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多孔动物

合集下载

5多孔动物门

5多孔动物门

门孔

辐射管
中央腔
后幽门
出水口
如:毛壶
一、多孔动物门的形态结构与机能
3.水沟系
( 3 )复沟系 --- 管道分支多, 中胶层中有很多具领细胞的
鞭毛室。中央腔壁由扁细胞
构成。 水流方向
流入孔
门孔 孔
流入管
鞭毛室 流出管
前幽
后幽门 中央

出水口
如:淡水海绵
一、多孔动物门的形态结构与机能
3.水沟系
◆水流出进通道
A 受精卵;B 8细胞期;C 16细 胞期;D 48细胞期;E,F 囊胚 期(切面);G 囊胚的小细胞向 囊腔内生出鞭毛(切面); H,I 大细胞一端形成一个开孔, 并向外包,里面的变成外面(鞭 毛在小细胞的表面)(切面) J 两囊幼虫两囊幼虫(切面) K 两囊幼虫;L 小细胞内陷; M 固着(纵切面)
小结
• 体制不对称或辐射对称 • 固着生活
海绵动
物是一类极 为原始的多
• 身体由2层细胞(皮层和胃层)及其之间的中胶 细胞动物, 层构成
• 胚胎发育中有逆转现象 • 具有特殊的水沟系统 • 细胞没有组织分化
没有发现其 它后生动物 由海绵动物 进化而来,
• 没有消化腔,进行细胞内消化
• 无神经系统 • 具有领鞭毛细胞
细胞聚集成堆,外包以几丁质膜和一层双盘头或短柱状的小 骨针,形成球形芽球。
二、多孔动物门的生殖和发育
2.有性生殖
雌雄同体(monoecism)或异体(dioecism),异体受精,胚胎发育 特殊 精子和卵是由原细胞或领细胞发育来的。 1)特殊的受精方式∶精子必须由领细胞带入,不能直接进入卵。 2)特殊的胚胎发育过程 反转现象 逆转现象

《多孔动物》课件

《多孔动物》课件

观赏价值
海葵
海葵是一种色彩鲜艳、形态各异的海洋生物,它们通常附着在岩石或珊瑚上,能够随着水流翩翩起舞 ,观赏价值很高。
珊瑚
珊瑚是一种由多孔动物形成的生物群体,它们形态各异、色彩斑斓,能够构成美丽的海底景观,是海 洋观赏的重要资源。
05
多孔动物的生存威胁与保 护
生存威胁
环境污染
多孔动物生活在海洋环境中,因此,海 洋污染(如油污、化学污染等)对它们 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多孔动物
目录
• 多孔动物简介 • 多孔动物的生理结构 • 多孔动物的行为习性 • 多孔动物的经济价值 • 多孔动物的生存威胁与保护
01
多孔动物简介
定义与特征
01
02
定义
特征
多孔动物是一种低等生物,属于刺胞动物门,主要生活在淡水和海洋 中。
多孔动物通常呈海绵状,没有明显的组织和器官,但具有发达的细胞 骨架和特殊的孔洞结构,用于过滤水和食物。
多孔动物的外部通常覆盖一层石灰质骨骼 ,具有保护和支撑作用。
多孔动物的表面有许多小孔,这些小孔与 内部空腔相连,形成独特的孔道结构。
内部结构
01
消化系统
多孔动物具有简单的消化系统 ,包括口、食道和肠道。
02
循环系统
多孔动物的循环系统由血液和 血窦组成,具有运输营养物质
和氧气的作用。
03
排泄系统
多孔动物的排泄系统由许多小 孔和管道组成,用于排除代谢
02
生物多样性
多孔动物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 组成部分,保护它们有助于维
护生物多样性。
03
科学研究价值
多孔动物在科学研究上具有重 要价值,尤其在生物学、生态
学等领域。

「动物界全系列」动物界—多孔动物门(上)

「动物界全系列」动物界—多孔动物门(上)

「动物界全系列」动物界—多孔动物门(上)动物界—多孔动物门(上)真核生物域动物界多孔动物门(海绵动物门)多孔动物门(学名:Porifera),也称海绵动物门,主要是在海洋中营固着生活的一类单体或群体动物,是最原始的一类后生动物,具有重要分类地位。

