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后现代主义对中国当代建筑设计的影响

合集下载

怎样理解波普艺术、后现代主义、极简主义、结构主义、包豪斯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影响

怎样理解波普艺术、后现代主义、极简主义、结构主义、包豪斯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影响

怎样理解波普艺术、后现代主义、极简主义、结构主义、包豪斯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影响波普艺术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影响:波普艺术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诞生于英国,60年代繁荣于美国。

波普艺术的显著特征在于它的反叛性。

波普艺术直接针对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统领天下”,主导欧美画坛做出的回应与反叛。

波普艺术家倾向运用艳丽的色彩如红、黄、蓝、紫等直接应用,给人以夸张的视觉效果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使作品成为哗众取宠的流行艺术。

有时通过把日常习见物品如汉堡包、汤匙、剥了皮的香蕉夸大比例、改变材质等手法制作成精致的公共雕塑,安放、耸立在城市广场中,从而改变了这些物品原有的内涵和意义,使之具有了纪念碑性质,让人以愉悦。

受波普艺术影响的园林实例:查尔斯•穆尔(Charles Moore)的新奥尔良意大利广场(Plaza D’ Italia)新奥尔良意大利广场地处新奥尔良市的边缘的意大利裔居民集中地区,位于一些色彩丰富的老商店,以及普通的玻璃盒子大楼之间。

它的中心部分开敞,一侧有带有拱券的祭台,祭台两侧有数条弧形单面采用不同罗马柱式的“柱廊”,祭台下部是台阶呈不规则形,前面有一片浅水池,池中是石块组成的意大利地图模型。

在设计中还吸收了附近一幢摩天大楼的黑白线条,将之变化为一圈由大而小的同心圆,它们范围到达了周围的马路上,增强广场的领域感。

广场上的这些建筑形象明确无误地表明它是意大利建筑文化的延续,但设计师却加入了象征美国通俗文化蓝色或橙色的霓虹灯,还对罗马柱式做了逗人发笑的改动,如用闪亮的不锈钢的,水泥的,氖灯管组成的,瓷片的,镜面的材料来代替石头柱身;在拱的上方本来是放置神兽头像的地方,结果却安上了两张设计师本人的头像;这些改变了古典柱式的庄重的艺术性。

与波普艺术一样,也有人讽刺这个五颜六色又加上霓虹灯照明的环境是“滑稽的老一套”。

但是她是如此的热情欢快,亲切可爱,吸引着人们不断地涌来。

与波普艺术类似,受波普艺术影响的园林设计扎根于平民大众,平易近人,作品不艰涩,不让人费解。

浅析后现代主义的发展脉络

浅析后现代主义的发展脉络

浅析后现代主义的发展脉络后现代主义设计是当代西方设计思潮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的一个新流派,它形成于美国,欧洲和日本也相继出现了这种设计倾向。

