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顿将军之死

合集下载

小乔治史密斯 巴顿

小乔治史密斯 巴顿

个人荣誉
巴顿一生获得无数奖、勋章,以下为他所获准配带的军功勋章 ·杰出服役十字勋章加铜质橡叶 ·杰出服役勋章加2枚铜质橡叶 ·银星勋章加铜质橡叶 ·功绩勋章 ·铜星勋章 ·紫心勋章 ·银质救援勋章 ·墨西哥服役勋章 ·一 次 大 战 胜 利 勋 章 加 5 枚 战 斗 勋 标 ·欧 - 非 - 中 东 战 役 勋 章 加 银 质 和 2 枚 . . . . . .
小乔治·史密斯·巴顿 你们不会全部牺牲。每次主要战斗下来,你们当中只可能牺牲百分之二。不要怕死。每 个人终究都会死。没错,第一次上战场,每个人都会胆怯。如果有人说他不害怕,那是撒谎。有的人胆小,但这 并不妨碍他们象勇士一样战斗,因为如果其他同样胆怯的战友在那奋勇作战,而他们袖手旁观的话,他们将无地 自容。真正的英雄,是即使胆怯,照样勇敢作战的男子汉。有的战士在火线上不到一分钟,便会克服恐惧。有的 要一小时。还有的,大概要几天工夫。但是,真正的男子汉,不会让对死亡的恐惧战胜荣誉感、责任感和雄风。 战斗是不甘居人下的男子汉最能表现自己胆量的竞争。战斗会逼出伟大,剔除渺小。美国人以能成为雄中之雄而 自豪,而且他们也正是雄中之雄。大家要记住,敌人和你们一样害怕,很可能更害怕。他们不是刀枪不入。在大 家的军旅生涯中,你们称演习训练为“鸡屎”,经常怨声载道。这些训练演习,如军中其它条条框框一样,自 有......
个人著作
巴顿之墓 《狗娘养的战争》作者:乔治·巴顿
简介:巴顿在这本书中对自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时远征北非,西西里、横扫欧洲大陆进行了回顾,并同 时表达了自己对战争的一些看法。
相关纪念
美国多处街道以巴顿为名,纪念这位将军。 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巴顿路(PattonDrive) 田 纳 西 州 那 希 维 尔 市 乔 治 ·巴 顿 将 军 路 ( G e n e r a l G e o r g e P a t t o n R o a d ) 尚有由巴顿将军设计的M1913骑兵军刀,也称为巴顿军刀(PattonSaber)。 美国M46坦克、M47坦克、M48坦克、M60坦克均命名为巴顿坦克。 参考资料 1 第二次世界大战敌对双方的将领 .人民网[引用日期2019-07-05]

降落伞的故事-把工作做到零缺陷

降落伞的故事-把工作做到零缺陷

降落伞的故事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就在巴顿将军所率领的盟军即将在诺曼底登陆之际,他接到了前线的一份统计报告。

报告显示,在牺牲的盟军战士中,竞有一半人是在跳伞时摔死的。

这让巴顿将军大为恼火。

他立刻赶到后方制造降落伞的兵工厂。

巴顿将军十分严厉地对兵工厂厂长说:“每个降落伞都关系到一个士兵的生命,从现在开始,降落伞必须100%合格!”厂长说:“这怎么可能呢?!没有什么产品能真正做到100%合格。

这些年我一直在狠抓产品质量,降落伞的合格率已达99.9%。

我已经尽力了,99.9%已经是最高极限了,再没有提升的空间了。

”巴顿怒不可遏,他从兵工厂的仓库里随意抓起一只降落伞包,大声对厂长说:“这是你制造的降落伞,我现在命令你抱着它上飞机!请你这位厂长背着它去跳伞!”厂长吓得要命,可是迫于将军的权威,只能胆战心惊地照他的话去做……幸运的是这次跳伞成功了。

望着一脸狼狈的兵工厂厂长,巴顿将军严厉地说:“从今天起,以后我们每次验收就从1000件降落伞中任意抽出一件,你背着它从飞机上跳下去。

”巴顿将军走后,兵工厂厂长立即将生产工人都召集起来,对他们说:“以后在每一批降落伞出厂前,我会从整批的货品中随机抽取一些,让负责制造该产品的工人背着它去跳伞,以此来检验你们生产的产品是不是达到了l00%合格!”要求工人们亲自登机试验以检验产品质量,自这个方法实施后.不良率立刻变为零,该兵工厂所交付的降落伞的质量始终保持100%合格。

