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问题题库教师版

合集下载

劳动经济学试题期中考试题库

劳动经济学试题期中考试题库

劳动经济学考试范围及题库(教师:滕姗姗)一、选择题题库(含单选和多选)1.我国所有的经济资源都是稀缺的,但劳动力资源是相对过剩的。

2.“由于追逐他自己的利润,他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是描述“看不见的手”的理论。

3.劳动经济学是劳动力市场现象系统化了的理性认识。

4.收入指某个时间内个人和家庭的劳动所得和非劳动所得。

5.劳动是人类使用生产资料创造自身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有目的的活动。

6.劳动力需求是指一定时间内,在某种工资率下雇主愿意并且能够雇用到的劳动力数量。

7.企业在雇用劳动力时,企业愿意支付的工资率定义为劳动力需求价格。

8.等成本线是在总成本和生产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可以购买到的劳动和资本的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

9.政府补贴政策所产生的经济效应可以从替代效应和规模效应两方面来分析。

10.影响劳动力供给的因素主要划分为自然、经济、社会三大方面。

11.劳动力参与率M形周期变化规律表现的是女性劳动力参与率。

12.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大于劳动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的状态叫做供给缺乏弹性。

13.劳动时间与余暇时两者之间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14.劳动经济学中的非劳动收入是指劳动工资以外的收入。

15.当市场劳动供大于求时,政府一般应下调最低工资。

16.在劳动力市场上,均衡的形成由均衡工资率与均衡就业量决定。

17.劳动力过剩表现在企业外部就是显性失业。

18.劳动力迁移成本是劳动力在流动中发生的直接成本。

19.劳动力流动的社会成本在经济学意义上称作社会成本。

20.农村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必须着眼于提高我国农村人均土地经营面积指标。

21.实际工资是货币工资与物价指数之商。

22.福利分配是工资的转化形式。

23.工资的职能是由工资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24.按要素分配制度主要包括劳动分红制、年薪制和股权薪酬制。

25.劳动股权制的基本原则是包括了按劳分配原则。

26.劳动分红制是对企业税后利润的一种内部再分配形式。

27.劳动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包括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

小学奥数:经济问题二.专项练习及答案解析

小学奥数:经济问题二.专项练习及答案解析

经济问题(二)教课目的剖析找出试题中经济问题的重点量。

成立条件之间的联系,列出等量关系式。

用解方程的方法求解。

利用分数应当题的方法进行解题知识点拨一、经济问题主要有关公式:售价成本利润,利润率利润售价成本;100%100%成本成本售价 售价成本(1利润率),成本1利润率其余常用等量关系:售价=成本×(1+利润的百分数); 成本=卖价÷(1+利润的百分数); 本金:存储的金额;利率:利息和本金的比; 利息=本金×利率×期数;含税价钱=不含税价钱×( 1+增值税税率);二、经济问题的一般题型 直接与利润有关的问题:直接与利润有关的问题,不过是找成本与销售价钱的差价。

与利润无直接联系,可是波及价钱改动的问题:波及价钱改动,固然没有直接提到利润的问题,可是最后仍是转变为 (1)的状况。

三、解题主要方法1.抓不变量(一般状况下成本是不变量 );2.列方程解应用题.例题精讲摸块一,物件的销售问题 (一) 变价销售问题【例1】某种蜜瓜大批上市,这几日的价钱每日都是前一天的个,次日买了3个,第三天买了5个,共花了80%。

妈妈第一天买了 238元。

假如这 10个蜜瓜都在第三天买,那么能少花多少钱?2-2-5.经济问题(二).题库教师版page1of11【考点】经济问题【难度】2星【题型】解答【分析】设第一天每个蜜瓜的价钱是x元。