在将近30年的发展演变中,它是先由在建筑领域中兴起、壮大,后来扩展至影响到了其他的设计领域。

在众多后现代设计思潮中,有较大影响的是流派:“后现代主义”、“原型主义”、“极少主义”。

后现代主义艺术设计对大众文化进行巧妙地加工,经过隐喻的、联想的、游戏的,讽刺模拟的过滤,把这种文化脉冲释放出来。

1 后现代主义的基本介绍任何重大历史现象产生,都是由其传统血脉与显存多种因素相互产生的。

就西方艺术发展而言,即使某些派别高调地否定传统,它也是无法分割的,两者像是父与子的联系,不是说断绝父子关系就能割断血脉传承。

后现代主义并不是随意产生的,而是在一定的背景中发展出来。

下文介绍了后现代主义设计的背景,以及反主流设计的简单介绍。

当西方国际反主流设计风格蓬勃发展时,设计领域开始对现代主义设计风格产生了怀疑和批判。

在此期间,出现了“波普艺术”和“激进主义”,成为了反主流设计的核心艺术思潮。

在本文中主要就“波普艺术”展开介绍,并附上该设计思潮的代表作品。

“波普”(POP)一词源自于英文“Popular”的缩写,是“通俗、大众、流行”的意思。

“波普艺术”产生于英国,后再美国盛行起来,与当时流行的波普文化、反正统文化运动有极为密切的联系。

波普艺术借用商业艺术的创作方法和艺术语言,发展出具有明显商业艺术特征和大众文化特点的艺术风格。

“波普艺术”的最早标致来自英国该派的代表人物——理查德·汉密尔顿的拼贴画《什么是今天的家庭如此不同、如此有魅力》。

“波普艺术”在广泛的产品设计、平面设计、染织设计领域中,产生了持久的影响。

汉密尔顿曾说:“波普艺术,是由高度职业化的专家为大量观众所制作的艺术品。

”倾向不同,设计风格各异总体上是与现代主义的设计风格相符合,在20世纪60年代仍占据主流地位,但有一直从根本上否定现代主义设计原则的思潮——后现代主义思潮涌现出来。

以建筑为例浅析后现代主义对中国设计的影响

以建筑为例浅析后现代主义对中国设计的影响

以建筑为例浅析后现代主义对中国设计的影响作者:赵阳来源:《中国房地产业》 2015年第8期文/ 赵阳、周美霞江苏大学中国镇江 212013【摘要】随着设计的发展,“后现代”一词在得到了更多关注。

“后现代”是一个文化概念而非时间概念。

它潮流时尚,不墨守成规。

后现代萌芽在建筑领域,随后发展到工业设计、室内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等领域,给设计领域带来了新鲜的空气。

后现代主义设计在建筑领域形成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因此本文从建筑角度分析。

改革开放过程当中,中国现代设计和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理论和实践相对空缺,因此国内先驱纷纷向西方学习已经成熟的先进的设计思潮和设计方法。

同时,西方设计主动进入中国,给国内设计界予以启发。

本文以后现代主义设计为基础,以其对中国设计的影响为主线,以建筑的设计为例分析后现代主义设计对中国设计的影响。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中国设计;建筑1 概述“后现代”和“后现代主义”的概念是不同的。

“后现代”是历史时期,是现代主义设计结束以后的一个时间阶段,即20 世纪70 年代后的设计探索。

“后现代主义设计”早期出现在建筑领域,后来逐渐发展到其他领域。

“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细想基础是反现代主义设计,它的设计实践十分复杂独特,而且流派纷杂。

“后现代主义设计”具体分为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以及新现代主义。

如果按照设计风格来划分,怎可以进一步的分为高科技风格、减少主义风格、建筑风格以及微建筑风格等。

2 建筑设计领域中的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特征主要是具有高度隐喻的设计风格以及强调以历史风格为借鉴。

它的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审美上,注重文脉、历史主义和象征性后现代主义设计当中的历史、乡土性以及民族性等使它开始朝着隐喻式、乡土式以及新模棱两可空间发展,它通过激发人们的阅历和经验来构成各种联想,加强设计当中的含糊性和戏谑性。

与此同时,后现代派一直致力于发掘传统文化意义,并用他们自己的方式表现出来。

他们竭力在作品上利用传统文化的意象,使作品尽可能地表现出自然、亲切和美观的形象。

后现代主义建筑在中国的应用研究

后现代主义建筑在中国的应用研究

后现代主义建筑在中国的应用研究【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后现代主义建筑在中国的应用研究。

在介绍了后现代主义建筑在中国的重要性和基本概念。

在分别从后现代主义建筑在中国的发展历史、风格应用案例、影响和意义、未来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挑战和困境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

结论部分总结了后现代主义建筑在中国的应用研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后现代主义建筑在中国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建筑,中国,应用研究,发展历史,风格,应用案例,影响,意义,未来发展趋势,挑战,困境,总结,展望1. 引言1.1 后现代主义建筑在中国的应用研究的重要性通过对后现代主义建筑在中国的应用研究,可以深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的结合,推动建筑创新与变革。

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独特风格和设计思想,能够启发人们对空间的重新思考,激发建筑师的创作灵感,为城市景观的塑造提供新的可能性。

后现代主义建筑在中国的应用研究还能够促进建筑产业的发展,推动建筑与城市规划的融合,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通过深入研究后现代主义建筑在中国的实践案例,可以总结经验教训,为未来的建筑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有助于推动中国建筑产业的创新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

后现代主义建筑在中国的应用研究对于促进建筑行业发展、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城市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1.2 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基本概念后现代主义建筑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兴起的一种建筑风格,其特点是颠覆传统建筑规范和风格,强调建筑的个性化和多样化。

