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建筑

合集下载

后现代主义在建筑中的体现

后现代主义在建筑中的体现

后现代主义在建筑中的体现在建筑的漫长发展历程中,后现代主义如同一股清新而独特的浪潮,为建筑领域带来了全新的风貌和思考方式。

它打破了传统建筑的束缚,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和理念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对历史和传统元素的重新诠释与运用。

它不再将历史视为沉重的包袱,而是将其视为丰富的素材库。

建筑师们从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域文化中汲取灵感,将古典的柱式、拱券、山花等元素以新的方式组合和呈现。

比如,在某些建筑中,我们可以看到古希腊的柱式与现代的玻璃幕墙相结合,或者是中世纪的尖顶与现代的钢结构相互交融。

这种对历史元素的借用并非简单的复制,而是通过巧妙的变形、夸张或简化,使其在新的语境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从而创造出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视觉效果。

多元文化的融合也是后现代主义建筑的重要体现。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

后现代主义建筑积极吸收了各种文化的特色,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文化传统。

在一些城市的建筑中,我们可以发现东方的园林景观元素与西方的建筑形式相互交织,非洲的图案装饰与欧洲的建筑结构相互映衬。

这种多元文化的融合不仅丰富了建筑的外观,更反映了当今社会文化交流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后现代主义建筑在形式和装饰上追求丰富性和复杂性。

它摒弃了现代主义建筑那种简洁、纯粹的几何形式,转而采用更加复杂多变的造型和装饰。

建筑的外立面可能会运用各种色彩鲜艳的材料、独特的纹理和精美的雕刻,使其充满了视觉冲击力。

比如,一些建筑的外墙上会镶嵌着各种形状的彩色玻璃,或者是布满了富有艺术感的金属雕塑。

这种对形式和装饰的强调,旨在打破现代主义建筑的单调性,为人们带来更加丰富和愉悦的审美体验。

与环境的对话和互动也是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关注点之一。

它不再将建筑视为孤立的个体,而是强调建筑与周围环境的融合和共生。

建筑师们会充分考虑建筑所在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自然景观等因素,使建筑能够与周边环境相互呼应。

例如,在依山傍水的地方,建筑可能会采用曲线的造型来呼应山峦的起伏;在气候炎热的地区,建筑会设计出宽敞的遮阳空间和通风口,以适应自然环境的需求。

后现代主义建筑

后现代主义建筑

就像这个中心本身可以被视为对于周围“非城市”环境的一种 诙谐的注解一样,在这个广场的设计中建筑师也运用了大量的 参照与对比。下沉式的广场有着与由米开朗基罗设计的罗马坎 皮多利奥广场一样的形式与尺度,只是坎皮多利奥广场是在高 地上,而筑波广场是下沉的。
罗马的坎皮多利奥广场 广场设计的构图中心-跨在马背上的罗马皇帝 奥里留斯铜像
坐落在纽约市曼哈顿区繁华 的麦迪逊大道。约翰逊把这 座高层大楼的外表做成石头 建筑的模样。楼的底部有高 大的贴石柱廊;正中一个圆 拱门高33米;楼的顶部做成 有圆形凹口的山墙 ,有人形 容这个屋顶从远处看去象是 老式木座钟。约翰逊解释他 是有意继承十九世纪末和二 十世纪初,纽约老式摩天楼 的样式。
引用了西 方历史和 现实的建 筑语言,却 表达了日 本的空间 意象
这个城市空间由三个要素组成:一块高起的平台,由白色面砖方 格中填充的红色陶石块铺成;一片下沉的椭圆形区域,以及一个 很富戏剧性的过渡区域,由在这两个层次之间的台阶、坡道和喷 泉组成。
在筑波中心中有米开朗琪罗的罗马卡比广场,柏拉蒂奥的构图 母题,查尔斯.摩尔在新奥尔良意大利广场采用的手法,汉斯.霍 莱因在维也纳旅行社用过的金属树形雕塑,图形与背景反转动 稀烂破风,好莱坞性感明星玛丽莲.梦露的“梦露曲线”……但 这一切绝非生硬拼在一起,而是“把历史性,文脉在一瞬间的 闪烁中燃烧起来,包含着焰火富、色彩的丰富以及历 史风格的折衷表现,综 合了画家和建筑师的双 重技艺。 这个方形大楼表面具有 简单而色彩丰富的不同 材料装饰。从结构整体 来看,这个建筑依然是 现代主义的,但是,由 于采用了大量的装饰细 节,它又具有非常浓厚 的装饰性,完全与现代 主义、国际主义的冷漠、 非人格化风格不同。
斯图加特新美术馆采用横躺的日 字形平面布局中央是圆形空间没 有顶,人走进那个地方,在石块围 成的桶形空间中,会联想起古罗 马的斗兽场.展室部分有一条屋 檐做成简单的凹形,散发出古埃 及神庙的信息