此后,军队中再没有发生因降落伞质量问题而导致伞兵牺牲的事故。

《把工作做到零缺陷》经典语录1、向“差不多”说“不”,做“零缺陷”员工2、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代价最小、收获最大3、工作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4、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5、责任心是把工作做到零缺陷的重要保证6、产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7、微笑是最完美的服务——选自《把工作做到零缺陷》作者/严家明。

世界未解之谜大全集

世界未解之谜大全集

02
沙漠为热带 雨林“施肥”
03
扑朔迷离的 太湖成因
04
难识庐山真 面目
06
神农架之谜
05
“雪的故乡” 喜马拉雅山 之谜
1
“中国的百慕 大”之谜
2
渤海湾内的水 下影像
3
罗布泊是游移 湖吗
4
沙漠中的“魔 鬼城”
5
沙子会唱歌
“冷热颠倒”的中 国地温异常带
令人望而却步的 “地狱之门”
风动石之谜
是谁驱使地球在运动 地球内部的奥秘
目录分析
宇宙的诞生 寻找宇宙中心
黑洞!黑洞! 旋转的地球
1
太阳末日
2
月亮背面
3
探寻X行星
4
暗物质之谜
5
银河系的中心 到底是什么
UFO解密 飞碟传奇
UFO溯源 神奇的麦田怪圈
1
外星人谜团
2
太阳系地外生 命探疑
3
金星上的神秘 城墟
4
寻找火星生命
5 火星上为何有
河床而没有流 水
庞贝古城是怎样覆灭 的
2
阿迪密斯神庙 建造之谜
3
耶路撒冷的哭 墙之谜
4 印加人的“巨
石文化”是怎 样创造出来的
5
令人惊奇的土 耳其地下城市
“黑色犹太人” 1
是否建造了独 石教堂
2
如何解释秦始 皇陵墓之谜
3
阿房宫的焚毁 之谜
4
小雁塔为何乍 离乍合
5
悬空寺之谜
众说纷纭的明孝陵 故宫为何称为紫禁城
北京古城墙为何独缺 一角
明十三陵碑文之谜
解读植物自卫之谜
01
“巨菜谷” 的蔬菜肥硕 之谜

巴顿将军战前动员讲话

巴顿将军战前动员讲话

巴顿‎将军‎战前‎动员‎讲话‎‎浙江‎秘书‎网编‎者按‎:‎‎乔‎治‎巴顿‎将军‎是二‎战中‎美军‎一员‎智勇‎双全‎的悍‎将,‎曾先‎后率‎领第‎‎七‎、三‎集团‎军,‎长驱‎直入‎,所‎向披‎靡,‎为盟‎军战‎胜德‎意联‎军,‎立下‎了汗‎马功‎劳。

‎他脾‎气火‎爆,‎直来‎直去‎,嫉‎恶如‎仇,‎嫉懦‎如仇‎。

与‎他贵‎族身‎份不‎相称‎的是‎,他‎喜欢‎用粗‎辞糙‎语,‎尤其‎是对‎部下‎。

他‎是一‎个纯‎粹的‎军人‎,至‎死也‎不愿‎接受‎军事‎是政‎治的‎延伸‎和手‎段的‎事实‎,与‎上级‎和政‎客经‎常顶‎牛,‎让他‎们在‎欣赏‎利用‎他的‎军事‎才能‎之余‎,对‎他头‎痛不‎已。

‎巴顿‎将军‎在二‎战刚‎刚结‎束,‎便因‎一次‎汽车‎事故‎高位‎截瘫‎,不‎久便‎不治‎身亡‎。

当‎时时‎论,‎对他‎褒贬‎不一‎。

军‎中将‎士和‎军人‎家属‎褒者‎多,‎政坛‎则贬‎者多‎。

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几十‎年后‎,对‎他的‎褒扬‎占了‎上风‎。

7‎0年‎代初‎,好‎莱坞‎大手‎笔制‎作了‎电影‎《巴‎顿》‎,一‎举夺‎得多‎项奥‎斯卡‎奖,‎后又‎推出‎描写‎他事‎故后‎至辞‎世一‎段历‎史的‎电影‎,两‎片均‎由影‎星乔‎治‎斯考‎特主‎演。

