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振动标准.(精选)
(完整版)旋转机械振动标准

旋转机械振动标准
本标准适用的旋转机械主要指离心鼓风机、压缩机、蒸汽涡轮机、燃气涡轮机、汽轮发电机组、以及电动机和泵等。
旋转机械分类:
I类:为固定的小机器或固定在整机上的小电机,功率小于15KW
U类:为没有专用基础的中型机器,功率为15~75KW刚性安装在专用基础上功率小于300KW的机器。
川类:为刚性或重型基础上的大型旋转机械,如透平发电机组。
W类:为轻型结构基础上的大型旋转机械,如透平发电机组。
机械振动评价等级:
好:振动在良好限值以下,认为振动状态良好。
满意:振动在良好限值和报警值之间,认为机组振动状态是可接受的(合格),可长期运行。
不满意:振动在报警限值和停机限值之间,机组可短期运行,但必须加强监测并采取措施。
不允许:振动超过停机限值,应立即停机。
----------------------------------------------------- ' pfil" Ei——' i
旋转机械轴承温升标准
轴承的正常温度因机器的热容量、散热量、转速及负载而不同,除设备说明书上特别要求以外,旋转机械运转达到稳定状态后应符合以下标准:
1、使用润滑脂的轴承,轴承温度w 55C,最大不能超过80C。
2、使用稀油润滑的轴承,轴承温度w 65C,最大不能超过90C。
以上标准是以输送常温介质为基础制定的,如果介质温度较高可根据实际情况相应变动。
ISO2372设备振动标准

A
A
A
A
B
B
C
B
C
B
D
C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D
C
D
D
ClassI
15KW以下的小型设备
A:
良好
ClassII
15~75KW的中型设备
B:
可接受
ClassIII
装於硬基础上的大型设备
C:
注意
ClassIV
转速高於自然频率的高速设备
D:
不允许
速度总值ISO2372标准SKF测振笔plus的振动烈度等级卡依据ISO2372标准对设备的振动状况进行快速评估.该标准的适用范围是操作转速为10~200Hz(600~12000RPM)的机器.典型的这类设备包括:小型直联式电机和泵,通用电机,中型电机,发电机,蒸汽透平,透平压缩机,离心泵和风机.部分机器使用刚性或柔性联轴器联结,或者通过齿轮箱联结.旋转轴可以是水平,垂直或者倾斜任意角度放置.机器分类如下:Ⅰ类机器—在正常运行条件下,与整机连成一体的发动机或机器的单独部件(15kW及以下功率的电动机是这类机器的典型例子).Ⅱ类机器—无专用基础的中型机器(典型机器如15~75kW的电动机),刚性安装的发动机以及安装在专用基础上的机器(功率可达100kW).Ⅲ类机器—振动测量方向上相对刚度较大的重型基础上安装的大型原动机和其它大型旋转机械.Ⅳ类机器—振动测量方向上相对刚度较小的基础上安装的大型原动机和其它大型旋转机械(如透平发电机组,特别是轻型结构基础上的透平机组).注意:该ISO标准,对主要工作部件是往复运动的原动机和被驱动机不适用.
机械振动测试标准

机械振动测试标准嘿,朋友们!咱今天来聊聊机械振动测试标准这档子事儿。
你说这机械振动啊,就好比是机器的“心跳”。
咱人要是心跳不正常了,那可得出大问题,机器也一样啊!那怎么知道机器的“心跳”正不正常呢?这就得靠机械振动测试标准啦!想象一下,机器在工作的时候,那是不停地动啊,要是没有个标准来衡量,咱怎么知道它是在正常工作还是在“闹脾气”呢?这标准就像是一把尺子,能准确地量出振动的大小、频率等等关键信息。
比如说吧,有的机器振动得特别厉害,就像人在那疯狂抖腿一样,这能正常吗?肯定不行啊!那这个时候,我们就得按照标准来判断,是不是哪里出问题啦,该修就得赶紧修,不然指不定啥时候就“撂挑子”了。
而且啊,不同的机器,那标准还不一样呢!就像每个人的性格不一样似的。
有的机器比较“娇气”,振动稍微大一点就不行;有的机器就比较“皮实”,能承受的振动范围就大一些。
这可得搞清楚,不然用错了标准,那不就闹笑话了嘛!咱再说说这标准是怎么来的。
那可不是随随便便就定下来的,那是经过无数次的实验、研究才确定的。
就像咱学走路一样,得一步一步来,慢慢摸索出最适合的方法。
这中间得耗费多少人力、物力啊!你看那些搞研究的人,整天对着机器捣鼓,就为了能让这标准更精确、更实用。
他们就像一群细心的医生,给机器“看病”,找出问题,然后开出“药方”。
那咱普通人在生活中怎么用到这机械振动测试标准呢?比如说你家有个洗衣机,用着用着感觉声音不对劲,振动也特别大。
