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咽通气道的使用方法

合集下载

口咽通气道放置法 ppt课件

口咽通气道放置法  ppt课件
仅限于尚存自主呼吸且无咳嗽反射的意识障碍病人, 如病人呕吐频繁且量较大时,口咽通气管的存在反而会增 加病人误吸的危险,应及时改变策略:气管插管或气管切 开。
临床型号的选择
型号增大,其形状和长度逐渐增加 ①长度:相当于从门齿至耳垂或下
颌角的距离 合适口咽通气管:末端位于
上咽部,将舌根与口咽后壁分开, 使下咽部到声门的气道通畅。口咽 管太短不能经过舌根,起不到开放 气道的作用,口咽管太小容易误入 气管。 ②足够宽度:以能接触上颌和下颌 的2~3颗牙齿为最佳。
有气流呼出,或以少许棉絮放于通气管外,观察 其在呼吸中的运动幅度,此外还应观察胸壁运动 幅度和听诊双肺呼吸音
检查口腔: 以防止舌或唇夹置于牙和口咽通气管之间
7、固定 传统的固定方法:用胶布交叉固定于面颊两侧。
(易于脱落,产生不适感,过敏性皮炎或破溃)
改进方法:在口咽管翼缘两侧各打一个小孔,用 绷带穿过这两个小孔,将绷带绕至患者颈后部固 定。
一、评估:
操作流程
病人的病情、生命体征、意识状态 对清醒患者,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及合作程度,解释监测
目的、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配合
评估患者的口腔、咽部及气道分泌物情况,有无活动的义 齿
是否有使用口咽通气道的指征
二、操作前的准备 1、护士:着装整齐、洗手、戴口罩 2、环境:安静、安全、整洁、光线适宜 3、患者:根据需要清洁口腔,取下活动性义齿
口咽通气管的并发症
评分标准
4、用物:选择大小合适的口咽通气管(宁大勿小,
宁长勿短)、一次性换药碗、生理盐水 、纱布、胶布(或绷带)
三、操作流程
1、核对病人,解释目的 2、放平床头,协助患者取平卧位,头后仰,使呼吸
道三轴线(口、咽、喉)尽量保持在同一直线上 3、清除口腔内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4、生理盐水湿润口咽通气道 5、直接放置:将通气道的咽弯曲沿舌面顺势送至上

口咽通气道使用技术

口咽通气道使用技术

口咽通气道使用技术
口咽通气道,又称口咽通气管,是一种由硬橡胶或硬塑料制成的J形、中空的人工气道,其弯曲度与舌及软腭相似。

口咽通气管置入术:是指将口咽通气管插入到口咽部,使其维持气道通畅的技术。

口咽通气管主体包括翼缘、牙垫、咽弯曲度三部分,随着口咽通气管型号的增大,其形状和长度逐渐增加,以适应不同年龄和不同体型的患者使用(配图1)。

一、目的
防止舌后坠、开放气道、辅助通气。

二、操作流程、评分标准及注意事项
1
2
3
4
【注释】评分等级:Ⅰ级表示评估全面、操作熟练、规范、无缺项;Ⅱ级表示评估不够全面,操作欠熟练、规范,缺1-2项;Ⅲ级表示评估不全面,操作不规范有3处以上缺项。

如出现单否项,则此项操作视为不及格。

三、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一)门齿折断
1、预防:对于躁动或有意识的病人尽量不选择口咽通气道。

2、处理:在使用口咽通气道前评估患者是否有义齿或活动的牙齿,及时清除口腔内脱落的牙
齿,防止误吸。

(二)咽部充血
预防及处理:①待病情允许后及时停用口咽通气道。

②密切观察患者咽部情况,2-3小时更
换一次位置,防止压迫咽部引起充血。

四、重点环节配图
图1:口咽通气管构成图2:测量方法
5
图3:直接插入法图4、5:反向插入法
五、参考依据:
1.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6
2.高荣花,彭祝宪.护理技术操作手册.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
3.沧州市人民医院.护理操作手册.2015版
4.急危重症护理学.第4版
6。