‎他在‎西点‎军校‎,也‎与艾‎森豪‎威尔‎和麦‎克阿‎瑟共‎享殊‎荣,‎被立‎雕像‎一座‎。

下‎面,‎是他‎在一‎次主‎要战‎役前‎对第‎三集‎团军‎将士‎的动‎员讲‎话。

‎里面‎不乏‎粗辞‎糙语‎,但‎也不‎时闪‎烁着‎他的‎军事‎思想‎。

我‎把这‎段讲‎话翻‎译出‎来,‎与同‎道者‎共享‎焉。

‎弟‎兄们‎,最‎近有‎些小‎道消‎息,‎说我‎们美‎国人‎对这‎次战‎争想‎置身‎事外‎,缺‎乏斗‎志。

‎那全‎是一‎堆臭‎狗屎‎!美‎国人‎从来‎就喜‎欢打‎仗。

‎真正‎的美‎国人‎喜欢‎战场‎上的‎刀光‎剑影‎。

你‎们今‎天在‎这里‎,有‎三个‎原因‎。

巴顿将军之死

巴顿将军之死

巴顿将军之死星条旗上的光辉——美国巴顿将军之死1945 年5 月6 日是巴顿将军率领的第3 集团军战斗的最后一天。

5 月7 日,德国最高统帅部以它全部的陆、海、空军无条件地向盟军投降。

枪炮声停止了,巴顿很感失望,因为他过于习惯战争了。

但是他所受到的欢呼又使他很快振作起来。

这位在两年半之前还只被少数职业军人和曲棍球爱好音所了解的人,现在成了一位历史性人物。

这位在西西里受到指责,在英国由于无关紧要的口误而受到非难,之后又侥幸没有被撤职的坚韧不拔的老战士,现在成了仅次于艾森豪威尔的最受欢迎的伟大圣战的英雄。

难以忍受的折磨已在胜利时得到的辉煌的奖赏中忘却了。

巴顿凯旋回美,引起了不同人的不同反应,因为巴顿一直到最后都是一位令人迷惑不解的人物。

当巴顿被邀请到波士顿讲演时,他仍然以战时的那种紧张势头去发表演讲,显然是为了保持国内战线对日作战的高昂士气。

巴顿坚持用激昂的语调,继续在不适当的时间和不适当的地点,眉飞色舞地大喊大叫他讲话。

由于他的颠狂的言词和激动的感情,他多次受到牧师、知识分子、甚至“星条报”的批评。

他们不得不费尽心机地去解释,他把和平和战备联系起来的真正意思是什么,但不幸的是,从他嘴里说出来的话却又像一个好战分子在号召对另外一个敌人重新开战。

显然,他的为打仗而打仗的嗜好受到了严厉的抨击。

不久之后,这位胜利的英雄的形象又变得暗淡起来。

在他事业的顶峰存在着一点阴影——他与艾森豪威尔的关系有点不正常。

很难确切地说明他们俩人互相不满的原因。

实际上,这俩位伟大战士的关系是随着战争的进程而紧张起来的,直到战争结束时人们仍然感到莫名其妙。

巴顿那些激动而敏感的部下对最高司令部的不满已不时带有怨恨的情绪,时而发脾气,时而进行嘲弄,其中有些是针对艾森豪威尔本人的。

这类今人不快的俏皮话最初来自第3 集团军的司令部,并且由于不断他讲来讲去最后不可避免地传到了艾森豪威尔的耳朵里。

这种话说明了巴顿部下普遍的情绪,就巴顿来说,他极力想表白自己与这些公然侮辱性的比喻没有关系。

铁血将军巴顿的著名演说词

铁血将军巴顿的著名演说词

铁血将军巴顿的著名演说词铁血将军巴顿(George Smith Patton, Jr.),是美国二战期间最具有代表性的将军之一。

他的名字已经被永载于美国军史的篇章之中,成为了军人们关于勇气、荣誉和使命的象征。

巴顿将军擅长激发士气、鼓舞士气和发表演讲,他的讲话激励了成千上万的美国士兵,不仅仅是今天,他的演说也成为了公认的经典名言。

本文将对巴顿将军的著名演说进行探讨。

1. 《让他们去死吧》1943年7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北非战场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巴顿将军在战场上殊死作战,已赢得了士兵和指挥官们的高度评价。

在一次战斗结束后,巴顿将军立即开始对手下官兵进行演说,这个演说由于其极富激情和刺激性,很快成为了二战后期最为著名的军事演说之一。

这就是《让他们去死吧》。

这篇演讲其实并不是巴顿将军专门为了打出知名度而编写的一篇演讲稿,而是他在前线战斗之后,随着他的心情进行的即兴演说。

在这篇演说中,巴顿将军细细讲述了不同意战争的敌人攻向他们的壕沟,以及他们无畏地将这些敌人杀死的情景。

他还告诫大家,只有那些愿意出生入死的士兵,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英雄。

这篇演讲语气激动人心,充满了军人特有的锐气和勇气,慷慨激昂的讲话方式激励了一代年轻人。

同时,这个简短而又振奋人心的演讲,也成为了二战期间最为流行、最有影响力的军事演讲之一,让巴顿将军的名字广为人知。

2.《永不放弃》1944年6月6日,北约盟军在诺曼底海滩登陆,发动了欧洲战场上的决定性战役。

在这次战争的第二天,巴顿将军对他的第三军进行了一次勉励,这次勉励被后人称为《永不放弃》勉励。

在这篇演说中,巴顿将军强调了士兵们的责任感和义务,并表达出他们需要在这场并非战争的战斗中毫不松懈,将战争还给敌人的决心。

他的标志性句子是:“每个人都需要有计划地去杀死一些德国人。

你们从来没有看过这么多的德国人。

” 这些话语并不是在鼓吹暴力,在表达一种必须的战争意义上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这篇演讲激起了巨大的情感共鸣,传达了士兵内心深处的使命感,感召他们努力战斗并为爱国之意献出自己的生命。