这时候你就可以想想,是不是不符合标准啦?要不要找人来修修?还有啊,那些生产机器的厂家,要是不按照标准来生产,那生产出来的东西能好用吗?肯定不行啊!那不是坑消费者嘛!所以说,这标准可重要了,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呢!咱再回过头来想想,要是没有这机械振动测试标准,那这世界得乱成啥样啊?机器都不知道啥时候会出问题,说不定哪天就来个大爆炸,那多吓人啊!所以啊,咱得好好感谢那些制定标准的人,是他们让我们的生活更有保障。
振动与冲击标准精选(最新)

振动与冲击标准精选(最新)G2298《GB/T 2298-2010 机械振动、冲击与状态监测 词汇》G3769《GB/T 3769-2010 电声学 绘制频率特性图和极坐标图的标度和尺寸》G4201《GB/T 4201-2006 平衡机的描述检验与评定》G6075.1《GB/T 6075.1-2012 机械振动 在非旋转部件上测量评价机器的振动 第1部分:总则》G6075.2《GB/T 6075.2-2012 机械振动 在非旋转部件上测量评价机器的振动 第2部分:50MW以上,额定转速1500 r/min、1800 r/min、3000 r/min、3600 r/min 陆地安装的汽轮机和发电机》G6075.3《GB/T 6075.3-2011 机械振动在非旋转部件上测量评价机器的振动:额定功率大于15kW额定转速在120r/min至15000r/min之间的在现场测量的工业机器》G6075.4《GB/T6075.4-2001 在非旋转部件上测量和评价机器的机械振动:燃气轮机》G6075.5《GB/T6075.5-2002 在非旋转部件上测量和评价机器的机械振动:泵站机组》G6075.6《GB/T6075.6-2000在非旋转部件上测量和评价机器的机械振动:功率大100KV的往复式机器》G6383《GB/T 6383-2009 振动空蚀试验方法》G6444《GB/T 6444-2008 机械振动 平衡词汇》G6557《GB/T 6557-2009 挠性转子机械平衡的方法和准则》3G7031《GB/T 7031-2005 机械振动 道路路面谱 测量数据报告》G7452《GB/T 7452-2007 机械振动 客船和商船适居性振动测量、报告评价准则》G7670《GB/T 7670-2009 电动振动发生系统(设备) 性能特性》G8910.1《GB/T 8910.1-2004 手持便携式动力工具 手柄振动测量方法 第1部分:总则》G8910.2《GB/T 8910.2-2004 手持便携式动力工具 手柄振动测量方法 第2部分:铲和铆钉机》G8910.3《GB/T 8910.3-2004 手持便携式动力工具 手柄振动测量方法 第3部分:凿岩机和回转锤》G9239.1《GB/T 9239.1-2006 机械振动 恒态(刚性)转子平衡品质要求:规范与平衡允差的检验》G9239.2《GB/T 9239.2-2006 机械振动 恒态(刚性)转子平衡品质要求:平衡误差》G10068《GB 10068-2008 轴中心高为56 mm及以上电机的机械振动 振动的测量、评定及限值》G10179《GB/T 10179-2009 液压伺服振动试验设备 特性的描述方法》G11348.1《GB/T11348.1-1999 旋转机械转轴径向振动的测量和评定:总则》G11348.2《GB/T 11348.2-2012 机械振动 在旋转轴上测量评价机器的振动 第2部分:功率大于50MW,额定工作转速1500 r/min、1800 r/min、3000 r/min、3600 r/min陆地安装的汽轮机和发电机》G11348.3《GB/T 11348.3-2011 机械振动在旋转轴上测量评价机器的振动第3部分:耦合的工业机器》G11348.4《GB/T11348.4-1999 旋转机械转轴径向振动的测量和评定:燃气轮机组》G11348.5《GB/T 11348.5-2008 旋转机械转轴径向振动的测量和评定:水力发电厂和泵站机组》G11349.1《GB/T 11349.1-2006 振动与冲击机械导纳的试验确定:基本定义与传感器》G11349.2《GB/T 11349.2-2006 振动与冲击 机械导纳的试验确定:用激振器作单点平动激励测量》G11349.3《GB/T 11349.3-2006 振动与冲击 机械导纳的试验确定:冲击激励法》G11807《GB/T 11807-2008 探查松脱零件的声学监测系统的特性、设计和运行程序》G12977《GB 12977-2008 平衡机 防护罩和测量工位的其他保护措施》G13309《GB/T 13309-2007 机械振动台 技术条件》G13310《GB/T 13310-2007 电动振动台》G13436《GB/T 13436-2008 扭转振动测量仪器技术要求》G13437《GB/T 13437-2009 扭转振动减振器特性描述》G13441.1《GB/T 13441.1-2007 机械振动与冲击 人体暴露于全身振动的评价:一般要求》G13441.2《GB/T 13441.2-2008 机械振动与冲击 