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低碳城市建设——以东京都为中心的研究

合集下载

日本东京都市圈研究

日本东京都市圈研究

东京大都市区一体化经验一、发展概况东京是世界公认的同城化建设较好的国际大都市。

大东京都市圈又称首都圈,是指以东京为中心,半径100公里范围内的地区,主要包括东京都、琦玉县、神奈川县、千叶县、茨城县、群马县、枥木县和山梨县等一都七县,面积36274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9.6%,人口404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32%,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114人,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倍多。

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国的1/3,尤其是制造业、服务业更是高达60%以上。

大东京都市圈是世界闻名的城市集聚区,城市化水平达到80%以上。

二、促进一体化发展的措施1.一体化(同城化)规划导引的东京都市圈1956年,日本政府实行“首都圈整顿方案”,规定以东京为中心、半径100公里以内的地区,构建一个“首都圈”,颁布了《首都圈整治法》,并于1958年编制了第一个大东京都市圈建设规划,奠定了区域同城化发展的基础。

1968年,日本又发布了第二个大东京都市圈建设规划,提出了将东京作为经济高速增长的全国管理中枢,并实施以实现合理中枢功能为目的城市改造。

这次规划使东京中心区实现了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和城市外围地区的开发建设。

第三次大东京都市圈建设规划于1976年出台,规划中提出了在首都圈中分散中枢管理功能,建立区域多中心城市复合的设想。

第四次大东京都市圈建设规划于1986年制定,进一步对周边城市的职能定位和发展布局进行了调整,同时提出了要强化中心区的国际金融职能和高层次中枢管理职能的设想。

表日本首都圈五次基本规划内容第五次1999 ~2015年以多样价值观为基础的个人活动的活跃化;高龄化的前进,人口减少局面的到来; 信息化、国际化的进展;对于环境的意识及行动的提高。

东京等八县市, 并包含从广域合作角度考虑的周边地域。

以自然增长为中心,从1995年的4040 万增加到2011 年约4190万,之后人口减少,2015 年达到4180万人。

由目前的向东京中心部的一极依存构造,形成首都圈各地域以据点都市为中心的高独立性地域,并进行相互机能的分担、合作、交流,以形成分散型网络构造为目标。

日本阳光计划

日本阳光计划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日本阳光计划篇一:日本日本低碳经济对我国发展节能产业的启示一、日本发展低碳经济的历史进程(一)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日本是一个能源消费大国,而本国的资源却非常匮乏,因此许多关键的资源均依赖进口。

同时,日本是一个岛国,由于国土面积较小,海岸线比较漫长,气候变暖的危害十分巨大。

所以,为了降低气候变暖对本国国民健康和产业部门的破坏,日本政府对生产和消费各领域的节能减排非常重视。

早在20世纪70年代,由于石油危机爆发,日本政府开始发展替代能源,以此优化本国的能源供给,降低本国经济的石油依赖度。

1974年,日本在全国推行“阳光计划”,重点对煤炭、氢能、地热能、太阳能等技术进行研发。

1993年又开始在全国实施“新阳光计划”,对新能源、节能、地球环境等技术进行综合性开发和推进。

1991年~20XX年间,日本先后制定并出台了多项法案,主要是关于废弃物、化学物质、可再生能源、气候变暖等领域的。

如1998年,日本政府建立一家对策促进中心,专门研究全球变暖问题,并制定了相应的《地球变暖对策促进法》。

通过上述途径,日本太阳能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其太阳能发电量、和电池产量自20XX年后一直稳居世界第一,几乎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

(二)低碳战略的形成20XX年,日本环境省设立全球环境研究基金,针对日本2050年的低碳社会发展进行情景研究,该研究计划由大约60名研究人员组成,分为5个研究团队,分别为交通运输、信息通讯技术、城市结构、长期目标和发展情景,对日本2050年的低碳社会可能的情景及路线图进行专题研究。

20XX年,日本经济产业省对能源领域进行重新规划,出台了《新国家能源战略》,提出从实施能源消费多样化、降低石油依存度、发展节能技术等6个方面推行新能源战略。

在节能方面,明确提出到2030年,通过社会系统的改善和能源技术的创新,能耗效率至少提高30%。

20XX年,日本发布《21世纪环境立国战略》白皮书,明确指出要克服环境危机,实现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他山之石:日本低碳社会建设经验及其借鉴

