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能理论与家长教学设计
多元智能的教学设计

多元智能的教学设计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它认为每个人都有多种智能能力,而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语言与数学智能。
在教学设计中,了解学生的多元智能类型并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活动,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促进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介绍多元智能的教学设计原则,并给出几个具体的例子,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进行教学。
一、多元智能教学设计的原则1.了解学生的智能类型在进行教学设计之前,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智能类型。
根据加德纳的理论,主要的智能类型包括: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运动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等。
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情况,教师可以初步了解学生的主要智能类型,并据此进行教学设计。
2.针对性设计教学活动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多元智能类型,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活动。
例如,对于语言智能较强的学生,可以组织文学讨论会、写作比赛等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对于音乐智能较强的学生,可以开设音乐欣赏课、合唱团等活动,以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
通过不同类型的教学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加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效果。
3.创设多元智能环境除了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多元智能的培养,教师还可以创设多元智能环境。
例如,在课堂布置上,可以展示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激发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在课堂教具上,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音乐乐器等,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通过创设多元智能环境,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在培养学生多元智能的同时,也能够提升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
二、多元智能教学设计的实例1.语言智能主题:人物传记写作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活动: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名人,撰写一篇人物传记。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参考的范文和写作技巧,并进行写作指导。
学生可以通过写作来表达对名人的敬佩之情,并通过展示的形式分享自己的作品。
多元智能教学设计

多元智能教学设计多元智能教学设计是一种注重发展学生多种智能能力的教学模式。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多个智能,而且智能可以通过培养和训练得到发展。
因此,多元智能教学设计旨在通过灵活的学习活动和资源,满足每个学生的多种智能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在多元智能教学设计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智能特点和学习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和学习活动。
以下是一个针对小学语文课的多元智能教学设计示例:1. 语言智能: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智能,可以设计各种语言活动,比如听、说、读、写和演讲等。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商讨一个话题,并通过讨论和互动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2. 逻辑数学智能:为了培养学生的逻辑数学智能,可以设计一些思维激发和解决问题的活动。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数学推理游戏,通过解决一系列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推理能力。
3. 空间智能:为了培养学生的空间智能,可以设计一些美术和几何活动。
例如,在绘画课上,可以让学生观察和绘制自然景色,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4. 音乐智能:为了培养学生的音乐智能,可以设计一些音乐活动,比如听音乐、唱歌和演奏乐器等。
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然后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重新演奏,培养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
5. 身体动触智能:为了培养学生的身体动触智能,可以设计一些体育活动和实践任务。
例如,在体育课上,可以设计一个团队合作游戏,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身体动作和触觉感受来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身体控制和触觉感知能力。
6. 自然观察智能:为了培养学生的自然观察智能,可以设计一些实地考察和科学实验活动。
例如,在自然科学课上,可以带领学生到户外进行植物观察和动物观察,并引导他们观察和记录所见所闻,培养他们的自然观察和科学思维能力。
7. 社交智能:为了培养学生的社交智能,可以设计一些合作学习和团队合作活动。
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高效课堂教学设计一、多元智能理论概述多元智能理论是由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于1983年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人类智能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语言和逻辑数学智能。
加德纳将智能分为八种类型,包括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
这一理论的提出,为教育领域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强调了个体差异的重要性,并倡导教育者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智能类型设计教学活动,以促进每个学生潜能的全面发展。
1.1 多元智能理论的核心观点多元智能理论的核心观点在于,每个人都拥有独特的智能组合,这些智能在个体之间存在差异,并且可以通过适当的教育和训练得到发展。
加德纳认为,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发现和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发展方向。
1.2 多元智能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在教育实践中,多元智能理论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育者需要识别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以满足不同智能类型学生的需求;其次,教师应鼓励学生在他们的优势智能领域中发展,同时帮助他们在其他智能领域中获得提升;最后,教育者应创造一个支持性和包容性的环境,让学生能够在探索和实践中发现自己的潜能。
二、高效课堂教学设计的原则高效课堂教学设计是指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
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高效课堂教学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2.1 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他们的学习风格和智能类型,以此为基础设计教学活动。
教师应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让他们在学习中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
2.2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这包括使用视觉、听觉、动手操作等多种教学手段,以及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项目学习等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设计教案