人体暴露于全身振动的评价:建筑物内的振动(1hz~80hz)》G13441.4《GB/T 13441.4-2012 机械振动与冲击 人体暴露于全身振动的评价 第4部分:振动和旋转运动对固定导轨运输系统中的乘客及乘务员舒适影响的评价指南》G13823.1《GB/I 13823.1-2005 振动与冲击传感器的校准方法:基本概念》G13823.17《GB/T13823.17-1996 振动与冲击传感器的校准方法:声灵敏度测试》G13823.18《GB/T13823.18-1997 振动与冲击传感器的校准方法:互易法校准》 G13823.19《GB/T 13823.19-2008 振动与冲击传感器的校准方法 地球重力法校准》G13823.20《GB/T 13823.20-2008 振动与冲击传感器校准方法 加速度计谐振测试 通用方法》G14123《GB/T 14123-2012 机械冲击 试验机 性能特性》G14124《GB/T 14124-2009 机械振动与冲击 建筑物的振动 振动测量及其对建筑物影响的评价指南》G14125《GB/T 14125-2008 机械振动与冲击 振动与冲击对建筑物内敏感设备影响的测量和评价》G14412《GB/T 14412-2005 机械振动与冲击 加速度汁的机械安装》G14527《GB/T 14527-2007 复合阻尼隔振器和复合阻尼器》G14573《GB/T14573.1~4-1993 声学 确定和检验机器设备规定的噪声辐射值的统计学方法》G14654《GB/T 14654-2008 弹性阻尼簧片减振器》G14790.1《GB/T 14790.1-2009 机械振动 人体暴露于手传振动的测量与评价 第1部分:一般要求》G14790.2《GB/T 14790.2-2014 机械振动 人体暴露于手传振动的测量与评价:工作场所测量实用指南》G15168《GB/T 15168-2013 振动与冲击隔离器静、动态性能测试方法》G15371《GB/T 15371-2008 曲轴轴系扭转振动的测量与评定方法》G15619《GB/T 15619-2005 机械振动与冲击人体暴露 词汇》G16301《GB/T 16301-2008 船舶机舱辅机振动烈度的测量和评价》G16305《GB/T 16305-2009 扭转振动减振器》G16441《GB/T16441-1996 振动与冲击人体Z轴向的机械传递率》G16908《GB/T16908-1997 机械振动:轴与配合件平衡的键准则》G17189《GB/T17189-1997 水力机械振动和脉动现场测试规程》G17809《GB/T17809-1999 阻尼材料复模量图示法》G17958《GB/T17958-2000 手持式机械作业防振要求》G18258《GB/T18258-2000 阻尼材料阻尼性能测试方法》G18328《GB/T18328-2001 振动台选择指南》G18328.1《GB/T 18328.1-2009 振动发生设备选择指南 第1部分:环境试验设备》G18368《GB/T18368-2001 卧姿人体全身振动舒适性的评价》G18703《GB/T18703-2002 手套掌部振动传递的测量与评价》G18707.1《GB/T18707.1-2002 评价车辆座椅振动的实验室方法:基本要求》G18707.2《GB/T 18707.2-2010 机械振动 评价车辆座椅振动的实验室方法:应用于机车车辆》G19739《GB/T 19739-2005 机械振动与冲击 手臂系统为负载时弹性材料振动传递率的测量方法》G19740《GB/T 19740-2005 机械振动与冲击 人体手臂系统驱动点的自由机械阻抗》G19845《GB/T 19845-2005 机械振动 船舶设备和机械部件的振动 试验要求》 G19846《GB/T 19846-2005 机械振动 列车通过时引起铁路隧道内部振动的测量》G19847《GB/T 19847-2005 机械振动和冲击 分析的提供者和使用者之间的信息交换》G19873.1《GB/T 19873.1-2005 机器状态监测与诊断 振动状态监测 第1部分:总则》G19873.2《GB/T 19873.2-2009 机器状态监测与诊断 振动状态监测:振动数据处理、分析与描述》G19874《GB/T 19874-2005 机械振动 机器不平衡敏感度和不平衡灵敏度》G19875《GB/T 19875-2005 机械振动与冲击 固定结构的振动 在振动测量和评价方面质量管理的具体要求》G20471《GB/T 20471-2006 机器状态监测与诊断 基于应用性能参数的一般指南》G20485.1《GB/T 20485.1-2008 振动与冲击传感器校准方法 第1部分: 基本概念》G20485.11《GB/T 20485.11-2006 振动与冲击传感器校准方法:激光干涉法振动绝对校准》G20485.12《GB/T 20485.12-2008 振动与冲击传感器校准方法 