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描与细节描写教学教材
白描人物教案初中

白描人物教案初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白描人物的基本写作技巧。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捕捉细节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表达人物形象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白描人物的定义及特点2. 白描人物写作技巧3. 案例分析与实践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描写人物的写作方法,如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
2. 提问:有没有同学知道什么是白描人物?二、讲解白描人物(15分钟)1. 讲解白描人物的定义:白描人物是一种以简洁、明了的文字,抓住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等特征,进行直接描写的方法。
2. 讲解白描人物的特点:真实、生动、传神。
3. 讲解白描人物的写作技巧:a. 观察细致,抓住人物特点b. 简洁明了,避免冗长叙述c. 运用对比、衬托等手法,突出人物形象d. 注重细节描写,使人物更具立体感三、案例分析与实践(25分钟)1. 让学生阅读一篇白描人物的优秀文章,分析其写作技巧。
2.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挑选一位同学进行模拟描写,其他同学对其进行评价。
3. 教师选取几位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巩固知识点。
2. 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提高写作水平。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白描人物的定义、特点和写作技巧,让学生了解了白描人物的基本写作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与实践,提高了学生观察生活、捕捉细节的能力,以及运用语言表达人物形象的能力。
但在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课堂氛围较为安静。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互动效果。
白描手法 ppt课件

ppt课件
10
《范进中举》中“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 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回。”等句,全是冷静的客 观的细节描写。小说完全摒弃了古代说书体小说骈
丽化的俗套,创造了细节描写的白描化的范例。
ppt课件
11
ppt课件
12
鲁迅散文《藤野先生》:“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 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对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 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的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 起,形成一坐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的平的, 除下帽,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 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吴微《投向科举制度的匕首》 初中语文第五册《教师教学用书》
ppt课件
9
范进“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 ‘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 咬紧,不省人事”。灌了几口水,“爬将起来, 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随后,往 门外飞跑,掉在泥塘里,“挣起来”继续“拍着 笑着”跑着。他发疯了。最后,他“在一个庙门 口站着,散着头发,满脸污泥,鞋都跑掉了一只, 兀自拍着掌,口里叫道:‘中了!中了!’”反复 写他拍手、大笑,笔锋深刻而曲婉,活活勾画出 了他神魂颠倒、亦痴亦狂的丑态。这里,作者以 白描的手法,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和行动,把一个 醉心科举的腐儒描画出来。
不可把“画眼法”,仅仅理解为就是描写人物 的眼睛,而应看作是简练传神的白描手法。
《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案
ppt课件
4
ppt课件
5
简墨白描画细节。用白描的手法描摹细节,是 最基本最常见的细节描写方法。其关键是抓住
事物的特征,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事物的动态和风 貌,使其不仅逼真、传神,有意蕴。
写作手法白描作文教案模板

写作手法白描作文教案模板白描作文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白描作文的定义和特点;2.掌握白描作文的写作技巧;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描写能力;4.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白描作文的写作技巧;难点,如何运用白描手法描写事物。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优秀的白描作品或者给学生讲解白描的定义和特点来导入新课,引起学生的兴趣。
2.讲解白描作文的定义和特点。
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白描作文是一种以线条、阴影、明暗等手法描绘对象形态和质感的一种写作方式,它追求简洁、生动、质朴的艺术效果。
3.分析白描作文的写作技巧。
(1)观察和描写对象的外形特征,包括大小、形状、颜色、纹理等;(2)注意用词的精准和生动,尽可能地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意境;(3)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加作文的艺术感染力。
4.示范写作。
教师可以选择一个生动的事物,如一朵花、一只小鸟等进行示范写作,让学生感受白描作文的魅力。
5.操练。
让学生进行白描作文的操练,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对象,如水杯、书桌等让学生进行描写,然后相互交流,提出改进建议。
6.布置作业。
布置白描作文的作业,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描写,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描写能力。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白描作文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技巧,培养了观察力和描写能力。
但是也发现一些学生在描写时还存在词汇匮乏、表达不够生动等问题,需要通过多读优秀的白描作品,多进行操练来提高。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强对白描作文的批评性欣赏,让学生从优秀作品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之白描和细节描写 PPT精品课件