列方程:2x+3x×80%+5x×80%×80%=38,解得x=5(元)。

都在第三天买,要花5×10×80%×80%=32(元),少花38-32=6(元)。

【答案】6元【例2】商铺以80元一件的价钱购进一批衬衫,售价为100元,因为售价太高,几日过去后还有150件没卖出去,于是商铺九折销售衬衫,又过了几日,经理统计了一下,一共售出了180件,于是将最后的几件衬衫按进货价售出,最后商铺一共赢利2300元.求商铺一共进了多少件衬衫?【考点】经济问题【难度】3星【题型】解答【分析】(法1)由题目条件,一共有150件衬衫以90元或80元售出,有180件衬衫以100元或90元售出,所以以100元售出的衬衫比以80元售出的衬衫多180 15030件,剔除30件以100元售出的衬衫,则以100元售出的衬衫和以80元售出的衬衫的数量相等,也就是说除了这30件衬衫,剩下的衬衫的均匀价钱为90元,均匀每件利润为10元,假如将这30件100元衬衫也以90元每件销售,那么所有的衬衫的平均价钱为90元,均匀利润为10元,商铺赢利减少30 10300元,变为2000元,所以衬衫的总数有2000 10200件.(法2)按进货价售出衬衫赢利为0,所以商铺赢利的2300元都是来自于以前售出的180件衬衫,这些衬衫中有的按利润为10元售出,有的按利润为20元售出,于是将问题转变为鸡兔同笼问题.可求得按100元价钱售出的衬衫有50件,所以衬衫一共有50 150200件衬衫.(方法3)假定全为90元销出:180********(元),能够求依据100元售出件数为:23001800201050(件),所以衬衫一共有50150200件衬衫.【答案】200【稳固】商铺以每件50元的价钱购进一批衬衫,售价为70元,当卖到只剩下7件的时候,商铺以原售价的8折售出,最后商铺一共赢利702元,那么商铺一共进了多少件衬衫?【考点】经济问题【难度】2星【题型】解答【分析】(法1)将最后7件衬衫按原价销售的话,商铺应当赢利702 70 1 0.87 800(元),按原售价卖每件赢利70 5020元,所以一共有800 2040件衬衫.(法2)除掉最后7件的利润,一共赢利70270 0.8507 660(元),所以按原价售出的衬衫一共有660705033件,所以一共购进33740件衬衫.【答案】40【稳固】商铺以每双13元购进一批拖鞋,售价为14.8元,卖到还剩拖鞋的所有开支外还赢利88元.问:这批拖鞋共有多少双?【考点】经济问题【难度】2星【题型】解答5双时,除掉购进这批2-2-5.经济问题(二).题库教师版page2of11【分析】(法1)将节余的5双拖鞋都以14.8元的价钱售出时,总赢利升至8814.85162元,即这批拖鞋以一致价钱所有售出时总利润为162元;又知每双拖鞋的利润是14.813 1.8元,则这批拖鞋共有162 1.890双.(法2)当卖到还剩5双时,前方已卖出的拖鞋实质赢利88135153元,则可知卖出了153(14.813)85双,所以这批拖鞋合计85590双.【答案】90【稳固】某书店销售一种挂历,每售出1本可获取18元利润.售出一部分后每本减价10元销售,所有售完.已知减价销售的挂历本数是原价销售挂历的2/3.书店售完这种挂历共赢利润2870元.书店共售出这类挂历多少本?【考点】经济问题【难度】2星【题型】解答【分析】方法一:减价销售的本数是原价销售挂历本数的2/3,所以假定总合a本数,则原价销售的为3/5a,减价后的为2/5a,所以3/5a×18+2/5a×8=2870,所以a=205本。

函授经济法题库及参考答案

函授经济法题库及参考答案

一论述题 (每题15分,共计30分)1, 试述经济法产生发展的过程?2. 试述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要区别?二案例分析(70分)(一)某甲于2008年2月成立了一家个人独资企业.同年6月,该企业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根据合同该企业于同年9月支付给乙公司货款120万元,后该企业一直未付该款项.2009年4月该企业解散.2011年6月,, 乙公司起诉某甲,要求某甲偿还上述120万元债务.回答下列问题,并指出法律依据:(15分)1.因该企业已经解散, 乙公司的债权是否已经消灭?2.乙公司可以要求某甲以其个人财产承担120万元的债务吗?3.乙公司请求某甲偿还债务是否已超过诉讼时效? 为什么?(二).谭某、杨某、李某于2009年5月1日,分别出资5000元、10000元和15000元,设立合伙企业通达商社,约定按出资比例分享利润和分担亏损。