演讲问答(三)关于巴顿的演讲.

问:1 如何演讲关于巴顿的事迹2 搜集关于他曾发表的演讲答:( 记住,我们的步枪是世界上他妈的最好的杀人武器。

德国佬对它怕得要死。

所以要好好使用它……每次战斗你都能打上100发子弹,保你能活得更长久……从不射击的步枪或机枪连烧火棍都不如。

)好莱坞影片《巴顿将军》可以说是征服了全球军迷的经典之作,特别是片首那场巴顿在巨幅星条旗下的激情讲演,更是经典中的经典。

乔治·斯科特也不愧是明星中的明星,在他的演绎之下,巴顿的神武与人性被刻画得淋漓尽致,以至于长久以来大家都有一种错觉,认为这就是巴顿,这就是巴顿的演讲。

电影终归是电影,一段传奇背后的史实或多或少有些不同。

尽管巴顿算得上仅次于丘吉尔的演讲家,但由于种种原因,关于他的演讲实录流传甚少,影片中所渲染的那场演讲确有其事,但它的真实内容却一直鲜为人知。

时值二战胜利60周年,《美国传统》最新特刊载文,一位二战老兵——约翰·鲍伦——追忆起了当年他曾亲历的巴顿演讲实录:这(指影片《巴顿将军》的演讲——编译者注)不是我们听到的演讲。

当时我是美第3集团军第65步兵师的一个大头兵,我们的部队将要在1945年年初的冬季投入战斗。

我记得,3月5日部队在法国境内一个名叫爱内瑞(Ennery )的小镇广场集合。

第65师已得到命令在数日内对德军“齐格菲”防线发起进攻。

事实上,巴顿将军的这次战地训话从未公开报道过。

这其中的微妙还很有说道。

布雷德利将军在回忆录《将军百战归》中曾明言:“的确很少有哪位将军的战场指挥才能可以超越巴顿,但巴顿也有自己难以征服的对手:他管不住自己那张大嘴。

”巴顿不加遮拦的夸张言论是媒体的最爱,只要他一开口,总是招来大麻烦。

因此,当巴顿被分配到布雷德利麾下时,后者严令管制对巴顿言论的报道。

布雷德利这位素以亲善的“大兵将军”曾语:“媒体可能会咒骂我,叫他们见鬼去吧。

我才不会让他们得到机会。

告诉新闻检查官,没有我的命令,不得引用任何指挥官的话。

铁血将军巴顿的著名演说词

铁血将军巴顿的著名演说词2007-01-24 14:23:35 来源: 网易历史 网友评论 4 条进入论坛“我们不仅要击毙那些狗杂种们,而且要把他们的五脏六腑掏出来润滑我们的履带。

我们要让那些狗日的德国鬼子尸集成山、血流成河。

战争本来就是血腥野蛮残酷的。

”【译者按:乔治·巴顿将军是二战中美军一员智勇双全的悍将,曾先后率领第七、三集团军,长驱直入,所向披靡,为盟军战胜德意联军,立下了汗马功劳。

他脾气火爆,直来直去,嫉恶如仇,嫉懦如仇。

与他贵族身份不相称的是,他喜欢用粗辞糙语,尤其是对部下。

他是一个纯粹的军人,至死也不愿接受军事是政治的延伸和手段的事实,与上级和政客经常顶牛,让他们在欣赏利用他的军事才能之余,对他头痛不已。

巴顿将军在二战刚刚结束,便因一次汽车事故高位截瘫,不久便不治身亡。

当时时论,对他褒贬不一。

军中将士和军人家属褒者多,政坛则贬者多。

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几十年后,对他的褒扬占了上风。

70年代初,好莱坞大手笔制作了电影《巴顿》,一举夺得多项奥斯卡奖,后又推出描写他事故后至辞世一段历史的电影,两片均由影星乔治·斯考特主演。

他在西点军校,也与艾森豪威尔和麦克阿瑟共享殊荣,被立雕像一座。

下面,是他在一次主要战役前对第三集团军将士的动员讲话。

里面不乏粗辞糙语,但也不时闪烁着他的军事思想。

我把这段讲话翻译出来,与同道者共享焉。

】弟兄们,最近有小道消息,说我们美国人对这场战争置身事外。

那全是扯淡!美国人生来喜欢打仗,真正的美国人喜欢战场上的刀光剑影。

你们今天到这里来,有三个原因:一,你们来这里,是为了保卫家乡的父老乡亲;二,你们来这里,是为了荣誉;因为此时没有其他更好的地方可去;三,你们来这里,是因为你们是真正的男子汉,真正的男子汉都喜欢打仗。

