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酸脂质体的处方及制备工艺
光甘草定脂质体的制备及其在美容化妆品中应用的生物医学原理_丁克详

,
。
必 要 时 我 们 还 将 进 行 该脂 质 体 的 跨 距
, ,
,
测 试 跨 距愈 小 分布 愈 窄 而 分 布 愈 窄则 表 示 粒 子
大 小 愈均 匀
,
。
图
甘 草 定在 甘草 脂溶 性 总 提 取物 中 的 紫外 吸 收 特 征
突 释效 应 或 渗 漏 率 的 检 查 在 体 外 释 放 试 验时 脂质表 面 吸 附 的 功 效成分会快 速释 放 此 为
甘 草是 传 统 中 医 药 中最 为 常 见 的 多 年 生 草 本 植
弱 了光 甘 草 定 本身应 具 有 的 生 物 学 作用 和 临 床疗
物 是豆 科植 物 乌拉 尔 甘 草
、
,
汕
耐
曲 砂
、
效
。
胀果 甘 草
,
祖
、
或 光 果甘 草
、
为了 进 一 步 加 强 和 完 善 光 甘 草 定 在 美 容 化 妆
突释 效 应
。
,
仪 二极 管 陈列 检 测 器
、
,
。
讨论
、
开始
。
小 时 内 的释 放 量 要求 低 于
,
皮肤 由表 皮 真皮 和 皮 下 组 织 组 成
,
。
正 常皮 肤
,
若 将此 脂 质 体 分 散 在 液 体 介 质 中 贮 藏 则 应 定 期 检 查其 渗 漏 率
此工作 亦将在 下一个 阶段 一
, ,
瓶 中 并 定 容 至刻 度 按 文献 方 法 进 行 测 定 并 计 算
包封率
。
粒度测定 以
的
。
缓 冲溶 液 为
甘草酸脂质体的处方及制备工艺

2 结果
2. 1 包封率和处方优化 通过均匀设计法优化实 验 ,结合类脂质膜的均匀性 、水合时间 、脂质体的稳定 性 、脂质体的形态 、包封率等确定制备甘草酸脂质体 的处方 , 6为最佳处方工艺 ,即 :磷脂 100 mg,胆固醇 70 mg,甘草酸 10 mg,水合介质甘露醇 14 mL ,氯仿 23 mL ,氯仿蒸发温度 36℃. 按处方 6 制备得到的脂质 体结合类脂质膜的均匀性好 、易水合 、脂质体稳定 、脂 质体的形态好 、包封率高 (表 2). 2. 2 电镜结果 在透射电镜下可观察到处方 6和处 方 2所制得的甘草酸脂质体的粒径均匀 ,在 40~60 nm 之间 ,成圆形或类圆形 ,整体分布比较均匀 (图 1).
8
较差
\
4
80. 51 ±4. 11 5. 1 不均匀
> 50 较差
\
5
83. 48 ±1. 58 1. 9 较均匀
15
差
\
6
89. 02 ±2. 03 2. 3 均匀
11
好
好
A: 处方 6; B: 处方 2. 图 1 甘草酸脂质体的超微结构 TEM ×100 000
3 讨论
甘草酸是水溶性极低的药物 ,只有氯仿对甘草酸 的溶解较完全 ,且形成的薄膜也比较好 ,所以我们采 用氯仿作有机溶媒. 制备脂质体的方法很多 ,主要 有 :薄膜分散法 、逆相蒸发法 、高压乳匀法 、乳化分散 法 、超声波分散法等. 逆相蒸发法和超声波分散法适 合于包裹水溶性药物 ,但甘草酸的水溶性极低 ,所以 不宜选择. 高压乳匀法 、乳化分散法等需要加热到一 定的温度 ,对甘草酸脂质体的稳定性有影响. 旋转蒸 发薄膜分散法适合于脂溶性及水溶性低的药物且简 便易行 ,适合于实验室制备. 载药的脂质体和游离的 药物必须分离后才能测定包封率. 常用的分离方法
复方甘草酸苷的生产流程

复方甘草酸苷的生产流程复方甘草酸苷,又称复方甘草酸二酯,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料,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菌等多种药理作用。
它由多种化学成分组成,包括甘草酸、甘草甜素、甘草酸三酯等。
复方甘草酸苷的生产流程一般包括采集甘草、加工提取、浓缩纯化、干燥等环节。
甘草的采集是复方甘草酸苷生产的第一步。
甘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生长在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
采集时一般选择植株生长旺盛、植株高度在30-60厘米的甘草。
采集后,将甘草进行清洗,去除杂质和泥土。
第二步是加工提取。
清洗干净的甘草经过切碎或研磨成粉末状,然后进行浸泡提取。
一般采用水或乙醇作为提取溶剂,通过浸泡一段时间,使甘草的有效成分溶解到溶剂中。
提取温度和时间的选择要根据具体工艺要求来确定,一般来说,提取温度在60-80摄氏度之间,提取时间在1-2小时。
第三步是浓缩纯化。
经过提取的溶液需要进行浓缩,以去除多余的溶剂和水分,使浓缩液的浓度达到要求。
浓缩的方法可以采用真空浓缩、蒸发浓缩等,具体选择方法要根据工艺要求和设备条件来确定。
浓缩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和时间,以避免甘草中的有效成分受到破坏。
最后一步是干燥。
浓缩后的甘草提取液需要进行干燥,以得到固体的复方甘草酸苷。
干燥的方法可以采用喷雾干燥、真空干燥等,具体选择方法要根据工艺要求和设备条件来确定。
