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北朝至隋唐书法简史共23页

合集下载

历代书法简史

历代书法简史

夏前21世纪-16世纪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前16世纪-11世纪前11世纪-前771年前770年-前256年甲骨文金文朱书墨书玉书石刻甲骨文书法金文书法《散氏盘》《大盂鼎》《石鼓文》文字是语言的记录符号,1899年,在河南殷墟发现的甲骨文,被认为中国最早的文字。

甲骨文乃殷人占卜文字,龟甲上刻多为卜辞。

夏商周三代用铜锡合金铸成的器物,即青铜器,上铸、刻铭文,名钟鼎文,又名金文。

汉字造字方法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

史称六书。

秦前221年--前206年大篆小篆《史籀篇》《峄山刻石》《泰山刻石》《琅琊刻石》李斯胡毋敬秦始皇统一全国以后,着手实行思想文化的统一政策。

在秦国大篆的基础上进行“同文”运动,“丞相李斯乃奏同一”,“罢其不与秦文合者”,遂统一文字,史称小篆,乃中国最早的统一文字。

传秦国大将蒙恬制笔。

胡毋:姓,胡毋敬是太史令,曾作《博学篇》。

籀音zhou峄音yi西汉东汉前206年-公元8年公元25年-220年篆书隶书行书东汉中期章草东汉末期楷书东汉末期《石门颂》《礼器碑》《华山庙碑》《景君碑》《鲜于璜碑》《史晨碑》《乙瑛碑》《曹全碑》《冠军帖》崔瑗杜操刘德昇蔡邕张芝许慎《说文解字》崔瑗《草书势》蔡邕《篆势》《笔赋》赵壹《非草书》托名蔡邕《笔论》托名蔡邕《九势》西汉重视书法但不兴立碑,因此西汉的篆书作品很少传世,我们今天所见的西汉篆书多为铜器刻文,分书意味已逐渐加重。

到东汉时,篆书的使用范围缩为两个:一是碑额题字,一是祭文拜册。

其他书写摹刻多为隶书,这时期的隶书已经非常成熟。

两汉时,简、帛依然是十分重要的书写材料,东汉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使纸得到普及。

隶书又名分书,隶书的草写未脱隶意,被称作章草,张芝变章草为今草,史称草圣。

三国魏蜀吴两晋西晋东晋南北朝公元220-公元280年公元265-公元420年公元420-公元581年魏碑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天发神谶碑》《爨宝子碑》钟繇《宣示表》索靖《月仪帖》《出师颂》陆机《平复帖》王羲之《兰亭序》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陶弘景《瘗鹤铭》《龙门二十品》《郑文公碑》《张猛龙碑》钟繇卫觊、卫瓘、卫恆、卫宣、卫夫人索靖陆机琅琊王氏(羲之、献之等)王僧虔卫恒《四体书势》杨泉《草书赋》王羲之《笔阵图》王羲之《自论书》王珉《行书状》虞龢《论书表》王僧虔《书赋》《论书》楷书自汉末至两晋逐渐成熟。

中国书法的发展史

中国书法的发展史

中国书法的发展史中国书法的发展史民间书家大显身手的南北朝书法晋至八王之乱,王室内讧以后,势力逐渐衰微。

在北方,随着西晋的灭亡。

形成了“五胡十六国”的混乱时期。

后拓跋氏结束十六国,建立北魏,促成了一百四十九年的相对统一。

这是北朝。

晋室东迁至灭亡,从公元三一七年至公元四二零年,是南朝。

此时书法,也继承东晋的风气,上至帝王,下至士庶都非常喜好。

南北朝书法家灿若群星,无名书家为其主流。

他们继承了前代书法的优良传统,创造了无愧于前人的优秀作品,也为形成唐代书法百花竞妍群星争辉的鼎盛局面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南北朝书法以魏碑最胜。

魏碑,是北魏以及与北魏书风相近的南北朝碑志石刻书法的泛称,是汉代隶书向唐代楷书发展的过渡时期书法。

康有为说:“凡魏碑,随取一家,皆足成体。

尽合诸家,则为具美”。

唐初几位楷书大家如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等,都是直接继承智永笔法取法六朝的。

主要书法家及作品:1、智永(南朝-隋唐)是王羲之的七代孙子,王羲之第五子王徽之的后代。

他是严守家法的大书法家。

他习字很刻苦。

冯武《书法正传》说他住在吴兴永欣寺,几十年不下楼,临了八百多本《千字文》,给江东诸寺,各送一本。

他用废的笔,埋起来象冢一样。

后人讲“退笔成冢”的典故就是从这儿来的。

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说他学钟繇《宣示表》,“每用笔必曲折其笔,宛转回向,沉著收束,所谓当其下笔欲透纸背者”。

