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水环境污染及治理分析
浅析地表水环境质量改善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浅析地表水环境质量改善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地表水是指地表流动的水体,是人类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水资源。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地表水环境质量问题日益凸显,水质污染、水资源短缺等问题成为制约地表水环境质量改善的重要障碍。
本文将从几个主要方面浅析地表水环境质量改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水质污染问题水质污染是地表水环境存在的的最主要问题之一。
工业排放、城市生活污水、农业化肥农药的使用等因素都直接导致了地表水的污染。
水质污染严重影响了地表水的可持续利用,加剧了水资源的紧缺。
为了解决水质污染问题,应加强工业和城市污水处理,在生产过程中加强绿色环保技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要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控制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推广有机农业,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二、非点源污染除了工业和城市排放污染,地表水环境还面临着非点源污染的严重问题。
城市道路、农田、养殖场等地方的污水、农药、化肥等会随着雨水冲刷,进入地表水体,导致水质污染。
非点源污染的治理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协作,如加强城市雨水管网的规划和建设,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三、水资源短缺人口增加、城市化进程加快等原因导致地表水资源短缺日益严重,局部地区甚至出现了严重的水资源危机。
水资源短缺会直接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的健康。
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需要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其中包括提高用水效率,改善用水结构,加强水资源的勘察和开发等。
四、生态环境恶化随着水质污染问题的恶化,地表水环境的生态破坏也日益严重。
许多水生生物的大量死亡,水生植物的减少,地表水环境的生物多样性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改善地表水环境的生态状况,需要加强生态恢复工作,修复受损的生态系统,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保护水生生物的栖息地。
五、政策法规落实不到位当前,虽然我国出台了一系列保护地表水环境的政策法规,但在执行层面上存在一定的问题,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并不充分,一些治污项目也存在投入不足、进展缓慢的情况。
地表水环境的综合整治方法

地表水环境的综合整治方法
地表水环境的综合整治是指通过采取多种手段和措施,对地表水体进行综合治理,以改善水质、保护水资源、恢复生态平衡和提升水环境质量。
综合整治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污染源控制,通过加强工业、农业、生活污水等各类污染源的治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防止污染物进入地表水体,从根本上减少水体污染。
2. 水体修复,采用生物修复、人工湿地、植物滤池等生态修复手段,恢复受污染的水体的自净能力,促进水体的自然修复过程,改善水质。
3. 水资源保护,加强对水源地的保护,限制开发建设活动,减少对水体的人为干扰,保护水体的自然生态系统,维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 生态修复,通过湿地保护、河道生态恢复、水生植物种植等手段,重建水体生态系统,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增加水体的生物多样性。
5. 水质监测和评估,建立健全的水质监测网络,定期对地表水体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水质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整治措施。
6. 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加强对地表水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强化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营造良好的环境保护氛围。
7. 公众参与和宣传教育,加强社会公众对地表水环境保护的认识和参与度,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促进全社会共同参与地表水环境的综合整治工作。
综合来看,地表水环境的综合整治需要综合运用工程技术、生态修复、管理制度、政策法规和公众参与等多种手段,形成多方合力,全面推进地表水环境的改善和保护。
希望以上回答能够全面回答你的问题。
水污染保护数据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水是生命之源,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存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本报告通过对水污染保护数据的分析,旨在揭示水污染的现状、成因、影响以及保护措施,为相关部门和企业提供决策依据。
二、水污染现状分析1. 数据来源本报告所使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我国环保部门、水利部门以及相关研究机构发布的水质监测报告、污染事故调查报告等。
2. 水污染类型根据数据统计,我国水污染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有机污染: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等。
(2)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尾矿污染等。
(3)无机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农药化肥等。
3. 水污染分布从地域分布来看,水污染主要集中在以下地区:(1)工业集中区: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地区等。