口咽通气道使用方法护理课件

口咽通气道使用方法护理课件

02
口咽通气道使用方法
放置前准备
01
02
03
评估患者情况
了解患者的年龄、体重、 意识状态、呼吸道通畅程 度等,以便选择合适的口 咽通气道型号。
准备口咽通气道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 合适的口咽通气道,并检 查其完好性,确保无破损 、无污染。
准备其他用品
准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和用 品,如手套、胶带、纱布 等。
正确放置方法
打开气道
将患者的头部向后仰,使 口腔、咽喉和气管保持一 条直线,便于通气道插入 。
插入通气道
用一只手托住患者的下颌 ,另一只手将通气道沿着 舌正中线插入,直到其到 达会厌处。
固定通气道
用胶带将通气道固定在患 者的面颊两侧,确保通气 道位置稳定。
注意事项与操作技巧
注意患者反应
定期检查
在放置口咽通气道的过程中,应密切 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明显不适,应 立即停止操作。
保养与维护
保养
定期检查口咽通气道是否有破损、变形或松动,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或更换。保持存放环境干燥,避免长时间暴 露在潮湿环境中,以防材料霉变和细菌滋生。
维护
定期对口咽通气道进行性能测试,以确保其正常工作。检查气道的通畅性和气密性,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或更换 。同时,应定期检查气囊的充气状态,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案例分析
分析实际案例,提高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
考核标准与流程
理论考核
测试学习者对口咽通气 道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操作考核
评估学习者在实际操作 中的熟练度和规范性。
案例分析考核
评估学习者在实际问题 中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综合评价
结合理论、操作和案例 分析等多方面进行综合

口咽通气道的操作方法

口咽通气道的操作方法

口咽通气道的操作方法
口咽通气道是一种常见的急救设备,用于维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

操作口咽通气道的方法如下:
1. 确定患者处于仰卧位,头部稍微仰起。

2. 选择合适尺寸的口咽通气道,通常选择比患者口腔稍大一些的尺寸。

3. 将口咽通气道放置于患者口腔,让其舌根部位于通气道的凹槽处。

4. 缓慢但坚定地将口咽通气道插入口腔,直到其底部与患者的口唇齐平。

5. 确保口咽通气道的位置正确,不要过深插入以避免刺激咽喉部。

6. 在口咽通气道的上方留出空间,以便通过通气道进行呼吸辅助。

7. 在确认通气道位置正确后,可以使用口咽通气道进行人工呼吸,但要注意观察患者的胸廓是否有抬起,以确保呼吸有效进行。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口咽通气道时,要确保患者的牙齿和口
腔没有明显的损伤或异物,避免插入口咽通气道时造成更多伤害。

另外,在急救现场使用口咽通气道时,要尽量保持清洁,避免交叉
感染。

操作口咽通气道时要轻柔,以免刺激患者的口腔和咽喉黏膜,同时要随时观察患者的反应,确保通气道的使用不会造成不适或其
他并发症。

操作口咽通气道时需要专业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因此在
实际操作中应尽量由受过专业培训的医护人员进行。

口咽通气道的放置方法2篇

口咽通气道的放置方法2篇

口咽通气道的放置方法2篇口咽通气道的放置方法口咽通气道是指一种用于维持口咽道通畅的医疗器械,主要用于防止口咽道阻塞和呼吸困难。

常见于晕厥、昏迷、呼吸衰竭、麻醉后、颅脑外伤和脑血管意外等情况下的患者。

那么,口咽通气道的放置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将介绍两种方法。

方法一:传统法步骤一:准备好口咽通气道,并检查其长度是否适合患者的口咽道长度。

然后,握住口咽通气道的中央部分,将其斜面朝上,就好像要喝杯水一样。

步骤二:先令患者张口,使用左手食指和拇指分别将患者的下唇和舌头拉向下方,从而打开口腔和咽喉。

步骤三:再用右手拿起准备好的口咽通气道,从患者的上齿缘处开始插入口咽通气道,斜向上方插入,伸到最后一部分未进入口腔里的适当深度。

步骤四:接着,将口咽通气道旋转180度,使其绕过下颌骨的角度,然后再旋转回来,使其朝向气管。

步骤五:最后,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检查口咽通气道的位置是否正确,确定是否需要使用橡皮带固定器将其固定在患者的口腔内。

