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与环保知识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 建筑节能》教学大纲

《 建筑节能》教学大纲

《建筑节能》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状况课程名称:建筑节能开课学期:第七学期课程英文名称:Energy -Saving In Building学时数:30学时学分数:1.5学分课程编号:课程类型:必修课授课对象:建筑学专业课程性质:专业课先修课程:建筑构造考核方式:考查后续课程:无执笔人:王俊德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建筑节能》是建筑学专业的一门选修课。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建筑节能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国内外建筑节能的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掌握节能建筑的构造做法,明确节能的基本原理,为学生拓宽知识面打下基础。

三、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主要讲述三方面的内容(一)、建筑节能国内外发展状况1.欧美国家建筑节能的发展情况。

2.我国建筑节能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3.我国建筑节能的有关政策教学要求:了解中外建筑的发展状况及发展动向,掌握我国建筑节能三个阶段的各项指标:(二)、建筑节能标准1.采暖地区2.采暖期度日数3.采暖能耗4.耗热量5.耗煤量教学要求:掌握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部分专业术语的意义。

(三)、建筑构造1.节能墙体构造做法2.窗台过梁节能构造做法3.窗细部构造4.屋顶构造5.其它节能措施教学要求:了解建筑节能采取的构造指施,掌握重点部位的构造做法,并能绘制墙体构造详图。

五、六七、大纲说明。

1、建筑节能应结合国内发展状况重点介绍建筑物采取的节能措施及构造作法。

2、组织参观典型工程,结合实例,讲解分析。

《场地设计》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状况授课对象:建筑学专业开课学期:第五学期课程英文名称:学时数:30学时学分数:1.5学分课程编号:课程性质:必修专业课先修课程:建筑设计考核方式:考查后续课程:无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场地设计》是建立在多学科、多专业基础知识上的综合性工程技术基础课,为建筑学专业的限选修课程。

开设本门课程的目的在于拓宽学生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培养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建筑师应掌握的场地设计基础知识和从事一般场地设计的基本技能。

《建筑节能》课程教学大纲

《建筑节能》课程教学大纲

《建筑节能》课程教学大纲建筑节能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XXXXX课程名称:建筑节能学分:X总课时:XX学时分配:理论学习 XX 学时,实践操作 XX 学时先修课程:建筑基础、热力学、建筑物理学等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建筑节能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节能意识和能力,使其具备设计、构建和改造节能建筑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安排1. 建筑节能基本概念1.1 建筑节能的定义与发展历程1.2 建筑节能的重要性与意义1.3 建筑节能的目标和要求2. 建筑节能原理与方法2.1 建筑热传递过程及其影响因素2.2 建筑节能的基本原理2.3 建筑节能的主要方法及应用案例3. 建筑节能设计与评估3.1 建筑节能设计的基本思路和原则3.2 建筑节能设计的方法和工具3.3 建筑节能评估的指标和方法4. 建筑节能材料与技术4.1 建筑节能材料的分类和性能4.2 建筑节能材料的选择与应用4.3 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5. 建筑节能管理与运维5.1 建筑节能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措施5.2 建筑节能运维的方法和技术5.3 建筑节能管理与运维的案例分析三、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学习为主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1. 理论学习:通过教师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形式,掌握建筑节能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实践操作:通过实验操作、建模仿真和实地考察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材与参考资料主教材:1. 《建筑节能原理与方法》张某某,XXX出版社,20XX年。

参考资料:1. 《建筑节能设计》王某某,XXX出版社,20XX年。

2. 《建筑节能材料与技术》李某某,XXX出版社,20XX年。

3. 《建筑节能管理与运维》张某某,XXX出版社,20XX年。

五、考核与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讨论、实验报告、课程作业等。

2. 期中考试:对学生对于建筑节能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核。

建筑节能课程设计

建筑节能课程设计

建筑节能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建筑节能的基本概念,掌握建筑能耗的主要来源和影响因素。

