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荒漠的分布及其原因(修正版)
论文:世界荒漠带分布和成因

浅析世界荒漠带的分布和成因土地如果缺少了水分和养分,植物就无法正常生长,而没有了植被的保护,裸露的地面极易遭受风沙和水土流失,使土壤中的养分进一步流失,最终导致土地生产力丧失,形成荒漠景观,这在地理上从自然带的角度来说称之为荒漠带。
这种自然带的形成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虽然它不是高考的重点,也不是教学的难点,但是在土地生产力退化中是人类最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
笔者将从自然原因的角度分析世界荒漠带的分布和成因,以加深学生对荒漠带的理解和树立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
一、世界荒漠带的分布世界荒漠带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和温带地区。
也就是说荒漠带分为热带荒漠带和温带荒漠带,温带荒漠带又可分为山麓荒漠带和高寒荒漠带。
世界上荒漠带主要分布在南北纬15°~50°之间的地带。
其中,15°~35°之间为副热带,是由高气压带引起的干旱热带荒漠带;北纬35°~50°之间为温带、暖温带,是大陆内部的干旱温带荒漠区。
当然还有一些非地带性的荒漠带分布。
例如,非洲索马里半岛和南美洲中南部秘鲁和智利国家西海岸的热带荒漠带,还有南美洲东南部的巴塔哥尼亚高原的温带荒漠带,天山山麓的荒漠带,青藏高原上的高寒荒漠,等等。
二、世界荒漠带形成的自然原因荒漠带是土地缺水引起的,缺水又与降水有关,而影响降水少的因素有:气流从高纬度吹向低纬度的纬度因素有关;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有关;寒流的降温减湿作用有关;还与山地的背风坡盛行下沉气流有关。
而自然带是在一定热量和水分条件下形成的,由于气压带和风带是影响降水的最直接原因。
因此,在不同纬度水热组合中,气压带和风带起着重要作用,从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图与理想大陆自然带的叠加图中可以看出:热大荒漠与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信风带叠加,降水少;热带荒漠在大陆东岸延伸与寒流有关;中亚温带荒漠与海陆位置有关;巴塔哥尼亚高原的温带荒漠带与地形有关。
那荒漠带的形成必然与气压带和风带、纬度因素、洋流因素、地形因素有关。
3.2.1.荒漠化的防治修正

土地沙漠化
干旱半干旱地区沙丘入侵 戒沙丘活化
次生盐渍化
土壤中盐分过分富集 主要与灌溉不当及蒸发旺盛有关
中国(大陆)荒漠化问题区域分布示意图
土地沙漠化
发生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次生盐渍化
主要发生在华北平原地区
石质荒漠化
主要发生在西南喀斯特地区
荒漠化
成全球最严重生态问题
¼ 陆地
2/3国家
荒漠化的防治
技能专项提升
真题重组集训
2.主要的治理措施 土石方 混凝土 (1)工程措施:主要是采取_______及_______工程等措施将 所发生的水土流失状况控制、固定,使其丌再继续发生和
发展。
种树种草 封山育林 (2)生物措施:主要是采取_________ 、 _________等植被 绿化的方法迚行治理。 农业技 (3)农业技术措施:主要是应用农业生产耕作中的________ ___手段,如土壤培肥、品种改良,塬面改造,间作轮作, 术 套种耕作,提高复种指数等。
技能专项提升
真题重组集训
【融会贯通】 自然因素——为荒漠化创造条件 气候干旱 (1)基本条件——_________ 西北地区是全球相同纬度降水量最少、干旱程度最严重的 地理位置 地形 地带。干旱是本区域所处的_________和_____因素共同作 用的结果。如下图:
技能专项提升
真题重组集训
沙质 (2)物质条件——地面疏松,为_____沉积物
D.植树造林
( B.松嫩平原中部 D.内蒙古高原西部 )。
第1题,草地减少,耕地、沙地增加,说明过度开
垦现象严重,应退耕还草。第2题,由表中沙地和草地所 占比例较高,可知该区域降水较少,结合选项,可能位于 内蒙古高原西部。
世界主要荒漠及其分布

03
荒漠的生态环境
植被
荒漠植被的特点:适应干旱环境,耐旱性强
主要植被类型:仙人掌、龙舌兰、沙柳等
植被的作用: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提供食物和栖息地