第12部分:互易法振动绝对校准》G20485.13《GB/T 20485.13-2007 振动与冲击传感器校准方法:激光干涉法冲击绝对校准》G20485.15《GB/T 20485.15-2010 振动与冲击传感器校准方法:激光干涉法角振动绝对校准》G20485.21《GB/T 20485.21-2007 振动与冲击传感器校准方法:振动比较法校准》G20485.22《GB/T 20485.22-2008 振动与冲击传感器校准方法 第 22部分:冲击比较法校准》G20485.31《GB/T 20485.31-2011 振动与冲击传感器的校准方法第31部分:横向振动灵敏度测试》G20921《GB/T 20921-2007 机器状态监测与诊断 词汇》G21116《GB/T 21116-2007 液压振动台》G21487.1《GB/T 21487.1-2008 转轴振动测量系统 第1部分:径向振动的相对和绝对检测》G22281.1《GB/T 22281.1-2008 机器的状态监测和诊断 数据处理、通信和表达 第1部分:总则》G22281.2《GB/T 22281.2-2011 机器的状态监测和诊断数据处理、通信和表达第2部分:数据处理》G22393《GB/T 22393-2008 机器状态监测与诊断 一般指南》G22394《GB/T 22394-2008 机器状态监测与诊断 数据判读和诊断技术的一般指南》G23713.1《GB/T 23713.1-2009 机器状态监测与诊断 预测 第1部分:一般指南》G23714《GB/T 23714-2009 机械振动与冲击 结构状态监测的性能参数》G23715《GB/T 23715-2009 振动与冲击发生系统 词汇》G23716《GB/T 23716-2009 人体对振动的响应 测量仪器》G23717.1《GB/T 23717.1-2009 机械振动与冲击 装有敏感设备建筑物内的振动与冲击:测量与评价》G23717.2《GB/T 23717.2-2009 机械振动与冲击 装有敏感设备建筑物内的振动与冲击:分级》G23718.1《GB/T 23718.1-2009 机器状态监测与诊断:对认证机构和认证过程的要求》G23718.2《GB/T 23718.2-2009 机器状态监测与诊断 人员培训与认证的要求:振动状态监测与诊断》G23718.3《GB/T 23718.3-2010 机器状态监测与诊断 人员资格与人员评估的要求:对培训机构和培训过程的要求》G23718.6《GB/T 23718.6-2014 机器状态监测与诊断 人员资格与人员评估的要求 第6部分:声发射》G25631《GB/T 25631-2010 机械振动 手持式和手导式机械 振动评价规则》G25742.1《GB/T 25742.1-2010 机器状态监测与诊断 数据处理、通信与表示 第1部分:一般指南》G25742《GB/T 25742.2-2013 机器状态监测与诊断 数据处理、通信与表示 第2部分:数据处理》G25889《GB/T 25889-2010 机器状态监测与诊断 声发射》G28785《GB/T 28785-2012 机械振动 大中型转子现场平衡的准则和防护》G29714《GB/T 29714-2013 机械振动 平衡 平衡标准的用法和应用指南》G29715《GB/T 29715-2013 机械振动与冲击 桥和高架桥动态试验和检测指南》 G29716.1《GB/T 29716.1-2013 机械振动与冲击 信号处理 第1部分:引论》 G30173.1《GB/T 30173.1-2013 机械振动与冲击 弹性安装系统 第1部分:用于交换的隔振系统的技术信息》G30173.2《GB/T 30173.2-2014 机械振动与冲击 弹性安装系统 第2部分:轨道交通系统隔振应用需交换的技术信息》G30575《GB/T 30575-2014 机械振动与冲击 人体暴露 生物动力学坐标系》G50463《GB 50463-2008 隔振设计规范》G50699《GB 50699-2011 液压振动台基础技术规范》GJ2503《GJB2503A-2004 惯性平台减震器通用规范》J5925.1《JB/T 5925.1-2005 机械式振动时效装置 第1部分:基本参数》J5925.2《JB/T 5925.2-2005 机械式振动时效装置 第2部分:技术条件》J5926《JB/T 5926-2005 振动时效效果 评定方法》J6076《JB/T 6076-1992 振动台选择指南》J6868《JB/T 6868-2008 冲击台 技术条件》J6869《JB/T 6869-2008 水平振动台(正弦) 技术条件》JG3024《JG/T 3024-1995 建筑用阻尼弹簧隔振器》CE126《CECS126:2001 叠层橡胶支座隔震技术规程》JJG189《JJG189-1997 机械式振动试验台》JJG190《JJG190-1997 电动式振动试验台》JJG298《JJG298-2005 