他山之石:日本低碳社会建设经验及其借鉴
6 0广角镜 ・ d — n l L n Wi a ge e s e
21 0 0年 第 1 — 2期 【 11 总第 3 0 3 2期 ) 6— 6 上
他 山之 石 一 ■
日本低礤社会建设经验 及其借鉴
●王 新 李晓 萌
为 应 对 气候 变 化 , 际社 会 不 约 而 同 地 国 本 低 碳 战 略 形成 的标 志 。20 0 8年 7月 , 日本
2新 能 源领 军 , 技 支 撑 . 科 日本 是最 早 推行 太 阳能 政 策 的 国家 ,多 年
来一直积极开发太 阳能 、 风能 、 核能等新能源 , 利用生物发 电、 垃圾发电 、 地热发 电以及制作燃 料 电池作为新能源,尤其以太阳能开发利用为
核 心 ,是 世 界上 可 再 生 能 源 发展 最 快 的国 家之
水俣 市的环保行动从 垃圾 的分类 和削减开
Wi — n l L n ・ d a ge e s广角镜 6 e 1
2 1 年 第 1 — 2 ( 第 3 O 3 2期 ) 00 11期 总 6一6 上
始。为实现垃圾资源化 , 水俣市从 19 年起一 93 举制定了 2 O种分类规定 ,这在 当时的 日本 尚 无先例。水俣市还开展 了将垃圾带 回家 、 开办 跳蚤市场 , 对不需要物品进行再利用等活动。
碳 社会 的 中长 期 方 针 。 会 公 众是 进 行 低碳 社
式, 不论是生产方式还是生活方式都会受 到 巨大的挑战 , 1 3本以能源和环境方面的高科
建设的重要 主体 , 日本低碳社会建设重要措 施之~就是 注重发挥 国民的作用 , 通过消费 者行为 的改变来遏制碳排放 。 横滨市是人 口 仅 次于东京 的港 口城市 , 该市垃圾量的增长

日本低碳经济政策分析及启示

日本低碳经济政策分析及启示

日本低碳经济政策分析及启示一、日本低碳经济政策目标和基本理念日本是典型的岛国,受其地理环境条件的制约,气候变化对日本的影响远远大于其他世界发达国家。

日本能源资源极度短缺,石油、煤炭、天然气等一次性能源几乎全部依靠进口,如不控制对能源的使用、不开发新型能源,日本经济将会受到巨大阻碍。

因此,日本提出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即在保持经济增长和环境改善的前提下解决能源供供给难题。

1、低碳经济政策目标2007年,日本内阁会议制定了《21世纪环境立国战略》,并通过了“低碳社会行动计划”。

这份计划阐述了在未来三五年内将家用太阳能发电系统的成本减少一半等多项有关减排的措施。

2008年提出的“福田蓝图”,是日本低碳战略形成的正式标志。

其中提出日本温室气体减排的长期目标是: 到2050年日本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减少了百分之60到80。

2009年,日本环境省公布了《绿色经济与社会变革》的政策草案,通过实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措施使日本环境领域的市场规模从2006年的70万亿日元(1美元约合96日元)增加到2020年的120万亿日元,相关就业岗位也将大大增加。

2、基本理念日本中央环境审议会对建设低碳社会提出了三个基本理念:①实现最低限度碳排放的关键在于构建一个社会体系,使产业界、政府、国民等社会所有组成部门都认识到地球环境的不可替代性,充分考虑到节能、低碳能源的利用和推进循环经济;②实现富足而简朴的生活,鼓励人们从大量消费、寻求生活富足感的社会中挣脱出来,此外,生产部门也需要结合消费者的意向进行自我改革;③实现与自然和谐共存,保护森林、海洋等丰富多样的自然环境资源,使其可再生,推动包括地区社会生物质利用在内的“自然调和型技术”的使用,确保与大自然接触的场所和机会。

二、日本低碳经济政策体系概述1、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日本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体系大体可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分别从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具体措施几个方面对低碳经济发展进行指导(见图1); 综合运用法律、行政、财税、金融等工具,以能源技术革新和发展新能源为核心,将加快研发低碳技术和争取国际碳市场主导权作为发展重点,进行低碳经济的实践探索(见图2) 。

日本京都市环保活动中心环境教育功能设计

日本京都市环保活动中心环境教育功能设计

京都市环境保护活动中心(以下简称“京都环保中心”)是一所日本很具有代表性、面向市民免费开放的环境教育场所,运营采用多方伙伴参与的方式和决策机构,极具民主决策特色。