(2)农业主产区:如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等。
(3)城市生活区:如大型城市周边的水系。
三、水污染成因分析1. 工业污染(1)企业环保意识薄弱:部分企业为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环保法规,偷排废水。
(2)环保设施不完善:部分企业环保设施不达标,导致废水处理效果不佳。
(3)监管力度不足:环保部门监管力度不足,导致企业违法成本较低。
2. 农业污染(1)化肥农药过量使用:农民为提高产量,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导致残留物进入水体。
(2)畜禽养殖污染:畜禽养殖产生的粪便和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污染水体。
3. 生活污染(1)生活污水排放:部分城市生活污水管网不完善,导致污水直排。
(2)垃圾处理不当:部分城市垃圾处理设施不完善,导致垃圾渗滤液污染水体。
四、水污染影响分析1. 生态环境影响(1)生物多样性减少:水污染导致水生生物生存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2)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华现象频发,影响水体生态平衡。
2. 人类健康影响(1)饮用水安全问题:水污染导致饮用水源受到污染,影响人类健康。
(2)慢性病增加:长期接触污染水体,可能导致慢性病增加。
地表水污染控制与治理

地表水污染控制与治理地表水是人类生活和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然而由于工业化进程和人类活动的不可避免,地表水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针对地表水污染,控制和治理成为当今全球各国亟待解决的环境挑战之一。
本文将讨论地表水污染的原因、影响以及有效的控制与治理方法。
首先,地表水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工业排放。
众所周知,工业生产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但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和废气。
这些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重金属和其他有毒物质,如果未经适当处理,就会直接释放到河流、湖泊等水体中,导致地表水污染。
此外,农业活动也是地表水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
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以及养殖业废水的排放,使得农业产生的污染物逐渐渗入到地下水和地表水中。
地表水污染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首先,地表水污染直接威胁人类健康。
饮用被污染的地表水会导致各种水源性疾病的发生,如腹泻、肝病等。
其次,地表水污染对水生生物和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污染物的直接排放或通过生物链进入地表水,使得水中的生物无法正常生长和繁衍,严重影响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为了控制和治理地表水污染,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首先要加强环境监测和数据收集工作。
只有了解地表水污染的具体情况,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控制和治理方案。
其次,要加强源头控制,降低污染物排放。
对工业排放、农业排放等重点领域,要建立严格的排放标准和监管机制。
此外,要鼓励技术创新,发展环保型产业。
通过引入先进的治理技术和设备,减少对地表水的污染。
另外,提高公众环境意识也是地表水污染控制与治理的重要一环。
通过大力开展环保教育和宣传活动,引导公众关注和参与地表水污染治理工作,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和行动能力。
此外,国际合作与交流也是地表水污染治理的重要方向。
各国应加强合作,分享治理经验和技术,共同应对地表水污染的挑战。
在全球层面,国际机构和组织应加强合作,共同制定和执行全球性地表水污染治理方案,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
我国地表水污染现状与防治策略探索

我国地表水污染现状与防治策略探索我国地表水污染现状与防治策略探索近年来,我国地表水污染问题愈发凸显,给人们的生活、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尽管政府和相关机构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治措施,但地表水污染问题仍然严峻。
本文将对我国地表水污染现状进行分析,并探索一些防治策略。
一、我国地表水污染的现状1. 污染源复杂多样我国地表水污染主要来自于工业废水、农业排放、城市污水和非点源污染等。
工业废水含有大量的有机物、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严重影响地表水的水质;农业排放主要是农田灌溉和农作物施肥过程中使用的农药和化肥流入水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农药残留等问题;城市污水则是城市人口密集区域产生的污水,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有机物、氨氮和重金属等;非点源污染主要指农田、草地、森林等面源污染,是由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冲刷污染物进入水体造成的。
2. 污染程度严重我国地表水中出现了严重的污染问题。
根据环境监测数据显示,许多地区的地表水水质严重超标。
很多河流和湖泊已经受到严重的有机物、重金属和营养物污染,这对当地生态环境和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3. 污染防治压力增大我国污染防治任务繁重,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地表水需求与日俱增,而水资源供给能力却有限。
此外,地表水质量恶化也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因此,如何保障地表水的水质和供应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我国的地表水污染防治策略探索1. 加强污染监管和处罚力度针对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的排放,政府应进一步加强监管,对违规排放行为进行严厉处罚,确保相关企业和单位依法排放废水。