中频标准振动台(比较法)》JJG326《JJG326-2006 转速标准装置》JJG497《JJG497-2000 碰撞试验台》JJG501《JJG501-2000 频谱分析仪》JJG637《JJG637-2006 高频标准振动台》JJG676《JJG676-2000 工作测振仪》JJG791《JJG791-2006 冲击力法冲击加速度标准装置》JJG834《JJG834-2006 动态信号分析仪》JJG930《JJG930-1998 基桩动态测量仪》JJG973《JJG973-2002 冲击测量仪》JJG1062《JJG 1062-2010 便携式振动校准器检定规程》JJF1156《JJF 1156-2006 振动、冲击、转速计量术语及定义》JJF1157《JJF 1157-2006 测量放大器校准规范》JJF1220《JJF 1220-2009 颗粒碰撞噪声检测系统校准规范》JJF1401《JJF 1401-2013 振弦式频率读数仪校准规范》。
设备振动判定要求

振动判定标准
表1 ISO 2372国际振动烈度标准
注:
第一类小型机械(如15Kw以下的电机);
第二类中型机械(如15~75Kw的电机以及300Kw以下的机械);
第三类大型机械(支承系统为刚性状态);
第四类大型机械(支承系统为挠性支承状态);转速:600~12000rpm;振动测量范围:10~1000Hz。
区域说明:区域A:新交付使用的设备应达到的状态或优良状态;区域B:设备可以长期运行或合格状态;区域C设备尚可短期运行但必须采取相应补救措施,或不合格状态:注意;区域D:不允许状态。
说明:ISO 2372标准仅适用于机壳或轴承座的振动;
表2 ISO 10186国际振动标准
注:
1、适合条件:额定功率大于15KW和额定转速在120 rpm~15000rpm在现场测量的工业机器;
2、区域说明:区域A:新交付使用的设备应达到的状态或优良状态;区域B:设备可以长期运行或合格状态;区域C设备尚可短期运行但必须采取相应补救措施,或不合格状态:注意;区域D:不允许状态。
说明:ISO 10186适用于设备非旋转部件的测量;。
振动监测参数及标准(一)

振动监测参数及标准(一)振动监测参数及标准引言振动监测是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用于检测机械设备的运行状况和健康状态。
准确的振动监测参数和标准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设备的故障和异常,从而采取相应的维修和保养措施。
振动监测参数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振动监测参数:•振动速度(Velocity):用来描述振动的快慢程度,通常以毫米/秒(mm/s)为单位。
•振动加速度(Acceleration):用来描述振动的强弱程度,通常以米/秒平方(m/s²)为单位。
•振动位移(Displacement):用来描述振动的位移程度,通常以毫米(mm)为单位。
•振动频率(Frequency):用来描述振动的周期,通常以赫兹(Hz)为单位。
振动监测标准为了对振动进行有效监测和分析,我们需要参照一些标准来判断振动参数是否达到预期的要求。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振动监测标准:•ISO10816: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用于评估旋转机械振动的标准。
该标准将设备分为不同的振动等级,以帮助判断设备的运行状况。
•API618:美国石油学会(API)制定的用于评估压缩机振动的标准。
该标准主要针对石油和天然气工业中的压缩机设备。
•ISO13373:ISO制定的用于检测、诊断和监测机械故障的振动监测标准。
该标准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振动分析方法和技术。
振动监测的应用振动监测在许多行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应用场景:•工业生产设备:通过对生产设备的振动进行监测,可以准确判断设备的健康状态,及时发现故障,避免生产中断和损失。
•交通工具:对交通工具如汽车、飞机等的振动进行监测,可以提前发现潜在故障,确保交通安全。
•建筑结构:对建筑结构的振动进行监测,可以判断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并及时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