2. 学生能够描述我国建筑节能的标准和政策,了解建筑节能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3. 学生能够掌握建筑节能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了解常见的节能建筑材料和构造。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评价建筑的节能性能,提出改进措施。

2. 学生能够运用建筑节能设计方法,设计出符合节能要求的建筑方案。

3. 学生能够运用数据分析软件,对建筑能耗进行模拟和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建筑节能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树立节能减排的意识。

2. 学生能够关注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积极参与到节能建筑的推广和实践中。

3. 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通过交流与合作,共同解决建筑节能问题。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跨学科综合实践课程,结合物理、环境科学、建筑学等知识,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初三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动手能力,对节能环保有较高的关注度,喜欢探索新知识。

教学要求:教师需采用案例教学、小组合作、实地考察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为我国建筑节能事业做出贡献。

二、教学内容1. 建筑节能基本概念:建筑能耗来源、建筑节能定义、建筑节能等级划分。

参考教材章节:第三章“建筑节能概述”2. 建筑节能政策与标准:我国建筑节能政策、建筑节能标准、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参考教材章节:第四章“建筑节能政策与标准”3. 建筑节能设计原则与方法:建筑朝向、体型系数、保温隔热、自然通风、采光设计等。

参考教材章节:第五章“建筑节能设计原理”4. 节能建筑材料与构造:保温材料、隔热材料、节能门窗、绿色屋顶等。

参考教材章节:第六章“节能建筑材料与构造”5. 建筑能耗模拟与优化:能耗模拟软件介绍、能耗模拟案例分析、建筑节能优化策略。

《绿色建筑》课程标准

《绿色建筑》课程标准

《绿色建筑》课程标准课程代码:18050264建议课时数:60学分:4适用专业:工程造价专业先修课程:《房屋建筑学》一、前言1.课程的性质《绿色建筑概论》是工程造价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它既是学习专业课程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应用型的新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有关绿色建筑的基本理论与相关知识,建立绿色建筑的基本理念,并能获得建造绿色建筑所需的主要技术。

2.设计思路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项目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以工作任务模块为中心构建的工程项目化课程体系。

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路,紧紧围绕项目化课程体系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七大项目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情景中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需求技能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职场竞争能力。

以建筑行业需求引领课程项目工作任务,以课程项目工作任务选择课程技能模块,以课程技能模块确定课程知识内容。

将绿色建筑概论的基本知识、常用的绿色建筑技术及其评价方法及标准融于各项目之间及项目之下各模块之中,全面而合理地覆盖建筑工程领域所涉及的绿色建筑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

依据各学习项目的内容总量以及在该门课程中的地位分配各学习项目的课时数。

二、课程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熟悉并掌握绿色建筑相关的概念,绿色建筑的各类节能技术,评价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能力目标:具有对绿色建筑室外、室内环境的分析控制技术;能正确地、合理地选择使用各种绿色建筑节能技术、有效利用水资源的技术及绿色建筑的评价标准。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掌握绿色建筑基本理论和知识;培养学生敬业爱岗、团结协作、热爱科学和严格热情的学风和创新精神。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四、实施建议要根据本专业课程实施的实际要求,提出教学建议、教材编写和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建议等。

(一)教学建议1.应加强对学生实际职业能力的培养,强化各种绿色建筑的控制技术,通过项目教学和项目训练,注重以任务引领型项目诱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完成典型任务活动中对各种绿色建筑的控制技术加以掌握。