后现代主义建筑注重对空间的利用和创新,追求现代科技与艺术的结合,通过抽象的形式和特殊的材料表达建筑师对建筑艺术的独特理解。

后现代主义建筑将建筑视为一种语言,借助不规则的形状、复杂的结构和丰富的色彩表达设计师对当代社会和文化的观念。

建筑师在设计中常常运用非对称的布局、错落的立面和抽象的装饰,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视觉体验。

试论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对中国建筑设计的影响

试论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对中国建筑设计的影响
形 式 就 成 为 了一 种 流行 的趋 势 。这 种 思 想 阻碍 了建 筑 形 式 的 创新 , 终成为一种“ 最 四不 像 ” 建 筑 思想 和 建 筑形 式 。 因此 , 的
富 了建筑美学 的理论内容 。中国当代建 筑设计师应该在 吸收 国际建筑理念的 同时融合 中国传统 建筑思想 ,走 出一条既体 现 中国传 统建筑风 格又跟得 上 国际建筑 设计潮 流 的发展道
馆 的 兴 建 不 仅 给 予 中 国还 给 国 际 建 筑 设 计 界 以 极 大 的震 撼 , 体 现 了 中 国建 筑设 计 的审 美 取 向和 价 值 观 念 。面 对 现 有 的成
史环境中 , 深入挖掘传统精髓才能让我们正视传统 。 中国当代 建筑设计只有深入传 统 , 在传 统中找 出 自身的“ 性” 个 和现代 性才能让其更加大放光彩。 第二 ,后现代的建筑风格让 中国 当代建筑设计盛行一股
关 键词 : 现 代 主 义 ; 筑设 计 ; 统 ; 古 后 建 传 复 中图分 类号 :5 J9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0 5 5 1 ( 0 2 — 0 9 0 1 0 — 3 2 1 3 0 3 — 1 2 0)
建筑有着 自身漫长的发展历程 ,但是建筑美学却是一个 新兴学科。建筑美学融合 了美学与建筑学的内容 ,是艺术 美
LT lERA T oRY RY HE
文 艺 论 理
艺 术 广 角
试论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对 中国建筑设计 的影响
傅 施 黎
( 鲁迅 美术学院 , 宁 沈 阳 10 0 ) 辽 10 0
摘 要: 本文通过对后现代 建筑美学的解析来讨论其对 中国建筑设计 的影响 , 评析 当代 中国建筑的现 实状 况及所 面临的 困惑, 重新审视传统 , 正视 现代 , 建立与我 国国情相 宜的建筑设计道路 。

浅论现代主义设计对设计的影响

浅论现代主义设计对设计的影响

浅论现代主义设计对设计的影响作者:刘维权池文浩来源:《艺术科技》2016年第10期摘要: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在设计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经过密斯·凡德罗、格罗佩斯、柯布西耶等大师的不断努力,对设计产生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尤其是米斯的“少即是多”设计原则影响至今。

关键词:现代主义;建筑设计;时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各地,特别是欧美国家的工业技术发展迅速,新的设备、机械、工具不断被发明出来,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这种飞速的工业技术发展,同时对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虽然工业技术发展,但是针对工业技术带来的必然结果——工具、机械、设备的现代设计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这些技术的产品无论从使用功能上、外形上还是安全性、方便性上,都存在众多的问题。

这段时期的艺术和设计可以说是此起彼伏,在新艺术运动和装饰艺术运动发展的同时,另一种思潮正在悄然兴起。

这就是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为代表的现代设计运动。

现代主义设计设计由于最初发端于建筑领域,所以其设计形式的最终形成,在建筑设计中表现得充分。

在总体上,现代主义设计坚持面向大众的设计立场,改变传统的、昂贵的建筑材料和建筑方法,通过采用新兴的工业材料来降低成本,同时还改变了建筑的基本结构和建筑方法,采用大量预制件、现场组装等方式,完全取消多余的装饰。