2009年7月份,三人共分约6000元。

但过了3个月,三人就发生了矛盾,杨某要退出合伙企业,抽走了自己的10000元资金。

谭、李二人经清查帐目,发现此时已经亏损3000元,到2010年3月份共亏损5000元,谭、李二人宣告合伙企业解散,二人分别得到4000元和2000元的商品,对债务未作处理。

合伙企业的债权人A公司得知合伙企业已解散的消息,便找杨某索取5000元债款,杨某说早已退出合伙企业,对债务不承担责任。

A公司又找到谭某,谭某说我们是按比例分摊债务的,反正我仅占1/6股,我只负责赔偿800元,A公司又找到李某,李认为还债三个人都有份,他们不还,我也不还,要换我也只抵押我的货物。

A公司只好向法院起诉。

(13分)试问:(1)合伙人退出合伙企业应遵守何种规定?(2)杨某、谭某、李某的想法对吗?为什么?(3)A公司可如何追偿其债务?(三).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加工5万套服装、单价100元的合同,双方约定:(1)甲公司于2008年10月30日前向乙公司支付预付款100万元,乙公司应在2001年12月1日前交付第一批服装2万套。

精选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完整题库(含答案)

精选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完整题库(含答案)

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试题一、单选题1.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是()。

A.市场失灵B.外部性C.交易成本的节约D.道德风险正确答案:C2.某些农产品如小麦、玉米等的市场属于近似的()。

A.完全垄断市场B.垄断竞争市场C.完全竞争市场D.寡头垄断市场正确答案:C3.()是指消费的增量和收入的增量之比。

A.边际消费倾向B.边际储蓄倾向C.平均消费倾向D.平均储蓄倾向正确答案:A4.边际储蓄倾向的公式是()。

A.APC=C/YB.APS=S/YC.MPS=△S/△YD.MPC=△C/△Y正确答案:C5.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A.发展B.以人为本C.统筹兼顾D.全面协调可持续正确答案:D6.公共财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A.满足国有经济需要B.满足国民经济需要C.满足社会公共需要D.满足企业发展需要正确答案:C7.进步部门与非进步部门的差异来自()。

A.机器设备和劳动投入不同B.机器设备和资金投入不同C.技术和劳动发挥的作用不同D.市场发挥的作用不同正确答案:C8.瓦格纳关于财政支出规模增长理论的观点是()。

A.经济发展阶段增长理论B.非均衡增长理论C.政府活动扩张法则D.梯度渐进增长理论正确答案:C9.最典型的短期国债形式是()。

A.国库券B.实物国债C.上市国债D.内债正确答案:A10.目前中国采取的预算年度是()。

A.历年制B.跨年制C.全年制D.累计制正确答案:A11.财政管理体制核心内容是各级政府间的()。

A.事权划分B.财政收支划分C.企业隶属关系划分D.税权划分正确答案:B二、多选题12.在我国支付清算网络体系中,由中国人民银行建设并运行,主要面向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服务的银行间支付清算主渠道包括()。

A.大额实时支付系统B.小额批量支付系统C.证券结算系统D.境内外币支付系统E.票据支付系统正确答案:A,B,D,E一、多选题13.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的实质是如何处理中央银行与()之间的关系。

(完整版)宏观经济学题库加答案

(完整版)宏观经济学题库加答案

《宏观经济学》学习指导(2007年2月第四版)南京审计学院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教研室目录第一部分《宏观经济学》教学辅导第二部分习题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第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第十五、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与实践第十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第十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第十九、二十章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学第二十一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第二十二章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第三部分习题参考答案第一部分《宏观经济学》教学辅导一、课程概述(一)课程属性及课程介绍宏观经济学是财经类院校经济学类和工商管理类专业本科生学科共同课,是一门研究经济总体行为的经济学科,由宏观经济理论和宏观经济政策两部分组成。

宏观经济理论以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为核心,分析产出、消费、储蓄、投资、物价水平、利率、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等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探讨经济增长、经济周期、失业和通货膨胀等宏观经济学问题;宏观经济政策以理论研究为依据,主要分析政府财政货币政策的目标、工具、机制和效应。