[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设计教案]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传统的求知教育方式已经逐步被打破,多元智能理论作为一种新型的智能教育理论,已经逐渐成为了当前教学研究的热点话题。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力或才干是指一个人特定的工作场景中,经验和实践构成的能力,是一个人在不同的工作场景中展现的真正能力。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教师们开始尝试通过不同的“智能类型”来设计教学内容和提供教学手段,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概念和原理1.多元智能理论的起源与概念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家霍华德.加德纳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是一套从研究智力的角度出发,用来解释智力分布差异、帮助开发智力保障多元化发展的教育理论。
2.多元智能理论的原理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具备多种智能开发的潜力,且每种智能都能通过恰当的方式培养和开发,在日常的活动和工作中都能够被有效利用。
多元智能理论在教育中的核心原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和能力,通过适当的教育和训练可以将能力更好地发挥出来,不同的能力可以互相转换并具有内在的联系,从而对于使用不同的智能类型开展教学设计也是具有前瞻性的。
二、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设计1.教育者的角色多元智能理论要求教育者更多地扮演导师的角色,引导学生发掘和发展多种智能。
教育者应该具备高度的“先见之明”,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及时发现其具备的天赋或潜能;同时,教育者的角色还包括“启发导师”,他们应该通过生动的实践案例,利用自己所具备的多种智能技能为学生提供更有价值的教学体验。
2.教学理念教学设计基于多元智能理论开展的工作基于对学生个体差异的了解和应用。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多方面智能类型。
教学者建议开展“多元智能教学”思路中得考虑学生的多种智能,并通过教学方法的改变,创造更加具有内涵和价值的教育体验。
3.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应该具有高度的多元性,以满足不同类型的学生的学习需要。
多元智能理论的常见教学设计

多元智能理论的常见教学设计为了确保小事事情或工作科学有序进行,通常需要需预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时间表指的是为某一次行动所制定的三次计划类文书。
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整理的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设计5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大家喜欢,也希望对大家有所能够帮助。
设计多元智能理论的常见教研设计1一、复习导入1、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6课《水》,作家马朝虎在《水》一文中,以回忆的笔调给我们展示了一幅特殊的,一群特殊的人们,一种特殊的生活体悟谈起和感受。
老师这儿有一首小诗,谁愿意为大家此时此刻?(出示:童年啊,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冰心《繁星》(指名两位读)2、是啊,童年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
水就是马朝虎的童年梦,因为我出生在一个——(引说“缺水的地方”,水成了——。
请我喝水,不如——,所以童年时期的我有个最大的期盼,谁知道?(雨天洗澡、)在炎炎的夏天希望——(勺水纳凉)二、体悟水的珍贵1、为什么下雨天和纳凉让我们如此呢?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细细去品读这段生活的滋味。
请同学们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第二,边读边想象文字中的场景。
(生自由读书)2、文字这段文字给你什么样的体验呢?如果请你有文中的词语当然,你会选择什么词?(欣喜、欢乐、痛快)3、一场雨,让哪些人如此的痛快呢?大家雨中的人们是如何的兴奋和痛快?如果你再次走进这段字体,仔子细细地朗读,你会对中的这种兴奋和痛快感受得更深刻。
(学生二度大声的读)(出示)交流:(1)“脱得光溜溜的”:师:全身光溜溜的,这时,孩子们眼中只有……(生:水)心里面也只有……(水)(2)“奔跑跳跃、大呼小叫”:师:把这两个词连出来读读(示范)生读师:会读书的孩子,不仅从文字中所看到画面,还能听到文字恰恰的声音,雨中的孩子在叫什么?喊什么?(真痛快,下雨天终于来了,我终于洗到澡啦……)提示:把你高兴的劲儿说进来。
大声喊。
(3)我们一起把高兴的劲儿读出来(奔跑跳跃、大呼小叫)(4)你还从她朗读的哪些地方感受到孩子的痛快和兴奋?(生谈)师:作者说“我们在尽情地享受水领略到我们的抚摸与凝视清凉”,什么叫“尽情的享受”?(想怎样就怎样)师:全身“脱的光溜溜的”叫……在雨中“奔跑跳跃,大呼小叫”就叫做……“仰起头大口地吃着来自空中的水”也叫做……(5)引读:一场雨让孩子们尽情地享受,大人们也加入了进来,只是他们还略带羞涩(引读)——男人们穿着短裤,女人们则穿着长衣上衣。
多元智能教育:多元智能理论与家长