海绵是从所有动物的最近共同祖先中最先分化的一支,在整个动物界的演化树上位于最基部,和其他所有动物(即真后生动物)形成姐妹群关系。

动物学中专门研究海绵的分支学科被称作海绵学(英文:spongiology)。

海绵是一类原始的水生无脊椎动物,因外形像植物,而且着生于海洋或湖泊底部,所以海绵千百年来都被认为是植物,但后来发现它们几乎具备所有最基本的动物特征,于是在19世纪中期被归入动物界。

海绵缺乏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身上布满了通水的小孔和沟道,多数种类依靠维持恒定的海水流过其身体来获取食物和氧气,并清除体内的废弃物。

典型的海绵由两层联系松散的细胞构成体壁,围绕着中央体腔构成管状身体,体壁有众多的小孔和沟道。

此外,也有缺乏中央腔而身体有众多小孔和沟道的类型。

1.动物学史海绵动物的色泽各个不同,有大红、鲜绿、褐黄、乳白、紫色等各种颜色,像花儿一样。

因此,人们一直认为它是植物,直到1755年才有人记述它具有动物的特征。

1765年观察到,通过海绵的水流和入水孔的启闭,确证海绵为动物。

海绵的结构、功能和发育与其他动物不同。

许多动物学家认为它在动物界中的位置是孤立的,把它归入侧生动物亚界(Parazoa)。

1825年,随着显微镜的发明和使用,以及生理学和胚胎学诸方面的工作,科学家才确定它是动物。

美国微生物进化学专家米切尔·索金(MichellSogin)运用自动DNA排列技术和计算机程序,证明了人类和所有动物的祖先是至少在地球上生活了5亿年的海绵,而海绵的祖先是真菌。

海绵是最早的有性繁殖生物,大多数的海绵都是雌雄同体的,能够同时产生卵子和精子并排入水中。

第四章多孔动物

第四章多孔动物
虫。
第四章 多孔动物门 (Porifera)(海绵动物门 Spongia)

多孔动物(海绵动物)是最原始、最低等的多 细胞动物。全为固着生活,大多为海生类群。体 形不对称,没有器官系统和明确的组织。在演化 上是一个侧支,故又名“侧生动物”。
• 一、多孔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 1. 皮层、中胶层及胃层
• ①体壁 • a. 皮层 • (a) 扁平细胞:保护 • (b) 孔细胞:水、食物进入体内的通道。
• b. 中胶层 • (a) 变形细胞:成骨针细胞、成海绵质细胞、原细 胞、芒状细胞。 • (b) 骨针、海绵丝:起骨骼支持作用,也是分类的 依据。
• c. 胃层
• 领细胞,作用为细胞内消化;鞭毛引起水流带 入氧气和食物。 无消化功能,仅行细胞内消化。
• ②中央层(假胃腔)

• 2 水沟系 • 水沟系是多孔动物特有的结构,其生命活动都 是通过水道系统来完成的,对适应固着生活意义 重大。水沟系有3种类型。
• 骨针,便形成芽球。动物死亡后,芽球沉入水底。 环境一旦适合,壳破,便会重新长成新个体。
• ② 有性生殖
• 胚层逆转:多孔动物的两囊幼虫从母体出水口 随水流出,在水中游泳一段时间后,具鞭毛的动 物性极的小分裂球内陷,形成内层(称为胃层), 而另一端植物性极的大分裂球则留在外边形成外 层(称为皮层),这与其他多细胞动物原胚的形 成正好相反(其他多细胞动物的植物性极大细胞 内陷成为内胚层,动物性极的小细胞形成
• 外胚层),多孔动物胚胎发育中的这种特殊现象 特称为胚层逆转。

两囊幼虫:多孔动物受精卵进行卵裂形成囊胚 后,动物性极的小细胞向囊胚内生出鞭毛,另一 端的大细胞中间形成一个开口,后来囊胚的小细 胞由开口倒翻出来,里面小细胞具鞭毛的一侧翻 到囊胚的表面,这样动物性极的一端为具鞭毛的 小分裂球,植物性极的一端为不具鞭毛的大分裂 球,此时从外形看形似有两个囊,故称为两囊幼

