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式统计表单元重点知识归纳与易错总结(导学案)

合集下载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教案及反思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教案及反思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复式统计表的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1. 学习复式统计表的定义和特点。

2. 学习如何制作复式统计表。

3. 学习如何利用复式统计表分析数据。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复式统计表的概念和制作方法。

难点:如何利用复式统计表分析数据。

四、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统计数据,如班级学生的身高、体重等。

2. 准备纸张、彩笔等制作统计表的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单一统计表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学习复式统计表的概念:讲解复式统计表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理解复式统计表的作用。

3. 制作复式统计表:让学生分组收集班级学生的身高、体重等数据,分工合作制作复式统计表。

5. 实践拓展:让学生自己选择一组数据,尝试制作复式统计表,并分析数据。

7.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收集其他班级或学校的数据,制作复式统计表,并分析数据。

教案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收集、整理、分析数据,制作复式统计表,使学生掌握了复式统计表的概念和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通过实践拓展环节,让学生自己尝试制作和分析复式统计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于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对于如何利用复式统计表解决实际问题,学生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和练习。

六、教学策略:1. 采用“引导发现法”,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复式统计表的规律,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利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到复式统计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七、教学步骤:1. 回顾单一统计表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引导学生发现复式统计表的规律,让学生在探索中掌握复式统计表的概念和制作方法。

【配套K12】三年级数学下册《复式统计表》知识点归纳(新人教版)

【配套K12】三年级数学下册《复式统计表》知识点归纳(新人教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复式统计表》知识点归纳(新人教版)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1】把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联系的单式统计表合编成一个统计表,这个统计表就是复式统计表。

【2】观察、分析复式统计表要先看表头,弄清每一项的内容,再根据数据进行分析,回答问题。

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一)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1】【整十、整百、整千乘一位数的方法】先用0前边的数相乘,得到一个结果,然后再数一数被乘数和乘数中一共有多少个0,再在结果的后边添上多少0。

P41【1】【2】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方法1:先用这个两位数与整十数的十位上的数相乘,然后在积的末尾添上一个o。

方法2:将这个两位数写成:①几十加几的和或者几十减几的差,②用几十与几分别乘以这个整十数,③再把所得的乘积相加或者相减,得出结果.如①:12×30=.12=10+2,10×30=300,2×30=60,300+60=360,所以:12×30=360.如②:17×40=.17=20-3,20×40=800,3×40=120,800-120=680,所以:17×40=680.(二)笔算乘法(特别注意:竖式的格式)【笔算乘法的方法】:【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先用一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与乘数的个位对齐;再用这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与乘数的十位对齐,每次相乘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注意: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或四位数。

【2】解决问题。

①.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和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相同,都要弄清已知条件和问题,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列式计算。

②.在解答应用题时,首先要读准题目,分析题意(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找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再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进行解答(出现连乘和连除),需要孩子弄懂题目意思,然后进行列式并计算,最后写单位写答。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知识点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知识点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知识点一、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

1. 复式统计表的认识。

- 把两个或多个有联系的单式统计表合编成一个统计表,这个统计表就是复式统计表。

- 例如,要统计男生和女生的数学成绩情况,我们可以分别制作男生数学成绩单式统计表和女生数学成绩单式统计表,然后将它们合并成一个复式统计表。

这样可以更方便地对比男女生的数学成绩情况。

2. 复式统计表的组成。

- 表头:复式统计表的表头一般分为三部分,分别表示横栏类别、纵栏类别和表中的数据。

例如在统计男女生成绩时,表头的横栏可能是“成绩等级(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纵栏可能是“性别(男、女)”,中间的数据就是男女生在各个成绩等级中的人数。

- 横栏和纵栏:横栏表示不同的分类项目,纵栏也表示不同的分类项目,它们交叉的地方填写相应的数据。

3. 复式统计表的优点。

- 便于对比:可以直观地比较不同组的数据。

比如比较不同班级男女生的身高情况,通过复式统计表能清晰地看到哪个班级男生平均身高更高,哪个班级女生平均身高更高等。

- 包含信息丰富:能在一张表中反映出多组数据的情况,减少了表格的数量,使数据更加集中、清晰。

4. 读取和分析复式统计表中的数据。

- 读取数据:根据表头确定横栏和纵栏所代表的内容,然后找到对应的交叉单元格读取数据。

例如,要知道某班男生优秀人数,先在纵栏找到“男”,再在横栏找到“优秀”,交叉处的数据就是男生优秀人数。

- 分析数据:- 可以计算总数:如计算男女生的总人数,将男生各个成绩等级的人数相加得到男生总人数,同理得到女生总人数;或者计算全班总人数,将男女生在各个成绩等级的人数分别相加。