(完整版)后现代主义建筑分析

(完整版)后现代主义建筑分析

现代主义国际主义的死亡
• 山崎实
否定装饰、功能主义特征、朴实无华、 预制构件,以简单的材料,混凝土和 钢材为中心,具有冷漠到极点的形式 特点,建筑群落工整有致,毫无情感 类似监狱
现代主义国际主义的消亡,后现代主 义的诞生转折
代表人物
• Bobert Venturi(罗伯特·文丘里) • 设计特点:
• 建筑剖面分析 • 建筑综述
少与多的辩论 内容与形式的较量 装饰是不是罪恶?
Robert Venturi 简介
Robert Venturi 1925~
• 1925年6月25日生于费城,就学于普林 斯顿大学建筑学院。
• 1950年获硕士学位。
• 1954-1956年在罗马的美国艺术学院学 习,后曾在O.斯托诺洛夫、E.沙里宁、 L.卡恩等人的事务所任职。
后现代主义建筑
后现代主义建筑

它是一个片段、一种装饰、一个象征,也是
“通过非传统的方式组合传统部件”的例子

以古典建筑的隐喻去替代那种没头没脑的玻璃
盒子”。
选题原因
• 了解那一时期社会文化思想对建筑设计的冲击 • 探寻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差异 • 深入了解后现代主义设计手法及特征 • 想更详细的了解一点那个时期建筑的发展
• 1957-1965年在宾西法尼亚大学建筑系 任教。
• 1958年起在费城开设共同事务所。
• 1964年和洛奇一起开办事务所。
• 1965年曾代表美国国务院赴苏联讲学。 1966年任罗马美国艺术学院住宅建筑师 及该学院理事(1966-1971)。
• 1977年任普林斯顿大学建筑与城市设计 学院顾问。
风格形成
• 阿尔瓦·阿尔托的影响
在所有作品中,阿尔瓦·阿尔托的作品对我的启示最大。它最具动感、最有联

后现代主义建筑

后现代主义建筑

图文里——母亲住宅 “这是一座承认建筑复杂性和矛盾性的建筑,因为它即复杂又简单,既开敞又封闭,既 大又小”——图文里 确实,这座建筑在许多方面显得模棱两可,平面或立面似对称又不对称,形式传统又并不 传统。而且正立面是山墙,但山墙的顶部又是断裂的,墙中央的门洞被放大了,但真正的 门却在旁边。
老年人公寓
奥地利建筑师H.霍莱茵—— 奥地利维也纳旅行社 霍莱茵采用了舞台布景的 手法布置了一组组风景片段, 以唤起旅行者对异域风景的 联想:破败的柱子象征着希 腊与意大利;青铜顶的亭子象 征着印度-
英国建筑师J.斯 特林——德国斯 图加特州立美术 馆扩建工程。 扩建工程显示 了这位建筑师创 作道路上的巨, 金色砂岩外墙贴 面酷似古典建筑 的石墙肌理。历 史元素的使用使 得博物馆获得了 一种古典建筑所 具有的纪念性和 仪式感。大改变。 从形式上看,这 个作品吸收了众 多古典建筑元素。 建筑以厚重的墙 体为主,顶部有 微微出挑的檐口
C .摩尔——圣.约瑟夫喷泉小广场 小广场由公共场地,柱廊,喷泉,钟塔, 凉亭和拱门组成,充满了古典建筑的片段, 却全然没有古典建筑的肃穆气氛。
P.约翰逊——美国电话电 报公司 曾是现代建筑运动积极 倡导者的p.约翰逊的这座 大楼彻底的改变了人们以 往所熟悉的摩天大楼的形 象。 这座与以往的玻璃摩天 大楼完全不同,外墙大面 积的覆盖花岗岩,立面按 古典方式分为三段,顶部 则是一个开有圆形却后的 巴洛克式的大山花。
这些后现代建筑从一开始就极有争议,不少人认为它们只是一些滥用符号, 玩弄手法和像舞台布景似的时髦玩意。确实,当部分后现代主义设计语言 成为制造时尚的工具时,它便及其自然的与商业娱乐世界联姻,最典型的 就是迪斯尼公司在佛罗里达的娱乐中心中由格雷夫斯设计的海豚旅馆与天 鹅旅馆。