从硬件上,建筑物本身的环保节能设计就是很好的环保示范,强调绿色建筑和人性化无障碍设计,创设了较为直观的观察和学习条件,通过亲眼观察、亲手触摸、亲身体验式的互动展示,为市民、主要是为中小学生群体提供了更多的环境学习机会,活动主题和形式灵活多样,市民都可以免费预约到这里加工食品和开展民间自发性的环境活动,举办小型环保展览,为市民志愿活动提供便利和培训的条件,鼓励更多的市民作为环保志愿者参与到环境教育和环保活动中来,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环境保护的局面。

一、建立与运营特点1.因联合国气候变化COP3而诞生向市民免费开放的京都环保中心位于日本京都市伏见区,是京都市为纪念1997年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第三次缔约方大会(COP3)而建,于2002年开馆。

建立京都环保中心的想法早在1994年3月,“京都市废物减排等推进审议会”的文件曾提小学生体验自行车骑行发电和VR路途体验WORLD ENVIRONMENT 2020年第6期 总第187期退休人员担当的环保志愿者正在指导小学生参与环境学习活动中心门前收集市民送来的厨房废油的回收设施蚯蚓分解有机垃圾展示箱保中心在展览、展示方案的开发过程中,也让志愿者、市民参与。

3.团体参观活动的接待安排针对幼儿、小学生、中学生、成人等不同团体,京都环保中心有很多团体活动项目,如针对幼儿和小学低年级学生有60分钟《发现生态灵感》项目,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有60分钟的 《全球变暖》主题学习项目,对于中学生有《“垃圾、水、自然能源、食物、自然”等多种主题的活动》。

而且该中心还需要经常对团体需求进行分析,调整实施体制、活动方案,并在进行满意度调查的基础上,将获得的经验反馈到活动方案的开发和调整中。

4.环境志愿者活动支援京都环保中心建立了以市民为主体开展学习活动的志愿者制度,有众多的市民志愿者活跃其中。

日本建设低碳社会的方案及特色

日本建设低碳社会的方案及特色

低 碳 经 济 专 栏
证 ;2 培 养大 批低 碳 农 业专 家 顾 问 ;3) () ( 向农 民租
碳物流的激励政策。 具体实施措施 :1评估供应链 () 管理所带来的效益 , 树立成功典型 ;2 降低供应链 ()
管 理进入 费 用 ;3)促 进 日本 网络信息 传输 系统 的 ( 标 准化 ;4) ( 统一 集 装箱 的标 准 ;5) ( 支持基 础 设施 建设 ;6)对 陆运 与海运 进行 适 当的税 收减免 ;7) ( ( 对 交通能 源征 收碳税 ;8)提 高每种 物 流模式 的碳 (
收 与低 息贷款 资助 。 6) 立建筑 物节 能长期标 准 。 ( 建
Hale Waihona Puke 基础 上减 少6 %一 0 ,最终 建成一 个可持 续发展 0 8%
的低碳社会 以取代 目前以化石燃料为基础 的工业 社会。 日本政府主导的建设 日 本低碳社会的计划得
到 了 民众 的普遍 支持 , 有一 项调 查 显示 ,9 .%的 01 日本人 认 为应 该 实现低 碳社会 。 同时 , 日本 的许 多 科 研机 构对该 低碳社 会 计划做 了大 量研 究 , 中 日 其
领 低碳 社会发 展支持 等 方案。 面详细 介绍各 个行 下
的供需不平衡。 具体实施措施 :1 引入与推广低碳 ()
农 业 认证 制 度 ,并 对低 碳 农 业予 以国 内与 国 际认


量苗 战
1 i。HER NRI 萋NANG OEAN 4S £y SVO HG1 C T A
借农业机械或太阳能热设备 , 并予以财政补贴 ;4 ()
政 府大 力推动 低碳 农业 发展 。 该方 案主要 用于 家庭
部 门、 商业部门与产业部门。

东京城市规划论文

东京城市规划论文

东京城市规划专业:工程管理班级:1302姓名:陈飞翔学号:026130215东京城市规划摘要:东京是日本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世界信息、金融中心之一。

东京位于日本群岛中间,面积2180平方公里左右,拥有人口约1200万。

从地理位置看,东京主要包括23个区,以及多摩新区,形成一个行政商务中心区,加上周围许多县,如神奈川、崎玉、千叶,以及最北面的茨城县等构成东京圈。

本文就东京的城市规划进行分析。

关键词:东京城市规划都市圈一、城市背景东京为日本首都,位于日本本州岛关东平原南端,东京古称江户,是日本自德川幕府时代以来的主要都市之一,明治维新迁都江户,改名东京,自此成为日本首都。