本课程的体系安排以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理论为主体框架,并且融合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和新增长理论。

由于宏观经济计量模型以及案例分析的广泛运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为进一步学习其它经济学课程建立理论基础,而且能够掌握宏观经济学分析工具,用来认识和理解现实中的宏观经济,尤其是中国宏观经济。

总体上说,宏观经济学可大体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章。

第一章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宏观经济学概述,介绍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宏观经济学的形成、发展,以及宏观经济运行模型、研究对象与框架结构。

二是介绍国民收入及其核算理论,以及国民收入核算中的重要恒等式。

第二部分包括第二、三、四、五、六章,主要介绍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其中,第二、三、四、五章是总需求分析模型,这一分析是凯恩斯主义的基本方法,它假定总供给存在过剩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或者说在需求变化时价格水平可以保持不变,所以总供给也就不能成为国民收入的制约力量;第六章是引入总供给后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由于价格水平既定不变的假定并不符合实际,这就严重地制约了总需求分析的解释能力,因此就有必要研究总需求与总供给共同决定国民收入的模型。

优选经济问题题库教师版

优选经济问题题库教师版

1.分析找出试题中经济问题的关键量。

2.建立条件之间的联系,列出等量关系式。

3.用解方程的方法求解。

4.利用分数应该题的方法进行解题 一、经济问题主要相关公式:=+售价成本利润,100%100%-=⨯=⨯售价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成本; 1=⨯+售价成本(利润率),1=+售价成本利润率 其它常用等量关系:售价=成本×(1+利润的百分数);成本=卖价÷(1+利润的百分数);本金:储蓄的金额;利率:利息和本金的比;利息=本金×利率×期数;含税价格=不含税价格×(1+增值税税率);二、经济问题的一般题型(1)直接与利润相关的问题:直接与利润相关的问题,无非是找成本与销售价格的差价。

(2)与利润无直接联系,但是涉及价格变动的问题:涉及价格变动,虽然没有直接提到利润的问题,但是最终还是转化成(1)的情况。

三、解题主要方法1.抓不变量(一般情况下成本是不变量);2.列方程解应用题.例题精讲 知识点拨教学目标6-2-2经济问题【例 1】 某商店从阳光皮具厂以每个80元的价格购进了60个皮箱,这些皮箱共卖了6300元。

这个商店从这60个皮箱上共获得多少利润?【解析】 6300-60×80=1500(元)【例 2】 李师傅以1元钱3个苹果的价格买进苹果若干个,以1元钱2个苹果的价格将这些苹果卖出,卖出一半后,因为苹果降价只能以2元钱7个苹果的价格将剩下的苹果卖出.不过最后他不仅赚了24元钱,还剩下了1个苹果,那么他买了多少个苹果?【解析】 经济问题都是和成本、利润相关的,所以只要分别考虑前后的利润即可.1元钱3个苹果,也就是一个苹果13元;1元钱2个苹果,也就是一个苹果12元;卖出一半后,苹果降价只能以2元钱7个苹果的价格卖出,也就是每个27元. 在前一半的每个苹果可以挣111236-=(元),而后一半的每个苹果亏1213721-=(元).假设后一半也全卖完了,即剩下的1个苹果统一按亏的价卖得27元,就会共赚取2247元钱. 如果从前、后两半中各取一个苹果,合在一起销售,这样可赚得11562142-=(元),所以每一半苹果有2524204742÷=个,那么苹果总数为2042408⨯=个. 【巩固】 某商品价格因市场变化而降价,当初按盈利27%定价,卖出时如果比原价便宜4元,则仍可赚钱25%,求原价是多少元?【解析】 根据量率对应得到成本为:()427%25%200÷-=,当初利润为:20027%54⨯=(元)所以原价为:20054254+=(元)【例 3】 (2008年清华附中考题)王老板以2元/个的成本买入菠萝若干个,按照定价卖出了全部菠萝的45后,被迫降价为:5个菠萝只卖2元,直至卖完剩下的菠萝,最后一算,发现居然不亏也不赚,那么王老板一开始卖出菠萝的定价为元/个.【解析】 降价后5个菠萝卖2元,相当于每个菠萝卖0.4元,则降价后每个菠萝亏20.4 1.6-=元,由于最后不亏也不赚,所以开始按定价卖出的菠萝赚得的与降价后亏损的相等,而开始按定价卖出的菠萝的量为降价后卖出的菠萝的4倍,所以按定价卖出的菠萝每个菠萝赚:1.640.4÷=元,开始的定价为:20.4 2.4+=元.【例 4】 (难度等级※※※)某人在某国用5元钱买了两块鸡腿和一瓶啤酒,当物价上涨20%后,5元钱恰好可买一块鸡腿和一瓶啤酒,当物价又上涨20%,这5元钱能否够买一瓶啤酒?【解析】 方法一:以原来鸡腿和啤酒的价格为基准,所以可列下面的式子:两块鸡腿+一瓶啤酒=5元(一块鸡腿+一瓶啤酒)×(1+20%)=5元;1瓶啤酒=4块鸡腿,所以原来一瓶啤酒要20/6元。