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培训教程

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培训教程
3.1 绿色建筑的工程建设集成关键技术
一 工程概况 二 绿色设计理念的实现 三 节能与环保亮点 四 绿色建筑关键施工技术 五 工程获奖及综合效益
Page 36
3、创建绿色建筑工程实例
一、工程概况
Page 37
3、创建绿色建筑工程实例
一、工程概况-建设概况
环保部履约中心业务用房占地面积2651㎡,总建筑面 积29290㎡,地下2层,地上9层,檐高36m。工程总投资约 3.8亿元。于2007年3月10日开工,2009年6月18日竣工验收 。
绿色建筑应满足评价标准住宅建筑或公共建 筑中所有控制项要求。按满足一般项数和优选项数 的程度,绿色建筑划分为三个等级。
Page 33
2、我国对绿色建筑的评价标准
划分绿色建筑等级的项数要求(公共建筑)
一般项数(共43项)
节地与
节能
节水
节材
室内
运营
优选 项数
等级 室外 与能 与水 与材 环 管理 (共14
1、绿色建筑基本理论
1.1、绿色建筑的定义
依据国标《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2006,对绿色建筑进行如下定义:
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 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 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 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即所谓: “四节一环保”
Page 4
2、太阳能光伏系统
3、地源热泵系统
(原理:以岩土体为冷热源,由水源热泵机组、地埋管换热系统、 建筑物内系统组成的供热空调系统。)





热热 热
在夏天, 我们把热量 排到土壤中
暖 冷

冷 暖

《节能工程》课程标准

《节能工程》课程标准

《节能工程》课程标准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两大难题。

解决这些难题需要先进的节能技术、环保技术和强化管理措施等,更需要具备这些技术和管理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

本课程是节能技术与管理专业及其相关专业的专业拓展课程,开设在第五学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节能的基本原理和节能方法,重点了解工业通用耗能设备的关键节能技术,以及工业系统余热回收利用的关键节能技术,并掌握制冷空调与热泵系统、电力设备与系统、建筑环境与设备的相关节能技术。

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能源问题的基本能力,为毕业后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本课程是节能技术与管理等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拓展课。

其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全球及我国能源短缺的形势,能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掌握节能的基本原理和主要节能技术,以及能源利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现状,重点掌握30多年来节能技术应用于工业设备及系统中取得的成效,以及节能技术在能源动力、制冷空调、建筑暖通等行业的应用概况。

(二)具体目标1.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规范。

包括:(1)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锻炼学生沟通、交流及自我学习的能力。

(2)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观察与创新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2.知识目标培养学生具备在电子企业一线高技术岗位工作所必需的知识,从而增强学生就业的岗位竞争力。

包括:(1)掌握节能的基本原理,节能的方法、途径和措施(2)掌握工业耗能设备及热力管道节能技术(3)掌握制冷空调与热泵系统节能技术(4)掌握电力设备与系统节能技术(5)了解建筑环境与设备节能技术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具备现代电子企业的高技术岗位所必需的生产技能,增强学生从业时的岗位竞争力。

包括:(1)了解并掌握工业锅炉,工业窑炉节能技术(2)了解并掌握工业余热回收利用技术(3)了解并掌握热泵系统及其节能技术(4)了解并掌握电力系统设备节能(5)了解并掌握建筑环境与设备节能技术三、课程内容设计(一)课程团队1.专任教师副教授2,兼职教师(二)教学条件1.教室要求多媒体教室2.校内实训基地3.校外实训基地(三)课程资源4.教材编选《工业节能技术》吴金星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25.参考资料《能源与节能技术》(第三版)黄素逸,林一歆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2016.26.信息化资源建设工业案例库,增加实训项目。

《建筑节能与环保知识》课程标准

《建筑节能与环保知识》课程标准

《建筑节能与环保知识》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建筑节能与环护知识》课程着重培养建筑工程行业从业人员的建筑节能环保设计、节能环保构造设计和节能环保工程的施工实现技能,课程主要讲授建筑节能与环保的基本知识、建筑节能工程材料、建筑节能应用技术、墙体节能工程施工与验收技术、屋面节能工程施工与验收技术、门窗及幕墙工程与验收技术、楼地面节能工程施工与验收技术、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和节能评估与改造等建筑节能方面的内容。