答案解析:
1 由柳堤,竹溪,日影和鸥鹭闲游,农父渔翁忙
活等构成画面,表现了作者喜爱田园美景和田园 生活的强烈感情。
2 主要采用了白描手法,最后几句是对上面所写 景致的评价,也是作者思想感情的流露。
双调· 天香引· 西湖感旧 汤武
问西湖昔日如何?朝也笙歌,暮也笙歌。问 西湖今日如何?朝也干戈,暮也干戈。昔日也, 二十里沽酒楼,香风绮罗。今日个,两三个打鱼 船,落日沧波。光景蹉跎,人物消磨。昔日西湖, 今日南柯。 1,此曲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简析之。 2,作者采用了什么手法,把“今日”西湖描绘得 如此萧条?
学习目标:
1.鉴赏诗歌,掌握白描和细节描写的表 现手法。
2. 鉴赏诗歌时,能够分辨并运用白描和 细节描写的表现手法
白描的定义
• 白描,是绘画方面的术语,即用寥 寥几笔,勾勒出景物,人物的形象。 这种绘画技法被引入文学创作中, 就是用简洁的语言文字,勾勒描绘 出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这种表现 手法在诗歌创作中,也经常运用。
答案解析:
1 对比,这首曲把昔日的西湖与今日的 西湖做了对比,感慨战争给人间天堂 般的西湖带来的灾难。 1 白描手法。
舟夜书所见
(清)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田家
聂夷中 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
渭川田家
王维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 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 怅然吟《式微》。
注:1.雉雊(zhì gòu):野鸡鸣叫。 2.式微: 《诗经》篇名,其中有“式微,式微,胡不归” 之句,表归隐之意。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举例分析。
文学表现技法之白描课件

抄抄书,换一碗饭吃。可惜他
又有一样坏脾气,便是好喝懒
做。”作者抓住他“没有进
学”、“不会营生”、“好喝
懒做”的性格特点,来揭示封
建科举制度对他的毒害所造成
的悲惨遭遇。有时,还可用白
描手法描述人物对话与行动细
节学习交,流PP以T 表现人物性格。
4
如《三国演义》
“曹操煮酒论英雄”这一回
中,写曹操担心日后刘备可能成
6
• 白描技法要用好 需注意三点
• (一)要处理好与叙述的关系
• 叙述,是同描写并列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叙述,
除概括叙述外,尚有具体叙述。具体叙述是一种具体
的交代,虽笔法粗疏,却与白描的质朴简洁相近。如
果运用叙述手法表现事物的某一动态、风貌,简练而
传神,获得形象鲜明的描写效果,就成为白描。因此
可以说,白描是用叙述进行描写。
真。
学习交流PPT
12
3、描写景物,不尚华丽,务求朴
实。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
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诗人连用九个名词,分别描
绘了“枯藤”“老树”“昏
鸦”“小桥”“流水”“人
家”“古道”“西风”“瘦马”
九个意象,成一幅苍凉寂寥的秋
小学美术《白描》教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白描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用线条描绘物体的质感。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线条描绘练习。这个操作将演示白描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线条描绘练习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2.创意实践:学生能够运用白描技巧,发挥想象,创作出富有创意的日常生活场景作品;
3.文化理解:学生了解白描艺术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到传统艺术的价值,培养对民族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白描基本线条的掌握:直线、曲线、折线等基本线条的绘制是白描的基础,学生需熟练掌握各种线条的画法,并能运用到作品中。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白描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白描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白描这一传统绘画技法的兴趣还是挺浓厚的。在导入新课的时候,通过提问日常生活的问题,成功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他们很积极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在理论介绍环节,我尽量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解释了白描的概念和重要性,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看到了白描在实际中的应用,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这一技法。
白描、工笔、细节描写ppt课件

.
13
观察角度的变化
角度—— 俯视-仰视,远眺-近看, 感官:视听嗅触味
杜牧的《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秋山远景-上)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秋山近景-下)
.
14
细节的描绘: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
性命运的象征。
.
20
2诗、人元摄稹取《一位行少宫妇》日常生活中“打起黄莺儿” 这个意寥蕴丰落富古的行动宫作性,细宫节花的寂描写寞。红(步。骤①)
“啼时白惊妾头梦宫,女不在得到,辽闲西坐”说表玄明宗了打。黄莺是
例2: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 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
例3: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 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 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例4: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都 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 上提着。静了一会,似乎有点声音,使人动摇起来, 轰的一声,都向后退,一直散到老栓立着的地方, 几乎将他挤倒了。”
韵。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
15
所谓细节描写是 指文学作品中对人物 动作、语言、神态、 心理、外貌以及自然 景观、场面气氛等细 小环节或情节的描写
.
16
例1:“孩子吃完豆,仍然不散,眼睛都望着碟子。 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下腰去说 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直起身又看着豆, 自己摇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 ” 于是这群孩子在笑声里走散了。
2、叙写事件,不求细致,只求简明。 聂夷中《田家》: 父耕原上田,子属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初中语文:《细节描写》作文教案优秀教案