2023年经济学教师招聘考试学科专业知识含参考答案

2023年经济学教师招聘考试学科专业知识含参考答案

2023年经济学教师招聘考试学科专业知
识含参考答案
本文档旨在为2023年经济学教师招聘考试的考生提供学科专业知识的参考答案。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考试内容及其答案:
宏观经济学
1. 什么是宏观经济学?
答: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体经济运行和经济体制的一门经济学分支。

2.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哪些方面?
答: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包括国民收入、经济增长、就业、通货膨胀、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

3. 请简要介绍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主要观点。

答:凯恩斯宏观经济学认为,通过调控总需求可以影响整体经济运行。

政府应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应对经济衰退和失业问题。

微观经济学
1. 什么是微观经济学?
答: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个体经济主体和市场行为的一门经济学
分支。

2.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哪些方面?
答: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包括个人消费行为、企业生产行为、市场结构和资源配置等。

3. 请简要介绍边际分析在微观经济学中的应用。

答:边际分析是微观经济学的重要工具,用于研究个体在决策
中对边际效益和边际成本的权衡。

经济学方法论
1. 什么是经济学方法论?
答:经济学方法论是研究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的一门学科。

2. 经济学方法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答:经济学方法论的主要内容包括经济学理论的构建方法、数据的获取与处理方法、经济学模型的建立与分析方法等。

以上仅为部分考试内容的简要介绍和答案,考生还需结合教材和复习资料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准备。

祝各位考生顺利通过2023年经济学教师招聘考试!。

2023年经济知识测试题题库及答案

2023年经济知识测试题题库及答案

2023年经济知识测试题题库及答案
题目一
1. 什么是GDP,全称是什么?
答:GDP是国民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缩写,
它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总生产力的指标。

题目二
1. 根据供求关系,当价格上涨时,会导致需求量上升还是下降?
答:根据供求关系,当价格上涨时,会导致需求量下降。

题目三
1. 什么是通货膨胀?
答:通货膨胀是指一段时间内货币供应量增加过多,导致物价
普遍上涨的现象。

题目四
1. 宏观经济中,什么是失业率?
答:宏观经济中,失业率是指劳动力人口中未能就业的人数占
劳动力人口总数的比例。

题目五
1. 什么是贸易逆差和贸易顺差?
答:贸易逆差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贸易中出口少于进口的情况;贸易顺差则表示出口大于进口的情况。

题目六
1. 什么是市场经济?
答:市场经济是指经济活动由市场机制主导,通过供求关系形成资源配置的一种经济体制。

题目七
1. 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是哪个国家?
答: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是中国。

题目八
1. 什么是投资?
答:投资是指将资金或财产投入到一定的资产或项目中,以期获得收益或回报的行为。

以上是2023年经济知识测试题题库及答案的部分内容,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分析找出试题中经济问题的关键量。