以及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与产生的原因、环境保护理念、环境保护技术与方法、当前的环境管理与制度,与建筑行业相关的生态区建设与环境保护的示范区案例等内容。

适用于土建类专业中的建筑工程技术等专业,课程性质为专业素质拓展课。

二、课程的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树立起节能环保意识和“节能的目标不是限制用能,而是提高能源转换和利用效率”的观念以及环境保护势在必行并与每个行业都息息相关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要求学生了解国内外建筑节能与环境保护应用技术的发展状况,掌握建筑本体节能和各种能量系统节能技术的主要思路,了解目前环境存在的问题,并且清楚建筑行业的发展过程中能够应用的环保理论及技术,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去分析建筑能耗以及产生的污染并提供恰当的建筑节能环保技术方法、能进行基本的建筑节能环保施工实施和质量验收。

三、课程基本理念: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在国家规范、法律、行业标准的范围内,使用适宜的设计思想,采用环保节能的建筑材料,运用建筑节能及其构造设计方案,并在施工一线付诸实施,具备从事本专业岗位需求设计与施工技能。

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设计岗位职业道德、实事求是的作风、创新意识和较高的职业素养。

1、根据课程目标与内容划分学习领域建筑节能技术课程改变了传统的按学术研究领域划分课程内容和安排教学时数的框架,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岗位特点、工作产品特点、现场的工作过程和工作程序,重组了课程内容,将课程内容划分为建筑节能基本知识及材料选用、建筑节能设计、建筑节能工程施工技术、节能工程施工方案设计和建筑节能工程的质量验收五个学习领域,并根据领域目标构建课程的内容体系。

《建筑节能》教学大纲

《建筑节能》教学大纲

《建筑节能》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目的和意义建筑节能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

本课程主要结合国家建筑节能政策,讲述建筑节能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讲述建筑节能设计及其它节能方法以及相应的工程技术措施。

二、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建筑节能的基本原理、理论、方法,对各类节能建筑要有初步的了解。

三、主要教学内容第一章概论(1 学时)重点、难点:建筑节能的意义、发达国家建筑节能概述、我国建筑节能的发展、我国建筑节能展望。

第二章建筑节能基本知识(2 学时)重点、难点:节能标准与热工规范的区别和联系、采暖居住建筑节能基本原理和节能途径、建筑物耗热量指标与采暖耗煤量指标、空调建筑节能基本原理及节能设计要点。

第三章建筑节能的基本方法(4 学时)重点、难点:房屋部位的绝热、采暖的节能方法、照明的节能。

第四章采暖居住建筑节能设计(5 学时)重点、难点:建筑设计与节能的基本关系、建筑热工设计计算例题、围护结构材料和构造的选择、采暖设计。

第五章太阳能建筑(2 学时)重点、难点:主动式采暖建筑、被动式采暖建筑、太阳房范例、太阳能建筑的总体热工设计简介。

第六章掩土建筑(2 学时)重点、难点:覆土建筑、中国窑洞。

第七章建筑绿化(2 学时)重点、难点:建筑绿化的含义与作用、建筑绿化的基本方法。

四、考核方式以期末考试为主。

考勤及听课纪律占总成绩的20%,考试卷面成绩占总成绩的 80%。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主要以教师课堂教学和课外学生阅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六、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章节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课堂讲授实验上机实践(习题)小计1 学时 1 学时2 学时 2 学时4 学时 4 学时七、教材与参考书教材:房志勇 《建筑节能技术教程》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参考书:⑴.杨善勤 《建筑节能》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⑵.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⑶.叶歆 《建筑热环境》 清华大学出版社 ⑷ .汪琪美 《建筑节能》 自编教材 1996 ⑸.蔡君 《住宅节能设计》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1 ⑹.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节能专业委员会 《建筑节能技术》 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6 ⑺.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 》 (JGJ 26-95) 1996⑻.[匈] L.巴赫基 傅忠诚译 《房间的热微气候》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5 ⑼.[英] T.A.马克斯 E.N.莫里斯 陈士译 《建筑物·气候·能量》 中国建筑工业出 版社 1990八、执行大纲时应注意的说明先修课程《建筑物理》(热学部分)、《建筑物理》(光学部分)、《建筑设备》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节能与环保知识课
程标准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建筑节能与环保知识》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
《建筑节能与环护知识》课程着重培养建筑工程行业从业人员的建筑节能环保设计、节能环保构造设计和节能环保工程的施工实现技能,课程主要讲授建筑节能与环保的基本知识、建筑工程、建筑应用技术、墙体节能工程施工与验收技术、屋面节能工程施工与验收技术、门窗及幕墙工程与验收技术、楼地面节能工程施工与验收技术、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和节能评估与改造等建筑节能方面的内容。