此外,还应建立健全的监测体系,加大对地表水质量的监测和评估力度,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2. 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针对农业排放和面源污染,政府可以采取综合治理措施。
首先,加强农田和森林的保护,遏制过度开垦和乱砍滥伐现象。
其次,推广绿色农业,鼓励使用生态友好型农药和有机肥料,减少农药和化肥对地表水的污染。
我国水环境污染现状及处理措施分析

我国水环境污染现状及处理措施分析我国水环境污染现状及处理措施分析近年来,我国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本文将对我国水环境污染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相关的治理策略和措施,以期促进我国水环境质量的改善。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我国水环境污染的现状。
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水环境污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水体富营养化。
大量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以及养殖业的兴盛,导致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含量过高,进而引发水体富营养化问题,造成水质恶化和藻类爆发。
二是重金属污染。
工业废水、冶炼、矿山等行业的污染排放,导致水体中重金属含量超标,长期暴露在这样的环境中,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的危害。
三是有机污染物的积累。
如农药、化肥、工业废水等所含有机物的排放,会造成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积累,对水质造成严重的影响。
四是水生生物的减少。
水环境污染不仅威胁人类的健康,也会对水生生物种群造成灭绝和减少的风险,破坏生态平衡。
针对我国水环境污染形势的严峻,政府和社会各界积极采取了一系列战略和措施来治理水环境污染。
首先,加强环保法规的制定与执行。
近几年来,我国陆续颁布了一系列环保法律法规,如《水污染防治法》、《环境保护税法》等,以加强水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并规范企业和个人对水环境的保护责任。
其次,加大对企业的监管力度。
政府加强对企业的环境监管,通过对企业的污染排放进行严格的把关和监控,对超标排放的企业进行处罚,以推动企业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环境友好型生产。
此外,推崇绿色发展。
积极发展低污染、低排放的产业,推广绿色技术和绿色产品,减少对水环境的污染。
同时,个人也应该发挥积极作用,参与水环境保护。
每个人都应该提高环境保护意识,重视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
不乱倒垃圾和废弃物,注意合理使用水资源,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加强对水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总之,我国水环境污染问题的治理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浅析地表水环境质量改善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浅析地表水环境质量改善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地表水是指地表浮在地表面上的水体,包括江河、湖泊、水库等,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中重要的水资源之一。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地表水环境质量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许多问题。
本文将就地表水环境质量改善存在的问题进行浅析,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1. 水质污染严重。
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农业污水等大量有机物、无机物和重金属等污染物直接排放到江河湖泊中,导致地表水水质严重下降,滋生了大量的藻类和细菌,影响了水体的生态平衡。
2. 水资源过度利用。
由于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持续发展,水资源需求量逐年增加,导致地表水的过度开发和利用,一些江河湖泊水量减少,水位下降,水质恶化。
3. 水生态系统受到破坏。
地表水环境破坏导致水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数量减少,生态平衡被打破,许多水生动植物种类濒临灭绝。
4. 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管。
地方政府对地表水环境的管理和监管不力,导致一些企业和个人对地表水环境的破坏行为得不到有效的制止和处罚。
二、建议解决措施1. 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加大对工业废水、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治理力度,完善地表水污水处理设施,采用高效的污水处理技术,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2. 加强水资源合理利用。
加大对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力度,推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加强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和循环利用,减少过度开发和过度利用地表水资源。
3. 加强水生态系统恢复。
加强对水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工作,开展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工程,重建受损的水生态系统,恢复水生态平衡。
4. 健全地表水环境监管体制。
建立健全的地表水环境管理和监管机制,完善地表水环境质量的监测体系和评估标准,加大对地表水环境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对地表水环境的破坏行为。
5.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加大环保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地表水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增强公众对地表水环境保护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倡导绿色生活理念,共同保护地表水环境。