2. 建立条件之间的联系,列出等量关系式。

3. 用解方程的方法求解。

4. 利用分数应该题的方法进行解题一、经济问题主要相关公式:=+售价成本利润,100%100%-=⨯=⨯售价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成本; 1=⨯+售价成本(利润率),1=+售价成本利润率 其它常用等量关系:售价=成本×(1+利润的百分数);成本=卖价÷(1+利润的百分数);本金:储蓄的金额;利率:利息和本金的比;利息=本金×利率×期数;含税价格=不含税价格×(1+增值税税率);二、经济问题的一般题型(1)直接与利润相关的问题:直接与利润相关的问题,无非是找成本与销售价格的差价。

(2)与利润无直接联系,但是涉及价格变动的问题:涉及价格变动,虽然没有直接提到利润的问题,但是最终还是转化成(1)的情况。

知识点拨教学目标 6-2-2经济问题三、解题主要方法1.抓不变量(一般情况下成本是不变量);2.列方程解应用题.【例 1】 某商店从阳光皮具厂以每个80元的价格购进了60个皮箱,这些皮箱共卖了6300元。

这个商店从这60个皮箱上共获得多少利润?【解析】 6300-60×80=1500(元)【例 2】 李师傅以1元钱3个苹果的价格买进苹果若干个,以1元钱2个苹果的价格将这些苹果卖出,卖出一半后,因为苹果降价只能以2元钱7个苹果的价格将剩下的苹果卖出.不过最后他不仅赚了24元钱,还剩下了1个苹果,那么他买了多少个苹果?【解析】 经济问题都是和成本、利润相关的,所以只要分别考虑前后的利润即可.1元钱3个苹果,也就是一个苹果13元;1元钱2个苹果,也就是一个苹果12元;卖出一半后,苹果降价只能以2元钱7个苹果的价格卖出,也就是每个27元. 在前一半的每个苹果可以挣111236-=(元),而后一半的每个苹果亏1213721-=(元).假设后一半也全卖完了,即剩下的1个苹果统一按亏的价卖得27元,就会共赚取2247元钱. 如果从前、后两半中各取一个苹果,合在一起销售,这样可赚得11562142-=(元),所以每一半苹果有2524204742÷=个,那么苹果总数为2042408⨯=个. 【巩固】 某商品价格因市场变化而降价,当初按盈利27%定价,卖出时如果比原价便宜4元,则仍可赚钱25%,求原价是多少元?【解析】 根据量率对应得到成本为:()427%25%200÷-=,当初利润为:20027%54⨯=(元)所以原价为:20054254+=(元)【例 3】 (2008年清华附中考题)王老板以2元/个的成本买入菠萝若干个,按照定价卖出了全部菠萝的45后,被迫降价为:5个菠萝只卖2元,直至卖完剩下的菠萝,最后一算,发现居然不亏也不赚,那么王老板一开始卖出菠萝的定价为 元/个.【解析】 降价后5个菠萝卖2元,相当于每个菠萝卖0.4元,则降价后每个菠萝亏20.4 1.6-=元,由于最后不亏也不赚,所以开始按定价卖出的菠萝赚得的与降价后亏损的相等,而开始按定价卖出的菠萝的量为降价后卖出的菠萝的4倍,所以按定价卖出的菠萝每个菠萝赚:1.640.4÷=元,开始的定价为:20.4 2.4+=元.例题精讲【例 4】 (难度等级 ※※※)某人在某国用5元钱买了两块鸡腿和一瓶啤酒,当物价上涨20%后,5元钱恰好可买一块鸡腿和一瓶啤酒,当物价又上涨20%,这5元钱能否够买一瓶啤酒?【解析】 方法一:以原来鸡腿和啤酒的价格为基准,所以可列下面的式子:两块鸡腿+一瓶啤酒=5元(一块鸡腿+一瓶啤酒)×(1+20%)=5元;1瓶啤酒=4块鸡腿,所以原来一瓶啤酒要20/6元。

