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后现代主义建筑

合集下载

外国建筑史---第十五讲 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外国建筑史---第十五讲 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代表人物和作品
文丘里:费城栗子山的母亲住宅(1962年) 约翰逊:纽约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大楼(1978~1984年) 格雷夫斯:美国波特兰市政大楼(1982年) 摩尔:美国新奥良市意大利广场(1976-79年) 斯特林:德国斯图加特市新美术馆(1983年),系旧馆的扩建工程,平面布局复杂 。建筑处理把现代主义、古典主义、高技派以及古埃及、古罗马的建筑片断掺杂在一 起,兼容并蓄,体现出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
新旧馆连接体
雕塑台 圆庭
展厅 室内剧场

詹姆斯·斯特林
1982,德国斯图加特市新美术馆
形式上,吸收了众多古典建筑元素; 平面布局上,又明显的轴线关系,最突出的 式围绕中心有一个圆形的庭院; 城市设计角度看,美术馆既延续历史纪念性, 又创造了开放的城市公共空间。
拼贴了 古典风格 现代高层建筑 巴洛克风格 现代商业化流行风格 后现代主义规模最大,最负盛名的代 表作。
查尔斯·摩尔 Charles Moore
美国新奥良市意大利广场(1976-79年)
查尔斯·摩尔 Charles Moore
美国新奥良市意大利广场(1976-79 年) 广场上采用了与罗马柱式相似的拱 券柱廊,表明意大利文化的延续。 柱子采用不同材料的变形处理,具 有强烈的象征性。
文丘里
费城老年公寓
文丘里
文丘里
文丘里
格雷夫斯
格雷夫斯
美国波特兰市政大楼,1980-82
格雷夫斯
美国波特兰市政大楼,1980-82
15层的立方体形大楼,墙面处理 具有浓厚的装饰性,色彩丰富:奶黄 色墙面,不同色调的深色“壁柱”、“楔 石”、“拱心石”和基座,等等,体现出 以非传统的方式利用传统的手法。
艺术特色:后现代主义建筑在大型建 筑创作中的一个里程碑。既有别于冰 冷冷的火柴盒式建筑,也有别于法国 凡尔赛那样繁琐的古典主义,使用独 特的外观和现代主义图式。

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的发展历程

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的发展历程

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的发展历程说到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你脑袋里第一反应是什么?哦,别急,我知道你可能会想:“那不就是看起来怪怪的、乱七八糟的建筑吗?”说到后现代主义,很多人第一时间就联想到那些造型奇特、色彩鲜艳的建筑,看着让人摸不着头脑。

这些“怪异”的建筑背后,有着一段非常有意思的发展历程。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后现代建筑,顺便解解你心头的疑惑。

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那时候,世界的经济和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你可以想象一下,那时的世界就像一个正在快速转型的巨型旋转木马上,人们的思想、艺术和文化都在快速碰撞。

那些传统的、严肃的现代建筑风格,看起来越来越不合时宜了。

于是,人们开始在建筑设计中加入更多的自由和个性。

你看,现代主义的建筑本来就很直线、很冷漠,但后现代主义建筑可不这么干,它们想要更多的“调皮”一点,敢于挑战传统、搞点“另类”的创新。

一开始,后现代建筑的代表人物像是美国的罗伯特·文丘里和意大利的安东尼奥·斯特朗博。

他们的设计理念和现代主义建筑师完全不同。

现代主义建筑追求“少即是多”,简约大气,不容许任何的“装饰”,就像是你穿了一身黑西装走在大街上一点都不引人注意。

可后现代建筑就喜欢装饰,装饰可是它们的“心头好”,它们把过去那些被抛弃的经典元素拿回来,像是圆顶、弯曲的柱子、浮夸的雕塑和丰富的色彩。

这可不是说它们就乱画一通哦,它们是想通过这些元素表达一种“多样性”和“多元文化”,要给你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

