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后现代主义建筑分析
后现代主义建筑

就像这个中心本身可以被视为对于周围“非城市”环境的一种 诙谐的注解一样,在这个广场的设计中建筑师也运用了大量的 参照与对比。下沉式的广场有着与由米开朗基罗设计的罗马坎 皮多利奥广场一样的形式与尺度,只是坎皮多利奥广场是在高 地上,而筑波广场是下沉的。
罗马的坎皮多利奥广场 广场设计的构图中心-跨在马背上的罗马皇帝 奥里留斯铜像
坐落在纽约市曼哈顿区繁华 的麦迪逊大道。约翰逊把这 座高层大楼的外表做成石头 建筑的模样。楼的底部有高 大的贴石柱廊;正中一个圆 拱门高33米;楼的顶部做成 有圆形凹口的山墙 ,有人形 容这个屋顶从远处看去象是 老式木座钟。约翰逊解释他 是有意继承十九世纪末和二 十世纪初,纽约老式摩天楼 的样式。
引用了西 方历史和 现实的建 筑语言,却 表达了日 本的空间 意象
这个城市空间由三个要素组成:一块高起的平台,由白色面砖方 格中填充的红色陶石块铺成;一片下沉的椭圆形区域,以及一个 很富戏剧性的过渡区域,由在这两个层次之间的台阶、坡道和喷 泉组成。
在筑波中心中有米开朗琪罗的罗马卡比广场,柏拉蒂奥的构图 母题,查尔斯.摩尔在新奥尔良意大利广场采用的手法,汉斯.霍 莱因在维也纳旅行社用过的金属树形雕塑,图形与背景反转动 稀烂破风,好莱坞性感明星玛丽莲.梦露的“梦露曲线”……但 这一切绝非生硬拼在一起,而是“把历史性,文脉在一瞬间的 闪烁中燃烧起来,包含着焰火富、色彩的丰富以及历 史风格的折衷表现,综 合了画家和建筑师的双 重技艺。 这个方形大楼表面具有 简单而色彩丰富的不同 材料装饰。从结构整体 来看,这个建筑依然是 现代主义的,但是,由 于采用了大量的装饰细 节,它又具有非常浓厚 的装饰性,完全与现代 主义、国际主义的冷漠、 非人格化风格不同。
斯图加特新美术馆采用横躺的日 字形平面布局中央是圆形空间没 有顶,人走进那个地方,在石块围 成的桶形空间中,会联想起古罗 马的斗兽场.展室部分有一条屋 檐做成简单的凹形,散发出古埃 及神庙的信息
后现代主义建筑-Yeva详解

文丘里批评现代主义建筑师热衷于革新而忘了自己应是“保持传统 的专家”。文丘里提出的保持传统的做法是
。他主张汲取民间建筑的手法,特别赞赏美国商业街道上自发 形成的建筑环境。文丘里概括说:
。实际上,这就是后现代主义 建筑师的基本创作方法。
文丘里
罗伯特·文丘里于1925年出生于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费城,是世界
美国电话电报大楼
建筑师为约翰逊,该建筑 坐落在纽约市曼哈顿区繁华的 麦迪逊大道。约翰逊把这座高 层大楼的外表做成石头建筑的 模样。楼的底部有高大的贴石 柱廊;正中一个圆拱门高33米 ;楼的顶部做成有圆形凹口的 山墙 ,有人形容这个屋顶从远 处看去象是老式木座钟。约翰 逊解释他是有意继承十九世纪 末和二十世纪初,纽约老式摩 天楼的样式。
‘
’的桂冠。
Ca s e
案 例
01 美国俄亥俄州奥柏林学院爱伦美术馆扩建部分
02
美国波特兰市政大楼
03
美国电话电报大楼
美国俄亥俄州奥柏林学院爱伦美术馆扩建部分
1976年,在美国俄亥俄州 建成的奥柏林学院爱伦美术馆 扩建部分与旧馆相连,墙面的 颜色、图案与原有建筑有所呼 应。在一处转角上,孤立地安 置着一根木制的、变了形的爱 奥尼式柱子,短粗矮胖,滑稽 可笑,得到一个绰号叫“米老 鼠爱奥尼”。这一处理体现着 文丘里提倡的手法:它是一个 片段、一种装饰、一个象征, 也是“通过非传统的方式组合 传统部件”的例子。
美国波特兰市政大楼
是美国第一座后现代主义 的大型官方建筑。楼高15层, 呈方块体形。外部有大面积的 抹灰墙面,开着许多小方窗。 每个立面都有一些古怪的装饰 物,排列整齐的小方窗之间又 夹着异形的大玻璃墙面。屋顶 上还有一些比例很不协调的小 房子,有人赞美它是“以古典建 筑的隐喻去替代那种没头没脑 的玻璃盒子”。
后现代主义建筑解析