干燥后的复方甘草酸苷需要进行粉碎,使其达到要求的颗粒度。
复方甘草酸苷的生产流程包括甘草的采集、加工提取、浓缩纯化和干燥等环节。
这个生产流程需要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的工艺参数,以保证复方甘草酸苷的质量和药效。
同时,要注意采集的甘草要符合标准,避免采集到有害物质的甘草,以保证复方甘草酸苷的安全性。
此外,生产过程中还要注意环境保护,合理处理产生的废弃物和废水,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科学严谨的生产流程,可以生产出高质量的复方甘草酸苷,为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药物。
甘草膏及甘草酸的提取方法

甘草膏及甘草酸的提取方法甘草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如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润肺止咳等。
其中,甘草膏和甘草酸是甘草中的主要活性成分,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本文将介绍甘草膏及甘草酸的提取方法。
一、甘草膏的提取方法甘草膏是一种粘稠的深棕色或黑色物质,由甘草水煎液经浓缩、脱色、减压浓缩等工艺制得。
其主要成分为甘草酸、甘草素、甘草皂苷等。
甘草膏的制备方法如下:1.甘草水煎液的制备将干燥的甘草研成粉末,取适量加入水中,煮沸后改为小火煎煮1-2小时,再过滤去渣,得到甘草水煎液。
2.浓缩提取将甘草水煎液倒入蒸馏釜中,加热蒸发至一定浓度后,将浓缩液转移到真空干燥器中进行减压浓缩,直至得到粘稠的甘草膏。
3.脱色处理将甘草膏加入适量的乙醇中,加热搅拌,使甘草膏溶解在乙醇中,再用活性炭等吸附剂进行脱色处理,去除杂质和色素。
4.干燥包装将脱色后的甘草膏倒入容器中,进行干燥处理,待其完全干燥后,进行包装封存。
二、甘草酸的提取方法甘草酸是甘草中的一种三萜类化合物,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如抗炎、抗氧化、免疫调节等。
其提取方法如下:1.提取原料的制备将干燥的甘草粉末加入95%的乙醇中,搅拌均匀,放置一段时间后离心分离,得到甘草提取液。
2.浸提提取将甘草提取液倒入提取器中,加入适量的正己烷,进行浸提提取,得到甘草酸的正己烷相。
3.分离提取将正己烷相倒入蒸馏釜中,加热蒸发,得到甘草酸的浓缩液,再用乙醇进行分离提取,得到甘草酸的乙醇相。
4.减压浓缩将甘草酸的乙醇相倒入真空干燥器中,进行减压浓缩,得到甘草酸的干燥物。
5.结晶提纯将甘草酸的干燥物加入乙醇中,加热溶解,再冷却结晶,得到甘草酸的结晶体,进行过滤、干燥和包装封存。
以上就是甘草膏及甘草酸的提取方法,这些方法虽然不同,但都能够有效地提取甘草中的活性成分,为中药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脂质体制备工艺流程

脂质体制备工艺流程
1.选择脂质体所需的脂质成分,根据药物的性质和药效要求进行合理的配比。
2. 将脂质体成分按比例混合,加入适量的有机溶剂,并利用超声波或机械剪切等方式将混合物均匀悬浮。
3. 通过旋转蒸发、膜过滤或减压浓缩等方法,去除有机溶剂,使得脂质体成分逐渐凝聚形成固体。
4. 加入药物成分,并通过超声波、机械剪切或冷冻-解冻等方式将药物与脂质体成分充分混合,使药物被包裹在脂质体内部。
5. 根据需要,可进行凝胶化、冷冻干燥或喷雾干燥等处理,以制备成为固体脂质体。
以上就是脂质体制备工艺流程的主要步骤。
该制备工艺能够有效地促进药物的吸收和转运,提高药效,为药物研究和开发提供了新的途径。
- 1 -。
甘草酸修饰紫杉醇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甘草酸修饰紫杉醇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d938269b02768e9950e73818.png)
专利名称:甘草酸修饰紫杉醇脂质体的制备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孙仁
申请号:CN201410376266.6
申请日:20140803
公开号:CN105311644A
公开日:
20160210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甘草酸修饰紫杉醇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属于药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紫杉醇脂质体的合成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效率高且环境友好的一种甘草酸修饰紫杉醇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甘草酸修饰紫杉醇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下步骤。