总结振动监测参数和标准对于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只有通过准确的监测和判断,才能提前发现故障,避免生产事故的发生。
希望本文对您了解振动监测参数及标准有所帮助。
(完整版)旋转机械振动标准

旋转机械振动标准
本标准适用的旋转机械主要指离心鼓风机、压缩机、蒸汽涡轮机、燃气涡轮机、汽轮发电机组、以及电动机和泵等。
旋转机械分类:
I类:为固定的小机器或固定在整机上的小电机,功率小于15KW
U类:为没有专用基础的中型机器,功率为15~75KW刚性安装在专用基础上功率小于300KW的机器。
川类:为刚性或重型基础上的大型旋转机械,如透平发电机组。
W类:为轻型结构基础上的大型旋转机械,如透平发电机组。
机械振动评价等级:
好:振动在良好限值以下,认为振动状态良好。
满意:振动在良好限值和报警值之间,认为机组振动状态是可接受的(合格),可长期运行。
不满意:振动在报警限值和停机限值之间,机组可短期运行,但必须加强监测并采取措施。
不允许:振动超过停机限值,应立即停机。
----------------------------------------------------- ' pfil" Ei——' i
旋转机械轴承温升标准
轴承的正常温度因机器的热容量、散热量、转速及负载而不同,除设备说明书上特别要求以外,旋转机械运转达到稳定状态后应符合以下标准:
1、使用润滑脂的轴承,轴承温度w 55C,最大不能超过80C。
2、使用稀油润滑的轴承,轴承温度w 65C,最大不能超过90C。
以上标准是以输送常温介质为基础制定的,如果介质温度较高可根据实际情况相应变动。
(完整版)旋转机械振动标准

旋转机械振动标准
本标准适用的旋转机械主要指离心鼓风机、压缩机、蒸汽涡轮机、燃气涡轮机、汽轮发电机组、以及电动机和泵等。
●旋转机械分类:
Ⅰ类:为固定的小机器或固定在整机上的小电机,功率小于15KW。
Ⅱ类:为没有专用基础的中型机器,功率为15~75KW。
刚性安装在专用基础上功率小于300KW的机器。
Ⅲ类:为刚性或重型基础上的大型旋转机械,如透平发电机组。
Ⅳ类:为轻型结构基础上的大型旋转机械,如透平发电机组。
●机械振动评价等级:
好:振动在良好限值以下,认为振动状态良好。
满意:振动在良好限值和报警值之间,认为机组振动状态是可接受的(合格),可长期运行。
不满意:振动在报警限值和停机限值之间,机组可短期运行,但必须加强监测并采取措施。
不允许:振动超过停机限值,应立即停机。
旋转机械轴承温升标准
轴承的正常温度因机器的热容量、散热量、转速及负载而不同,除设备说明书上特别要求以外,旋转机械运转达到稳定状态后应符合以下标准:
1、使用润滑脂的轴承,轴承温度≤55℃,最大不能超过80℃。
2、使用稀油润滑的轴承,轴承温度≤65℃,最大不能超过90℃。
以上标准是以输送常温介质为基础制定的,如果介质温度较高可根据实际情况相应变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设备振动标准它是指导我们的状态监测行为的规范最终目标:我们要建立起自己的每台设备的标准(除了新安装的设备)。
⏹监测点选择、图形标注、现场标注。
⏹振动监测参数的选择:做一些调整:长度、频率范围⏹状态判断标准和报警的设置1 设备振动测点的选择与标注1.1监测点选择测点最好选在振动能量向弹性基础或系统其他部分进行传递的地方。
对包括回转质量的设备来说,建议把测点选在轴承处或机器的安装点处。
也可以选择其他的测点,但要能够反映设备的运行状态。
在轴承处测量时,一般建议测量三个方向的振动。
铅垂方向标注为V,水平方向标注为H,轴线方向标注为A,见图6-1。
图6-1 监测点选择图6-2在机器壳体上测量振动时,振动传感器定位的示意图1.2 振动监测点的标注(1)卧式机器这个数字序列从驱动器非驱动侧的轴承座赋予数字001开始,朝着被驱动设备,按数字次序排列,直到第一根轴线的最后一个轴承。
在多根轴线的(齿轮传动)机器上,轴承座的次序从驱动器开始,按数字次序继续沿着第二根轴线到被驱动器往下排列,接着再沿着第三根轴线往下排列,直到机组的末端为止。
常见的几种标注方法见图6-3~6-5。
图6-3 振动监测点的标注图6-4 振动监测点的标注图6-5 振动监测点的标注(2)立式机器遵循与卧式机器同样的约定。
1.3 现场机器测点标注方法机壳振动测点的标注可以用油漆标注,也可以在机壳上粘贴钢盘来标注振动测点,最好采用后一种方法标注。
采用钢盘时,机壳要得到很好的处理。
钢盘规格为厚度5mm,直径30mm,用强度较好的粘接剂粘接,以保证良好的振动传递特性。
2 设备振动监测周期的确定振动监测周期设置过长,容易捕捉不到设备开始劣化信息,周期设置过短,又增加了监测的工作量和成本。
因此应根据设备的结构特点、传动方式、转速、功率以及故障模式等因素,合理选定振动监测周期。
当设备处于稳定运行期时,监测周期可以长一些;当设备出现缺陷和故障时,应缩短监测周期。
