不做保温处理约占50% ,如果进行保温处理约占10%-15% 。
大量工程实践证明,目前普遍采用的外墙外保温技术是相对较好的墙体保温技术。
“外墙内保温”技术,即在建筑空间内部墙体附加保温材料以达到节能目的。
我国在实施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初期,大都采用外墙内保温的方法。
但外墙内保温做法存在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是热工效率较低,外墙有些部位如丁字墙、圈梁处难以处理而形成“热桥”,使保温性能有所降低;二是保温层做在住户室内,对二次装修、增设吊挂设施带来不少麻烦,一旦出现质量问题,维修时会对住户造成很大困扰;三是内保温占用室内空间,减少用户使用面积。
“夹层保温”技术,即对外围护墙采用分层处理的措施,形成墙体一保温材料一墙体体系,达到保温节能目的。
我国在建筑保温材料发展的前期,曾经大力推广过夹层保温技术,上世纪80年代初建造的北京前三门高层住宅区,就是典型代表作。
建筑界曾试图用工业化生产的方式解决建筑的保温和节能问题,然而由于生产方式复杂,不能有效地解决建筑中存在的“冷桥” 问题,夹层保温的做法逐渐被墙体外保温的做法所取代。
“外墙外保温”技术,即在建筑物外墙外侧附加保温材料达到节能目的。
外墙外保温技术是目前大力推广的一种建筑节能技术。
外墙外保温与外墙内保温相比,节能构造技术合理,使用同样规格尺寸、相同性能的保温材料,外保温比内保温的节能效果要好。
外墙外保温技术不仅适用于新建建筑,也适用于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外保温材料包覆在主体结构的外侧,能够有效保护建筑的主体结构,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有效减少了建筑结构热桥,增加建筑的有效使用空间;同时消除了因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差,导致外墙室内一侧产生结露和霉变的现象,提高了室内居住环境的舒适度。
尽管目前外保温做法的工程造价要略高于内保温做法,但若以性能价格比衡量,外保温优于内保温,这一点已经通过大量工程实践让各设计、施工单位和开发商逐渐形成共识。
近两年新建的住宅工程,采用外保温的已超过50%,外保温已成为我国墙体保温的主导技术。
1.1.2我国现阶段几种主要的外墙保温技术我国现阶段比较成熟的外墙保温做法主要有:第一种,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薄抹灰外保温技术。
是采用粘接砂浆或者是专用的固定件,将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固定在外墙上,然后抹聚合物抗裂砂浆,压入玻璃纤维网格布形成加强保护层,最后加做装饰面层。
这是一种多层复合的外墙保温系统:主体部分是由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制成的保温板,一般是30〜120mm厚,该部分以合成黏结剂或机械方式固定于建筑外墙;中间部分是持久的、防水的聚合物砂浆基层,此基层主要用于保温板上,以玻璃纤维网来增强并传达外力的作用;最外面部分是美观持久的表面覆盖层。
为了防褪色、防裂,覆盖层材料一般采用丙烯酸共聚物涂料技术,此种涂料有多种颜色和质地可以选用,具有很强的耐久性和耐腐蚀能力。
第二种,现浇混凝土模板内置保温板体系,是针对现浇混凝土外墙开发的。
在结构施工时把保温板(聚苯板)放在外模板内侧,保温板与墙体混凝土接触的一面预先加工出凹槽,以便与墙体更紧密的结合。
由于保温层施工与结构浇筑同时完成,可节省粘结剂,缩短部分工期,并与基层墙体有可靠的连接。
第三种,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外墙保温技术体系。
它以聚苯颗粒保温浆料作为保温层,采用机械喷涂或手工抹灰,面层再以玻纤网格布增强抗裂砂浆做保护层。
施工简便,能适应建筑体型复杂或曲面墙体保温施工。
第四种,干挂外墙保温技术。
在外墙表面做好防水层,然后安装专用的龙骨和固定件,将岩棉、玻璃丝棉、聚苯乙烯板等保温板固定在外墙上,将铝板、天然石材、墙体砖等饰面材料外挂在龙骨挂件上,形成饰面层。
目前,前三种体系的工程量大概占我国建筑墙体外保温工程的80%以上。
1.1.3外墙外保温技术的优势1、保护主体结构,延长建筑物寿命。
采用外保温技术,由于保温层置于建筑物围护结构外侧,缓冲了因温度变化导致结构变形产生的应力,避免了雨、雪、冻、融、干、湿循环造成的结构破坏,减少了空气中有害气体和紫外线对围护结构的侵蚀。
事实证明,只要墙和屋面保温隔热材料选材适当,厚度合理,外保温可以有效防止和减少墙体和屋面的温度变形,有效地消除常见的斜裂缝或八字裂缝。