因而,整个建筑体现出鲜明的功能主义原则,成为一种单纯到极点、冷漠而理性、立体主义的新建筑形式。

现代主义形式及其特征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功能主义特征。

强调功能为设计的中心和目的,而不再仅以形式为设计的出发点,讲究设计的科学性,重视设计实施时的科学性、方便性、经济效益性和效率。

其次,形式上提倡非装饰的简单几何造型。

再次,具体设计上重视空间的考虑,强调以模型为中心的设计规划。

最后,重视设计对象的费用和开支,从而达到使用、经济的目的。

其中,对之后各时期影响最大的就是在形式上追求非装饰的简单几何造型的特点。

后现代主义对中国景观设计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对中国景观设计的影响

后 项 代 主 义财 巾 国景 颜 设 计晌 | g di
硅 湖职 业技 术 学 院 张 立 图 海 口经济 学院 任 洪丽
[ 摘 要 ] 本文通过对后现代 主义的特征、 形成 的背景的分析 与介绍 。结合 美国" 3代景观设计 中的后现代主 义表现, - 同时对 比后现代 建 筑设 计 风格 , 而归 纳 总 结 了后 现 代 主 义 对 中 国景 观 设计 的 影响 。 进 [ 关键词 ] 后现代主 义 特征 景观设计 影响


后 现 代 主 义 的产 生
谈及后现代主义不得不说到现代主义 , 艺术家丹尼 尔・ 贝所指 出的 “ 后现代主义所遵循 的发展路线也就是 现代 主义合乎逻辑的发展 的最 终 目标” 。 就建筑而言 ,现代 主义建筑是指发源于 l 世纪末 、0世纪初 的一 9 2 场建筑运动 , 的首要原则是 , 它 建筑 应该 重视功能 , 并根据实用功 能的 要求做出理性设计。简洁 的平面 , 简洁的立面 , 流动而开 阔的空间 , 良好 的视野 、 通风 和采光等 等 , 这些建 筑的基本要求 , 是为 了解决现代社 会 由于人 口急剧膨胀所带来的人类的居住 问题 。 但是 , 现代建筑尽管有效 地 解 决 了人类 居 住 的 基 本 功 能需 要 ,却 给 整 个 世 界 带 来 一 片 恐 怖 的 白 色方盒子景观。直到本世纪六七十年代 , 在发达 国家 , 居住的基本要求 已经满足 , 人们就要求居住 的精神满足。 后现代在这种背景下顺应人们 的审美与精神 的需要出现并发展起来。 现代建筑大师们如勒 ・ 布西埃 、 柯 密斯 , 试图精心打造一个更 美好 人类居住环境 的乌托邦理想并没有呈 现在世人面前 ,相反是一幢幢呆 板的摩天大楼 、 同一 的难以区分平 直造 型, 到指责 的居住的机器 。随 受 着人们 的居住水平的提高 , 人们 已经厌倦了方盒子式的房子。 对居住环 境提 出 了更 高 的要 求 , 们 需 要 的 不仅 仅 是 满 足居 住 条 件 , 是 满 足 审 人 而 美需求 、精神需求 。后现代主义就在人们 的呼声下 应运而生 了。16 96 年, 芝加哥建筑师文丘里首先在他的《 建筑 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中发 出 了 呼唤 后 现 代 主 义建 筑 的先 声 ,掀 开 了 建 筑 界后 现代 建 筑 设 计 的历 史 序幕 ;9 7年 英 国 著名 的建 筑 评 论 人 查 尔斯 ・ 克 斯 ( h r se cs在 17 詹 C al nk ) eJ 他极具影响力的著作《 现代建筑语言》 , 导一种与现代建筑风格断 中 倡 裂、 基于折衷主义风格和通俗价值取向的 、 新的 、 后现代 建筑风格 , 并且 给后现代建筑归纳 了 6 点特征 : ①历史 主义 ; 直接的复古主义 ; ② ③新 地方风格 ; ④文脉主义; ⑤隐喻和玄想 ; ⑥后现代式空间( 或被称 为超级 手法主义 ) 。正是通过文丘里等先锋派建筑师在建筑设计 的表现, 进一 步促进了后现代主义的传播 和影响 。建筑设计领域成了培育后现代主