在确定设备监测周期时,应遵守以下原则;1)安装设备或大规模维修后的设备运行初期,周期要短(如每天监测一次),待设备进入稳定运行期后,监测周期可以适当延长。
2)检测周期应尽量固定。
3)对点检站专职设备监测,多数设备监测周期一般可定为7至14天;对接近或高于3000转/分的高速旋转设备,应至少每周监测1次。
4)对车间级设备监测,监测周期一般可定为每天1次或每班1次。
5)实测的振动值接近或超过该设备报警标准值时,要缩短监测周期。
如果实测振动值接近或超过该设备停机值,应及时停机安排检修。
如果因生产原因不能停机时,要加强监测,监测周期可缩短为1天或更短。
3 设备振动监测信息采集3.1 振动监测参数的选择对于超低频振动,建议测量振动位移和速度;对于低频振动,建议测量振动速度和加速度;对于中高频振动和高频振动,建议测量振动加速度。
说明如下:(1)设备振动按频率分类。
根据振动的频率,设备振动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超低频振动,振动频率在10Hz以下。
2)低频振动,振动频率在10Hz至1000Hz。
3)中高频振动,振动频率在1000Hz至10000Hz。
4)高频振动,振动频率在10000Hz 以上。
(2)位移为峰峰值;速度为有效值;加速度为有效值;有时根据需要,速度和加速度还要测量峰值。
3.2 振动监测中的几个“同”为保证测量结果的可比性,在振动监测中要注意做到以下几个“同”:1)测量仪器同;2)测量仪器设置同;3)测点位置、方向同;4)设备工况同;5)背景振动同。
并尽量由同一个人测量。
3.3 振动数据采集应严格按监测路径和监测周期对设备进行定期监测。
采集设备振动数据时,通常还需要记录设备的其他过程参数,如温度、压力和流量等,以便于比较和趋势管理。
设备监测人员要及时作好测试记录的整理、备份;对存在疑义的数据记录,要及时核准;及时分析处理测量数据;作好趋势预测和简易诊断。
4 评价机器状态的方法机器状态的评价是设备简易诊断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根据一些振动标准或方法判断机器处于什么状态,为设备有序运行和适时维修提供依据。
由于机器振动特性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在类似运行状况下机器的振动水平会出现较大的差异。
一种振动水平在一台机器上可能很好,而在另一台机器上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应对不同的设备建立不同的振动标准。
由前所述,设备振动监测劣化倾向管理的方法有三种,即振动值(振幅)、无量纲参数和频谱图的劣化倾向管理。
利用振动测量评价机器状态大体上也分为这几类。
实际工作中建立评价机器状态标准的方法有许多,常见的有振动标准法、类比判断法、趋势图法等等。
建立振动的标准还可以参考机器制造商的建议,当然最好是长期监测设备,创建特定设备的标准。
4.1 绝对判断标准绝对判断标准是评价机器状态最常用的方法。
绝对标准有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
(1)在非旋转部件上测量和评价机器ISO2372(表6-1)、ISO10186(表6-2)等国际振动标准是最常用的振动判断标准。
表6-1 ISO2372国际振动烈度标准注:第一类小型机械(如15Kw以下的电机);第二类中型机械(如15~75Kw 的电机以及300Kw以下的机械);第三类大型机械(刚性基础);第四类大型机械(柔性基础);转速:600~12000rpm;振动测量范围:10~1000Hz。
需要说明的是,ISO2372标准仅适用于机壳或轴承座的振动;对于复杂振动来说,振动速度有效值(RMS)的测量更为重要,RMS值说明了设备振动的能量大小;对于600rpm以下的设备,可能更关心峰值的测试;振动值是所测量的各个轴承各个方向的最大值;应选取机器在额定转速和各种负荷下的最大振动烈度作为判断依据;所谓刚性基础是指机器支承系统的固有频率高于激振力的频率,柔性支承指机器支承系统的固有频率低于激振力的频率。
注:1)适合条件:额定功率大于15KW 和额定转速在120 rpm~15000rpm 在现场测量的工业机器;2)区域说明:区域A :优质;区域B :良好;区域C :注意;区域D :危险。
(2)ISO7919轴振动评价标准表6-3为ISO7919-1旋转机器轴振动标准。
表6-3 轴振动标准使用说明:1)振动幅值是在稳态运行工况下额定转速时的振动幅值;并且两个选定的相互垂直的测量方向上位移峰峰值的较大者,如果只使用一个方向,那么应注意确保它可以提供足够的信息。
2)区域A :振动良好,可以长期运行,新交付使用的机器的验收区域。
区域B :振动合格,可以长期运行。
