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知识点:世界各大区域沙漠分布
沙漠知识点总结大全

沙漠知识点总结大全一、沙漠的定义和特点沙漠是指气候干燥,降水极少或无降水,植被稀少或没有植被的地区。
沙漠通常位于赤道附近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也有部分位于温带地区。
沙漠的特点包括高温干燥、日夜温差大、沙漠化现象严重、地表风蚀严重等。
二、沙漠的类型1.荒漠:没有或者极少植被,地表裸露的沙漠称为荒漠。
荒漠通常位于热带或者亚热带地区,降水量极少。
2.岩石沙漠:由于岩石破碎产生大量岩屑和沙石的区域,称为岩石沙漠。
此类地区缺乏植被,环境极端恶劣。
3.冰川沙漠:高山地区的寒冷沙漠,通常冰雪覆盖,气温极低,极端干燥。
4.半干旱地区:较为接近荒漠但降水量略多,植被相对丰富一些的地区,称为半干旱地区。
三、沙漠的地理分布1.非洲沙漠:非洲有撒哈拉沙漠、纳米比亚沙漠、萨赫勒沙漠等多个大型沙漠。
2.亚洲沙漠:亚洲有蒙古沙漠、戈壁沙漠、沙特阿拉伯的大沙漠等众多沙漠。
3.欧洲沙漠:欧洲有西班牙的塞哥维亚沙漠等。
4.北美洲沙漠:北美洲有美国的科罗拉多沙漠、墨西哥的索诺拉沙漠等。
5.南美洲沙漠:南美洲有阿根廷的阿塔卡马沙漠等。
6.大洋洲沙漠:大洋洲有澳大利亚的各种沙漠,如辛普森沙漠、大维多利亚沙漠等。
四、沙漠的气候特征1.温度极高:由于少量降水和照射时间长,沙漠地区气温常年较高。
2.日夜温差大:白天高温,夜晚气温骤降,温差较大。
3.降水稀少:沙漠降水量极少,通常低于100毫米。
4.气候干燥:相对湿度极低,地表水汽极少。
5.强烈的紫外线:沙漠地区没有大量植被的遮挡,紫外线辐射极大。
五、沙漠的地貌特征1.沙丘:由于风力的侵蚀和积累形成的沙丘,高度不等,形态各异。
2.沙漠盐湖:沙漠地面低洼处的湖泊或者盐湖,由于蒸发作用形成大片盐碱地。
3.荒漠植物:沙漠中的一些植被适应了干旱环境,不断进行着生存及适应的演化。
4.高温气候作用:沙漠地表无大量植被的保护,地表温度极高。
5.沙尘暴:沙漠地区风力强大,常有沙尘暴,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世界区域地理复习各区域总结

世界区域地理复习专题一:区域空间定位1、各大洲的经纬度位置亚洲:26oE--169oW,10oS--80oN;北回归线、北极圈通过,跨南北半球和低、中、高三个纬度带非洲:17oW--51oE,35oS--37oN;南、北回归线通过,跨南北半球,以热带为主欧洲:10oW--66oE,36oN--71oN;处于中、高纬度北美洲:170oW--20oW,7oN--72oN;北回归线、北极圈通过,跨低、中、高三个纬度带南美洲:82oW--35oW,54oS--12oN;赤道、南回归线通过,热带面积广大洋洲:110oE-130oW,47oS--30oN;赤道、日界线穿过,跨东西半球、跨南北半球,同时存在二个日期南极洲:绕经线一周,62oS以南,跨经度最大的洲,以南寒带为主2、各分区地理位置东亚:80o E-140o E,20o N-50o N;地处太平洋西岸,亚洲东部,绝大部分在北温带,包括中国、朝鲜、韩国、蒙古、日本等国;1 / 36东南亚:23o26'N-10o S, 90o E-150o E。
地处亚洲东南部,是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十字路口”,马六甲海峡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海上通道;范围包括中南半岛(中央经线为100o E),马来群岛(马六甲海峡夹在马来群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共11个国家:老挝、越南、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菲律宾、文莱等);(东盟十国)10o N-30o N,中央经线80o E;地处亚洲南南亚:部,喜马拉雅山以南,印度洋以北的地区。