后现代主义建筑解析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美国和西欧出现的反对或修正现代主义建筑的思潮。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现代主义建筑成为世界许多地区占主导地位的建筑潮流。
但是在现代主义建筑阵营内部很快就出现了分歧,一些人对现代主义的建筑观点和风格提出怀疑和批评。
1966年,美国建筑师文丘里在《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一书中,提出了一套与现代主义建筑针锋相对的建筑理论和主张,在建筑界特别是年轻的建筑师和建筑系学生中,引起了震动和响应。
到二十世纪70年代,建筑界中反对和背离现代主义的倾向更加强烈。
对于这种倾向,曾经有过不同的称呼,如“反现代主义”、“现代主义之后”和“后现代主义”,以后者用得较广。
对于什么是后现代主义,什么是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特征,人们并无一致的理解。
美国建筑师斯特恩提出后现代主义建筑有三个特征:采用装饰;具有象征性或隐喻性;与现有环境融合。
现在,一般认为真正给后现代主义提出比较完整指导思想的还是文丘里,虽然他本人不愿被人看作后现代主义者,但他的言论在启发和推动后现代主义运动方面,有极重要的作用。
文丘里批评现代主义建筑师热衷于革新而忘了自己应是“保持传统的专家”。
文丘里提出的保持传统的做法是“利用传统部件和适当引进新的部件组成独特的总体”,“通过非传统的方法组合传统部件”。
他主张汲取民间建筑的手法,特别赞赏美国商业街道上自发形成的建筑环境。
文丘里概括说:“对艺术家来说,创新可能就意味着从旧的现存的东西中挑挑拣拣”。
实际上,这就是后现代主义建筑师的基本创作方法。
西方建筑杂志在二十世纪70年代大肆宣传后现代主义的建筑作品,但实际直到80年代中期,堪称有代表性的后现代主义建筑,无论在西欧还是在美国仍然为数寥寥。
比较典型的有美国奥柏林学院爱伦美术馆扩建部分、美国波特兰市政大楼、美国电话电报大楼、美国费城老年公寓等。
1976年,在美国俄亥俄州建成的奥柏林学院爱伦美术馆扩建部分与旧馆相连,墙面的颜色、图案与原有建筑有所呼应。
以后现代主义看建筑的特色和应用

以后现代主义看建筑的特色和应用后现代的到来使得艺术形成了一种具有质疑性和边缘化的批判性风格,这种风格也直接影响了现代建筑的风格。
现代建筑风格过多的强调形式,色彩和装饰,导致了建筑设计出现低俗化和单调化,缺乏艺术品位。
后现代主义角度分析的建筑出经典的艺术品质,将深层次的后现代主义隐含在建筑中,提升建筑的艺术空间,为人们提供更具备鉴赏价值的建筑作品。
本文以后现代主义为视角来具体分析其在建筑中的应用特色,通过批判性的视角观察目前后现代主义的建筑风格,并结合我国目前建筑业的设计现状来探讨后现代主义艺术风格在现实建筑设计中的运用,通过系统性的探究来为今后的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标签: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特色;应用1、引言后現代主义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是对人类精神追求分析获得的思想意境,它衍生于现代主义,但是对现代主义进行了批判和反思,从而形成典型的艺术风格[1]。
建筑设计在现代生活中呈现复杂化和多层次化,但人们对建筑艺术的追求促使现代建筑不能满足要求,并且现代建筑中过分的注重形式,缺乏内涵性的文化说明,导致现代建筑缺乏艺术追求[2]。
以后现代主义进行分析建筑设计是从人类精神本源出发,从构造艺术价值的角度着手,向人们展示新鲜和充满变换的艺术风格[3-4]。
通过对后现代主义的分析来看目前建筑设计中的特征,并通过目前建筑设计的现状来分析后现代主义对目前艺术建筑风格的影响,从而不断地指导我国的建筑设计。
2、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特色分析后现代主义建筑在实际应用中具备典型的特色,这也是后现代主义在建筑设计中的外在表现,给予人充分的艺术美,让人们在建筑面前展开独特的想象,具体的特色包括:2.1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形式特征后现代主义建筑在建筑方法中没有特殊之处,而是通过简单和通俗的建筑方法展现出丰富的精神追求。