- 可以比较数据大小:比较男女生在同一成绩等级中的人数多少,从而得出一些结论,如男生优秀人数比女生多,或者女生合格人数比男生少等。

- 还可以计算平均数(虽然课本未重点提及,但可以拓展):例如计算男女生的平均成绩等,进一步分析数据情况。

新人教版三下数学复式统计表整理和复习

新人教版三下数学复式统计表整理和复习

知识点4:绘制复式统计表
第二步 根据表头的格数确定行(或列)数。
活动 看书 踢球 看电视 画画 男生人数 女生人数 表头有“活动”“男生人数”“女生人数” 三项,需要画3行所以这个复式统计表要 画出3行。
知识点4:绘制复式统计表
第三步 绘制出表格,给统计表命名,填入统计信息及 对应数据。 男、女生最喜欢的活动
3. 下面是三(1)班和三(2)班图书角课外书统计数据。 三(1)班、三(2)班图书角课外书情况统计表
种类
连环画 故事书 科技书 工具书
三(1)班课外书册数/本 45 20
32 18
三(2)班课外书册数/本 32 27
15 26
(3)根据以上信息,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试着 解决一下。 (答案不唯一) 45+32-20-27=30(本) 图书角里连环画比 答:连环画比故事书多30本。故事书多多少本?
3 复式统计表
整理和复习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
知识梳理
小组交流:本单元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
统计
复式统计表
数据的整理 和分析
复式统计表的概念
怎样绘制复式统计表 填入调查收集的数据
观察、分析、比较数据 解决问题。
要点回顾
知识点1:复式统计表的概念 把几个有联系的单式统计表合并成一个统计表,
就是复式统计表。
2. 下面是三年级本学期体检视力情况统计表。
1
2
2
5
4
20
6
15
(2)5.0以上的视力是正常的,三年级近视的学 生有( 20 )人,正常的学生有( 35)人。
2. 下面是三年级本学期体检视力情况统计表。
1
2
2
5

三年级下册复式表知识点

三年级下册复式表知识点

三年级下册复式表知识点一、复式统计表的认识。

1. 概念。

- 复式统计表就是把两个(或多个)有联系的单式统计表合编成一个统计表。

例如,我们要统计三年级男、女生的身高情况,就可以使用复式统计表。

2. 表头。

- 表头是复式统计表中最重要的部分。

它通常分为三栏,分别表示横栏类别、纵栏类别和表中的数据内容。

例如,在统计男、女生不同学科成绩的复式统计表中,表头的横栏可能表示“男生”和“女生”,纵栏表示不同学科如“语文”“数学”“英语”,中间的数据就是男、女生相应学科的成绩。

3. 组成部分。

- 除了表头,复式统计表还有横栏、纵栏和数据栏。

横栏表示不同的类别(如上面例子中的男、女生),纵栏表示另一种分类(如学科),数据栏则是对应的统计数据。

二、复式统计表的优点。

1. 便于对比。

- 可以清晰地对比不同组的数据。

比如在统计两个班级同学的兴趣爱好时,通过复式统计表能直接看出两个班喜欢不同项目(如绘画、音乐、体育等)的人数差异,从而比较出两个班级兴趣爱好的分布情况。

2. 包含信息丰富。

- 它能够在一张表中同时呈现多组相关的数据。

与单式统计表相比,不需要查看多张表格就能获取多种信息。

例如,统计学校不同年级男、女生的人数及身高情况,使用复式统计表可以一次性展示所有信息。

三、复式统计表的填写。

1. 收集数据。

- 首先要准确地收集需要统计的数据。

如统计班级同学的家庭人口数和是否养宠物的情况,要通过调查每个同学来获取准确信息。

2. 分类整理。

- 将收集到的数据按照表头的分类进行整理。

例如,按照家庭人口数(1 - 3人、4 - 5人等)和是否养宠物(是、否)这两个分类标准,把同学们的数据分别归入相应的类别。

3. 填写表格。

- 根据分类整理好的数据,准确地填写到复式统计表对应的位置。

要注意数据的准确性,不能填错行或列。

四、根据复式统计表进行数据分析。

1. 简单计算。

- 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如求总数、平均数等。

例如,在统计男、女生不同学科成绩的复式统计表中,可以计算出男生各科成绩的总分、女生各科成绩的总分,还可以计算男、女生的平均成绩,来比较男、女生的学习情况。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知识点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知识点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知识点
一、复式统计表。