后现代主义建筑案例研究

后现代主义建筑案例研究

后现代主义建筑案例研究后现代主义建筑作为现代主义之后的一个重要流派,对建筑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强调历史、文化、地域特色和创新,为建筑设计带来了新的思考和方向。

本文将通过具体案例,对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特点进行深入探讨。

一、历史元素的引用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引用历史元素。

设计师通过运用历史符号、装饰和建筑元素,将现代建筑与传统相结合,创造出独特的建筑形象。

例如,西班牙巴塞罗那的米罗艺术馆,其设计灵感来源于加泰罗尼亚的历史和文化,通过引用传统的建筑元素,如尖拱、石墙等,与现代设计手法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

二、当地特色的融入后现代主义建筑注重当地特色的融入,强调建筑与当地文化的结合。

设计师通过对当地环境、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将当地的特色元素融入到建筑设计中,使得建筑成为地方文化的代表。

例如,印度新德里的巴哈伊寺,其设计灵感来源于印度文化,运用当地传统建筑材料和装饰手法,展现出印度文化的独特魅力。

三、创新和独特的设计后现代主义建筑追求创新和独特的设计,反对现代主义的单调和乏味。

设计师通过运用新的设计手法和材料,创造出独特的建筑形式和空间。

例如,西班牙毕尔巴鄂的古根海姆博物馆,其设计灵感来源于轮船和贝壳,通过独特的曲线形态和材料运用,展现出极具创意的建筑形象。

四、功能性考虑尽管后现代主义建筑强调形式和设计的独特性,但仍然注重建筑的功能性。

设计师在追求形式创新的同时,充分考虑建筑的功能需求和使用场景,确保建筑的实用性和舒适性。

例如,法国巴黎的蓬皮杜艺术中心,其设计充分考虑了内部功能的需求,将各种功能设施以创新的方式组织在一起,既满足了功能需求又具有独特的形式。

五、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存后现代主义建筑强调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存,关注建筑与环境的互动关系。

设计师通过合理利用地形、保护生态环境等方式,使建筑与环境相互融合、共生共存。

例如,德国慕尼黑的奥林匹克体育场,其设计充分利用地形,将场馆融入自然环境中,同时采用绿色建筑材料和节能技术,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后现代主义建筑