后现代主义建筑形成了典型的艺术风格,在使用素材和元素中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为了表达艺术内在精神敢于任意使用各种流派。
后现代主义建筑特点与代表

二.后现代主义建筑特点与代表一..简介二.时代背景探究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些西方学者提出了"后现代"或"后工业社会"的概念。
这个概念明确地表达了与"现代"告别的意愿。
从语言的角度说,当一个时代仍然是以它之前的时代来定义时,就说明了它自身特征的不明朗和对前一时代的依赖。
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把这种若即若离的感觉表达得相当细致。
他说:"对于我们生活于其中的西方社会来说,我们的感觉过去是、现在仍然是:它处于一种巨大的历史变革之中,旧的社会关系(由财产决定的)、现有的权力的结构(集中于少数权贵集团)、以及资产阶级的文化(其基础是克制和延迟满足的思想)都正在迅速消蚀。
动荡的根源来自科学和技术方面,也还有文化方面。
......这种新的社会形式究竟会象个什么样子,现在还不完全清楚。
......‘后'这个缀语,是要说生活于间隙时期的感觉。
"他还说:"后现代时期或者后现代社会不是一个定义,而只是一个问题。
着眼于经济与社会发展方式,丹尼尔·贝尔描述了"后工业社会"与"工业社会"或"现代社会"不同的五个方面:"⒈经济方面:从产品生产经济转变为服务性经济;⒉职业分布:专业与技术人员阶级处于主导地位;⒊中轴原理:理论知识处于中心地位,它是社会革新与制定政策的源泉;⒋未来的方向:控制技术发展,对技术进行鉴定;⒌制定决策:创造新的‘智能技术'。
"在对人口密度和环境状况比较敏感的西方城市,50年代起出现了"郊区化"的运动,人口开始向外流动。
其结果是造成了内城衰退或叫"城市中心渗漏"现象。
市中心仅仅是工作地点,超过当地居住人口十数倍的上班族白天驾车进城,造成停车和交通疏导的严重问题;夜里返回郊区,将市中心留给犯罪分子横行,使治安状况严重恶化。
《后现代主义建筑》课件

象征主义与装饰主义
后现代主义建筑通过象征主 义和装饰主义元素,强调建 筑的表达力和艺术性。
多元文化与混合风格
后现代主义建筑融合了不同 地区和文化的建筑元素,形 成独特的混合风格。
代表建筑作品
高迪的建筑作品
安东尼·高迪的建筑作品是后现代 主义建筑的典代表,如圣家堂 和巴特罗之家。
弗兰克·盖里的建筑作品
后现代主义建筑的评价
后现代主义建筑备受争议,有人认为其过于庸俗和不切实际,而另一些人则赞赏其创意和艺 术性。
结语
后现代主义建筑秉承着创新和突破的理念,未来的发展趋势可能会更加多元 化和个性化,我们可以期待更多惊艳的作品出现。
弗兰克·盖里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 而闻名,如迪士尼音乐大厅和古 根海姆博物馆(西班牙)。
齐哈·哈迪德的建筑作品
齐哈·哈迪德是著名的女性建筑师, 她的作品包括广州歌剧院和意大 利马克斯·伟尔斯科办公楼。
影响与评价
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突破性和创新性对现代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建筑界的发展。
《后现代主义建筑》PPT 课件
后现代主义建筑为一种前卫而引人注目的风格,追求创意和独特性。本课件 将介绍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定义、特征、代表作品以及其影响与评价。
简介
后现代主义建筑是一种突破现代主义建筑的新兴风格,注重创新与独特性。 它强调色彩、装饰以及形态的丰富多样性。
特征
软线条与曲线造型