你可能会觉得这就是单纯的“做作”或者“装逼”,但其实不然。

后现代建筑有着它的内涵,尽管它们可能让你觉得有点“过于张扬”。

你看,后现代建筑师并不是要抛弃传统,而是想重新审视传统,给它们赋予新的生命和含义。

比如说,很多后现代建筑的设计都会借用历史元素,但这些元素和过去传统的做法不一样,往往加入了一些幽默和讽刺的意味。

比如有的建筑外墙可能会有古罗马柱子,但这柱子却是歪歪扭扭、颜色鲜艳,完全不按常规出牌,就是想告诉你,历史不必像我们想象中的那样严肃,咱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理解它。

后现代主义建筑

后现代主义建筑

埃托·索德萨斯 玻璃器皿设计 1986年(上) 水果盘 1982年(右)
亚 历 山 大 ·曼 地 尼 (Alessandro Mendini )
亚历山大·曼地尼1931年出生于意大利米兰。曾 任意大利设计建筑杂志《Casabella》主编。曾 从事于家具、室内设计、建筑等设计领域。与 Alessi, Phillips, Swarovski, Swatch, 等国际 知名企业合作,并且包括作为包括亚洲在内的很 多制造企业的设计顾问,品牌战略艺术顾问在世 界享有盛名。1989年成立亚历山大曼地尼公司 。
亚历山大·曼地尼 Spaniel椅子
3、装 饰 主 义 与 设 计 功 能 畸 趣 性 :
“孟菲斯”主义设计彻底突破了功能 主义原则,被人称为一次设计上的哥 白尼革命。
与阿尔奇米亚不同,“孟菲斯”主义 设计从不抄袭或沿用别人的艺术语言 ,它强调把一切形式要素归纳为方、 圆、三角等基本形态,红、黄、蓝等 原色,用木、塑料、铁管等材料加以 创造性组合。于是,花花绿绿的斑点 ,大红大绿的色彩喧闹,直线曲线的 奇妙搭配,组成了“孟菲斯”主义设 计特有的天真气息。
埃 托 · 索 德 萨 斯 (Ettore Sottsass)
埃托·索德萨斯 彩色木制书架 意大利 1981年
埃托·索德萨斯 UFO 桌灯
埃托·索德萨斯 意大利
便携式打字机 1969年
该设计接受了波普运动的思想, 是当时极受欢迎的畅销产品
埃托·索德萨斯 花瓶 1985年
埃托·索德萨斯 1979年
二、孟菲斯集团设计思想
以开放的设计思想,赋予产品以娱乐、戏 谑、新奇、刺激的形式;在色彩、结构、造型 等方面故意打破常规的产品形态,赋予产品功 能、形式以新的时代文化的诠释;通过产品设 计,以达到设计师的个性的形式赋予产品以试 验性的理念。

后现代主义建筑特点与代表

后现代主义建筑特点与代表

二.后现代主义建筑特点与代表一..简介二.时代背景探究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些西方学者提出了"后现代"或"后工业社会"的概念。

这个概念明确地表达了与"现代"告别的意愿。

从语言的角度说,当一个时代仍然是以它之前的时代来定义时,就说明了它自身特征的不明朗和对前一时代的依赖。

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把这种若即若离的感觉表达得相当细致。

他说:"对于我们生活于其中的西方社会来说,我们的感觉过去是、现在仍然是:它处于一种巨大的历史变革之中,旧的社会关系(由财产决定的)、现有的权力的结构(集中于少数权贵集团)、以及资产阶级的文化(其基础是克制和延迟满足的思想)都正在迅速消蚀。

动荡的根源来自科学和技术方面,也还有文化方面。

......这种新的社会形式究竟会象个什么样子,现在还不完全清楚。

......‘后'这个缀语,是要说生活于间隙时期的感觉。

"他还说:"后现代时期或者后现代社会不是一个定义,而只是一个问题。

着眼于经济与社会发展方式,丹尼尔·贝尔描述了"后工业社会"与"工业社会"或"现代社会"不同的五个方面:"⒈经济方面:从产品生产经济转变为服务性经济;⒉职业分布:专业与技术人员阶级处于主导地位;⒊中轴原理:理论知识处于中心地位,它是社会革新与制定政策的源泉;⒋未来的方向:控制技术发展,对技术进行鉴定;⒌制定决策:创造新的‘智能技术'。