范围包括北部三个内陆国(尼泊尔、不丹、锡金),中部三个临海国(印度、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南部两个岛国(马尔代夫、斯里兰卡);40中亚:o N-50o N,50o E-80o E;地处亚欧大陆的“心脏”部位,距海远,范围包括五大国家(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基尔斯坦),古代是丝绸之路,现代是第二亚欧大陆桥,战略地位重要;2 / 36西亚和北非:20o N-40o N,20o E-65o W;地处“两洋”(大西洋、印度洋),“三洲”(亚洲、非洲、欧洲),“五海”(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是海陆交通要道(苏伊士运河——埃及,土耳其海峡——土耳其),北回归线横穿南部;撒哈拉以南非洲:30o N-30o S,20o W-60o E,中央经线:20o W;好望角新航线的发展,对欧洲的经济和政治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苏伊士运河开凿前,欧亚两洲来往的船只都要经过好望角,今天这条航线仍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线之一,西方国家把这条航线称为“海上生命线”。
沙漠地理知识点

沙漠地理知识点沙漠是指地表覆盖着沙子的地区,通常气候干燥,降水稀少,植被稀疏。
沙漠地理是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沙漠的形成、特征、地貌、气候、生态等方面的知识。
一、沙漠形成沙漠的形成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气候是决定沙漠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
沙漠地区通常位于30°纬度附近,这一地带称为“沙漠带”。
原因是该地带处于大气环流中下沉气流的位置,导致空气下沉干燥,降水稀少,从而形成沙漠。
同时,地形也会影响沙漠的形成。
山脉的阻挡会使云层上升,降水减少,形成雨影区,进一步促使沙漠的形成。
二、沙漠特征沙漠地区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干燥。
沙漠地区的降水量很少,通常年降水量不足250毫米。
第二,高温。
由于沙漠地区大面积暴露在太阳下,辐射热非常强烈,导致沙漠地区的温度非常高。
第三,大温差。
沙漠地区白天温度高,夜晚温度下降迅速,形成昼夜温差大的特点。
第四,风沙。
沙漠地区风速较大,风沙现象普遍存在,风沙会改变地貌,形成沙丘等特殊地形。
三、沙漠地貌沙漠地貌是指沙漠中形成的各种地质地貌形态。
沙丘是沙漠地貌中最为典型的一种。
沙丘的形成是由于风沙的作用。
风吹动地表的沙粒,使其沿着风向堆积形成沙丘。
沙丘的形状呈拱形或帆形,有时会形成连续的沙岭。
此外,盐湖也是沙漠地貌中常见的一种形态。
在沙漠地区,由于降水稀少,水分蒸发后会留下大量的盐分,形成盐湖。
盐湖通常呈现出白色或黄色的颜色,给沙漠增添了一抹特殊的景色。
四、沙漠气候沙漠地区的气候主要特点是干燥和高温。
沙漠地区的降水量极少,气温高,蒸发强烈。
沙漠地区的气候可以分为热沙漠气候和寒沙漠气候两种类型。
热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气温高,降水少。
寒沙漠气候则主要分布在寒带地区,气温较低,降水也很少。
沙漠地区的气候条件对生物生存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得沙漠地区的生物多样性较低。
五、沙漠生态沙漠生态是指沙漠地区的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
由于沙漠地区的干旱和高温条件,沙漠生态通常以耐旱植物为主,植被稀疏。
地理沙漠ppt课件