初中语文:《细节描写》作文教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细节描写的概念及其在作文中的重要性。
2.学会运用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情感和环境氛围。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提高作文质量。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细节描写的概念,学会运用细节描写。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并将其运用到作文中。
三、教学准备1.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细节描写实例。
2.学生作文素材,用于课堂练习和评价。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老师展示一篇学生作文,引导学生关注作文中的细节描写。
2.提问:这篇作文中,哪些地方使用了细节描写?细节描写起到了什么作用?(二)自主学习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细节描写的概念、作用和分类。
(三)实例分析1.老师展示几个细节描写的实例,引导学生分析其特点。
1.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素材,进行细节描写练习。
2.老师选取几篇学生的练习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老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细节描写,谁能介绍一下细节描写的作用?(二)方法指导1.老师讲解如何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并将其运用到作文中。
(三)课堂实践1.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素材,进行细节描写实践。
2.老师选取几篇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
(四)优秀作品展示1.学生展示自己的优秀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老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优秀作品。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老师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细节描写,你们觉得细节描写在作文中的重要性如何?(二)作文实践1.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一篇以细节描写为主的作文。
2.老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指导学生如何运用细节描写。
1.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修改自己的作文。
五、教学评价1.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价:通过课堂练习、作文实践和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细节描写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2.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方法是否满意,以便改进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用白描手法,寥寥数语勾勒了父子辛勤耕 耘劳作、官家筑仓虎视以待的画面,表现封建统 治者残酷剥削、压榨农民的深刻主题。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闲敲棋子”虽是诗人一个小小的 动作,却将诗人的心理刻画得细致入微。请 结合全诗作简要的赏析。
(1)请简要分析这首元曲的前三句Leabharlann 怎样描绘“寻梅”的执 着与艰难的。
(2)“忽相逢缟袂绡裳”,“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分 别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树头树底孤山 上。冷风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酒醒寒惊梦, 笛凄春断肠,淡月昏黄。
译文 冬前冬后转遍了几个村庄,踏遍了溪南溪北,
解析
本诗四句写了四个场面,似乎不见作者的情 感态度,但作者的情感态度又充满字里行间。显 示了高超的表现艺术。白描即用最朴素、最简练 的笔墨,不事雕饰,不加烘托,抓住描写对象的 特征,如实地勾勒出人物、事件与景物的情态面 貌。回答本题只要抓住题干中“没有一句议论和 抒情的句子”的提示语,自然就会联想到白描的 手法。
解析
与人约会而久候不至,难免焦躁不安,这大 概是每一个人都会有的经验。然而,赵师秀这首 小诗却写得深蕴含蓄,余味无穷。诗的前两句是 写景,既交代了时令,又描写了约会的环境。第 三句是点题,同时引出下文对诗人动作的描写。 第四句是意蕴丰富的句子,历来为人所称道。
答案
末句“闲敲棋子”是一个细节描写。诗人约 客下棋,可是时间已过夜半,客人还未到来,诗 人百无聊赖之际,有意无意地拿起棋子在棋盘上 敲击,将灯花都震落了。这一细节貌似闲暇,实 则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焦躁烦闷。
答案
(1)前三句借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不断转换,以 及细节描写,写出了寻梅的执著和艰难。诗中 “冬前”“冬后”是时间的间隔,“溪南”“溪 北”“树头”“树底”是空间的变换,“两履霜” 是细节描写。
(2)“忽相逢缟袂绡裳”采用了比喻(或拟人)的 修辞,把梅花写成了一位清雅飘曳的白衣女子, 表达了终于找到梅时的那种喜悦心情。“酒醒寒 惊梦,笛凄春断肠”采用了对偶(或夸张)的修辞, 表现了从醉态回到现实后的万分孤独和失落。
白描与细节描写
白描
如温庭筠的《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 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 杜陵梦,凫雁满回塘”。第二联两句诗,就是六个名词 (即六种景物)的组合,没有任何修饰语。它集中地表现 了早行的辛苦。在鸡鸣声起,残目未落之时,冒着寒霜上 路,可见早行辛苦。
再如北朝民歌《敕勒川》中“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 低见牛羊”就是对草原景象的白描,显得简洁有风骨,写 出了草原的壮美,点染出牧民的生活。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又如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苍山,风雪,白屋,柴门,犬吠,归人,层次分明, 有远有近,有声有色,形成了“风雪夜归人”的画境。
田家
聂夷中
父耕原上田,子斫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本诗表现“田家”的悲苦命运,却没有 一句议论和抒情的句子,诗歌是怎样表现这 一主题的?请作简要赏析。
双脚都沾满了霜,又爬上孤山,在梅树丛中上下寻 觅,都未见到梅花的踪迹,寻梅不遇,沮丧地立于 山头。忽然一阵寒风吹来,不知从何处带来一阵幽 香,蓦然回首,她竟然就在身后,那样淡妆素雅, 俏然而立。我顿时如遇梅花仙子一般,惊讶于她的 清丽脱俗,沉醉于她的风华绝代。然而春寒使我从 醉梦中醒来,听到凄怨的笛声,便想到春天会尽, 梅花也会片片凋落,此时淡淡的月色笼罩着黄昏。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水仙子•寻梅 乔吉
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树头树底孤山上。冷风 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淡 月昏黄。
[注解] 两履霜:双脚踏冰霜。 孤山:在杭州西湖,多梅花。宋代诗人林逋曾隐居于此赏梅养鹤。 缟袂绡裳:白绢衣裳,薄绸裙子,都是喻梅花的冰晶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