以及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与产生的原因、环境保护理念、环境保护技术与方法、当前的环境管理与制度,与建筑行业相关的生态区建设与环境保护的示范区案例等内容。

适用于土建类专业中的建筑工程技术等专业,课程性质为专业素质拓展课。

二、课程的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树立起节能环保意识和“节能的目标不是限制用能,而是提高能源转换和利用效率”的观念以及环境保护势在必行并与每个行业都息息相关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要求学生了解国内外建筑节能与环境保护应用技术的发展状况,掌握建筑本体节能和各种能量系统节能技术的主要思路,了解目前环境存在的问题,并且清楚建筑行业的发展过程中能够应用的环保理论及技术,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去分析建筑能耗以及产生的污染并提供恰当的建筑节能环保技术方法、能进行基本的建筑节能环保施工实施和质量验收。

三、课程基本理念: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在国家规范、法律、行业标准的范围内,使用适宜的设计思想,采用环保节能的建筑材料,运用建筑节能及其构造设计方案,并在施工一线付诸
实施,具备从事本专业岗位需求设计与施工技能。

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设计岗位职业道德、实事求是的作风、创新意识和较高的职业素养。

1、根据课程目标与内容划分学习领域
建筑节能技术课程改变了传统的按学术研究领域划分课程内容和安排教学时数的框架,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岗位特点、工作产品特点、现场的工作过程和工作程序,重组了课程内容,将课程内容划分为建筑节能基本知识及材料选用、建筑节能设计、建筑节能工程施工技术、节能工程施工方案设计和建筑节能工程的质量验收五个学习领域,并根据领域目标构建课程的内容体系。

《建筑节能与环保知识》课程改变了传统的按学术研究领域划分课程内容和安排教学时数的框架,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岗位特点、工作产品特点、现场的工作过程和工作程序,重组了课程内容,将课程内容划分为建筑节能与环保基本知识、节能环保型建筑材料的选用、建筑节能技术、建筑节能工程关键技术要点和质量验收、建筑中环保技术等五个学习领域,并根据领域目标构建课程的内容体系。

2、根据可操作性和可观察性要求确定具体的学习目标
为了确保学习目标的达成和学习评价的可行性,学习目标必须是具体的、可观察的。

在岗位适应和职业健康两方面,要求学生在掌握有关知识、技能的同时,强调学生应在工程实践中掌握职业岗位技能、体验职业感受并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这使岗位技能、职业健康的学习目标由隐性变为显性,由原则性的要求变为可以观测的行为表征。

这既便于学生学习和实践时自我认识和体验,也便于教师对学生的观察和评价。

教师判断教学活动的成功与否就比较容易了。

3、充分发挥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引导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4、课程实施安排足够的理论教学和充分的实践训练时间。

5、对课程实施效果进行科学和适当的评价。

四、课程内容体系:
《建筑节能技术》课程内容主要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是本课程应该掌握的主要知识与技能:
——建筑节能与环保基本知识
——节能环保型建筑材料的选用
——建筑节能技术
——建筑节能工程关键技术要点和质量验收
——建筑中的环保技术
1、建筑节能与环保基本知识
建筑节能与环保基本知识主要包括:国内外建筑能耗现状,建筑节能基本理念,建筑节能技术的主要内容,国内外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趋势,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与产生原因,当代建筑建设、施工、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等六部分。