沙漠的分布与形成
分布
沙漠主要分布在热带和温带地区的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区,如撒哈拉沙漠、阿拉伯沙漠、澳大利亚沙漠 等。
形成
沙漠的形成与气候、地形、土壤和植被等因素有关。在气候方面,沙漠通常出现在降雨量极低的地区 ,导致植被稀少,进而加剧了沙子的形成和流动。地形也可能影响沙漠的形成,如低洼地区或高原边 缘的干燥地区。此外,土壤和植被类型也是影响沙漠形成的重要因素。
A
植被恢复技术
通过种植耐旱、抗风沙的植物,增加地表覆盖 ,防止风蚀和水土流失。
节水灌溉技术
利用节水灌溉设施,如滴灌和喷灌,提高 水资源利用效率,满足植物生长需求。
B
C
土壤改良技术
通过添加有机肥和土壤改良剂,改善土壤理 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
风沙防护技术
建立风障和固沙带,降低风速,减少风蚀和 沙丘移动。
D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实践
资源节约
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 ,不损害未来世代满足
需求的能力。
环境保护
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系 统,维护生态平衡。
经济繁荣
通过可持续的生产和消 费模式,促进经济健康
发展。
社会公正
确保公平的社会发展, 保障所有人的权益。
沙漠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01
02
03
04
生态农业
发展适合沙漠环境的生态农业 模式,如有机农业和节水农业
谢谢聆听
特点概述
中国沙漠多属大陆性干旱气候,降水少,昼夜温差大,风力作用强烈。沙漠地表 形态以沙丘、沙地为主,部分地区有盐碱湖或内陆河流。
中国治沙的实践与成果
治沙实践
中国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来治理沙漠,包括植树造林、草方格沙障设置、灌溉和排水系 统建设等。
【高中地理】我国的八大沙漠

【高中地理】我国的八大沙漠1、塔克拉玛干沙漠,维吾尔语意"进去出不来的地方",人们通常称它为"死亡之海"。
它位于南疆塔里木盆地中心,面积三十二万四千公里,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仅次于非洲撒哈拉大沙漠,是全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
在世界各大沙漠中,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最神秘、最具有诱惑力的一个。
沙漠中心是典型大陆性气候,风沙强烈,温度变化大,全年降水少。
这儿风沙活动频繁,沙丘形态奇特,最高达二百五十公尺。
最奇妙的是两座红白分明的沙丘,名圣墓山。
山顶经风蚀而形成"大蘑菇"。
由于地壳的升降运动,红砂岩和白石膏构成的沉积岩露出地面,形成红白鲜明的景观。
沙漠四周,沿叶尔羌河、塔里木河、和田河和车尔臣河两岸,生长发育着密集的胡杨林和树柳灌木,形成沙海绿岛"。
特别是纵贯沙漠的和阗河两岸,长生芦苇、胡杨等多种沙生野草,构成沙漠中的"绿色走廊","走廊"内流水潺潺,绿洲相连。
林带中住着野兔、小鸟等动物,亦为"死亡之海"增添了一点生机。
考察还发现沙漠中地下水储存量丰富,且利于开发。
有水就有生命,科学考察推翻了"生命禁区论"。
浩翰沙漠中,迄今发现的古城遗址无数,尼雅遗址曾出土东汉时期的印花棉布和刺绣。
2、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中国第二大沙漠。
介于北纬44°15′~46°50′,东经84°50′~91°20′。
位于准噶尔盆地的中央,面积4.88万平方公里。
由4片沙漠组成,西部为索布古尔布格莱沙漠,东部为霍景涅里辛沙漠,中部为德佐索腾艾里松沙漠,其北为阔布北?阿克库姆沙漠。