最新5多孔动物汇总

最新5多孔动物汇总
3.胃层——领细胞(形成食物胞)
骨针 领细胞 变形细胞 中胶层

出水口 芽体
4-2
白 枝 海 绵 体 壁 结 构 图
出水口
皮层细胞 进水小孔 孔细胞 卵
进水小孔
扁细胞 芒状细胞 中胶层 骨针 变形细胞
领细胞 图4-3 海绵体壁示各种细胞

4-4
寻常海绵的扁细胞


动 物 的
水流通过的孔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钙质海绵T型扁细胞
1、单沟型
2、双沟型
3、复沟型
进水 小孔
出水口 前幽门孔
出水口 流出管
流入管
流入口




腔 流入


流入孔
辐射管
后幽门孔
鞭毛室
图4-9 水沟系
出水口
中 央 腔
1. 单沟系___水流自进水孔流入,直 接到中央腔,领细胞在中央腔.
2.双沟系___具有流入管和辐射管, 领细胞在辐射管.
3.复沟系___管道分支多.中胶层中 有很多具领细胞的鞭毛室.
5多孔动物
一.体型多数不对称
生活在海水或淡水,
营固定生活.
体表有无数小孔,
体型多样.
白枝 海绵

淡水海绵


偕老同穴
浴海绵
图4-1 几 种海绵
樽海绵
二.没有明确的组织, 没有器官和系统
但已有了细胞的分化
1.体壁:皮层——扁平细胞(肌丝,调节),控 制水流.
2.中胶层——胶状物质,骨针,变形细胞(消 化,生殖,造骨,传运),芒状细胞(神经传递).
2、六放海绵纲 骨针六放,硅质 偕老同穴、拂子介 3、寻常海绵纲 海绵丝,硅质 浴海绵、针海绵

多孔动物门知识点总结

多孔动物门知识点总结

多孔动物门知识点总结多孔动物门的形态特征多孔动物门的形态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1. 体表无真皮、外胚层和中胚层2. 体内有细胞如白细胞活动,这些细胞代表了多孔动物门动物的基本形态,具有原始感觉细胞、运动细胞、营养细胞3. 水管系统:多孔动物门没有真正的组织器官,但它们有一套独特的水管系统,通过这个系统,多孔动物门可以在体内外换气和摄食。

水管系统由脂肪细胞、领细胞和囚细胞等细胞构成,这些细胞可以协同工作,完成海绵内部环境的维护。

4. 体内大多数细胞无特异性,极个别细胞可以分泌骨骼(trabecular)、颇似有生境,形成团体状多孔动物门的生活史多孔动物门的生活史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1. 孢子固着:多孔动物门的研究表明,多孔动物门有着比较特殊的生活史。

它们在幼年阶段的生活史大致可以分为孢子固着阶段和形态成熟阶段。

孢子固着是多孔动物门幼年期的第一阶段,它在该生命阶段时大多数动物表现为重要形态阶段。

2. 形态成熟:多孔动物门的幼年期生活史终结于孢囊被激活后,开始展现出成年状态。

这是多孔动物门生活史中的第二个阶段。

其主要特征是孩子和成人破裂,从而充分发挥自己的功能。

3. 个体生长:多孔动物门的个体生长没有固定的规律,海绵的生长速度极为缓慢。

有的海绵一生只长一公分,有的则能够长成一个有几米高的大型骷髅架。

它们的生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水温、光照、食物等。

多孔动物门的分类多孔动物门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大类:1. 海绵状动物:海绵状动物类(Calcarea)是多孔动物门中最原始的类群,包括了大多数不定节数目的点钙棘、点钟海绵、玉通玛瑙、点钟海绵的钙棘等。