1. 复式统计表的概念。

- 把两个或多个有联系的单式统计表合编成一个统计表,这个统计表就是复式统计表。

例如,要统计三年级男、女生的身高情况,就可以将男生身高情况的单式统计表和女生身高情况的单式统计表合成一个复式统计表。

2. 复式统计表的优点。

- 它可以更加清晰、明了地反映数据的情况。

通过复式统计表,我们能直接对比不同类别的数据。

比如在统计不同班级男、女生的考试成绩时,能方便地看出哪个班级男女生成绩的差异、整体成绩的高低等。

3. 复式统计表的填写。

- 首先要确定表头。

表头一般分为横栏和纵栏的类别名称以及数据名称。

例如,表头可能分为“班级”(横栏类别)、“性别”(横栏类别)、“成绩(分)”(数据名称)等。

- 然后根据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填写。

在填写数据时,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每个数据都要对应正确的横栏和纵栏类别。

4. 从复式统计表中获取信息。

- 可以通过观察横栏和纵栏的数据来获取信息。

比如求某个班级男生或女生的总数,可以将对应的行或列的数据相加;求不同班级男女生的平均数,就需要先求出总和再除以相应的人数等。

还可以通过对比不同行或列的数据,分析数据之间的关系,如比较不同班级男女生成绩的高低等。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教案及反思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教案及反思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复式统计表的概念和特点,能够正确理解并填写复式统计表。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据处理和信息整理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学习复式统计表的概念和特点。

2. 学习如何填写复式统计表。

3. 利用复式统计表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复式统计表的概念和特点,能够正确理解并填写复式统计表。

难点:利用复式统计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问题驱动法等,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实践,从而掌握复式统计表的知识和技能。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复式统计表的概念和作用。

2. 讲解与演示:讲解复式统计表的特点,演示如何填写复式统计表。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合作,进行填写复式统计表的实践操作。

4. 解决问题:利用复式统计表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体会复式统计表在生活中的应用。

5. 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6. 作业布置:布置有关复式统计表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案反思:六、教学策略:1. 利用实际生活中的数据和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4.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七、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复式统计表的概念、特点、填写方法及实际应用等内容。

2. 练习题: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应用题等多种题型,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 教学素材:生活中的数据和情境,用于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复式统计表。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表现。