方法二:改良法口咽通气道的传统插入法可能会导致不适感、出血、口咽部扭曲、鼻咽异味和口咽部感染等一系列问题。

因此,在实践中,还出现了一种改良的方法,它能够更有效地减少这些问题。

步骤一:准备好口咽通气道。

步骤二:令患者侧身,使用左手食指将患者的下唇和舌头拉向下方,从而打开口腔和咽喉。

步骤三:再用右手拿起准备好的口咽通气道,从患者的上颌缘处开始插入口咽通气道,斜向后方插入,伸到最后一部分未进入口腔里的适当深度,直到口咽通气道完全穿透口咽腔。

步骤四:然后,将口咽通气道旋转180度,使其绕过下颌骨的角度,然后再旋转回来,使其朝向气管。

步骤五:最后,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检查口咽通气道的位置是否正确,确定是否需要使用橡皮带固定器将其固定在患者的口腔内。

总之,需要注意的是,无论使用哪种方法进行口咽通气道的放置,都应该做到温和、稳定,以免引起不适或误伤患者。

如果不确定自己的操作是否正确,应该立即向医生寻求帮助。

口咽通气道放置法

口咽通气道放置法
呼吸道梗阻的患者 气道分泌物增多时便于吸引 癫痫发作或抽搐时保护舌齿免受损伤 同时有气管插管时,取代牙垫作用 需较长时间解除舌后坠者 手法托下颌无效者
禁忌症
呼吸肌麻痹或中枢性呼吸衰竭 下呼吸道梗阻 患者需要进行机械通气 呕吐频繁 咽反射亢进
仅限于尚存自主呼吸且无咳嗽反射的意识障碍病人, 如病人呕吐频繁且量较大时,口咽通气管的存在反而会增 加病人误吸的危险,应及时改变策略:气管插管或气管切 开。
操作流程 一、评估:
病人的病情、生命体征、意识状态 对清醒患者,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及合作程度,解释监测 目的、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配合 评估患者的口腔、咽部及气道分泌物情况,有无活动的义 齿 是否有使用口咽通气道的指征
二、操作前的准备 1、护士:着装整齐、洗手、戴口罩 2、环境:安静、安全、整洁、光线适宜 3、患者:根据需要清洁口腔,取下活动性义齿 4、用物:选择大小合适的口咽通气管(宁大勿小, 宁长勿短)、一次性换药碗、生理盐水 、纱布、胶布(或绷带)
三、操作流程
1、核对病人,解释目的 2、放平床头,协助患者取平卧位,头后仰,使呼吸 道三轴线(口、咽、喉)尽量保持在同一直线上 3、清除口腔内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4、生理盐水湿润口咽通气道 5、直接放置:将通气道的咽弯曲沿舌面顺势送至上 咽部,将舌根与口咽后壁分开
虽然后者比前者操作难度大, 但在开放气道及改善通气方面 更为可靠。
口咽通气道放置法
神外二病区
宋佳丽
口咽通气道

又称简易人工气道---是将后坠的舌根与口咽 后壁分开,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一种简单、快捷 的方法。
易插入,使用方便且迅速
主要内容
1、口咽通气道的适应症

口咽通气道的使用

口咽通气道的使用

宇宙探测机器人作文400字English Response:Exploring the Universe with Robotic Probes.Throughout history, mankind has been fascinated by the mysteries of the cosmos. From ancient civilizations gazing at the stars to the modern era of space exploration, our curiosity about the universe knows no bounds. Robotic probes have become invaluable tools in our quest to understand the cosmos.One of the most remarkable aspects of robotic probes is their ability to venture where humans cannot. These machines can withstand the harsh conditions of space, enduring extreme temperatures, radiation, and vacuum. Take, for example, the Voyager spacecraft, which has journeyed beyond our solar system, sending back invaluable data about the outer reaches of the galaxy.Robotic probes also enable us to study celestial bodies up close. For instance, the Mars rovers, such as Curiosity and Perseverance, have provided us with detailed insights into the Martian surface. These robots have explored rugged terrain, analyzed soil samples, and even searched for signs of past life. Their discoveries pave the way for future human missions to the Red Planet.Furthermore, robotic probes allow us to conduct experiments and observations without risking human lives. Satellites like the Hubble Space Telescope orbit high above Earth, capturing breathtaking images of distant galaxiesand phenomena. These unmanned observatories expand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smos while keeping astronauts safeon our home planet.In addition to scientific exploration, robotic probes have practical applications. They assist in navigation, communication, and weather forecasting, benefiting society as a whole. For example, the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relies on satellites to provide accurate location data for countless devices worldwide.In conclusion, robotic probes play a crucial role in our exploration of the universe. They venture into the unknown, gather valuable data, and expand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smos. Whether roaming the surface of Mars or peering into distant galaxies, these machines are pioneers of discovery, pushing the boundaries of human knowledge.中文回答:用机器人探测器探索宇宙。