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特征及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特征及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特征及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摘要:利用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及特点去解释现代的建筑风格与特点,转变一种观赏与建筑思路就可以清晰地了解到后现代建筑风格与特点的重要性,而且后现代风格的主题追求也可以在现代建筑风格中得到应用,不断提升建筑理念与空间感,相互借鉴中寻找更好的建筑主题。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特征现代建筑Abstract: using the postmodern architecture style and features of modern buildings to explain the style and character, change a watch and architectural ideas can clearly understand the postmodern architecture style and features to the importance of the theme of the modern style and pursue also can be in modern architectural styles applied in, continuously improve architectural concept and space feeling, use for reference each other in search for better architectural theme.Keywords: postmodern architecture style feature modern buildings一、后现代主义建筑的风格特征及影响力后现代主义建筑主要兴起于19世纪末期的欧洲工业革命过后,因为工业革命的革新与兴盛改变了欧洲人对建筑风格的认识,一种以巨大建筑空间,夸张建筑风格的设计理念悠然而生,这种风格就是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它强调建筑的宽大与恢弘,强调在过程中发展强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读] 不仅将这种后现代主义的设计风格积极运用在建筑设计中,更引领了后现代主义风格在其他设计领域的发展。

牛云华
摘要:20世纪20年代,现代设计在欧美国家产生并发展,此繁荣状态一直持续到20
世纪50年代晚期,建筑界被其垄断。

但是随之而来的是,这种单调冷漠、毫无个性的现
代主义风格已经让市场和设计师们感到疲倦,后现代主义也就应运而生。

很多人认为后现
代主义只是现代主义之后的一种设计风格的变换和替代,是对现代主义设计理念的否定,
其实不然,后现代主义一定程度上是对现代主义的一种延续和继承、发展和补充。

这种设
计理念的进步完善和发展,推动了现代建筑设计的全面发展,对当代中国的建筑设计也产
生很深远的影响。

本文通过对后现代主义在建筑设计方面的的发展及影响的介绍,论述了
后现代主义对中国当代建筑设计的影响。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中国;建筑设计;影响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起,后现代主义这一概念词开始被社会学家使用。

后现代主义认
为,对于一个给定的文本、符号和表征,有无限多层面的解释可能性。

它被广泛地用于批
评理论、哲学、文学、建筑及其设计领域中。

所谓的后现代不是指在时间上现代主义先于
后现代主义,而是说他的艺术风格和理念是继现代主义发展演变而来。

后现代主义设计对
各方面领域的影响首选体现在建筑设计领域,而后才拓展到对其他领域的影响。

下文将对
后现代主义对当代中国的建筑设计的影响做了简要论述。

一、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的概述
美国建筑师文丘里于1966年在《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一书中,提出了与现代主
义建筑相对的一套建筑理念,在世界性的建筑范围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有时对年轻的建
筑师和建筑专业学生的影响更是可谓巨大。

到了20世纪70年代,这种相悖于现代主义的
建筑理念在建筑界的影响更加深远,建筑行业的人们也越来越倾向于这种建筑设计理念。

这就是后来被人们称为“后现代主义”的理念,被设计师们无限推崇的建筑设计理念。

二、后现代主义的建筑的特征及其发展本源
(一)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特征
对于什么是后现代主义,什么时候现代主义建筑,专家学者们众说纷纭。

我个人则是倾向于美国建筑师斯特恩对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定义和特征,他认为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的特征为以下三点:采用装饰、与现有环境融合并具有隐喻性和象征性。

具备这三种特征的建筑设计即为后现代主义建筑。

(二)现代主义建筑设计与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的对比分析
现代主义建筑是一种20世纪中期在西方建筑界处于主导地位的建筑设计思想。

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主张: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建筑设计师们要摆脱传统的建筑设计理念,挣脱束缚,大胆创新,设计出适合工业化社会发展的建筑形式。

因此现代主义建筑是一种带有鲜明的激进主义和理性主义色彩的建筑形式。

它最主要的内容是为大众服务,强调功能使用性,反对装饰效果,秉承经济主义、理性主义和批量生产的设计理念。

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是在现代主义的设计理念基础上,不断完善和修改而形成的设计思潮和理念。

这种后现代主义关于建筑的设计方法和思想体系,决定了后现代主义风格首当其冲地对建筑设计的产生影响,其后波及其他领域。

后现代主义风格已成为建筑设计的潮流和时尚的象征,相关的建筑设计师也是当代时尚的代表,不仅会在建筑领域独领风骚,更在其他领域有所作为。

不仅将这种后现代主义的设计风格积极运用在建筑设计中,更引领了后现代主义风格在其他设计领域的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后现代主义对中国当代建筑设计的影响
(一)中国当代建筑的设计特征
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快和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高,中国在当代的建筑设计方面也取得了骄傲的发展和进步,尤其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召开,具有中国特色的鸟巢和国家馆给予国际建筑业强大的震撼,不仅具有本民族的特色,更紧随国际建筑时尚潮流的发展。