后现代主义建筑
后现代主义 建筑
后现代主义建筑
1972年 7月15日下午3时32分,美 密苏里州圣路易斯 帕鲁伊 特·伊戈住宅高层住宅公寓被后现炸代主毁义建!筑
• 1977年,美 建筑评论家查尔斯·詹克斯--《后现代主义建筑语言》
• 1979年1月9日,美国《时代》周刊专刊宣 告
• -----现代主义建筑死了??
后现代主义建筑
后现代主义建筑
文丘里----英国伦敦国家博物馆(1991年)扩建
严肃古典主义风格的 老馆
后现代主义风格的新 馆
后现代主义建筑
• 文丘里认为把时现代运动推向前进的实施方案就是-- Nhomakorabea采用装饰 。
• 然而,我们也不能完全复古怀旧,否则,还有什么时代 可言?
• 时代的进行,我们需要新的属于我们的装饰。文丘里的 做法就是“利用传统部件和适当引进新的 部件组成独特的总体”,“通过非传统的 方法组合传统部件” 。
后现代主义建筑
一 、后现代主义
• 后现代主义旨在反抗现代主义纯而又纯的 方法论的一场运动,它广泛地体现于文学、哲 学、批评理论、建筑及设计领域中。所谓“后 现代”并不是指时间上处于“现代”之后,而 是针对艺术风格的发展演变而言的。
• 其本质是一种知性上的反理性主义和感性 上的快乐主义。
后现代主义建筑
理事(1966-1971)。 • 1977年任普林斯顿大学建筑与城市设计学院顾问。
后现代主义建筑
罗伯特·文丘里----母亲住宅 (1962年)
“这是一座承认建筑复杂性和矛盾性的建筑。
后现代主义建筑
确实,这座建筑在许多方面显得模棱两可,平面或立面似对称又不对称, 形式传统又并不传统。而且正立面是山墙,但山墙的顶部又是断裂的, 墙中央的门洞被放大了,但真正的门却在旁边。

后现代主义建筑在中国的应用研究

后现代主义建筑在中国的应用研究

后现代主义建筑在中国的应用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后现代主义建筑作为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的一种流行建筑风格,其特点是拒绝传统建筑形式的限制,追求个性化和创新性。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后现代主义建筑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在这个背景下,研究后现代主义建筑在中国的应用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对后现代主义建筑在中国的应用进行研究不仅可以拓展建筑领域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也可以促进中西方建筑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推动中国建筑走向国际化。

通过研究后现代主义建筑在中国的应用,可以进一步挖掘中国建筑的独特魅力和发展潜力,为中国建筑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和目标。

1.2 研究意义研究后现代主义建筑在中国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是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的主流建筑风格,具有独特的设计理念和表现形式,对于中国建筑界来说是一种新的探索和挑战。

通过研究后现代主义建筑在中国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当代中国建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为中国建筑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和灵感。

2. 正文2.1 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特点后现代主义建筑是20世纪后半叶兴起的一种建筑风格,其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融合性:后现代主义建筑拒绝陈规旧习,试图将不同的建筑风格、元素和技术融合在一起,创造出独特的、多样化的建筑形式。

2. 多样性:后现代主义建筑强调建筑物的多样性和个性化,不拘泥于传统的规范和限制,同时也不追求统一的风格,每座建筑都具有其独特的特点。

3. 异国风情:后现代主义建筑通常具有异国情调,充满了奇幻和异域色彩,展现出一种独特的魅力和吸引力。

4. 抽象化:后现代主义建筑追求抽象化和夸张化的形式,强调建筑的视觉效果和表现力,常常使用大胆的线条和几何形状。

5. 技术化:后现代主义建筑借助现代的建筑技术和材料,尝试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建筑形式和结构,展示出对技术的创新与探索。

后现代主义建筑具有开放性、多元性和创新性的特点,突破了传统建筑的限制,为建筑界带来了新的思维和创意。

15-后现代主义建筑

15-后现代主义建筑

15-后现代主义建筑后现代主义建筑√后现代主义(后现代古典主义、后现代形式主义)①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由部分建筑师和理论家以一系列批判现代建筑派的理论与实践,从而推动形成的建筑思潮。

②提倡文脉主义、隐喻主义、装饰主义的基本思想和“双重译码”的标识特征;③试图创立以非理性的不和谐、不完整、不统一为美的后现代主义建筑美学。

代表作品:文丘里母亲住宅、费城老年人公寓后现代主义建筑作为当时西方建筑师探索信息社会建筑发展方向的一种潮流,它既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又有一定的局限性。