后现代主义建筑常使用曲线 造型和柔和的线条,与传统 直角和直线造型形成对比。
后现代建筑风格的颠覆与创新

标题:后现代建筑风格的颠覆与创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后现代建筑风格应运而生,以其独特的颠覆与创新,给现代建筑领域带来了全新的视觉冲击和审美体验。
后现代建筑风格颠覆了传统建筑理念。
在传统建筑中,建筑的形状、材料、色彩、装饰等方面都有着严格的规范和要求。
然而,后现代建筑风格打破了这种固有模式,倡导建筑的多元化、自由化,更加强调建筑的个性和独特性。
设计师们通过打破传统的建筑美学规范,利用新材料和新工艺,创造出了充满活力和创新性的建筑形式。
此外,后现代建筑风格还强调建筑的生态性和可持续性。
在建筑设计中,设计师们更加注重建筑的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采用绿色建筑材料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实现建筑的生态化和可持续发展。
这种设计理念不仅符合现代社会的环保理念,也符合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在创新方面,后现代建筑风格注重建筑与周围环境的融合。
设计师们不再将建筑视为独立的个体,而是将其视为环境中的一部分,注重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和融合。
他们通过巧妙的设计手法,将建筑与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等元素融为一体,创造出具有独特魅力的建筑空间。
同时,后现代建筑风格还注重建筑的智能化和人性化。
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化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建筑领域。
后现代建筑风格将智能化技术融入建筑设计之中,使建筑更加便捷、舒适和安全。
此外,人性化设计也是后现代建筑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师们注重考虑人们的心理需求和行为习惯,创造出更加人性化、舒适化的建筑空间。
在具体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后现代建筑风格的颠覆与创新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例如,某城市的音乐厅设计,采用了一种极具创意的曲线造型,打破了传统音乐厅的矩形设计模式,给人以全新的视觉感受。
同时,该音乐厅采用了绿色建筑材料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实现了建筑的生态化和可持续发展。
又如某城市的文化中心设计,将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创造出具有独特魅力的建筑空间。
总之,后现代建筑风格的颠覆与创新为现代建筑领域带来了全新的视觉冲击和审美体验。
后现代主义建筑案例研究

后现代主义建筑案例研究后现代主义建筑作为现代主义之后的一个重要流派,对建筑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强调历史、文化、地域特色和创新,为建筑设计带来了新的思考和方向。
本文将通过具体案例,对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特点进行深入探讨。
一、历史元素的引用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引用历史元素。
设计师通过运用历史符号、装饰和建筑元素,将现代建筑与传统相结合,创造出独特的建筑形象。