(1)在冰水浴冷却下,向GL与DM的混合溶液中滴加卞基二环己基异脲与DMF的混合溶液。
(2)称取紫杉醇60mg溶于适量磷酸缓冲液,另取注射用豆磷脂1.8g、胆固醇0.6g及适量的磷脂酰甘油、水溶性维生素E溶于5mL乙醇中,(3)精密吸取样品液0.05mL,上葡聚糖凝50色谱柱,以蒸馏水为洗脱液,每份收集2mL,收集30份。
(4)取GLOST-PTX脂质体适量,置透析袋中,悬置于盛50mL释放介质的具塞锥形瓶中。
申请人:孙仁
地址:110179 辽宁省沈阳市浑南新区新才街5号唯美品格5#10栋101室
国籍:CN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甘草酸制剂的生产流程

甘草酸制剂的生产流程甘草酸制剂是一种常用的中药药材,广泛应用于临床上。
其主要成分为甘草酸和甘草二酸,因此甘草酸制剂的制备过程十分重要。
以下是甘草酸制剂的生产流程。
1、原料选择甘草酸制剂的原料为甘草根。
在选择原料时,需要选取产地优良、品质优良的草皮中提取根茎,以保证制剂品质。
2、清洗处理将采摘回来的甘草根进行清洗,并进行简单晾晒,让其达到适当的含水量。
这样可以保证其质量干净卫生,不会影响制剂品质。
3、粉碎成颗粒将处理过的甘草根,经过挑选之后进行削面和去皮的处理。
然后使用温水或者蒸汽煮熟至软烂,接着进行粉碎成颗粒以便后续的工艺处理。
这个过程可以上机器或人工操作。
将粉碎后的甘草根粒投入提取机中,加入水或醇解作为溶剂,进行浸提过程。
在浸提过程中,需要加入酸来协助提取出甘草酸和甘草二酸等有效成分。
5、过滤在浸提完成之后,需要进行过滤过程为提取液提供必要的净化作用。
简单的过滤就可以去除掉一部分的杂质,但是为了获得更优质的制剂,需要使用过滤机等设备进行深度净化。
6、浓缩在过滤完成之后,提取液需要经过浓缩处理,将其浓缩到一定的指标和含量。
在浓缩过程中,需要进行恰当的调节浓缩温度和浓缩跟踪,以保证制剂品质的统一性和稳定性。
7、制剂形式选择根据制剂的用途和用户的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的形式加工。
一般情况下,甘草酸制剂可以分为抽提液、粉末等不同的形式。
对于不同的制剂形式,需要进行不同的加工工艺,并根据品质指标进行必要的质量8、包装出厂生产完成的甘草酸制剂需要进行包装工序,以保证产品的新鲜度和易用性等方面的品质指标。
可使用包材对成品进行密封包装,标注好批次号和生产日期等相关信息,以便于提供保障和追踪等作用,最终出厂销售和使用。
以上是甘草酸制剂的生产流程,需要专业设备和专业技术过程,以确保制剂品质的稳定性和统一性。
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进行质量控制和监测等环节的严格把控,确保为用户提供最优质、安全可靠的药品。
甘草次酸脂质体的制备及其药剂学性质的研究_郭波红

制备的中药缓释制剂的优劣,达到了预期目的。
因此,在目前条件下,采用色谱指纹图谱来考察中药缓释制剂多组分的体外释放行为,评价中药缓释制剂的质量,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代表性、可行性和适用性,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参考文献:[1] 张 伟,宋洪涛,张 倩.中药口服缓控释制剂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2009,20(6):472-474.[2] 张 伟,宋洪涛,林方清.雷公藤胃漂浮缓释片的制备与质量评价[J].中草药,2009,40(2):210-214.[3] 李 丹,宋洪涛,初 阳,等.采用多元定时释药技术制备复方丹参缓释胶囊的研究[J].中草药,2009,40(4):544-548. [4] 李俊松,冯 怡,徐德生,等.白芍总苷缓释微丸体外释放评价方法的研究[J].中成药,2008,30(3):357-361.[5] 周 雯,李红茹,李淑芬,等.雷公藤超临界CO2提取物的H PLC指纹图谱建立[J].中国中药杂志,2007,32(8):706-708.[6] 杨春欣,梁 健,沈 熊,等.雷公藤多苷片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的研究[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五届全国雷公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福建泰宁,2008.[7] 李 克,王曙东,陈 爽.雷公藤叶提取物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的研究[J].中草药,2006,37(11):1671-1673.甘草次酸脂质体的制备及其药剂学性质的研究郭波红1,2,程 怡1*,林绿萍1(1.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广东广州 510006;2.广东药学院药剂教研室,广东广州 510006)摘 要:目的 研究甘草次酸阳离子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并考察其药剂学性质。