准噶尔盆地属温带干旱荒漠。
年降水量70~150毫米,冬季有积雪。
降水春季和初夏略多,年中分配较均匀。
沙漠内部绝大部分为固定和半固定沙丘,其面积占整个沙漠面积97%,形成中国面积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
了解地球的沙漠和荒漠地区

了解地球的沙漠和荒漠地区地球上有许多不同类型的地理特征,其中包括沙漠和荒漠地区。
这些地区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们常年缺乏水源、植被稀少,并且气候干燥炎热。
本文将深入探讨沙漠和荒漠地区的特点、生态系统以及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
一、沙漠地区:1. 特点:沙漠地区是指砂漠覆盖面积较大、沙质含量较高的地区。
沙漠通常分布在接近赤道附近的干旱地带,如非洲撒哈拉沙漠、亚洲的库页塔格沙漠等。
2. 气候与地形:沙漠地区气候干燥,年降水量极低。
由于缺乏植被覆盖,阳光直射到地表,导致白天温度高达摄氏50度,夜晚则会骤降至零下。
沙漠地形以沙丘、沙漠盆地和岩石山脉为主。
3. 植被与动物:由于水源稀少,沙漠地区的植物相对稀少,多以耐旱的草本植物和仙人掌为主。
动物方面,沙漠中一些生物通过蓄水和潜伏在沙下等适应策略生存,例如沙漠狐狸和蝎子。
4. 人类活动:人类对沙漠地区的活动主要集中在矿产开采、旅游和科学研究等方面。
沙漠地区的矿产资源丰富,例如石油和黄金。
同时,一些国家还开设了沙漠旅游景区,吸引了大量游客。
二、荒漠地区:1. 特点:荒漠地区与沙漠地区相似,但植被更加稀疏,地表覆盖着岩石和砾石。
典型的荒漠地区包括澳大利亚的大维克多沙漠和北美的莫哈韦沙漠。
2. 气候与地形:荒漠地区的气候条件与沙漠相似,干燥少雨。
地形多呈低洼盆地和不规则山峦,地表覆盖砾石。
3. 植被与动物:荒漠地区由于水源更为稀缺,植被更加贫瘠。
植物多为旱生、耐盐碱的灌木和仙人球等。
荒漠中生活着一些特别适应恶劣环境的动物,如骆驼、蜥蜴和沙蚪。
4. 人类活动:在荒漠地区,人类活动也主要集中在矿产开采和旅游上。
一些荒漠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铀等矿产资源。
此外,世界各地的人们愿意前往荒漠地区游览,欣赏其独特的自然景观。
总结:沙漠和荒漠地区是地球上少数极端环境之一。
它们的特点是气候干燥、水资源稀缺以及植被贫瘠。
尽管缺乏水源和植被,但这些地区却孕育出适应压力的植物和动物物种。
同时,人类在沙漠和荒漠地区进行资源开发和旅游活动,为当地的经济和科学研究做出了贡献。
全球荒漠的分布及其原因

汇报人:XX
目录
CONTENTS
非洲撒哈拉沙漠:世界上最大的热沙漠,位于非洲北部
亚洲戈壁沙漠:位于亚洲中部,是世界上最大的温带沙漠
北美洲索诺拉沙漠:位于美国西南部和墨西哥北部,是世 界上最大的热带沙漠
南美洲阿塔卡马沙漠:位于智利北部,是世界上最干燥的 沙漠
澳大利亚大沙沙漠:位于澳大利亚西布在半干旱地区,气候较干旱, 降水较少,植被较少,多为草原和灌木丛。
盐碱荒漠:分布在盐碱地区,土壤盐碱化严重, 植被稀少,多为盐碱地和盐沼。
环境破坏:导致土地退化、水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丧失 气候变化:加剧全球变暖,影响气候稳定 经济发展:限制农业生产,影响经济发展 人类健康:引发沙尘暴、呼吸道疾病等健康问题
南极洲南极沙漠:位于南极洲,是世界上最冷的沙漠
热带荒漠:分布在热带地区,气候炎热干燥, 植被稀少,多为沙丘和砾石。
温带荒漠:分布在温带地区,气候寒冷干燥, 植被稀少,多为戈壁和沙漠。
寒带荒漠:分布在寒带地区,气候严寒干燥, 植被稀少,多为冻土地区和冰川遗迹。
干旱荒漠:分布在干旱地区,气候干燥,降水 稀少,植被稀少,多为沙丘和砾石。
地形因素:地形平坦,排水 不畅,容易形成沙漠
气候因素:干旱、高温、大 风等气候条件导致植被退化, 土壤沙化
土壤因素:土壤贫瘠,缺乏 有机质,容易沙化
植被因素:植被覆盖率低, 生态脆弱,容易受到风沙侵