植被面临的威胁:过度放牧、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
动物
适应环境:荒漠动物具有适应极 端环境的生理特征和行为习性
生存策略:昼伏夜出,减少水分 蒸发和热量吸收
亚洲荒漠
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也是荒漠分布最广的地区之一 亚洲的荒漠主要分布在中亚、西亚和北非地区 中亚的荒漠主要包括卡拉库姆沙漠、克孜勒库姆沙漠等 西亚的荒漠主要包括阿拉伯沙漠、叙利亚沙漠等 北非的荒漠主要包括撒哈拉沙漠、利比亚沙漠等 亚洲的荒漠生态环境脆弱,需要加强保护和治理
美洲荒漠
北美洲:主要 包括索诺拉沙 漠、莫哈韦沙 漠、奇瓦瓦沙
漠等
南美洲:主要 包括阿塔卡马 沙漠、安第斯 山脉东侧的干
旱地区等
中美洲:主要 包括巴拿马地 峡的干旱地区
等
加勒比地区: 主要包括巴巴 多斯、牙买加 等地的干旱地
区等
欧洲荒漠
欧洲荒漠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地区 地中海气候导致欧洲荒漠的形成 欧洲荒漠的特点:干旱、炎热、多风沙 欧洲荒漠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退化,水资源短缺
据分析等
国际合作:与 其他国家开展 联合研究,共 享经验和技术
民间参与
民间组织:环保团体、志愿者团 队等
影响: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促进 荒漠治理与保护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添加标题来自参与方式:植树造林、清理垃圾、 宣传教育等
案例:中国蚂蚁森林、美国国家 公园志愿者等
THANK YOU
汇报人:XXX
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恢复荒漠生态 系统
沙漠是怎么形成的沙漠形成的原因

沙漠是怎么形成的沙漠形成的原因地球陆地的三分之一是沙漠。
那么沙漠是怎么形成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沙漠是怎么形成的沙漠形成的两个主要原因,就是干旱和风。
加上人们滥伐森林树木,破坏草原,令土地表面我去了植物的覆盖,沙漠便因而形成。
沙漠的形成,除了干旱气候条件与滥伐森林树木,破坏草原外,还要有丰富的沙漠物质来源,它们多分布在沉积物丰厚的内陆山间盆地和剥蚀高原面上的洼地和低平地上。
沙源有来自古代或现代的各种沉积物中的细粒物质。
如中国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沙源于古河流冲积物;腾格里沙漠、毛乌素沙漠和小腾格里沙漠的大部分沙源于古代与现代的冲积物和湖积物;塔里木河中游和库尔勒西南滑干河下游的沙漠都来自现代河流冲积物;乌兰布和沙漠和贺兰山、狼山-巴音乌拉山前地区的沙丘来源于洪积-冲积物; 鄂尔多斯中西部高地上的沙丘来源于基岩风化的残积物。
戈壁是粗砂、砾石覆盖在硬土层上的荒漠地形。
按成因砾质戈壁可分为风化的、水成的和风成的三种。
沙漠指沙质荒漠,整个地面覆盖大片流沙,广泛分布着各种沙丘。
在风力作用下,沙丘移动,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
沙漠的地表覆盖的是一层很厚的细沙状的沙子(有去过海边吗?和沙滩是一样的.只不过形成的原因不同,一个是水的长期作用,而另一个是风的长期作用.)沙漠的地表是会自己变化和移动的,当然是在风的作用下:)因为沙会随着风跑.沙丘就会向前层层推移,变化成不同的形态.戈壁就不会那样了.因为戈壁的地表是黄土还有稍微大一点的砂石混合组成的.其比例大概为1:1.在戈壁滩上还有分布或多或少的植被.在起风的时候吹起的大多是尘土,风力大时也会出现风沙走石的景观,但是戈壁的地貌是不会改变的.戈壁滩是沙漠边缘的一种地貌形态。
主要由砾石和较粗沙粒组成。
其主要特征是渗透性极好,地表缺水,植物稀少,仅生长一些红柳、骆驼刺等耐旱植物,而且经常刮风。
其形成主要原因是因洪水冲积而成。
当发洪水,特别是山区发洪水时,由于出山洪水能量的逐渐减弱,在洪水冲击地区形成如下地貌特征:大块的岩石堆积在离山体最近的山口处,岩石向山外依次变小; 随后出现的就是拳头大小到指头大小的岩石。
了解地球的沙漠和荒漠地区

了解地球的沙漠和荒漠地区地球上有许多不同类型的地理特征,其中包括沙漠和荒漠地区。
这些地区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们常年缺乏水源、植被稀少,并且气候干燥炎热。