今天在座的各位还是孩子的时候,就崇拜网球冠军、短跑健将、拳击好手和职业球员。

美国人热爱胜利者,美国人对失败者从不饶恕。

美国人藐视懦夫。

死于朝鲜战争的两个美国将军:一个死于车祸,一个死于心脏病

死于朝鲜战争的两个美国将军:⼀个死于车祸,⼀个死于⼼脏病志愿军在抗美援朝作战中付出了重⼤牺牲,仅团以上⼲部就有244位之多,其中包括志愿军67军军长李湘、39军副军长吴国璋、50军副军长蔡正国、23军参谋长饶惠潭,以及志愿军司令部参谋、翻译⽑岸英。

许多团以上⼲部牺牲于美军飞机的轰炸⾏动。

由于以美国为⾸的“联合国”军⼀直掌握着制空权,美军的⾼级将领们不⽤担⼼来⾃空中的威胁。

美军在朝鲜战争中仅阵亡了两名步兵团团长,他们分别是美国陆军第24步兵师第34步兵团团长罗伯特-马丁上校和美军第7步兵师第31步兵团团长(北极熊团团长)麦克莱恩。

他们是在近距离作战中分别被朝鲜⼈民军和中国志愿军所击毙的。

两位美国将军在朝鲜战争中死亡,但都与敌⽅⽕⼒⽆关。

美第⼋集团军司令沃尔顿·哈⾥斯·沃克中将死于车祸,美第九军军长布莱恩特-穆尔少将死于⼼脏病发作。

沃克在去给⼉⼦授勋途中死于车祸美第⼋集团军司令沃克中将1950年12⽉23⽇,61岁的美⼋集团军司令沃尔顿·哈⾥斯·沃克中将乘坐他的专⽤吉普出⾏。

吉普车上由他的司机贝尔顿军⼠长驾驶。

这天,沃克是前去出席为表彰美军第24步兵师和英国第27旅在夏季洛东江环线作战中所起的作⽤⽽举⾏的南朝鲜总统嘉奖式,这个仪式要在司令部举⾏。

获奖者中,有⼀个是沃克的⼉⼦,步兵营长萨姆·沃克上尉(后来成为⼀名四星上将),⼩沃克因为作战勇敢⽽将获得勋章。

沃克中将的吉普车开出⼤约半个⼩时后,来到距离⽬的地3公⾥处,当时公路南向⼀侧⼀辆卡车因机械故障停在⼀边,韩国陆军第⼆军团运输部⼀名27岁的维修⼯朴庆来,在维修车辆后,进⾏试车,将⼀辆WC-51从路边斜开出来。

此时,正值沃克的座车正以惊⼈的速度从对⾯驶来,有'飞车' 嗜好的司机贝尔顿并没有减速,两车交汇时,沃克的吉普车前保险杠擦著韩国军车,巨⼤的冲⼒使吉普车顺时针⽅向翻倒,整个吉普颠倒过来,翻到路堤下⾯。

巴顿



1945年3~5月率军突破齐格菲防线,强渡莱茵河, 突入德国腹地,占领捷克斯洛伐克西部,进抵捷奥 边境。9个月间,歼敌140万,解放大小城镇1.3万 座,且相对伤亡最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擢升四星 上将,德国投降后任巴伐利亚军事长官。同年10月 转任第15集团军司令。西西里岛登陆战役期间,巴 顿因殴打士兵遭到媒体抨击(即“打耳光事件”), 引起盟军总部的反感。战争结束不久,他又在正式 场合出言不慎,被媒体加以利用,使他在军中的地 位更受到影响。1945年12月9日,打猎途中遇车祸 受伤,12月21日殁于德国海德堡。
二战英雄人物之
家世背景
生世自叙 军事生涯 家庭成员 人物评价
铁血将军

乔治· 巴顿(George Smith Patton),是一位美国陆 军四星上将,是第二次世 界大战中著名的美国军事 统帅。乔治· 巴顿作战勇猛 顽强, 重视坦克作用,强 调快速进攻,有“热血铁 胆”、“血胆老将”之称。 巴顿不仅是将军也是文人; 是一个具有政治、军事、 哲学头脑的人;更是一个 最具个性和人性的人。使 之成为第二世界大战中一 颗耀眼军事明星。
巴顿将军