"在对人口密度和环境状况比较敏感的西方城市,50年代起出现了"郊区化"的运动,人口开始向外流动。

其结果是造成了内城衰退或叫"城市中心渗漏"现象。

市中心仅仅是工作地点,超过当地居住人口十数倍的上班族白天驾车进城,造成停车和交通疏导的严重问题;夜里返回郊区,将市中心留给犯罪分子横行,使治安状况严重恶化。

《后现代主义建筑》课件

《后现代主义建筑》课件

象征主义与装饰主义
后现代主义建筑通过象征主 义和装饰主义元素,强调建 筑的表达力和艺术性。
多元文化与混合风格
后现代主义建筑融合了不同 地区和文化的建筑元素,形 成独特的混合风格。
代表建筑作品
高迪的建筑作品
安东尼·高迪的建筑作品是后现代 主义建筑的典代表,如圣家堂 和巴特罗之家。
弗兰克·盖里的建筑作品
后现代主义建筑的评价
后现代主义建筑备受争议,有人认为其过于庸俗和不切实际,而另一些人则赞赏其创意和艺 术性。
结语
后现代主义建筑秉承着创新和突破的理念,未来的发展趋势可能会更加多元 化和个性化,我们可以期待更多惊艳的作品出现。
弗兰克·盖里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 而闻名,如迪士尼音乐大厅和古 根海姆博物馆(西班牙)。
齐哈·哈迪德的建筑作品
齐哈·哈迪德是著名的女性建筑师, 她的作品包括广州歌剧院和意大 利马克斯·伟尔斯科办公楼。
影响与评价
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突破性和创新性对现代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建筑界的发展。
《后现代主义建筑》PPT 课件
后现代主义建筑为一种前卫而引人注目的风格,追求创意和独特性。本课件 将介绍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定义、特征、代表作品以及其影响与评价。
简介
后现代主义建筑是一种突破现代主义建筑的新兴风格,注重创新与独特性。 它强调色彩、装饰以及形态的丰富多样性。
特征
软线条与曲线造型
后现代主义建筑常使用曲线 造型和柔和的线条,与传统 直角和直线造型形成对比。

后现代主义建筑在中国的应用研究

后现代主义建筑在中国的应用研究

后现代主义建筑在中国的应用研究后现代主义建筑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一种建筑风格,它摒弃了传统的建筑规范和限制,注重个性化和创新性,追求在建筑中体现出现代社会的多元化和复杂性。

在中国,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成为城市建设中的一大亮点。

本文旨在对后现代主义建筑在中国的应用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特点后现代主义建筑追求独特性和多样性,摒弃了传统建筑的规范和限制,以更加开放和自由的态度来构思建筑。

它主张建筑与环境的融合,注重材料的质感和表现力,追求在建筑中表现出现代社会的多元化与复杂性。

后现代主义建筑在造型上大胆、奇特,常常使用抽象的形态和非对称的结构,强调建筑的动态与张力。

后现代主义建筑也注重功能与美学的结合,追求建筑的艺术性和实用性的统一。

后现代主义建筑在中国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

那时,中国正值改革开放的初期,社会发展迅速,城市建设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许多国际知名的建筑师和设计师开始将后现代主义风格引入中国,将其运用于一系列重要的城市规划和建设项目中。

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中国先后出现了诸如广州电视塔、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北京国家大剧院等一系列后现代主义建筑代表作品,这些建筑继承了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特点,成为中国城市的新地标。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后现代主义建筑在中国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在重大城市更新和CBD建设项目中,后现代主义建筑更是成为了建筑设计的首选风格之一。

北京的国家体育场、上海的东方明珠塔、广州的广州塔等一系列标志性建筑都展现了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特色,奠定了中国后现代主义建筑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1.独特的造型风格中国的后现代主义建筑以其独特的建筑造型和抽象的形态著称。