后逐渐发展成为日本众多领域的枢纽中心,亦为世界经济发展度与富裕程度最高的都市之一。

根据建成区面积、人口以及国民生产总值等指标,东京是亚洲第一大城市,世界第二大城市,全球最大的经济中心之一。

东京都总面积2,162平方公里,包括23个特别区、26市、5町及8村,并与周边县构成“首都圈”。

目前东京都约有1,328万人口,东京都市圈总人口达3700万,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都市区和都会区。

此外,东京拥有目前全球最复杂、最密集且运输流量最高的铁道运输系统和通勤车站群,其中东京地铁系统每日平均客运量达1080万人次,繁忙程度居全球地铁首位。

2013年9月,日本东京当选为2020年夏季奥运会主办城市,这是东京继1964年东京奥运会后的第二次承办奥运会。

二、具体规划1、用地,新城,及防灾规划东京都政府通过了新的“城市规划法”,把全城分为“发展区”和“控制区”两大类。

东京市区的密度级高,主要地区有银座,丸之内,霞关,皇宫,赤坂,涩谷,新宿,池袋。

对于这些密集的久市区,东京采取的改造政策是:改造旧区,发展副中心,调整土地用途。

同时,由于日本深受震灾之害,故在城市规划时专门提出“防灾规划”,为此,在城市内指定了121个避难所和206条避难道路,总长307公里。

特大城市低碳空间策略的经验借鉴——以伦敦、东京、纽约为例

特大城市低碳空间策略的经验借鉴——以伦敦、东京、纽约为例

运 用 情 景 分 析 等 新 的 规 划 编 制 研 究 方 法 、 建 t h e ma j o r c h a r a c t e r s o f t he s e t h r e e me sa —
立 部 门协 调 为 核 心 的 政 策 实 施 机 制 形 成 了 三
ci t y; spat i al pl anni ng
近 年 来 ,全 球 范 围 内特 大 城 市 纷 纷 展 开 行 动 . 在 气 候 变 化 应 对 中 发 挥 主 导 作 用 论 文 选 取
伦 敦 、东 京 、 纽 约 作 为 案 例 ,从 区 域 的 视 角
审 视 它 们 通 过 空 间 规 划 减 缓 气 候 变 化 、 建 设 低 碳 城 市 的 经 验 论 文 认 为 构 建 轨 道 交 通 为 主 体 的 公 共 交 通 网 络 、 推 动 多层 次 的 低 碳 空 间 策 略 、偏 重 能 源 、建 筑 和 交 通 的减 排 领 域 、
t o s et up pol i ci es and m echani sm s f ocusi ng on t he i n t er —depar t m ent coor di na t i on.Al so, suggest i ons have been m ade i n t he paper f r om di f f er ent aspect s of spat i al st r at egy, r ecent i m Pl em ent at i on gove r nm ent a1 adm i ni s t r at i on as w el l as pl anni ng s ys t em s f or t he l ow car bon devel opm en t of C hi na’ s m esa— — ci t i es K E Y W o R D S m ega-ci t y:l ow -car bo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框架,在低碳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中日两国低碳城市建设交流日
益密切的今天,东京在低碳城市建设主体反思、建设意义和途径确定、低碳城市法制
建设以及促进地域和国际交流等诸多方面,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借鉴。 【关键词】:东京都低碳城市低碳社会国际大都市建设
【正文1 进入21世纪以后,低碳城市发展开始进入人们关注视野,世界各国都充分意识到环境保 护和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性,从不同途径摸索低碳城市建设的新思路和新方法。由于低碳城
一.低碳城市与日本的低碳城市建设
低碳城市究竟意味着什么?学界虽然有一定的共识,但由于各国的发展阶段、不同国情
以及面对的不同挑战,因此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普遍接受的定义。胡鞍钢在《“绿猫”模式的 新内涵——低碳经济》一文中,只是简单罗列了低碳城市的内涵包括“开发低碳能源,提高 燃气普及率,提高城市绿化率,提高废弃物处理率。’’115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首任驻华代表处 主任夏垫堡认为,“低碳城市,就是在城市实行低碳经济,包括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 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一个良性的可持续的能源生态体系。”116相比 较而言,付允、汪云林与李丁的认识比较全面,“低碳城市就是通过在城市发展低碳经
http://search.e—gov.go.jp/servlet/PcmFileDownload?seqNo=0000064996
满和成熟。
二.东京都建设低碳城市的举措
东京是日本的首都,也是闻名世界的国际大都市。作为日本面向世界的门户,东京建设 低碳城市的举措不仅是日本低碳城市建设的重点,也是各国低碳城市建设过程中引人注目的
设低碳社会行动计划》,既包括关于二氧化碳的捕捉及封存技术(CCS)、太阳能发电、
电动汽车等技术层面的发展目标,也包括在排放量交易制度、“地球环境税”、夏令时 等制度和法律层面的新探索。同年12月14日,日本政府推动成立低碳城市促进协议
会,其中包括86个市区町村、46个都道府县、12个相关政府省厅、27个政府相关机 构和16个民间团体,事务局设在日本内阁官房地域活性化综合事务局,向全国推广环 境模范城市的经验,并积极推动与海外的交流合作。经过严格的审核,已经评选出日 本国内包括北九州市和东京都的千代田区为代表的13个环境模范城市。123
u5胡鞍钢:“绿猫’模式的新内涵——低碳经济”,载张坤民、潘家华、崔大鹏主编:《低碳经济论》,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482页。 ”6夏箜堡:“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载《环境保护》,2008年,第3期,第35页。
的清洁发展、高效发展、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n