√建筑流派:1)隐喻主义:①针对后现代主义派别中出现的反传统、与环境没有对话、建筑语言贫乏等现象而提出的,是后现代主义的三大建筑流派之一。

②主张通过运用建筑语言、建筑形象,将建筑拟人化、拟物化,使之产生特有的组合气氛,唤起人们对不同建筑及其片段的种种观感,产生比喻效果。

③它可以丰富建筑,使其易于亲近和熟悉,使其具有更深远的意义。

隐喻主义不拘泥于后现代主义,将后现代主义向前推进了一步。

代表人物:詹姆斯·斯特林、矶崎新代表作品:斯图加特美术馆、日本筑波中心2)文脉主义:①后现代主义建筑师,重新关注历史文脉对建筑设计的影响,在设计中引入了许多古典建筑元素,试图以新的方式使用历史元素。

无论是邻里空间,还是建筑风格,都试图建立与城市历史的关联性。

②建筑形式看上去古典,但每一个片段常被鲜亮的色彩和夸张的形式等非常规的要素所削弱,将传统元素从“原本文脉关系中撕拉出来”,再以既冲突又和谐的方式组合。

历史元素也因此转入了一种新创造的文脉关系之中。

③认为历史建筑的形式原理和方法事实在产生现代建筑作品的整体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实践中表现出强烈的手法主义倾向。