中国的当代建筑一定程度上来说,是由多个功能不同的分部组合在一起的综合体。

在其设计组合的过程中,城市的地理环境、地质、机理以及建筑结构和其内部功能都是中国当代建筑的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诸多因素的制约,使得中国当代建筑在设计过程中不断简化体量,因而中国当代建筑多为四方盒式。

这是现代建筑师在引入后现代主义风
格基础上对建筑设计的探索结果,在中国的当代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建筑师更强调立面的独立性。

当代中国建筑设计的结构形式日益丰富,建筑结构和建筑功能、建筑造型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完全统一。

这也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建筑业的影响,使得中国的当代建筑设计呈现一种结构美、材料美。

(二)后现代主义对中国当代建筑的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朝着多元化的发展,作为西方现代文明象征的现代建筑被中国的建筑设计师青睐,在引进西方建筑的设计理念过程中,美国建筑大师贝律铭也受邀参与了香山饭店的设计,这标志着后现代主义风格的建筑登上中国的舞台。

多元社会的重要理论观念就是后现代主义,中国建筑自80年代以来深受后现代建筑的影响,各个地方都有具备后现代主义风格特色的建筑作品产生。

在这一时期,人们可以在建筑市场上看到各式各样的受后现代主义影响的建筑,其中影响最深的就是至今依然流行且曾风靡一时的“大屋顶”和“新西洋建筑”。

在这一时期的中国各类建筑中,都有着或线脚、或檐口、或山花、或柱式的后现代主义特色存在。

虽然,各类建筑的屋顶上仍有一些小亭子之类的民族风格的建筑,这也是为了保持发扬我国的民族特色。

倘若去掉这些形式和特色建筑,中国当代建筑完全呈现后现代主义风格建筑的面貌。

四、后现代主义在中国当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一)后现代主义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
现今,后现代主义作为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60年代初期在西方发达国家出现的一种极具代表性的泛文化思潮,它以全方面探讨西方文明为特点。

它不仅是关于现代主义内部可能发生的一些逆动,也是在现代化进程中发生的一些负面的效应。

而可持续发展观则是在20世纪60年代时期形成的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它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同。

它们都是对于现代工业文明缺陷的一种完美回应,都是人类从各种层次对现代工业文明的反思。

同时,它们强调的都是共同的价值归属以及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平统一,它们所关注的都是人类未来的命运发展。

从后现代主义的角度来诠释建筑新理念,是可持续发展的一条重要的途径。

(二)受后现代主义影响的中国当代建筑设计的案例分析
在当今中国,后现代主义思想体现的最为显著的有“水立方”、“鸟巢”等,其中,“鸟巢”作为我国2008年奥运会的主体育馆,并没有做任何的装饰性的处理手法,仅仅只是把其钢结构整体暴露在外,整体呈现出自然美观的的状态,引人注目,惊艳世界。

灰色钢网极
具韵律感,鸟巢的设计象征着家园和孕育生命的摇篮,它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期冀以及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极大地体现了后现代主义的重要美学要素——人性化的理念。

而“水立方”将结构与设计自然的融为一体,它承载着人们的美好的记忆,极大地体现了后现代主义美学中绿色设计和节约环保的理念。

五、小结
随着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在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下,我国的当代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整体呈现为:从意识个性走向成熟,从传统的意识趋于平静,尽管精品意识已经开始觉醒,但是崇洋意识却一直没有衰落。

随着人类环境意识的增强,设计基本趋于自然化;随着物质财富的增多,设计概念整体呈现艺术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设计呈现高度化;随着人们生化质量品质需求的提高,建筑设计呈现高度民族化、个性化、服务便民化、高情感化和创新化。

参考文献
[1]傅施黎;试论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对中国建筑设计的影响[J];文艺理论;2010年23期
[2]冯玉婷,潘国泰;后现代主义对中国建筑的影响[J];工程与建设;2006年01期
[3]郭生智,晋志锋;浅谈后现代主义对中国建筑设计的启示[J];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3卷);2010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