在建筑外立面和结构设计中,常常运用大量的曲线、抽象的几何形状和非对称结构,构成了建筑的奇特风格。

比如北京的国家大剧院就采用了抽象的椭圆形外观,外部采用了大面积的玻璃幕墙,整体造型宛如一个水晶宫殿,被誉为后现代主义建筑的杰作。

后现代主义的建筑类型及代表作

后现代主义的建筑类型及代表作

圣•约瑟夫喷泉广场
圣•约瑟夫喷泉广场,又名意大利广场,位于美国新奥 尔良市,是美国后现代主义的代表建筑大师之一查尔斯。 摩尔的代表作,也是后现代主义建筑群和广场设计的一个 例子。
新奥尔良是美国南方城市。1973年, 市政当局决定在该市意商居民集中的地区 建造意大利广场。意大利广场中心部分开 敞,一侧有祭台,祭台两侧有数条弧形的 由柱子与檐部组成的单片“柱廊”,前后错 落,高低不等。这些“柱廊”上的柱子分别 采用不同的罗马柱式,祭台带有拱券,下 部台阶呈不规则形,前面有一片浅水池, 池中是石块组成的意大利地图模型,长约 24米。新奥尔良市的意裔居民多源自西西 里岛,整个广场就以地图模型中的西西里 岛为中心。广场铺地材料组成一圈圈的同 心圆,即以西西里岛为中心。广场有两条 通道与大街连接,一个进口处有拱门,另 一处为凉亭,都与古代罗马建筑相似。广 场场上的这些建筑形象明确无误地表明它 是意大利建筑文化的延续。
公司
徽标
后现代主义的建筑类型代表作
戏谑的古典主义
基本特征: 使用部分的古典主义建筑的形式和符号,而表现手
法却具有折衷的、戏谑的、嘲讽的特点。
在建筑创作实践当中的共同特征: (1)重新确立历史传统的价值,采用古典建筑元素。 (2)建筑形式有独立存在的联想及象征含义。 (3)采用装饰、追求隐喻与象征。 (4)走向多元、大众与通俗文化。 (5)具有开放性与折中性,主张二元论。
此栋大楼的出现,引
起建筑界内外的各种评论, 有人称之为「祖父的老座 钟」、「老式烟斗柜」,也 有人大加赞赏,认为是最有 生气和大胆的摩天大楼。有 人指出此一大楼是「后现代 建筑」代表之一,亦有指, 出它是继柯必意的朗香教堂 之后,具轰动效应的一幢建 筑。
波特兰市市政厅

后现代主义建筑

后现代主义建筑
后现代主义 建筑
后现代主义建筑
1972年 7月15日下午3时32分,美 密苏里州圣路易斯 帕鲁伊 特·伊戈住宅高层住宅公寓被后现炸代主毁义建!筑
• 1977年,美 建筑评论家查尔斯·詹克斯--《后现代主义建筑语言》
• 1979年1月9日,美国《时代》周刊专刊宣 告
• -----现代主义建筑死了??
后现代主义建筑
后现代主义建筑
文丘里----英国伦敦国家博物馆(1991年)扩建
严肃古典主义风格的 老馆
后现代主义风格的新 馆
后现代主义建筑
• 文丘里认为把时现代运动推向前进的实施方案就是-- Nhomakorabea采用装饰 。
• 然而,我们也不能完全复古怀旧,否则,还有什么时代 可言?
• 时代的进行,我们需要新的属于我们的装饰。文丘里的 做法就是“利用传统部件和适当引进新的 部件组成独特的总体”,“通过非传统的 方法组合传统部件” 。
后现代主义建筑
一 、后现代主义
• 后现代主义旨在反抗现代主义纯而又纯的 方法论的一场运动,它广泛地体现于文学、哲 学、批评理论、建筑及设计领域中。所谓“后 现代”并不是指时间上处于“现代”之后,而 是针对艺术风格的发展演变而言的。
• 其本质是一种知性上的反理性主义和感性 上的快乐主义。
后现代主义建筑
理事(1966-1971)。 • 1977年任普林斯顿大学建筑与城市设计学院顾问。
后现代主义建筑
罗伯特·文丘里----母亲住宅 (1962年)
“这是一座承认建筑复杂性和矛盾性的建筑。
后现代主义建筑
确实,这座建筑在许多方面显得模棱两可,平面或立面似对称又不对称, 形式传统又并不传统。而且正立面是山墙,但山墙的顶部又是断裂的, 墙中央的门洞被放大了,但真正的门却在旁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现代主义建筑√后现代主义(后现代古典主义、后现代形式主义)①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由部分建筑师和理论家以一系列批判现代建筑派的理论与实践,从而推动形成的建筑思潮。