2、节能环保型建筑材料的选用
节能环保型建筑材料的选用部分的内容主要包括:建筑节能材料的选用,环保型建筑材料的发展与应用,以及国家相关规范、标准的规定。

3、建筑节能技术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技术内容主要包括:墙体节能技术、门窗节能技术、幕墙工程节能技术、屋面节能技术、楼地面节能技术五部分。

4、建筑节能工程关键技术要点和质量验收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方案设计内容主要包括:墙体节能工程关键技术及控制要点和质量验收、门窗节能工程关键技术及控制要点和质量验收、幕墙工程节能工程关键技术及控制要点和质量验收、屋面节能工程关键技术及控制要点和质量验收、楼地面节能工程关键技术及控制要点和质量验收五部分。

5、建筑中的环保技术
建筑中的环保技术内容主要包括: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太阳能技术、地源热泵技术、其他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可再生能源应用实例五部分。

五、教学目标:
使学生能在国家规范、法律、行业标准的范围内,使用适宜的设计思想,建筑节能及其构造设计方案,完成设计并在施工一线付诸实施,具备从事本专业岗位需求设计与施工技能。

六、师资要求:
开设本课程的教师要有建筑工程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学士以上学位,有扎实的建筑工程基础知识和丰富的建筑技术科学理论知识,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教学组织能力。

七、课程教学管理:
本课程开课前,任课教师要根据课程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所选用的教材,认真备课,编制课程进度计划,并在认真消化教材的基础上写好授课讲稿和教案,课程进度计划应在开课前一周内提交教研室。

相同教学内容班级的授课计划要保持同步。

在授课计划中,每个阶段都要补充与讲授内容相关的实践性强的内容。

本课程原则上每次课安排要在2课时及以上为宜,满足学习的连贯性。

课外作业布置内容要符合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

对学生的作业原则上要全部批改,作业批改要认真、仔细,要指出或更正学生的错误,提出改进意见。

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并总结归纳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适当进行作业讲评,不断改进和调整教学节奏与教学方法。

教师对学生每次的作业完成情况要认真进行记录,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构成部分。

占10% 教师在上课时,要做好教书育人,注意维持好课堂秩序,对不认真学习和违反教学纪律的学生要及时地进行批评教育。

教师能利用课外的时间采用多种方式到学生中去进行辅导答疑。

学生课堂表现占总成绩的20%。

期末考查主要考核建筑节能与环保的基本理论、建筑节能设计的基本原则、基本方法、构造及施工技术等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理论试卷命题的范围和水准要严格按照课程教学大纲的标准执行,应出同等难度和份量的A、B两份试卷,并附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

学生的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按比例构成,平时成绩根据平时测验和作业完成情况综合评定。

以理论试卷考核结果对照评分标准评定成绩。

占70%。

总评成绩的构成比例应在开课前向学生宣布。

教师在提交成绩的同时,必须认真填写《试卷分析表》和《课程教学小结》。

八、课程建议的教学方法: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素质拓展课,具有实践性突出的特点,是建筑工程技术等专业的主干课程。

因此,建议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法,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九、成绩绩点标准:
成绩绩点标准的评定按三个方面,四个水平进行,即基础知识概念和理解、基本设计技能的掌握、节能工程施工技能的掌握和工程质量验收的能力三个方面。

水平3为总体平均水平所应达到的标准。

水平1~4的权重,分别是、、、。

成绩绩点标准评价水平表
十、能力目标及考核办法: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对课程能力的考核显得十分重要。

因此,本课程的任课教师,要结合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要求,实施对本课程的能力考核,具体标准见下表:
《建筑节能与环保知识》课程能力考核表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建工系
2013年10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