他所写的《千字文》清何绍基说:“笔笔从空中来,从空中住,虽屋漏痕,犹不足以喻之”。

我们细读他的墨迹《千字文》,看得出他用笔上藏头护尾,一波三折,含蓄而有韵律的意趣。

董、何之说可谓精确、具体、恰当。

其主要作品有:1)《千字文》此为智永《真草千字文》,线条饱满,笔意飞动,运笔,结体的技巧都十分精熟,前人评其书谓“智永得右军之肉”,于此可得印证。

其《楷书千字文》用笔遒劲,结构端庄,笔画的起止提按痕迹十分清晰,富有虚实变化,与晋唐写经非常接近,便于初学。

魏碑代表作2)爨宝子碑:南朝沿袭晋制,禁止立碑,故碑刻极少,而云南“二爨”(《爨宝子碑》,《爨龙颜碑》)可谓灿若星辰,光耀夜空。

隋唐书法图文

隋唐书法图文

周老师整理制作隋唐书法隋唐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又一个鼎盛时代,300多年间,大部分时间国家安定、经济发展,蒸蒸日上,成为当时有世界影响的东方大国。

在安定统一的有利条件下,书法艺术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机遇。

与皇室的重视密切相关的是政府的制度建设。

隋代开科取士,唐代进一步完善,设有“明书(明字)”专科,同时在铨选官员时,以“身、言、书、判”为标准,其中书的要求是“楷法遒美”。

隋唐时代出现了两种重要的复制古代法书的方法:摹和拓。

这使得古代经典不再只是少数人的专利,而有可能走向更大的范围,被更多的学书者所师法仿效。

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隋唐书法形成了中国书法史上的又一个高峰。

在其鼎盛时期,各体书都得到了社会重视,都出现了专门家,建立了崭新的艺术风格,整体上呈现出富有开拓性、包容性的品格,代表性书风雄强豪迈、大气磅礴,体现了时代精神。

这一时代,一方面随着国家的统一,在南北朝晚期已经开始的南北书风融会的进程加速了,体现出了融会性与过渡性的特点。

隋代书法,主要成就表现在楷书上。

有的以北魏为基础,而更加秀美典雅,如《董美人》、《苏孝慈》等,似乎糅合了南朝书风,下开欧阳询格局;有的则谨传南朝家法,如智永《真草千字文》,后来为虞世南所继承;有的出于北齐、北周,如《龙藏寺》、《曹植庙碑》、《章仇氏造像》等,前者瘦健,已开褚遂良风范,后二者体势宽博,颜真卿书风,隐然欲出。

楷书的发展——初唐初唐书风最胜,几个皇帝都是个中高手,唐太宗以帝王之尊,大力提倡书法,特意尊崇王羲之,并搜访天下名书迹,君臣相扇之下书风鼎盛,更开设“书学”,以书取士,所以读书人自然个个发愤练字;据说科举时文章内容再好,字丑也是没有用的。

帝王之提倡,再加上当时社会安定,民生富足,正是发展文化的大好时机,书家辈出。

成名当代,流名千古的“初唐四大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就是此期之代表。

欧阳询:字信本,潭州人,生于陈武帝永定元年,卒于贞观十五年,享年八十五岁。

中国书法简史(PPT)

中国书法简史(PPT)
清代书家及其作品
傅山的《丹枫阁记》、邓石如 的《篆书轴》等。
07
近现代以来中国书法发 展概况
近现代书法变革与创新
碑学兴起与帖学衰落
清朝末年,碑学逐渐兴起,打破了帖学一统天下的局面。 碑学注重金石气息,追求雄浑、古朴的艺术风格,对近现 代书法产生了深远影响。
书法创新与探索
近现代书法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勇于创新与探索。他 们借鉴碑学、民间书法等艺术元素,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艺 术风格,丰富了书法的艺术表现力。
02 03
汉朝书家及其作品
汉朝著名的书家有张芝、钟繇、皇象等。张芝的《冠军帖》开创了今草 的先河,钟繇的《宣示表》则是楷书的代表作之一,皇象的《急就章》 则是章草的代表作之一。
秦汉书家的艺术成就
秦汉书家们在书法艺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不仅推动了书法艺术的发 展,也为后世的书法艺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04
沙孟海(1900-1992)
沙孟海是现代著名的书法家、篆刻家、学者。他的书法以篆隶见长,兼工楷行草各体,形成了古朴厚重 、气韵生动的艺术风格。代表作品有《沙孟海论书丛稿》等。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5
隋唐五代时期书法
楷书高峰——唐楷
初唐楷书
继承魏晋风骨,追求法度严谨, 代表书家有欧阳询、虞世南等。
盛唐楷书
注重气韵生动,追求个性张扬,代 表书家有颜真卿、柳公权等。
晚唐楷书
回归古朴自然,追求笔墨意趣,代 表书家有孙过庭、怀素等。
草书艺术化——狂草
狂草的形成
草书在唐代达到高峰,张旭、怀素等人将草书艺 术化,形成狂草。
大篆与小篆
大篆
广义的大篆指小篆之前的文字,包括金文(或称“钟鼎文”)与籀文(金文之 繁化),而当代汉字学家推算秦朝应尚有甲骨文,所以现在也包括其中。