3)装饰主义:①后现代主义建筑师在建筑创作中十分喜爱在建筑立面上附加各种装饰,所谓的装饰主义,正是后现代主义建筑的重要特征之一。

②后现代主义建筑师并不在意装饰本身与建筑的功能结合,而是注重装饰的构图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以这样的视角来看母亲之家的 立面,建筑师运用了多个重复 的方形,同时运用一道圆弧打 破了重复,圆弧作为独特体放 在立面上,就像把一块区域割 破了,因而重复和独特间的差 别也就更加强烈。
• 同时,方形的窗也不是一味的 重复,它们也通过不同的组合 方式形成了独特。
立面分析:平衡和对称
• 文丘里在建筑立面上运用了古典 对称的山墙,加上这样的尺度和 比例的庄重,严肃的形象远非这 一小体量的住宅所担当得起的。 它使人联想到古希腊或是古罗马 的神庙。这正如他所主张的“建 筑师应当使保持传统的专家”。
• 在主层与二层的连接处理 精巧有趣。
剖面分析
• 从剖面可以看出文丘里在建筑中尽量使 用较多的元素,通过对其的组合,形成 了丰富的室内空间。
剖面分析
• 通过两侧落地窗 和高窗采光,使 室内光线充分而 又柔和。
建筑综述:多与少
• 现代建筑运动提倡 简洁与纯净,密斯 的名言“少既是多” 被奉为经典。
平面分析:布局体现
▪ 复杂性的体现:用各个“混杂”的不规则的空间代替“纯净”
的四方的盒子,据说,这才真正反映了家庭生活的琐碎和杂乱。烟囱一 处是其复杂性的最好体现,在这里,烟囱与楼梯争夺着空间的中心控制 权,互不相让的结果是两者纠缠在一起,向上延伸并刺穿了整个空间。
▪矛盾性的体现:
空间狭小与功能需求的矛 盾使得各空间有挤在一块 的感觉,也可以说这是通 过非传统的的方法组合传 统的部件的手法所刻意创 造的。
代表人物
Bobert Venturi(罗伯特·文丘里) 设计特点:
Less is abore
不反对现代主义的核心内容 包含大量单调的古典主义的形式特征 简单明确的功能实用主义
代表作:
母亲住宅 《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
后现代主义的后盾
现代主义设计的弊病: a、采用统一方法去解决不同问题,以简单的中性去解决复杂的设计要求忽 视了个人要求及审美价值 b、过分强调专家能力,认为专家能解决所有问题,在之新技术新结构面前 牵强附会 c、对国际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厌恶 d、经济的迅猛发展
• 现代建筑师重视材 料,结构和技术。 在建筑中大量运用 新技术和新材料。 特别是运用钢和玻 璃。
建筑综述:多与少
• 现代建筑运动是对 古典建筑的净化, 应该说是具有进步 意义的。但如以前 的被完全净化了, 情况就会相反。
• 用贝聿铭设计的波 士顿汉考克大厦来 说明这一点。
建筑综述:多与少
• 随着时间的发展,有人渐 渐意识到了这一点。文丘 里就提出了“少就是厌烦” 的感叹。文丘里还把矛头 直指密斯,提出:“少就 是少,多才是多。”
少与多的辩论 内容与形式的较量 装饰是不是罪恶?
Robert Venturi 简介
Robert Venturi 1925~
• 1925年6月25日生于费城,就学于普林 斯顿大学建筑学院。
• 1950年获硕士学位。 • 1954-1956年在罗马的美国艺术学院学
习,后曾在O.斯托诺洛夫、E.沙里宁、 L.卡恩等人的事务所任职。
平面分析:布局体现
母亲之家是文丘里关于 “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 性”的一个试验品。这 种原则使建筑空间得以 丰富,恰当地反映了现 代人生活的繁复多样,于 是时代的建筑体现了时 代文化的徵志。文丘里 称它“古典而不纯,又 有相反的一面,有手法 主义的传统。”
平面分析:交通流线到使用空间
• 总的来说,文丘里将流线 中的门做得较为含蓄而不 突出,从而使交通流线简 洁而流畅。
平面分析:功能分析
首层包括主卧、客卧、 起居室、用餐台与厨房。
上层是文 尽管整个建筑空间狭小,但是各 功能空间的大小与形状相对合理 基本满足其功能上的要求。
卧室与起居室能占据较好的朝向 也相对使得门较集中的放置在一起
母亲之家的功能分区明确,但是 单一。空间分割与组合明晰,是 对传统建筑设计的一种继承。
➢ 文丘里是奠定建筑设计上的后现代主 义基础的第一人。他提出“少就是乏 味”的原则,向“少就是多”的现代 主义提出了挑战。文丘里并不反对现 代主义的核心内容,他的努力是在于 改变现代主义单调的形式特点。他的 设计包含了大量清晰的古典主义建筑 特征,比如拱券,三角门楣等,但是 从总体处理来看,他的设计依然是功 能性的,实用主义的,简单而明确的。
代表人物
Michael Graes(迈克尔.格雷夫斯)
以一种色彩斑驳、构图稚拙的建筑绘画,而不是以其建筑设计作品在公众 中获得了最初的声誉。建筑创作是他的绘画作品的继续与发展,充满着色块的 堆砌,犹如大笔涂抹的舞台布景。
戏谑的后现代
后现代的建筑设计永远太像一种为童话剧搭设的舞台布景。惨绿少年为了抗议现存体 系的压抑,反叛起来总带着几分作秀的味道。正是“镜头感”毁了这反叛的前程。等 这股青春期的狂热过去,自己对当时的戏剧性都不敢回想。 引用存在的建筑片段;2图象类推;3换喻;4产生同源现象