四星上将巴顿
小乔治· 史密斯· 巴顿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南部
的圣加布里埃尔(San Gabriel),父亲乔 治· 史密斯· 巴顿(1856年9月30日—1927年6 月)是一名地方检察官,1877年毕业于维吉 尼亚军校(Virginia Military Institute,简称 VMI),曾担任加利福尼亚州圣马力诺(San Marino)首任市长,之后继承了威尔逊事业, 生活富裕。母亲露斯· 威尔逊(Ruth Wilson), 外公本杰明· 威尔逊(Benjamin Wilson)是帕 萨迪纳市 Pasadena)大地主、洛杉矶首任 市长,也是加利福尼亚州最大的葡萄酒和白 兰地酒制造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顿将军之死星条旗上的光辉——美国巴顿将军之死1945 年5 月6 日是巴顿将军率领的第3 集团军战斗的最后一天。

5 月7 日,德国最高统帅部以它全部的陆、海、空军无条件地向盟军投降。

枪炮声停止了,巴顿很感失望,因为他过于习惯战争了。

但是他所受到的欢呼又使他很快振作起来。

这位在两年半之前还只被少数职业军人和曲棍球爱好音所了解的人,现在成了一位历史性人物。

这位在西西里受到指责,在英国由于无关紧要的口误而受到非难,之后又侥幸没有被撤职的坚韧不拔的老战士,现在成了仅次于艾森豪威尔的最受欢迎的伟大圣战的英雄。

难以忍受的折磨已在胜利时得到的辉煌的奖赏中忘却了。

巴顿凯旋回美,引起了不同人的不同反应,因为巴顿一直到最后都是一位令人迷惑不解的人物。

当巴顿被邀请到波士顿讲演时,他仍然以战时的那种紧张势头去发表演讲,显然是为了保持国内战线对日作战的高昂士气。

巴顿坚持用激昂的语调,继续在不适当的时间和不适当的地点,眉飞色舞地大喊大叫他讲话。

由于他的颠狂的言词和激动的感情,他多次受到牧师、知识分子、甚至“星条报”的批评。

他们不得不费尽心机地去解释,他把和平和战备联系起来的真正意思是什么,但不幸的是,从他嘴里说出来的话却又像一个好战分子在号召对另外一个敌人重新开战。

显然,他的为打仗而打仗的嗜好受到了严厉的抨击。

不久之后,这位胜利的英雄的形象又变得暗淡起来。

在他事业的顶峰存在着一点阴影——他与艾森豪威尔的关系有点不正常。

很难确切地说明他们俩人互相不满的原因。

实际上,这俩位伟大战士的关系是随着战争的进程而紧张起来的,直到战争结束时人们仍然感到莫名其妙。

巴顿那些激动而敏感的部下对最高司令部的不满已不时带有怨恨的情绪,时而发脾气,时而进行嘲弄,其中有些是针对艾森豪威尔本人的。

这类今人不快的俏皮话最初来自第3 集团军的司令部,并且由于不断他讲来讲去最后不可避免地传到了艾森豪威尔的耳朵里。

这种话说明了巴顿部下普遍的情绪,就巴顿来说,他极力想表白自己与这些公然侮辱性的比喻没有关系。

艾森豪威尔天生的耐心和容忍,他的开朗性格和诚挚的天性,使他具有宽宏大量的气度。

但他对巴顿的宽容几乎达到了要迸裂的程度。

在艾森豪威尔的情绪中带有一点怨恨,再加上一点报复心理,他就以自己微妙的方式来回敬巴顿对他的敌意。

艾森豪威尔对巴顿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偶尔耍的手腕冷冰冰地不予置理,并且对巴顿随后所取得的巨大胜利明显地不予赞赏,这就使巴顿清楚地感觉出这位最高司令官在细小之处所体现出来的敌意是很尖刻的。

在凸出地带之战快要结束,他们在巴斯托尼会见的时候,艾森豪威尔的得意心情溢于言表,但是对巴顿的战绩却只字不提。

后来,在占领特里尔之后,巴顿兴奋地打电话报告这一消息,他当时明明听到了艾森豪威尔同布雷德利在一起。

可是使巴顿感到非常失望的是,布雷德利向巴顿表示了祝贺,而最高司令官却认为没有必要也对他表示祝贺。

战争退居到了次要的地位,巴顿又一再碰到了胜利者的一些烦恼问题。

他还未弄清怎么回事,就又回到他最不适应的职位上来了。

如象两年半前在摩洛哥一样。

他又是一位美国行政长官了。

但是,这次是在德国,他所面临的问题的错综复杂,远远超过他在卡萨布兰卡所遇到的任何问题。

可是,归根结底,这些问题可以归结成两点。

一点是同盟军俄国人打交道,另一点是随时都碰到纳粹主义遗留下来的一些伤脑筋的问题。

像巴顿的大多数思想倾向一样,他对“俄国问题”的态度也主要是有两个原因,一个纯属个人方面的,带有他的易冲动的气质所产生的所有偏见:另一个是超然的,严格属于职业性的。