中国书法简史

中国书法简史

中国书法简史时代发展概述代表作品与作家夏、商、周、秦◆甲骨文、金文、石鼓◆帛书、竹简中国的历史文明是一个历时性、线性的过程,中国的书法艺术在这样大的时代背景下展示着自身的发展面貌。

在书法的萌芽时期(殷商至汉末三国),文字经历由甲骨文、古文(金文)、大篆(籀文)、小篆、隶(八分)、草书、行书、真书等阶段,依次演进。

在书法的明朗时期(晋南北朝至隋唐),书法艺术进入了新的境界。

由篆隶趋从于简易的草行和真书,它们成为该时期的主流风格。

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出现使书法艺术大放异彩,他的艺术成就传至唐朝倍受推崇。

◆甲骨文已具备“六书”(象形、会意、指事、假借、转注、形声)的汉字构造法则。

◆中国目前现存最早的帛画是20世纪30年代在长沙的楚墓中发现的。

汉代书法◆秦刻石与秦小篆◆汉代刻石◆汉代墨迹秦汉时期,汉字变迁更为剧烈、复杂,大篆经过省改而创造了小篆,李斯所书《泰山》、《琅琊》、《峄山》等石刻,就是小篆的典型。

另外隶书发展成熟,草书发展成章草,行书和楷书也在萌芽。

书法家随之大量出现,此一时期的书法成就给后世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秦汉书法遗存今天的有帛书、简牍书、还有壁画、陶瓶及碑上的刻字。

汉代的石碑艺术在这一期间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西汉较少而东汉却“碑碣云起”。

出现了象《张迁碑》为代表的方劲古朴类;以《曹全碑》为代表的飘逸劲秀类;还有如《礼器碑》和前、后《史晨碑》的端庄凝练类等著名的碑铭。

隶书书体在此时的碑刻艺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除了石刻外,近年出土的秦汉竹木简、帛书也十分丰富。

如《睡虎地秦简》、《长沙马王堆老子帛书》、《武威汉◆中国秦汉时期,汉字的变迁更为剧烈也最为复杂,大篆经过省改而创造了小篆,李斯所书《泰山》、《琅琊》、《峄山》等石刻,就是小篆的典型。

另外隶书发展成熟,草书发展成章草,行书和楷书也在萌芽。

◆东汉“碑碣云起”。

碑刻、拓片流传至今者(包括近所发现)的约有二百余种。

它们的代表作品分别为:《史晨碑》、《乙瑛碑》,《礼器碑》、《曹全碑》,《张迁碑》,《西狭碑》,《石门颂》,《熹平石经》,《裴岑碑》,《夏承碑》。

中国书法简史(PPT)

中国书法简史(PPT)

明清书法的继承与发展
继承传统
01
明清书法在继承前人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发扬光大,形成了各
具特色的艺术流派。注重创新和发展,推动了书法
艺术的繁荣和发展。
代表人物
03
董其昌、王铎、傅山等是明清书法的代表人物,他们的作品体
现了明清书法的继承与发展特点。
07
近现代书法
苏轼、黄庭坚、米芾等是 宋代书法的代表人物,他 们的作品体现了宋代书法 的尚意与创新精神。
元代书法的复古与个性
复古潮流
元代书法追求古朴、典雅的艺术风格,注重对传 统书法的继承和发扬。
个性表现
元代书家在追求复古的同时,也注重表现自己的 个性和情感,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貌。
代表人物
赵孟頫、鲜于枢等是元代书法的代表人物,他们 的作品体现了元代书法的复古与个性特点。
样化,极具艺术欣赏的价值。
汉代隶书的成熟与草书、楷书的形成
隶书的成熟
汉代是隶书成熟和鼎盛的时期,隶书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普 及。汉隶的笔法丰富多变,结构严谨而富有变化,形成了独 特的艺术风格。
草书、楷书的形成
在隶书的基础上,汉代还出现了草书和楷书两种新的书体。 草书笔画连绵、流畅自然,具有极高的艺术表现力;楷书则 笔画平直、结构严谨,成为后世书法的主流。
书法艺术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 和艺术魅力,研究中国书法简 史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审美素养 和艺术修养。
推动书法艺术创新和发展
通过对历史的研究和反思,可 以推动当代书法艺术的创新和 发展,为书法艺术注入新的活 力和内涵。
02
先秦书法
甲骨文与金文
甲骨文
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是最早成体系的汉字,主要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 其笔画瘦硬,字形大小不一,结构随意自然,具有古朴率真的艺术风格。