它们的身体呈不规则的形状,体表有许多细孔,这些细孔是水管系统的一部分。

2. 硅质海绵:硅质海绵类(Demospongiae)是多孔动物门中数量最多的类群,它们广泛分布在全球各大洋和海域。

硅质海绵类的特点是,它们的细胞由硅片构成,硅质海绵类的细胞结构较为松散,生长速度也较快。

多孔动物门

多孔动物门

多孔动物门(海绵动物门)1.体型:体形大多不对称2.胚层:身体由两层细胞组成(皮层和胃层) ,之间为中胶层。

只有细胞分化,没有胚层和组织分化,没有明确的组织以及器官、系统.3.消化:具有特殊的水沟系统水沟系统从单沟型到双沟型到复沟型,领细胞数量不断增多,增加了水流和领细胞的接触面积,提高了食物和氧气的摄取效率4.生殖:胚胎发育过程中有逆转现象(动物极小细胞内陷形成内层,植物极大细胞形成外层)无性生殖–出芽: 体壁向外突起形成芽体,芽体与母体脱离形成新的个体–形成芽球: 原细胞聚集成堆,外保几丁质膜和骨针,形成芽球。

成体死亡后,芽球可度过不良环境有性生殖–雌雄同体或异体。

精子和卵都由原细胞发育而成。

卵在中胶层,领细胞吞食精子后失去鞭毛和领,成变形虫状,将精子带入卵中,使卵受精.5.再生能力强腔肠动物门1.体型:身体辐射对称:辐射对称的体形只有上下之分,没有前后左右之分。

适应于水中固着或漂浮生活。

2.胚层:身体由二个胚层组成,中间为中胶层腔肠动物第一次出现胚层分化,是真正的两胚层动物–外胚层:外层体壁(皮层),具保护、运动和感觉功能–内胚层:内层(胃层),具消化、营养功能–中胶层:内、外胚层细胞分泌的胶状物质。

具有支持的作用3.组织器官:有原始的组织分化–原始的上皮组织:上皮细胞含有肌原纤维,具有上皮和肌肉两种功能,称为上皮肌肉细胞(皮肌细胞)。

既是上皮细胞,又是原始的肌肉细胞–出现原始的神经组织:由各种类型的神经细胞构成弥散型的网状神经系统(原始性表现: 无神经中枢、传导无方向性、传导速度慢)4.消化:出现消化腔相当于高等动物的消化道,消化食物的场所。

相当于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原肠腔–通过腺细胞分泌消化液,食物在消化腔内进行初步消化,是动物进化过程中最早出现细胞外消化(多孔动物:中央腔没有消化作用)–消化腔又具有循环的作用,可把消化后的营养物质输送到身体各部分,故也称为消化循环腔。

–消化腔只有一个对外开口,是原肠期的原口形成的,兼有口(摄食)和肛门(排遗)两种功能5.一般有水螅型和水母型两种基本形态水螅型:适应于固着生活水母型:适应于漂浮生活6.群体多态现象:群体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具不同形态的体型,有不同的结构,完成不同的生理机能,使群体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

第5章 多孔动物门

第5章 多孔动物门

第5章多孔动物门11生态学姓名:潘小微学号:11226010(一)名词解释1、芽球:芽球的形成是在中胶层中,由一些储存了丰富营养的原细胞聚集成堆,外包以几丁质膜和一层双盘头或短柱状的小骨针,形成球形芽球。

芽球可以在条件不适宜时生存下来,带条件适宜时才发育成新个体。

2、水沟系:水沟系是海绵动物所特有的结构,它对适应固着生活很有意义。

不同种的海绵其水沟系有很大差别,其基本类型包括单沟型、双沟型和复沟型3种。

水沟系的产生有利于海绵动物得到氧气和食物,同时不断排除废物,对海绵生命活动与适应环境都有利。

3、两囊蚴虫:就钙质海绵来说受精卵进行卵裂,形成囊胚,动物极的小细胞向囊胚腔内生出鞭毛,另一端的大细胞中间形成一个开口,后来囊胚的小细胞由开口倒翻出来,里面小细胞具鞭毛的一侧翻到囊胚表面。

这样,动物极的一端为具鞭毛的小细胞,植物极的一端为不具鞭毛的大细胞,此时称为两囊幼虫。

4、胚层逆转:幼虫从母体出水孔随水流逸出,然后具鞭毛的小细胞内陷,形成内层,而另一端大细胞留在外边形成外层细胞,着与其他多细胞动物原肠胚形成正相反,因此称为胚层逆转。