多元智能教育:多元智能理论与家长多元智能理论最初由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认为人类的智能
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种不同的智能构成。
这些智能包括: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等。
多元智能教育强调学生的智能多样性,注重个体差异和多样发展,从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多元智能教育不同于以往的单一智能教育,它突破传统教育的固有模式和方法,采用更为灵活和多元的方法,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机会和自我发展的空间。
同时,多元智能教育注重于知行合一,实现学习与生活的无缝连接,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不断发展自己的智能。
但是在实际推行多元智能教育时,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也是至关重要的,家长需要对多元智能理论有所了解,并积极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去。
首先,家长应该了解孩子的多元智能类型,不同的孩子具有不同的智能类型优势,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在自己的智能优势方面进行深入学习和发展。
比如,如果孩子的音乐智能较强,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学习音乐,甚至将其视为职业发展方向。
其次,家长还应该注重孩子的情商和人际智能的培养,让孩子学会与人沟通交流,学会团队合作,以及具备适应社会的能力,这些都非常重要。
最后,多元智能教育需要家长与学校之间的紧密配合,家长需积极与学校沟通交流,共同制定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计划,以此保证孩子的多元智能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多元智能教育不仅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更是一种为个性化发展和多元发展提供支持的教育方式。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去,认识多元智能理论,并注重培养孩子的个性和多元智能发展。
幼小衔接多元智能培养教案

幼小衔接多元智能培养教案一、教学目标1、帮助幼儿顺利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2、培养幼儿的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等多元智能。
3、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为小学的语文学习打下基础。
(2)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适应小学的数学课程。
(3)提高幼儿的空间认知和图形识别能力,有助于小学的几何学习。
2、难点(1)如何引导幼儿在游戏和活动中自主学习和探索,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如何关注每个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需求。
三、教学方法1、游戏教学法:通过各种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发展多元智能。
2、情境教学法:创设贴近幼儿生活的情境,让幼儿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和体验,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幼儿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
四、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具:准备适合幼小衔接阶段的教材、图书、拼图、积木、乐器等教具。
2、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用于播放教学视频和展示教学资料。
3、教学场地:选择宽敞、明亮、安全的教室或活动场地。
五、教学过程1、语言智能培养(1)故事时间每天安排一段故事时间,老师为幼儿讲述有趣的故事,引导幼儿倾听和理解。
故事结束后,鼓励幼儿复述故事内容,或者提问与故事相关的问题,让幼儿回答。
(2)阅读活动在教室设立图书角,提供丰富多样的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
定期组织幼儿进行阅读活动,老师指导幼儿正确的阅读方法,如指读、认读等,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3)语言表达训练开展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活动,让幼儿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鼓励幼儿大胆发言,注意纠正幼儿的发音和语法错误。
2、逻辑数学智能培养(1)数字游戏通过玩数字卡片、数字接龙等游戏,让幼儿认识数字、理解数字的概念和顺序。
多元智能教育教案