就其个人来说,他就是不喜欢那种使人莫名其妙的机器人似的“新式”俄国人,也就是陆军情报局里的人类学者所谓的“苏维埃人”。

这种思想感情是不近情理和武断的,也许只是因为他对苏联人没有足够的了解,从而不能做出正确或公正的评价。

巴顿不论何时听到苏联代表来访,都指示科克上校为苏联代表准备一份精心篡改过的地图,并且告诉加菲或盖伊将军尽可能少给他们看,尽量伪装得巧妙一些。

接着他便离开司令部,呆在别人找不到的地方,直到来访结束。

少数他不能避而不见的红军军官,也没有改变他的成见。

他们给他的印象是一些阴郁的、沉默寡言的、相当粗野无礼的家伙,他们的疑心和对人的不信任就像臭汗一样从他们的毛孔中渗透出来。

从他本人的上层社会的角度来看,巴顿认为这些呆头呆脑的红军高级军官都是一些不懂礼貌的、像福斯泰夫一样肥胖的土包子。

战争停止后不久,当巴顿在柏林的一次联合阅兵式中第一次同俄国人正式见面的时候,他表现得极为幼稚。

只是由于一位苏联将军意外善意的诙谐的言语,才在紧张的时刻避免了一场虽然很小但却令人尴尬的国际事件。

在这次阅兵式中,对苏联同行来说,巴顿显然是一位著名的人物。

整个阅兵过程中他们不时地把眼光集中到他的身上,并且向他投来一些令人难堪的微笑。

而巴顿对他们就像对待最下贱的畜生一样,紧紧地皱着眉头。

尽管巴顿表现了这样一种不友好的姿态,一位俄国将军还是派了一名翻译到巴顿这里,邀请他在阅兵之后去饮酒。

“告诉那个俄国狗崽子,”巴顿吼叫着回答,“根据他们在这里的表现,我把他们当成敌人,我宁愿砍掉自己的脑袋,也不同我的敌人去喝酒。

”那位翻译吓得面无人色,结结巴巴地说,“对不起,先生,我不能把这样的话告诉那位将军。

”但是,巴顿命令他,要把他的话一字一句地翻译出来,那位翻译勉强照办了。

那个俄国人听了哈哈大笑,并且又说了一些话,翻译告诉巴顿,“将军说,他对你的看法恰好同你对他的看法一样,先生。

他问道,既然如此,那你为什么就不能同他一起饮酒呢?”最后他们还是一同去喝酒了。

有一次,一位俄国将军来访之后,巴顿评论说,不可否认,布尔什维克提高了俄国人民的水准,把俄国人从普通的士兵和一般的工人提高到了军士和工头的水平。

这就是他所乐意给的最高的评价。

他不能想象,他同红军中的同行们会友好起来——那些魁梧的红军元帅们宽阔的胸前挂满了勋章,就像经过四个小时的表演之后得了奖的斗牛身上披着缎带一样——原因只不过是因为他认为他们不是他那种类型的绅士。

在9 月7 日盟军联合举行的庆祝对日战争胜利的阅兵式上,巴顿会见了格奥尔基·朱可夫元帅。

他在给他妻子的信中写道:“他身穿军礼服,胸前挂满了勋章,多么像滑稽剧里的人物。

他身材矮小,胖胖的,长着像猴子一样的尖下巴,但是有一双好看的蓝眼睛。

”他在第4 俄罗斯近卫军司令部接受一级库图佐夫勋章的仪式上会见了乌克兰第3 方面军司令费多尔·托尔布欣元帅,他在日记中写道,“他是一个极其无能之辈,整个授勋期间他都汗流泱背。

”这就是他的全部看法。

巴顿还讲了他对俄国人的总印象:“这些军官们,很少有例外,从外貌看来像一些刚刚开化的蒙古匪徒。

”他对“苏维埃人”的蔑视,使他对整个苏维埃制度带上了有色眼镜。

巴顿对共产主义的敌视并不是一般的偏执狂类型。

巴顿是从军事方面去应付“俄国问题”的。

他研究了苏联在世界上新的态势的影响,并在日记中写下了他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这些看法,从后来多年观察的结果,具有卓越的预见性。