②提倡文脉主义、隐喻主义、装饰主义的基本思想和“双重译码”的标识特征;③试图创立以非理性的不和谐、不完整、不统一为美的后现代主义建筑美学。

代表作品:文丘里母亲住宅、费城老年人公寓后现代主义建筑作为当时西方建筑师探索信息社会建筑发展方向的一种潮流,它既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又有一定的局限性。

√建筑流派:1)隐喻主义:①针对后现代主义派别中出现的反传统、与环境没有对话、建筑语言贫乏等现象而提出的,是后现代主义的三大建筑流派之一。

②主张通过运用建筑语言、建筑形象,将建筑拟人化、拟物化,使之产生特有的组合气氛,唤起人们对不同建筑及其片段的种种观感,产生比喻效果。

③它可以丰富建筑,使其易于亲近和熟悉,使其具有更深远的意义。

隐喻主义不拘泥于后现代主义,将后现代主义向前推进了一步。

代表人物:詹姆斯·斯特林、矶崎新代表作品:斯图加特美术馆、日本筑波中心2)文脉主义:①后现代主义建筑师,重新关注历史文脉对建筑设计的影响,在设计中引入了许多古典建筑元素,试图以新的方式使用历史元素。

无论是邻里空间,还是建筑风格,都试图建立与城市历史的关联性。

②建筑形式看上去古典,但每一个片段常被鲜亮的色彩和夸张的形式等非常规的要素所削弱,将传统元素从“原本文脉关系中撕拉出来”,再以既冲突又和谐的方式组合。

历史元素也因此转入了一种新创造的文脉关系之中。

③认为历史建筑的形式原理和方法事实在产生现代建筑作品的整体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实践中表现出强烈的手法主义倾向。

3)装饰主义:①后现代主义建筑师在建筑创作中十分喜爱在建筑立面上附加各种装饰,所谓的装饰主义,正是后现代主义建筑的重要特征之一。

②后现代主义建筑师并不在意装饰本身与建筑的功能结合,而是注重装饰的构图效果。

将建筑立面上的各类构件分为有实际功能的“功能构件”与同建筑功能分离的“非功能构件”。

③非功能构件的使用,大大丰富了当代西方建筑的形式语言,表达了后现代主义建筑师对现代主义建筑强调净化装饰的一种反叛,也是当代西方建筑走向复杂的一个标志。

√作手法:1)双重译码:①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一种创作方法,强调建筑艺术应具有既能与大众沟通又能与建筑师对话的标识特征。

②除了强调技术与功能,还认为现代建筑的形式应是可以联想的。

③它是一种有职业根基同时又是大众化的建筑艺术,以新技术与老样式为基础。

双重译码是对现代主义的继续和超越,推动了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

代表人物:文丘里、C·詹克斯代表作品:文丘里母亲住宅、美国新奥尔良市意大利喷泉广场2)“戏弄之”手法:借鉴传统建筑构件元素,夸大其某些部分,以完成“戏弄之”的手法,这种处理传统建筑构件的方式是后现代主义建筑师们对待传统建筑的一种常见模式,即强调戏谑性、折中性和装饰性。

代表作品:奥伯林学院艾伦艺术馆扩建√建筑理论:1)少就是乏味:①后现代主义建筑师与理论家罗伯特·文丘里在《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一书中针对密斯的“少就是多”而提出的观点。

②他喜欢基本要素混杂而不要“纯粹”,折中而不要“干净”,扭曲而不要“直率”,含糊而不要“分明”,赞成“杂乱而有活力胜过明显的统一”。

③提倡建筑要具有文脉主义、隐喻主义、装饰主义的基本思想和“双重译码”的标识特征。

“少就是乏味”与“少就是多”相对立,突显了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的批判,它既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代表作品:文丘里母亲住宅、费城老年人公寓√主要著作:1)《建筑的矛盾性与复杂性》:①美国建筑师与理论家罗伯特·文丘里著,是后现代主义时期的著作,标志着后现代主义建筑作为一种建筑思潮正式登上建筑舞台。