因此外保温有效地提高了主体结构的使用寿命,减少长期维修费用。
2、基本消除“热桥”的影响。
“热桥”指的是在内外墙交界处、构造柱、框架梁、门窗洞等部位,形成的散热的主要渠道。
对内保温而言,“热桥”是难以避免的,而外保温既可以防止“热桥”部位产生结露,又可以消除“热桥”造成的热损失。
热损失减少了,每个采暖季的支出自然就降了下来。
3、使墙体潮湿情况得到改善。
一般情况下,内保温须设置隔汽层。
而采用外保温时,由于蒸汽渗透性高的主体结构材料处于保温层的内侧,只要保温材料选材适当,在墙体内部一般不会发生冷凝现象,故无需设置隔汽层。
同时采取外保温措施后,结构层的整个墙身温度提高了,降低了它的含温量,因而进一步改善了善体的保温性能。
4、有利于室温保持稳定。
外保温墙体由于蓄热能力较大的结构层在墙体内侧,当室内受到不稳定热作用时,室内空气温度上升或下降,墙体结构层能够吸引或释放热量,故有利于室温保持稳定。
5、便于旧建筑物进行节能改造。
以前的建筑物一般都不能满足节能的要求,因此对旧房进行节能改造,已提上议事日程,与内保温相比,采用外保温方式对旧房进行节能改造,最大的优点是无需临时搬迁,基本不影响用户的室内生活和正常生活。
6、可以避免装修对保温层的破坏。
无论是住宅还是公建,用户对房屋都要进行装修,在装修中,内保温层容易遭到破坏,外保温则可以避免发生这种问题。
1.1.4外墙保温的几种施工技术目前比较成熟的外墙保温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外挂的保温材料有岩(矿)棉、玻璃棉、毡、聚苯乙烯泡沫板(简称聚苯板,EPS XPS、陶粒混凝土复合聚苯仿石装饰保温板、钢丝网架夹芯墙板等。
其中聚苯板因具有优良的物理性能和廉价的成本,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外墙保温外挂技术中被广泛应用。
该外挂技术是采用粘接砂浆或者是专用的固定件将保温材料贴、挂在外墙上,然后抹抗裂砂浆,压入玻璃纤维网格布形成保护层,最后加做装饰面。
还有一种做法是用专用的固定件将不易吸水的各种保温板固定在外墙上,然后将铝板、天然石材、彩色玻璃等外挂在预先制作的龙骨上,直接形成装饰面。
由贝聿铭设计的中国银行总行办公楼的外保温就是采用的这种设计。
这种外挂式的外保温安装费时,施工难度大,且施工占用主导工期,待主体验收完后才可以进行施工。
在进行高层施工时,施工人员的安全不易得到保障。
该技术是在混凝土框一剪体系中将聚苯板内置于建筑模板内,在即将浇筑的墙体外侧,然后浇筑混凝土,混凝土与聚苯板一次浇筑成型为复合墙体。
该技术解决了外挂式外保温的主要问题,其优势是很明显的。
由于外墙主体与保温层一次成活,工效提高,工期大大缩短,且施工人员的安全性得到了保证。
而且在冬季施工时,聚苯板起保温的作用,可减少外围围护保温措施。
但在浇筑混凝土时要注意均匀、连续浇筑,否则由于混凝土侧压力的影响会造成聚苯板在拆模后出现变形和错茬,影响后序施工。
其中,内置的聚苯板可以是双面钢丝网的,也可以是单面钢丝网的。
双面钢丝网聚苯板与混凝土的连接,主要是依靠内侧钢丝网架与墙体外侧配筋相绑扎及混凝土与聚苯板的粘接力,其结合性能良好,具有较高的安全度。
单面钢丝网聚苯板与混凝土的连接,主要依靠混凝土与聚苯板的粘接力以及斜插钢筋、“ L”形钢等与混凝土墙体的锚固力,结合性能也较好。
与双钢丝网相比较,单面钢丝网技术因取消了内侧钢丝网和安装保温板前的板外侧抹灰,节省了工时和材料。
其造价可降低10%左右。
但此两种做法都采用了钢丝网架,造价较高,且钢材是热的良导体,直接传热,会降低墙体的保温效果。
我们对于混凝土与无网架聚苯板一次成型复合墙体进行了试验研究。
试验结果表明,在混凝土中水泥浆量合适的条件下,直接利用混凝土作为粘接剂来粘贴聚苯板,是完全可能的。
当我们对聚苯板的背面进行处理之后,其与混凝土的粘接力进一步提高(其平均粘接强度可以达到0.07Mpa,而且破坏均发生在聚苯板内)。
此技术取消了钢丝网架,其保温性能提高,而且板的成本再次降低。
在经过对其长期耐久性论证之后,工程中可以推广使用。
3、聚苯颗粒保温料浆外墙保温将废弃的聚苯乙烯塑料(简称为EPS加工破碎成为0.5〜4mm的颗粒,作为轻集料来配制保温砂浆。
该技术包含保温层、抗裂防护层和抗渗保护面层(或是面层防渗抗裂二合一砂浆层)。
其中ZL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材料及技术在1998年就被建设部列为国家级工法。
这种工法是目前被广泛认可的外墙保温技术。
1.2 门窗节能技术一般规定:1 、门窗进场应具有产品出厂质量合格证明文件以及市建筑节能中心颁发的产品认证备案证明,并根据有关规定进行见证取样复检。
2、门窗框与墙体之间的缝隙应填聚氨酯发泡剂,其性能指标应符合有关标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