隋唐五代书法

隋唐五代书法

《九成宫醴泉铭》欧阳询(局部)
(二)唐代
《夫子庙堂碑》虞世南(局部)
虞世南 字伯施,浙江人,官至秘书监,封永兴县子,
世称“虞永兴”。他的书法亲承智永传授。楷书 圆融遒逸,外柔内刚,风神潇洒,自开面貌。其 特点:笔画凝练,笔势方圆并见,绘声绘色,端 正而舒展,笔画之间的配合灵便自然,字形略呈 长方。他的《夫子庙堂碑》劲健遒美,有文质彬 彬之风。
师。擅长楷书,兼取欧、颜二体之长,
自成清劲瘦挺一格,人称“柳体”。柳
体的特点:点画如有骨鲠,方起圆结,
转折顿挫明显而爽健,结构中密而舒展,
外形瘦长,给人以精干利落的感觉。传
世碑刻有《金刚经》《玄秘塔碑》《神
策军碑》等。
《玄秘塔碑》局部(柳公权)
《神策军碑》局部(柳公权)
(二)唐代
唐代中期以后,是书法飞速发展的时期,草书、楷书书家辈出,各种书派应运而生, 狂草就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唐代的草书名家主要有孙过庭、张旭、怀素等。
中国书法史北朝分裂的局面,基本统 一了中国(589年灭陈)。由于隋朝存在的时间只有 38年,楷书只是在前朝的基础上更求华美,而且力 量不如六朝,但它融合了南北书风,是从魏碑到成 熟楷书的过渡时期。
《龙藏寺碑》、《董美人墓志》等运笔平正舒 畅,结构严谨安雅,是唐代成熟楷书的雏形,开唐 楷之先河。
《 张 翰 思 鲈 帖 》 局 部 ( 欧 阳 询 )
(二)唐代
唐代真正以行书著称的还有李邕。他的作品笔力雄健,笔画舒展,纵横捭阖,风采 动人,结构峭健。传世作品有《麓山寺碑》《云摩将军李思训碑》等。
《麓山寺碑》局部(李邕)
《云摩将军李思训碑》局部(李邕)
(三)五代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大分裂时期之一,战争连年不断,自然灾害也十分严重,经 济受到影响,书法也自然而然地发展迟滞。

中国书法简史

中国书法简史

王 羲 之 《 十 七 帖 》
智永《真草千字文》
孙过庭《书谱》
狂草,是比今草更加潦草狂放的草书。它不
大计较一笔一字的工拙,而着意力求通篇气 势的畅达雄放。笔势连绵回绕,离合聚散, 大起大落,变态无穷。如张旭《残千字文》、 怀素《自叙帖》等都是典型的狂草作品。
怀素《自叙帖》
三、魏晋南北朝书法
中国书法
前言
中国的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
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书法是我国特 有的一种艺术形式,它以其独特的造型方式 和表现力在世界艺术领域中独树一帜,被誉 为东方艺术的代表。 所谓书法,就是写字的方法,具体来说,是 以汉字为表现对象,以毛笔及各类硬笔为表 现工具的一种线条造型艺术。具有实用和艺 术的两重性。

甲 骨 文
2.金文
金文,也叫钟鼎文、铜器铭文,是古代刻铸
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在青铜器上铸铭文,始 于商代,盛行于两周。金文较之商代的甲骨 文进一步稳定,更趋规范化和符号化。金文 的形体结构有疏有密,比甲骨文要方正整齐, 笔画的分布也更讲究均匀对称;在用笔上, 笔道一般比甲骨文粗,因而显得雍容厚重。
散 氏 盘
大 盂 鼎
虢 季 子 白 盘
3.石鼓文
石鼓文是战国时期秦国的石刻文字。石鼓共
有10个,每个上面刻着一首四言诗。内容主 要是歌颂田园之美和游猎之盛。它是我国最 早的刻石。石鼓文的字体,介于古文与秦篆 之间,或称“大篆”,是周代金文到秦代小 篆的过渡。
石鼓文的结字严谨端庄,大小一致,笔道的

皇 象 《 急 就 章 》
今草由张芝创立。他看出了章草便捷有余、
美观不足的弱点,他大胆革新,在章草的基 础上创造了今草。在一幅字中,今草不仅可 以上下字相连,而且还可以大小相间,粗细 杂糅,正斜相倚。简单而言,章草是隶书的 快写体,今草是楷书和行书的快写体。传世 著名今草碑帖很多,如王羲之《十七帖》、 智永《正草千字文》、孙过庭《书谱墨迹》 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