方法 采用正交设计筛选处方,乙醇注入法制备甘草次酸脂质体;用葡聚糖凝胶G-50柱分离脂质体和游离药物,用HPLC法测定包封率;用透射电镜观察脂质体的外观形态,并用粒径分析仪测定脂质体的粒径和zeta电位;进一步考察脂质体的释放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草酸脂质体的处方及制备工艺作者:程建峰,扈本荃,刘梅,贺建荣,扬胜,王弼时
【关键词】 ,甘草酸
Formulation and preparation of glycyrrhizic acid liposome 【Abstract】 AIM: To optimize the prescription and preparation of encapsulated liposome. METHODS: The liposomes were prepared by conventional rotaryevaporated filmultrasonication method. The prescription and preparation of liposome were optimized by uniform design. Its shape and size distribution were detected under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A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encapsulated rate of the liposome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HPLC) was established. RESULTS: Glycyrrhizic acid liposome was regular under its microphotograph and the diameter was 40-60 nm. The entrapment efficiency of the glycyrrhizic acid liposome was 63.0%-89.0%. CONCLUSION: The entrapment efficiency of glycyrrhizic acid liposome and the stability of glycyrrhizic acid liposome prepared by conventional rotaryevaporated filmultrasonication method is good.
【Keywords】 glycyrrhizic acid;liposome;uniform design;encapsulation
【摘要】目的: 优化甘草酸脂质体的处方及制备工艺. 方法:
用旋转蒸发薄膜超声法制备甘草酸脂质体,用均匀设计优选该脂质体的处方及制备工艺,采用扫描电镜观测其外观、大小及分布,用HPLC 测定其包封率,初步考察该制剂的稳定性. 结果: 用旋转蒸发薄膜超声法制备的甘草酸脂质体球形圆整,大小较均匀,粒径40~60 nm,包封率63.0%~89.0%. 结论:薄膜分散法优化工艺后制备得到的脂质体包封率较高,稳定性较好.
【关键词】甘草酸;脂质体;均匀设计法;包封率
0引言
甘草酸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过敏、抗肿瘤、增强免疫功能、诱生干扰素等作用[1],可明显促进肝细胞再生[2],目前临床上使用的甘草酸注射液副作用大[3]. 我们将其制备成脂质体,以促进吸收,提高疗效,降低副作用.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旋转蒸发器(上海申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W201恒温水浴锅(上海申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SHZ型真空干燥箱(北京科伟永鑫试验仪器设备厂),超声波清洗器(北京医疗设备二厂)微量分析天平(TG332A型、上海天平仪器厂),电动沉淀器(上海医疗仪器厂),透析卡(SlideALyzerR 10K),JEM2000Ex型透射电子显微镜(日本电子),铜网、大豆磷脂(PL纯度>95%,天津市化学试剂公司),胆固醇(Chol分析纯,天津市登峰化学试剂厂),甘草酸(纯度>95.6%,陕西慧科植物开发有限公司),氯仿(CHCl3分析纯,西安化玻站化学厂),甘露醇(MNT 双鹤药业).