有必要介绍的是日本学者的观点。东京大学大西隆与日本环境次官小林光在合编
个案。早在1986年,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尾岛俊雄就反思过东京发展过程中的教训,当时伴 随着经济发展和不断扩张,东京也出现了所谓的“沙漠化现象”、热岛效应明显、城市洪水泛
滥,他慨叹这些都是留给二十一世纪的重要课题,如果想真正保全环境,那么有必要从“二
十世纪的问题解决性行政向二十一世纪的环境事前评价行政转换”。126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东 京的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按照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来看,东京的人均5吨,与人均6吨的 伦敦和人均7吨的纽约相比,有明显的优势。但总体来看形势仍不容乐观,按照日本学者的 统计,东京都一个城市的年能源消耗量,超过了北欧的丹麦、澳洲的新西兰;而温室效应气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但众所周知,“同时实现这三个目标不是容易的课题。”120
特别是日本进入平成不振的长期低迷之后,面临的能源确保形势非常严峻,诸如海湾
战争、伊拉克战争、伊朗核问题等等,都对日本提出了挑战。特别是1997年旨在限制 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签署后,日本希望能够成 为世界环保的有力推动者,承诺作为负责任的发达国家,主动削减二氧化碳等6种温 室气体的排放量。 2004年日本环境省委托日本独立行政法人国立环境研究所、东京大学、京都大学 等60余位著名学者,利用四年时间展开《2050年脱气候变暖社会项目》综合战略性研 究。试图从制度、技术和行动三个侧面出发,统筹考虑城市、交通、产业、能源等领 域的重要转型,并探讨与之相适应的经济发展模型和妥善对策相整合的道路。1212007 年开始,项目各小组陆续推出报告,引人关注的如2007年发表(2008年有修正)《2050 日本低碳社会说明:削减70%温室效应气体的可能性探讨》,2008年5月发表的《迈向 低碳社会的12种对策》,以及2009年2月以东京大学花木启祜教授为领导的城市研究 组发表的《迈向实现低碳城市的解析》等等。提出了诸如紧凑型城市规划、导入可再 生能源以及通过节能来有效减排等具体措施,并对日本各地大城市到2050年低碳建设 的前景进行了预测。 2006年日本经济产业省发布“新国家能源报告”,重点是建立依靠先进能源技术的 能源供需结构,提高能源效率、优化结构、引入新型能源、大力发展核能等等,实际
积极地多的姿态。2010年5月14日,日本众议院环境委员会通过“气候变暖对策基本 法案”,提出日本中长期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并提出要建立碳排放交易机制以及开始征 收环境税。在所有主要国家就构筑公平、具有实效性的应对气候变化国际框架和设立
积极的减排目标达成一致的前提下,日本要在1990年的温室气体排放基础上削减25%; 到2050年时要在1990年基础上削减80%。2010年6月18日本内阁审议通过《新成长
日本的低碳城市建设
——以东京都为中心的研究
初晓波北京大学国际系学院
l摘要l:近年来,低碳社会与低碳城市建设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日本已经将其上升到国 家发展的战略高度来精心筹划。东京作为日本首都和世界著名国际大都市,以《东京
都可再生能源战略》、《十年后的东京——东京在变化》和《东京都环境基本计划》为
应该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公害治理,特别是与九十年代初开始的垃圾治理活动密不可 分。从1990年的垃圾问题紧急对策室的设置开始,垃圾减量和清扫工厂建设极大推动了东京
体排放在20005年,达到了6430万吨,超过了挪威和瑞士一国的排放量。日本的山崎养世和