多元智能教育教案多元智能教育教案7篇作为一名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多元智能教育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多元智能教育教案1多元智能理论在我国教育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它对已有的智能观提出了挑战。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正面临一场重大的改革,如何改变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如何帮助每一个儿童实现富有个性的发展,多元智能理论在某种程度上为幼教改革提供了新的视角、新的出路。
一、关注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关注人类智能的多元本质,提出多元地认识、理解和研究孩子智能的观念和方法。
1.以“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观念对待孩子。
传统智能观比较狭窄,偏向于语言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若以此衡量智能,只有少数人优秀。
而多元智能观使智慧大厦敞开多扇门窗,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入口,每个人经过努力都可以成为优秀的人。
用多元智能观认识孩子,能扫除种种偏见,承认儿童智能的差异性、特殊性,以及个体在不同领域中其认知能力发展的非同步性。
透过多元智能的镜子,教师会看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
有了这样积极的儿童观,教师就会有意识地避免消极的教育行为。
2.以多元智能的需求为出发点调节教育教学策略。
持有传统智能观的教师采取教学策略时常常不顾及那些不适应的孩子,于是就有了不少厌学儿童。
而持有多元智能观的教师则认为个人的智能取向是不同的,走向智能的门不同,开门的钥匙就会不同,所以他们会从各种智能的需要出发,扩展教学的技术、工具和策略。
例如,他们会设置多样的学习环境,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
这样一来,智能强项被调动起来,各得其所,而强项又会带动弱项,相得益彰。
二、创设多元、开放的环境在创设环境时,教师可以针对每项智能作相应的考虑。
1.语言智能方面:是否有口语交流的场所和充分交流的时间?是否有文字的展现?是否有阅读材料?教师语言的运用是否适合孩子的需要?孩子是否有机会和条件发展他们的语言?2.数理逻辑智能方面:是否有数学和科学实验的操作材料?是否有发展逻辑思维的游戏材料(例如棋类)?是否常有问题情境?孩子是否有机会自己思考而不被打扰?3.视觉空间智能方面:如何安排活动室的桌椅?是否有不同的桌椅组合,以适合不同的学习需求?环境的视觉效果是否良好?有否提供丰富的视觉体验(如图画、电视、幻灯、摄像设备等)?是否有多样的结构性操作材料与玩具?是否有绘画的工具、材料与场地?4.身体运动智能方面:是否有适合需要的动静交替的安排?是否有足够的运动场地和器材?是否有充分的运动时间?是否有获得动手经验的活动,例如木工、雕塑、剪纸等?5.音乐智能方面:是否排除了噪音?是否有悦耳的音乐调剂一日生活?孩子是否可以充分地、自主地欣赏音乐、表现音乐?6.人际交往智能方面:是否有充满归属感和信赖感的氛围?是否有积极的师幼互动和同伴互动(如讨论、协作)?是否有受欢迎的团体活动、小组活动?是否有同伴的合作?7.自我认识智能方面:孩子是否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孩子是否有机会自主选择?孩子是否常获得自尊、自信的体验?孩子之间是否有情感分享行为?是否为孩子自我调节情感提供了条件?是否充分调动了孩子个人的经验?三、设计多领域的教育活动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的心智是由各种强度不同的智能统合而成的,每个人都拥有独特的自我,这样就打开了宽广的智能活动之门,为教育活动的设计、指导提供了新的视角,即可从多种智能的角度设计目标、内容、方式方法、材料,将多种智能有机融合,以便更广泛地触及幼儿不同的认知能力和风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元智能理论与家长教学设计
Multiple intelligences theory and parents' tea ching design
多元智能理论与家长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幼儿园是针对幼儿集中进行保育和教育的学前教育机构,幼儿不仅可以学到知识,从小接触集体生活,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度过童年时光。
幼儿园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基础的基础,是对儿童进行预备教育,包括性格完整健康、行为习惯良好、初步的自然与社会常识。
本教案是根据2~6岁儿童的学习特点、发展特点来设计并编辑成教学活动的内容。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多元智能理论与家长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并制定有效的教学计划,学校应该在教学中注意与家长通过有意义的方式进行沟通,这也是多元智能理论的一部分,尽管并不十分明显。
也就是说,家长要积极地参与到教育中去,而不是仅仅管理学校的食堂。
我前文中介绍的采用多元智能理论教学的学校——加德纳特色幼儿学校、库克小学和圣心小学——都强调学校要注意与家长建立密切联系。
例如,库克小学在教学中就注意让家长积极响应学校的教学改革并给予配合,这种做法让该校从一个因招生不足濒临关闭的学校成了目前一个蓬勃发展的学校,还吸引许多跨学区生源入学。
圣心小学也有同样高的招生率。
在澳大利亚采用多元智能理论教学的学校,家长被要求参与学校事务的各个方面。
他们帮助制定教学计划,决定增加哪些课程。
他们被邀请参加学校的专业发展活动和研讨会他们被邀请定期走入课堂,与学生分享他们在某一领域的专长。
学校重视家长
对自己孩子的了解,并鼓励家长与教师分享他们对孩子的能力和进步的观察结果。
学校通过定期寄信,让家长了解孩子取得的进步及各项智能的发展。
库克小学关于其教育哲学的录像带就是由一名家长负责制作的。
家长不但可以参与课程设置,还能够参与对孩子评价方法的制定。
例如,库克小学的家长和教师共同设计了下列评价原则:
●评价报告应反映单个教师的课堂教学;
●书面评价报告应包括单个班级,每个教师的教学方法,涉及到的教学内容和学校的课程设置规定;
●评价报告应列出学生已经取得的成绩和将来的发展方向;
●评价报告应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
●评价报告要提供与学生学业成绩、社会交往、个人成长有关的信息;
●评价报告要尽可能包括学生的作品,电话交谈、家庭访问、书面报告、测验表、额外访谈、照片、磁带、展示等等;
以下是最终确定的评价报告内容
●2月份举行家长信息交流会;
●每周给家长寄信,说明课堂上进行的教学活动;
●与家长进行非正式的、“一对一”的交谈;
●第一学期末教师要对家长进行访谈,让家长提供有关孩子的信息,事后家长会得到一份访谈记录
●12月份单个教师要向家长提供一份书面报告;
●教师可斟酌决定是否添加评价报告,若有特殊需求可与家长协商决定(vialle &perry,2002)。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