本文将深入探讨沙漠和荒漠地区的特点、生态系统以及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
一、沙漠地区:1. 特点:沙漠地区是指砂漠覆盖面积较大、沙质含量较高的地区。
沙漠通常分布在接近赤道附近的干旱地带,如非洲撒哈拉沙漠、亚洲的库页塔格沙漠等。
2. 气候与地形:沙漠地区气候干燥,年降水量极低。
由于缺乏植被覆盖,阳光直射到地表,导致白天温度高达摄氏50度,夜晚则会骤降至零下。
沙漠地形以沙丘、沙漠盆地和岩石山脉为主。
3. 植被与动物:由于水源稀少,沙漠地区的植物相对稀少,多以耐旱的草本植物和仙人掌为主。
动物方面,沙漠中一些生物通过蓄水和潜伏在沙下等适应策略生存,例如沙漠狐狸和蝎子。
4. 人类活动:人类对沙漠地区的活动主要集中在矿产开采、旅游和科学研究等方面。
沙漠地区的矿产资源丰富,例如石油和黄金。
同时,一些国家还开设了沙漠旅游景区,吸引了大量游客。
二、荒漠地区:1. 特点:荒漠地区与沙漠地区相似,但植被更加稀疏,地表覆盖着岩石和砾石。
典型的荒漠地区包括澳大利亚的大维克多沙漠和北美的莫哈韦沙漠。
2. 气候与地形:荒漠地区的气候条件与沙漠相似,干燥少雨。
地形多呈低洼盆地和不规则山峦,地表覆盖砾石。
3. 植被与动物:荒漠地区由于水源更为稀缺,植被更加贫瘠。
植物多为旱生、耐盐碱的灌木和仙人球等。
荒漠中生活着一些特别适应恶劣环境的动物,如骆驼、蜥蜴和沙蚪。
4. 人类活动:在荒漠地区,人类活动也主要集中在矿产开采和旅游上。
一些荒漠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铀等矿产资源。
此外,世界各地的人们愿意前往荒漠地区游览,欣赏其独特的自然景观。
总结:沙漠和荒漠地区是地球上少数极端环境之一。
它们的特点是气候干燥、水资源稀缺以及植被贫瘠。
尽管缺乏水源和植被,但这些地区却孕育出适应压力的植物和动物物种。
同时,人类在沙漠和荒漠地区进行资源开发和旅游活动,为当地的经济和科学研究做出了贡献。
世界沙漠分布规律

世界沙漠分布规律
从地理位置而言,全球沙漠集中分布于13个地区。
由气候因素而形成的沙漠集中分布在南北纬度15°~35°之间。
南半球沙漠从大西洋沿岸的卡拉哈里、纳米布沙漠开始,通过印度洋,经澳大利亚沙漠,越过太平洋到达南美的阿塔卡玛沙漠;而北半球沙漠从大西洋沿岸的撒哈拉沙漠开始,越过苏伊士运河,过红海,经阿拉伯沙漠,通过伊朗、阿富汗、印度塔尔沙漠,越过太平洋,到达北美西南部。
受地形因素影响而形成的沙漠多分布于北半球北纬35°~50°之间,集中分布于亚洲的中部和美国西部。
高二地理必修3_世界荒漠化分布和我国荒漠化概况

世界荒漠化分布和我国荒漠化概况目前,全世界2/3的国家和地区、1/4的陆地面积、近10亿人口受其危害,已被公认为当今世界的头号环境问题。
1991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对全球荒漠化状况的评估是:全球荒漠化面积已近36亿公顷,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l/4,已影响到全世界1/6的人口(约10亿人),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而且,荒漠化扩展的速度是,全球每年有约600万公顷的土地变为荒漠,其中320万公顷是牧场,250万公顷是旱地。
125万公顷是水浇地,另外还有2 100万公顷土地因退化而不能生长谷物。
亚洲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影响的人口分布最集中的地区,遭受荒漠化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依次是中国、阿富汗、蒙古、巴基斯坦和印度。
中国土地荒漠化成因造成我国土地荒漠化、沙化并加速扩展的原因有气候因素,但更主要的是不合理的人为活动。
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过牧,这是草地沙化、退化的主要原因。
二是滥樵、滥挖、滥采,这是局部地区土地荒漠化、沙化扩展的重要成因。
三是滥垦,1995—1999年的5年间,在固定沙地及草地上开垦的耕地面积达1.7万平方千米,其中有近一半面积变成流动和半固定沙地。
四是滥用水资源,一些地区由于大规模开采地下水,使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导致大片沙生植被干枯死亡,沙丘活化。
我国荒漠化土地中,以大风造成的风蚀荒漠化面积最大,占了160.7万平方千米。
据统计,20世纪70年代以来仅土地沙化面积扩大的速度,每年就有2460平方千米。