②提倡建筑要具有文脉主义、隐喻主义、装饰主义的基本思想;③强调建筑艺术应具有既能与大众沟通又能同建筑师对话的“双重译码”的标识特征;④试图创立以非理性的不和谐、不完整、不统一为美的后现代主义美学。

2)《后现代建筑语言》由建筑理论家C·詹克斯著,是后现代主义时期的著作,詹克斯是最早正式定义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人,并使这一名称在建筑界广泛流传。

书中詹克斯以戏剧性的方式宣告现代建筑已死,然后通过对比,将他认为更加合理的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各种特征呈现出来:①相对于现代主义的单一价值取向,后现代主义包含了多重价值;②现代主义信奉普世真理,后现代主义关注历史与地方文脉;③现代主义注重技术与功能,后现代主义关心乡土的和隐喻的方面,赞赏模糊不定。

认为过于强调技术与功能的现代主义建筑所缺乏的正是建筑应具备的传达意义的交流特征。

认为建筑形式应该是可以联想的,体现多价取向的后现代主义建筑的要点“就是它本身的两重性”,即“双重译码”。

代表作品:√1)文丘里母亲住宅:艺术特色:文丘里母亲住宅是后现代主义建筑大师罗伯特·文丘里的代表作。

建筑高二层,规模不大,但内容丰富,坡屋顶,平面呈规整的长方形,内部空间复杂扭曲。

它清晰地、全面地诠释了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的设计哲学,是后现代主义的经典作品。

①整座建筑体量似乎左右对称,但是在各端窗口处的处理又不尽相同。

高耸的烟囱是建筑的控制点,而它又偏离中心,使立面构图处于对称与非对称的矛盾之中;②建筑立面简洁,除洞口、门窗外,仅有几组抽象的线条作装饰,形状各异的洞口创造了丰富的光影变化,使建筑立面形态处于简洁与复杂的矛盾之间;③建筑立面整体采用一个古典的三角形山花来控制构图,但又在山花中央开一道凹槽,使立面处于完整与破碎的矛盾之间;④建筑入口上方,以一道圆形弧线表达一种象征,象征其与古罗马圆拱券的一种渊源,以非传统的方式来组合传统的构建手法。

文丘里母亲住宅是“复杂性”与“矛盾性”的产物,充分展示了文丘里全新的设计理念。

2)费城老年人公寓:艺术特色:美国费城老年人公寓是罗伯特·文丘里所设计的一座影响深远的作品,它成功地诠释了后现代主义建筑的风格特征。

①建筑主入口朝南,位于建筑中央,其前方正中央设置一颗花岗石圆形柱,以加强建筑的入口标识。

②各层平面沿一条南北向的中轴线向后对称式缩进,从而尽可能地争取好的建筑朝向,以满足老年人的生理、心理要求。

③建筑正立面的处理采用了严谨的对称式布局,并根据平面层层后退的模式将立面竖向清晰地划分为三段,这些手法的使用暗喻了与传统建筑设计手法的关联。

④将建筑内部功能与外部表征之间的矛盾性暴露出来,从而体现了建筑师将“使用功能与形式相脱离”的设计理念。

⑤屋顶的电视天线意图隐喻老人的生活方式,从而引起人们对老人生活的关注,体现了建筑师的隐喻主义的创作手法。

美国费城老年人公寓体现了文丘里的一些新的“隐喻”传统建筑元素的设计手法,以及强调立面装饰的设计思想,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建筑作品之一。

3)奥伯林学院艾伦艺术馆扩建工程:艺术特色:奥伯林学院艾伦艺术馆扩建工程由文丘里设计,他提取了老建筑中的一些建筑元素,用现代手法将其融入到新建筑部分的设计中,表达了一种全新的处理传统构件的手法。