(二)判断与改错1、海绵动物主要生活于海水中,全部营漂游生活。

(F )(全部营固着生活)2、由于海绵动物体表有许多小孔,故又名多孔动物。

(T )3、海绵动物体表的一层细胞为领细胞,具保护作用。

(F )(消化食物)4、海绵动物体内为一层特有领细胞,能摄取食物进行细胞内消化。

(T )5、单沟型水沟系的水流途径是:进水小孔―――中央腔――――出水孔。

(T )6、复沟型水沟系的水流途径是:入水小孔―――流入管―――前幽门孔―――辐射管―――后幽门孔――――流出管―――中央腔―――出水孔。

(F )(辐射管改为鞭毛室)(三)填空题1、海绵动物体壁的结构包括扁细胞,中胶层,领细胞三层。

2、海绵动物中胶层由于含有骨针和海绵质纤维,因而能起到骨骼支持的作用。

3、海绵动物的三类水沟系反映了其进化过程,从单沟型到双沟型到复沟型,领细胞数目逐渐增多,使水流通过海绵体的速度和流量增加,从而使海绵动物得到更多的食物和氧气,有利其生命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1 多孔动物的形态结构和机能
体制不对称、辐射对称;
细胞没有组织分化;没有神经系统; 身体由皮层、胃层两层细胞构成: 皮层— 单 层扁平细胞; 胃层— 领鞭毛细胞。 胚胎发育有逆转现象;
具有独特的水沟系统;
海绵动物固着生活在水中物体上,而且看不出 它们的运动——1857年以前,被视为植物。 大多数生活在海水, 少数淡水
骨骼
骨针--硅质, 钙质, 形状多样
海绵丝--网状
水沟系统★(canal system)
海绵动物的成体没有运动能力,呼吸、摄
食、排泄、生殖等生理机能都依靠水沟系 统中的水流来实现。 水沟系统分为三类:单沟型、双沟型和复 沟型。
水沟系统--单沟型(ascon type)
水流直接由孔细胞流入中央 腔,再由中央腔的出水孔流 出;
The End
毛壶(Grantia)。
水沟系统--双沟型(sycon type)
水沟系统--复沟型(leucon type)
在双沟型体壁基础上进一步褶 迭,体壁更厚,领细胞层面积 更大,中央腔缩小,滤水速度 也更快。 矶海绵、淡水海绵等许多大型 海绵, 它们每天滤水量超过自 身体积的上万倍。
水沟系统--复沟型(leucon type)
白枝海绵(Leucosolenia)
水流途径:外界水流-孔细
胞进水小孔-中央腔-出水
口-外界水流。
水沟系统--双沟型(sycon type)
相当于单沟型体壁褶迭,形 成许多平行的肓管。 在外侧的为流入管, 向中央
腔的为辐射管(双沟型海绵
体壁增厚了,领细胞层面积
增大了,滤食能力也增强了。
人造海绵出现之前,因海绵可以吸收大量水分, 海绵丝在外科上用于吸收药液和脓血,洗澡、 洗擦等方面。 利用无性繁殖方法大量繁殖绵: 1. 切成小块,挂在固体物上,置于海底, 2. 数年后取出——使有机质腐烂——角质海 绵丝洗净——药物漂白即可。 最著名的出产地:地中海、墨西哥海湾——年 产量曾达1500吨。 有些淡水海绵要求环境具备一定的物理化学条 件——作为水环境的鉴别之用。
无性生殖
1、出芽生殖(budding) 体壁局部向外突出形成芽体,成熟后脱落长成新 个体; 2、形成芽球(gemmule) 芽球由中胶层生成,由若干原细胞(即变形细胞) 聚成堆,外包几丁质膜或骨针。 一个海绵可形成许多芽球: 3、再生 白枝海绵只要碎片超过0.4mm,带有若干领细胞就 能再生,重新长成新个体。
海绵动物中领鞭毛细胞的数目随水沟系统的
复杂而增加, 通过海绵体水流的速度和流量
也增加了。
据测算,鞭毛室,水流速度约为1.050mm/s,
全部鞭毛室比出水孔大1000-2000倍——出 水孔的水流速度可能>8cm/s。 一个直径1cm,高10cm的海绵,一天可通过 82L的海水!