地表水中硒污染与防治研究

地表水中硒污染与防治研究地表水是人类日常生活中重要的水源,污染物积累在其中不仅威胁水生态系统的健康,也会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业生产的增加,土壤、空气、水体等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其中,地表水中硒污染已成为严重的环境问题,甚至威胁到人类的健康。
本文主要探讨地表水中硒污染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和防治研究。
一、硒的来源和地表水污染情况硒是一种必需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过多或不足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但是在大浓度中,硒污染也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
硒污染主要来源于自然和人类活动。
自然界中,硒与沉积物、矿物和土壤有机质等存在着广泛的分布。
而人类活动中,则主要来源于农业肥料和工业排放等。
近些年来,随着工业污染和农业化学物质使用量的增加,在我国部分沿海和内陆流域地表水中硒污染已经成为一个显著的环境问题。
根据国家环保部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水利部汇总的全国水质监测数据统计结果显示,2018年国内各类水体中,有多达36个省市县地表水发现重度硒污染地区。
其中,重度污染形势尤其明显的有四川、湖南、浙江、江苏、山东、江西、云南、陕西和安徽等省,这些地区的硒含量均超出环保部规定的地表水质量标准,而部分地区近乎是灾难性的。
二、硒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地表水中的硒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主要是长期积累,导致硒中毒。
硒中毒的主要症状包括头痛、乏力、恶心、晕眩、肝脾肿大、视力减退等。
严重时会导致慢性硒中毒,引起肝、肺、肾等器官功能异常,甚至会出现不孕、夭折等情况,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三、防治措施为了治理和预防地表水中硒污染,需要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
具体措施如下:1. 加强监测:定期对地表水的硒含量进行监测并建立各项硒污染治理措施的档案。
2. 减少工农业与化学物质使用:加强对工业与农业化学物质使用的管理,建立健全各项污染治理的管理制度。
3. 加强水资源保护:加强水资源保护,减少工业与农业化学物质对水体的污染,以保护地表水的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表水环境污染及治理分析
发表时间:2019-04-24T15:41:26.90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作者:刘永博
[导读]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改革开放成果的不断显现,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经济发展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这主要是得益于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以能源和资源的消耗以及生态环境破坏为代价的,这使得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愈发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阳春市环境保护局 529600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改革开放成果的不断显现,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经济发展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这主要是得益于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以能源和资源的消耗以及生态环境破坏为代价的,这使得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愈发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水污染是当前我国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这对我国人民的正常生活以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会产生重要影响。
所以本文就针对地表水环境污染问题进行分析,探究其有效的治理措施,促进水环境污染治理,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地表水环境;污染;治理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环境污染问题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逐年加剧,给我国人民的生活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都带来了不利影响。
因此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实行了可持续发展战略,采取了有效的措施治理环境污染。
水是生命之源,水资源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产生直接影响,近几年来我国的水污染问题已经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不利影响,尤其是地表水环境污染问题逐年加剧,这是目前我国亟待解决的重要污染问题。
所以我国必须要对地表水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一、地表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1、生活废水的排放