区域C :振动报警,可以短期运行,必须采取措施。
区域D :停机极限、危险,立即停机。
3)振动幅值的变化,可以是瞬时的或者是随时间逐渐发展的,振动变化意味着机组可能有故障。
振动幅值变化量报警设定值为:基线值+区域 B 上限值的25%。
4.2 相对判断标准是对同一设备的同一测点、在同一方向(V/H/A/NON )、同一工况下的振动值进行定期测定。
将机器的正常值作为初始值,后来的实测值与初始值进行比较。
表6-4为ISO2372相对振动标准。
在实际工作中常用的趋势图法与此类似,可以根据设备运行经验、或经过计算模拟,判断设备的状态,估计或推断设备的剩余寿命。
4.3 类比判断标准(纵向对比看发展)数台机型相同、规格相同和工况相同的机器,对它们进行测定,通过相互比较做出判断,表6-5为推荐的类比判断标准。
4.4 波峰因数评价法波峰因数是无量纲参数的一种,其定义为:峰值与有效值之比。
该参数适合于滚动轴承和齿轮箱的早期诊断。
设备无故障时,该值为3左右;随故障的出现和发展,该值逐步增大,可达到10~15;当故障发展到一定程度,它又逐步变小,并接近于3。
齿轮轴承故障的峭度检测也有类似的规律。
4.5 频谱图报警法频谱图报警有两种,宽频带报警和窄频带报警。
宽频带报警是选择设备正常状态的频谱图作为基准谱,在监测的整个频带上设定若干报警线,一旦某些谱线超过报警线设备即处于报警状态。
窄频带报警与宽频带报警不同之处是,窄频带报警的报警线仅针对某些谱线,这些谱线常常是设备的转频或转频的倍频或零部件的故障频率或倍频等,一旦某些谱线超过报警线设备即处于报警状态。
报警线的设置要以大量的监测实践为基础才能有效建立。
评价设备状态还有很多种方法,对于齿轮和滚动轴承还可以根据其它一些监测量和方法(如冲击脉冲法等)进行判断。
当然感官评价也是最常用的基本评价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应综合运用各种方法,以便作出准确判断。
5 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成效评价5.1 设备状态监测诊断工作绩效评价设备监测和故障诊断必然存在成本。
安排人员,添置仪器。
客观地讲,设备监测诊断的成本在设备总成本中占的比例很小,而且还将逐步减小。
如何评价设备状态监测和诊断效果是此项工作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对于群检和专业点检来说,要考察点检是否严格按照标准化进行作业,点检是否到位、点检是否有效、点检是否发现问题等等。
表6-6为宝钢公司曾使用的设备监测成效的一种评价方法。
周期性监测诊断对设备状态的把握率D C B A CA ++++=5.2 设备故障诊断效益评价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贯穿于设备寿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它对于改善设计(设计本身的问题、可诊断性设计)、改进制造工艺和质量、减少库存、指导和评价设备安装和检修效果、保证设备长周期安全经济运行等均有重要作用。
根据实践经验,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避免设备事故、依据诊断结果适时适度维修(适当的时机、用最短的时间、有针对性进行检修;同步维修,确保系统整体效益;延长设备寿命周期等)而产生的产量效益和降低成本效益。
诊断实践中有大量例子,下文将给出实例说明,通过典型实例,最能说明设备监测诊断工作的重要性。
此外根据设备状态加油/换油产生的降低油耗、降低无为能量消耗产生的节电效益等等方面都为企业带来巨大的收益。
5.3 统计结果根据美国CSI 公司提供的数据,在“RBM 优秀奖”统计结果中一些行业在设备监测诊断方面的投入产出比,如表6-7。
×100%另据英国工业界的统计,设备状态监测带来的收益的65%与产量有关,35%与维修费有关。
统计结果显示,最适宜开展状态监测的行业有:能源、动力、煤炭、电力、石油、化工、交通运输、冶金、建材、造纸、纺织、卷烟、造船、汽车等等。
6 机械设备常用振动标准6.1 绝对评价标准的范围(适用中/高速滚动轴承)6.2 风机类振动标准6.3 压缩机振动标准6.4 电动机振动标准(15kw以下、15kw以上、90kw以上的电动机)图6-6电动机振动标准(15kw以下的电动机)图6-7 电动机振动标准(15kw以上的电动机)图6-8 电动机振动标准(90kw以上的电动机)最新文件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方便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