物价上涨两次20%以后,啤酒的价格为:20/6×(1+20%)(1+20%)=4.8元。

所以还能买到一瓶啤酒。

方法二:物价上涨20%后,如果钱也增加20%,那么就仍然可买两块鸡腿和一瓶啤酒。

两块鸡腿 + 一瓶啤酒=6元。

但是现在一块鸡腿+一瓶啤酒=5元,则一块鸡腿=1元。

一瓶啤酒=4元。

再上涨20%以后,一瓶啤酒为:4×(1+20%)=4.8元。

【巩固】 某商品按每个5元的利润卖出4个的钱数,与按每个20元的利润卖出3个的钱数一样多,这种商品每个成本是多少元【解析】 方法一:根据题意存在下面的关系(5元+成本)×4=(20元+成本)×3,经过倒退可以列式子为:()()203544340⨯-⨯÷-=(元),所以成本为40元方法二:成本不变,每件利润多20515-=(元),3件多15345⨯=(元),多与少恰好相等,少卖1个少45元,原价利润5元+成本,成本为45540-=(元)。

【巩固】 (难度等级 ※※※※※)某人以每3只16分的价格购进一批桔子。

随后又以每4只21分的价格购进数量是前一批2倍的桔子,若他想赚取全部投资20%的盈利,则应以每3只多少分的标价出售?【解析】 可以设第一次购进12(是3、4的最小公倍数)子,第二次购进24子,其投资为:16×(12÷3)+21×(24÷4)=190(分)若想获利20%,应该售价为()()190120%1224319⨯+÷+÷=⎡⎤⎣⎦【例 5】 一千克商品随季节变化降价出售,如果按现价降价10%,仍可获利180元,如果降价20%就要亏损240元,这种商品的进价是多少元?【解析】 根据盈亏问题可得现价为:()()18024020%10%4200+÷-=,所以成本为:()110%42001803600-⨯-= (元)【巩固】 (2008年实验中学考题)某种商品按定价卖出可得利润960元,若按定价的80%出售,则亏损832元.问:商品的购入价是________元.【解析】 该商品的定价为:(832960)(180%)8960+÷-=(元),则购入价为:89609608000-=(元).【巩固】 一千克商品按20%的利润定价,然后又按8折售出,结果亏损了64元,这千克商品的成本是多少元?【解析】 ()641120%80%1600÷-+⨯=⎡⎤⎣⎦(元)【例 6】 (2008年第六届“希望杯”一试六年级)春节期间,原价100元/件的某商品按以下两种方式促销:第一种方式:减价20元后再打八折;第二种方式:打八折后再减价20元.那么,能使消费者少花钱的方式是第 种。

【解析】 方法一:设原价是a 元,第一种促销价为()0.8200.816a a -=-(元),第二种促销价为(0.820)a -元,由于0.8160.820a a ->-,所以少花钱的方式是第二种.方法二:第一种促销价格为()100200.864-⨯=,第二种促销价格为1000.82060⨯-=(元),所以选第二种。

【巩固】 甲、乙两店都经营同样的某种商品,甲店先涨价10%后,又降价10%;乙店先涨价15%后,又降价15%。

此时,哪个店的售价高些?【解析】 甲店原价:()()110%110%99%+⨯-=;对于乙店原价为:()()115%115%97.75%+⨯-= ,所以甲店售价更高些。

【巩固】 (2008年清华附中考题)某种皮衣定价是1150元,以8折售出仍可以盈利15%,某顾客再在8折的基础上要求再让利150元,如果真是这样,商店是盈利还是亏损?【解析】 该皮衣的成本为:()11500.8115%800⨯÷+=元,在8折的基础上再让利150元为:11500.8150770⨯-=元,所以商店会亏损30元.【例 7】 (难度等级 ※※※※)一件衣服,第一天按原价出售,没人来买,第二天降价20%出售,仍无人问津,第三天再降价24元,终于售出。

已知售出价格恰是原价的56%,这件衣服还盈利20元,那么衣服的成本价多少钱?【解析】 我们知道从第二天起开始降价,先降价20%然后又降价24元,最终是按原价的56%出售的,所以一共降价44%,因而第三天降价24%。