竹村真一曾提出,东京应该建设成为“生命城市”,也就是“正如被称为大自然的一个器官那 样的崭新都市”1270要实现这个理想,要想保持在低碳领域发展过程中的先进地位,东京都
意识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低碳经济、低碳社会、低碳城市的提出是新世纪的事情,但东京都低碳城市建设的开始
考”、“建设低碳城市的方法”以及“建设低碳城市政策的效果分析方法”。虽然草案暂 时还处于意见征集和修改的阶段(意见征求截止日期为7月10日),125但从中可以清
晰地看到日本对于低碳城市的总体设计和具体实施办法。
可以说,建立低碳社会、低碳城市已经成为日本非常重要的国家战略,与此同时, 这种战略已经不再是政治思考和宣传口号,而已经通过政府和全社会的努力,日益丰
的《低碳城市一一今后的城市建设》一书中提出,“低碳城市,是指与现在伴随着各种
城市活动导致温室效应气体排放相比,出现大规模削减的城市。为此,需要有与现在
不同的能源供给与利用的思路和方法。也就是要意识到资源与能源的大量消费并不是 文明发达的象征、增加可再生而不是化石燃料的能源供应量、推动循环型社会的发展 而防止资源浪费、社会活动中利用各种机会大幅削减资源与能源的浪费等课题。当然, 为实现低碳城市,需要实现城市建设方方面面政策的重大转换,不仅仅是人们的生活 方式,而且从城市的规划和基础,一直到转变的方式,都需要贯彻低碳城市的思想与 实践。”118可以看出,中日两国在低碳城市建设问题上的很多关注是非常一致的。 日本的低碳城市构想有更为宏大的背景考虑,直接与日本的战略发展联系在一起, 与日本和世界范围内的低碳经济、低碳社会发展的潮流密不可分。119早在1994年6月, 日本政府当时的通商产业省就提出《长期能源供给需求展望》,希望同时实现“3E”的 目标,即经济增长(Economic Growth)、能源安全(Energy Security)和环境保护
尽管日本在环保领域着力甚巨,但与欧洲部分先进国家相比,在人均二氧化碳排
放量控制、一次能源消费、新能源开发等领域,优势并不明显。鸠山由纪夫的民主党 在选举时,就打出了“环保牌”,得到了民众的支持。随后鸠山在联合国大会上承诺日 本到2020年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排25%,表现出了比其前任的自民党历届政府都要
“于青:“日奉首相福田发表首次施政演说”,《人民日报》,2008年1月19日。
。日本政府推动低碳城市的活动参见日奉内阁官房相关网页曲i12:』』!型:E如!金i:gQ:.i巳』.j卫』£i翌gi么!!i丝j[:
环境模范城市构想计划的相关资料参见http://ecomodelproject.go.jp/ “《新成长战略》全文参见日奉政府网站 b主主P;』』!!!翌:堡垒堡!呈i:gQ:j乜』jeZii翌§£i璺bQ坚§垒翌!z垒垦型』§i旦§堡i£bQ婪Q!:卫d! “《建设低碳城市导引(草案)》参见
。藤野i屯一:r脱温暖化2050研究一2050年日本温室劾果刀叉排出量大幅削减一。道筋j、『加凡言上多.1、
20∞年10月号、第43页。
上是从中长期的角度构建了日本国家的能源战略。2007年6月日本内阁会议审议通过 《21世纪环境立国战略》,要以低碳社会为基础,建设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性发展的新 日本,并且将此提升为“日本模式”的软国力向世界宣传。
市建设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崭新课题,因此互相借鉴、全面交流以求得共同进步就是各国政 府机构、学界和业界的共同诉求。近几年来,我们有不少吸收包括日本在内世界各国低碳城 市建设经验的努力,114但不能否认,就世界大都市进行详尽的个案分析,提炼出对中国有启 发意义的成果还不多。本文希望在对日本的低碳城市建设基本情况进行介绍的基础上,专门 以日本东京都为个案进行全面介绍和分析,并总结出一些具有可供中国借鉴的特点。
”7付允、汪云林、李丁:“低碳城市的发展路径研究”载《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8年,第2期,第6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