口咽通气道操作方法

口咽通气道操作方法

口咽通气道操作方法
口咽通气道操作是一种紧急情况下的呼吸救治措施,用于保持患者的气道通畅,防止阻塞。

以下是一般口咽通气道操作的基本方法:
1. 准备工作:戴好手套,确保自己和患者的安全。

2. 评估患者:判断患者的意识水平和呼吸状况,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口咽通气道操作。

3. 抬头后仰:将患者的头向后仰至适当位置,以便于通气道的插入。

4. 打开口咽通气道:将一端封闭或圆锥形的口咽通气道插入患者的口腔中央,嘴唇应紧闭以避免吞咽,同时确保不牵拉患者的舌头。

5. 插入到正确位置:轻轻推入直到底部,使通气道完全进入口咽部。

6. 检查通畅与长度:通过观察胸廓的抬升和下降,确保通气道已达到预期效果。

同时,检查通气道的长度是否适合患者。

7. 定位稳固:如果通气道有固定装置(如耳挂),请将其固定。

8. 监测呼吸:监测患者的呼吸情况,并在需要时调整通气道的位置。

注意事项:
- 操作时要轻柔、细心,避免对患者的牙齿、口腔黏膜造成损伤。

- 如果患者有颅骨骨折、喉部创伤、颞下颌关节紧闭等情况,应避免进行口咽通气道操作。

- 操作后要及时记录并报告医护人员,尽早寻求进一步的呼吸支持措施。

请注意口咽通气道操作需要经过专业培训和合适的资质,本回答仅供参考,如非专业人士请勿擅自操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查口腔:口唇、舌。
操作者用一手的拇指与食指将患者的下 唇齿与上唇分开,另一手将口咽通气道 从后臼齿插入患者口腔,通气道的凹面 向腭部。当开口端通过悬雍垂,接近咽 后壁时,将其旋转180度向下推送至顶 端,下压并回拉。将后坠的舌根拉回。
口咽通气道的置入方法
反向插入法: 即把口咽通
气道的咽弯免误吸。 定时变换通气道位置,以防止口腔压伤。 注意口腔清洁。
参考文献
•陈红琴 人工气道的建立与管理 实用ICU 护理手册 2007.2 :92-95 •刘淑媛 陈永强 呼吸道的护理 危重症护理 专业规范化培训教程 2006.1:115-126 •王鹏霄 薛波 新编危重症监护治疗技术 2001.7:242-245
口咽通气道的置入方法
侧向插入法: 即把口咽通
气道的咽弯曲面 朝向颊粘膜部插 到咽后壁后90度 旋转
口咽通气道的放置位置
使用口咽通气道的注意事项
选择合适的口咽通气道:通气道太短,不 能将舌根拉回,起不到打开气道的作用; 如果过长,可能到达咽喉部而抵触会厌, 引起咳嗽和喉痉挛。
固定好,以免脱出。 患者取侧卧位,保持通气道通畅,及时清
禁忌症 清醒或浅麻醉病
人(短时间应用 的除外)
前4颗牙齿具有 折断或脱落的高 度危险的病人。
口咽通气道的型号选择
长度:大约相当于 门齿至下颌角的长 度。
宽度:以能接触上 颌和下颌的2—3个 牙齿为最佳,降低 病人咬闭通气管腔 的可能性。
口咽通气道的使用
选择合适的口咽通气道,将床放平,使 患者头后仰。
口咽通气道的使用方法
海南省农垦总医院
课程目标
概述适应症禁 忌症
了解其构造 正确选择型号
及使用 识记注意事项
课程内容
适应症禁忌症 口咽通气道的结构 型号选择及使用、置入方法 注意事项
口咽通气道的结构
翼缘 牙垫 咽弯曲
口咽通气道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 麻醉诱导后有完
全性或部分性上 呼吸道梗阻和/或 需要牙垫的意识 不清的病人。 需要协助进行口 咽部吸引的病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