1.2方法
1.2.1均匀设计法优化处方甘草酸脂质体制备过程中影响烧瓶壁上及小玻璃珠上的类脂质膜的均匀性、水合的难易程度、脂质体的稳定性、脂质体形态及包封率的5种因素:胆固醇与磷脂的质量比、甘草酸与磷脂的质量比、甘露醇溶液的用量、氯仿的用量、蒸发温度,每个因素选6个水平,根据均匀设计法的设计原则和使用原则,按照均匀设计表U7(76)进行试验,得到6个制备甘草酸脂质体的处方(表1),按照实验方案进行,以类脂薄膜的均匀性、水合的难易程度、脂质体的稳定性、脂质体的形态、包封率高低为评价指标综合评定得出最佳处方. 表1均匀设计试验方案(略)
1.2.2甘草酸脂质体的制备工艺精密称取处方量的磷脂和胆固醇于茄型烧瓶中,然后加入氯仿使其充分溶解后再加入甘草酸,将烧瓶放在超声清洗器上超声使药品完全溶解后,再经旋转蒸发仪旋转蒸发除去氯仿(旋转蒸发薄膜分散法),可看见在烧瓶上形成一层半透明的薄膜,将烧瓶放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后,加入甘露醇溶液进行水合,再水浴超声得乳白色半透明液体,依次经过0.8 μm和0.45 μm 微孔滤膜过滤,分装于适合的安瓿中,4℃条件下密闭避光保存. 精密量取甘草酸脂质体2.0 mL,注入透析卡. 将透析卡浸入甘露醇液中透析3次,第1次2 h,换溶液后再进行第2次透析,时间为2 h左右,第3次将其保存在4℃温度下透析12 h以除去游离药物,然后从卡中取出药物,4℃下保存. 取3批样品,每批样品5个样本,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甘草酸脂质体的包封率. 取脂质体适量,加甲醇
溶液溶解、稀释,取稀释液20 μL进样. 色谱条件:流动相:甲醇∶磷酸盐缓冲液(50 mmol/L)(68∶32);流速:1 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254 nm;进样量为20 μL;柱温:室温. 以测定甘草酸脂质体的包封率.
1.2.3脂质体的电镜观察将所制得的脂质体,加水稀释到合适的浓度,取1滴于点滴反应瓷板的凹槽内,并将喷碳铜网放于试液上(膜面向下),1~2 min后取出铜网,用滤纸小片从铜网边缘吸干多余液体;按上述同样方法,将该铜网放在染液滴(20 g/L磷钨酸溶液,pH 7.0)上约30 s,用滤纸小片从铜网边缘吸干多余染液,干燥. 在透射电镜下观察脂质体的形态及分布并测量其粒径.
2结果
2.1包封率和处方优化通过均匀设计法优化实验,结合类脂质膜的均匀性、水合时间、脂质体的稳定性、脂质体的形态、包封率等确定制备甘草酸脂质体的处方,6为最佳处方工艺,即:磷脂100 mg,胆固醇70 mg,甘草酸10 mg,水合介质甘露醇14 mL,氯仿23 mL,氯仿蒸发温度36℃. 按处方6制备得到的脂质体结合类脂质膜的均匀性好、易水合、脂质体稳定、脂质体的形态好、包封率高(表2).
2.2电镜结果在透射电镜下可观察到处方6和处方2所制得的甘草酸脂质体的粒径均匀,在40~60 nm之间,成圆形或类圆形,整体分布比较均匀(图1).
表2脂质体的包封率和处方优化结果(略)
A: 处方6; B: 处方2.
图1甘草酸脂质体的超微结构TEM ×100 000(略)
3讨论
甘草酸是水溶性极低的药物,只有氯仿对甘草酸的溶解较完全,且形成的薄膜也比较好,所以我们采用氯仿作有机溶媒. 制备脂质体的方法很多,主要有:薄膜分散法、逆相蒸发法、高压乳匀法、乳化分散法、超声波分散法等. 逆相蒸发法和超声波分散法适合于包裹水溶性药物,但甘草酸的水溶性极低,所以不宜选择. 高压乳匀法、乳化分散法等需要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对甘草酸脂质体的稳定性有影响. 旋转蒸发薄膜分散法适合于脂溶性及水溶性低的药物且简便易行,适合于实验室制备. 载药的脂质体和游离的药物必须分离后才能测定包封率. 常用的分离方法有凝胶层析法、离心法、透析法. 而凝胶层析法操作繁琐,高速离心时脂质体有可能凝聚而被破坏,因此在本次实验中采用透析法.
【参考文献】
[1]柳长华. 李时珍医学全书[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418.
[2] Liu J,McIntush H,Lin H.Chinese medicinal herbs for chronic hepatitis B:A systematic review[J]. Liver, 2001, 21(4):280-286.
[3]徐会选. 甘草酸类药物的不良反应[J].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3, 5(3):166-171.。