例如,西班牙巴塞罗那的米罗艺术馆,其设计灵感来源于加泰罗尼亚的历史和文化,通过引用传统的建筑元素,如尖拱、石墙等,与现代设计手法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
二、当地特色的融入后现代主义建筑注重当地特色的融入,强调建筑与当地文化的结合。
设计师通过对当地环境、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将当地的特色元素融入到建筑设计中,使得建筑成为地方文化的代表。
例如,印度新德里的巴哈伊寺,其设计灵感来源于印度文化,运用当地传统建筑材料和装饰手法,展现出印度文化的独特魅力。
三、创新和独特的设计后现代主义建筑追求创新和独特的设计,反对现代主义的单调和乏味。
设计师通过运用新的设计手法和材料,创造出独特的建筑形式和空间。
例如,西班牙毕尔巴鄂的古根海姆博物馆,其设计灵感来源于轮船和贝壳,通过独特的曲线形态和材料运用,展现出极具创意的建筑形象。
四、功能性考虑尽管后现代主义建筑强调形式和设计的独特性,但仍然注重建筑的功能性。
设计师在追求形式创新的同时,充分考虑建筑的功能需求和使用场景,确保建筑的实用性和舒适性。
例如,法国巴黎的蓬皮杜艺术中心,其设计充分考虑了内部功能的需求,将各种功能设施以创新的方式组织在一起,既满足了功能需求又具有独特的形式。
五、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存后现代主义建筑强调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存,关注建筑与环境的互动关系。
设计师通过合理利用地形、保护生态环境等方式,使建筑与环境相互融合、共生共存。
例如,德国慕尼黑的奥林匹克体育场,其设计充分利用地形,将场馆融入自然环境中,同时采用绿色建筑材料和节能技术,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主义国际主义的死亡
• 山崎实
否定装饰、功能主义特征、朴实无华、 预制构件,以简单的材料,混凝土和 钢材为中心,具有冷漠到极点的形式 特点,建筑群落工整有致,毫无情感 类似监狱
现代主义国际主义的消亡,后现代主 义的诞生转折
代表人物
• Bobert Venturi(罗伯特·文丘里) • 设计特点:
• 建筑剖面分析 • 建筑综述
少与多的辩论 内容与形式的较量 装饰是不是罪恶?
Robert Venturi 简介
Robert Venturi 1925~
• 1925年6月25日生于费城,就学于普林 斯顿大学建筑学院。
• 1950年获硕士学位。
• 1954-1956年在罗马的美国艺术学院学 习,后曾在O.斯托诺洛夫、E.沙里宁、 L.卡恩等人的事务所任职。
后现代主义建筑
后现代主义建筑
•
它是一个片段、一种装饰、一个象征,也是
“通过非传统的方式组合传统部件”的例子
•
以古典建筑的隐喻去替代那种没头没脑的玻璃
盒子”。
选题原因
• 了解那一时期社会文化思想对建筑设计的冲击 • 探寻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差异 • 深入了解后现代主义设计手法及特征 • 想更详细的了解一点那个时期建筑的发展
• 1957-1965年在宾西法尼亚大学建筑系 任教。
• 1958年起在费城开设共同事务所。
• 1964年和洛奇一起开办事务所。
• 1965年曾代表美国国务院赴苏联讲学。 1966年任罗马美国艺术学院住宅建筑师 及该学院理事(1966-1971)。
• 1977年任普林斯顿大学建筑与城市设计 学院顾问。
风格形成
• 阿尔瓦·阿尔托的影响
在所有作品中,阿尔瓦·阿尔托的作品对我的启示最大。它最具动感、最有联
系性,是学习艺术和技术最丰富的来源
——文丘里
讽刺与喜剧的完美融合 简单几何图形的装饰 扩大传统的半圆形窗 和谐的与基地环境交融 建筑的复杂性与对立性
设计特点
• 它是一个片段、一种装饰、一个象征,也是“通过非传统的 方式组合传统部件”
代表人物
• Michael Graes(迈克尔.格雷夫斯)
• 以一种色彩斑驳、构图稚拙的建筑绘画,而不是以其建筑设计作品在 公众中获得了最初的声誉。建筑创作是他的绘画作品的继续与发展,充满 着色块的堆砌,犹如大笔涂抹的舞台布景。