巴顿压抑在心头的忧虑,以及他对美国官方对苏联明显的宽客政策的恼怒,终于在一次同约瑟夫·麦克纳尼将军的奇特电话谈话里爆发出来。

麦克尼纳是他的老朋友,他是作为艾森豪威尔的副手而来德国工作的,艾克不在时,他就代理战区司令。

艾森豪威尔的司令部当时设在法兰克福附近赫希斯特的大型法本公司建筑物中。

司令部里仍然保持着盟国之间合作的精神。

苏联人抱怨说,在巴顿的美国军管政府管辖下的地段内的几支德国部队遣散和拘禁工作太迟缓了。

当麦克纳尼向巴顿转告这一抱怨时,巴顿完全失去了控制,再也抑制不住他对美国对苏政策的不满。

“他妈的,”巴顿发作了,“你为什么要管这些该死的俄国佬怎么想法?我们早晚总要跟他们打仗的;就在下一代的时间里。

为什么我们现在不趁我们的军队比较完整的时候,把这些该死的俄国佬在三个月之内赶回俄国去呢?如果把我们掌握的德国军队武装起来,并且让他们同我们一起打,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们自己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千这件事的;他们恨透了这些杂种。

”当然,巴顿并不知道,他的这次荒诞、轻率和政治上幼稚的谈话是他的事业结束的开始。

这次谈话使麦克纳尼相信,巴顿正走在错误的道路上,他确实不适宜管理这些战败的德国人,不管怎样,在德国,纳粹主义还没有肃清。

巴顿迟早要蒙受他一生中最后一次耻辱,他将把这个耻辱的创伤带进坟墓中去。

巴顿的眼睛一直盯着要与苏联摊牌,于是他不仅开始使俄国人恼火,而且也激怒了艾森豪威尔将军。

他使驻德国的美国军管政府的其他高级官员都感到震惊,这些官员并不像巴顿那样准备忘记不久的过去和原谅德国人的卑鄙行为以及纳粹的罪行。

但是,很快巴顿就愿意掩饰过去,并且对所有的德国人(纳粹分子、反纳粹分子、还有其他人)都根据他们在反苏战争中可能发挥的作用来进行评价。

也许是由于他的新工作和新职责过于安稳平静,因而使得这位暴躁好动的人在他的沉重职务面前显得如此烦躁不安,莽撞而不负责任。

8 月10 日他表达了对他战后职业的感觉,他发现使自己闲散一下是多么困难。

他无处消耗自己旺盛的干劲和充沛的精力。

由于他的怪诞和倔强的内在矛盾,所以他在德国的行为极不协调。

例如,7 月28 日,他耀武扬威地到他所管辖捷克斯洛伐克的那一部分去巡视,受到群众的热烈的欢呼。

然而,过了没有几天,由于他下令迁走大约1500 名纳粹德国强加给捷克人民的波兰法西斯分子,保护他们免遭布拉格政府准备给予的惩罚,因而激起了捷克人的愤怒。

到了9 月份,巴顿的日子已十分难过。

他雇佣了一个德国人,而这个人的经历清楚地表明他是德国党卫队的,为此巴顿受到了公开的批评。

他整天优虑苏联的威胁。

类似的忧虑后来把詹姆斯·福雷斯特尔逼得自杀。

现在巴顿对德国的一切事情都以苏联威胁作为出发点来衡量。

德国人很快就意识到,乔治·巴顿将军是他们的朋友。

在巴伐利亚,巴顿所到之处都受到德国人的欢呼。

他们从窗口抛出鲜花,高呼:“ 他是我们的救星,他从俄国强盗手中把我们拯救了出来。

”情况越来越糟糕了,以致使艾森豪威尔将军不得不接连两次警告巴顿。

不可避免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巴顿就像谚语所说的那样在香蕉皮上摔了致命的一跤。

9 月22 日,当将级军官的谈话不得援引的禁今一取消,巴顿就在巴特特尔茨他的四面围墙的塔楼形司令部里举行了一次记者招待会,首先提出来的是关于他对待纳粹分子的这个爆炸性问题。

巴顿热切地回答记者的问题,毫不顾及他自己如履薄冰的处境。

其中一位记者感到这正是一个机会可以在巴顿不够谨慎的时刻诱使他谈谈一个重大的问题。

于是他便满不在乎地问道,“将军,大多数普通的德国人参加纳粹党,难道不就是和美国人参加共和党与民主党的情形差不多吗?”巴顿没有觉察出这是一个圈套,便一头栽了进去。

他说,“是的,差不多。

”这位记者获得了他报道的标题:“一位美国将军说,纳粹党人就像共和党人与民主党人一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