①新馆紧贴老馆右侧,依据缓坡地势的特点,将该组建筑逐一退后。

②老建筑主入口处为爱奥尼柱式和连续拱券组成的门廊,建筑师将这一元素借鉴,并采用“戏弄之”的手法,将一颗夸大了圆涡卷尺度的爱奥尼柱式片段立于新馆二层围廊处檐下。

③建筑内部空间明亮、开阔,依据不同的使用要求,各空间时而彼此互相贯通,时而又具有很强的封闭性,从而营造出一种多层次、多元化的建筑内部空间新模式。

④文丘里积极地吸收老馆中的一些装饰要素融入到新建部分的设计中去,以达到新老建筑的对话。

奥伯林学院爱伦艺术馆扩建工程体现了文丘里所提倡的新的设计理念,其对传统建筑构件富有装饰性和戏谑性的处理手法对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4)美国新奥尔良市意大利喷泉广场(圣·约瑟夫喷泉广场):艺术特色:意大利喷泉广场(圣·约瑟夫喷泉广场)位于美国新奥尔良市,由查尔斯·摩尔与佩雷斯事务所合作设计,是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经典作品,广场呈圆形,中部开敞,1/3水池,2/3铺装,水池中央为一副用石块拼成的古罗马地图周围是用现代手法设计、呈弧形分布的五片柱廊和拱门。

①体现了后现代主义建筑的隐喻主义精神,用五种柱式隐喻古罗马,用古罗马地图隐喻意大利半岛与西西里岛。

②体现了后现代主义建筑师对古典建筑构件“戏弄之”的处理手法,广场采用古罗马的柱式和拱门,却以不锈钢的柱头做喷泉,用现代的霓虹灯做装饰,并以非传统的方式来处理。

③同心柱廊采用不同高度、不连续、不对称的方式布置在开敞的空间里,以达到多空间的同时存在。

体现了后现代主义建筑空间的含糊性与非限定性等特征。

④强调不完美、不和谐、不统一的设计理念,运用破碎等设计手法。

⑤广场获得了意大利人,建筑师等多层次的吸引力,体现了后现代主义建筑“双重译码”的标识特征。

广场的设计传统而前卫,既俗又雅,具有强烈的象征性、叙事性与浪漫性,但作为后现代主义建筑,它既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又有一定的局限性。

5)波兰特市政厅大厦:艺术特色:波兰特市政厅由建筑师格雷夫斯设计,是一座集办公、服务和展览于一体的综合性办公大楼,该建筑以其独特的立面造型,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深邃的象征寓意,成为后现代主义建筑中的精品建筑。

建筑特征:①外部造型敦实、厚重具有清晰的立面划分以及丰富的色彩与装饰。

建筑在四、五两路两侧立面相同,其余两侧不同,为了削弱建筑尺度上的突兀感,采用三段式划分为台座、墙身、顶部三个部分。

②立面装饰,以混凝土装饰带、玻璃幕墙以及外凸的方形装饰组成类似“多里克柱式”的影像,并以类似于古罗马“拱心石”样的实墙面嵌于其上部。

艺术特色:①讲究历史文脉的延续。

以超常尺度的古希腊“多里克柱式”、古罗马“拱心石”和抽象化的“希腊神庙”等古典元素“偶然”式的拼贴,来表达后现代主义建筑师重视历史传统的设计思想,以及追求非理性形式美的建筑原则。

②讲究建筑的形象寓意。

将建筑立面做成三段式划分,是对人体“头”、“身”、“脚”拟人化的表达。

入口的欢迎符号,绿色台基、乳白色墙面和淡蓝色屋顶,分别象征树叶常青、广阔大地和蔚蓝天空。

③建筑上小尺度开窗,表达了建筑师对现代主义惯用的玻璃幕墙的大面积开窗的一种逆向反叛。

美国波特兰市政厅是建筑师格雷夫斯对新型建筑风格的一次大胆尝试,并因其体现出众多新的设计理念而成为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中的一座里程碑式的建筑。

6)德国斯图加特美术馆新馆:艺术特色:斯图加特美术馆新馆由詹姆斯·斯特林设计,为后现代主义代表建筑。

①建筑采用轴线布局方式,平面为U字形,共两层,中间布置一个圆形庭院作为露天展示空间。

②建筑设计立足于对历史和环境的尊重,汲取了许多古典和现代的建筑元素,巧妙地引入平台、庭院、坡道等元素,塑造了一个错落有致、生动活泼的城市景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