戏谑的后现代
• 后现代的建筑设计永远太像一种为童话剧搭设的舞台布景。惨绿少年为了抗议现 存体系的压抑,反叛起来总带着几分作秀的味道。正是“镜头感”毁了这反叛的 前程。等这股青春期的狂热过去,自己对当时的戏剧性都不敢回想。
Less is abore
不反对现代主义的核心内容 包含大量单调的古典主义的形式特征 简单明确的功能实用主义
• 代表作:
• 母亲住宅 • 《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
后现代主义的后盾
• 现代主义设计的弊病: a、采用统一方法去解决不同问题,以简单的中性去解决复杂的设计要求忽 视了个人要求及审美价值 b、过分强调专家能力,认为专家能解决所有问题,在之新技术新结构面前 牵强附会 c、对国际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厌恶 d、经济的迅猛发展
• 引用存在的建筑片段出来的私人住家
• 牛奶场,当然生来就是笨笨的模样儿,横平竖直,高墙大房的,和格雷夫斯擅用 的稚拙体恰好是一路,更像童话里森林小屋的比例被傻傻地放大了。
• 室内设计的积木之功。童话般的四柱大公主床
后现代主义设计特点
• 采用装饰 • 具有象征性或隐喻性 • 与现有环境融合 • 历史的重现
后现代主义精品建筑
——母亲住宅
Vanna Venturi House By Robert Venturi
目录
• Robert Venturi简介 • 建筑概况 • 建筑环境 • 建筑立面分析
立面构成 正面山墙 单元到整体 重复与独特 均衡和对称
• 建筑平面分析
从立面到平面 功能分析 布局技巧 交通流线和使用空间
Robert Venturi 简介
➢文丘里非常注重理论研究,他是后现代主 义设 计家中比较重要的理论家之一。1966年出版《建筑 中的复杂性与矛盾性》,1972年发表《向拉斯维加 斯学习》,提出了自己的后现代主义原则。他认为 设计家不应忽视漠视当代社会中各种各样的文化特 征,而应该充分吸收当前的各种文化现象和特点到 自己的设计中去。
后现代主义的思想背景
• 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源于工业文明、对工业文明的负面效应的思考与回答,是对现 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剥夺人的主体性、感觉丰富性的死板僵化、机械划一的整体性、 中心、同一性等的批判与解构,也是对西方传统哲学的本质主义、基础主义、 “形而上学的立场”、“逻各斯中心主义”等的批判与解构;
• 从实质上说,后现代主义是对西方传统哲学和西方现代社会的纠正与反叛,是一 种在批判与反叛中又未免会走向另一极端——怀疑主义和虚无主义——的“过正” 的“矫枉”。
➢ 罗伯特.文丘里的代表作品有费城母亲之家、费 城富兰克林故居、伦敦国家美术馆、俄亥俄州奥柏 林大学的艾伦美术馆、新泽西州大西洋城马尔巴罗. 布朗赫姆旅馆的改建等。
➢ 文丘里是奠定建筑设计上的后现代主 义基础的第一人。他提出“少就是乏 味”的原则,向“少就是多”的现代 主义提出了挑战。文丘里并不反对现 代主义的核心内容,他的努力是在于 改变现代主义单调的形式特点。他的 设计包含了大量清晰的古典主义建筑 特征,比如拱券,三角门楣等,但是 从总体处理来看,他的设计依然是功 能性的,实用主义的,简单而明确的。
现代主义国际主义风格的衰退 后现代主义风格的兴起
• 演进和发展:现代主义建筑(20年代——70年代)
国际主义风格和其他相关风格(50年代—— 70年代) 后现代主义、高技风格(70年代——80年代)
结构主义和其他现代主义之后风格(70年代——迄今)
50——70年代,在战前德国发展起来的现代主义设计风格基础上发展的国际主义风格,成为西 方国家设计的主要风格。改变了世界建筑的基本形式,也改变了城市面貌。 从国际主义衍生出的粗野主义、典雅主义、有机功能主义三种风格,与密斯少就是多的 国际主义风格一起,基本确定了城市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