在地表水环境污染的众多因素中,生活废水的排放以及各种废弃物的随意丢弃是造成地表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人们在日常生活的过程中是必然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和废弃物,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废水和废弃物的数量是十分巨大的,如果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处理,对其随意排放,就会造成严重的水环境污染,不仅会污染地表水环境,还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2、工业废水的排放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工业的发展一直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我国近几年来也在促进工业改革和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这使得我国的工厂数量在逐年增多,而工业生产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水,这些污水中的污染成分和有害成分含量极高,如果不对其进行处理就直接排放,会给地表水环境带来巨大威胁,造成严重的地表水环境污染。
3、未处理废水的影响
随着近几年来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不断贯彻和落实,我国也采取了各种有效的措施进行地表水环境污染的治理,其中比较常见的就是污水处理设备的应用,对各种污水进行简单处理,降低污水中有害物和污染物的含量,结合其他的水环境污染治理措施,有效改善水环境。
但是目前我国很多地区并不具备完善的污水处理设备,尤其是在一些偏远地区,人口的分布并不密集,想要对污水进行集中处理十分困难,仍然会有大量的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使得地表水环境污染问题逐年加剧。
二、地表水环境污染的治理措施
1、加强地表水环境污染的宣传
针对我国的地表水环境污染问题,我国想要对其进行治理,首先就必须要加强宣传和教育,向社会公众宣传地表水环境污染的危害以及治理的必要性,要求政府的相关部门与媒体进行合作,开展各种宣传活动或者举办知识讲座、设计公益广告等,让受众了解地表水环境污染及其治理的相关知识,增强大众节约用水和保护水环境的意识,从而使大众在日常生活和工作的过程中,能够有意识地进行水环境保护,避免地表水环境污染问题的进一步加剧。
2、完善地表水环境污染治理的基础设施
目前我国在进行地表水环境污染治理的过程中,相关的基础设施还不完善,这会严重影响到污染治理的效果,因此我国必须要完善地表水环境污染治理的相关基础设施,尤其是对于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要适当增加污水处理设施,对于企业,政府可以给予其一定的扶持,使其构建更加先进的污水处理设备,使其在生产的过程中能够对污水进行处理后再排放,促进工业污水的处理,减少工业污水的排放。
除此之外,政府还要增加城市污水处理设备的数量,根据城市污水的排放量,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放置相应数量的污水处理设备,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污水处理,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和水平。
3、加强地表水污染的监督
在地表水环境污染治理的过程中,政府部门想要保证治理的效果,还必须要对地表水污染的情况进行有效监督和管控,政府部门要设置好完善的地表水污染治理体系,针对城市污水处理和工业污水的处理,都需要制定出明确的治理标准,需要制定详细的企业污水治理相关规范,对于工业污水的排放必须要制定明确的标准,并对企业的日常排污工作进行审查,从而有效控制地表水环境污染的进一步蔓延。
4、应用生态治理措施
当前我国地表水环境污染再治理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新型高效的治理措施,其中生态治理措施的应用比较普遍,主要考虑到了地表水体的自然净化和恢复,充分利用了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对地表水环境进行有效的恢复和改善。
因此要求政府部门在该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地表水环境中各种杂物和淤泥的清理,保证水体的整体清洁性;另外还需要对水体内的各种营养物质进行监测,防止出现水体富营养化,最后为了达到有效的治理效果,政府部门可以在水域内进行水产养殖,或者种植一些经济植物,利用其进行水体的改善,同时还能够增强水域的生态多样性。
5、应用生物治理措施
生物治理措施,也是当前提高水环境污染治理工作中比较有效的治理措施,该措施主要是利用生物对水体的净化作用进行水污染治理。
生物治理措施在应用之前,要求政府相关部门必须要先对水域周围的自然地理环境进行勘查,了解适合该水域种植和生长的动植物,然后根据其实际情况进行水生生物的投放和植物的种植,以此来对该水域的污染进行有效治理。
这种生物治理措施主要应用于污染情况并不严重的水域,否则会对动植物的生长造成危害,同时还要注意好动植物之间的生态平衡性,防止其过度生长。
6、促进产业结构转型
造成地表水环境污染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的产业结构不合理,存在着很多污染性比较严重的产业和企业,给地表水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污染和负担,同时也会影响地表水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的效果。
因此我国政府部门想要切实解决地表水环境污染问题,就必须要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要关闭污染性强的企业,对污染量大的产业也要进行生产模式的转型,减少其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的排放。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我国的众多环境污染问题中,地表水环境污染问题是其中十分重要的问题,地表水环境污染对于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都会产生直接影响,严重的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造成地表水环境污染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了生活废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所以在水环境污染治理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就必须要加强对地表水环境污染问题的研究,从污染的源头出发,做好产业结构转型,并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进行水污染治理,切实改善地表水环境。
参考文献:
[1]赵冬梅.地表水环境恶化的危害及治理对策[J].环境与发展,2018,30(01):62-63.
[2]赵素婷.水环境污染面临的现状及治理对策探讨[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6,6(06):31-32.
[3]周建宏,钟瑞.地表水环境污染现状及调控对策[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0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