蚀
过度放牧:导致植被破坏,土壤侵蚀 过度开垦:导致土地退化,沙化 水资源不合理利用:导致水资源短缺,土地沙化 工业发展:导致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汇报人:XX
全球变暖:导 致蒸发量增加, 土壤水分减少,
植被退化
极端天气:干 旱、洪涝等极 端天气事件增 多,导致土地
世界九大荒漠

世界九大荒漠作者:安利来源:《百科知识》2012年第12期6月17日被联合国定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荒漠是指降雨量非常少(一般年均降雨量低于250毫米或蒸发量大于降雨量)、地表生物存在和活动稀少的地区。
按照地表组成物质可分为沙漠(沙质荒漠的简称,是分布最多的一种荒漠类型)、岩漠(又称石漠、戈壁)、泥漠、盐漠、水漠、冰漠等多种地质类型。
以下就是按面积排名的世界九大荒漠。
1.南极荒漠面积:1380万平方千米虽然南极洲被冰雪所覆盖,但是单从降水量来看,南极大陆却是最干燥的大陆。
南极沿海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只有30~50毫米,内陆地区更是只有沿海的1/10,与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差不多。
南极大陆还是最荒凉的大陆,动植物种类极其稀少。
所以南极洲理所当然地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荒漠。
2.撒哈拉沙漠面积:910万平方千米覆盖了非洲北部大部分地区的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第二大荒漠以及最大的沙漠。
其地貌类型多样,遍布沙丘、沙海和沙滩。
除面积最为广阔的沙漠外,还有石漠、砾漠等。
这里气候条件非常恶劣,是地球上最不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之一。
3.北极荒漠面积:260万平方千米在北极圈内环绕北冰洋的陆地上,最显著的特点是存在永久冻土层。
植物的根无法向下伸展,所以树木无法生长,主要植被为苔藓,北极苔原因此而得名。
北极地区的年降水量一般在100~250毫米。
4.阿拉伯半岛沙漠面积:233万平方千米覆盖了阿拉伯半岛大部分区域的多片沙漠被统称为阿拉伯半岛沙漠,为世界第二大沙漠。
位于东南部的鲁卜哈利沙漠、西北部的内夫得沙漠和东面的代赫纳沙漠几乎形成了一个包围圈。
这里气候十分干燥且日夜温差极大。
5.戈壁荒漠面积:130万平方千米戈壁为蒙古语的音译,指地表布满砾石、石块的荒漠。
戈壁是亚洲最大的荒漠,跨越了蒙古和中国的广袤大地。
6.卡拉哈里沙漠面积:90万平方千米该沙漠位于非洲南部内陆的一个盆地中,几乎占据了博茨瓦纳全部、纳米比亚东部及南非的北部部分地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地理知识点:世界各大区域沙漠分布2013年高考已经开始倒计时,高考网在考前一大段时间里为各位考生精心提供了一些关于地理的知识点和答题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启示。
高考网在此预祝大家考出一个优异的成绩。
世界各大区域沙漠分布:
一、东亚:
中国西北部:塔克拉玛干沙漠;
二、南亚:
印度西北部与巴基斯坦交界处:印度沙漠(塔尔沙漠);
三、中亚:
1、土库曼斯坦境内的卡拉库姆沙漠;
2、乌兹别克斯坦境内中部地区;
3、哈萨克斯坦西部与俄罗斯交界处和中东部一小部分;
四、西亚:
1、西亚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
2、沙特阿拉伯境内大部分地区:北部内夫得沙漠、南部鲁卜哈利沙漠;
五、非洲:
1、撒哈拉沙漠(世界上最大的沙漠);
六、大洋洲:
1、澳大利亚西部维多利亚大沙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