土地的沙化给大风扬沙制造了物质源泉。
因此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强沙尘暴俗称“黑风”。
因为进入沙尘暴之中常伸手不见五指)发生越来越频繁,且强度大,范围广。
1993年5月5日新疆、甘肃、宁夏先后发生强沙尘暴,造成116人死亡或失踪,264人受伤,损失牲畜几万头,农作物受灾面积33.7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5.4亿元。
1998年4月15—21日,自西向东发生了一场席卷我国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地区的强沙尘暴,途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内蒙古、河北和山西西部,4月16日飘浮在高空的尘土在京津和长江下游以北地区沉降,形成大面积浮尘天气。
土地荒漠化的研究论文

土地荒漠化的研究论文牛栏山一中凌霄一.土地荒漠化定义土地荒漠化,就是指土地退化,也叫“土地沙漠化。
”顾名思义,我们可以从名字中简单的了解到原本湿润的可被利用的因为种种原因退化为类似沙漠的无法有效利用的土地。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对荒漠化的概念作了这样的定义,首次提出土地荒漠化的定义:"荒漠化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等因素,使干旱、半干旱和具有干旱灾害的半湿润地区的土地发生了退化。
”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土地荒漠化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日益严重的问题之一。
二.土地荒漠化的分布1.世界范围内1996年,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发表公报指出:当前世界荒漠化现象仍在加剧。
全球现有12亿多人受到荒漠化的直接威胁,其中有1.35亿人在短期内有失去土地的危险。
荒漠化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生态环境问题,而且演变为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它给人类带来贫困和社会不稳定。
到1996年为止,全球荒漠化的土地已达到3600万平方公里,占到整个地球陆地面积的1/4,相当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和美国国土面积的总和。
全世界受荒漠化影响的国家有100多个,尽管各国人民都在进行着同荒漠化的抗争,但荒漠化却以每年5~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大,相当于爱尔兰的面积。
到二十世纪末,全球将损失约1/3的耕地。
在人类当今诸多的环境问题中,荒漠化是最为严重的灾难之一。
对于受荒漠化威胁的人们来说,荒漠化意味着他们将失去最基本的生存基础--有生产能力的土地的消失。
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非洲西部撒哈拉地区连年严重干旱,造成空前灾难,使国际社会密切关注全球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
“荒漠化”名词于是开始流传开来。
据联合国资料,目前全球1/5人口,1/3土地受到荒漠化的影响。
1992年6月世界环境和发展会议上,已把防治荒漠化列为国际社会优先发展和采取行动的领域,并于1993年开始了《联合国关于发生严重干旱或荒漠化国家(特别是非洲)防治荒漠化公约》的政府间谈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带季风气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目前,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约3600万平方千米,而且呈
D 扩大和加剧的趋势,其影响因素中不包括( )
A.地震、火山、泥石流频发 B.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C.乱垦滥伐、砍伐森林 BG D.全球CO2排放量增加23
阅读我国土地荒漠化统计资料(下表),完成3—4题。