建筑概况
建筑概况
建筑环境
✓母亲之家位于美国费城富裕郊区的一 处宁静小路旁,安置在离开马路的一块 平伸草地上。
总平面图
立面分析:几何构图
立面分析:正面山墙
立面分析:单元到整体
✓ 在这一建筑中,各单元以 连接的方式集合在一起。 这时,所有单元都是显明 可见的,可以被完整地感 觉到,并且相互之间是通 过面对面,边对边的接触 集合起来。
立面分析:平衡和对称
• 在其背立面,venturi 以后门与烟囱的组合运 用达到了同样不相对称 却十分和谐的效果。
平面分析:从立面到平面
✓ 这座建筑立面与平面的关系属于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平面与立面基本形 在水平与垂直的方向上具有相同的尺度,而立面的基本形和平面的一部 分是重合的。同样的,平面也延续着在正立面显示过的变形对称与开闭 矛盾手法,。但相比之下,采用矩形为基本形的平面更具有包容性,这 也是由功能所决定的。
✓ 通过有序组合的方式,整 体具有比所有单元集合在 一起要更大更丰富。这可 以解释为整体大于局部之 和。文丘里正是如此,立 面起了类似模盘的作用, 它把所有的单元装在里面, 联系起来,因而产生了更 丰富的内涵。
立面分析:重复到独特
• 重复和独特是相联系的——多 次出现的和单独出现的两种组 成体组织成一个统一的建筑形 体。
后现代主义的思想背景
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源于工业文明、对工业文明的负面效应的思考与回答,是对现代化 过程中出现的剥夺人的主体性、感觉丰富性的死板僵化、机械划一的整体性、中心、 同一性等的批判与解构,也是对西方传统哲学的本质主义、基础主义、“形而上学的 立场”、“逻各斯中心主义”等的批判与解构;
从实质上说,后现代主义是对西方传统哲学和西方现代社会的纠正与反叛,是一种在 批判与反叛中又未免会走向另一极端——怀疑主义和虚无主义——的“过正”的 “矫枉”。
从国际主义衍生出的粗野主义、典雅主义、有机功能主义三种风格,与密斯少就是多的 国际主义风格一起,基本确定了城市风貌。
现代主义国际主义的死亡
山崎实
否定装饰、功能主义特征、朴实无华、 预制构件,以简单的材料,混凝土和 钢材为中心,具有冷漠到极点的形式 特点,建筑群落工整有致,毫无情感 类似监狱
现代主义国际主义的消亡,后现代主 义的诞生转折
立面分析:平衡和对称
• 然而,文丘里并非一味的返古 复旧,母亲之家仍是现代的。 这一点很明显:烟囱偏向一边, 而非正中。在对称轴线上又有 一条圆弧,却又断掉。同样在 轴线上还有一道深深的裂隙。 还有门洞,一半是斜的,而且 门偏向一边。左右的窗户虽单 体相同,却通过不同的组合形 成不同的整体。总的来看,在 细部上虽不对称,却也平衡。
➢ 罗伯特.文丘里的代表作品有费城母亲之家、费 城富兰克林故居、伦敦国家美术馆、俄亥俄州奥柏 林大学的艾伦美术馆、新泽西州大西洋城马尔巴罗. 布朗赫姆旅馆的改建等。
建筑概况
母亲之家(Vanna Venturi House) 位于美国费城栗树山,建于1962 年。 是文丘里为母亲设计的一所住宅。 它的出现改变了人们对于建筑的 理解方式,它体现了文丘里所提 出的“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以及“以非传统手法对待传统 “的主张。因而它也成为了后现 代建筑的宣言。1989年,美国建 筑师学会因为这个住宅,授予文 丘里25年成就奖。
风格形成
阿尔瓦·阿尔托的影响
在所有作品中,阿尔瓦·阿尔托的作品对我的启示最大。它最具动感、最有联
系性,是学习艺术和技术最丰富的来源
——文丘里
讽刺与喜剧的完美融合 简单几何图形的装饰 扩大传统的半圆形窗 和谐的与基地环境交融 建筑的复杂性与对立性
设计特点
它是一个片段、一种装饰、一个象征,也是“通过非传统的方 式组合传统部件”
后现代主义建筑
后现代主义建筑
它是一个片段、一种装饰、一个象征,也是“通 过非传统的方式组合传统部件”的例子
以古典建筑的隐喻去替代那种没头没脑的玻璃盒 子”。
选题原因
了解那一时期社会文化思想对建筑设计的冲击 探寻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差异 深入了解后现代主义设计手法及特征 想更详细的了解一点那个时期建筑的发展
现代主义国际主义风格的衰退 后现代主义风格的兴起
演进和发展:现代主义建筑(20年代——70年代)
国际主义风格和其他相关风格(50年代—— 70年代) 后现代主义、高技风格(70年代——80年代)
结构主义和其他现代主义之后风格(70年代——迄今)
50——70年代,在战前德国发展起来的现代主义设计风格基础上发展的国际主义风格,成为西 方国家设计的主要风格。改变了世界建筑的基本形式,也改变了城市面貌。
• 1957-1965年在宾西法尼亚大学建筑系 任教。
• 1958年起在费城开设共同事务所。 • 1964年和洛奇一起开办事务所。 • 1965年曾代表美国国务院赴苏联讲学。
1966年任罗马美国艺术学院住宅建筑师 及该学院理事(1966-197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