5.2 多孔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钙质海绵纲(Calcarea): 骨针钙质,水沟系简单,个体较小,多生 活于浅海。如白枝海绵、毛壶。
2. 六放海绵纲(Hexactinellida):
骨针六放,硅质,或由硅质丝联成网状。 体较大,单体,常对称,主要生活于450 -900m水深或更深海底。 偕老同穴——体花瓶状或柱状,中央腔
内有1对俪虾寄生;
3. 寻常海绵纲(Demospongiae):
硅质骨针或海绵丝,或两者联合,
骨针单轴或四射型,或两种骨针均存在,埋在海绵
丝中,非六放型。
95%海绵属此纲, 生活于海洋或淡水,如穿贝海 绵、淡水海绵、沐浴海绵。
5.4 多孔动物和人类
(自学)
小 结
体制不对称或辐射对称; 固着生活; 身体由2层细胞及其之间的中胶层构成; 胚胎发育中有逆转现象; 具有特殊的水沟系统;
第5章 多孔动物门 (Spongia)
进化地位的讨论
为多细胞动物;
身体由皮层、胃层(领鞭毛细胞)组成;
具独特的水沟系统。
海绵动物的胚胎发育等方面也与其它多细胞
动物显著不同。
一般认为:海绵动物是多细胞动物进化中的 一个侧枝。
本章主要内容
5.1 多孔动物的形态结构和机能 5.2. 多孔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5.3 多孔动物的分类和演化 5.4 多孔动物和人类
5.1.1 体制多数不对称
1. 体制不对称或辐射对称; 不规则生长, 不对称体型
5.1.2 没有器官系统和明确的组织
1. 海绵动物是低等的多细胞动物,细胞间保
持着相对的独立性,尚无组织和器官的分化;
2. 每个个体由体壁和体壁围绕的中央腔构成;
3. 体壁由内、外两层细胞和中间的中胶层 (mesoglea)构成。
食物颗粒和氧主要由领携入细胞内营细胞内消化。
中胶层
为胶状,其间散布有钙质、硅质骨针和类蛋
白质的海绵丝、几种变形细胞。
骨针和海绵丝起支持作用, 形状多种
部分变形细胞能形成骨针,称造骨细胞;
部分能分泌海绵丝,称成海绵丝细胞; 部分变形细胞形成精子和卵子。 还有一些星芒细胞,认为具有神经传导作用
细胞没有组织分化;
没有消化腔,细胞内消化。 无神经系统;
有领鞭毛细胞。
因此,海绵动物是一类极为原始的多细胞动物,是多 细胞动物进化中的一个侧支。
作业
名词解释 端细胞法, 体腔囊法, 囊胚, 原肠胚 水沟系, 领细胞 试简要叙述多细胞动物胚胎发育的几个阶段. 什么是生物发生率?试举例说明. 为什么说海绵动物是侧生动物?
外层
又称皮层, 由单层扁平细胞组成,无基膜,细
胞的边缘能收缩。 皮层部分细胞特化为管状-孔细胞★,广泛
分散在体表,故名多孔动物。
孔细胞可收缩,调节孔的大小,控制水流。
内层
又称胃层, 由特殊的领细胞★构成; 领细胞具一 透明的细胞质突起形成的领. 领的中央有一鞭毛,鞭毛打动引起水流,水中的
有性生殖
海绵中有性生殖很普遍. 多雌雄同体,但精 卵不同时成熟,少数雌雄异体。 生殖细胞由中胶层的变形细胞形成,部分领 细胞亦可脱去鞭毛和原生质领后发育为精子。 成熟精子随水流进入其它个体,由领细胞携 入到中胶层与卵结合, 经胚胎发育形成两囊
幼虫.
有性生殖
有性生殖
胚胎发育的特殊性——“逆转★” :海
绵动物的原肠作用与其它后生动物相反, 它是植物极的大细胞内留在外面形成外胚 层, 而动物极小细胞内陷形成内胚层, 称 逆转现象,故列为侧生动物(Parazoa)。
海 绵 动 物 胚 胎 发 育

5.3 多孔动物门的分类
已知的海绵动物约1万种,
栖息环境多样:赤道——两极;潮间 带——5000m深海。 根据骨针、水沟系等特征,分为三纲: 1、钙质海绵纲; 2、六放海绵纲; 3、寻常海绵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