第3讲 复式统计表(学生版)(知识梳理+典例分析+举一反三+阶梯训练)人教版

第3讲 复式统计表(学生版)(知识梳理+典例分析+举一反三+阶梯训练)人教版

第3讲复式统计表知识点一:认识复式统计表1.复式统计表就是把两个(或多个)有联系的单式统计表合并在一个统计表里,它更有利于数据的观察、比较和分析。

2. 复式统计表可以表示两个或多个统计项目数据,单式统计表只能表示一个统计项目数据。

复式统计表更简洁,更有利于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

知识点二:根据复式统计表中的数据解决问题考点1:复式统计表的填补及绘制【例1】(2019春•高密市期末)光明小学开展了“传承古诗词文化”背古诗比赛活动,下面是四年级一班男生和女生参加背诵古诗比赛情况记录单男生:30 36 38 38 30 36 30 24 32 24女生:40 34 32 41 30 34 38 40 30 41(1)完成下面的统计表.四年级一班同学故事背诵情况统计表(2)观察统计表:我认为四年级一班生队背诵情况好.(填男或女)1.(2019春•中山市期末)以下是对三年级部分男、女生跳绳达标情况抽查的成绩记录单.请将数据整理填在下表(1)成绩优秀的共人.(2)本次一共抽查了人.2.(2019春•察右后旗校级期末)实验小学准备为鼓号队购买服装,下面是队员们的身高记录.(单位:厘米)女生:126 134 124 132 127 130 127 128 130 144男生:126 132 126 137 141 130 141 134 128 137请你将队员们的身高统计在一张复式统计表里.3.(2019春•雨花区期末)下面是某小学六甲班30位同学的视力情况记录单.男生视力情况记录单女生视力情况记录单(1)请把这些数据整理在下表中.(2)根据这些同学的视力情况,你有什么想说,请写下来.考点2:根据复式统计表中的数据解决实际问题【例2】下面是华新、华美两个水果店某天各种水果销售量的统计表,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1)哪个水果店的销售情况好?(2)两个水果店的销售总量相差多少?(3)你对销量低的水果店有什么建议?1.(2019春•厦门期末)下面是甲、乙两个超市四个月的营业情况统计表,(1)甲超市在9月份的营业额最髙(2)甲超市9月份的营业额比乙超市9月份的营业额多万元.(3)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2.(2019春•团风县期中)下面是三(1)班和三(2)班同学参加课外活动小组情况的统计表.根据统计表回答下列问题.(1)三(1)班参加的人数最多.三(2)班参加 的人数最多. (2)三(2)班参加调查的一共有 人.(3)三(1)班参加声乐组的人数比三(2)班参加声乐的少 人. (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答吗?3.(2019秋•濉溪县期末)根据统计表提供的内容回答问题.(1)全校有女生 人.(2) 年级的人数最多, 年级的人数最少. (3)全校男生比女生多 人. (4)你还想提出什么问题?1.统计全小学各年级男、女生人数情况并制成统计表,设计的表头是( )A .B .C .2.某足球队想从队员中选一个人做前锋,下表是甲、乙、丙三名运动员最近5个赛季进球数统计表( “/”表示这个赛季没有参加比赛),该选( )运动员比较合适.A.甲B .乙C .丙3.(2019春•西湖区校级期中)下面是三年级两个班学生上学期数学成绩统计表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 .一班及格以上的人数是不及格的人数的19倍B .二班良好的人数是及格的人数的10倍C .一班优秀的人数比二班优秀的人数多64.(2019春•松桃县期末)下面是希望小学三年级兴趣小组活动人数的信息,可以把 和 的兴趣小组人数合并在一张统计表里.A .一班,航模18人、书法7人、踢球16人B .二班,航模20人、美术16人、书法9人C .三班,航模12人、踢球23人、书法9人5.(2019春•增城区期中)三(2)班喜欢课外书的情况统计表如下:(1)喜欢看的同学最多,喜欢看的同学最少.(2)本班参加统计的同学一共有人.6.(2019春•淮北期末)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某地11、12月份天气情况统计表(1)这两个月共有天.(2)这两个月比少天.7.(2019秋•江苏期末)四(3)班举行“环境保护知识竟赛“,成绩统计如表.(1)请你完成成绩统计图.(2)本次竞赛得分在(70~)分的人数最多,比最少的多人.(3)王晓敏的成绩在班级中排第15位,他的成绩应该在(~)分.(4)估计一下,四(3)班的平均成绩大约是..80A分左右.60B分左右.90C分左右8.(2019春•凤凰县期末)下面是贝贝调查好朋友家里去年用水情况统计表.单位:吨去年上半年用水情况统计表去年下半年用水情况统计表请你填写下面的复式统计表,并回答问题.(1)从统计表中可以看出,去年上半年家用水量最多,家用水量最少;去年下半年家用水量最多,家用水量最少.(2)去年下半年和上半年相比,家用水量增加最多,家用水量减少最多.9.(2019•揭阳)今年六一儿童节那天,林老师到张华开的文具店购买了8支钢笔,每支15元;20本日记本,每本4.5元;6张彩纸,每张1.5元.请你帮张华代开一张收款收据.(注:大写数字:零、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10.