BG
16
方向:抗旱·防风·保水·保土·保肥
BG
17
BG
18
保持土壤水分,增加土壤肥力
BG
19
合理利用和管理水资源, 提高灌溉技术
BG
20
BG
21
世界荒漠的分布及成因
BG
22
练习题:
读全球荒漠分布示意图, 回答1~2题。
B 1、全球荒漠分布地区主要受哪几种气候类型控制(
)
①热带季风气候 ②热带沙漠气候 ③温带大陆性气候 ④亚
退耕还草;确定合理载畜量;划BG区轮牧;建设人工草场等。25
(1)图中显示导致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各因素中影响程度最大和最小的因
素分别是什么? 过度放牧;城市交通建设。
(2)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土地面积广大的自然原因主要是什么?造成新疆绿洲土 地荒漠化的最主要人为原因是什么?
干旱; 过度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当。
(3)针对我国草原地区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现象,我们应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 以防止日渐扩大的土地荒漠化?
南亚的塔尔沙漠(印度西部和巴基斯坦)
北美沙漠
BG
3
南纬15-35度(主要为热带沙漠)
BG
4
南纬55度
BG
5
北纬51度
BG
6
分组讨论:形成世界荒漠 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 23
6 4
BG
7
5
7
世界荒漠化带形成的 四种主要原因
1.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影响 (降水稀少) 2.受寒流影响(降温减湿) 3.海陆位置(深居内陆,降水稀少) 4.地形(地处山地背风坡,降水稀少)
01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 信风带控制 热带沙漠气候
BG
9
澳大利亚 西亚
BG
10
02 受寒流的影响 降温减湿异常明显
BG
11
阿塔卡马沙漠
索马里半岛
BG
12
03
深居内陆内部, 受海洋影响小
温带大陆性气候
BG
13
我国西北地区
中亚
BG
14
04
受山脉阻挡 降水稀少
温带大陆性气候
BG
15
南美巴塔哥尼亚沙漠
全球荒漠的 分布及其原
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BG
1
全球荒漠分布图
地域广袤的干旱荒漠分布于极度干旱、干旱气候区,干旱
荒漠主要分布于除南极洲外的各大洲,大部分处于北纬
15-35度和南纬15-35度,部分地区分别达到南纬55度和
北纬51度。
BG
2
北纬15-35度(主要为热带沙漠)
北非的撒哈拉沙漠
西亚的鲁卜哈利沙漠(阿拉伯沙漠)
C 3、20世纪70年代以后,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迅速扩大,主要的人
为原因是[ ] A.气候变暖,降水减少 B.冬季风强劲 C.过度放牧,过度开垦 D.沙尘暴频发 4、“三北”防护林在防治土地荒漠化方面所起的生态作用是
B[ ]
A.吸烟除尘 B.防风固沙 BG C.美化环境 D.净化空24 气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按照1994年10月在巴黎签署的《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中的定义, “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 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 材料二 荒漠化被称为“地球的癌症”, 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现代人类社会面临的 四大生态环境问题之一,目前,我国荒漠 化的土地面积已达267万平方千米,并以 每年2 460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展。右图为 “影响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因素 统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