24÷24%=100元。

原价为100元。

因为按原价的56%出售后,还盈利20元,所以100×56%-20=36元。

所以成本价为:36元。

【例 8】 (难度等级 ※)某公司股票当年下跌20%,第二年上涨多少才能保持原值【解析】 本题需要了解股票下跌和上涨之间的关系,因为上涨值未知,所以可设某公司股票为1,第二年上涨x 才能保持原值,则可列方程为:(1-20%)×(1+x )=1,所以x =25%,则第二年应该上涨25%才能保持原值.【巩固】 (难度等级 ※※※)某商按定价的80%(八折)出售,仍能获得20%的利润,定价时期望的利润百分数是多少?【解析】 设定价时“1”,卖价是定价的80%,就是0.8.因为获得20%的利润,卖价是成本乘以(1+20%),即1.2倍,所以成本是定价的28 1.23÷=,定价的期望利润的百分数是22150%33⎛⎫-÷= ⎪⎝⎭【例 9】 有一种商品,甲店进货价比乙店进货价便宜10%.甲店按20%的利润来定价,乙店按15%的利润来定价,甲店的定价比乙店的定价便宜11.2元.甲店的进货价是多少元?【解析】 因为甲店进货价比乙店进货价便宜10%,所以甲店进货价是乙店的90%.设乙店的进货价为x 元,则甲店的进货价为90%x 元.由题意可知,甲店的定价为()90%120%x ⨯+元,乙店的定价为()115%x ⨯+元,而最终甲店的定价比乙店的定价便宜11.2元,由此可列方程:()()115%90%120%11.2x x ⨯+-⨯+=.解得160x =(元),那么甲店的进货价为16090%144⨯=(元).【巩固】 某商店进了一批笔记本,按30%的利润定价.当售出这批笔记本的80%后,为了尽早销完,商店把这批笔记本按定价的一半出售.问销完后商店实际获得的利润百分数是多少?【解析】 设这批笔记本的成本是“1”.因此定价是()1130% 1.3⨯+=.其中80%的卖价是1.380%⨯,20%的卖价是1.3220%÷⨯.因此全部卖价是1.380% 1.3220% 1.17⨯+÷⨯=.实际获得利润的百分数是1.1710.1717%-==.【例 10】 (2008年清华附中考题)某书店购回甲、乙两种定价相同的书,其中甲种书占35,需按定价的78%付款给批发商,乙种书按定价的82%付款给批发商,请算算,书店按定价销售完这两种书后获利的百分率是多少?【解析】 设甲、乙两种书的定价为a ,甲、乙两种书的总量为b ,则甲种书数量为35b ,乙种书数量为25b ,则书店购买甲、乙两种书的成本为:3278%82%0.79655a b a b ab ⨯⨯+⨯⨯=,而销售所得为ab ,所以获利的百分率为:()0.7960.796100%26%ab ab ab -÷⨯=.【例 11】 某家商店决定将一批苹果的价格降到原价的70%卖出,这样所得利润就只有原计划的13.已知这批苹果的进价是每千克6元6角,原计划可获利润2700元,那么这批苹果共有多少千克?【解析】 原价的30%相当于原利润的23,所以原利润相当于原价的230%45%3÷=,则原价与原利润的比值为20:9,因此原利润为每千克96.6 5.4209⨯=-元;又原计划获利2700元,则这批苹果共有2700 5.4500÷=千克.【巩固】 某商家决定将一批苹果的价格提高20%,这时所得的利润就是原来的两倍.已知这批苹果的进价是每千克6元,按原计划可获利润1200元,那么这批苹果共有多少千克?【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原价的20%就等于原来的利润,所以原价和原利润的比值为1:20%5:1=,利润为每千克16 1.551⨯=-元,所以这批苹果一共有1200 1.5800÷=千克. 【巩固】 (2008年实验中学考题)2008年1月,我国南方普降大雪,受灾严重.李先生拿出积蓄捐给两个受灾严重的地区,随着事态的发展,李先生决定追加捐赠资金.如果两地捐赠资金分别增加10%和5%,则总捐资额增加8%;如果两地捐赠资金分别增加15%和10%,则总捐资额增加13万元.李先生第一次捐赠了多少万元?【解析】 两地捐赠资金分别增加10%和5%,则总捐资额增加8%,如果再在这个基础上两地各增加第一次捐资的5%,那么两地捐赠资金分别增加到15%和10%,总捐资额增加了8%5%13%+=,恰好对应13万,所以第一次李先生捐资1313%100÷=万.【例 12】 (2008年湖北省“创新杯”六年级二试)甲、乙两种商品成本共200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