(2019春•察右后旗校级期末)实验小学准备为鼓号队购买服装,下面是队员们的身高记录.(单位:厘米)女生:126 134 124 132 127 130 127 128 130 144男生:126 132 126 137 141 130 141 134 128 137请你将队员们的身高统计在一张复式统计表里.11.(2019秋•青岛校级期中)为了丰富大家的课余生活,学校买来以下体育用品.(1)买排球花了多少元?(2)买篮球花了多少元?12.(2019春•凤凰县期末)下面是贝贝调查好朋友家里去年用水情况统计表.单位:吨去年上半年用水情况统计表去年下半年用水情况统计表请你填写下面的复式统计表,并回答问题.(1)从统计表中可以看出,去年上半年家用水量最多,家用水量最少;去年下半年家用水量最多,家用水量最少.(2)去年下半年和上半年相比,家用水量增加最多,家用水量减少最多.13.(2019春•德州期末)看表回答.四年级3月份数学考试成绩72 89 85 97 100 91 80 73 9084 66 75 86 80 57 93 72 6891 93 85 79 82 93 79 81 74(1)完成下面的统计表.(2)参加考试的总人数是多少?(3)哪个分数范围的人量多?(4)80分以上有多少人?(5)不及格的有多少人?.14.(2009秋•鹿泉区期末)王老师对四年级同学参加课外小组情况做了调查,结果如下:生物小组男生15人,女生18人;体育小组男生20人,女生16人;美术小组男生8人,女生12人;音乐小组男生10人,女生14人.请你根据上面的调查结果填写下面的统计表,并回答问题.①体育课外小组的男生最多,课外小组的女生最多.②课外小组的人数最多,参加课外小组的一共有人.③请你再提出一个问题,并回答.15.(2019春•新田县期末)王琪期末成绩统计表刘伟期末成绩统计表(1)把上面两个表合成一个复式统计表期末成绩统计表(2)的语文分数高些,的数学分数高些.刘伟的综合成绩比王琪高分.(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吗?16.(2009秋•上城区期末)五(1)班同学为灾区捐款.把表格填完整,并解答问题.8(1)全班平均每人捐款多少元?(2)第四小组平均每人捐款多少元?17.(2019春•连云港期中)人民公园的游园票价格规定如下:红旗小学五年级同学去公园春游,一班有38人,二班有40人,三班有44人.三个班购票最少要用多少钱?18.(2019春•诸城市期末)下面是实验小学参加科技小组人数的统计表:男生人数统计表女生人数统计表(1)将上面的统计表合并成一个统计表.(2)请你求出平均每个小组有多少人?19.(2019秋•威海期末)学校进行朗读比赛,四年级一班和二班各10名选手参加比赛,成绩如下:一班:94 86 90 68 78 76 100 93 76 60二班:88 97 99 66 78 100 92 100 94 86①将上面的数据进行整理,再填写如表.班级分数人数四年级一班、二班同学知识竞赛成绩统计表②二班的李军同学,按从高到低的顺序,他的成绩在班级中排第7,他的成绩在~分之间.③杨洋认为一班的成绩更好些,你同意他的说法吗?试分析统计表说明你的理由.④四年级三班和四班也各有10名选手参赛.小明是三班选手,班级平均分是88.6;小月是四班选手,班级平均分是90.2.小泉分析:小明的竞赛成绩一定比小月低.你同意吗?写出你的理由.20.(2019秋•沈河区期末)王叔叔元旦乘火车从郑州出里程千米发去旅行,途经徐州、南京,最后到达无锡.结合图、表回答问题:①徐州到无锡的里程是649千米.(先在图上画一画,再计算.)②火车从郑州出发,平均每时行驶95千米,行驶7时后,距离最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重点知识归纳与易错总结
学习目标
1.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会用统计的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
1.认识复式统计表,能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

2.能根据复式统计表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环节1:单元重点知识归纳
知识点具体内容
认识复式
统计表
1.复式统计表:有两组或两组以上统计项目的统计表,叫做复式统计表。

2.复式统计表的制作方法:(1)确定复式统计表的名称;(2)确定复式统计表的行数和列数;(3)制作表头。

3.复式统计表与单式统计表的区别:复式统计表可以表示多组数据,单式统计表只能表示一组数据。

4.复式统计表的优点:与单式统计表比较,复式统计表更有利于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

根据复式
统计表中
的数据解
决问题
根据复式统计表回答问题时,首先要看懂表头,然后找到相关内容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最后解决所求问
题。

教学环节2:易错知识警示与总结
没有掌握复式统计表表头的制作方法。

【例题】下面是三(1)班同学上一、二年级时测量的体重情况。

请你将两个统计表合并成一个复式统计表。

三(1)班同学上一年级时体重情况统计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